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九章 誓死
關燈
小
中
大
湖心靜院裏,北魏皇帝的那封親筆信已經落在了蕭衍身前的炭火盆裏,信的大半部分已經化為灰燼,還有一些邊緣正在炭火盆裏慢慢的燃燒。
和那名老僧談話過後不久,蕭衍對於生活起居的要求更為簡單,他一日只食一餐,後來則變成數日才食一餐。
就連他身前那個炭火盆都是今日裏送餐食過來的人借口會凍到那名年邁的官員,才提前放置在這裏,平日裏這裏連炭火盆都是沒有的。
現在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他為什麽要這麽做,但蕭衍自己明白,對於一切所需僅限於活著之後,他思考的內容會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他也開始明白一些真正的,並非以刻意的折磨自己為目的而修行的苦行僧進行這樣苦修的意義。
對於此時的他而言,原先的很多東西原來可以不在意,而有些東西便應該更為珍惜。
至於北魏皇帝的這封信箋,其中有些內容他看過之後便很快忘了,就像是水中的漣漪散開之後就馬上自然的消失,但有些感受,卻是更為清晰的在心中縈繞。
那些文字之外,他更為讀懂的是北魏皇帝的情緒。
他感同身受。
因為不管對錯,他失去了母親,而北魏皇帝也是。
隆冬裏並不適合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道路運輸會有很大的問題,而且在嚴寒的天氣裏會出現大量非戰鬥性的減員,連很多鎧甲的穿戴都會出現問題。
然而在北魏,大量的邊軍如同遷徙的螞蟻一樣穿過了半個北魏的疆域,在皇帝的命令下,毅然決然的對關隴賀氏發動了戰爭。
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覆仇。
北魏是很大的王朝,王朝的戰爭需要考慮深遠的後果,但很多年前,北方的那些部落的覆仇,卻絲毫不考慮自己要付出的代價。
在有明確的線索可以證明魔宗是出自這些幽帝後人的控制之下,北魏的覆仇便根本不像一個龐大的王朝的覆仇,而像是那些部落的覆仇。
……
一支北魏的騎軍出現在了隴山下的平原裏。
他們的面前不遠處,是關隴賀氏的重要要塞天武川。
在這些邊軍的印象裏,天武川是一個鎮,但遠遠看去,他們才知道這個“鎮”比他們先前在邊境駐紮的很多邊城還要大得多。
看著覆蓋著霜花的高大城墻上許多的閃爍寒光,這支騎軍沒有過分接近,開始紮營。
他們這兩千餘人連先鋒軍都算不上,只是先鋒軍之前的探路斥候。他們的後方不遠處,就跟著三萬先鋒軍,而三萬先鋒軍的後方,便有總數超過二十萬的大軍。
這支騎軍沒有選擇做任何的布防,根本沒有做任何戰鬥的準備,但就在他們開始鋪開營帳,還未固定營帳的四角時,他們聽到了潮水般的呼嘯聲和馬蹄聲。
這支騎軍沒有恐慌,只是都不解的朝著天武川的方向看去。
他們的眼睛裏很快出現了震驚和更加不解的光芒。
他們看到天武川裏有騎軍沖了出來。
大量的騎軍源源不斷的從天武川的數個城門之中湧出,不斷的馳入布滿霜花的平原。
他們沒有想到,關隴賀氏的軍隊竟然不依靠堅厚的城墻固守,竟然反而直接選擇了出擊。
這支北魏騎軍的將領是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
在邊軍的所有將領之中,他還算年輕。
看著在短短時間裏,已經湧出天武川的數倍於他們的敵軍,他一反常態的沒有馬上發布什麽軍令。
他們身下的馬匹已經很疲憊。
對方那些騎軍也似乎並非只是想純粹的恐嚇他們,所以此時他知道他身後的所有弟兄也很清楚,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盡可能的刺激身下的戰馬,看是否能夠逃到後方先鋒軍的所在。
另外一個選擇,便是在這裏赴死。
哪怕早上數個月,哪怕是面對南朝的軍隊,這名年輕的北魏騎軍將領恐怕都會選擇前者。
但這名騎軍將領和他身後這些騎軍都不想逃。
他們就和所有那些毫不猶豫支持皇帝決定的邊軍將領一樣,一種原本有些朦朧的怪異情緒和怒火,在他們的眼中猛烈的升騰了起來。
“幽帝後人又怎麽了?”
“都是北魏人,我們原本將你們當成手足,你們卻用魔宗屠殺手足。”
“人多便氣勢洶洶,難道以為我們會怕你們麽?”
隨著一聲聲低沈而決然的厲吼,這名年輕的北魏將領和他身後所有的騎軍全部翻身上馬,他們沒有朝著後方的原野逃亡,而是毅然的朝著前方的騎軍大軍沖去。
他們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勝出,但他們要的並非是勝利,他們只要盡可能的多殺幾名敵人,在自己赴死的時候,讓更多的敵軍也赴死。
這一支北魏騎軍很快就和天武川之中湧出的關隴騎軍相逢。
面對著已經是數倍於他們的騎軍,這一支北魏騎軍就如同一支利箭狠狠的刺了進去,帶出了一蓬血浪,然後瞬間消失。
和這支北魏騎軍一開始所想的一樣,關隴騎軍也沒有想到他們會這樣兇狠的反撲,倒在地上的關隴騎軍數量反而比他們多得多。
很短時間的戰鬥過後,天武川洞開的數個城門之中軍隊的湧出並沒有停止。
騎軍、步軍、輕鎧軍、重鎧軍…依舊如潮水般不停的湧出,在平原上蔓延。
沒有任何征兆,也沒有任何對話,關隴賀氏和北魏大軍的戰爭直接爆發。
天武川的駐軍軍力一開始就超出了北魏邊軍的預想,足有八萬多眾,而天武川的後方,關隴賀氏的軍隊依舊在不斷集結,不斷匯聚到天武川,然後從天武川湧出,再湧入這片平原。
短短數日,雙方加起來便已經有超過四十萬的大軍在天武川外這片平原之中開始了瘋狂的絞殺。
在連續的戰鬥裏,即便各路大軍都有著一定數量的靈藥儲備,但在這樣的靈荒時代,在連續的戰鬥之中,軍中大多數的修行者真元都來不及補充,他們在風暴一般的戰場之中,也隨時會被殺死,變成血泥之中的殘屍。
和數年前和南朝的戰爭剛剛開始時相比,修行者的數量在減少,而參與戰鬥的修行者體內的真元也在急劇減少而得不到補充,在前面這數日的廝殺之中,修行者似乎並未起到任何主導的作用,就連北魏引以為傲的真元重鎧,都幾乎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然而北魏邊軍的每個將領都很清楚,關隴賀氏的軍隊在這樣的平原上主動發動襲擊,只可能包含著兩層用意。
一層用意是他們開始正式踏入人間,要成為人間的主人,他們在無法洗刷一些惡名的情況下,他們便至少需要給領地內的所有民眾確實的好處。
他們不想戰火燃燒在自己的領土之內。
另外一層意思是,他們並不認為這種是自殺性的襲擊,不管關隴賀氏的軍隊有多強橫,都不可能和北魏的邊軍以及洛陽方面的軍隊抗衡,而且在北邊,遺族的軍隊也會發動對關隴的襲擊。
他們要贏得這場戰爭,必定是靠非凡的修行者。
所以即便在戰爭的初期,似乎修行者的作用被無限弱化,但每個北魏的邊軍將領都很清楚,在某個時刻,關隴賀氏的一些特殊的修行者肯定會出現在戰場上。
在一輛看似平常的戰車裏,中山王元英披著厚厚的毛毯,只露出兩只眼睛看著前方血色的天地。
對於北魏的邊軍高階將領而言,此次正面戰場上他們的最高統帥依舊是中山王元英。
即便在鐘離之戰慘敗,但怨聲多來自民間,在後來很多次軍方的覆盤裏,每個北魏邊軍的高階將領都心知肚明,中山王元英在鐘離之戰前的所有用兵和調度,幾乎無懈可擊,堪稱完美。
唯一的意外,便來自於橫空出世的林意。
但在此之前,誰也不會想到南朝會出現這樣的一名天子驕子。
所以即便中山王元英在那場大戰之後被迫下野,但後來很快又被暗調上去,一切只是為了平息民間的怨念。
而北魏軍方的這些將領,對於元英都服氣的很。
在元英自己很清楚,在這片戰場上,他其實並非是真正的統帥和主角。
而且和之前他經歷的任何戰陣相比,這次的戰陣他沒有絲毫的信心。
他都甚至不知道要面對到底什麽樣的對手。
但他看著前方血色的天地,看著不斷呼嘯在空中的箭矢和潑灑出去的鮮血,他的心境卻是前所未有的平靜。
人生都有終結時。
他此時的想法和一開始的那名年輕騎軍將領差不多。
他甚至可以體會到當時那名年輕騎軍將領的心情。
如果在修行者方面無法抗衡,那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的,一定是他們的決心和悍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和那名老僧談話過後不久,蕭衍對於生活起居的要求更為簡單,他一日只食一餐,後來則變成數日才食一餐。
就連他身前那個炭火盆都是今日裏送餐食過來的人借口會凍到那名年邁的官員,才提前放置在這裏,平日裏這裏連炭火盆都是沒有的。
現在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他為什麽要這麽做,但蕭衍自己明白,對於一切所需僅限於活著之後,他思考的內容會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他也開始明白一些真正的,並非以刻意的折磨自己為目的而修行的苦行僧進行這樣苦修的意義。
對於此時的他而言,原先的很多東西原來可以不在意,而有些東西便應該更為珍惜。
至於北魏皇帝的這封信箋,其中有些內容他看過之後便很快忘了,就像是水中的漣漪散開之後就馬上自然的消失,但有些感受,卻是更為清晰的在心中縈繞。
那些文字之外,他更為讀懂的是北魏皇帝的情緒。
他感同身受。
因為不管對錯,他失去了母親,而北魏皇帝也是。
隆冬裏並不適合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道路運輸會有很大的問題,而且在嚴寒的天氣裏會出現大量非戰鬥性的減員,連很多鎧甲的穿戴都會出現問題。
然而在北魏,大量的邊軍如同遷徙的螞蟻一樣穿過了半個北魏的疆域,在皇帝的命令下,毅然決然的對關隴賀氏發動了戰爭。
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覆仇。
北魏是很大的王朝,王朝的戰爭需要考慮深遠的後果,但很多年前,北方的那些部落的覆仇,卻絲毫不考慮自己要付出的代價。
在有明確的線索可以證明魔宗是出自這些幽帝後人的控制之下,北魏的覆仇便根本不像一個龐大的王朝的覆仇,而像是那些部落的覆仇。
……
一支北魏的騎軍出現在了隴山下的平原裏。
他們的面前不遠處,是關隴賀氏的重要要塞天武川。
在這些邊軍的印象裏,天武川是一個鎮,但遠遠看去,他們才知道這個“鎮”比他們先前在邊境駐紮的很多邊城還要大得多。
看著覆蓋著霜花的高大城墻上許多的閃爍寒光,這支騎軍沒有過分接近,開始紮營。
他們這兩千餘人連先鋒軍都算不上,只是先鋒軍之前的探路斥候。他們的後方不遠處,就跟著三萬先鋒軍,而三萬先鋒軍的後方,便有總數超過二十萬的大軍。
這支騎軍沒有選擇做任何的布防,根本沒有做任何戰鬥的準備,但就在他們開始鋪開營帳,還未固定營帳的四角時,他們聽到了潮水般的呼嘯聲和馬蹄聲。
這支騎軍沒有恐慌,只是都不解的朝著天武川的方向看去。
他們的眼睛裏很快出現了震驚和更加不解的光芒。
他們看到天武川裏有騎軍沖了出來。
大量的騎軍源源不斷的從天武川的數個城門之中湧出,不斷的馳入布滿霜花的平原。
他們沒有想到,關隴賀氏的軍隊竟然不依靠堅厚的城墻固守,竟然反而直接選擇了出擊。
這支北魏騎軍的將領是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
在邊軍的所有將領之中,他還算年輕。
看著在短短時間裏,已經湧出天武川的數倍於他們的敵軍,他一反常態的沒有馬上發布什麽軍令。
他們身下的馬匹已經很疲憊。
對方那些騎軍也似乎並非只是想純粹的恐嚇他們,所以此時他知道他身後的所有弟兄也很清楚,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盡可能的刺激身下的戰馬,看是否能夠逃到後方先鋒軍的所在。
另外一個選擇,便是在這裏赴死。
哪怕早上數個月,哪怕是面對南朝的軍隊,這名年輕的北魏騎軍將領恐怕都會選擇前者。
但這名騎軍將領和他身後這些騎軍都不想逃。
他們就和所有那些毫不猶豫支持皇帝決定的邊軍將領一樣,一種原本有些朦朧的怪異情緒和怒火,在他們的眼中猛烈的升騰了起來。
“幽帝後人又怎麽了?”
“都是北魏人,我們原本將你們當成手足,你們卻用魔宗屠殺手足。”
“人多便氣勢洶洶,難道以為我們會怕你們麽?”
隨著一聲聲低沈而決然的厲吼,這名年輕的北魏將領和他身後所有的騎軍全部翻身上馬,他們沒有朝著後方的原野逃亡,而是毅然的朝著前方的騎軍大軍沖去。
他們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勝出,但他們要的並非是勝利,他們只要盡可能的多殺幾名敵人,在自己赴死的時候,讓更多的敵軍也赴死。
這一支北魏騎軍很快就和天武川之中湧出的關隴騎軍相逢。
面對著已經是數倍於他們的騎軍,這一支北魏騎軍就如同一支利箭狠狠的刺了進去,帶出了一蓬血浪,然後瞬間消失。
和這支北魏騎軍一開始所想的一樣,關隴騎軍也沒有想到他們會這樣兇狠的反撲,倒在地上的關隴騎軍數量反而比他們多得多。
很短時間的戰鬥過後,天武川洞開的數個城門之中軍隊的湧出並沒有停止。
騎軍、步軍、輕鎧軍、重鎧軍…依舊如潮水般不停的湧出,在平原上蔓延。
沒有任何征兆,也沒有任何對話,關隴賀氏和北魏大軍的戰爭直接爆發。
天武川的駐軍軍力一開始就超出了北魏邊軍的預想,足有八萬多眾,而天武川的後方,關隴賀氏的軍隊依舊在不斷集結,不斷匯聚到天武川,然後從天武川湧出,再湧入這片平原。
短短數日,雙方加起來便已經有超過四十萬的大軍在天武川外這片平原之中開始了瘋狂的絞殺。
在連續的戰鬥裏,即便各路大軍都有著一定數量的靈藥儲備,但在這樣的靈荒時代,在連續的戰鬥之中,軍中大多數的修行者真元都來不及補充,他們在風暴一般的戰場之中,也隨時會被殺死,變成血泥之中的殘屍。
和數年前和南朝的戰爭剛剛開始時相比,修行者的數量在減少,而參與戰鬥的修行者體內的真元也在急劇減少而得不到補充,在前面這數日的廝殺之中,修行者似乎並未起到任何主導的作用,就連北魏引以為傲的真元重鎧,都幾乎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然而北魏邊軍的每個將領都很清楚,關隴賀氏的軍隊在這樣的平原上主動發動襲擊,只可能包含著兩層用意。
一層用意是他們開始正式踏入人間,要成為人間的主人,他們在無法洗刷一些惡名的情況下,他們便至少需要給領地內的所有民眾確實的好處。
他們不想戰火燃燒在自己的領土之內。
另外一層意思是,他們並不認為這種是自殺性的襲擊,不管關隴賀氏的軍隊有多強橫,都不可能和北魏的邊軍以及洛陽方面的軍隊抗衡,而且在北邊,遺族的軍隊也會發動對關隴的襲擊。
他們要贏得這場戰爭,必定是靠非凡的修行者。
所以即便在戰爭的初期,似乎修行者的作用被無限弱化,但每個北魏的邊軍將領都很清楚,在某個時刻,關隴賀氏的一些特殊的修行者肯定會出現在戰場上。
在一輛看似平常的戰車裏,中山王元英披著厚厚的毛毯,只露出兩只眼睛看著前方血色的天地。
對於北魏的邊軍高階將領而言,此次正面戰場上他們的最高統帥依舊是中山王元英。
即便在鐘離之戰慘敗,但怨聲多來自民間,在後來很多次軍方的覆盤裏,每個北魏邊軍的高階將領都心知肚明,中山王元英在鐘離之戰前的所有用兵和調度,幾乎無懈可擊,堪稱完美。
唯一的意外,便來自於橫空出世的林意。
但在此之前,誰也不會想到南朝會出現這樣的一名天子驕子。
所以即便中山王元英在那場大戰之後被迫下野,但後來很快又被暗調上去,一切只是為了平息民間的怨念。
而北魏軍方的這些將領,對於元英都服氣的很。
在元英自己很清楚,在這片戰場上,他其實並非是真正的統帥和主角。
而且和之前他經歷的任何戰陣相比,這次的戰陣他沒有絲毫的信心。
他都甚至不知道要面對到底什麽樣的對手。
但他看著前方血色的天地,看著不斷呼嘯在空中的箭矢和潑灑出去的鮮血,他的心境卻是前所未有的平靜。
人生都有終結時。
他此時的想法和一開始的那名年輕騎軍將領差不多。
他甚至可以體會到當時那名年輕騎軍將領的心情。
如果在修行者方面無法抗衡,那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的,一定是他們的決心和悍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