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正本清源(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上午王強約了生產部門的技術骨幹現場辦公,主要是解決前兩天王興國提出的幾個問題,王強早早地來到了辦公室。初春時節,只要有點陽光,便覺得心情舒暢。真是應了那句話,給點陽光就會燦爛。
新的生產工藝規劃是王興國會同省食品科學院的幾位行業專家一起制訂的,目前應該在省內甚至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畢竟檳榔行業的最大市場和加工方面先進的技術能力主要還是在江南省。
生產車間裏自動化生產線的原定設計能力是10噸/日,月產量300噸。經過之前跟李進軍多次的認真交流後,一致認為產能太小,甚至不能滿足未來幾年的發展需要。於是,王強又反覆地做了王興國的工作,修改了原來的規劃方案,同時增加了一條生產線。這一增一擴,產能確實翻番了,日產量提高到兩個15噸/日,月產量激增到900噸的規模,總體投入也直接從原來的20萬上升到了50萬。但王強知道,這時候增改是明智的,萬一哪天因為產能跟不上會直接導致市場萎縮甚至淘汰,現行的產能應該能應付未來五年的需求增長。
新的生產工藝相比較於之前作坊式的生產方式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先進太多了。整個體系簡潔明快,突顯了機械工作的巨大效力,自動化程度較高,節約了同產量情況下的大量人工,把生產速率提升了上百倍。而先進的生產方式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過度依賴自動化裝備,維修養護的成本較高,同時要求操作人員的素質也較高。先前條件下的作坊工人顯然不能滿足產業工人的要求,所以新招募的生產技術人員都還在緊鑼密鼓地組織臨崗培訓以及與設備之間的磨合。
具體來講,新工藝優化了作坊生產的全部流程,除了原果的清潔、晾曬還需要輔以人工外,基本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步驟也由原來的十幾步簡化到七個環節,分別是選籽、發制、切籽、去核、點鹵、晾片和包裝。簡單理解的話,就是將幹凈的檳榔原果成裝量地導入自動化裝備裏,一個生產周期下來,就能夠直接得到制成的檳榔成品。當然,包裝環節仍處於半自動化。一方面,成品在包裝前要有質量檢驗人員進行產品檢查,這中間涵及水分殘留、配方含量、硬化程度、添加物覆蓋程度和顆粒均勻程度等一系列理化指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產品屬於首創,沒有成型慣例,甚至沒有定裝。因此還需要人工揀袋,也就是每個包裝裏放幾顆的問題。
就工藝的先進性而言,無論王強還是王興國,都還是很有信心的。這個工藝規劃的實踐成果也標志著整個行業在技術領域的革新和進步。省食科院已經組織申報了省級的科技進步評獎,王興國作為主創人員之一,也是唯一的企業代表。
可是,什麽樣的問題會難倒像他這樣的實戰專家呢。王強思忖著。
“叮鈴鈴”辦公桌上的電話鈴響了,時針也即將指向數字9,應該是王興國打來的。
“餵,王廠長...哦,人員都到位了...好,我馬上來。”王強掛斷電話,摸了支筆和一個小本,徑直朝生產車間去了。
陽光確實不錯,照在新式鋼構板房的頂脊上,金屬板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剛踏入車間門口,王強就被眼前鱗次櫛比的現代化裝備震撼到了,雖然這並不是他第一次進來。車間內部的層高將近十米,寬敞明亮,兩端安裝了平行軌道,有臺移動的行吊車正在作業。偌大的篩選機、不銹鋼的發制罐和鹵制池以及長長的傳送皮帶,這一切完全顛覆了植根於王強腦海深處幾十年的印象和記憶。記憶裏那就是簡陋的土房、昏暗的燈光、各種竹木制的簸箕、黑黢黢的鹵水池以及排排坐的作坊工人。
“王總,這邊請。”王興國迎了上來。“大家都在這了。”
他把王強領到了篩選機前,六個年輕人已經站好,分列兩旁,應該是初步遴選出來的技術骨幹。王強兩邊看了看,除了一個女的,其餘的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伢子,個個目光如炬,英姿勃發,尤其是統一穿上了剛配發的、印有“王爺”標志的工作服,顯得非常有朝氣,很有儀式感。
“王總好。”大家齊聲喊道,同時在王興國的帶領下使勁鼓掌。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王強一邊回應著,一邊示意大家停下掌聲,心裏卻有著說不出的喜悅和高興。他深深知道,他們是王爺的無形財富,是王爺的發展柱石,同樣也承載著王爺不可限量的明天。
“王廠長,介紹情況。”王強果斷地說。
王興國連忙說:“首先是這臺篩選裝備的問題。機器正常的工作功率是10KW,批次裝量2000kg,轉速為每分鐘30-120轉,篩選口徑為18mm。裝機調試以來,工作運轉正常,各項指標也基本符合設計要求。但18mm的口徑可能有問題,很多原籽的直徑達不到這個標準,尤其是去年的陳果剩果,一上機就直接掉下來,根本起不到篩選的作用。”
王強目不轉睛地註視著這臺新研發的設備,一個粗大的不銹鋼滾筒,直徑在2米左右,長約4米,內空應該是個圓柱體,上面密密麻麻戳了很多孔洞,讓人一下聯想到洗衣機裏的滾筒或是沙場裏的沙漏,其原理應該也是相似的。
“有什麽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思路嗎?”王強問。
“目前正在商討。一種方案是將篩選機的孔徑改小,改到12-15mm之間,這樣可以達到現在的需求。但今年的新籽采購回來,可能又會因此影響生產效率。尤其是生產任務高負荷的時候,單批次會增加半個小時的周期,整個生產線的效率會大打折扣。另一種方案就是增加人工,目測並將15mm以下的原籽用簸箕直接篩出,再將大果入機。”王興國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王強考慮了一下,心中似乎有了答案。於是說道:“生產自動化的目的是什麽?無非兩個,一是簡約人工和勞動強度,二是提高效率。你的備選方案,一個會降低效率,一個要增加人工,不是與整個體系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嗎?你可是我們的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啊!”說罷,語重心長地拍了拍王的肩膀。
王興國很不自在,臉霎時紅了。
王強看在眼裏,卻走到機器前,指著滾筒上的孔洞道:“應該在這個上面做文章,有辦法嗎?”
王興國搖搖頭,還是一臉茫然。
“報告!”年輕人中發出一個洪亮的聲音。循聲望去,是一個留著平頭的小夥子,皮膚白凈,濃眉大眼,眼神卻很幹凈。他看上去也就二十四五歲的樣子,與其說他是藍領工人,不如說更像個學生。
“田原?什麽事兒?”王興國問道。
“根據王總提示的方向,我想到了一個既不影響效率,也不要增加人工的方法。”田原興奮地說。
“能達到篩選要求嗎?”王興國將信將疑。
“說說看?”王強很好奇,他更喜歡滿足年輕人喜歡挑戰的熱情。
“王總、廠長、各位工友,我的方法是在小筒裏裝大筒。增加不同篩選孔徑的滾筒,當然孔徑的大小根據需要設定。這樣,我們可以遴選出不同大小的原果,便於分類加工,仍由一組電機傳動,設定不同的轉向和轉速,不會增加太多能耗,只需要在滾筒上增加一個開口就好了。”田原很自信。
王強很驚訝,這個嘴上無毛的年輕人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甚至想得更全面,更有實踐性,還一並想到了可能出現的幾個問題。
“那不是還得過兩遍,怎麽會不影響效率?”王興國還是覺得不妥。
“如果像現在這樣的原果,我們就可以直接裝入孔徑小的外圍滾筒裏啊,怎麽會影響效率呢?”田原的大眼睛撲閃撲閃地,很是可愛。
“嗯”、“有道理”、“小田好棒”,工友們發出嘖嘖的稱讚聲。
“王總,我覺得方案可行,可以嘗試一下。”王興國也表示認同。
“很好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王廠長,我要恭喜你啊。這麽快就培養出了人才,大功一件啊!”王強當然不能把王興國置於難堪的沼澤裏不管,隨即轉向田原,問道:“小夥子,很有想法,哪裏念的書啊?”
“報告王總,江南農大食品工程專業,本科,去年畢業的。”田原很自豪。
總之,王強記住了這個算是應屆畢業的小夥子——田原。
“下一個問題在哪?”王強追問道,他不想浪費時間,更想把這種觀念傳遞給眼前這班人。畢竟設備整改是王興國飯碗裏的事兒,他執行起來駕輕就熟。
“下一個問題是產品檢驗。”王興國邊帶路邊說,他引著大家朝傳送帶末端走去,直到晾片區才站定。
這是一個不銹鋼的作業平臺,左右兩塊,呈長條形,每邊應該有十來個平方。面前的臺面上擺放著一小堆沒有包裝的檳榔果,應該是成品。因為是新出品不久,品相很好看,只是籽型不大。
王強隨手撿了一顆,塞到嘴裏。平心而論,口感還不錯,跟產品研討會上選定的口味基本一致。但嚼著嚼著,就覺得口裏有硬刺,經過牙齒的撕咬咀嚼和唾液的分泌消化也無法將其軟化。問題的癥結應該還是在於原果的籽型。
“我們目前使用的檢驗方法是批次抽檢,但覆蓋率有限,尤其是籽型差異大的話,成品的含水量、含糖量和纖維程度就很不平均,也會影響整體的素質。”王興國介紹說。
“怎麽應對?”王強更關心對策。
“暫時只能在原籽的篩選時,增加目測檢驗,將不符合要求的原果揀出。但人力有限,作用不大。”
“對成品品質影響最大的是哪些環節?”王強追問道。
“首先是原果的品質,其次是發制的水平,然後是點鹵的均勻程度,應該主要就是這三個方面。”王興國不愧為工藝專家。
“現在質檢有幾個人?”王強並不清楚車間裏的實際操作情況,這塊兒一直是王興國在親自抓,他自是不會幹預。
“四人,準備兩班倒。”王興國是有計劃的。
王強口裏嚼的,越發沒有了之前甘甜的味道,在唇舌之間以及唾液的多重作用下,漸漸溶成了一捆渣兒。但他的大腦卻高速運轉著,思緒也隨之發散開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新的生產工藝規劃是王興國會同省食品科學院的幾位行業專家一起制訂的,目前應該在省內甚至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畢竟檳榔行業的最大市場和加工方面先進的技術能力主要還是在江南省。
生產車間裏自動化生產線的原定設計能力是10噸/日,月產量300噸。經過之前跟李進軍多次的認真交流後,一致認為產能太小,甚至不能滿足未來幾年的發展需要。於是,王強又反覆地做了王興國的工作,修改了原來的規劃方案,同時增加了一條生產線。這一增一擴,產能確實翻番了,日產量提高到兩個15噸/日,月產量激增到900噸的規模,總體投入也直接從原來的20萬上升到了50萬。但王強知道,這時候增改是明智的,萬一哪天因為產能跟不上會直接導致市場萎縮甚至淘汰,現行的產能應該能應付未來五年的需求增長。
新的生產工藝相比較於之前作坊式的生產方式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先進太多了。整個體系簡潔明快,突顯了機械工作的巨大效力,自動化程度較高,節約了同產量情況下的大量人工,把生產速率提升了上百倍。而先進的生產方式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過度依賴自動化裝備,維修養護的成本較高,同時要求操作人員的素質也較高。先前條件下的作坊工人顯然不能滿足產業工人的要求,所以新招募的生產技術人員都還在緊鑼密鼓地組織臨崗培訓以及與設備之間的磨合。
具體來講,新工藝優化了作坊生產的全部流程,除了原果的清潔、晾曬還需要輔以人工外,基本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步驟也由原來的十幾步簡化到七個環節,分別是選籽、發制、切籽、去核、點鹵、晾片和包裝。簡單理解的話,就是將幹凈的檳榔原果成裝量地導入自動化裝備裏,一個生產周期下來,就能夠直接得到制成的檳榔成品。當然,包裝環節仍處於半自動化。一方面,成品在包裝前要有質量檢驗人員進行產品檢查,這中間涵及水分殘留、配方含量、硬化程度、添加物覆蓋程度和顆粒均勻程度等一系列理化指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產品屬於首創,沒有成型慣例,甚至沒有定裝。因此還需要人工揀袋,也就是每個包裝裏放幾顆的問題。
就工藝的先進性而言,無論王強還是王興國,都還是很有信心的。這個工藝規劃的實踐成果也標志著整個行業在技術領域的革新和進步。省食科院已經組織申報了省級的科技進步評獎,王興國作為主創人員之一,也是唯一的企業代表。
可是,什麽樣的問題會難倒像他這樣的實戰專家呢。王強思忖著。
“叮鈴鈴”辦公桌上的電話鈴響了,時針也即將指向數字9,應該是王興國打來的。
“餵,王廠長...哦,人員都到位了...好,我馬上來。”王強掛斷電話,摸了支筆和一個小本,徑直朝生產車間去了。
陽光確實不錯,照在新式鋼構板房的頂脊上,金屬板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剛踏入車間門口,王強就被眼前鱗次櫛比的現代化裝備震撼到了,雖然這並不是他第一次進來。車間內部的層高將近十米,寬敞明亮,兩端安裝了平行軌道,有臺移動的行吊車正在作業。偌大的篩選機、不銹鋼的發制罐和鹵制池以及長長的傳送皮帶,這一切完全顛覆了植根於王強腦海深處幾十年的印象和記憶。記憶裏那就是簡陋的土房、昏暗的燈光、各種竹木制的簸箕、黑黢黢的鹵水池以及排排坐的作坊工人。
“王總,這邊請。”王興國迎了上來。“大家都在這了。”
他把王強領到了篩選機前,六個年輕人已經站好,分列兩旁,應該是初步遴選出來的技術骨幹。王強兩邊看了看,除了一個女的,其餘的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伢子,個個目光如炬,英姿勃發,尤其是統一穿上了剛配發的、印有“王爺”標志的工作服,顯得非常有朝氣,很有儀式感。
“王總好。”大家齊聲喊道,同時在王興國的帶領下使勁鼓掌。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王強一邊回應著,一邊示意大家停下掌聲,心裏卻有著說不出的喜悅和高興。他深深知道,他們是王爺的無形財富,是王爺的發展柱石,同樣也承載著王爺不可限量的明天。
“王廠長,介紹情況。”王強果斷地說。
王興國連忙說:“首先是這臺篩選裝備的問題。機器正常的工作功率是10KW,批次裝量2000kg,轉速為每分鐘30-120轉,篩選口徑為18mm。裝機調試以來,工作運轉正常,各項指標也基本符合設計要求。但18mm的口徑可能有問題,很多原籽的直徑達不到這個標準,尤其是去年的陳果剩果,一上機就直接掉下來,根本起不到篩選的作用。”
王強目不轉睛地註視著這臺新研發的設備,一個粗大的不銹鋼滾筒,直徑在2米左右,長約4米,內空應該是個圓柱體,上面密密麻麻戳了很多孔洞,讓人一下聯想到洗衣機裏的滾筒或是沙場裏的沙漏,其原理應該也是相似的。
“有什麽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思路嗎?”王強問。
“目前正在商討。一種方案是將篩選機的孔徑改小,改到12-15mm之間,這樣可以達到現在的需求。但今年的新籽采購回來,可能又會因此影響生產效率。尤其是生產任務高負荷的時候,單批次會增加半個小時的周期,整個生產線的效率會大打折扣。另一種方案就是增加人工,目測並將15mm以下的原籽用簸箕直接篩出,再將大果入機。”王興國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王強考慮了一下,心中似乎有了答案。於是說道:“生產自動化的目的是什麽?無非兩個,一是簡約人工和勞動強度,二是提高效率。你的備選方案,一個會降低效率,一個要增加人工,不是與整個體系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嗎?你可是我們的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啊!”說罷,語重心長地拍了拍王的肩膀。
王興國很不自在,臉霎時紅了。
王強看在眼裏,卻走到機器前,指著滾筒上的孔洞道:“應該在這個上面做文章,有辦法嗎?”
王興國搖搖頭,還是一臉茫然。
“報告!”年輕人中發出一個洪亮的聲音。循聲望去,是一個留著平頭的小夥子,皮膚白凈,濃眉大眼,眼神卻很幹凈。他看上去也就二十四五歲的樣子,與其說他是藍領工人,不如說更像個學生。
“田原?什麽事兒?”王興國問道。
“根據王總提示的方向,我想到了一個既不影響效率,也不要增加人工的方法。”田原興奮地說。
“能達到篩選要求嗎?”王興國將信將疑。
“說說看?”王強很好奇,他更喜歡滿足年輕人喜歡挑戰的熱情。
“王總、廠長、各位工友,我的方法是在小筒裏裝大筒。增加不同篩選孔徑的滾筒,當然孔徑的大小根據需要設定。這樣,我們可以遴選出不同大小的原果,便於分類加工,仍由一組電機傳動,設定不同的轉向和轉速,不會增加太多能耗,只需要在滾筒上增加一個開口就好了。”田原很自信。
王強很驚訝,這個嘴上無毛的年輕人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甚至想得更全面,更有實踐性,還一並想到了可能出現的幾個問題。
“那不是還得過兩遍,怎麽會不影響效率?”王興國還是覺得不妥。
“如果像現在這樣的原果,我們就可以直接裝入孔徑小的外圍滾筒裏啊,怎麽會影響效率呢?”田原的大眼睛撲閃撲閃地,很是可愛。
“嗯”、“有道理”、“小田好棒”,工友們發出嘖嘖的稱讚聲。
“王總,我覺得方案可行,可以嘗試一下。”王興國也表示認同。
“很好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王廠長,我要恭喜你啊。這麽快就培養出了人才,大功一件啊!”王強當然不能把王興國置於難堪的沼澤裏不管,隨即轉向田原,問道:“小夥子,很有想法,哪裏念的書啊?”
“報告王總,江南農大食品工程專業,本科,去年畢業的。”田原很自豪。
總之,王強記住了這個算是應屆畢業的小夥子——田原。
“下一個問題在哪?”王強追問道,他不想浪費時間,更想把這種觀念傳遞給眼前這班人。畢竟設備整改是王興國飯碗裏的事兒,他執行起來駕輕就熟。
“下一個問題是產品檢驗。”王興國邊帶路邊說,他引著大家朝傳送帶末端走去,直到晾片區才站定。
這是一個不銹鋼的作業平臺,左右兩塊,呈長條形,每邊應該有十來個平方。面前的臺面上擺放著一小堆沒有包裝的檳榔果,應該是成品。因為是新出品不久,品相很好看,只是籽型不大。
王強隨手撿了一顆,塞到嘴裏。平心而論,口感還不錯,跟產品研討會上選定的口味基本一致。但嚼著嚼著,就覺得口裏有硬刺,經過牙齒的撕咬咀嚼和唾液的分泌消化也無法將其軟化。問題的癥結應該還是在於原果的籽型。
“我們目前使用的檢驗方法是批次抽檢,但覆蓋率有限,尤其是籽型差異大的話,成品的含水量、含糖量和纖維程度就很不平均,也會影響整體的素質。”王興國介紹說。
“怎麽應對?”王強更關心對策。
“暫時只能在原籽的篩選時,增加目測檢驗,將不符合要求的原果揀出。但人力有限,作用不大。”
“對成品品質影響最大的是哪些環節?”王強追問道。
“首先是原果的品質,其次是發制的水平,然後是點鹵的均勻程度,應該主要就是這三個方面。”王興國不愧為工藝專家。
“現在質檢有幾個人?”王強並不清楚車間裏的實際操作情況,這塊兒一直是王興國在親自抓,他自是不會幹預。
“四人,準備兩班倒。”王興國是有計劃的。
王強口裏嚼的,越發沒有了之前甘甜的味道,在唇舌之間以及唾液的多重作用下,漸漸溶成了一捆渣兒。但他的大腦卻高速運轉著,思緒也隨之發散開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