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中計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世上如果有後悔藥的話,趙政一定要買一顆。
秦軍潰敗,楚軍騎兵不時突擊,到最後連衛卒也被擊潰,留在他身邊的衛卒只有千餘人。左軍之將楊端和派人請他去豐鎬,右軍之將蒙恬希望他東渡灞水。他心裏想往東,可偵騎說東面鏟水浮橋已被荊人所占,而章邯又敗,十五萬秦軍盡墨。
拋棄了常旗,不再騎那匹赤驥馬,顛簸馬車裏的趙政心中全是後悔。他後悔聽信衛繚等人的計策,不決戰僅阻擊;他後悔再任章邯為將,使得南面楚軍攻占灞上,切斷秦軍的退路;他後悔兩個時辰前自己沒有策馬迎擊楚王,如果楚王死了,自己不會匿身逃亡。如果自己死了,那一了百了,不會受到這樣的屈辱……
趙政眼睛充血,看誰都是兇橫懷疑。奉漿的寺人稍微慢了,便被他一腳踹倒——他知道自己應該理智,可他控制不知自己的情緒。更準確的說,他找不到平和的方式來發洩憤恨和不滿,而如果不發洩,他的內心無法安寧。
“大王……”趙高也在馬車裏,他奉給趙政的東西,是庶民才吃的糲餅。為了逃亡,一切多餘的東西都扔掉了,現在只有這種下等幹糧。
“寡人不餓。”趙政毫無食欲,深深的陷在懊悔中。
“大王今日粒米未進,再不進食……”趙高在車廂裏頓首,沒有伺候好大王是他的責任。
“寡人不餓!”趙政大怒,一揮袖就把他奉著的東西掃飛。
“小人死罪!小人死罪……”趙高惴惴,他大喊請罪時,車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荊人!”
從中午到現在,馬車一直在行進。先是往南,然後往東,接著又往西。任何一個方向都能碰到荊人騎兵,此時秦軍再無戰心,哪怕荊人是單騎,也不敢主動攻擊,而是速速避走隱匿。這是偵騎,不主動避走反而發起進攻會惹人懷疑,故而保護趙政的衛卒也是避走隱匿。
先秦時期的西安並不平坦,有塬、有溝、有池、有澤,上林苑會建在這裏,當然是因為這裏有山有水有林。衛卒行走於上林苑中,就好像行走在鹹陽城中,一切都是輕車熟路。此刻衛卒就隱沒在一片灌木林裏,等待楚軍騎兵經過。
諸人聽著馬蹄聲,情不自禁屏住呼吸。悶熱的馬車內,趙政的臉越來越扭曲,他無法忍受在自己的土地上躲避荊人的屈辱,他是秦國之王,不是秦國的城旦、隸臣。
“……與荊王一戰。”他雙手交握,面色已然漲紅。
“寡人欲與荊王一戰!”他覆念道,腦海裏想起荊王單騎前沖的場景,那時秦軍還未潰。
“寡人欲與荊王一戰!!”他歇斯底裏的爆喝,聲音直透車廂,傳向車外。
“大王何謂?”衛繚在另一輛戎車上,他正慶幸楚軍騎兵消失,沒想到車廂內的趙政突然狂喊。他與趙勇對視一眼,趕忙上前開門,揖向趙政。
“寡人欲與荊王一戰!”趙政踏步走出車廂,就要尋找赤驥,可是他什麽也沒看到。
“大王何至於此!”趙勇勸道。“昔年先君穆公數敗晉人之手,屢受屈辱,又如何?”
秦穆公霸於西戎、聯楚抗晉,奠定秦國後日之根基,趙勇的勸慰雖然讓趙政心裏好受些,可他還是決心與熊荊一戰。
“大王已忘當年之志否?”衛繚沒有勸慰,而是直接相問。
“未曾忘。”衛繚剛入秦國時,楚國還沒有今日的威勢,想到昔年一天下的壯志,再念及當下的窘境,趙政心中戚然。以前的敗都是小敗,今日的敗卻是大敗。也許,一天下的願望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大王既未忘當年之志,何以逞莽夫之勇?”秦國的根基是趙政,趙政如果出了什麽問題,那秦國必生大亂。這不是關乎天下的一統,而關乎衛繚這些客卿的富貴。“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王或以為己不如荊王勇武,然勇武何益?今日之敗,乃荊人之計也!”
衛繚悲哀說道,他現在才明白昨日荊王為何要主動退讓。
“何謂?”趙政不解,他不清楚己方如何中荊人之計。
“昨日大王與荊王相視於渭水,荊王先退。此荊人之計也。”衛繚很肯定的道。“其時荊王先退,我軍以為荊王怯,大王也以為荊王怯,故而勇也。
兵不厭詐,故善戰之師,多以智勝而非勇勝。大王因勇而前行,速退後軍心大亂,全軍皆崩,此我中荊人之計也。”
“……”趙政不敢置信的看著衛繚,他從未想過這些事情可以這樣連起來解讀。旁邊的趙勇也有些懵,他從沒想過到昨日荊王在渭水邊退走是計謀。
“荊人此計,乃誘我鬥勇而不鬥智。鬥勇,荊人勝也,鬥智,我軍勝也。”衛繚繼續道。“大王欲與荊王一戰,此正中荊人之計也。”
“那寡人當如何?”趙政一直在後悔,從未想到自己中了楚人的計。他以為秦軍戰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勇敢,不知道秦軍戰敗是因為自己太勇敢。
“此易也。”衛繚道。“大王不行莽夫之勇,我軍便可勝荊人。”
“寡人不解,請教寡人。”趙政思維有些顛倒,很難理解衛繚所言,他說完對衛繚深揖。
“兩軍相鬥,有鬥力鬥智之分。荊人易怒,故而常鬥力而不鬥智。”衛繚道,話語刷新趙政的三觀。“秦人重利,怒則蠻勇,蠻勇則失利,故常鬥智。荊人勝我,力勝也。大王不與荊人鬥智,卻與其鬥力,此大謬也。我軍潰敗,大王當雌伏忍辱,行勾踐當年之事,坐臥而食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豈能再與荊人鬥力?”
沒有誰比勾踐更適合勸慰趙政了,勾踐臣服吳王而存國,十年後滅吳覆仇。趙政遠沒有到對楚國臣服的那一步,衛繚這番話中,忍辱二字讓他銘記於心。
然而他畢竟不是幾歲大的孩童,勾踐能滅吳國可不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就滅的。範蠡、文種都是楚人,沒有楚國全方面的支持,不說十年教訓,就是百年教訓,越國也未必能滅吳。
技術上的輸出,外交上的制衡,經濟上的扶持,這才是提升國力的關鍵,而不是什麽臥薪嘗膽、十年教訓。不會造戰車,臥薪嘗膽就能造出戰車?庫府裏沒錢,十年教訓就能‘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
臥薪嘗膽、勾踐滅吳,這道先秦釀制的心靈雞湯甚是美味,但受過完整宮廷教育的趙政知道吳越之間的爭端仍然是楚國與中原諸國爭霸的延續。之所以越國能滅吳,乃是其最初的扶持者晉國最終衰弱,再則是楚國對越國的全力扶持——勾踐破吳,距吳師入郢不過二十四年。
如今秦國連遭大敗,數郡為荊人所奪,僅僅臥薪嘗膽是不夠的。臥薪嘗膽就能打贏荊人?十年教訓就能克制巫器?只有愚夫才相信這樣的謊言,趙政不是愚夫。
“秦軍可勝荊人否?”趙政終於冷靜了下來,問出這個最最正確的問題。
“可也。”衛繚對此早有思考,毫不猶豫的答可。
“請衛卿教寡人!”趙政不再是揖禮,而是跪地大拜頓首。趙勇當即失色,衛繚則坦然受之,他覺得自己受得起趙政的頓首之禮。
*
“王後、王後……”趙政大拜頓首的時候,一個寺人沖進六英宮。羋蒨見他奔來臉色愈壞,她不想、也不敢聽寺人的稟告,因為不管如何消息都是壞的,然而她又不能不聽。她就那樣僵坐,等著寺人開口。
“啟稟王後,我軍、我軍敗矣。”寺人猶豫著,最終如實相告。
“啊……”羋蒨啊了一聲,然後覺得室內的幕帳開始旋轉,她狠狠地咬了自己舌頭一口,劇痛讓她恢覆了一些清醒。“大王若何?大王何在?”她手揪著胸口急問。
“尚未知也。”寺人一句未知聽得她眼淚落下。秦軍戰敗是最壞的噩耗,丈夫就在軍中,秦軍戰敗幾等於他薨落。然而噩耗並不僅僅是這一個,她垂淚時,又一個寺人匆匆奔來,他跑到身前,張著嘴沒有說話,臉色卻是火燒屁股的焦急。
“何事?”羋蒨抹淚問道。
“墨者、墨者入城矣!”寺人結舌了幾次才說出一句話,他的話讓羋蒨奇怪。
“墨者入城又如何?”羋蒨低語,她不知道的是,一場蔓延全鹹陽的大火正在城東燃起。
前夜燕無佚帶人出廢丘,急行三十裏而止,剛剛壓在楚軍偵騎的巡邏線上。昨夜又奔行二十裏,壓在今日楚軍偵騎的巡邏線上,早上等楚軍偵騎馳過,十萬人往北從鹹陽城西入城。
楚軍離城未曾留守,鹹陽城交還給了秦人。門司馬放燕無佚等人入城。廢丘那頓晚飯後餓了一天的隸臣一入城就四處覓食,倉稟裏沒有粟米就沖到城東貴人家裏搶奪,搶奪時殺人失火再正常不過,今日東南風正猛,寺人沖進來稟告時,城東已經燒起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秦軍潰敗,楚軍騎兵不時突擊,到最後連衛卒也被擊潰,留在他身邊的衛卒只有千餘人。左軍之將楊端和派人請他去豐鎬,右軍之將蒙恬希望他東渡灞水。他心裏想往東,可偵騎說東面鏟水浮橋已被荊人所占,而章邯又敗,十五萬秦軍盡墨。
拋棄了常旗,不再騎那匹赤驥馬,顛簸馬車裏的趙政心中全是後悔。他後悔聽信衛繚等人的計策,不決戰僅阻擊;他後悔再任章邯為將,使得南面楚軍攻占灞上,切斷秦軍的退路;他後悔兩個時辰前自己沒有策馬迎擊楚王,如果楚王死了,自己不會匿身逃亡。如果自己死了,那一了百了,不會受到這樣的屈辱……
趙政眼睛充血,看誰都是兇橫懷疑。奉漿的寺人稍微慢了,便被他一腳踹倒——他知道自己應該理智,可他控制不知自己的情緒。更準確的說,他找不到平和的方式來發洩憤恨和不滿,而如果不發洩,他的內心無法安寧。
“大王……”趙高也在馬車裏,他奉給趙政的東西,是庶民才吃的糲餅。為了逃亡,一切多餘的東西都扔掉了,現在只有這種下等幹糧。
“寡人不餓。”趙政毫無食欲,深深的陷在懊悔中。
“大王今日粒米未進,再不進食……”趙高在車廂裏頓首,沒有伺候好大王是他的責任。
“寡人不餓!”趙政大怒,一揮袖就把他奉著的東西掃飛。
“小人死罪!小人死罪……”趙高惴惴,他大喊請罪時,車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荊人!”
從中午到現在,馬車一直在行進。先是往南,然後往東,接著又往西。任何一個方向都能碰到荊人騎兵,此時秦軍再無戰心,哪怕荊人是單騎,也不敢主動攻擊,而是速速避走隱匿。這是偵騎,不主動避走反而發起進攻會惹人懷疑,故而保護趙政的衛卒也是避走隱匿。
先秦時期的西安並不平坦,有塬、有溝、有池、有澤,上林苑會建在這裏,當然是因為這裏有山有水有林。衛卒行走於上林苑中,就好像行走在鹹陽城中,一切都是輕車熟路。此刻衛卒就隱沒在一片灌木林裏,等待楚軍騎兵經過。
諸人聽著馬蹄聲,情不自禁屏住呼吸。悶熱的馬車內,趙政的臉越來越扭曲,他無法忍受在自己的土地上躲避荊人的屈辱,他是秦國之王,不是秦國的城旦、隸臣。
“……與荊王一戰。”他雙手交握,面色已然漲紅。
“寡人欲與荊王一戰!”他覆念道,腦海裏想起荊王單騎前沖的場景,那時秦軍還未潰。
“寡人欲與荊王一戰!!”他歇斯底裏的爆喝,聲音直透車廂,傳向車外。
“大王何謂?”衛繚在另一輛戎車上,他正慶幸楚軍騎兵消失,沒想到車廂內的趙政突然狂喊。他與趙勇對視一眼,趕忙上前開門,揖向趙政。
“寡人欲與荊王一戰!”趙政踏步走出車廂,就要尋找赤驥,可是他什麽也沒看到。
“大王何至於此!”趙勇勸道。“昔年先君穆公數敗晉人之手,屢受屈辱,又如何?”
秦穆公霸於西戎、聯楚抗晉,奠定秦國後日之根基,趙勇的勸慰雖然讓趙政心裏好受些,可他還是決心與熊荊一戰。
“大王已忘當年之志否?”衛繚沒有勸慰,而是直接相問。
“未曾忘。”衛繚剛入秦國時,楚國還沒有今日的威勢,想到昔年一天下的壯志,再念及當下的窘境,趙政心中戚然。以前的敗都是小敗,今日的敗卻是大敗。也許,一天下的願望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大王既未忘當年之志,何以逞莽夫之勇?”秦國的根基是趙政,趙政如果出了什麽問題,那秦國必生大亂。這不是關乎天下的一統,而關乎衛繚這些客卿的富貴。“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王或以為己不如荊王勇武,然勇武何益?今日之敗,乃荊人之計也!”
衛繚悲哀說道,他現在才明白昨日荊王為何要主動退讓。
“何謂?”趙政不解,他不清楚己方如何中荊人之計。
“昨日大王與荊王相視於渭水,荊王先退。此荊人之計也。”衛繚很肯定的道。“其時荊王先退,我軍以為荊王怯,大王也以為荊王怯,故而勇也。
兵不厭詐,故善戰之師,多以智勝而非勇勝。大王因勇而前行,速退後軍心大亂,全軍皆崩,此我中荊人之計也。”
“……”趙政不敢置信的看著衛繚,他從未想過這些事情可以這樣連起來解讀。旁邊的趙勇也有些懵,他從沒想過到昨日荊王在渭水邊退走是計謀。
“荊人此計,乃誘我鬥勇而不鬥智。鬥勇,荊人勝也,鬥智,我軍勝也。”衛繚繼續道。“大王欲與荊王一戰,此正中荊人之計也。”
“那寡人當如何?”趙政一直在後悔,從未想到自己中了楚人的計。他以為秦軍戰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勇敢,不知道秦軍戰敗是因為自己太勇敢。
“此易也。”衛繚道。“大王不行莽夫之勇,我軍便可勝荊人。”
“寡人不解,請教寡人。”趙政思維有些顛倒,很難理解衛繚所言,他說完對衛繚深揖。
“兩軍相鬥,有鬥力鬥智之分。荊人易怒,故而常鬥力而不鬥智。”衛繚道,話語刷新趙政的三觀。“秦人重利,怒則蠻勇,蠻勇則失利,故常鬥智。荊人勝我,力勝也。大王不與荊人鬥智,卻與其鬥力,此大謬也。我軍潰敗,大王當雌伏忍辱,行勾踐當年之事,坐臥而食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豈能再與荊人鬥力?”
沒有誰比勾踐更適合勸慰趙政了,勾踐臣服吳王而存國,十年後滅吳覆仇。趙政遠沒有到對楚國臣服的那一步,衛繚這番話中,忍辱二字讓他銘記於心。
然而他畢竟不是幾歲大的孩童,勾踐能滅吳國可不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就滅的。範蠡、文種都是楚人,沒有楚國全方面的支持,不說十年教訓,就是百年教訓,越國也未必能滅吳。
技術上的輸出,外交上的制衡,經濟上的扶持,這才是提升國力的關鍵,而不是什麽臥薪嘗膽、十年教訓。不會造戰車,臥薪嘗膽就能造出戰車?庫府裏沒錢,十年教訓就能‘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
臥薪嘗膽、勾踐滅吳,這道先秦釀制的心靈雞湯甚是美味,但受過完整宮廷教育的趙政知道吳越之間的爭端仍然是楚國與中原諸國爭霸的延續。之所以越國能滅吳,乃是其最初的扶持者晉國最終衰弱,再則是楚國對越國的全力扶持——勾踐破吳,距吳師入郢不過二十四年。
如今秦國連遭大敗,數郡為荊人所奪,僅僅臥薪嘗膽是不夠的。臥薪嘗膽就能打贏荊人?十年教訓就能克制巫器?只有愚夫才相信這樣的謊言,趙政不是愚夫。
“秦軍可勝荊人否?”趙政終於冷靜了下來,問出這個最最正確的問題。
“可也。”衛繚對此早有思考,毫不猶豫的答可。
“請衛卿教寡人!”趙政不再是揖禮,而是跪地大拜頓首。趙勇當即失色,衛繚則坦然受之,他覺得自己受得起趙政的頓首之禮。
*
“王後、王後……”趙政大拜頓首的時候,一個寺人沖進六英宮。羋蒨見他奔來臉色愈壞,她不想、也不敢聽寺人的稟告,因為不管如何消息都是壞的,然而她又不能不聽。她就那樣僵坐,等著寺人開口。
“啟稟王後,我軍、我軍敗矣。”寺人猶豫著,最終如實相告。
“啊……”羋蒨啊了一聲,然後覺得室內的幕帳開始旋轉,她狠狠地咬了自己舌頭一口,劇痛讓她恢覆了一些清醒。“大王若何?大王何在?”她手揪著胸口急問。
“尚未知也。”寺人一句未知聽得她眼淚落下。秦軍戰敗是最壞的噩耗,丈夫就在軍中,秦軍戰敗幾等於他薨落。然而噩耗並不僅僅是這一個,她垂淚時,又一個寺人匆匆奔來,他跑到身前,張著嘴沒有說話,臉色卻是火燒屁股的焦急。
“何事?”羋蒨抹淚問道。
“墨者、墨者入城矣!”寺人結舌了幾次才說出一句話,他的話讓羋蒨奇怪。
“墨者入城又如何?”羋蒨低語,她不知道的是,一場蔓延全鹹陽的大火正在城東燃起。
前夜燕無佚帶人出廢丘,急行三十裏而止,剛剛壓在楚軍偵騎的巡邏線上。昨夜又奔行二十裏,壓在今日楚軍偵騎的巡邏線上,早上等楚軍偵騎馳過,十萬人往北從鹹陽城西入城。
楚軍離城未曾留守,鹹陽城交還給了秦人。門司馬放燕無佚等人入城。廢丘那頓晚飯後餓了一天的隸臣一入城就四處覓食,倉稟裏沒有粟米就沖到城東貴人家裏搶奪,搶奪時殺人失火再正常不過,今日東南風正猛,寺人沖進來稟告時,城東已經燒起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