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二十八章 憂慮

關燈
一日數十驚的王氏,見著面前幾位肱股,不由得心定了許多,然而心中憂慮未減,上午所議之事,她是同意了,可回頭一想,還是不妥。

按眾人的看法,渡河敵軍應該是邾王(西陽王)宇文溫的兵馬,對方於曹州一戰後,短短時間內就強行渡河北上,派來的應該是一支精兵,數量不會多,且東、西兩翼尚有威脅,若頓兵於鄴城外,不會逗留多久自會退兵。

所以,鄴城必然無恙,關鍵是己方要應對得當,不能自亂陣腳,提防城內有人做敵軍內應開門獻城。

這就是崔子樞、房恭懿等人上午時向蜀太上妃所陳述的意見,已經做出相應布置。

如今,見著王氏依舊無法心定,崔子樞問道:“太上妃可是想盡快召安固王回師?”

此問問出王氏心中所想,她看向崔子樞,點點頭:“對,以崔公之見,安固王何時能趕回來?如今曹州慘敗,安固王孤軍在鄭州,總是得回撤吧?”

“太上妃,下官未在鄭州,不知具體軍情如何,但知敵前撤退十分危險,安固王即便想立刻回撤,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一旦倉促北歸卻為敵所趁,再吃敗仗、折損兵馬,那可真就萬事皆休了。”

這個道理,王氏明白,但如今敵人眼見著就要兵臨鄴城外,河東尉遲勤的大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朝廷和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如今在鄭州的尉遲順大軍。

雖然崔子樞等人判斷,敵軍渡河來犯的兵馬數量不多,只要己方固守鄴城,待得各地勤王軍抵達,對方自然不戰而退,但王氏可不敢掉以輕心。

所以,她要求崔子樞再擬一份詔書,催促尉遲順盡快撤軍,早些脫身,一旦鄴城情況不對,至少可以馬上回援。

王氏不認為勤王大軍聚集鄴城之後,各路兵馬會老老實實,萬一來襲敵兵退去,而這些勤王兵馬之中,有居心叵測之輩覬覦神器,那麽靠著鄴城守軍,可不一定壓得住這些人的野心。

這種事可是有前車之鑒,數十年前,六鎮之亂,為元魏朝廷平定叛亂立下大功的爾朱榮,隨後把持朝政、為所欲為,甚至率兵入國都洛陽,把小皇帝和太後以及大量宗室、朝臣全都押到黃河邊,扔進河裏淹死,是為“河陰之變”。

王氏知道這件事情,所以她不想重蹈覆轍,傻乎乎的把身家性命放在外兵手中,她不想被某個以勤王為名義入京的將領拿到“天子密詔”,隨後將她和媳婦、小兒子、小孫子扔進鄴城外漳水裏餵魚。

所以,日後聚集鄴城的勤王兵馬得防,這需要提前布置,因為無論是朝廷還是她,都得靠尉遲順的大軍在一旁威懾,方能保得鄴城安全。

王氏的憂慮,崔子樞覺得有道理,雖然他們已經做出了相應布置,提防、掣肘日後匯集京城的勤王兵馬,但王氏既然還有憂慮,他們決定再催催尉遲順回師。

見著幾位肱股都認同自己的決定,王氏心中稍定,但卻有另外一個憂慮沒說出來,因為不便說。

王氏為先蜀王尉遲迥的續弦,而尉遲順卻是尉遲迥原配所出,所以王氏和尉遲順雖有母子名分,實際上形同路人,關系很差,積怨已久。

所以,王氏覺得尉遲順不可能全心全意為了家族著想,一旦形勢不對,對方極有可能出賣她一家,以換得自家保全,甚至榮華富貴。

尉遲順的女婿是邾王(西陽王)宇文溫,因為宇文溫極其寵愛王妃尉遲熾繁的緣故,翁婿關系不錯,而尉遲順似乎和杞王宇文亮的關系也不錯。

現在,尉遲順未能繼蜀王位,心中肯定有想法,只是不便發作,王氏擔心一旦局勢惡化,尉遲順會借機要挾,甚至選擇直接投降女婿。

屆時尉遲順有女婿的庇佑,杞王那邊可能也會松口,王氏覺得尉遲順保不齊一家老小性命無憂,甚至還能做富家翁。

而尉遲順一旦投降,鄴城就完了,王氏知道屆時自己和兒子、孫子以及王家,怕是要被勝利者斬草除根。

這種事情不是不可能發生,基於這個憂慮,王氏擔心尉遲順遲遲不回撤是故意的,肯定有借機要挾的意圖在裏面。

渡河攻占黎陽關、即將進攻鄴城的敵軍,是宇文溫的兵馬,所以王氏擔心尉遲順可能會坐視不管,任由女婿宇文溫進攻鄴城,以此要挾朝廷、要挾她,要更多的好處。

此時此刻心急火燎的她,能不答應麽?

宇文溫派來的兵馬,攻入鄴城的幾率不大,王氏就擔心這翁婿二人相互配合演戲,尉遲順借此擁兵自重,不斷要挾她,不斷要好處。

所以,這幾日王氏每念及此就輾轉反側,其一是因為敵軍威脅鄴城,其二就怕被繼子要挾、出賣。

王氏想找人商量,兒媳婦崔氏卻經不得事,成日裏精神恍惚,所以王氏在王府裏除了和兒子尉遲佑耆商議,就只能召集崔子樞等人議事,以求夜裏能安心睡個好覺。

她琢磨著先把尉遲順撤過黃河,和勤王兵馬相互掣肘,誰也不敢造次,然後她再慢慢想辦法派人分兵權,到時候尉遲順即便想投奔女婿,也帶不走大軍。

王氏覺得,有了這支軍隊在手,朝廷就能穩住黃河防線,至少穩住河北局勢,然後慢慢操練新軍,即便日後無法收覆河南、兩淮,也能保得河東、河北半壁江山。

亡夫和已故兒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她一定要保住。

王氏的想法就是這樣,雖然沒說出來,但一旁的崔子樞、房恭懿等人久歷宦海,大概能猜得出蜀太上妃還有另一層擔憂,擔憂安固王尉遲順出問題。

這問題回避不了,但該勸還得勸。

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擊退盤踞黎陽關的敵軍,將對方趕回黃河以南,而尉遲順大軍不能有失,否則會導致局勢不可挽回,若直接撤回黃河以北,那麽黃河以南恐怕就真的完了。

所以,房恭懿建言,朝廷讓尉遲順將大軍撤到滎陽即可。

這和王氏的期望有些遠,她不由得問道:“撤到滎陽?房公,此是何意?”

房恭懿行禮後說道:“太上妃,欲保鄴城,須守黃河,欲守黃河,砥柱山以西須守蒲津,砥柱山以東,須守河南四鎮。”

“所謂河南四鎮,自西向東,是為洛陽、虎牢、滑臺、碻磝,敵軍如今兵犯黎陽津,必然已取南岸滑臺,然則洛陽、虎牢、碻磝尚在朝廷手中,故而對方只能以偏師渡河,無法全力以赴。”

“安固王率軍回撤,駐軍滎陽,以虎牢之地,與洛陽互為犄角,洛陽、滎陽(虎牢)在,可與東面濟州之碻磝掣肘敵軍,使之無法全力經由滑臺渡河北上、進犯鄴城。”

“若令安固王率軍渡河北歸,洛陽孤懸,再不可守,洛陽一失,碻磝亦不可守,屆時河南四鎮盡失,河北危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