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輾轉采石
關燈
小
中
大
許久宴罷,群雄又約次日行事,這便散去。古寧南領著楊萍辭別眾熟人回到客棧,卻是不見段念與董玉二人,只當二人尚未歸來,也不大在意。哪知這一夜也不見她們歸來,天明去問小二時才知會她們昨日竟已退了房。古寧南楞了許久,也沒了主意。
次日群雄聚集完畢,北上的北上,南留的南留。臨行之際,聽有人朗聲高歌道:“腥風半世未能收,只是狼心萬欲謀。戰馬何須南土葬?屍留血染亦神州!”此去自是死生難料,群雄卻個個豪情萬丈。聞著這首詩,有人開懷大笑:“好,說得好!此行不取賊人頭,空負男兒三尺劍!”有人附和:“好逢多事秋,壯士更何求?提得玉龍劍,取來狼子頭!”一時群雄情緒高漲,免了離愁別緒。亦有南留的人心頭嘆著悲壯,尋思著:“風蕭蕭兮易水寒,此戰無論成敗,怕是很多人再也見不著啦。”於是南留的相送至玄武門,眼瞧著北去的數百人駕馬此去,見他們一路談笑,似是歸去,也無人回頭一顧。
送罷北行的群雄,留下來的亦開始規劃。當下金軍來勢洶洶,情形極不樂觀,當好生規劃才是。又一番決議,南留的群雄亦分散開來,前往各處要地協助宋軍抵禦。金軍戰線拉得長,因而變相削弱了宋軍的抵禦力,即便群雄不屑與官兵合作,但憑他們自個是決計守不住的。古寧南與楊萍二人前往滁州,見群雄都已散去,他仍未動身。楊萍知他所想,本是有氣,又念起他昨日席間與自個說的話,心道:“許是想要道個別,我可不可如此小氣啦。”這才陪著他耐心候著。
哪知到頭終未等著段念,倒是見著了懷遠。古寧南便上前行了一禮,喚了一聲:“懷遠大師。”懷遠亦見著了他二人,當下雙手合十,還了一禮,道:“是古施主,還未曾動身,可是有甚麽事?”古寧南道:“正是,敢問大師可曾見著了段念董玉二人?”懷遠聞言,略是一忖,答道:“不曾,今日一日都不曾見得蹤跡。”古寧南喃喃道:“這就怪啦。”懷遠道:“怎麽?”古寧南道:“她們昨夜便不見了蹤跡,今日亦沒個音信。”懷遠聞言卻不好多問就中前因,只道:“許是臨時有甚麽事去了罷。”古寧南點了點頭,道:“或許罷,叨擾大師啦。”懷遠微笑著道:“這倒無礙,只是段施主若是遇事離去,只恐金軍中那個使劍的高手不好對付,於眾英豪有不小的威脅。”古寧南卻不搭理,倏忽想起一事來,忙問:“那林家的二公子林熙是否也在?”懷遠不解其意,答道:“林熙?嗯,是林堡主的次子,委實來啦。”古寧南有道:“那他前往何處?”懷遠道:“揚州。”古寧南道:“可能確信?”懷遠道:“是了,林堡主遣了一行人護他,我是有印象,去揚州不錯。”古寧南一喜,道:“大師,你是咱們南留人的頭頭,我有一事相求。”懷遠道:“古施主但說,能助著的我自當盡力。”古寧南道:“我當前當往滁州守城,但與林公子尚有些事未了,故而想去掉滁州之事,改往揚州。”懷遠一怔,道:“此事早已安排下去,如今英豪都已赴任,此時改動怕是不妥。況且滁州定是首當其沖之地,不可不嚴加防範……”古寧南這麽一聽,已是喪了氣,卻又聽懷遠續道:“這樣罷,你且去揚州先了了私事。當下我亦是個閑人,行程未定,便先去滁州。待你了結私事,再趕往滁州。”古寧南聽了,大喜道:“多謝大師,晚輩一了私事,定當快馬趕來!”
當下兩人辭別了懷遠,往揚州趕去。一出東門,楊萍卻是不樂意了,先前還道古寧南是想與段念道個別,現下去找那甚麽林家二公子,自是看著他與段念有交情,好向他打聽些消息。如此變著法子尋段念,她焉能忍得住?拉住韁繩便不肯走了。古寧南見了,疑道:“怎麽啦?”卻見楊萍眼眶已然濕潤,道:“我要回君山島啦,你盡管去尋你的段念去罷,再不必理我啦!”古寧南聞言已了然於胸,道:“你這是吃醋啦?”楊萍哼了一聲,道:“為你還犯不著!”古寧南笑道:“你會錯意啦,我去尋林二公子委實有事。”楊萍道:“甚麽事?消得你連一貫看重的國家大事都能擱到一邊不理?”古寧南倏忽正色,並馬湊近楊萍,低聲道:“我尋林二公子,是因為有人對他不利,要謀他性命。”楊萍見他說得這般莊重嚴謹,當是屬實,便好奇道:“是誰要殺他?”古寧南微微搖頭,道:“還不能與你說。”楊萍聞言,又要撅嘴,古寧南忙補充道:“你很快便會曉得,如此早先會了,反倒沒了味道,不是麽?”楊萍心想:“當下知會那人,若是不認得倒真個沒趣。”便道:“我識不識得那人?”古寧南道:“管他識不識得,好比看書看戲,自是親眼目睹才好玩吶。”楊萍一想,倒也不錯,便道:“那好罷,且再信你一回。”古寧南道:“待會見著林熙啦,咱們先裝作不知情的,免得那人心生警覺,收手去啦。”楊萍頓首,一一應了他。她雖與林熙不熟,但畢竟有過一面之緣,也不忍林熙無故給人殺了。兩人這才策馬追趕林熙。途中古寧南又道:“我早先應了你的,自不會食言。”楊萍忽又念起古寧南昨個瞧自己的眼神,亦深信不疑了。
那廂林熙也是尋了段念一日,終未見蹤跡,又在劉管家的催促下才駕馬朝揚州方向去了。但他一路悶悶不樂,與另一些同去揚州的俠士別開,行得也甚是緩慢。這才出了城十幾裏,便被古寧南趕上。古寧南只裝作前去揚州的樣子,顏色不流於表;楊萍多少有些不自在,但卻也沒人多想。待招呼了林熙一聲,林熙這才驚了過來,忙還了禮,問道:“古兄也是去揚州嗎?”古寧南道:“正是啦。只因些事耽擱了,這才趕過去。怎麽林兄也才到此處?”林熙勉強一笑,待要回話,又倏忽想起段念二人本與他是一塊的,便道:“古兄可曾見了段姑娘,知他去了哪裏?”古寧南早料得如此,只道:“我也早與她們分開,不曾知會。”林熙聞言,眸子裏亮起的光又熄了下去,黯然道:“這樣啊。”古寧南笑道:“林兄可是著了迷啦?”林熙忙道:“哪有此事?”古寧南道:“見你又是因甚麽愁眉不展?”林熙嘆了口氣,道:“畢竟朋友一場,此去生死難料,也不知能不能再見。”楊萍知他心事,料得他故意不說,一旁冷道:“她的功夫可利害著咧,分不著你去憂心。”林熙聞言,道:“委實如此。”古寧南因笑道:“兒女情長難免英雄氣短,林兄且莫憂心此事,只待抗金事了,再去忖度罷。”林熙道:“怕便是怕這抗金途中有甚麽意外。”楊萍卻道:“說得你現下憂心便能有甚麽用似的。”林熙一楞,“嗯”了聲,知古寧南兩人在開導自個,若再淒淒慘慘,反會惹得他們不快,便朗聲道:“不錯,不錯。且赴揚州,把大事了結再說。”於是同兩人結伴,一同趕赴揚州。劉管家見了,心頭卻不快起來。
原來段念昨日宴散,段念便同董玉道:“這英雄會也見了,咱們也該走啦。”董玉本在興頭,這般一聽,瞬時洩了氣,道:“那和尚不還請你去對付個甚麽人的麽?如此去了,豈不是太對人不住啦?”段念道:“自己的事都沒處理好,何必去管著他人的是是非非,徒惹來一些恩怨?”董玉央求作罷,只好道:“那咱們去哪?”段念道:“林熙還在這。”董玉一驚,慌道:“要去殺他?!”想來她最怕的便是此事了,公子如玉,舉世無雙,如此就要永別了麽?甚至心頭還想:“上一輩的事,何苦牽連到子女?唉!”段念見她如此大的反應,也不答她,問道:“怎麽?”董玉才知自己失言了,忙擺手道:“沒甚麽,沒甚麽。”心頭已是一片淒涼,就差沒開口央求段念饒林熙一命了。可她自個的性命都是段念兄妹給的,如何能出言庇護段念的仇人之子?一番思忖,已是萬念俱灰。便在她思忖走神之際,段念卻道:“殺他做甚麽?不過須得從他那打聽林家的消息。趁如今天下欲亂,好渾水取了林敬業的性命而已。”若是名正言順,只恐驚了隱匿起來的寒布衣罷了。
董玉聽聞,神色不由得歡快起來,似個貪吃的小孩兒憑空得了一串糖葫蘆,開心得不得了。段念一說此話,此後定是不會殺林熙了,她倒似得了個永久的便宜。段念瞧著董玉,雖無甚過激的反應,但早已明了她心頭所想。原來她幾次有要尋林家覆仇的意向時,董玉總有些瞞不著的愁緒流露於外,引得段念仔細思忖。更有這回見著林熙時,董玉又歡喜又愁慮的表現,又教段念心生疑惑。畢竟她自個亦是女兒,又在趙鴻明與古寧南面前動過情,何嘗不懂“情竇初開”四個字?這便想著:“本是上一輩人的恩怨,且獨留他林熙一人性命也罷,畢竟也與他毫不著幹系。只是留了林熙一命,玉兒也終究不得與他成正果啦。血海深仇,冤冤相報,原是如此,非一方永遠倒下不可止。”又想:“玉兒既想刻意隱瞞情緒,定是我夾在中間,不好言明。我且隨便尋個話,告與她。一來可不必讓她難堪,二則也無須再替林熙擔憂啦。”這才是段念的本心。
雖則段念終是要尋林家的仇,難免給林熙帶來傷痛,但得知林熙可饒,董玉已別無奢求。聽她喜道:“那咱們現下就去尋林熙麽?”段念道:“也不知林無涯是否將江陵城中的事細說與林敬業聽啦。林熙固是不知,但他身邊的人卻未必不知。因而如此唐突去問,若他們已是知會的話便打草驚蛇了;即便不知,也難保他們不會有所警覺。咱們還是尋個單獨的機會再好生詢問。”董玉點了點頭,道:“不錯,是不能貿然去問。”於是兩人早回客棧收拾了行李,退了房,繼而探聽到林熙的住址,在附近住了下來。
一夜下來,直至次日群雄散了,各赴要地時也都沒個合適的機會。二人又問到林熙所去的乃是揚州城,便計劃遠遠跟著。哪知林熙離城已是慢的,趕起路來好似個蝸牛在爬一般,一行隨從更是形影不離。段念倒還好,喜怒哀樂不流於表,董玉卻已是暗中咬牙切齒,罵道:“好呆子,都放你一馬啦,竟不知存點心!”段念道:“他可不知。”董玉一想,覺得也是如此,又想道:“這是去謀他爹爹性命,也怨不得他啦。”這才忍住不發作。
跟了十幾裏,忽又見著古寧南與楊萍追來,這倒大出兩人意料。接著林熙倒與古寧南兩人一塊快馬走了,教段董二人摸不清頭腦。段念因想道:“古寧南應是不知情的,不過也是去揚州罷啦。”便擱下閑心,緣著原有的計劃去。如此一來,古寧南倒成了林敬業的保鏢了。
且說古寧南兩人與林熙結伴而行,速度自是快了許多,很快便趕至揚州城外。楊萍低聲與古寧南道:“怎還不見有人要動手呀?”古寧南道:“想是那人見我們在,不好下手罷。”楊萍拉下臉來道:“你是不是騙我,根本沒人要殺他罷?”古寧南道:“怎麽會騙你,我騙你於我又有甚麽好處得?”楊萍見這一路他都未曾向林熙一行人問及段念,這才好受些,又問:“那你到底打哪聽到這消息的?林熙也挺好的呀,那人無故幹麽要如此待他?”古寧南道:“我也只是推測,還拿捏不準咧。”楊萍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道:“合著你也不曉得那人要殺林熙是真是假?”古寧南道:“這種事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好壞關乎性命。”楊萍雖覺得這話不假,心頭仍是有氣,待要再罵他兩句,已到城門口的林熙忽大聲喝道:“古兄楊姑娘,快些進城啦。”古寧南朝林熙揮了揮手,與楊萍道:“走罷,反正去滁州還是揚州不都一般麽?”楊萍只得嘆口氣,心道:“好罷,現下甚麽都依你啦,便隨你去罷。”也不哼聲,徑直駕馬朝城門去了。
此時群雄分散各處助宋軍防禦,哪知金主完顏亮卻因之前黑風袍欲行刺軍中將領一事,又考慮到諸多因由,竟然徑直朝真州發動了進攻。真州城內留下的義士本已不多,又因宋軍守將邵宏淵城外拒敵不成,吃了敗仗,一時士氣低下,唯有閉城防禦。不料金軍攻勢異常猛烈,真州很快失守,邵宏淵只得領兵退守揚子橋。揚州軍民見失了真州這道屏障,紛紛棄城而逃。即便前來助守的義士們有拼死殺敵、堅守揚州之心,卻已沒了那個能力,於是只得四下散開,前往其餘要地。
古寧南林熙一行人先後輾轉瓜州、鎮江、南京一帶,馬不停蹄。期間雖有劉锜於皂角林、李寶於陳家島大敗金軍;金軍後方亦有完顏謀衍與完顏福壽在東京發動政變,殺高存福,擁立完顏雍為帝、辛幼安耿京率領部眾發動起義等,但局勢依舊緊張。金軍先以重兵攻打瓜州,因鎮江守將劉汜畏首畏尾,領兵撤退,引得瓜州守軍孤軍難抗,大敗於柳林,瓜州失守。接著淮西守將王權貪生懼死,屢屢敗退,金軍直達采石楊林渡。完顏亮已有後顧之憂,便決議瞬速南下,待取勝後再班師北歸平亂,於是吩咐部眾:“盡早渡江平南,有貽誤軍機者,斬!”一時間,金軍宛如半片天的黑雲直逼而來,氣勢洶洶。而宋將王權已被免職,新將領李顯忠尚未到任,采石磯一萬八千守軍成了一盤散沙。整個南朝便好似狂風暴雨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會翻覆。
彼時先前前往各處要地的義士大多已聚攏在采石南岸,欲迎著這最大的風暴,以身殉國。古寧南林熙自不必說,連懷遠亦領著聚攏過來的義士們來了采石。歷時一個多月,已有百餘人殞身於各戰場要處,諸多舊識能在采石一聚,自是感慨萬千,談吐這一月來的經歷。一彪形大漢為逝者惋惜道:“可憐了他兄弟二人,為救我這區區小命,中了亂箭無數,倒在血泊中……他倆原比我厲害,何故為了我反丟了性命?!”說著,竟落下淚來。亦有人豪情如舊,道:“大夥兒何必傷心落淚?生死在此一役,大不了下去陪那些故人。只要多宰幾個金狗子,那也不虧啦。”
便在此時,忽有一傳訊兵來告:“虞大人請諸位俠士共商禦金一事!”這虞大人卻是虞允文,特來采石犒軍,見守軍慌亂、戰況如此,便主動擔起禦金的擔子。他聽聞近一月來有諸多江湖俠士在助戰,眼下有雲集采石,就遣人請他們商議。他原可只教群雄中幾個領頭的前來商議過罷再吩咐下去即可。但群雄本非軍中人物,如此一來倒顯得他擺官架子,這便也不怕群雄辛苦,將之一並請來。群雄都是江湖中人,自是有人不知朝中臣子,因而一時聽到個“虞大人”的名號,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清頭腦。知會的人這便同眾人簡要介紹了虞允文,這才聽人道:“既是如此,咱就去會一會虞大人,看他有何良策。”又經懷遠等極為名宿商議過,於是三百多人盡朝軍營方向去了。
到了門口,守門的士兵卻不知情,見這般多人來,也不知是敵是友,只得將他們拒在營外。群雄中便有人道:“還不快讓我等進去,是虞大人遣我們來的!”守門士兵不知真假,只遣人進去通報了一聲,知是如此,這才肯放群雄進營。這時虞允文聞得這麽多人同來,已親身出門迎接。群雄見了,這虞允文身披鎧甲,腰別寶劍,腳著軍靴,雖未佩甲帽,儼然已不似個文官模樣,忙一同行了一禮。虞允文朗聲道:“諸位不必多禮啦,本該由某前去拜訪諸位,但眼下局勢緊張,抽不開身,不得已才請諸位前來,望諸位海涵。今天下大亂,難得諸位有心,欲保國家於危難,救萬民於水火,允文在此先行謝過。”說著,他便朝眾人還了一禮。即有人道:“大人客氣啦,本是我輩該做的。”懷遠上前雙手合十,又行了一禮才道:“敢問虞大人吩咐我等前來,可是有甚麽良策?”虞允文既然請了他們前來,自是信得過眾人的,便不再繞彎子,朗聲道:“不錯,眼下局勢諸位都應清楚,金軍囤積楊林渡有十五萬之眾,而我軍不過一萬八千餘人,即便倚著長江天險,也是相差懸殊。”群雄一聽,竟與金軍相差這般,即便早知金人勢眾,也是給驚著了,心道:“看來唯有一死啦。”
虞允文接著道:“不過金軍軍艦有限,不可能一時橫渡長江,故而這一戰亦勝負尚未可知。待他們軍艦過來、金軍上岸,由我等分兵在前拒敵,而諸位繞至後方殺出,給金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此草木皆兵之勢,定然可瓦解他們是士氣,教他們退兵。”群雄一聽,又紛紛讚道,這虞允文果有良策。原來他早有計謀,這繞後殺出只需得有個氣勢,教金軍誤以為是援兵,而聞得有群雄聚在此處,由他等充當這支軍隊,那是最好不過的了。眼下見了群雄,個個身高體壯,神采奕奕,知是沒找錯人,便將詳細計劃一並告與。於是群雄便應了虞允文的,決議在金軍與宋軍交戰之際,由後方殺出,嚇退金軍。接著虞允文又遣人分發了軍服、軍旗、武器等。有人道:“虞大人,這些便不必啦,我等江湖人士,這軍服也著不慣。”虞允文道:“諸位須得冒充援軍,這軍旗軍服卻是不可或缺的,免得教金人看出破綻來,功虧一簣。”群雄聽了,這才受了,只舍下武器不要,他們須得使自己的才順手,虞允文也便不勉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次日群雄聚集完畢,北上的北上,南留的南留。臨行之際,聽有人朗聲高歌道:“腥風半世未能收,只是狼心萬欲謀。戰馬何須南土葬?屍留血染亦神州!”此去自是死生難料,群雄卻個個豪情萬丈。聞著這首詩,有人開懷大笑:“好,說得好!此行不取賊人頭,空負男兒三尺劍!”有人附和:“好逢多事秋,壯士更何求?提得玉龍劍,取來狼子頭!”一時群雄情緒高漲,免了離愁別緒。亦有南留的人心頭嘆著悲壯,尋思著:“風蕭蕭兮易水寒,此戰無論成敗,怕是很多人再也見不著啦。”於是南留的相送至玄武門,眼瞧著北去的數百人駕馬此去,見他們一路談笑,似是歸去,也無人回頭一顧。
送罷北行的群雄,留下來的亦開始規劃。當下金軍來勢洶洶,情形極不樂觀,當好生規劃才是。又一番決議,南留的群雄亦分散開來,前往各處要地協助宋軍抵禦。金軍戰線拉得長,因而變相削弱了宋軍的抵禦力,即便群雄不屑與官兵合作,但憑他們自個是決計守不住的。古寧南與楊萍二人前往滁州,見群雄都已散去,他仍未動身。楊萍知他所想,本是有氣,又念起他昨日席間與自個說的話,心道:“許是想要道個別,我可不可如此小氣啦。”這才陪著他耐心候著。
哪知到頭終未等著段念,倒是見著了懷遠。古寧南便上前行了一禮,喚了一聲:“懷遠大師。”懷遠亦見著了他二人,當下雙手合十,還了一禮,道:“是古施主,還未曾動身,可是有甚麽事?”古寧南道:“正是,敢問大師可曾見著了段念董玉二人?”懷遠聞言,略是一忖,答道:“不曾,今日一日都不曾見得蹤跡。”古寧南喃喃道:“這就怪啦。”懷遠道:“怎麽?”古寧南道:“她們昨夜便不見了蹤跡,今日亦沒個音信。”懷遠聞言卻不好多問就中前因,只道:“許是臨時有甚麽事去了罷。”古寧南點了點頭,道:“或許罷,叨擾大師啦。”懷遠微笑著道:“這倒無礙,只是段施主若是遇事離去,只恐金軍中那個使劍的高手不好對付,於眾英豪有不小的威脅。”古寧南卻不搭理,倏忽想起一事來,忙問:“那林家的二公子林熙是否也在?”懷遠不解其意,答道:“林熙?嗯,是林堡主的次子,委實來啦。”古寧南有道:“那他前往何處?”懷遠道:“揚州。”古寧南道:“可能確信?”懷遠道:“是了,林堡主遣了一行人護他,我是有印象,去揚州不錯。”古寧南一喜,道:“大師,你是咱們南留人的頭頭,我有一事相求。”懷遠道:“古施主但說,能助著的我自當盡力。”古寧南道:“我當前當往滁州守城,但與林公子尚有些事未了,故而想去掉滁州之事,改往揚州。”懷遠一怔,道:“此事早已安排下去,如今英豪都已赴任,此時改動怕是不妥。況且滁州定是首當其沖之地,不可不嚴加防範……”古寧南這麽一聽,已是喪了氣,卻又聽懷遠續道:“這樣罷,你且去揚州先了了私事。當下我亦是個閑人,行程未定,便先去滁州。待你了結私事,再趕往滁州。”古寧南聽了,大喜道:“多謝大師,晚輩一了私事,定當快馬趕來!”
當下兩人辭別了懷遠,往揚州趕去。一出東門,楊萍卻是不樂意了,先前還道古寧南是想與段念道個別,現下去找那甚麽林家二公子,自是看著他與段念有交情,好向他打聽些消息。如此變著法子尋段念,她焉能忍得住?拉住韁繩便不肯走了。古寧南見了,疑道:“怎麽啦?”卻見楊萍眼眶已然濕潤,道:“我要回君山島啦,你盡管去尋你的段念去罷,再不必理我啦!”古寧南聞言已了然於胸,道:“你這是吃醋啦?”楊萍哼了一聲,道:“為你還犯不著!”古寧南笑道:“你會錯意啦,我去尋林二公子委實有事。”楊萍道:“甚麽事?消得你連一貫看重的國家大事都能擱到一邊不理?”古寧南倏忽正色,並馬湊近楊萍,低聲道:“我尋林二公子,是因為有人對他不利,要謀他性命。”楊萍見他說得這般莊重嚴謹,當是屬實,便好奇道:“是誰要殺他?”古寧南微微搖頭,道:“還不能與你說。”楊萍聞言,又要撅嘴,古寧南忙補充道:“你很快便會曉得,如此早先會了,反倒沒了味道,不是麽?”楊萍心想:“當下知會那人,若是不認得倒真個沒趣。”便道:“我識不識得那人?”古寧南道:“管他識不識得,好比看書看戲,自是親眼目睹才好玩吶。”楊萍一想,倒也不錯,便道:“那好罷,且再信你一回。”古寧南道:“待會見著林熙啦,咱們先裝作不知情的,免得那人心生警覺,收手去啦。”楊萍頓首,一一應了他。她雖與林熙不熟,但畢竟有過一面之緣,也不忍林熙無故給人殺了。兩人這才策馬追趕林熙。途中古寧南又道:“我早先應了你的,自不會食言。”楊萍忽又念起古寧南昨個瞧自己的眼神,亦深信不疑了。
那廂林熙也是尋了段念一日,終未見蹤跡,又在劉管家的催促下才駕馬朝揚州方向去了。但他一路悶悶不樂,與另一些同去揚州的俠士別開,行得也甚是緩慢。這才出了城十幾裏,便被古寧南趕上。古寧南只裝作前去揚州的樣子,顏色不流於表;楊萍多少有些不自在,但卻也沒人多想。待招呼了林熙一聲,林熙這才驚了過來,忙還了禮,問道:“古兄也是去揚州嗎?”古寧南道:“正是啦。只因些事耽擱了,這才趕過去。怎麽林兄也才到此處?”林熙勉強一笑,待要回話,又倏忽想起段念二人本與他是一塊的,便道:“古兄可曾見了段姑娘,知他去了哪裏?”古寧南早料得如此,只道:“我也早與她們分開,不曾知會。”林熙聞言,眸子裏亮起的光又熄了下去,黯然道:“這樣啊。”古寧南笑道:“林兄可是著了迷啦?”林熙忙道:“哪有此事?”古寧南道:“見你又是因甚麽愁眉不展?”林熙嘆了口氣,道:“畢竟朋友一場,此去生死難料,也不知能不能再見。”楊萍知他心事,料得他故意不說,一旁冷道:“她的功夫可利害著咧,分不著你去憂心。”林熙聞言,道:“委實如此。”古寧南因笑道:“兒女情長難免英雄氣短,林兄且莫憂心此事,只待抗金事了,再去忖度罷。”林熙道:“怕便是怕這抗金途中有甚麽意外。”楊萍卻道:“說得你現下憂心便能有甚麽用似的。”林熙一楞,“嗯”了聲,知古寧南兩人在開導自個,若再淒淒慘慘,反會惹得他們不快,便朗聲道:“不錯,不錯。且赴揚州,把大事了結再說。”於是同兩人結伴,一同趕赴揚州。劉管家見了,心頭卻不快起來。
原來段念昨日宴散,段念便同董玉道:“這英雄會也見了,咱們也該走啦。”董玉本在興頭,這般一聽,瞬時洩了氣,道:“那和尚不還請你去對付個甚麽人的麽?如此去了,豈不是太對人不住啦?”段念道:“自己的事都沒處理好,何必去管著他人的是是非非,徒惹來一些恩怨?”董玉央求作罷,只好道:“那咱們去哪?”段念道:“林熙還在這。”董玉一驚,慌道:“要去殺他?!”想來她最怕的便是此事了,公子如玉,舉世無雙,如此就要永別了麽?甚至心頭還想:“上一輩的事,何苦牽連到子女?唉!”段念見她如此大的反應,也不答她,問道:“怎麽?”董玉才知自己失言了,忙擺手道:“沒甚麽,沒甚麽。”心頭已是一片淒涼,就差沒開口央求段念饒林熙一命了。可她自個的性命都是段念兄妹給的,如何能出言庇護段念的仇人之子?一番思忖,已是萬念俱灰。便在她思忖走神之際,段念卻道:“殺他做甚麽?不過須得從他那打聽林家的消息。趁如今天下欲亂,好渾水取了林敬業的性命而已。”若是名正言順,只恐驚了隱匿起來的寒布衣罷了。
董玉聽聞,神色不由得歡快起來,似個貪吃的小孩兒憑空得了一串糖葫蘆,開心得不得了。段念一說此話,此後定是不會殺林熙了,她倒似得了個永久的便宜。段念瞧著董玉,雖無甚過激的反應,但早已明了她心頭所想。原來她幾次有要尋林家覆仇的意向時,董玉總有些瞞不著的愁緒流露於外,引得段念仔細思忖。更有這回見著林熙時,董玉又歡喜又愁慮的表現,又教段念心生疑惑。畢竟她自個亦是女兒,又在趙鴻明與古寧南面前動過情,何嘗不懂“情竇初開”四個字?這便想著:“本是上一輩人的恩怨,且獨留他林熙一人性命也罷,畢竟也與他毫不著幹系。只是留了林熙一命,玉兒也終究不得與他成正果啦。血海深仇,冤冤相報,原是如此,非一方永遠倒下不可止。”又想:“玉兒既想刻意隱瞞情緒,定是我夾在中間,不好言明。我且隨便尋個話,告與她。一來可不必讓她難堪,二則也無須再替林熙擔憂啦。”這才是段念的本心。
雖則段念終是要尋林家的仇,難免給林熙帶來傷痛,但得知林熙可饒,董玉已別無奢求。聽她喜道:“那咱們現下就去尋林熙麽?”段念道:“也不知林無涯是否將江陵城中的事細說與林敬業聽啦。林熙固是不知,但他身邊的人卻未必不知。因而如此唐突去問,若他們已是知會的話便打草驚蛇了;即便不知,也難保他們不會有所警覺。咱們還是尋個單獨的機會再好生詢問。”董玉點了點頭,道:“不錯,是不能貿然去問。”於是兩人早回客棧收拾了行李,退了房,繼而探聽到林熙的住址,在附近住了下來。
一夜下來,直至次日群雄散了,各赴要地時也都沒個合適的機會。二人又問到林熙所去的乃是揚州城,便計劃遠遠跟著。哪知林熙離城已是慢的,趕起路來好似個蝸牛在爬一般,一行隨從更是形影不離。段念倒還好,喜怒哀樂不流於表,董玉卻已是暗中咬牙切齒,罵道:“好呆子,都放你一馬啦,竟不知存點心!”段念道:“他可不知。”董玉一想,覺得也是如此,又想道:“這是去謀他爹爹性命,也怨不得他啦。”這才忍住不發作。
跟了十幾裏,忽又見著古寧南與楊萍追來,這倒大出兩人意料。接著林熙倒與古寧南兩人一塊快馬走了,教段董二人摸不清頭腦。段念因想道:“古寧南應是不知情的,不過也是去揚州罷啦。”便擱下閑心,緣著原有的計劃去。如此一來,古寧南倒成了林敬業的保鏢了。
且說古寧南兩人與林熙結伴而行,速度自是快了許多,很快便趕至揚州城外。楊萍低聲與古寧南道:“怎還不見有人要動手呀?”古寧南道:“想是那人見我們在,不好下手罷。”楊萍拉下臉來道:“你是不是騙我,根本沒人要殺他罷?”古寧南道:“怎麽會騙你,我騙你於我又有甚麽好處得?”楊萍見這一路他都未曾向林熙一行人問及段念,這才好受些,又問:“那你到底打哪聽到這消息的?林熙也挺好的呀,那人無故幹麽要如此待他?”古寧南道:“我也只是推測,還拿捏不準咧。”楊萍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道:“合著你也不曉得那人要殺林熙是真是假?”古寧南道:“這種事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好壞關乎性命。”楊萍雖覺得這話不假,心頭仍是有氣,待要再罵他兩句,已到城門口的林熙忽大聲喝道:“古兄楊姑娘,快些進城啦。”古寧南朝林熙揮了揮手,與楊萍道:“走罷,反正去滁州還是揚州不都一般麽?”楊萍只得嘆口氣,心道:“好罷,現下甚麽都依你啦,便隨你去罷。”也不哼聲,徑直駕馬朝城門去了。
此時群雄分散各處助宋軍防禦,哪知金主完顏亮卻因之前黑風袍欲行刺軍中將領一事,又考慮到諸多因由,竟然徑直朝真州發動了進攻。真州城內留下的義士本已不多,又因宋軍守將邵宏淵城外拒敵不成,吃了敗仗,一時士氣低下,唯有閉城防禦。不料金軍攻勢異常猛烈,真州很快失守,邵宏淵只得領兵退守揚子橋。揚州軍民見失了真州這道屏障,紛紛棄城而逃。即便前來助守的義士們有拼死殺敵、堅守揚州之心,卻已沒了那個能力,於是只得四下散開,前往其餘要地。
古寧南林熙一行人先後輾轉瓜州、鎮江、南京一帶,馬不停蹄。期間雖有劉锜於皂角林、李寶於陳家島大敗金軍;金軍後方亦有完顏謀衍與完顏福壽在東京發動政變,殺高存福,擁立完顏雍為帝、辛幼安耿京率領部眾發動起義等,但局勢依舊緊張。金軍先以重兵攻打瓜州,因鎮江守將劉汜畏首畏尾,領兵撤退,引得瓜州守軍孤軍難抗,大敗於柳林,瓜州失守。接著淮西守將王權貪生懼死,屢屢敗退,金軍直達采石楊林渡。完顏亮已有後顧之憂,便決議瞬速南下,待取勝後再班師北歸平亂,於是吩咐部眾:“盡早渡江平南,有貽誤軍機者,斬!”一時間,金軍宛如半片天的黑雲直逼而來,氣勢洶洶。而宋將王權已被免職,新將領李顯忠尚未到任,采石磯一萬八千守軍成了一盤散沙。整個南朝便好似狂風暴雨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會翻覆。
彼時先前前往各處要地的義士大多已聚攏在采石南岸,欲迎著這最大的風暴,以身殉國。古寧南林熙自不必說,連懷遠亦領著聚攏過來的義士們來了采石。歷時一個多月,已有百餘人殞身於各戰場要處,諸多舊識能在采石一聚,自是感慨萬千,談吐這一月來的經歷。一彪形大漢為逝者惋惜道:“可憐了他兄弟二人,為救我這區區小命,中了亂箭無數,倒在血泊中……他倆原比我厲害,何故為了我反丟了性命?!”說著,竟落下淚來。亦有人豪情如舊,道:“大夥兒何必傷心落淚?生死在此一役,大不了下去陪那些故人。只要多宰幾個金狗子,那也不虧啦。”
便在此時,忽有一傳訊兵來告:“虞大人請諸位俠士共商禦金一事!”這虞大人卻是虞允文,特來采石犒軍,見守軍慌亂、戰況如此,便主動擔起禦金的擔子。他聽聞近一月來有諸多江湖俠士在助戰,眼下有雲集采石,就遣人請他們商議。他原可只教群雄中幾個領頭的前來商議過罷再吩咐下去即可。但群雄本非軍中人物,如此一來倒顯得他擺官架子,這便也不怕群雄辛苦,將之一並請來。群雄都是江湖中人,自是有人不知朝中臣子,因而一時聽到個“虞大人”的名號,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清頭腦。知會的人這便同眾人簡要介紹了虞允文,這才聽人道:“既是如此,咱就去會一會虞大人,看他有何良策。”又經懷遠等極為名宿商議過,於是三百多人盡朝軍營方向去了。
到了門口,守門的士兵卻不知情,見這般多人來,也不知是敵是友,只得將他們拒在營外。群雄中便有人道:“還不快讓我等進去,是虞大人遣我們來的!”守門士兵不知真假,只遣人進去通報了一聲,知是如此,這才肯放群雄進營。這時虞允文聞得這麽多人同來,已親身出門迎接。群雄見了,這虞允文身披鎧甲,腰別寶劍,腳著軍靴,雖未佩甲帽,儼然已不似個文官模樣,忙一同行了一禮。虞允文朗聲道:“諸位不必多禮啦,本該由某前去拜訪諸位,但眼下局勢緊張,抽不開身,不得已才請諸位前來,望諸位海涵。今天下大亂,難得諸位有心,欲保國家於危難,救萬民於水火,允文在此先行謝過。”說著,他便朝眾人還了一禮。即有人道:“大人客氣啦,本是我輩該做的。”懷遠上前雙手合十,又行了一禮才道:“敢問虞大人吩咐我等前來,可是有甚麽良策?”虞允文既然請了他們前來,自是信得過眾人的,便不再繞彎子,朗聲道:“不錯,眼下局勢諸位都應清楚,金軍囤積楊林渡有十五萬之眾,而我軍不過一萬八千餘人,即便倚著長江天險,也是相差懸殊。”群雄一聽,竟與金軍相差這般,即便早知金人勢眾,也是給驚著了,心道:“看來唯有一死啦。”
虞允文接著道:“不過金軍軍艦有限,不可能一時橫渡長江,故而這一戰亦勝負尚未可知。待他們軍艦過來、金軍上岸,由我等分兵在前拒敵,而諸位繞至後方殺出,給金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此草木皆兵之勢,定然可瓦解他們是士氣,教他們退兵。”群雄一聽,又紛紛讚道,這虞允文果有良策。原來他早有計謀,這繞後殺出只需得有個氣勢,教金軍誤以為是援兵,而聞得有群雄聚在此處,由他等充當這支軍隊,那是最好不過的了。眼下見了群雄,個個身高體壯,神采奕奕,知是沒找錯人,便將詳細計劃一並告與。於是群雄便應了虞允文的,決議在金軍與宋軍交戰之際,由後方殺出,嚇退金軍。接著虞允文又遣人分發了軍服、軍旗、武器等。有人道:“虞大人,這些便不必啦,我等江湖人士,這軍服也著不慣。”虞允文道:“諸位須得冒充援軍,這軍旗軍服卻是不可或缺的,免得教金人看出破綻來,功虧一簣。”群雄聽了,這才受了,只舍下武器不要,他們須得使自己的才順手,虞允文也便不勉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