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壑2
關燈
小
中
大
相比於造船技術,航道是更加重要的資源。東亞最痛苦的地方不僅僅在於西南高聳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山脈,西北一望無垠的戈壁沙漠,連東面的大海老天都布置了一道封鎖線:古人所謂的大壑,今人所謂的黑潮。
因為早期航海技術的限制,出海往東的舟楫很難穿過黑潮。它們最多順著黑潮往北,也許、只是也許,舟楫能夠順著黑潮飄向日本南面,並且順著黑潮一直飄到北美。這是後人推斷的殷人橫渡太平洋的航道,實際是否如此尚未可知。
即便可以成功,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隋唐時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雖然進一步提高,但隋唐時尚不能如此航行。日本遣唐使所謂的南道是從福建航向琉球,再從琉球往北航向日本(另一條更古老的航路稱為北道。即從山東登州出發,從廟島群島穿越渤海至鴨綠江,再順著朝鮮西海岸東行。前期必須航行到朝鮮南面的釜山,順著左旋洋流飄至日本西海岸,後期航海技術提高,可以不經釜山,直接橫穿對馬海峽。這條航道因新羅統一朝鮮而廢止)。
要到北宋時期,舟楫才能橫穿東海,順著或者是穿越黑潮往返日本和朝鮮。不過宋朝這邊的出發地是明州(今寧波),並不是從長江直航。從長江出發的舟楫需要順流到舟山群島,過雙嶼島(六橫島),方進入東海。
元朝時為了海運漕糧,這才設法從長江直航出海。第一次開辟的航道是出長江口,繞崇明島沿海岸北行,到成山角(山東半島最東端)進入渤海。這條航道因為是沿海岸北上,東亞海岸全年受由北向南寒潮的影響,因此是逆流而上,航行緩慢。加上長江口以北海岸全是淺灘,航行更加不便,全程長達數月或近一年。
十年後第二次開辟航道。這次不再是沿海岸北上,而是駛離長江口以北的萬裏長灘後,順著西南風到青水洋(靠近海岸的海水渾濁,稱黃水洋;往東海水清澈,稱青水洋;再往東則是黑潮,稱黑水洋),再順東南風過黑水洋,至成山角進入渤海。這條航路一般半月可達,最遲不過四十天。
次年又第三次開辟航道,借助上次的經驗,這次是一出長江就往東直接駛入黑水洋,然後往北直航成山角。這條航道路線更直,航程更短,順風只要十天就能抵達天津海河口。航道開辟後成為元朝漕運航道,再無更改。
熊荊這次出海走的就是這條航道。不過現在崇明島根本沒有,南通、上海全在海裏。如東是一個島,孤懸在大陸之外。長江入海口就在朱方,朱方往東是喇叭口狀的海灣。從朱方出發,往東直駛黑潮,順黑潮北上可以抵達朝鮮或者日本。
當然,此行的主要目並不是去朝鮮和日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濟州島。按照前年和胡耽娑支的約定,今年春天他將會帶著馬匹返回楚國。楚國哪怕是最北端的莒縣,也不適合養馬。母馬難受孕不說,產下來的小馬駒也不如它們的父輩,退化的特征明顯,所以必須在胡耽娑支的良馬、種馬運至楚國之前先找到濟州島。
找到濟州島後,再在濟州島和瑯琊港(今青島瑯琊鎮)之間建立航線。馬匹由瑯琊港運至濟州島,島上所需的物資也從瑯琊港運至濟州島。今年有一艘五百二十噸的橫帆貨船下水,還有一艘兩百多噸的飛剪試驗船下水,這兩艘海舟將承當起濟州島馬場的運輸。明年這個時候,如果一切順利,那麽少司命號將和這兩艘新下水的大型海舟將經日本駛往美洲。
深夜,朱方邑邑令府裏,熊荊又一次檢查此次出航的航路。航路是這個航路,但問題是他不知道黑水洋離岸有多遠,需要航行多久?好在黑水洋橫在東海盡頭,寬一百多海裏,錯過是不可能的。但濟州島就難找了,他雖然能畫出濟州島的大致位置,可濟州島到底在什麽緯度,進入黑水洋後往北需航向多少天,這就不清楚了。
一個不好很可能會直接去到朝鮮,到時候又要回轉。現在是南風,回轉並不方便。而海流是由北往南,等於是逆風逆流而行,著實費事。最理想的情況是先到濟州島,安頓好了之後順流順風航向朝鮮,朝鮮過後進入渤海,在燕地、趙國兜一圈,勘察一下港口情況,然後順著沿岸流掉頭,航向齊國。或許拜會一下齊王,最後繞過成山角返回楚國最北面的瑯琊港。
邑令府裏熊荊檢查著此行的航線,邑令府外傳來學員水手們的歡笑,明日就要航入深海,這些年輕人沒有半分憂慮,有的只是雀躍歡笑。
“大王,郢都急訊。”長姜走了進來,他拿著一份從金陵送過來的飛訊。
“這麽晚還有急訊?”熊荊放下地圖看向長姜。他再一次提到此前說過的事情:“此處出行航入深海,你……”
長姜是先王熊元的正僕,從小就伺候熊元,質於秦時曾一同入秦,頃襄王重病秦人不放歸,熊元扮作禦手返楚時只帶他隨行。長姜垂垂老矣,熊荊很擔心他受不了海上的風浪。
“臣誓死追隨大王。”長姜聞言當即伏拜頓首。“大王行至何處,臣便行至何處。”
“可海上有風浪。”熊荊知道他的心意,可仍然擔心。
“大王勿憂,臣披甲尚能殺一個秦卒。”長姜故作雄壯,說的熊荊忍不住笑。
“好吧。你與我同住在一起。”熊荊道。聽他答應,長姜才起身遞上飛訊,道:“這是金陵邑送過來的,飛訊到金陵邑時已經天黑。”
“恩。”熊荊打開訊文,裏面說的只有兩件事:一是胡商胡耽娑支已入穆陵關,二是趙妃急召自己回郢,卻未言何事。
母後急召當然有事,可到時候是什麽事情呢?熊荊想不通。當下楚國的政務由七敖一起負責,一人任職一年,大事七人互商。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事。秦國敖倉被奪,去年又大旱歉收,發動戰事照理應該等到秋天;國內各縣邑各自為政,彼此間常常爭執,但這並不是什麽大事。
“回訊郢都,”趙妃沒有明說,其實也不好明說,熊荊因此不知道震驚楚國,讓天下各國垂涎三尺的不死藥即將入郢,他決定仍然按原計劃出海。“不佞明日出海,兩月後必當返都,請母後不必掛懷。國中之事已托付七敖,城中之事已托付城尹,若有大事,可與彼等商議……”
“大王,太後既然急召,當有大事。只是訊中不好明言……”長姜比熊荊更了解趙妃,他聽熊荊說罷訊文就感覺有些不對。
“那你說,郢都有何大事?”熊荊看著他問。
“臣不知。臣以為大後從未如此急召大王,若非大事……”長姜道。
“總不可能是有人叛亂吧?”熊荊笑了起來。他覺得除了這件事外,母後應該不會急召自己。
“這自然不是。”長姜陪笑。楚國國內並不平靜,各縣邑時有爭鬥,但政局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穩定過,叛亂更無從談起——叛亂已經沒了意義,叛亂成功了也只是一城之主,不能強硬號令全國,甚至一城之主也不如,因為得位不正。
“就這樣回覆吧。”熊荊將回訊交給長姜。他確定要在這個月出海。只有在這個月出海,明年才能順利航向北美。趙國雖然滅亡了燕國,可他總覺得時間不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因為早期航海技術的限制,出海往東的舟楫很難穿過黑潮。它們最多順著黑潮往北,也許、只是也許,舟楫能夠順著黑潮飄向日本南面,並且順著黑潮一直飄到北美。這是後人推斷的殷人橫渡太平洋的航道,實際是否如此尚未可知。
即便可以成功,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隋唐時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雖然進一步提高,但隋唐時尚不能如此航行。日本遣唐使所謂的南道是從福建航向琉球,再從琉球往北航向日本(另一條更古老的航路稱為北道。即從山東登州出發,從廟島群島穿越渤海至鴨綠江,再順著朝鮮西海岸東行。前期必須航行到朝鮮南面的釜山,順著左旋洋流飄至日本西海岸,後期航海技術提高,可以不經釜山,直接橫穿對馬海峽。這條航道因新羅統一朝鮮而廢止)。
要到北宋時期,舟楫才能橫穿東海,順著或者是穿越黑潮往返日本和朝鮮。不過宋朝這邊的出發地是明州(今寧波),並不是從長江直航。從長江出發的舟楫需要順流到舟山群島,過雙嶼島(六橫島),方進入東海。
元朝時為了海運漕糧,這才設法從長江直航出海。第一次開辟的航道是出長江口,繞崇明島沿海岸北行,到成山角(山東半島最東端)進入渤海。這條航道因為是沿海岸北上,東亞海岸全年受由北向南寒潮的影響,因此是逆流而上,航行緩慢。加上長江口以北海岸全是淺灘,航行更加不便,全程長達數月或近一年。
十年後第二次開辟航道。這次不再是沿海岸北上,而是駛離長江口以北的萬裏長灘後,順著西南風到青水洋(靠近海岸的海水渾濁,稱黃水洋;往東海水清澈,稱青水洋;再往東則是黑潮,稱黑水洋),再順東南風過黑水洋,至成山角進入渤海。這條航路一般半月可達,最遲不過四十天。
次年又第三次開辟航道,借助上次的經驗,這次是一出長江就往東直接駛入黑水洋,然後往北直航成山角。這條航道路線更直,航程更短,順風只要十天就能抵達天津海河口。航道開辟後成為元朝漕運航道,再無更改。
熊荊這次出海走的就是這條航道。不過現在崇明島根本沒有,南通、上海全在海裏。如東是一個島,孤懸在大陸之外。長江入海口就在朱方,朱方往東是喇叭口狀的海灣。從朱方出發,往東直駛黑潮,順黑潮北上可以抵達朝鮮或者日本。
當然,此行的主要目並不是去朝鮮和日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濟州島。按照前年和胡耽娑支的約定,今年春天他將會帶著馬匹返回楚國。楚國哪怕是最北端的莒縣,也不適合養馬。母馬難受孕不說,產下來的小馬駒也不如它們的父輩,退化的特征明顯,所以必須在胡耽娑支的良馬、種馬運至楚國之前先找到濟州島。
找到濟州島後,再在濟州島和瑯琊港(今青島瑯琊鎮)之間建立航線。馬匹由瑯琊港運至濟州島,島上所需的物資也從瑯琊港運至濟州島。今年有一艘五百二十噸的橫帆貨船下水,還有一艘兩百多噸的飛剪試驗船下水,這兩艘海舟將承當起濟州島馬場的運輸。明年這個時候,如果一切順利,那麽少司命號將和這兩艘新下水的大型海舟將經日本駛往美洲。
深夜,朱方邑邑令府裏,熊荊又一次檢查此次出航的航路。航路是這個航路,但問題是他不知道黑水洋離岸有多遠,需要航行多久?好在黑水洋橫在東海盡頭,寬一百多海裏,錯過是不可能的。但濟州島就難找了,他雖然能畫出濟州島的大致位置,可濟州島到底在什麽緯度,進入黑水洋後往北需航向多少天,這就不清楚了。
一個不好很可能會直接去到朝鮮,到時候又要回轉。現在是南風,回轉並不方便。而海流是由北往南,等於是逆風逆流而行,著實費事。最理想的情況是先到濟州島,安頓好了之後順流順風航向朝鮮,朝鮮過後進入渤海,在燕地、趙國兜一圈,勘察一下港口情況,然後順著沿岸流掉頭,航向齊國。或許拜會一下齊王,最後繞過成山角返回楚國最北面的瑯琊港。
邑令府裏熊荊檢查著此行的航線,邑令府外傳來學員水手們的歡笑,明日就要航入深海,這些年輕人沒有半分憂慮,有的只是雀躍歡笑。
“大王,郢都急訊。”長姜走了進來,他拿著一份從金陵送過來的飛訊。
“這麽晚還有急訊?”熊荊放下地圖看向長姜。他再一次提到此前說過的事情:“此處出行航入深海,你……”
長姜是先王熊元的正僕,從小就伺候熊元,質於秦時曾一同入秦,頃襄王重病秦人不放歸,熊元扮作禦手返楚時只帶他隨行。長姜垂垂老矣,熊荊很擔心他受不了海上的風浪。
“臣誓死追隨大王。”長姜聞言當即伏拜頓首。“大王行至何處,臣便行至何處。”
“可海上有風浪。”熊荊知道他的心意,可仍然擔心。
“大王勿憂,臣披甲尚能殺一個秦卒。”長姜故作雄壯,說的熊荊忍不住笑。
“好吧。你與我同住在一起。”熊荊道。聽他答應,長姜才起身遞上飛訊,道:“這是金陵邑送過來的,飛訊到金陵邑時已經天黑。”
“恩。”熊荊打開訊文,裏面說的只有兩件事:一是胡商胡耽娑支已入穆陵關,二是趙妃急召自己回郢,卻未言何事。
母後急召當然有事,可到時候是什麽事情呢?熊荊想不通。當下楚國的政務由七敖一起負責,一人任職一年,大事七人互商。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事。秦國敖倉被奪,去年又大旱歉收,發動戰事照理應該等到秋天;國內各縣邑各自為政,彼此間常常爭執,但這並不是什麽大事。
“回訊郢都,”趙妃沒有明說,其實也不好明說,熊荊因此不知道震驚楚國,讓天下各國垂涎三尺的不死藥即將入郢,他決定仍然按原計劃出海。“不佞明日出海,兩月後必當返都,請母後不必掛懷。國中之事已托付七敖,城中之事已托付城尹,若有大事,可與彼等商議……”
“大王,太後既然急召,當有大事。只是訊中不好明言……”長姜比熊荊更了解趙妃,他聽熊荊說罷訊文就感覺有些不對。
“那你說,郢都有何大事?”熊荊看著他問。
“臣不知。臣以為大後從未如此急召大王,若非大事……”長姜道。
“總不可能是有人叛亂吧?”熊荊笑了起來。他覺得除了這件事外,母後應該不會急召自己。
“這自然不是。”長姜陪笑。楚國國內並不平靜,各縣邑時有爭鬥,但政局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穩定過,叛亂更無從談起——叛亂已經沒了意義,叛亂成功了也只是一城之主,不能強硬號令全國,甚至一城之主也不如,因為得位不正。
“就這樣回覆吧。”熊荊將回訊交給長姜。他確定要在這個月出海。只有在這個月出海,明年才能順利航向北美。趙國雖然滅亡了燕國,可他總覺得時間不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