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錦繡良緣
關燈
小
中
大
紅墻碧瓦,一個著玄色帶著金絲繡線衣衫的男童飛快地跑在宮梁紅柱間,身後跟著數個宮人,焦急慌亂還不敢高聲地喊道,“陛下,小陛下慢點。”
“小心可別摔著了。”
跑著的小男孩正是大夏這代的天子,少帝韓棣。
即便聽見身後宮人的話語,韓棣也沒停下,反而跑得更快了,一不小心還撞上了從宮廊拐角處走出來的人。
“小陛下。”宮人差點嚇壞了,深怕小皇帝出了什麽事。
盡管太後仁慈,按規矩處事,從不因喜惡處罰人,但這次的確是他們失察,讓小皇帝午睡間跑出了宮殿。
小皇帝抓住了撞上之人的衣衫,擡頭一看,眼睛立刻就亮了,脆生生地喊道,“外公。”
唐文賓一個哆嗦,每次聽小天子叫他外公,都有點受不住,偏偏小天子能叫上一天都不帶停的,
果然是錦榮調教出來的‘兒子’。
“陛下。”唐文賓彎腰扶住了小天子的胳膊,聲音溫厚道。
一見是太後親父安樂侯,匆匆跑過來的宮人內侍們都松了口氣,皆是一行禮,“見過侯爺。”
然而唐文賓沒那麽輕易放過他們,原本在小皇帝面前溫和慈愛的臉瞬間變得一團嚴肅,“怎麽照顧陛下的,要是摔著了,你們擔待得起嗎?”
小皇帝也知道是自己的錯,拉了拉唐文賓的衣袖,“外公,外公,我想去見母後。”
這轉移註意力的方式絕對是和錦榮學的,然而對付起唐文賓來還是一套一套的。
唐文賓心更軟了,“臣正要去見太後,陛下不妨一起吧。”
小皇帝眸子晶亮地重重點了點頭,要知道平時一天都很難見到母後。
按理說,少帝與太後並非親生母子,太後攝政,其他人也少不了在少帝身上動心思,太後本身也不是尤為親近小皇帝,至少沒有養孩子的愛好。
但誰讓後宮到處都是攝政太後的迷妹,各司女官也是太後的人,一心向著太後。如此氛圍的感染下,連帶著小皇帝也分外敬仰這位母後。
更別提偶爾的相處,給小皇帝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了。
小皇帝還因此出過糗事,因為太後對他向來是放養式的,也導致他從小活潑了一些,在見不到自己喜歡的人時,就忍不住做出一些引人註目的事以求
顯示存在感。
於是小皇帝有一次偷跑出了宮殿,等宮人找到他時,他已經玩得渾身是泥,尊貴好看的衣服也皺巴巴的。
宮人們都驚嚇得全跪下了,這民間的孩子這麽玩是時常有的事,但若是一國天子做出這樣的行為,只怕引來朝臣非議,他們這些宮人也要跟著受罰。
小皇帝見到平日裏親近服侍身邊的人都跪下不說話了,才五六歲的的孩子也被嚇著了,一癟嘴就哭了,還哭著找母後。因為他一開始出來就是想去找母後的。
宮人們怎麽哄也哄不好,只好去告訴了太後。
錦榮過來見到一個渾身是泥連模樣都瞧不清了的小孩,忍不住露出了嫌棄的目光。
換個人她都嫌棄。
“母後,抱抱。”小泥孩直接奔著錦榮過來求抱了。這回換作是錦榮身邊的人驚嚇到了,天知道攝政太後有潔癖,小皇帝真是作大死啊。
出乎所有人意料,錦榮沒有抱起韓棣,而是抓著他的後衣領唯一稍微幹凈點的地方,毫不費力地把他給拎起來了。
“抱你是不可能了,拎著你還行。”
然而小皇帝遺傳了韓家皇族男子的精致鳳眼更亮了,“母後好厲害啊。”
錦榮嘆氣,“回宮沐浴睡覺。”一路將小皇帝給拎回去了,他還時不時晃蕩晃蕩兩條小腿。
此事之後也沒傳到外面去,因為太後下令,其他人自然閉緊了口,唐文賓算是少數知情人之一。
他也很好奇,小皇帝為何對錦榮這般親近,小孩子的世界他不懂,莫非是個傻的。
唐文賓一點也不擔心女兒日後,錦榮的本事可比他大多了,唐文賓牽著小皇帝的手,就往太後的章臺宮去。
章臺宮裏,
錦榮一邊批改著奏折,一邊聽著靡靡之音,神態輕松閑適,往往是不假思索就揮筆而下。
唐文賓也曾好奇女兒這樣態度改奏折,不會誤了國事嗎?
結果偶然撿起錦榮隨時寫完就扔的奏折,發現裏面是言辭辛辣痛批了一頓某州縣官吏的無所作為,致使民生怨亂,有理有據,幾乎稱得上是一篇
好文章了。
果然,永遠不能以表象去揣測錦榮。
唐文賓早幾年便退出朝堂了,擔著一個安樂侯的爵,享受封邑,日子過得悠閑極了。在知道自己錯失了一個‘太上皇’後,唐文賓早就看淡世情了。
名利於他如浮雲。
這番淡泊,不以外戚為貴的姿態下來,反倒博了一個清名。
不過幾年的時間,從人人憎惡的小人權臣,變成了不慕名利,平易近人的貴戚。
錦榮還特地稱讚了老爹一句,炒作炒得不錯。
名聲嘛,都是養出來的,和地位也息息相關,當還是田舍郎出身的寒族時,與人結交會說是善於鉆營,追求名利,換成高官貴族,那便是平易近人,與人為善。
地位不同了,名聲也跟著變化。
雖然太上皇是不用想了,但一個名臣還是能留於青史,唐文賓還是心滿意足的,他也知道這個名臣的水分有多大。
要不是他的寶貝女兒一統天下,恢覆夏治,重現太平盛世,他哪裏能混到什麽名臣。
太平盛世啊,河清海晏,唐文賓也沒想到有能看到這番景象的一天,從他讀書起,夏室便已衰微,年年天災人禍,四處起義。
沒有人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包括已經富貴權勢盡有的唐文賓。
有句話說的對,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單是做到這步,唐文賓便知道錦榮不是一般的女子。世人對女子的祝福莫過於宜室宜家,覓得良婿,五福俱全,但這卻不適用於所有女子。
若錦榮當初真如他所願嫁入藺家,就不會有今日。
太平盛世,權傾天下,執掌風雲。
唐文賓還未回過神來,小皇帝已松開了牽著他的手,小腿蹬蹬的朝錦榮跑過去了。“母後。”
聲音又軟又甜,然而還是打動不了冷酷的錦榮,她看著韓棣的眼睛,“現在是午間休息,你怎麽出來了?”
她也不問宮人,只問才七歲大的韓棣。
韓棣乖乖地說了中午的事,還認錯道,“是棣兒不對。”
錦榮笑瞇瞇道,“既然知道是自己的錯,那也該認罰了。”
韓棣點了點頭。
錦榮認真對他道,“減去半月的點心,和禦書房的蕭廷師傅說一聲,功課看著加吧。”
韓棣一張俊秀的小臉頓時皺成了包子,但還是聽話地點頭了,有錯有罰,母後和師傅都說過的。
唐文賓這次進宮來,還是有一件事和錦榮說的,那就是有關匈奴之事。
出使匈奴的藺素回來了,還帶回了匈奴的情況,這幾年,中原逐漸統一,恢覆太平,原本有些野心勃勃的匈奴也不得不收回了爪子,欲與大夏
重新交好。
這個差事不好做,會交給藺素也是有原因的。
在將科舉制和均田制推行天下時,遭到了世家的強烈反抗。
主持此事的宋澄也因此與藺素斷交,畢竟,藺家,也是世家之一,哪怕藺素欣賞宋澄,又心向夏室大統,但排在這些前面的還是世家利益。
最終在經過一系列的博弈後,甚至是強力鎮壓後,世家失敗了。
他們有名有望,有土地有財富,甚至不缺任何人才。
但他們沒有軍權,而實如天下之主的攝政太後,一言便可令百萬覆滅。
藺素在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幾番掙紮後,還是向朝廷低頭了,帶著已經元氣大傷的藺家。
作為最後幾個妥協的世家之一,盡管有宋澄大力進言,藺素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得到認可,而他的父親和叔伯早在上一次抵抗均田制和科舉制時,
被革去官職了,至今尚未恢覆。
這次出使匈奴,也是能令藺素崛起的機會。
藺素只來得及瞥了一眼,邊上站著的宋澄,便已低下頭去端莊行禮,先是詳細道了此次匈奴情況。
最後才是傳匈奴的單於之話,“匈奴單於意欲求娶大夏公主,結兩親友好。”
這話連藺素都不相信,匈奴人狼子野心,見大夏強盛便求親,若大夏衰弱則南下侵吞。
只聽殿上靜默了一會兒,一道悠悠女聲響起,“我記得,前朝便有公主嫁往,不知……現在何在?”
義安公主是大夏宗室女,與安帝頂多算是堂兄妹的關系,也是最近一位和親的公主,就在十五年前,如今她也已年過而立,膝下有個三歲的小兒子。
她嫁的那位單於另外還有幾位王後,兒子都高高壯壯的,能獵虎狼了,
她也安安分分的,從不惦記什麽,只和帶來的那些陪嫁之人過日子,雖苦的不像王後了點,但她嫁過來時,就沒指望過自己能享受什麽尊貴。
也是這樣的豁達,才讓她沒有像過去的和親公主一樣,英年早逝了。
她只盼著單於能再活久一點,久到她的兒子長大,這樣她也能安心離去,不用還當新單於的妻子。再心胸開闊,自幼接受漢家熏陶的她也沒法接受這樣的羞辱。
她兒子也受不了,因為她一直在偷偷教兒子漢學,說漢話。
隨著夏室衰微,她的日子也越來越艱難,身在匈奴也隱隱察覺了匈奴王對中原的野心,奈何勢單力薄,處境艱難,也難以傳信回大夏。
還沒等她想好,若是匈奴王侵犯大夏,她是殉國不負大夏王室女尊嚴的好,還是為幼子忍辱負重,大夏突然強盛了起來。
隨著來草原這邊做生意的夏人商隊越多,她也聽說了不少關於大夏那邊的事。
攝政太後收回地方割據政權,恢覆夏室,實行的一系列治國之舉等等。義安公主對年輕太後掌權沒什麽意見,作為王室女,她一直都知道,夏朝這幾代的男人都實在不爭氣,還不如一個女人。
至少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義安公主實在好脾氣,哪怕匈奴王忘記還有她這麽一位公主,準備向大夏再和親時,她也不在意,畢竟草原匈奴也分幾大部落,她所嫁的也只是南單於而已,又嫁過來這麽多年了,實在沒什麽存在感,哪怕在大夏也很少有人能記起她義安了吧。
也不知她在大夏的父王母妃可還好,還有她院中種的那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義安傷感了沒幾天,就有夏使秘密來看望她了。
兩月後,正當匈奴使者催促著大夏為何將和親之事耽擱了這麽久,大夏軍隊已霍霍向草原了。
以匈奴欺辱薄待和親公主為名,二十萬大夏軍打下了南匈奴,將草原自南向北割裂開,攝政太後親筆詔書將南匈奴賜予義安公主及其子南夏郡王為封地。
匈奴人正忌憚於已成為大夏土地的南夏,這完全成為了大夏的天然屏障和緩沖地帶,而且因為南單於與他的一眾王後王子暴斃,南夏郡王為唯一子嗣,原來的南匈奴人,也大多願意聽從這個名號,不願意的匈奴大臣也被夏臣取代,失去了權力。
夜色茫茫中,義安公主抱著尚兩歲的王兒乘著車駕,在一列夏軍的護送下前往大夏。
未想到,此生還有重回故土的機會。
義安公主默默抱緊了熟睡的王兒。
哪怕在生養自己的國土上作人質,也好過在那茹毛飲血千裏茫茫的地方等死。
無論是義安公主回國,還是奪下南匈奴,都是值得大肆慶賀之事。
錦榮略微頓了一下,還是在封賞藺素的詔書上落了筆,對殿下站著的宋澄道,“由你去宣詔吧。”
“是你推薦的人,日後也是協助你做事。”
宋澄接下侍從端來的詔書,拱手行了一禮。
待他宣完詔書,眾人也紛紛向藺素賀喜,雖然都知道以他此次謀劃匈奴局勢的功勞不小,但也未料來的如此之快。
藺素即便再冷靜沈穩,也不免被灌了好幾杯酒,如白玉的面容微染紅暈,惹得隔著簾坐在那邊的女眷朝這邊多看了好幾眼。
跟在錦容身邊的侍女見了不由得掩嘴一笑,錦榮待身邊人素來寬和,溫和一笑道,“怎麽了?”
侍女獨幽笑著說了這事,最後還笑道,“藺六郎依舊不負當年風采。”
這可比平時的酒杯推盞要有趣多了,錦榮挑眉笑道,“我記得藺素也有二十五六了,應該娶妻了吧。”
已為女官的倚劍回道,“他夫人是興雲姚家千金,與藺家老夫人有親,聽說蕙質蘭心,賢良淑德,當得藺家主母之職。”
錦榮微微一笑“既然如此,賜他夫人千金裘,五品誥命。”
見多了花容月貌的美人後,突然出現了一個如詩書所說濯濯如春月柳的美男子,說不覺得新奇那是假的。
尤其是這位郎君還道,“臣願侍太後左右。”
獨幽,倚劍等女官:“……”哪裏來的心機男,和她們爭寵。
但事實上,這個人還是挺特別的,李溪君,完完全全的寒門子弟,也是錦榮推行科舉制時提拔上來的,能力也極佳,甚至不輸於世家子弟。
若是按部就班,青雲直上未必,但步步晉升還是能有的,像宋澄,藺素,還有其他錦榮特別提拔的大臣,都是較為欣賞人才的。
沒想到,在一次立功後覲見她,李溪君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錦榮想了想,欣然道“好。”
從此後,李溪君成了錦榮身邊的起草詔書的人,品級雖低卻地位極貴。
正好她身邊的一些女官要下放到各地督察。
李溪君被重用,似乎也成了朝堂上的一個信號,開始重用寒門勢力,雖說錦榮過去打壓了世家不止兩次,但朝堂上的中堅力量依舊以這類人為主,便是宋澄,也不是純粹的寒門子弟。
錦榮也沒打算搞什麽平衡,但百花齊放的確是應該有的,她並不厭惡世家,但她不喜歡世家獨占的資源土地。
真正的盛世太平絕非一小部分人的尊貴富足。
李溪君也相當有才華,而且比許多人都要來的努力,至少錦榮感覺政務輕松了許多。
像李溪君這樣沒有任何勢力牽扯的寒門子弟的確很好用,不會摻入其他的意思。
而在錦榮身邊待久了,李溪君的態度也漸漸改變了,最後忍不住鬥膽問道,“太後當初留我在身邊,就不擔心有辱清名嗎?”
“清名?”錦榮挑眉一笑,“我還不需要這東西。”
她掌權靠的是軍隊,是對這個國家的治理,早已非太後之名,哪怕是多個真正的男寵,也無人敢指責。而身後名之事,更不是她會在意的。
雖然老爹那欣慰的目光,讓她有些受不了。
“太後是知道臣的目的的。”李溪君默然道。
錦榮微笑道,“不難猜,不過是想坐更高的位子,掌控自己的命運而已。”
李溪君目光灼灼到,“太後不會認為臣心懷叵測嗎?”
“你有能力,我用你,就這樣簡單罷了。”錦榮莞爾,“而且你還長得好看,美人賞心悅目而已。”
雖然太後說著調笑的話,但李溪君很清楚,太後是真的只是在欣賞美人,除此之外別無他意,連他發現時也不禁有些愕然。
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卻是一個真正風光霽月的人。
李溪君自幼就知道自己的相貌好,但沒有任何力量保護的美麗,遭到的只是一味的欺辱嫉妒,所以他發憤讀書,卻又見到了寒門與世家的極大不公。
哪怕自己才華再高,也無施展餘地。
若非太後推行科舉制,他又如何有出頭之日。他不甘世家高高淩駕於寒門之上,所以向太後投誠,甚至不惜獻上一切,只為寒門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但如今,想起過去這些心思,李溪軍不禁羞愧不已。
“而且我也挺欣賞你的。”錦榮微微出神道,“因為你身上有一股狠勁,像極了我認識的一個人。”
李溪君知道這話有些冒犯之意,但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是誰?”
錦榮沒有責怪他,而是笑道,“是我爹。”
安樂侯?李溪君驚詫。
錦榮微微笑道,“因為失去的太多,而不顧一切的狠勁。這樣的人能做的才是別人不敢想的事。”
藺素這類世家子弟做不到,而宋澄這些新起的豪族算半個,寒門勢力讓錦榮看到了她所實行的一切不會在未來被推翻的可能。
當然,這些想的都太遠了。
錦榮只當她該做的都做了,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對小皇帝她也是這麽說的。
老爹唐文賓也算是壽終正寢了,他晚年時也由錦榮挑了個優秀的子弟過嗣繼承唐家香火,她也未給什麽外戚庇佑,便是光憑所挑名唐沖的嗣子極為聰敏,日後也差不到哪去,不怕墮了唐家名聲。
小皇帝不喜歡少帝這個名號,想讓母後給自己取一個新的。
錦榮認真對他道,“讓別人取有什麽意思,萬一不喜歡呢,日後的名號,當由你自己想。”
此言被韓棣記在心中,直到他親政後才自改為明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小心可別摔著了。”
跑著的小男孩正是大夏這代的天子,少帝韓棣。
即便聽見身後宮人的話語,韓棣也沒停下,反而跑得更快了,一不小心還撞上了從宮廊拐角處走出來的人。
“小陛下。”宮人差點嚇壞了,深怕小皇帝出了什麽事。
盡管太後仁慈,按規矩處事,從不因喜惡處罰人,但這次的確是他們失察,讓小皇帝午睡間跑出了宮殿。
小皇帝抓住了撞上之人的衣衫,擡頭一看,眼睛立刻就亮了,脆生生地喊道,“外公。”
唐文賓一個哆嗦,每次聽小天子叫他外公,都有點受不住,偏偏小天子能叫上一天都不帶停的,
果然是錦榮調教出來的‘兒子’。
“陛下。”唐文賓彎腰扶住了小天子的胳膊,聲音溫厚道。
一見是太後親父安樂侯,匆匆跑過來的宮人內侍們都松了口氣,皆是一行禮,“見過侯爺。”
然而唐文賓沒那麽輕易放過他們,原本在小皇帝面前溫和慈愛的臉瞬間變得一團嚴肅,“怎麽照顧陛下的,要是摔著了,你們擔待得起嗎?”
小皇帝也知道是自己的錯,拉了拉唐文賓的衣袖,“外公,外公,我想去見母後。”
這轉移註意力的方式絕對是和錦榮學的,然而對付起唐文賓來還是一套一套的。
唐文賓心更軟了,“臣正要去見太後,陛下不妨一起吧。”
小皇帝眸子晶亮地重重點了點頭,要知道平時一天都很難見到母後。
按理說,少帝與太後並非親生母子,太後攝政,其他人也少不了在少帝身上動心思,太後本身也不是尤為親近小皇帝,至少沒有養孩子的愛好。
但誰讓後宮到處都是攝政太後的迷妹,各司女官也是太後的人,一心向著太後。如此氛圍的感染下,連帶著小皇帝也分外敬仰這位母後。
更別提偶爾的相處,給小皇帝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了。
小皇帝還因此出過糗事,因為太後對他向來是放養式的,也導致他從小活潑了一些,在見不到自己喜歡的人時,就忍不住做出一些引人註目的事以求
顯示存在感。
於是小皇帝有一次偷跑出了宮殿,等宮人找到他時,他已經玩得渾身是泥,尊貴好看的衣服也皺巴巴的。
宮人們都驚嚇得全跪下了,這民間的孩子這麽玩是時常有的事,但若是一國天子做出這樣的行為,只怕引來朝臣非議,他們這些宮人也要跟著受罰。
小皇帝見到平日裏親近服侍身邊的人都跪下不說話了,才五六歲的的孩子也被嚇著了,一癟嘴就哭了,還哭著找母後。因為他一開始出來就是想去找母後的。
宮人們怎麽哄也哄不好,只好去告訴了太後。
錦榮過來見到一個渾身是泥連模樣都瞧不清了的小孩,忍不住露出了嫌棄的目光。
換個人她都嫌棄。
“母後,抱抱。”小泥孩直接奔著錦榮過來求抱了。這回換作是錦榮身邊的人驚嚇到了,天知道攝政太後有潔癖,小皇帝真是作大死啊。
出乎所有人意料,錦榮沒有抱起韓棣,而是抓著他的後衣領唯一稍微幹凈點的地方,毫不費力地把他給拎起來了。
“抱你是不可能了,拎著你還行。”
然而小皇帝遺傳了韓家皇族男子的精致鳳眼更亮了,“母後好厲害啊。”
錦榮嘆氣,“回宮沐浴睡覺。”一路將小皇帝給拎回去了,他還時不時晃蕩晃蕩兩條小腿。
此事之後也沒傳到外面去,因為太後下令,其他人自然閉緊了口,唐文賓算是少數知情人之一。
他也很好奇,小皇帝為何對錦榮這般親近,小孩子的世界他不懂,莫非是個傻的。
唐文賓一點也不擔心女兒日後,錦榮的本事可比他大多了,唐文賓牽著小皇帝的手,就往太後的章臺宮去。
章臺宮裏,
錦榮一邊批改著奏折,一邊聽著靡靡之音,神態輕松閑適,往往是不假思索就揮筆而下。
唐文賓也曾好奇女兒這樣態度改奏折,不會誤了國事嗎?
結果偶然撿起錦榮隨時寫完就扔的奏折,發現裏面是言辭辛辣痛批了一頓某州縣官吏的無所作為,致使民生怨亂,有理有據,幾乎稱得上是一篇
好文章了。
果然,永遠不能以表象去揣測錦榮。
唐文賓早幾年便退出朝堂了,擔著一個安樂侯的爵,享受封邑,日子過得悠閑極了。在知道自己錯失了一個‘太上皇’後,唐文賓早就看淡世情了。
名利於他如浮雲。
這番淡泊,不以外戚為貴的姿態下來,反倒博了一個清名。
不過幾年的時間,從人人憎惡的小人權臣,變成了不慕名利,平易近人的貴戚。
錦榮還特地稱讚了老爹一句,炒作炒得不錯。
名聲嘛,都是養出來的,和地位也息息相關,當還是田舍郎出身的寒族時,與人結交會說是善於鉆營,追求名利,換成高官貴族,那便是平易近人,與人為善。
地位不同了,名聲也跟著變化。
雖然太上皇是不用想了,但一個名臣還是能留於青史,唐文賓還是心滿意足的,他也知道這個名臣的水分有多大。
要不是他的寶貝女兒一統天下,恢覆夏治,重現太平盛世,他哪裏能混到什麽名臣。
太平盛世啊,河清海晏,唐文賓也沒想到有能看到這番景象的一天,從他讀書起,夏室便已衰微,年年天災人禍,四處起義。
沒有人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包括已經富貴權勢盡有的唐文賓。
有句話說的對,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單是做到這步,唐文賓便知道錦榮不是一般的女子。世人對女子的祝福莫過於宜室宜家,覓得良婿,五福俱全,但這卻不適用於所有女子。
若錦榮當初真如他所願嫁入藺家,就不會有今日。
太平盛世,權傾天下,執掌風雲。
唐文賓還未回過神來,小皇帝已松開了牽著他的手,小腿蹬蹬的朝錦榮跑過去了。“母後。”
聲音又軟又甜,然而還是打動不了冷酷的錦榮,她看著韓棣的眼睛,“現在是午間休息,你怎麽出來了?”
她也不問宮人,只問才七歲大的韓棣。
韓棣乖乖地說了中午的事,還認錯道,“是棣兒不對。”
錦榮笑瞇瞇道,“既然知道是自己的錯,那也該認罰了。”
韓棣點了點頭。
錦榮認真對他道,“減去半月的點心,和禦書房的蕭廷師傅說一聲,功課看著加吧。”
韓棣一張俊秀的小臉頓時皺成了包子,但還是聽話地點頭了,有錯有罰,母後和師傅都說過的。
唐文賓這次進宮來,還是有一件事和錦榮說的,那就是有關匈奴之事。
出使匈奴的藺素回來了,還帶回了匈奴的情況,這幾年,中原逐漸統一,恢覆太平,原本有些野心勃勃的匈奴也不得不收回了爪子,欲與大夏
重新交好。
這個差事不好做,會交給藺素也是有原因的。
在將科舉制和均田制推行天下時,遭到了世家的強烈反抗。
主持此事的宋澄也因此與藺素斷交,畢竟,藺家,也是世家之一,哪怕藺素欣賞宋澄,又心向夏室大統,但排在這些前面的還是世家利益。
最終在經過一系列的博弈後,甚至是強力鎮壓後,世家失敗了。
他們有名有望,有土地有財富,甚至不缺任何人才。
但他們沒有軍權,而實如天下之主的攝政太後,一言便可令百萬覆滅。
藺素在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幾番掙紮後,還是向朝廷低頭了,帶著已經元氣大傷的藺家。
作為最後幾個妥協的世家之一,盡管有宋澄大力進言,藺素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得到認可,而他的父親和叔伯早在上一次抵抗均田制和科舉制時,
被革去官職了,至今尚未恢覆。
這次出使匈奴,也是能令藺素崛起的機會。
藺素只來得及瞥了一眼,邊上站著的宋澄,便已低下頭去端莊行禮,先是詳細道了此次匈奴情況。
最後才是傳匈奴的單於之話,“匈奴單於意欲求娶大夏公主,結兩親友好。”
這話連藺素都不相信,匈奴人狼子野心,見大夏強盛便求親,若大夏衰弱則南下侵吞。
只聽殿上靜默了一會兒,一道悠悠女聲響起,“我記得,前朝便有公主嫁往,不知……現在何在?”
義安公主是大夏宗室女,與安帝頂多算是堂兄妹的關系,也是最近一位和親的公主,就在十五年前,如今她也已年過而立,膝下有個三歲的小兒子。
她嫁的那位單於另外還有幾位王後,兒子都高高壯壯的,能獵虎狼了,
她也安安分分的,從不惦記什麽,只和帶來的那些陪嫁之人過日子,雖苦的不像王後了點,但她嫁過來時,就沒指望過自己能享受什麽尊貴。
也是這樣的豁達,才讓她沒有像過去的和親公主一樣,英年早逝了。
她只盼著單於能再活久一點,久到她的兒子長大,這樣她也能安心離去,不用還當新單於的妻子。再心胸開闊,自幼接受漢家熏陶的她也沒法接受這樣的羞辱。
她兒子也受不了,因為她一直在偷偷教兒子漢學,說漢話。
隨著夏室衰微,她的日子也越來越艱難,身在匈奴也隱隱察覺了匈奴王對中原的野心,奈何勢單力薄,處境艱難,也難以傳信回大夏。
還沒等她想好,若是匈奴王侵犯大夏,她是殉國不負大夏王室女尊嚴的好,還是為幼子忍辱負重,大夏突然強盛了起來。
隨著來草原這邊做生意的夏人商隊越多,她也聽說了不少關於大夏那邊的事。
攝政太後收回地方割據政權,恢覆夏室,實行的一系列治國之舉等等。義安公主對年輕太後掌權沒什麽意見,作為王室女,她一直都知道,夏朝這幾代的男人都實在不爭氣,還不如一個女人。
至少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義安公主實在好脾氣,哪怕匈奴王忘記還有她這麽一位公主,準備向大夏再和親時,她也不在意,畢竟草原匈奴也分幾大部落,她所嫁的也只是南單於而已,又嫁過來這麽多年了,實在沒什麽存在感,哪怕在大夏也很少有人能記起她義安了吧。
也不知她在大夏的父王母妃可還好,還有她院中種的那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義安傷感了沒幾天,就有夏使秘密來看望她了。
兩月後,正當匈奴使者催促著大夏為何將和親之事耽擱了這麽久,大夏軍隊已霍霍向草原了。
以匈奴欺辱薄待和親公主為名,二十萬大夏軍打下了南匈奴,將草原自南向北割裂開,攝政太後親筆詔書將南匈奴賜予義安公主及其子南夏郡王為封地。
匈奴人正忌憚於已成為大夏土地的南夏,這完全成為了大夏的天然屏障和緩沖地帶,而且因為南單於與他的一眾王後王子暴斃,南夏郡王為唯一子嗣,原來的南匈奴人,也大多願意聽從這個名號,不願意的匈奴大臣也被夏臣取代,失去了權力。
夜色茫茫中,義安公主抱著尚兩歲的王兒乘著車駕,在一列夏軍的護送下前往大夏。
未想到,此生還有重回故土的機會。
義安公主默默抱緊了熟睡的王兒。
哪怕在生養自己的國土上作人質,也好過在那茹毛飲血千裏茫茫的地方等死。
無論是義安公主回國,還是奪下南匈奴,都是值得大肆慶賀之事。
錦榮略微頓了一下,還是在封賞藺素的詔書上落了筆,對殿下站著的宋澄道,“由你去宣詔吧。”
“是你推薦的人,日後也是協助你做事。”
宋澄接下侍從端來的詔書,拱手行了一禮。
待他宣完詔書,眾人也紛紛向藺素賀喜,雖然都知道以他此次謀劃匈奴局勢的功勞不小,但也未料來的如此之快。
藺素即便再冷靜沈穩,也不免被灌了好幾杯酒,如白玉的面容微染紅暈,惹得隔著簾坐在那邊的女眷朝這邊多看了好幾眼。
跟在錦容身邊的侍女見了不由得掩嘴一笑,錦榮待身邊人素來寬和,溫和一笑道,“怎麽了?”
侍女獨幽笑著說了這事,最後還笑道,“藺六郎依舊不負當年風采。”
這可比平時的酒杯推盞要有趣多了,錦榮挑眉笑道,“我記得藺素也有二十五六了,應該娶妻了吧。”
已為女官的倚劍回道,“他夫人是興雲姚家千金,與藺家老夫人有親,聽說蕙質蘭心,賢良淑德,當得藺家主母之職。”
錦榮微微一笑“既然如此,賜他夫人千金裘,五品誥命。”
見多了花容月貌的美人後,突然出現了一個如詩書所說濯濯如春月柳的美男子,說不覺得新奇那是假的。
尤其是這位郎君還道,“臣願侍太後左右。”
獨幽,倚劍等女官:“……”哪裏來的心機男,和她們爭寵。
但事實上,這個人還是挺特別的,李溪君,完完全全的寒門子弟,也是錦榮推行科舉制時提拔上來的,能力也極佳,甚至不輸於世家子弟。
若是按部就班,青雲直上未必,但步步晉升還是能有的,像宋澄,藺素,還有其他錦榮特別提拔的大臣,都是較為欣賞人才的。
沒想到,在一次立功後覲見她,李溪君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錦榮想了想,欣然道“好。”
從此後,李溪君成了錦榮身邊的起草詔書的人,品級雖低卻地位極貴。
正好她身邊的一些女官要下放到各地督察。
李溪君被重用,似乎也成了朝堂上的一個信號,開始重用寒門勢力,雖說錦榮過去打壓了世家不止兩次,但朝堂上的中堅力量依舊以這類人為主,便是宋澄,也不是純粹的寒門子弟。
錦榮也沒打算搞什麽平衡,但百花齊放的確是應該有的,她並不厭惡世家,但她不喜歡世家獨占的資源土地。
真正的盛世太平絕非一小部分人的尊貴富足。
李溪君也相當有才華,而且比許多人都要來的努力,至少錦榮感覺政務輕松了許多。
像李溪君這樣沒有任何勢力牽扯的寒門子弟的確很好用,不會摻入其他的意思。
而在錦榮身邊待久了,李溪君的態度也漸漸改變了,最後忍不住鬥膽問道,“太後當初留我在身邊,就不擔心有辱清名嗎?”
“清名?”錦榮挑眉一笑,“我還不需要這東西。”
她掌權靠的是軍隊,是對這個國家的治理,早已非太後之名,哪怕是多個真正的男寵,也無人敢指責。而身後名之事,更不是她會在意的。
雖然老爹那欣慰的目光,讓她有些受不了。
“太後是知道臣的目的的。”李溪君默然道。
錦榮微笑道,“不難猜,不過是想坐更高的位子,掌控自己的命運而已。”
李溪君目光灼灼到,“太後不會認為臣心懷叵測嗎?”
“你有能力,我用你,就這樣簡單罷了。”錦榮莞爾,“而且你還長得好看,美人賞心悅目而已。”
雖然太後說著調笑的話,但李溪君很清楚,太後是真的只是在欣賞美人,除此之外別無他意,連他發現時也不禁有些愕然。
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卻是一個真正風光霽月的人。
李溪君自幼就知道自己的相貌好,但沒有任何力量保護的美麗,遭到的只是一味的欺辱嫉妒,所以他發憤讀書,卻又見到了寒門與世家的極大不公。
哪怕自己才華再高,也無施展餘地。
若非太後推行科舉制,他又如何有出頭之日。他不甘世家高高淩駕於寒門之上,所以向太後投誠,甚至不惜獻上一切,只為寒門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但如今,想起過去這些心思,李溪軍不禁羞愧不已。
“而且我也挺欣賞你的。”錦榮微微出神道,“因為你身上有一股狠勁,像極了我認識的一個人。”
李溪君知道這話有些冒犯之意,但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是誰?”
錦榮沒有責怪他,而是笑道,“是我爹。”
安樂侯?李溪君驚詫。
錦榮微微笑道,“因為失去的太多,而不顧一切的狠勁。這樣的人能做的才是別人不敢想的事。”
藺素這類世家子弟做不到,而宋澄這些新起的豪族算半個,寒門勢力讓錦榮看到了她所實行的一切不會在未來被推翻的可能。
當然,這些想的都太遠了。
錦榮只當她該做的都做了,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對小皇帝她也是這麽說的。
老爹唐文賓也算是壽終正寢了,他晚年時也由錦榮挑了個優秀的子弟過嗣繼承唐家香火,她也未給什麽外戚庇佑,便是光憑所挑名唐沖的嗣子極為聰敏,日後也差不到哪去,不怕墮了唐家名聲。
小皇帝不喜歡少帝這個名號,想讓母後給自己取一個新的。
錦榮認真對他道,“讓別人取有什麽意思,萬一不喜歡呢,日後的名號,當由你自己想。”
此言被韓棣記在心中,直到他親政後才自改為明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