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命(續)
關燈
小
中
大
崔子樞聽著尉遲惇發問,先是一楞,隨即回過神來,趕緊回答:“丞相,自然是撤到邵陵,與葉城互為犄角,攻防兩便。”
“互為犄角...”
“是,丞相,此乃以退為進之策...”
崔子樞開始將他和幾名主要將領的謀劃全盤托出,尉遲惇躺在榻上,閉著眼睛靜靜聽著,他依舊發著高燒,但事關重大,強撐著病體聽崔子樞解釋。
崔子樞此時說的,是根據戰局變化采取的應對之策,天子禦駕親征,實際做主的是丞相,然而十餘萬大軍圍攻懸瓠數月不下,此時又有廣陵之敗、柴村之敗,對於士氣的影響很大。
頓兵於堅城之下,對士氣有影響,如今敵軍援兵又擊敗己方優勢騎兵,將領們即便樂觀,可普通士兵心裏肯定嘀咕,而圍困懸瓠的官軍主力,現在就有些尷尬。
圍城,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如今官軍就像一條大蛇,將獵物懸瓠吞在口中卻無法下咽,旁邊又來了兩條狗,一不留神會被對方內外夾擊,導致大敗。
敵軍(虎林軍)的野戰能力,通過柴村一戰得到了體現,決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崔子樞等人決定以退為進,將官軍撤到懸瓠以北的邵陵,吸引敵軍決戰。
“你方...才說,虎林軍野戰能力不弱,又說要引對方出擊,在邵陵決戰,這不是自相矛盾麽?”
“丞相,兩軍交戰,擺開堂堂之陣對撼,勇者不能進,怯者不能退,虎林軍再能打,也得和其他友軍一起出擊,屆時雙方大軍對陣,我軍只要擊潰敵軍側翼,屆時兵敗如山倒,他虎林軍再能打,也無力回天。”
說到這裏,崔子樞鄭重其事:“懸瓠守軍憑借堅城,消磨官軍士氣,使得官軍兵力優勢無法體現,故而下官及幾位將軍認為,不如以退為進。”
“你說決戰就決戰麽?宇文溫又不是傻子。”
“丞相,宇文溫也許逃到光城,也許還在懸瓠,但無論如何,官軍主力只要在豫州附近,宇文溫就不可能對別處用兵。”
“他若和陳軍聯手,那該如何應對?”
“丞相,下官鬥膽,還請丞相下令,將淮南官軍悉數撤回淮北。”
尉遲惇聞言睜開眼睛,盯著崔子樞,崔子樞則面色平靜的等候對方發話。
崔子樞的意思,尉遲惇能想明白,這確實是以退為進的策略,即是用在宇文氏這邊,也是用在陳國那邊。
官軍撤出淮南,收縮兵力據守淮北,可以抽出手來平定青州妖僧劉元挑起的叛亂,也可以在邵陵這個己方選定的戰場,以優勢兵力和宇文溫來一場決戰。
宇文溫本人未必願意這樣,但局勢接下來的發展,卻由不得對方“徐圖之”。
宇文氏占據著陳國的巴、湘、江州以及嶺表各州郡,嶺表且不論,江州位於長江中游,嚴重威脅著下游建康的安全,陳國獲得淮南,建立起建康的北面屏障,那麽接下來,必然會把註意力轉向西面也就是長江上游。
陳國必然要求宇文氏歸還江州,宇文氏會老老實實歸還麽?
不會,雙方肯定會因此決裂,臨時拼湊的同盟,瞬間瓦解。
崔子樞說起後漢末年的形勢,丞相曹操率大軍南下,平定荊州,皇叔劉備和東吳孫權聯盟抗曹,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威脅驟減,孫、劉兩家隨即齟齬不斷。
結果就是東吳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趁著劉備大將關羽北伐之際偷襲荊州江陵,導致關羽兵敗被俘,劉備崛起的勢頭就這麽被打斷。
崔子樞所謂‘以退為進’之策,就是以己方暫時的退讓,激化陳國和宇文氏之間的矛盾,同時能抽出兵力平定青州之亂,穩住彭城,穩住淮北。
淮北在手,日後再取淮南時,以陳軍那樣的戰鬥力,官軍飲馬長江,不是什麽難事。
而宇文氏不歸還江州、嶺表,陳國就不可能真正放心,雙方遲早為此爆發戰爭。
所以宇文氏若不想退出豫州,就必須趕在與陳國決裂之前,將圍攻懸瓠的官軍主力擊退,在豫州站穩腳跟,從上游威逼淮水下游淮南各地,以此要挾陳國。
所以,若宇文溫已經逃離懸瓠,聽得圍攻懸瓠的大軍撤退,必然會傾向於出擊。
攜柴村大勝之威,匯合傾巢而出的山南軍隊主力以及懸瓠守軍,追擊退守邵陵、士氣低落的敵軍主力,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麽?
“原來如此...”
尉遲惇閉上眼睛,沈吟著,雖然頭痛欲裂,但他的思路還算清晰,對於崔子樞等人自作主張布置撤軍之舉,沒有了一開始的憤怒之意。
片刻後他睜開眼,開口說道:“然而,對方未必上鉤。”
“丞相,只要葉城在手,擋住葉宛道,宇文氏山南的兵馬只能走桐柏山、大別山山路出豫州,如此一來洛州只需派少數兵馬守住伏牛山之三鴉道,確保南境無憂,便可將主力布置在西側,抵擋西面關中來犯之敵。”
“朝廷先穩住淮北,擊敗來犯之敵,日後擇機再出擊亦非難事。”
崔子樞的策略是先求穩,聽起來不錯,但尉遲惇不這麽認為,因為任何看起來完美的策略,並不是對所有敵人都有效,這是因人而異。
尉遲惇絕不會再姑息宇文溫這條瘋狗。
他精心布局,在一個最有利的時機先發制人,要速滅宇文氏,結果大好局面被宇文溫給攪得支離破碎,誰能想到,同時攻打大別山五關的五支軍隊,竟然會在短時間內全軍覆沒,給宇文溫以可乘之機?
而宇文溫守懸瓠,硬是在十幾萬大軍的圍攻下守了數月之久,如此攻防兼備的勁敵,尉遲惇再不敢掉以輕心,無論對方在不在懸瓠,他都必須把懸瓠拿下。
見著尉遲惇執意要圍懸瓠,崔子樞有些急了,官軍要困住懸瓠守軍的同時擊敗來犯勁敵,如此行事,和吃一碗夾生飯沒有區別。
若是之前,他不覺得己方吃不了夾生飯,但柴村之敗後,他再不敢樂觀,官軍主力一旦在懸瓠出了意外,局勢就會急轉直下,再無可挽回。
“丞相,我軍若要在圍住懸瓠的同時,分兵迎戰來犯之敵,兵力優勢體現不出來,敵軍適逢柴村大勝,士氣高漲,恐怕此時不是圍城打援之良機。”
尉遲惇卻不這麽認為:“我軍築長圍,掘長壕,已將懸瓠守軍困死,他們想內外夾擊,沒那麽容易,若以天下為一盤棋,懸瓠即為生死劫,寡人絕不會放棄!”
“丞相!”
“行了,寡人的決定不會更改,以退為進,在淮南可以考慮,在懸瓠不行,無需多言。”
“丞相!丞相的安危,亦為關成敗事的生死劫,下官鬥膽,還請丞相移步邵陵,在城中好好養病...”
崔子樞是怕在這行營裏尉遲惇無法好好養病,屆時風寒病情惡化又引發癆病,那可就萬事皆休,尉遲惇明白對方的好意,但這不是他改變既定目標的理由。
與其退到邵陵守株待兔,還不如依舊在懸瓠圍城打援。
此時,帳內只有他和崔子樞二人,所以有些話,在心腹面前說出來也無所謂。
“若...天命在寡人,寡人便不會因為區區風寒一命嗚呼!即便在這懸瓠城外吃一碗夾生飯,也一定能吃下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互為犄角...”
“是,丞相,此乃以退為進之策...”
崔子樞開始將他和幾名主要將領的謀劃全盤托出,尉遲惇躺在榻上,閉著眼睛靜靜聽著,他依舊發著高燒,但事關重大,強撐著病體聽崔子樞解釋。
崔子樞此時說的,是根據戰局變化采取的應對之策,天子禦駕親征,實際做主的是丞相,然而十餘萬大軍圍攻懸瓠數月不下,此時又有廣陵之敗、柴村之敗,對於士氣的影響很大。
頓兵於堅城之下,對士氣有影響,如今敵軍援兵又擊敗己方優勢騎兵,將領們即便樂觀,可普通士兵心裏肯定嘀咕,而圍困懸瓠的官軍主力,現在就有些尷尬。
圍城,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如今官軍就像一條大蛇,將獵物懸瓠吞在口中卻無法下咽,旁邊又來了兩條狗,一不留神會被對方內外夾擊,導致大敗。
敵軍(虎林軍)的野戰能力,通過柴村一戰得到了體現,決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崔子樞等人決定以退為進,將官軍撤到懸瓠以北的邵陵,吸引敵軍決戰。
“你方...才說,虎林軍野戰能力不弱,又說要引對方出擊,在邵陵決戰,這不是自相矛盾麽?”
“丞相,兩軍交戰,擺開堂堂之陣對撼,勇者不能進,怯者不能退,虎林軍再能打,也得和其他友軍一起出擊,屆時雙方大軍對陣,我軍只要擊潰敵軍側翼,屆時兵敗如山倒,他虎林軍再能打,也無力回天。”
說到這裏,崔子樞鄭重其事:“懸瓠守軍憑借堅城,消磨官軍士氣,使得官軍兵力優勢無法體現,故而下官及幾位將軍認為,不如以退為進。”
“你說決戰就決戰麽?宇文溫又不是傻子。”
“丞相,宇文溫也許逃到光城,也許還在懸瓠,但無論如何,官軍主力只要在豫州附近,宇文溫就不可能對別處用兵。”
“他若和陳軍聯手,那該如何應對?”
“丞相,下官鬥膽,還請丞相下令,將淮南官軍悉數撤回淮北。”
尉遲惇聞言睜開眼睛,盯著崔子樞,崔子樞則面色平靜的等候對方發話。
崔子樞的意思,尉遲惇能想明白,這確實是以退為進的策略,即是用在宇文氏這邊,也是用在陳國那邊。
官軍撤出淮南,收縮兵力據守淮北,可以抽出手來平定青州妖僧劉元挑起的叛亂,也可以在邵陵這個己方選定的戰場,以優勢兵力和宇文溫來一場決戰。
宇文溫本人未必願意這樣,但局勢接下來的發展,卻由不得對方“徐圖之”。
宇文氏占據著陳國的巴、湘、江州以及嶺表各州郡,嶺表且不論,江州位於長江中游,嚴重威脅著下游建康的安全,陳國獲得淮南,建立起建康的北面屏障,那麽接下來,必然會把註意力轉向西面也就是長江上游。
陳國必然要求宇文氏歸還江州,宇文氏會老老實實歸還麽?
不會,雙方肯定會因此決裂,臨時拼湊的同盟,瞬間瓦解。
崔子樞說起後漢末年的形勢,丞相曹操率大軍南下,平定荊州,皇叔劉備和東吳孫權聯盟抗曹,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威脅驟減,孫、劉兩家隨即齟齬不斷。
結果就是東吳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趁著劉備大將關羽北伐之際偷襲荊州江陵,導致關羽兵敗被俘,劉備崛起的勢頭就這麽被打斷。
崔子樞所謂‘以退為進’之策,就是以己方暫時的退讓,激化陳國和宇文氏之間的矛盾,同時能抽出兵力平定青州之亂,穩住彭城,穩住淮北。
淮北在手,日後再取淮南時,以陳軍那樣的戰鬥力,官軍飲馬長江,不是什麽難事。
而宇文氏不歸還江州、嶺表,陳國就不可能真正放心,雙方遲早為此爆發戰爭。
所以宇文氏若不想退出豫州,就必須趕在與陳國決裂之前,將圍攻懸瓠的官軍主力擊退,在豫州站穩腳跟,從上游威逼淮水下游淮南各地,以此要挾陳國。
所以,若宇文溫已經逃離懸瓠,聽得圍攻懸瓠的大軍撤退,必然會傾向於出擊。
攜柴村大勝之威,匯合傾巢而出的山南軍隊主力以及懸瓠守軍,追擊退守邵陵、士氣低落的敵軍主力,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麽?
“原來如此...”
尉遲惇閉上眼睛,沈吟著,雖然頭痛欲裂,但他的思路還算清晰,對於崔子樞等人自作主張布置撤軍之舉,沒有了一開始的憤怒之意。
片刻後他睜開眼,開口說道:“然而,對方未必上鉤。”
“丞相,只要葉城在手,擋住葉宛道,宇文氏山南的兵馬只能走桐柏山、大別山山路出豫州,如此一來洛州只需派少數兵馬守住伏牛山之三鴉道,確保南境無憂,便可將主力布置在西側,抵擋西面關中來犯之敵。”
“朝廷先穩住淮北,擊敗來犯之敵,日後擇機再出擊亦非難事。”
崔子樞的策略是先求穩,聽起來不錯,但尉遲惇不這麽認為,因為任何看起來完美的策略,並不是對所有敵人都有效,這是因人而異。
尉遲惇絕不會再姑息宇文溫這條瘋狗。
他精心布局,在一個最有利的時機先發制人,要速滅宇文氏,結果大好局面被宇文溫給攪得支離破碎,誰能想到,同時攻打大別山五關的五支軍隊,竟然會在短時間內全軍覆沒,給宇文溫以可乘之機?
而宇文溫守懸瓠,硬是在十幾萬大軍的圍攻下守了數月之久,如此攻防兼備的勁敵,尉遲惇再不敢掉以輕心,無論對方在不在懸瓠,他都必須把懸瓠拿下。
見著尉遲惇執意要圍懸瓠,崔子樞有些急了,官軍要困住懸瓠守軍的同時擊敗來犯勁敵,如此行事,和吃一碗夾生飯沒有區別。
若是之前,他不覺得己方吃不了夾生飯,但柴村之敗後,他再不敢樂觀,官軍主力一旦在懸瓠出了意外,局勢就會急轉直下,再無可挽回。
“丞相,我軍若要在圍住懸瓠的同時,分兵迎戰來犯之敵,兵力優勢體現不出來,敵軍適逢柴村大勝,士氣高漲,恐怕此時不是圍城打援之良機。”
尉遲惇卻不這麽認為:“我軍築長圍,掘長壕,已將懸瓠守軍困死,他們想內外夾擊,沒那麽容易,若以天下為一盤棋,懸瓠即為生死劫,寡人絕不會放棄!”
“丞相!”
“行了,寡人的決定不會更改,以退為進,在淮南可以考慮,在懸瓠不行,無需多言。”
“丞相!丞相的安危,亦為關成敗事的生死劫,下官鬥膽,還請丞相移步邵陵,在城中好好養病...”
崔子樞是怕在這行營裏尉遲惇無法好好養病,屆時風寒病情惡化又引發癆病,那可就萬事皆休,尉遲惇明白對方的好意,但這不是他改變既定目標的理由。
與其退到邵陵守株待兔,還不如依舊在懸瓠圍城打援。
此時,帳內只有他和崔子樞二人,所以有些話,在心腹面前說出來也無所謂。
“若...天命在寡人,寡人便不會因為區區風寒一命嗚呼!即便在這懸瓠城外吃一碗夾生飯,也一定能吃下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