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表演所面對的重要觀眾居然走神了?
關燈
小
中
大
第865章
第二天清晨,朝會剛剛一開始,這才詢問諸位臣工可有事上奏,舊黨大佬,主攻手之一的朱光庭就邁步出列班朝著天子一禮。“啟奏陛下,臣有事上奏。”
得見趙煦首肯之後,朱光庭便道。“臣要彈劾陜西路三州經略安撫使王洋!”
“唔……唔?”趙煦第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回過了神來之後,頓時立起了眼角。“朱卿家,是朕沒有聽清楚,還是朱卿家你說錯什麽話了?勞煩你說再一次……”
話是這麽說,可是那語氣,怎麽也不像是聽不明白話,更像是在說,你丫的有本事再說一次試試,看我不打屎你,打到你的屎都被打出來的架勢。
而朱光庭,面對著少年天子趙煦那刀子一樣的目光,陰沈的面容,卻夷然不懼,就像是一位即將踏上刑場,也要高唱自由的英勇戰士。
清了清嗓子之後,中氣十足的站在大殿中央,彈劾三州經略安撫使王洋罔顧天子寵信,罔顧天子重托和百官的厚望,膽大妄為,連番做出了有勃臣倫之舉的行徑。
比如說私授官爵予異族,未有向吏部和禮部通稟。另外,王洋他居然還敢私自賜姓與異族將領,這絕對是大不敬之罪。
“賜姓於異族,乃是君王之責,而他王洋不過區區一大宋臣子,卻如此大膽妄為,未稟於陛下,便私自作主,長常以往,若我大宋邊陲官員有樣學樣,那我大宋恐有前唐之患矣……”
不得不說,朱光庭的口才的確很不錯,的確很適當擔當主攻手的角色,他的這番彈劾之言,不管其他,只揪著王巫山的錯處,而且是最關鍵的錯誤,那就是他王巫山逾越了身為臣子的做法。
趙煦坐在禦案後邊,從一開始幾次想要打斷朱光庭的話,但是聽著聽著,反倒漸漸地沈靜了下來。
朱光庭,還有一幹舊黨大佬們紛紛粉墨登場,甚至居然還有一些新黨官員居然也跳了出來,為舊黨說話,反倒是那些中間派,大多數沈默不語。
而像舊黨之中的蜀黨集團,雖然一個二個臉色發急,可是,卻也無可奈何,最多也就只能站出來說幾句事急從權,但也沒個鳥用。
這讓趙煦的心情越發的平穩,當然,不是平和,僅僅只是平穩,他在思考,到底是什麽樣的原因,讓舊黨大佬在攻訐王洋之時,連新黨也來摻和,他王巫山得罪遍了滿朝的舊黨大佬沒錯。
可是,對於新黨,似乎一直都很報有好感,再說了,新黨成員在去歲之時,都尚在大宋的大江南北,根本就沒有入朝的機會,他就算是想要得罪那幫子家夥也沒有這機會。
不知不覺,趙煦便想到了自己某一次與王洋的聊天之時,所提及的一段話題,那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親朋道義因財失,父子情懷為利休。
昔日,王安石與呂惠卿師徒情同父子,王安石罷相,他又極力排擠王安石,甚而親自上書詆毀王安石,這些事情,視王安石為偶像的天子趙煦又焉能不知?
而王洋更是尖銳的指出了,二人為何會同途情誼盡喪,說起來,那就是呂惠卿此人功利之心太重,為了能夠成為變法新黨的首功之臣,對自己的恩師打壓排擠,手段無所不及其。
而不論新黨舊黨之中,不管是反對變法者,又或者是支持變法者,其實,相當一部份官員,並非是真的在進行理念和道義之爭,而不過是利益之爭罷了……
那一夜,二人聊天一直聊到了宮禁,半夜子時之後,天子趙煦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宮而去。
亦是那個時候,天子趙煦明白了,王洋的志向,他亦是一位立志要變革大宋的銳意進取之士,但是,他卻又比起其他人更加的理智,甚至可以說,他的思維模式,冷靜到讓趙煦無語。
他對於現如今大宋冗官、冗費、冗兵的這亦讓趙煦越發地明白,大宋,的確到了一個如果不再變發圖強,那麽很有可能會失去強盛機會的緊要關口。
“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俗……”趙煦不禁想到了之前不久,與王巫山言及變法之緊要與必要時,王巫山所引用的一句古人格言。
此言出自於《淮南子汜論訓》,而淮南子雖然成書於西漢之時,但是書中所記載的卻是距離大宋一千五百多年的春秋之時的故事。
魯昭公有慈母而愛之,死,為之練冠,故有慈母之服。陽侯殺蓼侯而竊其夫人,故大饗廢夫人之禮。先王之制,不宜則廢之。
末世之事,善則著之,是故禮樂未始有常也。故聖人制禮樂,而不制於禮樂。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舊。
這番話的意思就是魯昭公有位奶媽,昭公十分敬愛她,奶媽去世以後,昭公破例為她守孝,所以就有了為奶媽守孝的禮節。
陽陵國侯殺死了蓼侯,並搶走了蓼侯的夫人,所以從此以後舉行大饗祭典時廢除了由夫人執豆的禮儀。
由此看來,先王的制度,不適宜的就廢除它;而近代的處事方法,如果是好的,就加以繼承發揚。
所以是禮樂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禮樂是聖人制定的,並不是聖人受禮樂限制的;治理國家雖有常規,但必須以便利民眾為根本;政令教化雖有常法,但必須以切實有效為最好。
如果對民眾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適合實際情況,就不必一定要遵循舊法。
下面的臣子濤濤不絕,慷慨激昂,唾沫星子橫飛者有之,淚聲俱下者有之,捶胸頓足者有之,簡直就像是影帝競技場一般熱鬧。
可偏偏,他們表演所面對的重要觀眾:大宋天子趙煦,居然雙手撐著下頷,坐在那裏,目光迷茫,表情迷茫,明顯的走神了……
居然走神了?就在這樣的時候,就在大家已經都把王洋的舉動的危害性會傷害甚至動搖大宋江山社稷的時候,這貨居然走神了……
諸位大臣們頓時感覺自己特麽的就跟演戲給瞎子看一般,心情如同集體被汪給群了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二天清晨,朝會剛剛一開始,這才詢問諸位臣工可有事上奏,舊黨大佬,主攻手之一的朱光庭就邁步出列班朝著天子一禮。“啟奏陛下,臣有事上奏。”
得見趙煦首肯之後,朱光庭便道。“臣要彈劾陜西路三州經略安撫使王洋!”
“唔……唔?”趙煦第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回過了神來之後,頓時立起了眼角。“朱卿家,是朕沒有聽清楚,還是朱卿家你說錯什麽話了?勞煩你說再一次……”
話是這麽說,可是那語氣,怎麽也不像是聽不明白話,更像是在說,你丫的有本事再說一次試試,看我不打屎你,打到你的屎都被打出來的架勢。
而朱光庭,面對著少年天子趙煦那刀子一樣的目光,陰沈的面容,卻夷然不懼,就像是一位即將踏上刑場,也要高唱自由的英勇戰士。
清了清嗓子之後,中氣十足的站在大殿中央,彈劾三州經略安撫使王洋罔顧天子寵信,罔顧天子重托和百官的厚望,膽大妄為,連番做出了有勃臣倫之舉的行徑。
比如說私授官爵予異族,未有向吏部和禮部通稟。另外,王洋他居然還敢私自賜姓與異族將領,這絕對是大不敬之罪。
“賜姓於異族,乃是君王之責,而他王洋不過區區一大宋臣子,卻如此大膽妄為,未稟於陛下,便私自作主,長常以往,若我大宋邊陲官員有樣學樣,那我大宋恐有前唐之患矣……”
不得不說,朱光庭的口才的確很不錯,的確很適當擔當主攻手的角色,他的這番彈劾之言,不管其他,只揪著王巫山的錯處,而且是最關鍵的錯誤,那就是他王巫山逾越了身為臣子的做法。
趙煦坐在禦案後邊,從一開始幾次想要打斷朱光庭的話,但是聽著聽著,反倒漸漸地沈靜了下來。
朱光庭,還有一幹舊黨大佬們紛紛粉墨登場,甚至居然還有一些新黨官員居然也跳了出來,為舊黨說話,反倒是那些中間派,大多數沈默不語。
而像舊黨之中的蜀黨集團,雖然一個二個臉色發急,可是,卻也無可奈何,最多也就只能站出來說幾句事急從權,但也沒個鳥用。
這讓趙煦的心情越發的平穩,當然,不是平和,僅僅只是平穩,他在思考,到底是什麽樣的原因,讓舊黨大佬在攻訐王洋之時,連新黨也來摻和,他王巫山得罪遍了滿朝的舊黨大佬沒錯。
可是,對於新黨,似乎一直都很報有好感,再說了,新黨成員在去歲之時,都尚在大宋的大江南北,根本就沒有入朝的機會,他就算是想要得罪那幫子家夥也沒有這機會。
不知不覺,趙煦便想到了自己某一次與王洋的聊天之時,所提及的一段話題,那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親朋道義因財失,父子情懷為利休。
昔日,王安石與呂惠卿師徒情同父子,王安石罷相,他又極力排擠王安石,甚而親自上書詆毀王安石,這些事情,視王安石為偶像的天子趙煦又焉能不知?
而王洋更是尖銳的指出了,二人為何會同途情誼盡喪,說起來,那就是呂惠卿此人功利之心太重,為了能夠成為變法新黨的首功之臣,對自己的恩師打壓排擠,手段無所不及其。
而不論新黨舊黨之中,不管是反對變法者,又或者是支持變法者,其實,相當一部份官員,並非是真的在進行理念和道義之爭,而不過是利益之爭罷了……
那一夜,二人聊天一直聊到了宮禁,半夜子時之後,天子趙煦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宮而去。
亦是那個時候,天子趙煦明白了,王洋的志向,他亦是一位立志要變革大宋的銳意進取之士,但是,他卻又比起其他人更加的理智,甚至可以說,他的思維模式,冷靜到讓趙煦無語。
他對於現如今大宋冗官、冗費、冗兵的這亦讓趙煦越發地明白,大宋,的確到了一個如果不再變發圖強,那麽很有可能會失去強盛機會的緊要關口。
“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俗……”趙煦不禁想到了之前不久,與王巫山言及變法之緊要與必要時,王巫山所引用的一句古人格言。
此言出自於《淮南子汜論訓》,而淮南子雖然成書於西漢之時,但是書中所記載的卻是距離大宋一千五百多年的春秋之時的故事。
魯昭公有慈母而愛之,死,為之練冠,故有慈母之服。陽侯殺蓼侯而竊其夫人,故大饗廢夫人之禮。先王之制,不宜則廢之。
末世之事,善則著之,是故禮樂未始有常也。故聖人制禮樂,而不制於禮樂。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舊。
這番話的意思就是魯昭公有位奶媽,昭公十分敬愛她,奶媽去世以後,昭公破例為她守孝,所以就有了為奶媽守孝的禮節。
陽陵國侯殺死了蓼侯,並搶走了蓼侯的夫人,所以從此以後舉行大饗祭典時廢除了由夫人執豆的禮儀。
由此看來,先王的制度,不適宜的就廢除它;而近代的處事方法,如果是好的,就加以繼承發揚。
所以是禮樂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禮樂是聖人制定的,並不是聖人受禮樂限制的;治理國家雖有常規,但必須以便利民眾為根本;政令教化雖有常法,但必須以切實有效為最好。
如果對民眾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適合實際情況,就不必一定要遵循舊法。
下面的臣子濤濤不絕,慷慨激昂,唾沫星子橫飛者有之,淚聲俱下者有之,捶胸頓足者有之,簡直就像是影帝競技場一般熱鬧。
可偏偏,他們表演所面對的重要觀眾:大宋天子趙煦,居然雙手撐著下頷,坐在那裏,目光迷茫,表情迷茫,明顯的走神了……
居然走神了?就在這樣的時候,就在大家已經都把王洋的舉動的危害性會傷害甚至動搖大宋江山社稷的時候,這貨居然走神了……
諸位大臣們頓時感覺自己特麽的就跟演戲給瞎子看一般,心情如同集體被汪給群了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