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蘇富比攜手青年藏家遲澈之在香港秋季拍賣策展的消息,晏歸荑早就從各聊天群裏的討論中得知了。
但親耳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她還是楞怔住了,腦子裏嗡嗡的。
“謔,還上熱搜了,三天兩頭就能看見他,跟藝人似的……歸荑,你在發呆?”
晏歸荑搖了搖頭,“牙疼。”
“疼了多久了?”
“兩三個月了?”
朱朱皺眉,“該去看醫生,不是長智齒了吧。”
“沒事。”晏歸荑摸了摸臉頰。
牙疼是真的,不過並不是現在。每當她要忘記那個晚上的時候,右臉顴骨到下頜骨的肌肉組織就開始隱隱作痛,牙齦也連帶著痛了起來,像是一種提醒。
沒想到撒了一個小謊,牙真的疼了起來,刺痛感讓她將方向盤握得更緊了些。
猛地一個剎車,朱朱“呀”了一聲,捧著手上的咖啡杯左右看了看,“還好還好。”
晏歸荑朝朱朱揮了揮手。
朱朱一邊解開安全帶,一邊說:“晚上要來吃飯吧?”
晏歸荑並不作答,只催促道:“這裏不能停車。”
蘇富比為遲澈之做了一個專項拍賣,晏歸荑一開始還是有些詫異。倒不是蘇富比做這種“明星”專場有什麽不妥,近來經濟整體不景氣,業界活躍度降低,蘇富比包括佳士得等大拍行迎來員工離職大潮,用各種對策提高業績無可厚非。她感到詫異的是,原來遲澈之已經具有這樣的影響力了,遠超出她的想象。
想來也是,此前遲澈之被ar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前一百位藝術收藏家。資本家收藏藝術品或古董太常見了,隨便翻開一個集團董事的資料,都能在職業一欄看到“收藏家”這個詞。只是其中大多數人作風低調,不太為公眾所知。
出於好奇心,晏歸荑查看了官方披露的拍品,都是遲澈之的私人收藏,一些當代藝術家——馬克·格羅蒂揚[1]、尚·米榭·巴斯奎特[2]、名和晃平[3]等的畫作或小型雕塑,以及諸如亞歷山德羅·門迪尼[4]等大師的設計師椅。顯然,這場拍賣會主要面向的人群是遲澈之這樣的年輕藏家。
一路駛到宋莊,晏歸荑的牙疼總算緩解了些。
不像798、草場地那樣頗負盛名,宋莊作為北京眾多藝術園區之一,藏匿了更多不知名藝術家的工作室。
央美本科畢業後,晏歸荑去了紐約大學讀藝術管理,一年前拿到碩士學位後回國,作為獨立策展人開始接一些畫廊和美術館的策展工作,她在這邊租了一個兩層的小倉庫做工作室。
除卻租金和生活開支,她的荷包裏也所剩無幾。租金倒是便宜,但她工作不穩定,接不接得到項目、項目的經費、給策展人的分紅有多少全看運氣。
推開門,一陣咖啡香氣撲鼻而入,晏歸荑朝香氣的源頭望了望,咖啡機的出水口正緩慢地滴落著咖啡。
“師姐,那個壞了。”裏間走出來一個女孩,抱著幾本又厚又沈的大開本書籍,對來人解釋道。
“該換了。”晏歸荑說著朝“茶水間”——一張擺放了咖啡機和各式茶包的桌子走去,用力拍打了兩下機器,拿起自己的馬克杯接咖啡。
這個機器兩個月前就壞了,她原打算丟了,看著咖啡機上那個Logo又分外不舍。換一臺價格普通的,她不願意,換臺價格差不多的,又覺得浪費,可她每天不能不喝咖啡,只有這麽將就用著了。
女孩把書放到靠窗的一個書架上,回頭說:“那個,師姐,我明後天都有課……”言下之意這幾天都沒空來工作室了。
晏歸荑頓了頓,了然道:“好。”
工作室成立一年以來,托人情來她這裏“參觀”的不在少數。像這個女孩,在央美念藝術史,說想來學習觀摩,呆了一個月發現並不是她憧憬的樣子,跟無數前任一樣,開始找借口離開。
晏歸荑也不怪他們,畢竟這一個月她帶人觀摩的工作只有一個:給一家畫廊“掛畫”。雖然主策展人後面寫著晏歸荑三個字,她卻說不上什麽話,基本畫廊主說什麽就是什麽,她淪為一個搬運工。
有時會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全靠資本運作,完全不懂學術和批評,反而還要對專業人士指手畫腳。她在心裏把這些人全記了下來,等有朝一日把他們劃入黑名單。
是的,現在不行。人情交際在哪裏都是重要的一關,藝術市場也不例外。
“師姐,遲澈之——”
晏歸荑正在回覆郵件,聽見女孩的話,敲打鍵盤的手突然一頓。
“啊,你不常看微博,不知道他是誰吧?”
“知道。”晏歸荑應了一聲,心道怎麽今天到哪兒都得聽見這個名字。
“也是,聽說他的藏品數量驚人,家裏成了小型美術館。”
剛敲了兩個詞,晏歸荑再次停了下來,擡眸看對面的人,笑著說:“你去過?”
女孩有些不好意思,“他常常在ins上分享藝術藏品,網友稱之為‘豪宅一隅’。”
晏歸荑的腦海裏浮現出幽暗燈光下的綠墻紅椅,那個冷氣十足的豪宅內部,她“嗯”了一聲,低頭繼續寫郵件。
“他雖然是制片人,但其實是藝術史專業的……”女孩見她有回應,起了興致,滔滔不絕地講起這個人來。
晏歸荑聽明白了,由於遲澈之宛若肥皂劇男主一樣的設定,她的學妹也毫不例外地成為了他眾多追隨者中的一個。這樣想著,她不由得嗤笑了一聲。
女孩安靜了兩秒,眨了眨眼睛,訕訕地說:“我話太多了吧?”
“下午我要去趟學校,順路的話送你?”
“好啊!”立即答應後,女孩看了眼桌上的書。
晏歸荑不等她發問就說:“不能帶走,有空都可以過來看。”
女孩靦腆地笑了笑。
這些小孩對她和她的工作感到失望,卻非常喜歡這個工作室,原因無他,就是一櫃子的藝術類原版書和無需科學上網的網絡服務器。
之前有個正在寫論文的學弟把她這兒當圖書館、自習室,一早就坐公交車來了,風雨無阻,兩個月做完了畢設,還差點抱著她哭了。那人張開雙手,看著一臉冷漠的晏歸荑,最終擁抱了自己。
聽說過晏歸荑的後輩基本都知道,他們這個師姐哪裏都好,就是性格冷了些,鮮少看見她笑,與人的肢體接觸僅限公務性的握手。
吃過午飯,晏歸荑又在工作室呆了一會兒,手上的策劃案做到一半,她看了眼時間,招呼師妹一起上了車。
進了三環,灰蒙蒙的天突然下起雨。晏歸荑縮在雪佛蘭裏,聽著左右此起彼伏的喇叭聲,心底煩躁不已。
四年前,北京突降暴雨,三環路上一輛兩千萬的法拉利跑車拋錨,車身嚴重損毀。車門敞開,車主氣定神閑坐在駕駛座上打電話,加上照片上模糊的四分之三側臉實在過於俊朗,這則消息在網絡上瘋狂傳播,遲澈之就此“一夜出道”。
網友將車主的資料翻了個底朝天,也只得到“牛津的校友”“家世顯赫”等無從證實的言論。而他的個人主頁上僅有幾張關於當代藝術品的照片,令人琢磨不透。
不久後,一位頗有人氣的青年女演員被拍到深夜與神秘男子在一輛柯尼塞格裏幽會。遲澈之再度作為車主登上新聞,只不過從社會版面跨越到娛樂版面。
這次不用網友翻找,女演員的經紀公司出面否定了約會和交往的緋聞,稱只是普通朋友,對方是她主演的電影的制片人。該片上映後票房大賣、有口皆碑。
短短幾年,遲澈之將社會、娛樂、經濟、人文版面的新聞通通上了個遍,甚至以供乘客消遣的航空公司出的雜志也刊登了對他的采訪。他的名字出現在網絡熱門搜索上也成了家常便飯——或是旗下公司出品的影片上映的消息,或是與各路女明星的緋聞。他持續活躍在公眾的視線之中,可謂比明星還“明星”。
晏歸荑絲毫不關心,可一回到北京就被迫“補習”了遲澈之的消息,和她合作的畫廊主、藝術管理經紀人,沒人不提起他的,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青年藏家。
他樂於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他的藝術收藏,雖然很多人更關心他的豪車,不過也借此吸引了一些對藝術感興趣的青年男女,還大讚他是“免費科普”。
有人認為他是不學無術的二世祖,有人說他引發公眾對藝術的興趣也不無可,褒貶不一。
同行談起他,晏歸荑從不發表看法,最多只留下一聲輕哼和嘴角一抹淺笑。
她心裏卻想著同在這個城市難免有一天會和他碰面,只是她沒想到,這個碰面來得這樣突然,這樣不合時宜。
看著手機屏幕上的來電顯示“李女士”,晏歸荑接起電話。
中年女人的聲音響起,“在哪兒呢?”
“快到學校了。”
“你把車鑰匙放到我辦公桌上吧,我要帶學生去聽講座。”
“沒事兒,我給您送過去。”
將車停好後,晏歸荑冒著雨小步往教學樓跑去,餘光瞥見路邊停的一輛車,她停下來回頭望了一眼,柯尼塞格,淺藍色的。
跟她兩個月前坐過的那輛一模一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但親耳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她還是楞怔住了,腦子裏嗡嗡的。
“謔,還上熱搜了,三天兩頭就能看見他,跟藝人似的……歸荑,你在發呆?”
晏歸荑搖了搖頭,“牙疼。”
“疼了多久了?”
“兩三個月了?”
朱朱皺眉,“該去看醫生,不是長智齒了吧。”
“沒事。”晏歸荑摸了摸臉頰。
牙疼是真的,不過並不是現在。每當她要忘記那個晚上的時候,右臉顴骨到下頜骨的肌肉組織就開始隱隱作痛,牙齦也連帶著痛了起來,像是一種提醒。
沒想到撒了一個小謊,牙真的疼了起來,刺痛感讓她將方向盤握得更緊了些。
猛地一個剎車,朱朱“呀”了一聲,捧著手上的咖啡杯左右看了看,“還好還好。”
晏歸荑朝朱朱揮了揮手。
朱朱一邊解開安全帶,一邊說:“晚上要來吃飯吧?”
晏歸荑並不作答,只催促道:“這裏不能停車。”
蘇富比為遲澈之做了一個專項拍賣,晏歸荑一開始還是有些詫異。倒不是蘇富比做這種“明星”專場有什麽不妥,近來經濟整體不景氣,業界活躍度降低,蘇富比包括佳士得等大拍行迎來員工離職大潮,用各種對策提高業績無可厚非。她感到詫異的是,原來遲澈之已經具有這樣的影響力了,遠超出她的想象。
想來也是,此前遲澈之被ar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前一百位藝術收藏家。資本家收藏藝術品或古董太常見了,隨便翻開一個集團董事的資料,都能在職業一欄看到“收藏家”這個詞。只是其中大多數人作風低調,不太為公眾所知。
出於好奇心,晏歸荑查看了官方披露的拍品,都是遲澈之的私人收藏,一些當代藝術家——馬克·格羅蒂揚[1]、尚·米榭·巴斯奎特[2]、名和晃平[3]等的畫作或小型雕塑,以及諸如亞歷山德羅·門迪尼[4]等大師的設計師椅。顯然,這場拍賣會主要面向的人群是遲澈之這樣的年輕藏家。
一路駛到宋莊,晏歸荑的牙疼總算緩解了些。
不像798、草場地那樣頗負盛名,宋莊作為北京眾多藝術園區之一,藏匿了更多不知名藝術家的工作室。
央美本科畢業後,晏歸荑去了紐約大學讀藝術管理,一年前拿到碩士學位後回國,作為獨立策展人開始接一些畫廊和美術館的策展工作,她在這邊租了一個兩層的小倉庫做工作室。
除卻租金和生活開支,她的荷包裏也所剩無幾。租金倒是便宜,但她工作不穩定,接不接得到項目、項目的經費、給策展人的分紅有多少全看運氣。
推開門,一陣咖啡香氣撲鼻而入,晏歸荑朝香氣的源頭望了望,咖啡機的出水口正緩慢地滴落著咖啡。
“師姐,那個壞了。”裏間走出來一個女孩,抱著幾本又厚又沈的大開本書籍,對來人解釋道。
“該換了。”晏歸荑說著朝“茶水間”——一張擺放了咖啡機和各式茶包的桌子走去,用力拍打了兩下機器,拿起自己的馬克杯接咖啡。
這個機器兩個月前就壞了,她原打算丟了,看著咖啡機上那個Logo又分外不舍。換一臺價格普通的,她不願意,換臺價格差不多的,又覺得浪費,可她每天不能不喝咖啡,只有這麽將就用著了。
女孩把書放到靠窗的一個書架上,回頭說:“那個,師姐,我明後天都有課……”言下之意這幾天都沒空來工作室了。
晏歸荑頓了頓,了然道:“好。”
工作室成立一年以來,托人情來她這裏“參觀”的不在少數。像這個女孩,在央美念藝術史,說想來學習觀摩,呆了一個月發現並不是她憧憬的樣子,跟無數前任一樣,開始找借口離開。
晏歸荑也不怪他們,畢竟這一個月她帶人觀摩的工作只有一個:給一家畫廊“掛畫”。雖然主策展人後面寫著晏歸荑三個字,她卻說不上什麽話,基本畫廊主說什麽就是什麽,她淪為一個搬運工。
有時會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全靠資本運作,完全不懂學術和批評,反而還要對專業人士指手畫腳。她在心裏把這些人全記了下來,等有朝一日把他們劃入黑名單。
是的,現在不行。人情交際在哪裏都是重要的一關,藝術市場也不例外。
“師姐,遲澈之——”
晏歸荑正在回覆郵件,聽見女孩的話,敲打鍵盤的手突然一頓。
“啊,你不常看微博,不知道他是誰吧?”
“知道。”晏歸荑應了一聲,心道怎麽今天到哪兒都得聽見這個名字。
“也是,聽說他的藏品數量驚人,家裏成了小型美術館。”
剛敲了兩個詞,晏歸荑再次停了下來,擡眸看對面的人,笑著說:“你去過?”
女孩有些不好意思,“他常常在ins上分享藝術藏品,網友稱之為‘豪宅一隅’。”
晏歸荑的腦海裏浮現出幽暗燈光下的綠墻紅椅,那個冷氣十足的豪宅內部,她“嗯”了一聲,低頭繼續寫郵件。
“他雖然是制片人,但其實是藝術史專業的……”女孩見她有回應,起了興致,滔滔不絕地講起這個人來。
晏歸荑聽明白了,由於遲澈之宛若肥皂劇男主一樣的設定,她的學妹也毫不例外地成為了他眾多追隨者中的一個。這樣想著,她不由得嗤笑了一聲。
女孩安靜了兩秒,眨了眨眼睛,訕訕地說:“我話太多了吧?”
“下午我要去趟學校,順路的話送你?”
“好啊!”立即答應後,女孩看了眼桌上的書。
晏歸荑不等她發問就說:“不能帶走,有空都可以過來看。”
女孩靦腆地笑了笑。
這些小孩對她和她的工作感到失望,卻非常喜歡這個工作室,原因無他,就是一櫃子的藝術類原版書和無需科學上網的網絡服務器。
之前有個正在寫論文的學弟把她這兒當圖書館、自習室,一早就坐公交車來了,風雨無阻,兩個月做完了畢設,還差點抱著她哭了。那人張開雙手,看著一臉冷漠的晏歸荑,最終擁抱了自己。
聽說過晏歸荑的後輩基本都知道,他們這個師姐哪裏都好,就是性格冷了些,鮮少看見她笑,與人的肢體接觸僅限公務性的握手。
吃過午飯,晏歸荑又在工作室呆了一會兒,手上的策劃案做到一半,她看了眼時間,招呼師妹一起上了車。
進了三環,灰蒙蒙的天突然下起雨。晏歸荑縮在雪佛蘭裏,聽著左右此起彼伏的喇叭聲,心底煩躁不已。
四年前,北京突降暴雨,三環路上一輛兩千萬的法拉利跑車拋錨,車身嚴重損毀。車門敞開,車主氣定神閑坐在駕駛座上打電話,加上照片上模糊的四分之三側臉實在過於俊朗,這則消息在網絡上瘋狂傳播,遲澈之就此“一夜出道”。
網友將車主的資料翻了個底朝天,也只得到“牛津的校友”“家世顯赫”等無從證實的言論。而他的個人主頁上僅有幾張關於當代藝術品的照片,令人琢磨不透。
不久後,一位頗有人氣的青年女演員被拍到深夜與神秘男子在一輛柯尼塞格裏幽會。遲澈之再度作為車主登上新聞,只不過從社會版面跨越到娛樂版面。
這次不用網友翻找,女演員的經紀公司出面否定了約會和交往的緋聞,稱只是普通朋友,對方是她主演的電影的制片人。該片上映後票房大賣、有口皆碑。
短短幾年,遲澈之將社會、娛樂、經濟、人文版面的新聞通通上了個遍,甚至以供乘客消遣的航空公司出的雜志也刊登了對他的采訪。他的名字出現在網絡熱門搜索上也成了家常便飯——或是旗下公司出品的影片上映的消息,或是與各路女明星的緋聞。他持續活躍在公眾的視線之中,可謂比明星還“明星”。
晏歸荑絲毫不關心,可一回到北京就被迫“補習”了遲澈之的消息,和她合作的畫廊主、藝術管理經紀人,沒人不提起他的,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青年藏家。
他樂於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他的藝術收藏,雖然很多人更關心他的豪車,不過也借此吸引了一些對藝術感興趣的青年男女,還大讚他是“免費科普”。
有人認為他是不學無術的二世祖,有人說他引發公眾對藝術的興趣也不無可,褒貶不一。
同行談起他,晏歸荑從不發表看法,最多只留下一聲輕哼和嘴角一抹淺笑。
她心裏卻想著同在這個城市難免有一天會和他碰面,只是她沒想到,這個碰面來得這樣突然,這樣不合時宜。
看著手機屏幕上的來電顯示“李女士”,晏歸荑接起電話。
中年女人的聲音響起,“在哪兒呢?”
“快到學校了。”
“你把車鑰匙放到我辦公桌上吧,我要帶學生去聽講座。”
“沒事兒,我給您送過去。”
將車停好後,晏歸荑冒著雨小步往教學樓跑去,餘光瞥見路邊停的一輛車,她停下來回頭望了一眼,柯尼塞格,淺藍色的。
跟她兩個月前坐過的那輛一模一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