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傭兵
關燈
小
中
大
僧羅迦被圍的時候,紅牼率領的艦隊還未從朱方港出發。盡管如此,楚國也不可能向僧羅伽派出援軍。九月收粟,暫時缺糧的秦國倉稟又堆滿了粟米,知彼司認為今年冬天秦軍必有所動作,建議十月開始全國性動員,不管是東地還是故地,都要征召士卒,集結大軍。
這樣的提議毫無疑問的被大司馬府、正朝否決,楚軍現在的問題是士卒未練、軍官不足,尤其是合格的基層軍官不足。一個卒,需要一名卒長、兩名偏長、五名兩長(一兩三列,四十五人),需要正、副各十五名縱長(即一列),除此還有鼓手、旗手、文書等相關軍吏。
以上是矛卒,另外還要三十六弓手。沒有弓手的矛卒非常危險,如果前面被抵住,敵軍用箭矢攢射——鉅甲總有薄弱的地方,蹶張弩十五步可以破甲,後果不堪設想。只有以弓手壓制秦軍弩手,才能避免密集陣列下被敵軍強弩打擊。
三十個師每師十六個卒,共有四百八十個卒,這四百八十個卒中,基層軍官、軍吏大約需要五千人,正、副縱長需要一萬五千人,好在這一萬五千人只在士卒當中選拔。
按照楚軍建軍的基本原則,不管是正、副縱長這樣的後世士官,還是兩長、偏長、卒長這樣的基層軍官、軍吏,都盡可能要求本地化。只有本地化,才能形成士卒與士卒,士卒與軍官之間的韌性。如果換一種敘事方式,那就是要讓縣卒、邑卒幫派化、團夥化、黑社會化,軍隊不屬於國家,只屬於當地的貴族和庶民。
這與楚國的政制體制是同構的,權力源於武力,武力出自軍隊,軍隊來自貴族譽士以及他們轄下的庶民。軍隊內部的組織結構、上下等級,就是現實政治中的組織結構與上下等級。
可惜的是西地沒有貴族,甚至連豪族都沒有,只有剛剛分封下去的譽士。即便是從東地抽調貴族,那也只有東地西部氏族眾多的地方才有貴族,宋地、吳地照樣一片空白。
貴族的缺失使得舊郢之地很難按東地那樣搭建起軍隊的架子,而如果甩開貴族直接建立軍隊,那將是軍隊國家化的先兆。軍隊能國家化嗎?當然不能。
“軍隊國家化”有悖於楚國八百年來的傳統;“軍隊國家化”有害於楚軍的性質;“軍隊國家化”脫離了楚國縣邑政治的現實要求;“軍隊國家化”有違於楚國的根本利益。
在“軍隊非貴族化、軍隊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中,“軍隊國家化”最具蠱惑性。敵對勢力有意攪亂政黨與國家、軍隊的關系,把軍隊的政治屬性與國家屬性對立起來,以軍隊的國家屬性否定軍隊的政治屬性,進而否定貴族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不僅在政治上是有害的,在理論上也說不圓,在實踐上更行不通,是一個虛幻的悖論。
正朝朝決的結果是寧願晚組建、不組建軍隊,也要堅持(羋姓)貴族領導軍隊,絕不組建一支庶民指揮庶民的軍隊。
在此背景下,哪怕知彼司提供了有說服力的情報,全國總動員還是被完全否決,紅牼率領的艦隊中,沒有一名楚軍士卒增援。有的只是白氏、猗氏、孔氏、弦氏、師氏、郭氏、段氏、田氏、程氏、刁氏、毋鹽氏、邴氏十二氏族的私卒。
更確切的說,這是一支列國巨商大賈所組成的傭軍,其中的士卒絕大多數是雇傭來的。列國當中樂意被雇傭的士卒主要在齊國。但齊國的士卒也不是那麽好雇傭,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弄到出國的符傳,要不然再多錢也拉不走人。
好在柏木、檜木所建的私人海舟中,田氏占了幾乎一半。田氏海舟雖然沒有被扣在僧羅迦港,卻被扣在了伍布萊港,而且不是一艘,是十二艘——齊國本就不以產糧著名,魚鹽絲麻才是齊國特產,故而齊國的酒絕大多數要從他國進口,酒稅一漲,田氏海舟全部前往波斯灣裝運本地的棗酒和地中海轉運過來的葡萄酒,然後就被扣了。
田氏出面斡旋,諸氏從齊國雇傭了大約六千名精銳士卒,齊國以外,魏國的白氏、猗氏,趙國的郭氏、段氏也從本國帶出了千人,加上十二氏族內子弟、以及仆臣,勉勉強強湊出一支萬人左右的援軍,十一月上旬從朱方出發,馳援萬裏之外的僧羅迦。
燈塔上楚軍了望哨看到的就是這支由十二氏大商雇傭而來的軍隊。萬名士卒分居在六、七十艘饕餮級貨船上,遠遠看去,從甲板到桅桿都爬滿了人。確認來的是己方艦隊後,援軍已至的旗語從燈塔上發出,城頭的軍吏忘記了禮節,大聲疾告:“援軍至矣!援軍至矣!”
“援軍至矣……”包括歐柘在內,聞言的先是一呆,而後才放聲吶喊、喜極而泣。
圍城數月,最大的壓力不是敵軍進攻,而是敵軍沒有進攻,這種懸而未落讓人提心吊膽,寢食難安。援軍一到,諸人好似打了一針強心劑,當即狂喊起來。
潘地亞人並不是在跳舞,而是在祭祀濕婆,以求在濕婆的保佑下掃滅僧羅迦港內的楚人。城頭楚人的瘋狂讓他們錯愕,他們還有發起第二輪進攻,異教徒就有滅亡的征兆,一時間所有人都拜向正在舞蹈中的女王。他們沒看到的是,賈夫納島東面,兩艘潘地亞哨船正在拼命的西劃,以向正在攻城的大軍告警。
印度船極為簡陋,潘地亞雖然是貿易強國,但塞琉古人、埃及人並不向他們輸出三槳座戰艦技術,他們有的,還是舊式大翼一樣的縫合船。這些游弋在賈夫納以東海面上的船只,隔著十多公裏的距離看到了航行在最前方的混沌號炮艦,然後回劃。可強烈的東北季風下,全帆裝的炮艦和饕餮級貨船很快就趕上了它們。
炮艦對這樣的小目標毫無興趣,燈塔上了望哨已告知了保克海峽中敵人舟楫的情況,不與這兩艘小舟糾纏,速速進入海峽炮轟潘地亞艦隊才是正理。炮艦無害超過,炮艦後方饕餮級貨船上的齊國傭兵卻是大嘩。
看在錢的份上,幾千人來萬裏之外打仗,現在敵人就出現在自己面前。他們先是指著縫合船上的潘地亞人一番評頭論足,而後破口大罵,最後幹脆裝上弓弦對準縫合船射箭。不過射箭是徒勞的,東北季風正烈,距離隔得又遠,射出的箭矢飛出四、五十步就被北風卷去,一支也沒有落到縫合船上。
箭矢雖然沒有射中,縫合船上的潘地亞人猛然卷入六十多艘海舟的舟隊,一艘接一艘大船駛過,頓時忘記了自己方向,他們在舟隊中左支右絀,避免被海舟撞入海裏。海舟大而縫合船小,沒有任何一艘海舟會冒著磕碰的風險脫離隊列,去撞這兩艘敵軍的哨船,它們都是筆直航向保克海峽,準備在炮艦清掃敵軍艦隊後登陸。
‘咚咚咚咚’的刺耳鼓聲再度在城下敲響,哨船雖然沒有預警,但賈夫納島東端也有潘地亞士兵。小山一樣的炮艦從海上駛來,消息立即傳到了城下。然而這時候已經晚了,一馬當先沖入海峽的混沌號已經打開炮門,對準了海峽入口處潘地亞戰艦。
“開炮!”紅牼端著一杯清茶,面不改色的下令。
火炮甲板上的炮長大喝,‘轟’的一聲,三十二斤艦炮對著敵船怒吼。炮聲如雷,火焰中射出的實心炮彈將正對著的一艘縫合船一彈擊碎。開火的硝煙不但彌漫在整層甲板,還彌散在整個海峽。
當第一輪齊射結束,海峽入口處的潘地亞戰舟大多消失不見,海面上只有六艘耀武揚威的混沌級炮艦。
“潘人又欲舞也。”城墻上目睹這一幕的歐柘笑著道,然而身邊沒有任何人能像他這樣笑起。炮艦上掛的是代表大王三頭鳳旗,但炮艦匪夷所思的轟擊讓人害怕。
諸人忐忑間,炮艦再度開炮,操帆技巧遠勝貨船的混沌號從賈夫納島頂端、大小骨節之間只有四百多米的縫隙航入骨節之間的海灣,開始炮擊沿岸的潘地亞軍隊的軍營、輜重、以及留守營帳內的士卒。炮火的肆虐下,舟楫、車輛、輜重打的一片狼藉,士卒鬼哭狼嚎到處逃亡。
而當混沌號越來越靠近港邑時,它發射的炮彈已經能傷及城北西側的潘地亞軍隊。這時候已經不是混沌號一艘炮艦在猛轟,跟著混沌號航入這段海灣的忽號、倏(shu)號也在開炮猛轟。擊中士卒倒也罷了,幾發炮彈竟然落在象群之中,本就對炮聲驚慌的象群突然炸營。
三百多頭戰象就是三百多輛重型戎車,這些戎車四散奔逐,將已經松動的潘地亞軍隊陣列沖的混亂不堪。這時候士卒丟棄了彩車上的女王,奔向任何他們覺得安全的地方。城頭看見這一幕的歐柘後悔不已,他早該下令士卒出城趁亂追擊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樣的提議毫無疑問的被大司馬府、正朝否決,楚軍現在的問題是士卒未練、軍官不足,尤其是合格的基層軍官不足。一個卒,需要一名卒長、兩名偏長、五名兩長(一兩三列,四十五人),需要正、副各十五名縱長(即一列),除此還有鼓手、旗手、文書等相關軍吏。
以上是矛卒,另外還要三十六弓手。沒有弓手的矛卒非常危險,如果前面被抵住,敵軍用箭矢攢射——鉅甲總有薄弱的地方,蹶張弩十五步可以破甲,後果不堪設想。只有以弓手壓制秦軍弩手,才能避免密集陣列下被敵軍強弩打擊。
三十個師每師十六個卒,共有四百八十個卒,這四百八十個卒中,基層軍官、軍吏大約需要五千人,正、副縱長需要一萬五千人,好在這一萬五千人只在士卒當中選拔。
按照楚軍建軍的基本原則,不管是正、副縱長這樣的後世士官,還是兩長、偏長、卒長這樣的基層軍官、軍吏,都盡可能要求本地化。只有本地化,才能形成士卒與士卒,士卒與軍官之間的韌性。如果換一種敘事方式,那就是要讓縣卒、邑卒幫派化、團夥化、黑社會化,軍隊不屬於國家,只屬於當地的貴族和庶民。
這與楚國的政制體制是同構的,權力源於武力,武力出自軍隊,軍隊來自貴族譽士以及他們轄下的庶民。軍隊內部的組織結構、上下等級,就是現實政治中的組織結構與上下等級。
可惜的是西地沒有貴族,甚至連豪族都沒有,只有剛剛分封下去的譽士。即便是從東地抽調貴族,那也只有東地西部氏族眾多的地方才有貴族,宋地、吳地照樣一片空白。
貴族的缺失使得舊郢之地很難按東地那樣搭建起軍隊的架子,而如果甩開貴族直接建立軍隊,那將是軍隊國家化的先兆。軍隊能國家化嗎?當然不能。
“軍隊國家化”有悖於楚國八百年來的傳統;“軍隊國家化”有害於楚軍的性質;“軍隊國家化”脫離了楚國縣邑政治的現實要求;“軍隊國家化”有違於楚國的根本利益。
在“軍隊非貴族化、軍隊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中,“軍隊國家化”最具蠱惑性。敵對勢力有意攪亂政黨與國家、軍隊的關系,把軍隊的政治屬性與國家屬性對立起來,以軍隊的國家屬性否定軍隊的政治屬性,進而否定貴族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不僅在政治上是有害的,在理論上也說不圓,在實踐上更行不通,是一個虛幻的悖論。
正朝朝決的結果是寧願晚組建、不組建軍隊,也要堅持(羋姓)貴族領導軍隊,絕不組建一支庶民指揮庶民的軍隊。
在此背景下,哪怕知彼司提供了有說服力的情報,全國總動員還是被完全否決,紅牼率領的艦隊中,沒有一名楚軍士卒增援。有的只是白氏、猗氏、孔氏、弦氏、師氏、郭氏、段氏、田氏、程氏、刁氏、毋鹽氏、邴氏十二氏族的私卒。
更確切的說,這是一支列國巨商大賈所組成的傭軍,其中的士卒絕大多數是雇傭來的。列國當中樂意被雇傭的士卒主要在齊國。但齊國的士卒也不是那麽好雇傭,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弄到出國的符傳,要不然再多錢也拉不走人。
好在柏木、檜木所建的私人海舟中,田氏占了幾乎一半。田氏海舟雖然沒有被扣在僧羅迦港,卻被扣在了伍布萊港,而且不是一艘,是十二艘——齊國本就不以產糧著名,魚鹽絲麻才是齊國特產,故而齊國的酒絕大多數要從他國進口,酒稅一漲,田氏海舟全部前往波斯灣裝運本地的棗酒和地中海轉運過來的葡萄酒,然後就被扣了。
田氏出面斡旋,諸氏從齊國雇傭了大約六千名精銳士卒,齊國以外,魏國的白氏、猗氏,趙國的郭氏、段氏也從本國帶出了千人,加上十二氏族內子弟、以及仆臣,勉勉強強湊出一支萬人左右的援軍,十一月上旬從朱方出發,馳援萬裏之外的僧羅迦。
燈塔上楚軍了望哨看到的就是這支由十二氏大商雇傭而來的軍隊。萬名士卒分居在六、七十艘饕餮級貨船上,遠遠看去,從甲板到桅桿都爬滿了人。確認來的是己方艦隊後,援軍已至的旗語從燈塔上發出,城頭的軍吏忘記了禮節,大聲疾告:“援軍至矣!援軍至矣!”
“援軍至矣……”包括歐柘在內,聞言的先是一呆,而後才放聲吶喊、喜極而泣。
圍城數月,最大的壓力不是敵軍進攻,而是敵軍沒有進攻,這種懸而未落讓人提心吊膽,寢食難安。援軍一到,諸人好似打了一針強心劑,當即狂喊起來。
潘地亞人並不是在跳舞,而是在祭祀濕婆,以求在濕婆的保佑下掃滅僧羅迦港內的楚人。城頭楚人的瘋狂讓他們錯愕,他們還有發起第二輪進攻,異教徒就有滅亡的征兆,一時間所有人都拜向正在舞蹈中的女王。他們沒看到的是,賈夫納島東面,兩艘潘地亞哨船正在拼命的西劃,以向正在攻城的大軍告警。
印度船極為簡陋,潘地亞雖然是貿易強國,但塞琉古人、埃及人並不向他們輸出三槳座戰艦技術,他們有的,還是舊式大翼一樣的縫合船。這些游弋在賈夫納以東海面上的船只,隔著十多公裏的距離看到了航行在最前方的混沌號炮艦,然後回劃。可強烈的東北季風下,全帆裝的炮艦和饕餮級貨船很快就趕上了它們。
炮艦對這樣的小目標毫無興趣,燈塔上了望哨已告知了保克海峽中敵人舟楫的情況,不與這兩艘小舟糾纏,速速進入海峽炮轟潘地亞艦隊才是正理。炮艦無害超過,炮艦後方饕餮級貨船上的齊國傭兵卻是大嘩。
看在錢的份上,幾千人來萬裏之外打仗,現在敵人就出現在自己面前。他們先是指著縫合船上的潘地亞人一番評頭論足,而後破口大罵,最後幹脆裝上弓弦對準縫合船射箭。不過射箭是徒勞的,東北季風正烈,距離隔得又遠,射出的箭矢飛出四、五十步就被北風卷去,一支也沒有落到縫合船上。
箭矢雖然沒有射中,縫合船上的潘地亞人猛然卷入六十多艘海舟的舟隊,一艘接一艘大船駛過,頓時忘記了自己方向,他們在舟隊中左支右絀,避免被海舟撞入海裏。海舟大而縫合船小,沒有任何一艘海舟會冒著磕碰的風險脫離隊列,去撞這兩艘敵軍的哨船,它們都是筆直航向保克海峽,準備在炮艦清掃敵軍艦隊後登陸。
‘咚咚咚咚’的刺耳鼓聲再度在城下敲響,哨船雖然沒有預警,但賈夫納島東端也有潘地亞士兵。小山一樣的炮艦從海上駛來,消息立即傳到了城下。然而這時候已經晚了,一馬當先沖入海峽的混沌號已經打開炮門,對準了海峽入口處潘地亞戰艦。
“開炮!”紅牼端著一杯清茶,面不改色的下令。
火炮甲板上的炮長大喝,‘轟’的一聲,三十二斤艦炮對著敵船怒吼。炮聲如雷,火焰中射出的實心炮彈將正對著的一艘縫合船一彈擊碎。開火的硝煙不但彌漫在整層甲板,還彌散在整個海峽。
當第一輪齊射結束,海峽入口處的潘地亞戰舟大多消失不見,海面上只有六艘耀武揚威的混沌級炮艦。
“潘人又欲舞也。”城墻上目睹這一幕的歐柘笑著道,然而身邊沒有任何人能像他這樣笑起。炮艦上掛的是代表大王三頭鳳旗,但炮艦匪夷所思的轟擊讓人害怕。
諸人忐忑間,炮艦再度開炮,操帆技巧遠勝貨船的混沌號從賈夫納島頂端、大小骨節之間只有四百多米的縫隙航入骨節之間的海灣,開始炮擊沿岸的潘地亞軍隊的軍營、輜重、以及留守營帳內的士卒。炮火的肆虐下,舟楫、車輛、輜重打的一片狼藉,士卒鬼哭狼嚎到處逃亡。
而當混沌號越來越靠近港邑時,它發射的炮彈已經能傷及城北西側的潘地亞軍隊。這時候已經不是混沌號一艘炮艦在猛轟,跟著混沌號航入這段海灣的忽號、倏(shu)號也在開炮猛轟。擊中士卒倒也罷了,幾發炮彈竟然落在象群之中,本就對炮聲驚慌的象群突然炸營。
三百多頭戰象就是三百多輛重型戎車,這些戎車四散奔逐,將已經松動的潘地亞軍隊陣列沖的混亂不堪。這時候士卒丟棄了彩車上的女王,奔向任何他們覺得安全的地方。城頭看見這一幕的歐柘後悔不已,他早該下令士卒出城趁亂追擊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