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武如韓信,謀如張良,政如蕭何
關燈
小
中
大
第728章
到了那個時候,西夏考慮的就不僅僅只是怎麽去騷擾挑釁大宋西北邊陲,而是必須要在其王都興慶府屯積更多的重兵,以防備大宋隨時有可能的威脅。
如此一來,宋夏之間的主動權可以說是完全易手,到了那個時候,大宋想打就打,想守就守,以元祐水泥所修築的城塞之堅固,便是西夏大軍傾巢來犯,也只會落個損失慘重的下場。
甚至大宋都可以以新鹽州城為誘,誘使西夏來伐,而其他諸路大軍便可以抄襲其後路……
隨著趙煦的解釋,饒是高滔滔長於政治,弱於軍略,可也從地圖上以及趙煦所言的那些內容裏邊,認識到了這裏邊的收益絕對是豐富得讓人無法拒絕。
高滔滔最終有些頭疼地道。“那小子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築城,那可不是輕省事啊,單單是新築一城,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錢帛……”
“皇祖母放心,王巫山有言在先,只要朕允他,他便自籌築城之費。”趙煦笑瞇瞇地說道。
“他自籌築城之費?”高滔滔錯愕地轉過了頭來。
“皇祖母您或許還不清楚,王巫山預計單單鹽州的荒地,便可以售出六百餘萬貫……”隨著趙煦之言,高滔滔真是讓這話給驚得不輕。
“六百餘萬貫,還是荒地!你能確定?”
“皇祖母您難道忘記了,月前王巫山進獻的那元祐軋花機了嗎?”趙煦樂呵呵地笑道。
“那機器,哀家也是知曉的,可是,就憑著這麽一臺機器,就能夠讓那些百姓們願意拿出如此之多的錢去投入到購買荒地上……”
“皇祖母,其實說起來,主要還是那些商人逐利的本性,而且他們在利益得失這一方面,遠遠與旁人更敏銳。
之前十一弟將元祐軋花機的消息,以及大宋目前只許三州之地種植棉花的消息經由報紙公布之後的第二天,便有不少東京汴梁的豪商巨賈通過了關系去將作監參觀了那元祐軋花機的操作……”
那些富商巨賈也不是傻子,自然要眼見為實,而王洋這位老司機為了勾引這些富商巨賈,除了運送來兩部元祐軋花機之外,還特地運送來了數千斤的帶籽棉。
就是為了能夠讓那些人能夠親眼看一看這種機械的效率,而當真的觀察到了這種機械的生產效率,東京汴梁不少主營帛布的商賈都在第一時間派出了各自的代表,朝著西北邊陲匆匆趕去。
不為別的,就是買地,到時候種植棉花,然後織布裁衣出售。
而僅僅一州之荒地能夠售賣出六百多萬貫,也是把那趙煦給嚇了一大跳,他都有些難以置信,生怕這個消息是假的,為此,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著了心腹侍衛悄然的趕往鹽州查驗。
等收到了回訊之後,趙煦這才真正松了口氣。同時,心裏邊越發的佩服起王洋這位能夠無中生有的國之柱石。
沒錯,就是無中生有,那些荒地,在過於而言,對於大宋幾乎可以算得上是無用之物。哪怕是可以種植棉花,可是棉花除了填充取暖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什麽功用。
哪怕是做出來的棉布,就是因為其去籽工序極其費時費力,所以,棉布的成本極高,再加上其材質又沒有辦法與絲綢媲美,所以過去,棉布,最多也就是給某些閑得蛋疼,獨立特地的人士拿來裝逼用的罷了。
所以,棉布因為費時費功,價值又貴,其市場極為小眾,但是,王洋偏偏就弄出了這麽一臺元祐……唔……好吧,元祐這個年號,自己怕是想改也不能改了。
總之元祐軋花機的出現,瞬間就使得棉花的工序的繁瑣程度直接就降低到了采麻之下,要知道,以麻為衣,需要先割麻、剝麻、浸泡、撚線、上漿、穿筘最後才能夠織成麻布。
雖然工序也繁瑣,但是,卻都還算是輕省,不像那撿棉籽似的,一人幹一天說不定還收獲不到一斤的皮棉,而麻的制作,不需要那麽的精細化操作。
但是元祐軋花機的出現,只需要兩人操作,一個時辰便可以處理近三十斤帶籽棉花,一日下來,產出一百斤皮棉絕對不是夢。
這產量,卻相當於過去至少三百名脫籽娘一天的忙碌才能夠獲得的產量。這麽一計算下來,所有商人都敏銳的意識到了,棉布,很有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替代掉麻布,或者說,未來大宋,甚至是整個周邊地區的織布、成衣業,都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自然,搶占先機,這是必須要去做的。
對於王洋的做法,趙煦亦是極為欣賞,王洋並沒有全部要錢,而是將相當一部份的款項直接折現成為糧食、生活物資,以及工作工具等。
如此一來,有了充足的物資那些遷徙到三州之地的百姓們,就不需要挨凍受餓,到達了地方,就有了足夠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生活物資,讓他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安頓下來,不易生起民變。另外,哪怕是那些百姓們錯過了農忙時節,仍舊可以以工代賑。
“不愧是王巫山,他倒真是考慮得面面俱到,既然如此,事情就由著他處置就是了,不過官家,你也得給他提個醒,我大宋共有二十三路兩百四十三州府,而去歲的稅賦收入共計一萬萬三千二百六十萬貫之數,均攤下來,平均一州約合五十四萬五千七百餘貫之數。”
“而這個數目,亦是我大宋中州的一年的稅賦收入,而我我大宋西北地區的陜西路諸州,平均年稅賦約為一州二十八萬貫,例如環州,去歲的收入不過二十四萬八千七百餘貫,至於鹽、宥、洪這三州之地,未來的稅賦收入如何……”
聽著高滔滔語氣平緩的述說著,趙煦則是顯得有些一頭的霧水,不太明白太皇太後說這些幹什麽。
要知道,那三州之地乃是我大宋新占之地,正是百廢待興之時,皇祖母這麽說,莫非還有什麽問題不成?
“看來你真不明白,不過無妨,你就說,是哀家特地讓你代老身一問就是了……”看到自家孫兒那副一臉懵懂的模樣,高滔滔覺得還是繼續保持神秘感會更好,也好給這位正在日漸成長的乖孫兒上上一課。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高滔滔想要看一看,那王洋王巫山到底還有多少潛力可挖。
是不是真如現在民間所轟傳的那般,武略如韓信,詭謀如張良,治政如蕭何。另外還有一項,那就是文才如東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到了那個時候,西夏考慮的就不僅僅只是怎麽去騷擾挑釁大宋西北邊陲,而是必須要在其王都興慶府屯積更多的重兵,以防備大宋隨時有可能的威脅。
如此一來,宋夏之間的主動權可以說是完全易手,到了那個時候,大宋想打就打,想守就守,以元祐水泥所修築的城塞之堅固,便是西夏大軍傾巢來犯,也只會落個損失慘重的下場。
甚至大宋都可以以新鹽州城為誘,誘使西夏來伐,而其他諸路大軍便可以抄襲其後路……
隨著趙煦的解釋,饒是高滔滔長於政治,弱於軍略,可也從地圖上以及趙煦所言的那些內容裏邊,認識到了這裏邊的收益絕對是豐富得讓人無法拒絕。
高滔滔最終有些頭疼地道。“那小子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築城,那可不是輕省事啊,單單是新築一城,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錢帛……”
“皇祖母放心,王巫山有言在先,只要朕允他,他便自籌築城之費。”趙煦笑瞇瞇地說道。
“他自籌築城之費?”高滔滔錯愕地轉過了頭來。
“皇祖母您或許還不清楚,王巫山預計單單鹽州的荒地,便可以售出六百餘萬貫……”隨著趙煦之言,高滔滔真是讓這話給驚得不輕。
“六百餘萬貫,還是荒地!你能確定?”
“皇祖母您難道忘記了,月前王巫山進獻的那元祐軋花機了嗎?”趙煦樂呵呵地笑道。
“那機器,哀家也是知曉的,可是,就憑著這麽一臺機器,就能夠讓那些百姓們願意拿出如此之多的錢去投入到購買荒地上……”
“皇祖母,其實說起來,主要還是那些商人逐利的本性,而且他們在利益得失這一方面,遠遠與旁人更敏銳。
之前十一弟將元祐軋花機的消息,以及大宋目前只許三州之地種植棉花的消息經由報紙公布之後的第二天,便有不少東京汴梁的豪商巨賈通過了關系去將作監參觀了那元祐軋花機的操作……”
那些富商巨賈也不是傻子,自然要眼見為實,而王洋這位老司機為了勾引這些富商巨賈,除了運送來兩部元祐軋花機之外,還特地運送來了數千斤的帶籽棉。
就是為了能夠讓那些人能夠親眼看一看這種機械的效率,而當真的觀察到了這種機械的生產效率,東京汴梁不少主營帛布的商賈都在第一時間派出了各自的代表,朝著西北邊陲匆匆趕去。
不為別的,就是買地,到時候種植棉花,然後織布裁衣出售。
而僅僅一州之荒地能夠售賣出六百多萬貫,也是把那趙煦給嚇了一大跳,他都有些難以置信,生怕這個消息是假的,為此,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著了心腹侍衛悄然的趕往鹽州查驗。
等收到了回訊之後,趙煦這才真正松了口氣。同時,心裏邊越發的佩服起王洋這位能夠無中生有的國之柱石。
沒錯,就是無中生有,那些荒地,在過於而言,對於大宋幾乎可以算得上是無用之物。哪怕是可以種植棉花,可是棉花除了填充取暖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什麽功用。
哪怕是做出來的棉布,就是因為其去籽工序極其費時費力,所以,棉布的成本極高,再加上其材質又沒有辦法與絲綢媲美,所以過去,棉布,最多也就是給某些閑得蛋疼,獨立特地的人士拿來裝逼用的罷了。
所以,棉布因為費時費功,價值又貴,其市場極為小眾,但是,王洋偏偏就弄出了這麽一臺元祐……唔……好吧,元祐這個年號,自己怕是想改也不能改了。
總之元祐軋花機的出現,瞬間就使得棉花的工序的繁瑣程度直接就降低到了采麻之下,要知道,以麻為衣,需要先割麻、剝麻、浸泡、撚線、上漿、穿筘最後才能夠織成麻布。
雖然工序也繁瑣,但是,卻都還算是輕省,不像那撿棉籽似的,一人幹一天說不定還收獲不到一斤的皮棉,而麻的制作,不需要那麽的精細化操作。
但是元祐軋花機的出現,只需要兩人操作,一個時辰便可以處理近三十斤帶籽棉花,一日下來,產出一百斤皮棉絕對不是夢。
這產量,卻相當於過去至少三百名脫籽娘一天的忙碌才能夠獲得的產量。這麽一計算下來,所有商人都敏銳的意識到了,棉布,很有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替代掉麻布,或者說,未來大宋,甚至是整個周邊地區的織布、成衣業,都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自然,搶占先機,這是必須要去做的。
對於王洋的做法,趙煦亦是極為欣賞,王洋並沒有全部要錢,而是將相當一部份的款項直接折現成為糧食、生活物資,以及工作工具等。
如此一來,有了充足的物資那些遷徙到三州之地的百姓們,就不需要挨凍受餓,到達了地方,就有了足夠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生活物資,讓他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安頓下來,不易生起民變。另外,哪怕是那些百姓們錯過了農忙時節,仍舊可以以工代賑。
“不愧是王巫山,他倒真是考慮得面面俱到,既然如此,事情就由著他處置就是了,不過官家,你也得給他提個醒,我大宋共有二十三路兩百四十三州府,而去歲的稅賦收入共計一萬萬三千二百六十萬貫之數,均攤下來,平均一州約合五十四萬五千七百餘貫之數。”
“而這個數目,亦是我大宋中州的一年的稅賦收入,而我我大宋西北地區的陜西路諸州,平均年稅賦約為一州二十八萬貫,例如環州,去歲的收入不過二十四萬八千七百餘貫,至於鹽、宥、洪這三州之地,未來的稅賦收入如何……”
聽著高滔滔語氣平緩的述說著,趙煦則是顯得有些一頭的霧水,不太明白太皇太後說這些幹什麽。
要知道,那三州之地乃是我大宋新占之地,正是百廢待興之時,皇祖母這麽說,莫非還有什麽問題不成?
“看來你真不明白,不過無妨,你就說,是哀家特地讓你代老身一問就是了……”看到自家孫兒那副一臉懵懂的模樣,高滔滔覺得還是繼續保持神秘感會更好,也好給這位正在日漸成長的乖孫兒上上一課。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高滔滔想要看一看,那王洋王巫山到底還有多少潛力可挖。
是不是真如現在民間所轟傳的那般,武略如韓信,詭謀如張良,治政如蕭何。另外還有一項,那就是文才如東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