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決心 續
關燈
小
中
大
荊州州治穰城郊外,救火隊長宇文溫“路過”此處順便紮營,江陵遭受的威脅接觸,他馬不停蹄的帶著軍隊北上,坐鎮荊州地界。
隋國差不多要完了,但回光返照總是會有的,隋軍狗急跳墻之下,極有可能從洛州南下,再度走三?s路翻越伏牛山進攻荊州抄後路。
這種時候就看山南周軍能不能扛住對方的垂死掙紮,扛過去就是雨過天晴,扛不過去極有可能被翻盤。
宇文溫從北上後先駐紮在樊城,此處交通便利,正好符合他“救火隊”的特性:若江陵有難,可直接南下,水路、陸路皆可。
陳國若攻鄂州或者黃州,在樊城上船順流而下走漢水入長江,可直接抵達鄂州州治夏口,或者再往前點直接回黃州西陽城。
樊城以北是荊州地界,無論是翻越伏牛山而來的隋軍,還是豫州方向西進的隋軍,在樊城的宇文溫都可以及時出發攔截,
增援荊州各地守軍。
漢水上游是隋國金州總管府地界,若對方順著漢水東進,在樊城的宇文溫可以西進參與堵口。
若是豫州隋軍攻破桐柏山三關之中的任何一關南下,他可以領兵過兩河口前往隨州,然後趕往安州救急;也可以乘船順著漢水南下,在郢州長壽登岸,再轉陸路前往安州。
所以宇文溫在樊城駐紮是再合適不過,但卻被父親的一紙調令叫到了穰城。
原因之一就是防備隋軍翻越伏牛山奮力一搏,第二就是時刻準備增援西側的武關道。
周軍攻下長安,擊殺隋帝楊廣及楊氏宗室,為了利益最大化,宇文亮決定盡量守住長安,那麽維系這只孤軍的生命線就是武關道,絕不容有失。
宇文溫對父親的決定有些異議,因為孤軍據守長安的風險太大,但也能理解,因為長安的價值也很大。
如果說走武關道強攻長安是豪賭,那麽現在又是一個豪賭,賭那些勤王的隋軍“作壁上觀”,賭周軍一戰能將回師的楊氏藩王打垮,要是賭輸了,怕是要逃回來都困難。
賭徒心態很危險,但對於宇文氏來說,只有豪賭才有機會翻盤,所以現在連最後一個老本也壓上來了:按原定計劃,宇文溫就只負責留守山南。
宇文亮親自率領大軍西進,為防不測讓長子宇文明同行,以免自己出意外時大軍沒了主心骨,而山南這邊宇文亮雖然留了心腹坐鎮,主持諸般事務,但也需要宇文溫留下看家,在緊急時刻做最終裁決人。
如今連宇文溫都被調到荊州穰城,在武關道的東端附近待命,可以說宇文亮是下了大註,有鑒於此,宇文溫也做好了準備。
“不就是豪賭嘛,要麽撐死膽大的,要麽餓死膽小的。”
“到時候呢,本公包下長安最好的樂坊,讓小娘子們給諸位來個全套大保健什麽的。”
宇文溫給手下將領打氣,許下了美好的前景:要是頂住了隋軍的這一波反撲,對方的軍心士氣就散了,隋國肯定熬不了幾年,到時候全軍就能在長安“豪華七日游”。
陳五弟等山南荊襄人士大多是土鱉,不知道長安的花花世界長什麽樣子,也不知道何為“大寶劍”,史萬歲那就不一樣了,聽得宇文溫這麽豪爽,一副“嘿嘿嘿”的笑容。
行軍打仗,軍營裏都是男人,不管別處如何,反正宇文溫的虎林軍裏不許有營妓,隨行作戰的府兵亦是如此,日子久了,大家看見母豬都覺得賽貂蟬。
一群男人越說越離譜之際,城中來人請宇文溫到總管府衙,
據說是有重要事情。
進了城來到總管府衙,卻見一隊騎兵簇擁著馬車候在門外,宇文溫進得議事廳,只見黑壓壓一片都是人。
“邾國公,這是尚書令命人從長安運過來的東西,清單在此,請過目。”
宇文溫接過清單一看,面色變得凝重:父親把隋國的一些重要東西運回來了,其中包括隋帝的玉璽,當然這些都沒什麽,唯一讓他心跳加速的東西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鐫刻,後來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
歷代王朝皇權的象征,見證了中原數百年的朝代興衰,隨著改朝換代,傳國玉璽數易其主,最後在五代時,被後唐末帝李從珂帶著**,從此失去了蹤跡。
北宋哲宗時據說出現過,被“專家”認證為真品,但更多的人認為此物實屬贗品。
後來歷朝歷代均有傳國玉璽現世,但都被認為是贗品,傳國玉璽的真容,後人再也無從得知。
如今就在我眼前...的盒子裏!
宇文溫自詡見過大世面,可在傳國玉璽面前,只覺得呼吸都有些急促,盒子上貼著封條還上著鎖,而之所以讓他來,是荊州總管府長史經手時,要在不開盒子的情況下再貼個封條,請宇文溫做個見證。
長史...我想看傳國玉璽啊!
想是這麽想,可要不要冒險還得三思,這傳國玉璽和隋帝的玉璽是要直接送去鄴城,所以得慎之又慎。
邾國公,汝窺探神器意欲何為!
宇文溫當然有想法但不會輕易暴露,如今心中正在天人交戰,他覺得若不能親眼看看傳國玉璽,那可就是人生一大憾事,可要是強行拆封卸鎖開盒子,會給人留下極其惡劣的印象。
魂淡!你們在長安肯定看過很多次了,又是上鎖又是貼封條的,讓我看一眼會死啊!
見著宇文溫一副發呆的模樣,一旁的押送官員生怕這位不知道傳國玉璽的來歷,特地進行了一番介紹,當然是簡要的介紹。
戰國時秦破趙得和氏璧,以此制作玉璽,命李斯以鳥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其上,是為傳國玉璽,秦亡漢興,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索取玉璽,太後一怒之下扔在地上缺了角,後來以黃金補之。
曹魏代漢,曹丕命人在玉璽上加刻“大魏受漢傳國璽”,西晉永嘉之亂未能隨著司馬氏南渡,為前趙劉聰所得。
後趙石勒滅前趙,得此玉璽後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冉魏滅石趙後為慕容氏攻打,東晉援軍將領騙走傳國璽送至建康,由此,傳國璽重歸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歷經晉、宋、齊、梁,侯景之亂時傳國璽被叛將帶至北朝齊國,周滅齊後傳國璽入長安。
“楊逆篡位,如今終於授首,傳國玉璽重回大周手中,杞國公自然是要將其送到鄴城,歸天子所有。”
“原來如此。”
宇文溫裝模作樣的點點頭,作為見證人,看著吏員在盒子上貼封條,是為經手的證明,然後隨著其他寶貝一起裝箱裝車,被重兵護送著前往鄴城。
目送車隊離去,宇文溫想起方才吏員所說的話來。
歸天子所有?
三國袁術拿了傳國玉璽稱帝不一樣完蛋,周國拿了傳國玉璽一樣被楊堅給篡了,這玩意能錦上添花卻不能雪中送炭,純屬擺設啊!
可即便如此,宇文溫還是下了決心:傳國玉璽,有朝一日,我要隨便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隋國差不多要完了,但回光返照總是會有的,隋軍狗急跳墻之下,極有可能從洛州南下,再度走三?s路翻越伏牛山進攻荊州抄後路。
這種時候就看山南周軍能不能扛住對方的垂死掙紮,扛過去就是雨過天晴,扛不過去極有可能被翻盤。
宇文溫從北上後先駐紮在樊城,此處交通便利,正好符合他“救火隊”的特性:若江陵有難,可直接南下,水路、陸路皆可。
陳國若攻鄂州或者黃州,在樊城上船順流而下走漢水入長江,可直接抵達鄂州州治夏口,或者再往前點直接回黃州西陽城。
樊城以北是荊州地界,無論是翻越伏牛山而來的隋軍,還是豫州方向西進的隋軍,在樊城的宇文溫都可以及時出發攔截,
增援荊州各地守軍。
漢水上游是隋國金州總管府地界,若對方順著漢水東進,在樊城的宇文溫可以西進參與堵口。
若是豫州隋軍攻破桐柏山三關之中的任何一關南下,他可以領兵過兩河口前往隨州,然後趕往安州救急;也可以乘船順著漢水南下,在郢州長壽登岸,再轉陸路前往安州。
所以宇文溫在樊城駐紮是再合適不過,但卻被父親的一紙調令叫到了穰城。
原因之一就是防備隋軍翻越伏牛山奮力一搏,第二就是時刻準備增援西側的武關道。
周軍攻下長安,擊殺隋帝楊廣及楊氏宗室,為了利益最大化,宇文亮決定盡量守住長安,那麽維系這只孤軍的生命線就是武關道,絕不容有失。
宇文溫對父親的決定有些異議,因為孤軍據守長安的風險太大,但也能理解,因為長安的價值也很大。
如果說走武關道強攻長安是豪賭,那麽現在又是一個豪賭,賭那些勤王的隋軍“作壁上觀”,賭周軍一戰能將回師的楊氏藩王打垮,要是賭輸了,怕是要逃回來都困難。
賭徒心態很危險,但對於宇文氏來說,只有豪賭才有機會翻盤,所以現在連最後一個老本也壓上來了:按原定計劃,宇文溫就只負責留守山南。
宇文亮親自率領大軍西進,為防不測讓長子宇文明同行,以免自己出意外時大軍沒了主心骨,而山南這邊宇文亮雖然留了心腹坐鎮,主持諸般事務,但也需要宇文溫留下看家,在緊急時刻做最終裁決人。
如今連宇文溫都被調到荊州穰城,在武關道的東端附近待命,可以說宇文亮是下了大註,有鑒於此,宇文溫也做好了準備。
“不就是豪賭嘛,要麽撐死膽大的,要麽餓死膽小的。”
“到時候呢,本公包下長安最好的樂坊,讓小娘子們給諸位來個全套大保健什麽的。”
宇文溫給手下將領打氣,許下了美好的前景:要是頂住了隋軍的這一波反撲,對方的軍心士氣就散了,隋國肯定熬不了幾年,到時候全軍就能在長安“豪華七日游”。
陳五弟等山南荊襄人士大多是土鱉,不知道長安的花花世界長什麽樣子,也不知道何為“大寶劍”,史萬歲那就不一樣了,聽得宇文溫這麽豪爽,一副“嘿嘿嘿”的笑容。
行軍打仗,軍營裏都是男人,不管別處如何,反正宇文溫的虎林軍裏不許有營妓,隨行作戰的府兵亦是如此,日子久了,大家看見母豬都覺得賽貂蟬。
一群男人越說越離譜之際,城中來人請宇文溫到總管府衙,
據說是有重要事情。
進了城來到總管府衙,卻見一隊騎兵簇擁著馬車候在門外,宇文溫進得議事廳,只見黑壓壓一片都是人。
“邾國公,這是尚書令命人從長安運過來的東西,清單在此,請過目。”
宇文溫接過清單一看,面色變得凝重:父親把隋國的一些重要東西運回來了,其中包括隋帝的玉璽,當然這些都沒什麽,唯一讓他心跳加速的東西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鐫刻,後來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
歷代王朝皇權的象征,見證了中原數百年的朝代興衰,隨著改朝換代,傳國玉璽數易其主,最後在五代時,被後唐末帝李從珂帶著**,從此失去了蹤跡。
北宋哲宗時據說出現過,被“專家”認證為真品,但更多的人認為此物實屬贗品。
後來歷朝歷代均有傳國玉璽現世,但都被認為是贗品,傳國玉璽的真容,後人再也無從得知。
如今就在我眼前...的盒子裏!
宇文溫自詡見過大世面,可在傳國玉璽面前,只覺得呼吸都有些急促,盒子上貼著封條還上著鎖,而之所以讓他來,是荊州總管府長史經手時,要在不開盒子的情況下再貼個封條,請宇文溫做個見證。
長史...我想看傳國玉璽啊!
想是這麽想,可要不要冒險還得三思,這傳國玉璽和隋帝的玉璽是要直接送去鄴城,所以得慎之又慎。
邾國公,汝窺探神器意欲何為!
宇文溫當然有想法但不會輕易暴露,如今心中正在天人交戰,他覺得若不能親眼看看傳國玉璽,那可就是人生一大憾事,可要是強行拆封卸鎖開盒子,會給人留下極其惡劣的印象。
魂淡!你們在長安肯定看過很多次了,又是上鎖又是貼封條的,讓我看一眼會死啊!
見著宇文溫一副發呆的模樣,一旁的押送官員生怕這位不知道傳國玉璽的來歷,特地進行了一番介紹,當然是簡要的介紹。
戰國時秦破趙得和氏璧,以此制作玉璽,命李斯以鳥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其上,是為傳國玉璽,秦亡漢興,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索取玉璽,太後一怒之下扔在地上缺了角,後來以黃金補之。
曹魏代漢,曹丕命人在玉璽上加刻“大魏受漢傳國璽”,西晉永嘉之亂未能隨著司馬氏南渡,為前趙劉聰所得。
後趙石勒滅前趙,得此玉璽後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冉魏滅石趙後為慕容氏攻打,東晉援軍將領騙走傳國璽送至建康,由此,傳國璽重歸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歷經晉、宋、齊、梁,侯景之亂時傳國璽被叛將帶至北朝齊國,周滅齊後傳國璽入長安。
“楊逆篡位,如今終於授首,傳國玉璽重回大周手中,杞國公自然是要將其送到鄴城,歸天子所有。”
“原來如此。”
宇文溫裝模作樣的點點頭,作為見證人,看著吏員在盒子上貼封條,是為經手的證明,然後隨著其他寶貝一起裝箱裝車,被重兵護送著前往鄴城。
目送車隊離去,宇文溫想起方才吏員所說的話來。
歸天子所有?
三國袁術拿了傳國玉璽稱帝不一樣完蛋,周國拿了傳國玉璽一樣被楊堅給篡了,這玩意能錦上添花卻不能雪中送炭,純屬擺設啊!
可即便如此,宇文溫還是下了決心:傳國玉璽,有朝一日,我要隨便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