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猶豫
關燈
小
中
大
別字未改。勿訂。
只有富有經驗的騎士,知道夾緊馬腹迫使坐騎向前,才能馭使戰馬沖向高大的騎墻。兩軍對沖,最先觸及對方的雙方的騎矛。楚軍的騎矛制造時已要求自然斷裂,秦軍的騎矛就是兩丈四尺的夷矛,積木柲雖然堅硬,但在劇烈的對撞中仍會折斷。
木屑飛濺中,被擊中的騎士如果沒有著甲,就會被對方的騎矛直接捅穿;如果著甲,未曾抓緊鞍繩夾緊馬腹,那就被騎矛擊飛。
“擊鼓,攻!”李信看到了趙國援兵,毫不猶豫的下令進攻。
‘咚咚、咚咚、咚咚……’秦軍戎車上的建鼓大力的敲響,向河塗上的趙軍發起第三次進攻。
騎軍策馬前沖,他們手裏的武器不是再是臂弩,而是騎弓,披的也不是皮甲,而是更細更密的魚鱗石甲。兩千疇騎立在軍陣之後,他們並沒有馬上發起進攻。疇騎是寶貴的,若不是迫不得已,只有傻瓜才會讓這些珍貴的重騎兵直接沖擊敵陣。
“箭!箭!”轟隆隆的馬蹄聲中,趙軍卒長在狂喊。黑衣並無成建制的弓手,出行又太急,箭矢帶的不足。箭矢用完後,如今秦騎再攻,趙軍只能硬抗了。
‘嗖嗖嗖……’奔至趙軍陣前秦軍騎手一邊打馬轉向,一邊放箭。他們距離趙軍只有二三十步,這麽近的距離即便是騎弓,也能射穿皮甲。好在趙軍身上穿的都是楚制鉅甲,雖然不是最新式的鐵胄,也擋住絕大部分箭矢。只有被射中面門,黑衣才發出一聲悶哼,往後跌倒。
河灘上戰馬奔行甚緩,但讓李信無法接受的是秦軍騎手的箭矢一半以上都失的。他看過義渠人的騎射,再對比秦軍騎兵,簡直是不忍直視。
“為何如此?”李信寒著臉轉頭質問辛勝。
“末將督導不利,請大將軍責罰。”辛勝汗瞬間就下來了。騎射騎射,那那麽容易。武騎士此前只是騎馬步兵,怎麽比得了義渠人一生下來就在馬背上。
“鳴金!”李信悶哼一記。趙人已向沿河縣邑告援,一旦抵達平原津的舟楫足夠到能將趙人全部運走,趙王就會乘舟而去;另外一個可能就是趙王在等趙國舟師,一旦趙國舟師趕到平原津,就能護送他往大河下游而去。
‘當當當當’的鳴鉦聲響徹整個河灘,沖出陣列的秦軍騎手聞聲全部撤回。不明所以的趙軍軍陣中爆發出一陣喝彩,以為秦軍又被擊退了。
“稟相邦、將軍,秦軍退矣。”津邑之上,眼見秦軍撤兵,諸將一時大喜。
“秦人為何鳴金?”才放了一輪箭秦軍就退了,趙粱覺得很奇怪。
“這……”誰也不知道秦人為何鳴金,可一會見騎軍騎手全都下馬,眾人才覺得嗓子有些發幹,秦軍這是要步戰啊。
李信鳴金的原因確實是要武騎士步戰。以武騎士的騎射水平,攻十天也未必能破趙軍戰陣,唯有下馬步戰才能快速擊潰趙軍,堵住趙王登舟之路,而這,正是趙軍最擔心的。
“請大王與相邦登舟,晚之悔矣。”趙蔥揖道,他不止一次這樣建議。
“君上,我至平原津已兩日,齊人仍不準我入境,此當不與我相盟也。君上何必信如尾生,抱柱而死?”顏聚本是齊人,對齊國自然了解。趙王欲入齊國會盟,河對岸的齊將再怎麽也應該先迎趙王入境,然後再快馬通報齊王,現在不讓入境,根本就不是沒有收到王命,而是收到了不讓趙王入境的王命。
齊人的心思趙粱如何不知,他只是對這次會盟太過太過看重罷了。顏聚說完他終於太息一聲,道:“走!”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再也沒有什麽比這更讓人懊惱的了。熊荊當日就離高唐而去,他不是往東從穆陵關返楚,而是北上至平原津,打算乘戰舟逆河經大梁返楚。
戰舟是信鴿召喚的,信鴿從高唐飛至郢都,郢都大司馬府見信後命令大梁北城的舟師入大河南下至平原津。救助被困於此的趙王是一,接熊荊等人返楚是二。
一行人趕到平原津時,河對岸的趙人已撤得無影無蹤。陸離鏡裏能看到津渡被火燒得焦黑,河灘上還有一些屍首。
“大王何以要與齊人解娉?楚齊兩國姻盟不易。若兩國解娉,秦人得益也。”熊荊面色不愉的坐在車上,屈光、靳以坐在外側,一路上他們都在勸熊荊不要意氣用事。
“役夫之女也是役夫,羋姓血統高貴,豈能以役夫為妻?”熊荊一般不答話,只當兩人是蒼蠅嗡鳴,不時才答這麽一句兩句,讓兩人無言以對。
“大王此言差矣。齊人乃媯姓,媯姓乃舜帝之後……”靳以是太宰,兩國解娉這麽大的事,無論如何他都要設法挽回的。
“返都後不佞以為楚國要議立血統之法。”熊荊根本就沒理靳以,只對成介說話。“怯弱之人、無信之人今後不得姓羋。”
“臣敬受命。”成介立即答應。他知道此時熊荊正處於深深的挫敗中。本來三國會盟是不報什麽希望的,可齊王為服食不死藥,滿口答應三國會盟,現在倒好,秦國攻趙,又借口不與趙國會盟,弄得大王如此不悅。
好在秦國現在攻伐的是趙國,三國不盟短時內對楚國並無大害。只是三國不盟今後如何阻擋秦國滅諸國一天下?難道真的只能靠楚國自己?
成介目光轉換,剛好對上熊荊看過來的目光,他心中一動,不由道:“大王,臣以為今後不當再抱會盟合縱之想,楚人只能依仗楚人自己。”
經歷此事,熊荊因齊王答應會盟而漂浮起來的心思逐漸沈澱。秦國能夠做大、能在秦始皇執政後的十幾年掃滅諸國、一統天下,大半是因為關東諸侯懼秦。懼秦從而賄秦,賄秦後秦國貪欲更足,終有一統天下的想法。
“成敖以為趙人如何?”大河就在車外,河水浩蕩東去,熊荊不免想起了趙人。
“秦國伐趙,趙人可信,秦國不伐趙,趙人不可信。”成介的回答讓熊荊忍不住失笑。
前年自己求趙國出兵時,趙國只出了船。是因為趙國攻燕缺少甲士?不是。攻燕的主力是李牧的代郡軍,邯鄲的趙軍最少有十萬大軍可以調動,但趙人就是不出兵。
趙人也擔心得罪秦國,他們就盼望著秦國一直伐楚,永不伐趙。然而秦人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打不過就討好、會盟、反間,打得過就得寸進尺、欲壑難填,被楚國舟師克制住了的秦軍最終轉而伐趙。
“從今以後邦交之事由諸敖行之。”熊荊只覺得自己倦了,更覺得孤單。因為天下之大,楚國沒有半個朋友。齊國這樣的大國,還不如西甌那樣的部落。
諸越不知道秦國的強大嗎?即便以前不知道,前年參戰之後也應該知道。可敵人強大和自己反抗有什麽關系?因為敵人強大就不反抗,因為敵人弱小就反抗?
楚人有楚人的尊嚴,越人也有越人的驕傲;楚人按照楚人的傳統生活,越人自然也遵守自己的習俗。若非心甘情願,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強迫楚人越人去改變,如果要,那就是戰爭。
只要大河沒有冰封,楚國舟師就可以在大河上橫行無阻。看見熊荊的王旗在戰舟上飄揚,即便大河已是秦國的內河,沿途的秦國舟楫也紛紛避讓。晚上在河灘上落錨,所在縣的縣令還送來粟米和豬羊。這當然是古禮,送禮的秦國縣令恭恭敬敬,送完就離去。
第三日到鴻溝口,紅牼率領的舟師已經等在那裏,入鴻溝到圃田澤,舟師的戒備才有些松懈。可壞消息也在這個時候傳來,從郢都趕來的酈且、勿畀我相告:就在這幾天,圍攻武城、平陽的那支秦軍在平陽城下大破趙軍,殺趙將扈輒,斬首六萬。
“秦以舉國之兵三路伐趙,趙危矣!請大王速速出兵救趙。”大梁北城,廉頗一見到熊荊就是大拜,熊荊趕忙將他扶起。
廉頗越來越老,念及昔日他傾囊相授,言傳身教,熊荊竟然不知如何相對。
“信平君請稍安。”熊荊失神,成介在一邊說話。“齊國不欲與趙國為盟,故大王……”
“齊人,弱矣。”廉頗對齊人的觀感一直就沒好過。“善計謀,好私鬥,怯公戰……”
“老師……”熊荊苦笑。不止一個人說齊人不善戰,可他就是不信,跑過去齊人食言,弄得灰頭土臉的回來。
“老師請聽學生一言,”熊荊安撫焦急中的廉頗。“秦伐趙非為奪地,乃為滅國。”
一提滅國廉頗又坐不住了,熊荊又把他拉住,再道:“老師請聽學生一言、請聽學生一言!既是滅國,便不當計一城一地之失,而當計秦趙兩國之國力、之戰略,甚至當計天下之大局。趙亡便是魏亡,魏亡不是齊亡就是楚亡。天下傾覆,就在這十幾年間。若不能從長計議、小心斟酌,天下諸國皆亡於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只有富有經驗的騎士,知道夾緊馬腹迫使坐騎向前,才能馭使戰馬沖向高大的騎墻。兩軍對沖,最先觸及對方的雙方的騎矛。楚軍的騎矛制造時已要求自然斷裂,秦軍的騎矛就是兩丈四尺的夷矛,積木柲雖然堅硬,但在劇烈的對撞中仍會折斷。
木屑飛濺中,被擊中的騎士如果沒有著甲,就會被對方的騎矛直接捅穿;如果著甲,未曾抓緊鞍繩夾緊馬腹,那就被騎矛擊飛。
“擊鼓,攻!”李信看到了趙國援兵,毫不猶豫的下令進攻。
‘咚咚、咚咚、咚咚……’秦軍戎車上的建鼓大力的敲響,向河塗上的趙軍發起第三次進攻。
騎軍策馬前沖,他們手裏的武器不是再是臂弩,而是騎弓,披的也不是皮甲,而是更細更密的魚鱗石甲。兩千疇騎立在軍陣之後,他們並沒有馬上發起進攻。疇騎是寶貴的,若不是迫不得已,只有傻瓜才會讓這些珍貴的重騎兵直接沖擊敵陣。
“箭!箭!”轟隆隆的馬蹄聲中,趙軍卒長在狂喊。黑衣並無成建制的弓手,出行又太急,箭矢帶的不足。箭矢用完後,如今秦騎再攻,趙軍只能硬抗了。
‘嗖嗖嗖……’奔至趙軍陣前秦軍騎手一邊打馬轉向,一邊放箭。他們距離趙軍只有二三十步,這麽近的距離即便是騎弓,也能射穿皮甲。好在趙軍身上穿的都是楚制鉅甲,雖然不是最新式的鐵胄,也擋住絕大部分箭矢。只有被射中面門,黑衣才發出一聲悶哼,往後跌倒。
河灘上戰馬奔行甚緩,但讓李信無法接受的是秦軍騎手的箭矢一半以上都失的。他看過義渠人的騎射,再對比秦軍騎兵,簡直是不忍直視。
“為何如此?”李信寒著臉轉頭質問辛勝。
“末將督導不利,請大將軍責罰。”辛勝汗瞬間就下來了。騎射騎射,那那麽容易。武騎士此前只是騎馬步兵,怎麽比得了義渠人一生下來就在馬背上。
“鳴金!”李信悶哼一記。趙人已向沿河縣邑告援,一旦抵達平原津的舟楫足夠到能將趙人全部運走,趙王就會乘舟而去;另外一個可能就是趙王在等趙國舟師,一旦趙國舟師趕到平原津,就能護送他往大河下游而去。
‘當當當當’的鳴鉦聲響徹整個河灘,沖出陣列的秦軍騎手聞聲全部撤回。不明所以的趙軍軍陣中爆發出一陣喝彩,以為秦軍又被擊退了。
“稟相邦、將軍,秦軍退矣。”津邑之上,眼見秦軍撤兵,諸將一時大喜。
“秦人為何鳴金?”才放了一輪箭秦軍就退了,趙粱覺得很奇怪。
“這……”誰也不知道秦人為何鳴金,可一會見騎軍騎手全都下馬,眾人才覺得嗓子有些發幹,秦軍這是要步戰啊。
李信鳴金的原因確實是要武騎士步戰。以武騎士的騎射水平,攻十天也未必能破趙軍戰陣,唯有下馬步戰才能快速擊潰趙軍,堵住趙王登舟之路,而這,正是趙軍最擔心的。
“請大王與相邦登舟,晚之悔矣。”趙蔥揖道,他不止一次這樣建議。
“君上,我至平原津已兩日,齊人仍不準我入境,此當不與我相盟也。君上何必信如尾生,抱柱而死?”顏聚本是齊人,對齊國自然了解。趙王欲入齊國會盟,河對岸的齊將再怎麽也應該先迎趙王入境,然後再快馬通報齊王,現在不讓入境,根本就不是沒有收到王命,而是收到了不讓趙王入境的王命。
齊人的心思趙粱如何不知,他只是對這次會盟太過太過看重罷了。顏聚說完他終於太息一聲,道:“走!”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再也沒有什麽比這更讓人懊惱的了。熊荊當日就離高唐而去,他不是往東從穆陵關返楚,而是北上至平原津,打算乘戰舟逆河經大梁返楚。
戰舟是信鴿召喚的,信鴿從高唐飛至郢都,郢都大司馬府見信後命令大梁北城的舟師入大河南下至平原津。救助被困於此的趙王是一,接熊荊等人返楚是二。
一行人趕到平原津時,河對岸的趙人已撤得無影無蹤。陸離鏡裏能看到津渡被火燒得焦黑,河灘上還有一些屍首。
“大王何以要與齊人解娉?楚齊兩國姻盟不易。若兩國解娉,秦人得益也。”熊荊面色不愉的坐在車上,屈光、靳以坐在外側,一路上他們都在勸熊荊不要意氣用事。
“役夫之女也是役夫,羋姓血統高貴,豈能以役夫為妻?”熊荊一般不答話,只當兩人是蒼蠅嗡鳴,不時才答這麽一句兩句,讓兩人無言以對。
“大王此言差矣。齊人乃媯姓,媯姓乃舜帝之後……”靳以是太宰,兩國解娉這麽大的事,無論如何他都要設法挽回的。
“返都後不佞以為楚國要議立血統之法。”熊荊根本就沒理靳以,只對成介說話。“怯弱之人、無信之人今後不得姓羋。”
“臣敬受命。”成介立即答應。他知道此時熊荊正處於深深的挫敗中。本來三國會盟是不報什麽希望的,可齊王為服食不死藥,滿口答應三國會盟,現在倒好,秦國攻趙,又借口不與趙國會盟,弄得大王如此不悅。
好在秦國現在攻伐的是趙國,三國不盟短時內對楚國並無大害。只是三國不盟今後如何阻擋秦國滅諸國一天下?難道真的只能靠楚國自己?
成介目光轉換,剛好對上熊荊看過來的目光,他心中一動,不由道:“大王,臣以為今後不當再抱會盟合縱之想,楚人只能依仗楚人自己。”
經歷此事,熊荊因齊王答應會盟而漂浮起來的心思逐漸沈澱。秦國能夠做大、能在秦始皇執政後的十幾年掃滅諸國、一統天下,大半是因為關東諸侯懼秦。懼秦從而賄秦,賄秦後秦國貪欲更足,終有一統天下的想法。
“成敖以為趙人如何?”大河就在車外,河水浩蕩東去,熊荊不免想起了趙人。
“秦國伐趙,趙人可信,秦國不伐趙,趙人不可信。”成介的回答讓熊荊忍不住失笑。
前年自己求趙國出兵時,趙國只出了船。是因為趙國攻燕缺少甲士?不是。攻燕的主力是李牧的代郡軍,邯鄲的趙軍最少有十萬大軍可以調動,但趙人就是不出兵。
趙人也擔心得罪秦國,他們就盼望著秦國一直伐楚,永不伐趙。然而秦人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打不過就討好、會盟、反間,打得過就得寸進尺、欲壑難填,被楚國舟師克制住了的秦軍最終轉而伐趙。
“從今以後邦交之事由諸敖行之。”熊荊只覺得自己倦了,更覺得孤單。因為天下之大,楚國沒有半個朋友。齊國這樣的大國,還不如西甌那樣的部落。
諸越不知道秦國的強大嗎?即便以前不知道,前年參戰之後也應該知道。可敵人強大和自己反抗有什麽關系?因為敵人強大就不反抗,因為敵人弱小就反抗?
楚人有楚人的尊嚴,越人也有越人的驕傲;楚人按照楚人的傳統生活,越人自然也遵守自己的習俗。若非心甘情願,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強迫楚人越人去改變,如果要,那就是戰爭。
只要大河沒有冰封,楚國舟師就可以在大河上橫行無阻。看見熊荊的王旗在戰舟上飄揚,即便大河已是秦國的內河,沿途的秦國舟楫也紛紛避讓。晚上在河灘上落錨,所在縣的縣令還送來粟米和豬羊。這當然是古禮,送禮的秦國縣令恭恭敬敬,送完就離去。
第三日到鴻溝口,紅牼率領的舟師已經等在那裏,入鴻溝到圃田澤,舟師的戒備才有些松懈。可壞消息也在這個時候傳來,從郢都趕來的酈且、勿畀我相告:就在這幾天,圍攻武城、平陽的那支秦軍在平陽城下大破趙軍,殺趙將扈輒,斬首六萬。
“秦以舉國之兵三路伐趙,趙危矣!請大王速速出兵救趙。”大梁北城,廉頗一見到熊荊就是大拜,熊荊趕忙將他扶起。
廉頗越來越老,念及昔日他傾囊相授,言傳身教,熊荊竟然不知如何相對。
“信平君請稍安。”熊荊失神,成介在一邊說話。“齊國不欲與趙國為盟,故大王……”
“齊人,弱矣。”廉頗對齊人的觀感一直就沒好過。“善計謀,好私鬥,怯公戰……”
“老師……”熊荊苦笑。不止一個人說齊人不善戰,可他就是不信,跑過去齊人食言,弄得灰頭土臉的回來。
“老師請聽學生一言,”熊荊安撫焦急中的廉頗。“秦伐趙非為奪地,乃為滅國。”
一提滅國廉頗又坐不住了,熊荊又把他拉住,再道:“老師請聽學生一言、請聽學生一言!既是滅國,便不當計一城一地之失,而當計秦趙兩國之國力、之戰略,甚至當計天下之大局。趙亡便是魏亡,魏亡不是齊亡就是楚亡。天下傾覆,就在這十幾年間。若不能從長計議、小心斟酌,天下諸國皆亡於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