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所見略同 續
關燈
小
中
大
沛國公府,沛國公鄭譯一臉疲憊的下了馬車,向大門內走去,雖然一臉疲憊,但他精神不錯,甚至有些亢奮,管家見狀知道郎主心情很好。
“今日府裏如何?”
“回郎主,一切安好。”
鄭譯點點頭沒再問,徑直向前走去,今日他和邳國公世子蘇夔議樂,爭了大半日終於將對方辯得無話可說,當真是痛快淋漓。
雖然經常被人詬病為官之道,但鄭譯在音律上的造詣可是沒人敢質疑,他不但精通中原音律,連西域音律也多有涉及。
當年周武帝聘突厥木桿可汗之女阿史那氏為皇後,作為嫁妝之一,有一批龜茲樂工來到長安,成為宮廷樂師定居下來,自幼出入宮廷的鄭譯,可是好好的學習了一番。
龜茲樂工蘇祗婆出身音樂世家,擅長琵琶演奏,教授了鄭譯“五旦七調”的龜茲音樂宮調,有如此良師授藝,鄭譯還學會了中原罕有人精通的龜茲胡琵琶。
說到對“胡音”的了解,誰也無法和鄭譯比,要想從雅樂中剔除胡音,誰也無法忽視鄭譯的意見。
朝廷要定雅樂,卻遲遲定不下來,天子因此頗為不快,老同學心裏在想什麽,鄭譯是知道的,不過他不擔心。
歷經數百年的戰亂,兩漢、魏晉的雅樂多有遺失,哪裏能這麽快就理得清楚,更何況雅樂正音在南朝,陳國還沒平定,現在急也沒用。
若是現在定下了,萬一將來隋軍攻下建康,把南朝的樂器、樂工、樂官帶回來,又免不了折騰一番,何必呢?
如今隋、周、陳三國鼎立,這個時候說隋國要平定天下會不會早了些?
鄭譯不覺得,隋國的國力日漸增長,關鍵是作為對手的周國雖然實力更勝一籌,但隱患多多遲早要爆發,一如當年高齊那般。
而且還有個更嚴重的問題。
如今的形勢,尉遲氏之於周國,一如當年高氏之於東魏,尉遲迥也許無心,可他的兒子們遲早要取而代之,宇文氏大約也沒幾年好活了。
想到這裏,鄭譯有些感嘆,他不是為宇文氏傷感,畢竟當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如此寵幸他,他也毫不猶豫的賣了其子宇文闡,投向楊堅這邊。
他感嘆的是那個在黃州的小老弟宇文溫,怕是不得好死。
誰曾想到,七八年前如日中天的宇文氏,會落得如今這般情景,再過幾年,山南的宇文亮父子三人,要麽被尉遲氏幹掉,要麽被隋軍幹掉。
前朝餘孽嘛,無論那邊自然是要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的不是?
即便是逃到南朝,陳國天子不計前嫌留得一命,可以陳國那半死不活的樣子,再過幾年就會被北軍攻破建康,到時候宇文亮父子三人一樣要死。
其他姓宇文的死了就死了,鄭譯覺得宇文溫要是死了就很可惜,這幾年兩人遠隔千裏,卻一直合作做買賣,那可真是賺得盆滿缽滿。
宇文溫讓人送來的各種小玩意,鄭譯在長安轉手賣掉和坐地數錢沒區別,別的不說,那些構思新穎的琉璃首飾,有一件賣一件。
當然要說值錢,還得是琉璃鏡,不過鄭譯知道這玩意碰不得,天子會起疑心,因為普天之下只有黃州那裏有琉璃鏡,一旦順藤摸瓜,他和黃州的私下接觸就會暴露。
其實暴露也沒什麽,鄭譯為獨孤皇後充當信使,往黃州西陽城那邊送信,真要出事了,獨孤皇後一瞪眼,陛下大約也就裝作不知道。
然後這條線也就斷了,財路跟著也斷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鄭譯不想冒險。
沒必要冒險,眼下的狀況已經讓鄭譯很滿足,和宇文溫合夥賺的錢足夠他花銷,所以收錢辦事或者賣官...呃,舉薦後進為官的事情,他已經漸漸地不做了。
也正是如此,鄭譯在天子面前的風評又好了許多,眼見著混得風生水起,鄭譯也開始念起宇文溫的好來。
沐浴更衣,洗去風塵,鄭譯來到書房看書,看的當然是一“本”書,他的書架上,如今放的全部都是一本本書,先前那一卷卷書,都已經收到庫房存儲。
連賣書都能賣出花來,書的形式又是前所未有,鄭譯是真心佩服宇文溫,覺得若不是陛下一心要其人頭,他真想給宇文溫保下命,在長安定居。
他做東家,宇文溫做大掌櫃,做買賣賺得盆滿缽滿,然後花天酒地。
錢嘛,賺來了就該花,這一點鄭譯和宇文溫所見略同。
不像楊堅那樣,都已經是一國之君,結果宮裏連掛帷幕的鉤子都不舍得用銀鉤,獨孤皇後竟然還穿浣洗過的衣服,對此鄭譯有些難以理解。
都節儉成這樣了,做天子還有何意思?
正走神間,管家在外扣門,進來後低聲稟報:“郎主,那邊來消息了。”
鄭譯聞言來了精神:“東西呢?”
“東西已經按規矩收好,信件在此,請郎主過目。”
待得管家退下,鄭譯仔細看了看其奉上的信封,確認封條無異後拆開從中拿出信箋,信箋上寫著平常無奇的文字,都是些問候的話語,看上去是遠方親朋寫來的。
把信箋放到一旁,鄭譯拿起拆封小刀將散發淡淡香味的信封一側劃開,點起一根蠟燭,將攤開的信封放在火苗上方小心烤著,片刻後原本空無一字的信封內側,顯現出褐色字跡。
用檸檬汁在紙上寫字,幹了之後字跡全無,想看內容時用火小心烘烤,褐色的字跡就顯現出來,檸檬的氣味很容易聞出來,所以要用別的香料遮掩。
鄭譯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面露喜色,隨即將信封點燃燒成灰燼,然後搓成碎末。
是黃州那位小老弟的信,買賣又要開始了。
新的一批商品運到,正所謂買賣買賣,有買才有賣,貨款到了,鄭譯也該出貨了。
六年前,荊州的兩河口之戰,被俘的鄭譯和宇文溫達成了交易,雖然當時宇文溫沒說什麽,但鄭譯知道自己遲早要變成宇文溫的耳目。
剛開始他是不願意的,回到長安後不打算冒這種險,不過隨著時光流逝,他發現這也沒什麽。
長安的消息,經由鄭譯簡要的梳理,再通過種種途徑,傳到宇文溫手上,嚴格來說,鄭譯這種行為是裏通外國。
性質惡劣,後果嚴重...麽?
鄭譯不覺得嚴重,隋國穩如泰山,周國遲早要巨變,所以宇文溫要長安的消息又有何用?
一個末路宗室,念念不忘收覆故都,宇文溫這份心,鄭譯真心佩服,奈何形勢比人強,都自身難保了,還惦記長安有用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今日府裏如何?”
“回郎主,一切安好。”
鄭譯點點頭沒再問,徑直向前走去,今日他和邳國公世子蘇夔議樂,爭了大半日終於將對方辯得無話可說,當真是痛快淋漓。
雖然經常被人詬病為官之道,但鄭譯在音律上的造詣可是沒人敢質疑,他不但精通中原音律,連西域音律也多有涉及。
當年周武帝聘突厥木桿可汗之女阿史那氏為皇後,作為嫁妝之一,有一批龜茲樂工來到長安,成為宮廷樂師定居下來,自幼出入宮廷的鄭譯,可是好好的學習了一番。
龜茲樂工蘇祗婆出身音樂世家,擅長琵琶演奏,教授了鄭譯“五旦七調”的龜茲音樂宮調,有如此良師授藝,鄭譯還學會了中原罕有人精通的龜茲胡琵琶。
說到對“胡音”的了解,誰也無法和鄭譯比,要想從雅樂中剔除胡音,誰也無法忽視鄭譯的意見。
朝廷要定雅樂,卻遲遲定不下來,天子因此頗為不快,老同學心裏在想什麽,鄭譯是知道的,不過他不擔心。
歷經數百年的戰亂,兩漢、魏晉的雅樂多有遺失,哪裏能這麽快就理得清楚,更何況雅樂正音在南朝,陳國還沒平定,現在急也沒用。
若是現在定下了,萬一將來隋軍攻下建康,把南朝的樂器、樂工、樂官帶回來,又免不了折騰一番,何必呢?
如今隋、周、陳三國鼎立,這個時候說隋國要平定天下會不會早了些?
鄭譯不覺得,隋國的國力日漸增長,關鍵是作為對手的周國雖然實力更勝一籌,但隱患多多遲早要爆發,一如當年高齊那般。
而且還有個更嚴重的問題。
如今的形勢,尉遲氏之於周國,一如當年高氏之於東魏,尉遲迥也許無心,可他的兒子們遲早要取而代之,宇文氏大約也沒幾年好活了。
想到這裏,鄭譯有些感嘆,他不是為宇文氏傷感,畢竟當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如此寵幸他,他也毫不猶豫的賣了其子宇文闡,投向楊堅這邊。
他感嘆的是那個在黃州的小老弟宇文溫,怕是不得好死。
誰曾想到,七八年前如日中天的宇文氏,會落得如今這般情景,再過幾年,山南的宇文亮父子三人,要麽被尉遲氏幹掉,要麽被隋軍幹掉。
前朝餘孽嘛,無論那邊自然是要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的不是?
即便是逃到南朝,陳國天子不計前嫌留得一命,可以陳國那半死不活的樣子,再過幾年就會被北軍攻破建康,到時候宇文亮父子三人一樣要死。
其他姓宇文的死了就死了,鄭譯覺得宇文溫要是死了就很可惜,這幾年兩人遠隔千裏,卻一直合作做買賣,那可真是賺得盆滿缽滿。
宇文溫讓人送來的各種小玩意,鄭譯在長安轉手賣掉和坐地數錢沒區別,別的不說,那些構思新穎的琉璃首飾,有一件賣一件。
當然要說值錢,還得是琉璃鏡,不過鄭譯知道這玩意碰不得,天子會起疑心,因為普天之下只有黃州那裏有琉璃鏡,一旦順藤摸瓜,他和黃州的私下接觸就會暴露。
其實暴露也沒什麽,鄭譯為獨孤皇後充當信使,往黃州西陽城那邊送信,真要出事了,獨孤皇後一瞪眼,陛下大約也就裝作不知道。
然後這條線也就斷了,財路跟著也斷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鄭譯不想冒險。
沒必要冒險,眼下的狀況已經讓鄭譯很滿足,和宇文溫合夥賺的錢足夠他花銷,所以收錢辦事或者賣官...呃,舉薦後進為官的事情,他已經漸漸地不做了。
也正是如此,鄭譯在天子面前的風評又好了許多,眼見著混得風生水起,鄭譯也開始念起宇文溫的好來。
沐浴更衣,洗去風塵,鄭譯來到書房看書,看的當然是一“本”書,他的書架上,如今放的全部都是一本本書,先前那一卷卷書,都已經收到庫房存儲。
連賣書都能賣出花來,書的形式又是前所未有,鄭譯是真心佩服宇文溫,覺得若不是陛下一心要其人頭,他真想給宇文溫保下命,在長安定居。
他做東家,宇文溫做大掌櫃,做買賣賺得盆滿缽滿,然後花天酒地。
錢嘛,賺來了就該花,這一點鄭譯和宇文溫所見略同。
不像楊堅那樣,都已經是一國之君,結果宮裏連掛帷幕的鉤子都不舍得用銀鉤,獨孤皇後竟然還穿浣洗過的衣服,對此鄭譯有些難以理解。
都節儉成這樣了,做天子還有何意思?
正走神間,管家在外扣門,進來後低聲稟報:“郎主,那邊來消息了。”
鄭譯聞言來了精神:“東西呢?”
“東西已經按規矩收好,信件在此,請郎主過目。”
待得管家退下,鄭譯仔細看了看其奉上的信封,確認封條無異後拆開從中拿出信箋,信箋上寫著平常無奇的文字,都是些問候的話語,看上去是遠方親朋寫來的。
把信箋放到一旁,鄭譯拿起拆封小刀將散發淡淡香味的信封一側劃開,點起一根蠟燭,將攤開的信封放在火苗上方小心烤著,片刻後原本空無一字的信封內側,顯現出褐色字跡。
用檸檬汁在紙上寫字,幹了之後字跡全無,想看內容時用火小心烘烤,褐色的字跡就顯現出來,檸檬的氣味很容易聞出來,所以要用別的香料遮掩。
鄭譯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面露喜色,隨即將信封點燃燒成灰燼,然後搓成碎末。
是黃州那位小老弟的信,買賣又要開始了。
新的一批商品運到,正所謂買賣買賣,有買才有賣,貨款到了,鄭譯也該出貨了。
六年前,荊州的兩河口之戰,被俘的鄭譯和宇文溫達成了交易,雖然當時宇文溫沒說什麽,但鄭譯知道自己遲早要變成宇文溫的耳目。
剛開始他是不願意的,回到長安後不打算冒這種險,不過隨著時光流逝,他發現這也沒什麽。
長安的消息,經由鄭譯簡要的梳理,再通過種種途徑,傳到宇文溫手上,嚴格來說,鄭譯這種行為是裏通外國。
性質惡劣,後果嚴重...麽?
鄭譯不覺得嚴重,隋國穩如泰山,周國遲早要巨變,所以宇文溫要長安的消息又有何用?
一個末路宗室,念念不忘收覆故都,宇文溫這份心,鄭譯真心佩服,奈何形勢比人強,都自身難保了,還惦記長安有用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