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3 無限可能
關燈
小
中
大
“少年時代”vs“布達佩斯大飯店”。
“少年時代”vs“鳥人”。
“鳥人”vs“爆裂鼓手”。
2014年的頒獎季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峰回路轉的漫長旅程,所有人都以為奧斯卡將是“少年時代”與“鳥人”之間的爭奪,但悄無聲息地,第二階段始終沒有站在風口浪尖上卻又穩穩當當地拒絕掉隊的“爆裂鼓手”,徹底改變了格局。
值得註意的是,2009年學院修改了最佳影片的投票規則。
此前,每位學院評委只需要選擇出一部最佳影片即可,五部提名作品挑選一部,這也使得大熱作品往往能夠強勢勝出,“拯救大兵瑞恩”和“斷背山”的意外遭遇爆冷才越發顯得震撼。
此後,每位學院評委卻需要為所有提名電影排列順序,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而詳細的計票規則也做出了改變,如果一部提名作品得到了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第一名支持率,那麽這部作品就贏得最佳影片。
但如果沒有呢?那麽就將進行第二輪計票。以今年提名名單的八部作品來展開假設,更加具體地說明。
假設,第一輪計票之中選擇“塞爾瑪游行”為第一名的作品,支持率最低,那麽“塞爾瑪游行”就將出局,而那些選擇“塞爾瑪游行”的選票則將第二名認為是第一名,看看到底是“少年時代”還是“鳥人”等等,然後與其他選票重新進行計算。
如此這般地不斷循壞,一直到一部作品的“第一名支持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這才結束,最佳影片脫穎而出。
新規則改變的關鍵之處就在於,也許每一位評委心目中的第一名都可能不同,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最佳”選擇卻可以占據更多分量,這也使得頒獎季之中的頭號熱門種子選手,稍稍不註意就可能落馬,最佳影片也就將出現意外的可能。
今年就是最佳範本。
“少年時代”、“布達佩斯大飯店”、“鳥人”和“爆裂鼓手”,激烈的競爭殺得難分難舍,難以分辨出誰才是第一名,那麽,選票之中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將搶占更多優勢。
比如說,用第一名選擇“塞爾瑪游行”的黑人評委們,他們心目中的第二名又是什麽呢?“塞爾瑪游行”出局之後,他們的選票將流向哪一部作品呢?
再比如說,將“模仿游戲”位列第一名的少數群體們,哪一部作品能夠贏得他們選票之上的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位置?
這就是學院公關的真正奧妙,強勢領跑的“頭號種子”固然風光,但緊隨其後的二號種子、三號種子也絕對不能小覷,只要能夠緊緊咬住局面,那麽就一切皆有可能。
兩年前安-李憑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贏得最佳導演,就是類似的案例,雖然最佳導演的投票規則與最佳影片不同,依舊保持著五選一的規則;但評委的心理卻十分類似,“林肯”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逃離德黑蘭”的本-阿弗萊克殺得昏天暗地,最終選票就全部流向了“第三名”安-李。
今晚,亦是如此。
頒獎季第二階段殺得昏天暗地的“少年時代”與“鳥人”,刺刀見紅的競爭格外激烈,尤其是“鳥人”的一路逆襲,真切地威脅到了“少年時代”頭號種子的位置,緊隨其後、窮追不舍的“爆裂鼓手”也就悄然上位。
從目前為止的獎項分配來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在主要獎項方面全部空手,“少年時代”僅僅收獲了一座最佳女配角獎項,即使存在爆冷可能,但也已經非常渺茫,所有視線反而是集中在了“爆裂鼓手”與“鳥人”身上。
“鳥人”,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導演。
“爆裂鼓手”,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效果。
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爆裂鼓手”都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主要部門和技術部門兩面開花,從方方面面來說,“爆裂鼓手”似乎都更加具有“冠軍相”。
一座最佳男主角小金人,改變的卻是整個頒獎典禮的格局,不要說韋恩斯坦兄弟這樣的老狐貍了,就連傑克-吉倫哈爾這樣對學院公關沒有任何興趣的門外漢,此時都可以嗅出氣氛與局勢的微妙變化。
那麽,此時還有什麽能夠阻止“爆裂鼓手”登頂呢?第二階段的學院公關可以窺探到些許端倪:
傳統。
歸根結底,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是一群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白人老頭子,他們的審美與觀念都更加飽受也更加傳統,甚至可以說是頑固不化。
當年,他們可以拒絕觀看“斷背山”,以盲選的方式選擇了“撞車”,釀造了奧斯卡歷史上最大遺珠之一;當年,他們還可以放棄銳意進取的“社交網絡”,選擇了四平八穩的“國王的演講”,至今依舊無數人為之感嘆扼腕。
那麽,現在的“鳥人”與“爆裂鼓手”之間,他們也一樣可以放棄後者、選擇前者。
“爆裂鼓手”講述著追逐藝術完美的極致與瘋狂,但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挑釁著傳統權威的統治地位,結局收尾階段更是以一種“弒/父”的方式完成了蛻變,分分鐘都在挑戰著學院評委們的保守底線。
而安德魯在故事裏的癲狂與黑暗,更是從設定開始就沒有準備討好觀眾,時時刻刻都在刺激著觀眾的接受程度,從傷害家人到拋棄女友,“不瘋魔不成活”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他在藝術層面達到了完美,但道德層面卻不是一個“好人”。
但相較而言,“鳥人”的創新來自於鏡頭調度和節奏控制,雖然大膽卻可以接受,故事內核則依舊是好萊塢的最愛:跌落谷底的藝人拒絕繳械投降,孜孜不絕地尋找著職業生涯的蛻變,即使被拋棄也依舊持續奮鬥,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傳統學院評委們的最愛,“雖然我看不見你,行業也拋棄了你,但你依舊深深熱愛著這個行業。”
邁克爾-基頓以鳥人的身份來對應蝙蝠俠,更是打破了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界限,讓電影與劇作的微妙互動展現出了藝術創作的另一層面,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又有誰能夠拒絕呢?
傳統又或者說保守,這就是制約“爆裂鼓手”擊敗“鳥人”的最大桎梏。
但是……藍禮-霍爾逆轉擊敗了埃迪-梅德雷恩和邁克爾-基頓,強勢二封奧斯卡影帝,這也成為了今晚頒獎典禮的最大變數。
誰都無法確定,有多少評委在勾選最佳男主角的時候,將“爆裂鼓手”也勾選為最佳影片;又或者說,有多少評委在選擇“少年時代”或“布達佩斯大飯店”為最佳影片第一名之後,又選擇了“爆裂鼓手”為第二名、第三名。
不確定。
不知道。
無法預測。
第八十七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懸念最高峰的最佳男主角揭曉之後,原本缺乏新意也無法看點的最佳影片突然就變得精彩了起來。
當藍禮與凱特攜手離開舞臺的時候,全場嘉賓都逐漸回過神來,然後情緒就變得微妙而奇怪起來。
韋恩斯坦兄弟的位置卻是顛倒了過來。
鮑勃老神在在、心態平和,不管是誰登頂奧斯卡,他都能夠坦然接受,如果“爆裂鼓手”真的逆襲登頂,他也不認為這是世界末日,相反,可以好好地給哈維一個教訓,讓哈維清醒過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然,看著哈維吃癟,那又是另外一種享受了。
而哈維則顯得有些游離,陰晴不定的表情很難說清楚到底正在思考什麽,但那種錯雜的情緒卻讓他失去了平常心。
以至於開始自我懷疑。
他的策略,是不是錯誤了?一步錯,步步錯,然後就滿盤皆輸?
不!
不可能!
他怎麽可能出錯?他怎麽可能犯糊塗?絕對不可能!
那麽,現在的局面又到底是怎麽造成的呢?難道是……內奸?韋恩斯坦影業內部出現內鬼,這才導致他們沒有能夠及時收到風聲,對頒獎季形式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最終導致了頒獎典禮的連連意外
先是“模仿游戲”錯過改編劇本,然後是“萬物理論”錯過男主角……
是的!肯定是這樣!
哈維的視線餘光朝著鮑勃飄了過去,腦海裏的錯雜思想正在翻湧著,以至於他完全忽略了走上舞臺的尼爾-帕特裏克-哈裏斯,頒獎典禮似乎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
哈維應該是全場唯一一個走神的嘉賓,其他所有觀眾的視線都齊齊落在了尼爾身上,這是他今晚的最後一次登場。
“現在還有最後一個獎項尚未揭曉,萬眾期待的信封即將被打開:我的’奧斯卡預言’!”
尼爾的串場詞讓現場嘉賓們都紛紛輕笑了起來:原來,上半場的魔術,居然要貫穿全場,等待現在才揭曉嗎?
“前情提要,周四,我把我的預測結果交給了普華永道事務所,他們保證,真相揭曉前,一定會幫助我看守我的預測。現在,真相來了。布萊恩-庫裏南,鑰匙呢?”
尼爾從普華永道事務所的布萊恩手中結果了鑰匙。
此時,終於被記者們“釋放”回到待機室裏的藍禮,卻已經來不及返回座位了,於是就在待機室等待最終結果,當他看到出現在舞臺上的布萊恩-庫裏南,笑容不由就上揚了起來是他,就是這個家夥,兩年後在這片舞臺上,造就了“愛樂之城”與“月光男孩”錯位烏龍的那個家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少年時代”vs“鳥人”。
“鳥人”vs“爆裂鼓手”。
2014年的頒獎季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峰回路轉的漫長旅程,所有人都以為奧斯卡將是“少年時代”與“鳥人”之間的爭奪,但悄無聲息地,第二階段始終沒有站在風口浪尖上卻又穩穩當當地拒絕掉隊的“爆裂鼓手”,徹底改變了格局。
值得註意的是,2009年學院修改了最佳影片的投票規則。
此前,每位學院評委只需要選擇出一部最佳影片即可,五部提名作品挑選一部,這也使得大熱作品往往能夠強勢勝出,“拯救大兵瑞恩”和“斷背山”的意外遭遇爆冷才越發顯得震撼。
此後,每位學院評委卻需要為所有提名電影排列順序,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而詳細的計票規則也做出了改變,如果一部提名作品得到了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第一名支持率,那麽這部作品就贏得最佳影片。
但如果沒有呢?那麽就將進行第二輪計票。以今年提名名單的八部作品來展開假設,更加具體地說明。
假設,第一輪計票之中選擇“塞爾瑪游行”為第一名的作品,支持率最低,那麽“塞爾瑪游行”就將出局,而那些選擇“塞爾瑪游行”的選票則將第二名認為是第一名,看看到底是“少年時代”還是“鳥人”等等,然後與其他選票重新進行計算。
如此這般地不斷循壞,一直到一部作品的“第一名支持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這才結束,最佳影片脫穎而出。
新規則改變的關鍵之處就在於,也許每一位評委心目中的第一名都可能不同,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最佳”選擇卻可以占據更多分量,這也使得頒獎季之中的頭號熱門種子選手,稍稍不註意就可能落馬,最佳影片也就將出現意外的可能。
今年就是最佳範本。
“少年時代”、“布達佩斯大飯店”、“鳥人”和“爆裂鼓手”,激烈的競爭殺得難分難舍,難以分辨出誰才是第一名,那麽,選票之中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將搶占更多優勢。
比如說,用第一名選擇“塞爾瑪游行”的黑人評委們,他們心目中的第二名又是什麽呢?“塞爾瑪游行”出局之後,他們的選票將流向哪一部作品呢?
再比如說,將“模仿游戲”位列第一名的少數群體們,哪一部作品能夠贏得他們選票之上的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位置?
這就是學院公關的真正奧妙,強勢領跑的“頭號種子”固然風光,但緊隨其後的二號種子、三號種子也絕對不能小覷,只要能夠緊緊咬住局面,那麽就一切皆有可能。
兩年前安-李憑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贏得最佳導演,就是類似的案例,雖然最佳導演的投票規則與最佳影片不同,依舊保持著五選一的規則;但評委的心理卻十分類似,“林肯”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逃離德黑蘭”的本-阿弗萊克殺得昏天暗地,最終選票就全部流向了“第三名”安-李。
今晚,亦是如此。
頒獎季第二階段殺得昏天暗地的“少年時代”與“鳥人”,刺刀見紅的競爭格外激烈,尤其是“鳥人”的一路逆襲,真切地威脅到了“少年時代”頭號種子的位置,緊隨其後、窮追不舍的“爆裂鼓手”也就悄然上位。
從目前為止的獎項分配來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在主要獎項方面全部空手,“少年時代”僅僅收獲了一座最佳女配角獎項,即使存在爆冷可能,但也已經非常渺茫,所有視線反而是集中在了“爆裂鼓手”與“鳥人”身上。
“鳥人”,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導演。
“爆裂鼓手”,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效果。
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爆裂鼓手”都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主要部門和技術部門兩面開花,從方方面面來說,“爆裂鼓手”似乎都更加具有“冠軍相”。
一座最佳男主角小金人,改變的卻是整個頒獎典禮的格局,不要說韋恩斯坦兄弟這樣的老狐貍了,就連傑克-吉倫哈爾這樣對學院公關沒有任何興趣的門外漢,此時都可以嗅出氣氛與局勢的微妙變化。
那麽,此時還有什麽能夠阻止“爆裂鼓手”登頂呢?第二階段的學院公關可以窺探到些許端倪:
傳統。
歸根結底,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是一群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白人老頭子,他們的審美與觀念都更加飽受也更加傳統,甚至可以說是頑固不化。
當年,他們可以拒絕觀看“斷背山”,以盲選的方式選擇了“撞車”,釀造了奧斯卡歷史上最大遺珠之一;當年,他們還可以放棄銳意進取的“社交網絡”,選擇了四平八穩的“國王的演講”,至今依舊無數人為之感嘆扼腕。
那麽,現在的“鳥人”與“爆裂鼓手”之間,他們也一樣可以放棄後者、選擇前者。
“爆裂鼓手”講述著追逐藝術完美的極致與瘋狂,但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挑釁著傳統權威的統治地位,結局收尾階段更是以一種“弒/父”的方式完成了蛻變,分分鐘都在挑戰著學院評委們的保守底線。
而安德魯在故事裏的癲狂與黑暗,更是從設定開始就沒有準備討好觀眾,時時刻刻都在刺激著觀眾的接受程度,從傷害家人到拋棄女友,“不瘋魔不成活”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他在藝術層面達到了完美,但道德層面卻不是一個“好人”。
但相較而言,“鳥人”的創新來自於鏡頭調度和節奏控制,雖然大膽卻可以接受,故事內核則依舊是好萊塢的最愛:跌落谷底的藝人拒絕繳械投降,孜孜不絕地尋找著職業生涯的蛻變,即使被拋棄也依舊持續奮鬥,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傳統學院評委們的最愛,“雖然我看不見你,行業也拋棄了你,但你依舊深深熱愛著這個行業。”
邁克爾-基頓以鳥人的身份來對應蝙蝠俠,更是打破了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界限,讓電影與劇作的微妙互動展現出了藝術創作的另一層面,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又有誰能夠拒絕呢?
傳統又或者說保守,這就是制約“爆裂鼓手”擊敗“鳥人”的最大桎梏。
但是……藍禮-霍爾逆轉擊敗了埃迪-梅德雷恩和邁克爾-基頓,強勢二封奧斯卡影帝,這也成為了今晚頒獎典禮的最大變數。
誰都無法確定,有多少評委在勾選最佳男主角的時候,將“爆裂鼓手”也勾選為最佳影片;又或者說,有多少評委在選擇“少年時代”或“布達佩斯大飯店”為最佳影片第一名之後,又選擇了“爆裂鼓手”為第二名、第三名。
不確定。
不知道。
無法預測。
第八十七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懸念最高峰的最佳男主角揭曉之後,原本缺乏新意也無法看點的最佳影片突然就變得精彩了起來。
當藍禮與凱特攜手離開舞臺的時候,全場嘉賓都逐漸回過神來,然後情緒就變得微妙而奇怪起來。
韋恩斯坦兄弟的位置卻是顛倒了過來。
鮑勃老神在在、心態平和,不管是誰登頂奧斯卡,他都能夠坦然接受,如果“爆裂鼓手”真的逆襲登頂,他也不認為這是世界末日,相反,可以好好地給哈維一個教訓,讓哈維清醒過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然,看著哈維吃癟,那又是另外一種享受了。
而哈維則顯得有些游離,陰晴不定的表情很難說清楚到底正在思考什麽,但那種錯雜的情緒卻讓他失去了平常心。
以至於開始自我懷疑。
他的策略,是不是錯誤了?一步錯,步步錯,然後就滿盤皆輸?
不!
不可能!
他怎麽可能出錯?他怎麽可能犯糊塗?絕對不可能!
那麽,現在的局面又到底是怎麽造成的呢?難道是……內奸?韋恩斯坦影業內部出現內鬼,這才導致他們沒有能夠及時收到風聲,對頒獎季形式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最終導致了頒獎典禮的連連意外
先是“模仿游戲”錯過改編劇本,然後是“萬物理論”錯過男主角……
是的!肯定是這樣!
哈維的視線餘光朝著鮑勃飄了過去,腦海裏的錯雜思想正在翻湧著,以至於他完全忽略了走上舞臺的尼爾-帕特裏克-哈裏斯,頒獎典禮似乎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
哈維應該是全場唯一一個走神的嘉賓,其他所有觀眾的視線都齊齊落在了尼爾身上,這是他今晚的最後一次登場。
“現在還有最後一個獎項尚未揭曉,萬眾期待的信封即將被打開:我的’奧斯卡預言’!”
尼爾的串場詞讓現場嘉賓們都紛紛輕笑了起來:原來,上半場的魔術,居然要貫穿全場,等待現在才揭曉嗎?
“前情提要,周四,我把我的預測結果交給了普華永道事務所,他們保證,真相揭曉前,一定會幫助我看守我的預測。現在,真相來了。布萊恩-庫裏南,鑰匙呢?”
尼爾從普華永道事務所的布萊恩手中結果了鑰匙。
此時,終於被記者們“釋放”回到待機室裏的藍禮,卻已經來不及返回座位了,於是就在待機室等待最終結果,當他看到出現在舞臺上的布萊恩-庫裏南,笑容不由就上揚了起來是他,就是這個家夥,兩年後在這片舞臺上,造就了“愛樂之城”與“月光男孩”錯位烏龍的那個家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