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作品相關 (2)

關燈
初來乍到,又是如此顯赫的人家,不說楊淩,便是楊熙,心裏也惶惶不安的。她定了定神,叫楊平拿著祖父留下的帖子去敲側門。

門房開門問清來由,詫異的看了一眼,見只有四個孩子,便將人讓進去,送上茶水。

“姑娘稍待,小的這就叫人去回太太。”

楊熙拿出準備好的打賞錢和祖母留下的信物:“多謝這位大叔,不知大叔如何稱呼?”

“不敢不敢,姑娘叫小的餘六即可,”餘六接下賞錢和信物,轉身叫了小廝,低聲吩咐幾句,那小廝便一溜煙兒的跑了。

“餘六叔,我姐弟二人初來京城尋親,也不知京城裏的規矩,還望六叔指點。”

餘六心知這姑娘想打聽府裏的事,便道:“這京城裏大戶人家的規矩嘛,別家的小的也不知,若說咱們府裏,那是再好沒有的。”

“願聞其詳,”楊熙再拿出二兩銀子,讓金月給餘六。

餘六拱手接了銀子,娓娓道來。

成國公府的老國公爺,也就是楊熙祖母的大堂兄,祖母在家那時還是成安候世子,後來襲了其父的爵位成了侯爺,弘正元年時又因功升至國公,弘正六年,也就是五年前去了,現在府裏最大的,是老國公嫡妻,成國公府老太太。

老太太現已過知天命之年,為人慈和,最是心善,疼惜小輩兒,善待下人。

一家之主是國公爺,現任後軍都督府的都督儉事,正二品的大官。

國公爺的嫡妻,國公夫人張氏乃是當家太太,書香門第張家嫁過來的,其父乃是正三品的禮部侍郎,太太為人寬和,理事周到,且深得老太太信重,掌著內院的理家大權。

太太生有二子一女,大少爺沈萊今年十七歲,老太爺在世時定下了忠誠伯府的嫡長女,只待明年開春完婚。二少爺沈蔚今年十三歲,在白鹿書院讀書。而府裏唯一的姑娘,便是太太最小的女兒,如今才七歲,因是內院姑娘,餘六不敢多言。

至於府裏有沒有姨娘庶子,餘六沒有多說,楊熙也沒問。初來乍到,知道最重要的就行了,若是能留下來,再行打聽不遲。

不多一會兒,一個四十歲上下的媽媽來了,這媽媽打量了幾眼楊熙,直接道:“這位姑娘見諒,太太事務繁忙,且未曾見過老姑太太,請姑娘去小客廳暫歇,待回了老太太,再請姑娘說話。”

這就是要驗她們姐弟來路真假了,楊熙頷首:“不妨事,是我們來的唐突,擾了府上。”

“姑娘隨我來,”媽媽轉身就走。

楊熙拉著楊淩的手,帶上楊平金月,跟在這媽媽身後。

這媽媽自稱姓白,是太太身邊的管事嬤嬤,奉了太太的命來接她們去花廳等候。

穿過雕花影壁,一路往裏而去,路上放著各色花草,兩側皆有回廊,路上盡是來往的仆人,穿著的衣裳樣式都差不多,見了白嬤嬤,紛紛上前行禮叫人,還有人暗中打量楊熙等人。

楊熙自知才來不能叫人看輕了去,便目不斜視,專心走路。楊淩見姐姐嚴肅非常,也不敢亂看,只緊緊的拉住姐姐,跟著她走。

楊平和金月更沒見過如此陣仗,打從進了國公府,就嚇的手腳不知放哪裏放,只敢緊緊跟著姑娘,不敢言聲。

到了垂花門前,白嬤嬤指著楊平道:“此處乃是二門,姑娘和少爺無妨,這小子卻進不得,且在這兒等著罷。”

二門進去便是內院,內院皆是女眷,別說是外面來的男子,便是自家的小廝,也不得隨意進入,大戶人家都是一樣的規矩,楊家以前也是這樣。

楊熙點點頭,對楊平道:“你先等著,不要亂跑。”

楊平雖然年紀不大,卻也有十三了,且長得高大壯實,在楊家,他也從未進入內院,姑娘讓他等著,他便老老實實的等著。

他人老實本分,楊熙並不擔心。

安排好楊平之後之後,楊熙牽起弟弟,繼續跟在白嬤嬤後面,金月則低頭走在最後。

白嬤嬤將主仆三人帶至小花廳,讓小丫頭上了茶水點心,便說自己有事先走,待會兒自有人帶她們去老太太那裏,然後就離開了。

那丫頭倒完茶水也下去了,偌大的花廳只剩下楊熙,楊淩和金月。

楊淩進了國公府便沒有安心片刻,又怕一時丟人給自家抹黑,一直未敢言語。

此時見四下無人,只有姐姐和金月在,便忍不住道:“姐姐,是不是他們不願意要我們啊?”他這些日子也懂了不少事,連同出一脈的族人尚且不管他們,還有謀奪他們的家產,一個遠房的表親,又是這樣懈怠的待客之道,想來也是不想搭理他們的。

楊熙心裏也沒底,但是既然來了,總不好現在就回去,遂安慰他:“別怕,若是他們心善,願意收留我們,我們便好好住下,日後你有出息了,再報答不遲,若是......他們不願,咱們再回去找成叔。”

說到這,她頓了一下,才道:“若是如此,日後怕是苦了你了。”

楊淩搖搖頭,抱住姐姐的手臂:“只要跟姐姐在一起,我不怕的,等我以後有出息了,姐姐跟著我享福。”

“好孩子,姐姐等著,”楊熙摸摸弟弟的頭,笑著說,“咱們不急,這府裏這麽大,肯定事多,咱們等一會兒便是,你要是餓了,就先吃點點心。”

雖沒人來管她們,但剛才那丫頭走前還是把點心盤子擺上來了的。

“姐姐我不餓,你餓了嗎?”楊淩搖搖頭,娘以前教過他,在別人家是不能亂拿人家的東西吃的。

“我也不餓,”楊熙是真不餓,心裏存著事兒,哪裏還有空想吃的事兒,她擔心投奔不成,出路難尋,連著幾日都沒怎麽好好吃飯歇息了。

姐弟倆坐著說了會話,好歹是沒了之前的緊張不安,這時金月才終於回了神,驚疑不定的問自己姑娘:“姑娘,這就是您要投奔的親戚啊?這麽大的府邸,得是多大的官兒啊?”

上了船以後,她才知道買了自己的是姑娘而不是少爺,跟著姑娘這一路走來,也算漲了不少見識,可那路上能看見的都是平民百姓的,頂多也就是商戶人家,哪裏見過這樣的高貴門第。

“這是便勳貴之中最大的了,”楊熙答道,這也是從祖母那兒聽來的,她自己也未曾見過。

“那是不是比戲文裏的宰相還大啊?”金月喃喃道。

楊熙也不知道,祖母在沈府時也只是閨閣女兒,何曾會說朝廷之事與她聽,她遲疑道:“這......興許是吧。”

比宰相還大啊,金月想,那可真是不一般啊,她一個農家女子居然在比宰相還大的官老爺府裏。

她這樣子,倒徹底消解了楊熙姐弟的緊張,姐弟倆都俱都笑了起來。

左右等在這裏也無事,楊熙便把祖母講過的京城裏的規矩,提前講給弟弟和金月,也免得她們日後鬧了笑話。

要是在江陽也就算了,楊家乃是江陽大族,江陽城的官老爺們也要買幾分面子。可這是在京城裏,一個不小心沖撞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她們無父無母的,有誰來管,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楊熙還不知道,真正會沖撞大人物的,並不是不懂京城規矩的金月,也不是年紀尚幼的楊淩,而是她自己,還沖撞了一個真正了不得的大人物。

☆、第 4 章

等了約莫一個時辰,花廳裏又有來了個慈眉善目的老嬤嬤。這老嬤嬤一進來就先行了禮,才笑道:“這便是楊家表姑娘吧,奴婢是老太太身邊伺候的,表姑娘喚奴婢梁嬤嬤便是。”

楊熙側身還了半禮:“不敢當嬤嬤的禮,我們姐弟二人是蜀中江陽楊氏之人,祖父乃是仁宗十四年的進士,名諱乃是楊聞,祖母是京城沈氏。”

“果然是老姑太太的孫女兒,跟老姑太太真像,”她讚了楊熙,又看楊淩,“這便是表少爺吧,長得真好,跟姑老太爺也像,將來啊,定然也能跟你祖父一樣考上進士。”

楊淩臉色微紅,卻沒跟以前一樣往姐姐身後躲,仍是端端的站著:“嬤嬤過獎了。”

“二位隨奴婢來,老太太正在靜嵐院等著呢。”寒暄夠了,梁嬤嬤便在前面領路。

一路上,這位梁嬤嬤告訴楊熙,老太太如今住在後花園子裏的靜嵐院,靜嵐院動亂夏涼,景色宜人,最適合年紀大的人住著養老。

老太太平日裏只含飴弄孫,府裏的一切事務都是太太管著,太太年輕,未見過老姑太太,一時拿不準,才先回了老太太,老太太看過信物之後,便立刻叫她來接,“府裏若是有些疏忽的地方,還望表姑娘不要介懷。”

這該是老太太的意思吧,還沒見到老太太,楊熙已經能想到,這位老太太應該也像祖母一樣的慈祥和藹吧。

怎麽會介懷呢,老太太願意見她,她已經感激不盡了,何況梁嬤嬤來時先叫了“表姑娘”,下頭人的一舉一動,都是跟隨著上頭的意思,想是老太太那頭已經認下她們了。

到了靜嵐院,見過老太太,老太太先問了楊家之事,知楊熙姐弟父母雙亡,祖父母俱去,竟是哭了一場。

老太太嫁過來時,楊熙祖母尚未出閣,這姑嫂雖是隔房的,但在一個府裏,又是內院之人,相處過幾年,也有些感情。況且人年齡大了,最聽不得誰家認識的老夥伴去世,楊熙祖母又是老太太堂妹,還小她幾歲呢,竟然先去了。

哪怕隔得再遠,這人都去了,活著的人能想起來的,便只有年輕時的好處了。

老太太這一哭,楊熙姐弟也忍不住,俱都哭了起來。楊淩年幼,初時也哭過幾場,後來姐弟倆處境艱難,他不想給姐姐添麻煩,才逐漸懂事起來。

楊熙則不同,一場場的喪事,楊氏族人的逼迫,使得她心力交瘁,又要守著弟弟,又要找出路,她幾乎沒有時間傷心,直到現在在老太太面前,才終於放下所有的戒備,露出了那顆雖年輕稚嫩,卻早已布滿傷痕的心。

老的小的這一哭,可嚇壞了靜嵐院裏伺候的人,梁嬤嬤和幾個大丫鬟都上來勸,好在楊熙也知事,只哭了一會兒便收斂了,也幫著一起勸老太太,老太太這才止住。

認真算起來,楊熙真正的舅祖母並非老太太。

楊熙祖母原是二房的,後來分了出去,祖母的親兄弟去了南邊做官,說是前幾年還傳回來消息,說二房的老爺,也就是楊熙的舅祖父,在南邊去了,後來的子子孫孫俱都留在南邊,未曾回過京城,更不知有楊熙姐弟二人。

這便是說,此番投親,原本與成國公府並無太大幹系,楊熙要找也是該去南邊找的。

端的是老太太心善,不忍姐弟二人再往南邊奔波,兩個孩子能上京城來,已是氣運極佳了,再去南邊,怕是真的就有去無回了。

老太太做主,將楊熙姐弟留下,連帶跟著的丫鬟小廝也都留下。她老人家發了話,府裏其他人也不敢不從,橫豎就是兩個孩子罷了,堂堂的國公府還養得起。

就這樣,楊熙和楊淩,在成國公府裏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四年。

三年前,老太太因病去世,府裏閉門守孝,直至今年二月除服。

楊熙回到玉蘭軒,吩咐素月等人午膳時叫她,便自去內間小憩。大安寺之行已定,她也稍微放下心來,可以好生歇息了。

素月得了命令,守在外間炕上做針線,綠蠟跟著姑娘回來後,又不知跑到哪裏去了,院裏的其他丫頭們,或是各自幹著活兒,或是在屋裏磨牙。

唯獨紫玉不肯走,硬是擠到素月身邊看著她繡花樣子。

素月也不去管她,紫玉雖然嘴上潑辣些,年歲也小,但做起活來,比綠蠟不知強到哪裏去了。

是以在玉蘭軒,素月跟她關系還不錯。

一覺睡到午時,楊熙醒來後,總算先前那沒了頭重腳輕的感覺,身上的疲乏也好了些,正巧兒素月去大廚房也回來了。

見姑娘起來了,素月放下食盒,上來服侍楊熙更衣:“我估摸著姑娘也該醒了,就先去拿了飯食,姑娘洗漱一下,正好用飯。”

紫玉把飯菜一一拿出來,擺在外間的炕桌上。

飯食是府裏的份例菜,孝期裏吃的都是素的,出孝之後,便是三葷兩素。可大廚房離得遠,如今又是早春時節,天兒還是涼的,剛做好的飯菜拿過來也半冷不熱的,楊熙看了一眼,膩膩的油花兒浮在菜湯之上,頓時就沒了胃口。

素月嘆了口氣,勸道:“姑娘好歹用些,若是不用,您這身子骨,哪裏受得了。”

姑娘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一年比一年更瘦,去年的衣裳,今年穿著都松了兩指。

楊熙也知道自己的身體,守孝時沒法子,這出了孝,再如何也要把身子補起來的,好賴還是用了不少進去,素月這才放下心來。

“姑娘,大安寺那事兒,如何了?”不只是楊熙惦記,素月近來也跟姑娘一樣,最是記掛這事兒。

楊熙點點頭:“太太允了。”

去大安寺,一則是為了做老太太的法會。二則,則是楊熙自己的私心了。

自來了京城以後,吃住都在國公府裏,楊熙便再沒機會為祖父母,父母祭奠過。老太太在時,楊熙不能讓老太太跟著傷心受累,老太太去了,太太在後院的威名更甚,楊熙不敢用這事兒去試探太太對她的耐心,便一直擱置下來了。

在內院,楊熙若是敢燒紙焚香,只怕還沒點燃,就有人報到太太那兒去,興許還要添油加醋的說一番。

按理來說,為人子女的要盡孝,太太雖不好阻攔,但心下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楊熙見識過太太的手段,斷不願在這上面糾纏,一個不好,楊淩都要跟著受累。

每年忌日,她也就是茹素一日,念些經文罷了。

如今有了老太太的法會,楊熙知道這也許是唯一一次為家人盡孝的時候了,因此,從年前聽府裏的老嬤嬤們說起時,便留了心,抄起了經文。

後來抄的多了,沈瑩來找她時,便給她看了去,她想著出門,也對大安寺法會上了心,這才有了今日太太的應允。若是沒有沈瑩這一出,太太是不會帶兩個姑娘去大安寺的,頂多也就是國公爺帶著兩位少爺去。

楊熙前些日子煩心的也是這事,眼見日子要到了,府裏卻沒一點兒動靜,連沈瑩也忘了,昨日去水仙閣探病時,她找機會提了一句,沈瑩這才想起。

好在這事兒定了下來,否則,不知還要費多少心力,才能達成所願。

翌日,德馨院來了人,是張氏身邊得力的大丫鬟靈芝,說錦繡坊送來了一批新料子,太太叫兩個姑娘去挑料子。

楊熙問了沈瑩,得知她已經先去了,便不再耽擱,跟著靈芝去了。

德馨院的正堂裏果然擺著不少料子,沈瑩正跟太太說著話。楊熙進去,先行了禮,張氏道:“熙兒來了,快來看看,這些都是南邊的新樣式,喜歡什麽只管挑。”

姑娘的份例是每月二兩月銀,一季四身衣裳,衣裳是針線房做的,倘是老太太或太太賞了料子,便是各自房裏的丫鬟們做。

楊熙和沈瑩走得一樣的例,每回有了好料子,也是跟著一塊兒拿的。說句良心話,這些面兒上看得著的事兒,張氏真是沒虧待她和弟弟,便是以前在自家,這麽些個好東西,也是有錢都買不到的。

遠的不說,單是老太太在世時賜的那些衣裳首飾,也沒哪件是尋常官宦人家用得起的。

楊熙記得這些恩情,老太太在時,便一心一意的伺候老太太。老太太去了,便處處以沈瑩為先,事事按太太的心意行事,便是有些自個兒的小心思,也不會妨礙府裏。

王嬤嬤想得那些,真是多慮了,對沈瑩,她讓著尚且不及,又哪裏會搶她的東西呢。

今日也是,楊熙對張氏道:“謝太太,”又對張氏懷裏的沈瑩道,“嫣嫣前兒不說要一條粉色的裙子嗎?可有看上眼的?”

沈瑩從母親懷裏出來,指著幾匹粉色的料子,委屈的看著楊熙:“表姐你看,這幾匹都合我心意,可是母親說只能要兩匹。”

她指的幾匹料子,樣式都差不多,只是繡紋上略有些差別,楊熙細細看了看:“這匹桃花色繡燈籠紋的不錯,正適合春天穿,將花紋做在肩上和袖口,做出裙子來,定然好看。”

其實楊熙以前曾試過把自己的料子讓給沈瑩,可惜太太從來不會在這上面虧待楊熙,從來不允,一回二回的,楊熙也懂了張氏的行事之道,便只幫著沈瑩挑,再不曾說讓她之類的話。

沈瑩看了看楊熙選的,粉底上用銀線繡著巴掌大的燈籠樣式,端的是精巧別致,且還是以前從未見過的,她穿出了,那就是獨一無二的,遂欣喜道:“難為她們怎麽想出來這樣兒巧妙的繡紋樣式,就按表姐說的做,鈴蘭,可記住了。”

鈴蘭拿起料子:“是,姑娘。”然後端端的站在一邊,等著姑娘繼續選,在太太面前,水仙閣的丫頭們都是一副穩重幹練的模樣。

“好了,選了一匹了,還有一匹,”張氏笑盈盈的看著女兒。

只能再選一匹,這可難倒了沈瑩,她連先前的那一匹都挑不出來,想了想,還得求助自家表姐:“表姐,你看呢?”

楊熙道:“嫣嫣還想要什麽顏色的衣裳?”

“這......我都好久沒出過府了,不知外面都時興什麽。”沈瑩道。

楊熙略一沈吟,她也好久沒出去過了。

見兩個小姑娘困擾,張氏對錦繡坊來的人笑道:“來,李老板,你給姑娘們說說,今年時興什麽樣的衣裳。”

錦繡坊的李大娘走過來見禮:“二位姑娘好。”楊熙沈瑩還禮。

“要說這今年最時興的,那肯定是齊胸襦裙了,這上襦多是鮮艷的紅黃之色,下裙則用淡色來配,端的是好看又高雅,不知二位姑娘可喜歡?”

沈瑩也有這樣式的裙子,只是以往年紀小,又在孝期,裙子都是以淺色為主,沒有李大娘說的這艷色的,聽說今年時興,便有些心動:“表姐,要不就做這個吧,咱們選一樣的做了,到時候去長公主的賞春宴,便能穿成一樣的。”

那時就是暮春了,正好穿這輕薄飄逸的裙子。

“你先看看要什麽色的吧,”楊熙沒有立即答應,她的衣裳一直都以素色為主,自八歲以後,再沒穿過顏色鮮艷的衣裙,此時有些拿不定主意。

沈瑩先挑起了顏色,她拿起一匹橙色的,對楊熙道:“表姐看這個如何?”

沈瑩膚白如玉,又有些嬰兒肥尚未褪去,橙色印花的緞子,既稱沈瑩的膚色,又不失少女的活潑,楊熙點頭:“這個顏色好,做出來的裙子定然能襯得你容光煥發。”

得了表姐的讚,沈瑩又看母親:“母親,您說呢?”

張氏也讚好:“嗯,不錯,便是這一匹了。”

“大姑娘穿上這樣的裙子,定然比全京城的姑娘的都好看,”李大娘也附和著,把沈瑩一通誇。

楊熙笑也盈盈的看她,目光中滿滿都是打趣的意味,沈瑩粉面微紅,嬌嗔道:“表姐,我都選好了,該你了,可惜這橙色的只有一匹。”本想跟表姐同穿一樣的裙子,看來只得作罷。

李大娘道:“大姑娘,您看上的這匹可是咱們錦繡坊獨一無二的,最適合您這樣的貴女了。”

老板都這樣說了,想是錦繡坊真的只有這一匹。沈瑩嘆口氣,為何錦繡坊不多做兩匹啊。楊熙反倒松了口氣,好在只有一匹,否則今日怕是不好拒絕了。

將挑好的都給鈴蘭抱著,沈瑩開始給自家表姐挑,誓要找出不亞於剛才那匹的好料子。楊熙看著她盡挑些艷麗的,哭笑不得的勸她:“你別看那些了,我穿不了,我還是穿淺色的更好些。”

沈瑩說什麽都不願,還反過來勸她年紀輕輕的就該穿些鮮艷好看的,李大娘也跟著幫腔,把她誇得天花亂墜。

連張氏都道:“熙兒也大了,明年就及了,是該好好兒地打扮起來了。”

最後,楊熙無法,只得拿了沈瑩選的一匹鵝黃的料子,自己有挑了匹天青色的,才算過了這一關。

作者有話要說: 手機壞了TAT

☆、第 5 章

府裏有一位女先生,是老太太在世時請來的,先生夫家也姓楊,原是京城的大戶人家,可惜命運不濟,夫君早逝,又沒留下個子嗣,夫家嫌她克夫,容不下她。

楊先生在閨閣之時便有才名,又與老太太有些淵源,老太太便請她來成國公府裏做了女先生。平日裏教些女紅針線和詩詞之類的,老太太去世,課便停了下來,楊先生卻一直留在府裏,

因有著師徒之名,又是同姓,楊熙時常也愛去她那裏說話,在先生那裏,倒是能得到片刻的自在。

離著國公爺休沐也只有三日了,府裏的二少爺請了幾日假,從書院回來了,沈瑩一月未見二哥,早早的就去了德馨院等著,楊熙無事,帶著針線,便來了先生這裏。

楊先生與楊熙說重新上課的事:“太太昨日叫了我去,說待老太太法會過後,便開始上課。”

楊熙點點頭,這也是應當的,女先生十分難得,何況是楊先生這樣由真才實學又的,這也是太太將她留下的緣故。

“可還是跟以前一樣?”她問道。

以前是兩個姑娘上午要去老太太那兒請安,陪老太太說說話兒,下午才去上課。

先生搖了搖頭:“太太說了,姑娘們都大了,該學的都要學起來,不能再跟以往一樣松散,以後上午學女四書和詩詞,下午學女紅。”

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們,不僅要會家常事物,還要有文采,否則嫁了人之後,豈不是與夫君連話都說不上幾句。若是夫君不在意還罷了,如若碰上那等喜愛紅袖添香的,這堂堂正正的嫡妻正房,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夫君寵愛那整日吟詩作對的。

楊熙如今十四歲了,離及只有一年時間,這個年紀的姑娘,好些人家已經慢慢地相看起了,看好了,再留個一兩年的,便能成親了。

太太也沒說她將來是怎麽個章程,這結親講究門第,一個自幼失怙的孤女,真正的高門大戶是看不上的,就連繼室都不行,繼室也是正房,便是比不上原配,也需得找個父母雙全的人家。

除非楊熙願意嫁給庶出的,或是與人為妾,或許還有些機會。

與人為妾,莫說楊熙不願,便是她願意,張氏也不可能同意,沒得壞了沈家的名聲,叫沈瑩跟著受累。

別人可不會想到她是楊家的人,只會說國公夫人教出來的姑娘竟是個自甘下賤的。

張氏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她的孩子們,楊熙吃過一次教訓,便將這事兒記得牢牢地,不論是想幹什麽,都要多思量思量,此事是否會對沈瑩不利。

以京城裏婚嫁之事的行情,將來張氏給她相看的人家,不是京城裏的小官之子,便是她祖父那樣,外來的年輕舉子了。

於張氏而言,給一個孤女找一門這樣的親事,那是誰也說不出什麽的。便是楊熙父母皆在,能找到的也是這樣的人家。

可這樣的人家多半是看著國公府的門第來的。

想要靠上國公府,楊熙就是那現成的捷徑。她都能想到娶了自己的好處,無非是國公夫人親自撫養長大的姑娘,又是父母俱亡無家可歸的,既能搭上國公府,又不至於被轄制。

張氏打算得很好,然而楊熙卻不願意。

她早已過夠了身不由己的,無權無勢任人磋磨的日子。所以,她要不能嫁一個沒有半點權勢,反倒要靠她來巴上國公府的人家。

她要的是能讓她不再低人一等的高位,是不用她卑躬屈膝去討來的尊嚴。這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楊淩。

楊淩像極祖父楊聞在學業上的天賦,若是以後考上了進士,只怕也會像祖父的仕途一樣坎坷。

楊熙欣慰於此,也忌憚非常,祖父因為人微言輕,得罪了權宦,才回了江陽,也才有了後面楊家的家破人亡。那時要不是祖母是沈家的女兒,只怕祖父就不是被罷官了,恐怕連性命也要丟掉。

另一則,官場上的事,楊熙雖不甚清楚,但若是無人幫扶,一個寒門的進士,不知熬到哪年哪月,才能熬出頭。國公府的情分並不穩當,楊淩真正能依靠的,也只有楊熙了。

而楊熙能做的,便是耗上一切,也要給他一門顯赫的姻親。

說她心大也好,異想天開也好,楊熙並不在乎,嫁入高門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法子,能使自己和弟弟早日過上好日子。

楊熙也知道,這事兒肯定沒那麽容易,這最大的阻力,就是在張氏這裏。

她要嫁進高門,走得必然不是尋常相看的路子,要如何瞞著張氏,才是最大的問題。

楊熙在先生房裏待了一下午,給弟弟做了春衫,先生也繡了新的花樣子,兩人說說笑笑,倒也能打發時間。

到了休沐這日,楊熙和沈瑩二人,早早來到德馨院,國公爺昨夜宿在前院書房,倒是不擔心姑娘們撞見了什麽。

照例先請了安,張氏攬過女兒:“昨兒太妃娘娘使人來說,今日也要去大安寺上香。”

沈瑩驚喜道:“太妃娘娘去,那穆哥哥豈不是也要同去?”

“這我可不知道了,恒王殿下的行蹤,我哪裏敢去打聽,”張氏笑道。

恒王府太妃娘娘與張氏即是表姊妹,在閨中時又是要好的姐妹,感情匪淺,即便嫁人後也沒斷了交情,常常相互走動。兩家主母交好,國公府與王府自然也多了來往。

張氏雖說不知道,沈瑩心裏卻明了穆哥哥多半是要去的,恒王府的主子只有王爺和太妃而已,他一向孝順太妃,今日又是休沐,焉有不陪著母親同去之理。是以,她大安寺之行更加了幾分期待。

過了片刻,大奶奶邱氏也來請安。

邱氏乃是忠誠伯府的嫡長女,弘正十四年春嫁入沈家,新婚不久,老太太便去了。上個月剛出了孝期,邱氏便懷了身孕,太太喜得立刻免了她晨昏定省,只叫她好生養胎。

邱氏進門三年才有身孕,雖說這其中有孝期的緣故,但女人家沒孩子總是沒底氣,如今懷了,她總算松了口氣,每日裏只在院子裏走走,並不常出來。今日也是因為一家人都要去大安寺,這才來德馨院送送婆母小姑。

太太交代好邱氏府中事宜,前頭便來了人:“回太太,車馬已備好,老爺叫奴婢來請太太與姑娘們。”

張氏領著沈瑩與楊熙,帶著丫鬟婆子,前呼後擁的一群人就出門去了。

因是老太太的法會,女眷們都不敢穿的太過艷麗,連要見心上人的沈瑩都沒敢穿前兒才做好的新衣裳,只穿著孝期裏做的素色衣裳。

到了外門。該請安的都請完了安,女眷們才各自登車。

國公爺帶著兩位少爺騎馬,太太帶著丫鬟獨乘一輛車,沈瑩跟楊熙同乘一車,跟在太太車後面。

今兒沈瑩帶的紅玉,楊熙帶的素月,綠蠟倒是想來,還難得的服侍了楊熙半日,偏楊熙只作沒看見,帶了素月就走。

大安寺在城外西山之上,前朝時是皇家寺院,到了本朝,皇太後篤信佛法,時不時會請慧明大師到宮裏講經,京中的貴婦人們為討太後歡心,也常來此做法會,加之民間信眾甚多,大安寺雖已無皇家之名,但比前朝之鼎盛也差不了多少。

成國公府是提前使了人定好了法會,大安寺今日也清了場,是以寺裏並無尋常香客,只有沈家眾人及恒王府太妃一幹人等。

國公爺和兩位少爺先去處理法會的事宜,知客僧引著女眷們去了後堂。

後堂中,太妃娘娘已經先到了。

見張氏進來,便笑道:“我還說你們先到呢,快來坐下咱們說說話兒。”丫鬟們將張氏讓到太妃身邊。

張氏也笑:“我們府裏人多,便拖沓了些,比不得娘娘自在輕省,嫣嫣,還不去給娘娘請安”

沈瑩和楊熙上前給太妃請安,太妃叫起:“真是女大十八變,才多半年不見嫣嫣,就長成個大姑娘了。”

兩家關系親近,沈瑩是自小被太妃看著長大的,太妃面前,便如同自家長輩一般,並不拘束:“太妃娘娘是許久沒見我了才覺得我變了,母親昨兒還說我長不大呢。”

一片小女兒的嬌態,令太妃打心眼兒裏喜愛,將她攬在懷裏細細的看了一番,笑道:“別聽你母親的,她那是唬你呢,咱們嫣嫣長得比全京城的姑娘都好看了。”

沈瑩羞道:“娘娘也笑我......”掙紮著要從太妃懷裏出來。

太妃攬得更緊了:“瞧瞧這是哪家的姑娘這樣標志,不如跟了我回家罷。”

“那感情好,我早就不想要這皮猴兒了,太妃行行好,趕緊帶她走吧。”張氏這話一說,屋裏的人都笑了起來。

母親與太妃合起夥來調侃自己,偏屋裏的丫鬟婆子沒一個幫她說句話的,沈瑩既羞且惱,偏生不知如何是好,便轉移話題問太妃:“穆哥哥可來了?”

“喲,惦記著那個不成器的呢,嫣嫣放心,若是你願意跟著我走,你穆哥哥便親自來接你......”

也只有太妃這當娘才敢這樣說恒王殿下了,屋裏眾人更是笑的一發不可收拾。

沈瑩自幼便跟著穆哥哥,還曾說過要跟著趙穆回家,只是如今大了,不可再如往日那般。

可長輩們們偏要常常將此事拿出來說幾遍,只為看看兩個孩子的窘態。

沈瑩無法,只把頭埋在太妃懷裏不肯出來。

還是太妃知曉姑娘也是要臉面的,才止住了笑,轉而說起了楊熙:“熙兒也長成大姑娘了。”

“勞太妃惦記,”楊熙躬身回話。

進門以後,除了請安再沒做別的事,一直站在張氏身側,面容恬靜,別人笑她也就笑,別人不笑了,她就只把自己當根好看的木頭樁子。

太妃溫和道:“不用如此拘禮,你們年輕姑娘家,還是像嫣嫣這般活潑的好。”

太妃娘娘姿容出眾,未出閣時乃是京城裏數得著的美人兒,更難得的是明明身份高貴,卻從不以勢壓人,端的是溫柔可親。

楊熙心中敬她,卻不敢如沈瑩一般肆意,在太妃面前,也一貫是少言寡語的。

“嫣嫣至真至純,世間難得。”

太妃頷首:“這倒是,滿京城的姑娘,也就咱們嫣嫣當得起這四個字。”

“快別誇她了,就現在這般都管不住她了,你們再誇得狠了,她就該上天了,”張氏心中讚同楊熙這話,嘴上的謙虛還是該有的。她看向太妃:“要我說啊,還是熙兒這般穩重知禮的好。”

“都好都好,穩重有穩重的好,活潑有活潑的好,說到底,還是你的功勞,兩個姑娘都是難得的好姑娘,”太妃自己生了個性子硬的跟石頭一樣的兒子,便深羨張氏生了個嬌嬌軟軟的小女兒。

張氏謙道:“當不得娘娘的讚,唯願這兩個孩子將來過得順暢罷了。”

“定會如你所願,”太妃拍拍她的手,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二位長輩終於不再說些羞人的話,沈瑩的小腦袋才肯伸出來聽著她們說話。

猶豫半晌,還是忍不住問了:“穆哥哥究竟來了沒有呀......”

這般地執著,太妃好懸沒再笑出聲:“來了來了,在前頭跟慧明大師說話呢,估摸著也快過來了。”

張氏睨了女兒一眼:“不害臊。”沈瑩吐了吐舌頭,又被太妃摟著好一番親近。

太妃與張氏也有許久沒見面了,自是相談甚歡,又有沈瑩這個小開心果兒時不時的插些俏皮話,逗得眾人開懷,連楊熙也能接上一兩句話。

☆、第 6 章

被沈瑩惦記的恒王殿下趙穆,進來便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