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90章 聊齋娘子

關燈
江城不過是個南地小城,卻少有妖邪作祟,風調雨順,又人傑地靈,逢三年一科舉,江城出了不少秀才舉人,這也都歸為文縣令的政績。

本依這功績,升官調往更為富饒地區也不難,但文縣令卻覺得江城是個福地,上下走通關系,依舊留在了江城,只是從縣令擢升為知州。

原本跟著他的班底也入了知州府,謝青還從捕快升了捕頭。

這些與王家酒坊是沒什麽關系的,除了為慶祝升官之喜,文知州在江城最好的酒樓設宴,謝青特地安排了王記酒坊的杏花酒。

文知州在席上舉杯笑言道,“就是為這杏花酒,本官也不能離開江城啊。”

此話一出後,王記酒坊的杏花酒更為揚名,生意更為興隆。

周氏大為感激地與謝青道謝,謝青忙擺了擺手,“我還沒感謝阿錦,替我娘子診出了喜脈。”

酒坊內間,錦榮正一手搭在身段窈窕氣質如蘭的婦人腕間,診過後收了手,含笑道,“胎兒平安,嫂子平日小心點便好。”

謝青的妻子莫氏聲音柔柔,帶著江南軟糯的氣息,“真是麻煩阿錦每次都為我看診。”

錦榮笑意不減,“我不過看了幾本醫書,嫂子和謝哥高看了。”

莫氏心裏卻信相公的話,相公這個世妹是個有本事的,當初一眼便看出了不足半月的身孕,還提醒她莫要行遠路,她原本想著回娘家一趟的,因著這話緩了行程,之後果真出現有孕征兆,經大夫確診無疑。

她本就體弱,回娘家一趟又舟車勞頓,難保不會出事,自此她對王家小妹更加親近。

自文知州在宴上親口讚杏花酒,不少人目光都落在到了王記酒坊,眾所周知,周氏唯有一女,誰娶了這王家姑娘,陪嫁的可是王記酒坊這樣豐厚的底子,很快便有媒婆上門說的天花亂墜,還帶了江城乃至附近州縣各門各戶青年俊彥的畫像供周氏挑選。

時間一長,看得畫卷多了,周氏也有些動心。

還拿了些合適的公子畫像給錦榮看,溫聲道,“阿錦,這裏面有沒有你中意的啊?”

對這事,錦榮也不惱,反倒唇角微勾,“倒也可以看看。”

……

周氏沒想到,為錦榮找的夫婿沒成,反倒是她在女兒相親中與對方父親一中年富商員外看對了眼。

此朝也不拘著女子守節,二嫁之事也不會有什麽閑言碎語。周氏多年來都沒動這個心思,一是忙於操持王記酒坊,二是女兒年幼,如今卻再無擔憂。

那員外姓沈,單名一個誠,妻子早逝,為護兩個兒子也是多年未娶,對周氏柔中帶剛的性子很是喜歡,他家中也都是孝子賢孫,長子從家業行商,幼子則是今年考上的新秀才,也是媒婆安排與王家姑娘的相親對象。

誰料在茶樓見面談了不過兩句詩詞經義,那沈小公子便納頭要拜王姑娘為師學習,即便未能成,他對王姑娘也是尊敬非凡,如師長待之,媒婆苦笑不得,再提起相親之事,年紀輕輕的沈小公子就怒道斷然不可起褻瀆之意。

沈員外又早幾年就分了家,妥善安排了店鋪田產歸屬,不會因家產而再起紛爭,傷了手足情誼。家中對沈員外再娶也無異議,與周氏也見過,除了周氏扭捏了些,相處倒是融洽。

錦榮更是爽快,除了酒坊之外的所有房產田產都歸於周氏名下,又拿酒坊裏近八成的大筆銀子做了周氏的陪嫁,

這一手豪氣,即便周氏在沈家過得不好,也大可和離,自己舒舒服服過完一生了。

周氏本是不願收下東西的,雖說這其中一半都是她這些年經營酒坊掙下的,但在她心中,這都是王家的財產,她既然打算再嫁了,就不可能帶走半點前夫家的東西,何況留著給女兒做嫁妝也好。

錦榮微微一笑,嘆道,“娘親與我生養之恩,此生難償,這些不過是我的些許心意。”

錦榮執意給,周氏不得不收下,這事很快傳遍了江城,聽者大多嘆王家姑娘的孝心,也有少數人覺得不值當,那可是大半家產,說給就給了。

錦榮卻是不在乎外人言語的,錢財於她無用。這事也傳到了沈員外的耳裏,立刻決定在迎親的彩禮上多加三分,也是向未來夫人的女兒表明他的誠心,並表示那些財產都在周氏名下,他卻不會過問,周氏百年後是給誰也是她做主。他娶周氏是真心與她結為夫妻,相伴到老,絕不會貪圖她這些錢財。

周氏再嫁之日,乃是良辰吉日,一路吹吹打打,風光之盛大,更是勝過了新嫁的姑娘。周氏的娘家人也過來參加喜宴了,周氏的哥哥嫂子心中感嘆道妹妹真是好福氣,既有那樣的好女兒,又是嫁到沈家當主母。

甚至請來了最好的手藝娘,周氏不過三十有六,也不顯老,在為新人妝容的巧手下,更顯姿容。

周氏舍不得女兒,依依惜別才上了花轎。

錦榮送走了此世的母親,望著遠去紅妝,眉目一片淡然,含笑自若。

一仙風道骨,白發蒼蒼的小老頭在她身旁化出,恭敬道,“土地向大人賀喜。”

這個世間的土地大事管小事不管,但地界上出了錦榮這樣的人物,尤其是在錦榮溝通天地神能時,連他也動彈不得,雖猜不出是哪路仙君轉世,但也知道不可得罪。

錦榮對土地道,“你倒是來得快。”

“大人庇護江城,此恩土地不敢忘,如此喜事怎能不來,”土地輕捋白須,“王夫人,不,是沈夫人日後必當順遂,大人無須擔憂。”

“我知道。”錦榮淡淡笑道。

周氏成了沈周氏後,依舊掛念女兒,只是不便再常見到女兒。

錦榮勸服了周氏,給酒坊又重新裝修了一番,改了樓上的布置為屋舍,似是要住在酒坊。

他人都以為年紀輕輕的閨閣小姐,難以打理酒坊生意,當年周氏剛接手酒坊生意時,不也手忙腳亂的艱難,這世上從不缺人有心看笑話。誰知,王家酒坊自錦榮當家後,無半點差錯,在她手中亦是游刃有餘。

周氏知曉後,亦放下心來,安心在沈家生活。

自錦榮接手了酒坊後,也對釀酒起了一時的興趣,將王記酒坊的招牌杏花酒方子改動了幾番。

初時,別人都覺得王錦榮是在糟蹋祖業,卻不想成酒後的第一壺就香飄八方,醇美不似凡酒,有人飲了第一口便醉了。

連有名的文人也道,此酒可入天下名酒之列。

有人問這叫什麽酒,王家酒坊如今的老板,錦榮笑道,“自然還叫杏花酒。”

雖有些人覺得這名字配不上此美酒,與昔日的杏花酒猶如雲泥之別,但連釀酒的主人家都決定好了,便不再多言,而是一個個地高價出買下所有新的杏花酒。

錦榮直接無視了過去,比起以前的杏花酒,新杏花酒的價錢只高出了三成,與其品質來說,已是難得,但成酒卻少,而且不再供應任何酒樓店鋪,每人只能買一壺。

聞風而來之人只能排隊買酒。

曾谙和許數是讀書人,平日愛詩成狂,愛詩之人,豈能無酒,對美酒一道,兩人也有心得,眼看酒越賣越少,心中焦急不已,好在到他們時,還有兩壺新杏花酒。

許數高興笑道,“你我一人一壺正好。”

曾谙亦點頭,早聞過他人開杏花酒的泥封,那酒香已是醉人。

不想有一人青衣,一人藍衣的老人氣喘籲籲,竟是對他們一作揖,“望憐我們兩老千裏迢迢趕來討要兩壺酒,願意銀兩相換。”

曾谙與許數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隱隱有些掙紮,那酒香實在饞人,但這兩個老人又實在可憐,便嘆了一口氣,將酒讓了出去,許數也是如此。

兩位老人含笑道,“多謝二位公子仁義。”

說著從懷著取出銀兩,一眼看去不止百兩之重。

曾谙和許數有些驚訝,未想兩位老人衣衫簡單,卻能隨手拿出重金,詫異之餘也沒想著收下,本是好意,再說王姑娘這酒賣得也不貴,他們也不會貪圖別人銀兩,連忙擺擺手拒絕了。

兩位老人收回了銀子,目光溫和道,“日後定有報答。”

說著拿錢換了酒,就轉身走了。

曾谙和許數也未將那話放在心上,嘆與美酒錯失,還是回去安心讀書吧。

青衣老人和藍衣老人越走遠,身邊很快聚起雲霧,也恢覆了真正相貌,竟是土地和城隍。

那位大人興致一來,親手釀出的酒豈是凡酒,凡人看不出這酒的妙處,他們卻知道,不醉者可心境明悟,提升修為,當然這只是對修道中人有好處,與凡人卻是無用。

這位大人喜歡游戲人間,大隱隱於市,他們自然不敢打擾,而是化作了凡人買酒,不過,也欠下了兩個年青人的因果,日後也要還一次。

和這次的機緣相比,當然也算不了什麽。

錦榮新釀的杏花酒風靡江城,甚至名聲遠傳,連文知州在喝過一回後,也私下同捕頭謝青道,希望王家姑娘能多釀一些。

文知州不僅是想解饞,也是想獻一部分上去,好叫上頭知道,他治下若出個貢酒,臉上也有光。

謝青在去了王家酒坊後,回來向知州大人稟報,因方子特殊,產量實在不多。

文知州便只好作罷,也沒有強求,甚至還叫底下人照應一下王家酒坊,哪怕不能獻上去,他自己能解解饞也好。

像文知州這般心善的人有,心思貪婪懷有惡意的人也不少,也有人嫉妒王記酒坊新出的杏花酒揚名,比如最近到江城行商的一楊姓商人,他也從別人那裏討了一杯酒,以他的生意頭腦,當然能想得到,這酒賣到其他地方,甚至是京城,能賣出什麽樣的天價來。

而現在王記賣酒的價格和產量簡直是在浪費這酒。

他先想得的不是怎麽說服王記合作,而是動了歪心思,弄到這方子,有方子在手,就相當於有了一棵搖錢樹。楊姓商人暗中查了王記酒坊的底子,不過是個孤女當家,就算她親生娘親嫁給了沈員外又如何,等拿到了方子,他就離開江城,誰也找不到他,再賺大把大把的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