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分其兵權
關燈
小
中
大
在徹底的清理下,直隸的軍方腐敗徹底的塌方了。原來,直隸所屬地方部隊花名冊上的三萬多人,竟然有一半以上是黑戶,剩下的一半也有相當一部分程度是老弱病殘。
真正的年輕精壯部隊,只有不足六千人。為此,淩雲大發雷霆。他一貫是一個脾氣好的人,很少和人真正的發火,可是這一次他是真的發怒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道理,這些人就是不懂得。當文官的能去克扣老百姓,當武官的就能吃空額。這些吃空額的軍官一層層的互相幫助對方隱藏。
但是在淩雲的這次檢查之下,他們再也無法遁形。淩雲立刻動用了自己的王命旗牌,斬殺了一名游擊,兩名都司,四名百戶。並且嚴令直隸都指揮使項貴福停職聽參。
很快,朝廷就來了回應,把直隸都指揮使項貴福革去職銜,發往甘肅充軍。另由淩雲推薦一人,署理直隸都指揮使。
朝廷的意思其實是很明白的,要官給官,要權給權。只要你能辦事,那就一切都沒問題。但你要是把事情辦砸了,接下來就要辦你。
滿打滿算,手裏也僅僅就是一萬四千兵,大部分是新兵,武器儲量不足,糧食能夠支撐半年。(如果這一萬多人沒打光。)
這就是目前的狀況,相當不容樂觀的狀況。一萬四千人聚集後,淩雲決定,先走一步。禦敵在自己的地盤之外。
按照情報來說,阿敏應該是繞路蒙古,抵達密雲。淩雲打算,就在蒙古到密雲的交界處打一個措手不及。
比較在蒙古地界,還算是有山有屏障,還能夠一站。到了京城地面上,就是一片大平原。不過部下們擔心,戰線拉的太長的話,很可能就會補給困難。
委任一個署理都指揮使,其實就是在大後方留一個人,一旦前方出現了什麽不好的情況,能夠及時給予援助,並且能夠保證後方不出問題。
這個人要好好選擇,但目前看來,從級別上最高的人,除了淩雲本人,就只有武傑接這個位置還算是能夠負重。
雖然朝廷把委任權直接交給了淩雲,但是淩雲也知道,如果任命一個官位低資歷淺的來署理都指揮使,那肯定會不能服眾的。這個位置不用想,也落在了武傑的身上。
時間已經不多了,在這段時間了,淩雲的部隊準備了盡可能多的滾木雷石,絆馬索,手雷,地雷,弓箭和火銃。也進行了短促的訓練,可這一切似乎都還不夠。
畢竟,這一萬多人將要面對的,是全副武裝的五萬大清騎兵。當年耀武揚威的大清騎兵有多麽可怕,從已經發黃的歷史書頁裏就能找到痕跡。但淩雲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選擇如此,勇往直前。
在正式把都指揮使的官印交給武傑的時候,淩雲說:“武大哥,直隸的安危,我就交給你了。可是前方吃緊,我最多能夠給你留下五千人。就這五千人,你需要擔負起京郊的安危。要知道,京郊一丟,京師就岌岌可危了。我帶著不足萬人去阻擊阿敏,此一去算的上是九死一生了。他在我手裏吃過虧,這一次是不會手軟的。但想要吃了我也需要一副好牙口,我就算進了他嘴,也能砸下他的一顆牙。”
一年前還是火頭營營官的武傑,沒有想到自己可以獨當一面,他有些顫抖的把大印接了過來。淩雲說的不錯,接過了這顆大印,就等於接過了京師大門的屏障,擔子很重。
如果說淩雲帶領的九千人在蒙古是第一道防線的話,那麽武傑就是第二道防線。淩雲在前方如果占了便宜,武傑的人就是預備隊和補給隊。如果前方戰況不利,全軍覆沒的話。這責任就會直接壓到武傑一個人的身上,他的幹系就更加的重了。
淩雲和武傑都清楚,京師內城還有十餘萬的部隊,比如京師三大營,神機營伍軍營和三千營。比如京城的五軍都督府。不過那些部隊都不是直隸巡撫能夠動的了的,那些官也都是些鼻孔朝天的。
曾經淩雲在一瞬間想過,兵源緊缺的時候,要在城內三大營調兵。武傑馬上就告訴他,這個念頭連想都不能想,如果動了這個念頭,就很快會成為第二個袁崇煥。
保定到密雲的距離只有三百公裏,密雲到蒙古還沒有三百。這樣的距離,前鋒部隊一個急行軍一天多就能到了。
此時,阿敏的大軍還在路上。這一次,他的確帶了五萬大軍,這個消息在他還沒有出發的時候,就已經由崇禎的內線傳回了京城,所以崇禎才有時間來調配軍隊布置防禦。
這次對於阿敏來說,是一次覆仇之旅。在一年前對山海關采取的軍事行動中,不僅無功而返,而且還損兵折將。自己的弟弟英郡王阿濟格差點就在那次掛掉了。
大清騎兵威震天下,是不能允許失敗也是不能接受失敗的,一旦失敗了,就要想方設法找回面子。找回面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對手,撕碎他!
本來,已經稱帝的皇太極,忙於平息內部的問題,以及在盛京建立官署和制度的問題上面費神,別的暫時還沒有顧得上。
但是阿敏已經有點按捺不住要覆仇的想法了。皇太極最近一直忙著和投誠的漢官範文程交流。
範文程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也是一個沒操守的人,可以算的上是早期漢奸之一。在範文程之前,後金還是後金,雖然駿馬彎刀能在戰場稱雄,但畢竟還是不曾開化的奴隸制度社會。
正是這位在大明不得意的舉人的加入,使皇太極有了狗頭軍師,也有了和明朝徹底抗衡的決心。
最近,皇太極加封了範文程為東閣大學士,領吏部尚書銜,再加都察院都禦史,晉封少保,封爵一等讚襄伯。可以說,範文程這個在明朝大半輩子才混到舉人的人,在大清一生的富貴功名已經到達了頂點。
這是完全仿造了明朝的官位和爵位制度制定的制度,東閣大學士,是內閣成員,按現在的話說是副國家級別公務員,吏部尚書號稱天官,大致是人社部部長兼國家公務員局局長。都察院都禦史,最高檢和最高法一把手。少保是三孤銜之一,從一品。還位列五等爵位的伯爵。
可以說,能給範文程的,皇太極毫不吝嗇的都給了,加銜,實權,爵位。難怪範文程會對皇太極死心塌地。
但這種死心塌地帶來的,也正是大明王朝的一場場的戰火不免。隨著大清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完善,軍隊也在逐漸的強大起來。甚至包括投誠的綠營部隊。
綠營部隊中有一些表現突出,並且比較會來事的中級以上將官,被劃入了漢軍旗。正式享受了旗人待遇。這給他們本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激勵,而對於其他的綠營部隊來說,也是一種鼓勵性措施。
不得不說,大清的部隊無論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甚至是綠營,都是呈現了一種戰鬥力上升的趨勢。而且部隊本身都有一種很強烈的求戰欲望。
對於皇太極來說,這是一種改革制度之後的必然。但對於大明的軍隊和百姓了說,這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不知道會有多少城池會被攻破,也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會成為駿馬彎刀之下的冤魂。
而阿敏正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了自己要征伐大明的想法,其實皇太極根本就不信任自己這個二哥。不止是對他,而是對四大貝勒裏的其他人都有所防備。
當然,稱帝之後對於大貝勒代善給予了足夠的善待,八家鐵帽子王的三家是代善祖孫三代。
對於莽古爾泰,已經被圈禁了。四大貝勒裏的只剩下了阿敏,但是阿敏在皇太極稱帝之後還是一個貝勒的封號,並未封王。這一次他除了想覆仇之外,也是想借著自己的軍功給自己整個王位。
皇太極的想法卻不同,他想要自己這位二哥去了之後,盡量的就不要回來了。但是這個話卻不能直說。
他招來範文程商議對策,卻又不能直接的告訴範文程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作為大清第一謀士,他還真的一點沒有辜負這個稱謂。
很快就領會了皇太極的意圖,所以在皇太極問他:“阿敏大貝勒要征伐大明,先生看有什麽好的想法呢。”
他很快就回答說:“不應該孤註一擲,大清雖然猛士如雲卻兵力有限,這次對明軍的征討不應該讓大軍全線壓上去,而是應該梯次配置。兵分幾路,由諸王貝勒中善於征戰者分而統帥之。這樣勝可以助力,有失誤則可以救援。”
這話說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卻很有力度,說白了,其實是在很好聽的前提下,分了阿敏的兵權。並且能夠在阿敏的軍中安插皇太極的親信。
一旦有什麽問題,能夠很快的相機處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真正的年輕精壯部隊,只有不足六千人。為此,淩雲大發雷霆。他一貫是一個脾氣好的人,很少和人真正的發火,可是這一次他是真的發怒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道理,這些人就是不懂得。當文官的能去克扣老百姓,當武官的就能吃空額。這些吃空額的軍官一層層的互相幫助對方隱藏。
但是在淩雲的這次檢查之下,他們再也無法遁形。淩雲立刻動用了自己的王命旗牌,斬殺了一名游擊,兩名都司,四名百戶。並且嚴令直隸都指揮使項貴福停職聽參。
很快,朝廷就來了回應,把直隸都指揮使項貴福革去職銜,發往甘肅充軍。另由淩雲推薦一人,署理直隸都指揮使。
朝廷的意思其實是很明白的,要官給官,要權給權。只要你能辦事,那就一切都沒問題。但你要是把事情辦砸了,接下來就要辦你。
滿打滿算,手裏也僅僅就是一萬四千兵,大部分是新兵,武器儲量不足,糧食能夠支撐半年。(如果這一萬多人沒打光。)
這就是目前的狀況,相當不容樂觀的狀況。一萬四千人聚集後,淩雲決定,先走一步。禦敵在自己的地盤之外。
按照情報來說,阿敏應該是繞路蒙古,抵達密雲。淩雲打算,就在蒙古到密雲的交界處打一個措手不及。
比較在蒙古地界,還算是有山有屏障,還能夠一站。到了京城地面上,就是一片大平原。不過部下們擔心,戰線拉的太長的話,很可能就會補給困難。
委任一個署理都指揮使,其實就是在大後方留一個人,一旦前方出現了什麽不好的情況,能夠及時給予援助,並且能夠保證後方不出問題。
這個人要好好選擇,但目前看來,從級別上最高的人,除了淩雲本人,就只有武傑接這個位置還算是能夠負重。
雖然朝廷把委任權直接交給了淩雲,但是淩雲也知道,如果任命一個官位低資歷淺的來署理都指揮使,那肯定會不能服眾的。這個位置不用想,也落在了武傑的身上。
時間已經不多了,在這段時間了,淩雲的部隊準備了盡可能多的滾木雷石,絆馬索,手雷,地雷,弓箭和火銃。也進行了短促的訓練,可這一切似乎都還不夠。
畢竟,這一萬多人將要面對的,是全副武裝的五萬大清騎兵。當年耀武揚威的大清騎兵有多麽可怕,從已經發黃的歷史書頁裏就能找到痕跡。但淩雲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選擇如此,勇往直前。
在正式把都指揮使的官印交給武傑的時候,淩雲說:“武大哥,直隸的安危,我就交給你了。可是前方吃緊,我最多能夠給你留下五千人。就這五千人,你需要擔負起京郊的安危。要知道,京郊一丟,京師就岌岌可危了。我帶著不足萬人去阻擊阿敏,此一去算的上是九死一生了。他在我手裏吃過虧,這一次是不會手軟的。但想要吃了我也需要一副好牙口,我就算進了他嘴,也能砸下他的一顆牙。”
一年前還是火頭營營官的武傑,沒有想到自己可以獨當一面,他有些顫抖的把大印接了過來。淩雲說的不錯,接過了這顆大印,就等於接過了京師大門的屏障,擔子很重。
如果說淩雲帶領的九千人在蒙古是第一道防線的話,那麽武傑就是第二道防線。淩雲在前方如果占了便宜,武傑的人就是預備隊和補給隊。如果前方戰況不利,全軍覆沒的話。這責任就會直接壓到武傑一個人的身上,他的幹系就更加的重了。
淩雲和武傑都清楚,京師內城還有十餘萬的部隊,比如京師三大營,神機營伍軍營和三千營。比如京城的五軍都督府。不過那些部隊都不是直隸巡撫能夠動的了的,那些官也都是些鼻孔朝天的。
曾經淩雲在一瞬間想過,兵源緊缺的時候,要在城內三大營調兵。武傑馬上就告訴他,這個念頭連想都不能想,如果動了這個念頭,就很快會成為第二個袁崇煥。
保定到密雲的距離只有三百公裏,密雲到蒙古還沒有三百。這樣的距離,前鋒部隊一個急行軍一天多就能到了。
此時,阿敏的大軍還在路上。這一次,他的確帶了五萬大軍,這個消息在他還沒有出發的時候,就已經由崇禎的內線傳回了京城,所以崇禎才有時間來調配軍隊布置防禦。
這次對於阿敏來說,是一次覆仇之旅。在一年前對山海關采取的軍事行動中,不僅無功而返,而且還損兵折將。自己的弟弟英郡王阿濟格差點就在那次掛掉了。
大清騎兵威震天下,是不能允許失敗也是不能接受失敗的,一旦失敗了,就要想方設法找回面子。找回面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對手,撕碎他!
本來,已經稱帝的皇太極,忙於平息內部的問題,以及在盛京建立官署和制度的問題上面費神,別的暫時還沒有顧得上。
但是阿敏已經有點按捺不住要覆仇的想法了。皇太極最近一直忙著和投誠的漢官範文程交流。
範文程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也是一個沒操守的人,可以算的上是早期漢奸之一。在範文程之前,後金還是後金,雖然駿馬彎刀能在戰場稱雄,但畢竟還是不曾開化的奴隸制度社會。
正是這位在大明不得意的舉人的加入,使皇太極有了狗頭軍師,也有了和明朝徹底抗衡的決心。
最近,皇太極加封了範文程為東閣大學士,領吏部尚書銜,再加都察院都禦史,晉封少保,封爵一等讚襄伯。可以說,範文程這個在明朝大半輩子才混到舉人的人,在大清一生的富貴功名已經到達了頂點。
這是完全仿造了明朝的官位和爵位制度制定的制度,東閣大學士,是內閣成員,按現在的話說是副國家級別公務員,吏部尚書號稱天官,大致是人社部部長兼國家公務員局局長。都察院都禦史,最高檢和最高法一把手。少保是三孤銜之一,從一品。還位列五等爵位的伯爵。
可以說,能給範文程的,皇太極毫不吝嗇的都給了,加銜,實權,爵位。難怪範文程會對皇太極死心塌地。
但這種死心塌地帶來的,也正是大明王朝的一場場的戰火不免。隨著大清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完善,軍隊也在逐漸的強大起來。甚至包括投誠的綠營部隊。
綠營部隊中有一些表現突出,並且比較會來事的中級以上將官,被劃入了漢軍旗。正式享受了旗人待遇。這給他們本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激勵,而對於其他的綠營部隊來說,也是一種鼓勵性措施。
不得不說,大清的部隊無論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甚至是綠營,都是呈現了一種戰鬥力上升的趨勢。而且部隊本身都有一種很強烈的求戰欲望。
對於皇太極來說,這是一種改革制度之後的必然。但對於大明的軍隊和百姓了說,這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不知道會有多少城池會被攻破,也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會成為駿馬彎刀之下的冤魂。
而阿敏正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了自己要征伐大明的想法,其實皇太極根本就不信任自己這個二哥。不止是對他,而是對四大貝勒裏的其他人都有所防備。
當然,稱帝之後對於大貝勒代善給予了足夠的善待,八家鐵帽子王的三家是代善祖孫三代。
對於莽古爾泰,已經被圈禁了。四大貝勒裏的只剩下了阿敏,但是阿敏在皇太極稱帝之後還是一個貝勒的封號,並未封王。這一次他除了想覆仇之外,也是想借著自己的軍功給自己整個王位。
皇太極的想法卻不同,他想要自己這位二哥去了之後,盡量的就不要回來了。但是這個話卻不能直說。
他招來範文程商議對策,卻又不能直接的告訴範文程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作為大清第一謀士,他還真的一點沒有辜負這個稱謂。
很快就領會了皇太極的意圖,所以在皇太極問他:“阿敏大貝勒要征伐大明,先生看有什麽好的想法呢。”
他很快就回答說:“不應該孤註一擲,大清雖然猛士如雲卻兵力有限,這次對明軍的征討不應該讓大軍全線壓上去,而是應該梯次配置。兵分幾路,由諸王貝勒中善於征戰者分而統帥之。這樣勝可以助力,有失誤則可以救援。”
這話說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卻很有力度,說白了,其實是在很好聽的前提下,分了阿敏的兵權。並且能夠在阿敏的軍中安插皇太極的親信。
一旦有什麽問題,能夠很快的相機處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