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八十三章 30萬金

關燈
又一次來到紫金山下,看著岸邊越來越密集的工棚船塢,忙忙碌碌的工人,熊荊不由心情更加暢快。去年播下的種子,今年已經長出了苗,造船廠如此、造府各府也是如此,還有白宜這些魏國大商,以及依靠白宜這些魏商撬動的鄭國大商,都願以一成五的子錢購買楚國債券。

楚國債券共計將發行30萬金,為期十年,每年需支付一成五的子錢,到期後一次性還本付清。子錢一成五不低,可一開始總是要給人一些甜頭,第二次發行債券,恐怕子錢就只有一成,再之後發行,子錢估計只有半成。

而債券賣出收到的款項,基本不用在楚國,大多在他國采購:糧食、肉脯、菜醬這些不需多說,大章(大型木材)、絲麻、布錦、筋角、丹砂、生漆、牛馬、豬羊、皮革、衣裝、鞋履、甚至連棺材(定制)都將大量采購。

天下六國編戶630餘萬戶,若其中八成是農家,每戶百畝下田收150石粟,上田收220石粟,平均以180石計,每戶年收入不過5400錢,加上芻槁、絲麻這些收入,很難超過6500錢,如此全天下農業產值大約有341萬金。農業社會農業是大頭,雖說各國君主動輒賞賜千金,實際上手工業以及其他行業的產值不會超過70萬金。

如果各國的糧食可以自由買賣,那這30萬金全部用於購買糧食,激不起半點浪花,可這30萬金用於購買糧食之外的物產,那就等於是在火上倒了一桶油,各國的工匠很快會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度:一夜之間,什麽都變得好賣,積存的貨物不但一掃而空,商人還要求加緊生產。

各國的情況如此,楚國的情況卻會相反:各國湧入的貨物不斷打壓本地物價,使得手工業品的價格一跌再跌,唯有糧食價格猛漲,可能會在很短時間裏漲到50錢一石。於是農人歡笑、百工齊悲——既然從各國除了走私,很難買入糧食,那麽就由楚國自己生產糧食;既然楚國的人力要生產糧食,自然要極力打壓本國手工業品價格,大幅提高糧食價格。

百工是不可能移民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有戶籍;百工無地可耕也不可能,楚國其他沒有,土地多的很,是除燕國之外人均土地最多的國家。並且,助農政策剛剛商議完畢,重點就是普及牛耕,其次是開荒種地。

當然,實現這些的基礎是30萬金國債。每年4萬5千金的利息好說,到期歸還30萬本金對於去年財政收入只有7萬金的楚國來說就難了,更何況從今年開始,楚國不再收取田稅。

可誰說這些錢一定要還呢?十年到期還不了30萬金本金,再發行30萬金新債,以新債沖舊債不就解決了?不但發行新債,國債子錢也要降下來。那時趙國瀕臨亡國,韓魏搖搖欲墜,這些資金難道還能回流三晉?

魏王決定親秦,趙王又不可信,楚國防守有三十多萬軍隊,可要是再次合縱攻秦,以國內當下的政治格局,最多也就集結二十萬,甚至可能還不到——上次合縱楚國只有十五萬士卒,當時各個縣尹都說要留守,以防秦國、齊國趁機進攻。而事後,等待楚國的肯定是秦國的連橫進攻,雖然不一定亡國,可人口密集的淮上之地肯定會失去,沒有足夠的人口,科技再高又有何用?

國家戰略決定經濟戰略,經濟戰略決定經濟政策,而影響國家戰略的除了國際形勢,還在於手中所掌握的科技。楚國迂腐又保守的重臣們一致認為:與其現在合縱賭一把,還不如靜心發展十年,之後再圖合縱,合縱不成,也可求存。

畫舫上,看著魏商白宜等人,熊荊又想起燕朝最近正在討論的經濟戰略。借款30萬金(甚至會更多)而不還,等於是各國大商在養著楚國,楚國的回報除了利息,自然還包含著一些政治承諾,只是,這些都只是默契,賓主雙方全都避而不談。

“敬告大王,楚國鐵價極低,行銷天下,各國冶鐵商賈皆要破產。”孔襄看過造府冶鐵廠之後就垂頭喪氣,他是鐵商,可他這個鐵商很快就要破產。

“不、不。”熊荊搖頭,“不佞已準許各國冶鐵商在楚國境內建冶鐵廠。”

“在楚國境內建廠?”孔襄感覺自己聽錯了。楚國鐵價極低,獲利甚豐,怎麽會準許他國商人在楚國建冶鐵廠。

“正是。”這也是討論當中經濟戰略的一部分。“若你在楚國建廠,楚國將提供一切優惠,還能供應足量的焦炭,技術也可以轉讓,但要收專利之金。錢不多,一楚斤生鐵不過一錢。”

趙國購買楚國鉅鐵之術的消息,以白宜、孔襄等人的人脈也略知一二,尤以每件兵器收兩金的專利之金最為駭人,可現在楚王說每楚斤生鐵只收一錢的專利之金,兩人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大王是想……”白宜最先明白過來,“……是想要魏國的工匠?”

“不佞說過,魏國不安全,何必要把財物放於魏國呢?”熊荊笑道,請幾個人喝茶。

“可、可楚國鐵礦不多啊。”孔襄有些苦惱。楚國鐵礦多數歸楚王所有,餘者也被各地楚人占據,在楚國建冶鐵廠,他只能買別人的鐵礦石。

“江東已發現諸多鐵礦,更可露天開采。”六合、馬鞍山一帶的鐵礦已經發現,造府正在緊急試煉。“你若有意在楚國建廠,可前去一觀。”

“江東鐵礦可售?”孔襄眼睛有些火熱。鐵礦是無價之寶,可他很快又發現了一個問題:“敢問大王,煉鐵之焦炭如何運至江東?江東煉成之鐵器,又如何運至郢都、大梁?若從邗溝,實在是過遠。”

“江東鐵礦不可售,但準許專營。專營年限二十年起,五十年止。”馬鞍山儲量太豐,鐵礦山只能以專營形式外包。“至於輸運,這不難……”熊荊讓人找來一張地圖,道:“郢都到蘆縣、居巢之間,會建一條鐵路。”

壽郢城北連著淮水,城南是連著芍坡和肥水註入聯通淮水的瓦埠湖。肥水是從蘆縣(今合肥)方向而來,雖通舟楫,但到了蘆縣必須下船,之後有兩條路:

一條是水路,行至巢湖後再次上船,從巢湖東南的濡須水進入長江。濡須水經七寶山、濡須山而入長江,兩山本來對持,中為石梁,傳聞大禹治水時鑿開了石梁,此水方出。吳楚數次戰爭,都在發生在此,幾百年後的三國,曹操也在此與孫權頻頻鏖戰,更在西面七寶山上築關,與濡須山上孫權所占據的東關對持。

另一條則是陸路。行至居巢後直接沿陸路攀越大小峴山,經昭關至長江渡口。這其實就是幾百年前伍子胥奔吳走過的路。

從郢都到巢湖北岸的蘆縣居巢大概100公裏;若從郢都經蘆縣居巢,沿古道過昭關至長江碼頭,那就有220公裏。不管是移民江東,還是將江東的資源調至淮上,都必須建一條馬拉鐵路。鐵路使用米軌,並且從一開始就計劃修築雙軌。

“鐵路?”包括白宜在內,一幹人全都不懂什麽是鐵路。

“便是以鉅鐵條鋪成路,以馬挽運。”熊荊解釋道,可他的解釋讓幾個人更加吃驚。

“以鉅鐵為路?!以馬挽運?!”運輸大商師梍驚異道,他也是國債購買這之一,對於熊荊所謂的鐵路,他並不抱支持態度。“大王可知鉅鐵何價?一馬每日耗費幾何?”

鐵路終究是要建起來的,所以,現在告訴這些魏商也無妨。熊荊笑道:“鉅鐵本為楚國所產,不佞當然知道所費幾何,一馬每日耗費不佞也知道。楚國之鐵路,每250裏配馬1300匹,一馬日食40楚斤,即便全是粟米,也不過962石,哪怕粟米50錢一石,也不過48148錢。你可知這1300馬一日可運多少貨物?”

“小人不知。”一匹馬每日食40斤或有可能,但不可能全是粟米。至於粟米價格,當下不過30多錢,50錢已經很離譜了,除非是大災之年。

“1300匹馬每日可運200萬斤。”熊荊在心裏簡單換算了一下,把噸換成了楚斤。“一斤馬料錢幾何?”他用茶水在案上寫道:0.024,考慮到他們不認識阿拉伯數字,又加上‘二、四’兩字。

“24錢?”子錢家的數學也不一定好,弦兌亂喊了一個數。

“一錢分成1000份,這裏是24份,你說多少錢?”熊荊反問。

“居然如此之低?”師梍不可置信,“250裏車運耗費可是一裏一錢啊。”

“一裏一錢?250裏豈不是250錢?”這下換成熊荊難以置信了。“為何如此之貴?”

“稟大王,小人……”師梍有些張口結舌,他說的其實是一車貨物行一裏需費一錢,而不是每斤貨物一裏一錢。正常情況下,一車50石不太可能,多數裝30-40石,這麽算的話,每斤運250裏大約要0.23錢,是鐵路的10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