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混沌死3
關燈
小
中
大
唯一遺憾的是:楚國最初的封地僅是子男五十裏,治下疆域全是打下來的,作為‘侵略者’的楚國無法‘將其種族遺產和民族信仰協調統一’,也無法‘加倍重視生物的、精神的法規和遺產的特性’,因而不能‘實現民族團結’,‘維護民族生存’那就更無從談起。
這是楚國的劣勢,如果是齊國或者魯國,哪怕是宋國、吳國、越國,也不存在這個問題。
解決之道只能是由越人、魯人、陳人、蔡人、宋人再建屬國,以‘實現其民族團結’。這些屬國將在楚國的領導督促下積極備戰,最終‘維護民族生存’,打退舉國而來的秦軍。
眼下來看,這大概是最佳的變革之道。可以在十年左右的時間裏徹底改變楚國的政體,使楚國從一個松散的、縣邑自行其政的王國,轉變成一群適合總體戰的民族共和國。‘共和’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最恰當的說辭應該是‘共治’,貴族和庶民‘共治’。
這些國家所能得到的是覆國——經歷抗秦戰爭後,這些國家的民族團結已無可撼動,不管楚國願意不願意,它們都將覆國。但是,日後它們圍繞著楚國,再組成一個類似當今楚國的松散新國家也未嘗不可。
楚國付出的代價是可能失去其中一些屬國,比如個性倔強的宋國、滅國不久且與楚人風俗迥異的吳國和越國,可卻能收獲最終的勝利。江漢故地能拿回來,南陽盆地也能拿回來,還有巴蜀、漢中、上庸等地。楚秦戰略上取決定作用的就是巴蜀,楚國最大的戰略錯誤是沒有搶在秦國之前奪取巴蜀。
而天下,如果秦國還如歷史上那樣爛到底的話——熊荊從心裏認為這個可能性很小,因為沒有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不可能修長城、不可能大修阿房宮、不可能大修驪山墓、不可能四處巡游、不可能焚書坑儒……;胡亥也不可能即位、趙高不可能指鹿為馬、秦王子不可能被弒殺、賢臣老將不可能含冤致死……
如果楚國不亡,秦國有太多太多的不可能,這些不可能對秦國是利大於弊;而對楚國,楚國將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後世科技:轉爐煉鋼會實現、火藥會實現、槍炮會實現、蒸汽機會實現、鐵路會實現、環球貿易會實現、殖民美洲會實現、世界屬於華夏會實現……
楚國不能撤至海外,因為再回來面對的將是一片狼藉。公族落而庶民起,這是戰國,但如果秦國不能掃滅六國、不能盡遷各國公族於鹹陽,公族就不會迅速衰弱。而隨著大航海的興起,王公貴族將大肆進行海外殖民,華夏自然會扮演歐洲人曾經在世界史上扮演過的角色。
組織!不管戰爭還是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組織。
庶民天生就少有組織,因此無法調動大量資源,所以很難進行殖民;公族天然就有組織,他有宰臣、有奴仆、有私卒、有工匠、有巫覡、有附屬民,他如果進行殖民,拉出去就是一個船隊,到了地方就是一個城邑。他們更知道如何消滅當地土族、知道如何奴役當地土族、知道如何同化當地土族,這些全是庶民不會的。
客家人開拓南洋憑借的是宗族,宗族也是一種組織,二戰後如果英美不幹涉,南洋早就是華人的天下。可宗族和公族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東西,客家宗族開拓南洋,是要先與當地土王達成協議,租地開拓,土王則坐地收錢,開埠興旺後多會強取豪奪、驅逐租客。
公族可能嗎?公族如果上岸,肯定按照標準程序:攻城、殺人、奪地、建國,之後就是遠交近攻、縱橫開拓、同化奴役。公族有建國的人才,只要條件合適,他就能化族為國。宗族僅僅公族下面的附庸,仰公族之鼻息,處處受制於人,他們做一個甲必丹就覺得光宗耀祖、心滿意足了。
……
熊荊想得很遠很遠,回到兩千多年前只能在東亞稱王稱霸而不能殖民全世界,在他看來根本就是一種罪過。他絕不能像希特勒那樣‘面對著陸地,卻背對著大海’,他此生必定是‘背對著陸地,面對著大海。’
再一次明白自己此生要做什麽的熊荊很快就散了燕朝,他要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同時也要讓群臣回去理理思路,關鍵是他們要明白自己的建議到底代表著什麽!
什麽將先王、將士血汗化為烏有?怎麽就不看看,這本來就是要失去的東西!把註定要失去的東西還給別人,換來別人的誓死苦戰,這有什麽不對?如果勝利,楚人擁有的將是世界!這種買賣怎麽就做不得?!
什麽貴賤不分?共和不過是共治,大不了參照外朝設成左右兩院:左邊貴族院,右邊庶民院,大權在貴族院,小權或者監督權在庶民院,這難道不行嗎?東周開外朝少,那西周呢?西周怎麽不說,西周開外朝多了去了,國人難道沒權監督貴族?
還有說什麽寓言講什麽混沌死的,兩千年後哪個國家不開民智?不普及教育?天下大亂了嗎?天下哪有大亂!出門帶著老婆、坐著火車、吃著火鍋唱著歌,回家吹著空調、喝著咖啡、上著陌陌約個炮,這日子難道不舒服?
第一日的朝議基本是不歡而散,似乎只有身為大王的熊荊心有所得——他知道自己要幹什麽了,也知道自己要怎麽幹。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一直到第七日,君臣之間才達成簡單的共識,同時在楚國地圖上畫上了可能成為屬國的各個邦國。
昭黍很擔心治下的縣邑全會變成屬國,甚至連壽郢都是淮夷的地方,如果淮夷要重建州來國,那朝廷搬到哪裏去?根本就無地可去。並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淮夷和秦國同姓,如果秦國游說淮夷諸屬國,楚國等於不攻自破。
好在子莫當即就例舉了趙國。淮夷如果也演變成屬國,秦國不需游說,看趙國就知道自己的下場。秦人攻趙,從來就不留情,四十萬降卒殺得是毫不眨眼。而攻伐再劇烈,秦國也不應該坑殺同姓貴族,就算不是同性,貴族也不應該濫殺,但秦國殺貴族將領如同殺豬屠狗。
吳國、越國、魯國、莒國、宋國、蔡國、項國、頓國、寢國、陳國、隨國、唐國、黃國、弦國、息國、蔣國、蓼國、州來、鐘離、六國、龍舒、英氏、舒蓼、舒國、胡國……,楚國地圖上畫出一圈一圈的墨跡,不說昭黍、淖狡,就是支持熊荊的子莫和蒙正禽等人也看得心驚肉跳。這些國家如果都成了屬國,那楚國還能剩下什麽?!
“大王……”昭黍喊了一聲大王,聲音悲悲戚戚,他幾乎要哭出來。“先王還未入葬,先祖若地下有知……”
熊荊竭力不動聲色,他當然知道會有這麽多國,但想到和看到是不一樣的概念。
吳、越、魯、莒這四國不必說了,蔡、項、頓、寢、陳全在淮北,靠近魏國;宋地很大,它西面挨著陳國,東面連著魯國,把沛縣、彭城也包了進去。隨國、唐國在大別山西;黃、弦、息、蔣、州來、鐘離全在淮水沿線;六、龍舒、英氏、舒蓼、舒國、胡則在淮水以南、安慶以北、合肥以西。
“昭卿勿憂,圖上並非全是屬國。淮水沿線諸國滅國太久,淮南諸國也是如此,且這些國極小,僅能稱邑,不能稱國。”看完地圖的熊荊松了口氣。“真正可成為屬國的,不過是吳、越、魯、莒,蔡、項、頓、寢、陳,還有宋,最後是唐和隨。可這只是預計,項、寢、頓、唐、隨早就不是昔日國人,僅餘吳、越、魯、莒,蔡、陳,宋七國,對此此七國要做的也不過是開民智、設左右院、編撰本國國史而已。”
就實而論,眼下做的,也就是設立左右二院、搭出貴庶共治的架子算是大動作,開民智、編撰史書這根本就是小動作,根本不為人所註意。楚國依然是楚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昭黍還是道:“十五年之後如何?十五年後它們便將覆國。”
“十五年後秦軍伐我,除了吳、越,這些國將不覆存在。”熊荊重覆說過無數次的話。既然宋玉說秦國國祚還有三十二年,熊荊便定了一個十五年的覆國期限,當然,這是名義上的,這些國要想擺脫楚國的潛在控制,恐怕要在一代人之後。
“且不是誰都能覆國。若其師戰鬥力太差,覆國之事將永無可能。”熊荊再次補充道。這是覆國的附加條件:戰鬥力不能低於秦軍。“即便可以覆國,他們也未必會選擇自成一國,更有可能會再加入楚國。”
“淖卿覺得如何?”熊荊說罷問向淖狡,能達成初步共識淖狡的態度轉變至關重要。只是,一切都是草案,只是燕朝廷議達成了基本共識,縣尹那邊會如何反應還未可知;再就是占蔔,如此大事當然要占蔔,占蔔如果是吉還好,如果是兇,那就等於白爭論了七天。
“此乃亂國之策。”淖狡眉頭緊皺,幸好他還有一個補充:“然亂國好過亡國,臣信大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是楚國的劣勢,如果是齊國或者魯國,哪怕是宋國、吳國、越國,也不存在這個問題。
解決之道只能是由越人、魯人、陳人、蔡人、宋人再建屬國,以‘實現其民族團結’。這些屬國將在楚國的領導督促下積極備戰,最終‘維護民族生存’,打退舉國而來的秦軍。
眼下來看,這大概是最佳的變革之道。可以在十年左右的時間裏徹底改變楚國的政體,使楚國從一個松散的、縣邑自行其政的王國,轉變成一群適合總體戰的民族共和國。‘共和’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最恰當的說辭應該是‘共治’,貴族和庶民‘共治’。
這些國家所能得到的是覆國——經歷抗秦戰爭後,這些國家的民族團結已無可撼動,不管楚國願意不願意,它們都將覆國。但是,日後它們圍繞著楚國,再組成一個類似當今楚國的松散新國家也未嘗不可。
楚國付出的代價是可能失去其中一些屬國,比如個性倔強的宋國、滅國不久且與楚人風俗迥異的吳國和越國,可卻能收獲最終的勝利。江漢故地能拿回來,南陽盆地也能拿回來,還有巴蜀、漢中、上庸等地。楚秦戰略上取決定作用的就是巴蜀,楚國最大的戰略錯誤是沒有搶在秦國之前奪取巴蜀。
而天下,如果秦國還如歷史上那樣爛到底的話——熊荊從心裏認為這個可能性很小,因為沒有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不可能修長城、不可能大修阿房宮、不可能大修驪山墓、不可能四處巡游、不可能焚書坑儒……;胡亥也不可能即位、趙高不可能指鹿為馬、秦王子不可能被弒殺、賢臣老將不可能含冤致死……
如果楚國不亡,秦國有太多太多的不可能,這些不可能對秦國是利大於弊;而對楚國,楚國將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後世科技:轉爐煉鋼會實現、火藥會實現、槍炮會實現、蒸汽機會實現、鐵路會實現、環球貿易會實現、殖民美洲會實現、世界屬於華夏會實現……
楚國不能撤至海外,因為再回來面對的將是一片狼藉。公族落而庶民起,這是戰國,但如果秦國不能掃滅六國、不能盡遷各國公族於鹹陽,公族就不會迅速衰弱。而隨著大航海的興起,王公貴族將大肆進行海外殖民,華夏自然會扮演歐洲人曾經在世界史上扮演過的角色。
組織!不管戰爭還是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組織。
庶民天生就少有組織,因此無法調動大量資源,所以很難進行殖民;公族天然就有組織,他有宰臣、有奴仆、有私卒、有工匠、有巫覡、有附屬民,他如果進行殖民,拉出去就是一個船隊,到了地方就是一個城邑。他們更知道如何消滅當地土族、知道如何奴役當地土族、知道如何同化當地土族,這些全是庶民不會的。
客家人開拓南洋憑借的是宗族,宗族也是一種組織,二戰後如果英美不幹涉,南洋早就是華人的天下。可宗族和公族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東西,客家宗族開拓南洋,是要先與當地土王達成協議,租地開拓,土王則坐地收錢,開埠興旺後多會強取豪奪、驅逐租客。
公族可能嗎?公族如果上岸,肯定按照標準程序:攻城、殺人、奪地、建國,之後就是遠交近攻、縱橫開拓、同化奴役。公族有建國的人才,只要條件合適,他就能化族為國。宗族僅僅公族下面的附庸,仰公族之鼻息,處處受制於人,他們做一個甲必丹就覺得光宗耀祖、心滿意足了。
……
熊荊想得很遠很遠,回到兩千多年前只能在東亞稱王稱霸而不能殖民全世界,在他看來根本就是一種罪過。他絕不能像希特勒那樣‘面對著陸地,卻背對著大海’,他此生必定是‘背對著陸地,面對著大海。’
再一次明白自己此生要做什麽的熊荊很快就散了燕朝,他要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同時也要讓群臣回去理理思路,關鍵是他們要明白自己的建議到底代表著什麽!
什麽將先王、將士血汗化為烏有?怎麽就不看看,這本來就是要失去的東西!把註定要失去的東西還給別人,換來別人的誓死苦戰,這有什麽不對?如果勝利,楚人擁有的將是世界!這種買賣怎麽就做不得?!
什麽貴賤不分?共和不過是共治,大不了參照外朝設成左右兩院:左邊貴族院,右邊庶民院,大權在貴族院,小權或者監督權在庶民院,這難道不行嗎?東周開外朝少,那西周呢?西周怎麽不說,西周開外朝多了去了,國人難道沒權監督貴族?
還有說什麽寓言講什麽混沌死的,兩千年後哪個國家不開民智?不普及教育?天下大亂了嗎?天下哪有大亂!出門帶著老婆、坐著火車、吃著火鍋唱著歌,回家吹著空調、喝著咖啡、上著陌陌約個炮,這日子難道不舒服?
第一日的朝議基本是不歡而散,似乎只有身為大王的熊荊心有所得——他知道自己要幹什麽了,也知道自己要怎麽幹。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一直到第七日,君臣之間才達成簡單的共識,同時在楚國地圖上畫上了可能成為屬國的各個邦國。
昭黍很擔心治下的縣邑全會變成屬國,甚至連壽郢都是淮夷的地方,如果淮夷要重建州來國,那朝廷搬到哪裏去?根本就無地可去。並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淮夷和秦國同姓,如果秦國游說淮夷諸屬國,楚國等於不攻自破。
好在子莫當即就例舉了趙國。淮夷如果也演變成屬國,秦國不需游說,看趙國就知道自己的下場。秦人攻趙,從來就不留情,四十萬降卒殺得是毫不眨眼。而攻伐再劇烈,秦國也不應該坑殺同姓貴族,就算不是同性,貴族也不應該濫殺,但秦國殺貴族將領如同殺豬屠狗。
吳國、越國、魯國、莒國、宋國、蔡國、項國、頓國、寢國、陳國、隨國、唐國、黃國、弦國、息國、蔣國、蓼國、州來、鐘離、六國、龍舒、英氏、舒蓼、舒國、胡國……,楚國地圖上畫出一圈一圈的墨跡,不說昭黍、淖狡,就是支持熊荊的子莫和蒙正禽等人也看得心驚肉跳。這些國家如果都成了屬國,那楚國還能剩下什麽?!
“大王……”昭黍喊了一聲大王,聲音悲悲戚戚,他幾乎要哭出來。“先王還未入葬,先祖若地下有知……”
熊荊竭力不動聲色,他當然知道會有這麽多國,但想到和看到是不一樣的概念。
吳、越、魯、莒這四國不必說了,蔡、項、頓、寢、陳全在淮北,靠近魏國;宋地很大,它西面挨著陳國,東面連著魯國,把沛縣、彭城也包了進去。隨國、唐國在大別山西;黃、弦、息、蔣、州來、鐘離全在淮水沿線;六、龍舒、英氏、舒蓼、舒國、胡則在淮水以南、安慶以北、合肥以西。
“昭卿勿憂,圖上並非全是屬國。淮水沿線諸國滅國太久,淮南諸國也是如此,且這些國極小,僅能稱邑,不能稱國。”看完地圖的熊荊松了口氣。“真正可成為屬國的,不過是吳、越、魯、莒,蔡、項、頓、寢、陳,還有宋,最後是唐和隨。可這只是預計,項、寢、頓、唐、隨早就不是昔日國人,僅餘吳、越、魯、莒,蔡、陳,宋七國,對此此七國要做的也不過是開民智、設左右院、編撰本國國史而已。”
就實而論,眼下做的,也就是設立左右二院、搭出貴庶共治的架子算是大動作,開民智、編撰史書這根本就是小動作,根本不為人所註意。楚國依然是楚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昭黍還是道:“十五年之後如何?十五年後它們便將覆國。”
“十五年後秦軍伐我,除了吳、越,這些國將不覆存在。”熊荊重覆說過無數次的話。既然宋玉說秦國國祚還有三十二年,熊荊便定了一個十五年的覆國期限,當然,這是名義上的,這些國要想擺脫楚國的潛在控制,恐怕要在一代人之後。
“且不是誰都能覆國。若其師戰鬥力太差,覆國之事將永無可能。”熊荊再次補充道。這是覆國的附加條件:戰鬥力不能低於秦軍。“即便可以覆國,他們也未必會選擇自成一國,更有可能會再加入楚國。”
“淖卿覺得如何?”熊荊說罷問向淖狡,能達成初步共識淖狡的態度轉變至關重要。只是,一切都是草案,只是燕朝廷議達成了基本共識,縣尹那邊會如何反應還未可知;再就是占蔔,如此大事當然要占蔔,占蔔如果是吉還好,如果是兇,那就等於白爭論了七天。
“此乃亂國之策。”淖狡眉頭緊皺,幸好他還有一個補充:“然亂國好過亡國,臣信大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