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眉俯首向玉座
關燈
小
中
大
舒窈的這趟入宮之行並沒有像夏氏想象中的那樣艱難多險。
壽安宮的接見如一場例行的召見。
寬敞明亮的正殿中,舒窈和其他幾個世族閨秀們一道侍立在旁,靜靜地等候著太後娘娘的發問。
劉太後似乎並不著急聊天,也不著急處理政務,她好似有大把的閑暇時光與她們這群小丫頭一起消遣。甚至她們被宣召進來時,劉太後都還尚未梳妝。那素衣散發的清瘦形容,讓她們這群小女孩兒瞬間覺得親近許多。
她站在那裏,眉目平靜,好像根本不似高高在上的太後娘娘,而是像自家府宅中朝夕相對的伯母嬸娘。
這個手拿銀質雕花小剪刀,正彎下腰精心侍弄著眼前一盆白色山茶的婦人,看上去氣韻內斂,平淡無奇,根本沒有傳聞中所言的那般威懾與可怖。
“你們中有誰知道這是什麽花的?”劉太後微微側首,指指花盆,將目光一一掃過殿中諸人。
殿內幾個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竟似約好了一般,齊聲回答:“臣女愚鈍,但請太後娘娘示下。”
劉太後擺了擺手,聲帶笑意:“哪裏就有那麽許多的規矩?官家宣召你們來是他的一片孝心。讓你們來是陪哀家說說話,解解悶,你們且不要拘束。在家中如何,在這裏也如何。”
殿中仍舊是一派不約而同的答應聲。這些脆生生,水靈靈的婉轉女兒音,就像事前商量好一般整齊劃一,進退有度,倒是著實讓劉太後微微錯愕了下——與前日召見的朝臣之女不同。這些小娘子生在世家,長在門閥,自幼見慣了權謀傾軋,她們根本不會輕易地放開心防,與她分說。
太後笑了笑,放下手中剪刀,回身坐到鳳座前,素衣的廣袖半遮半掩覆上鳳座的扶手,她一手撐額,一手指點著其中一個小姑娘。
“哀家若沒記錯,你閨名應是叫王嬛吧?”
被點名的小女孩應聲出列,對著上首的劉娥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回太後娘娘的話,臣女閨名確是王嬛。”
劉娥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溫柔笑意:“你比官家年長一歲吧?哀家記得十幾年前哀家曾見過你。那會兒你還小,剛剛學會走路。先帝壽辰時,王老夫人領著你入宮拜壽。先帝醉眼朦朧,見了你這娃娃,直說你是天上王母派來給他賀喜的仙童兒。”
她的聲音依舊帶著素日裏人們聽慣了的清冽疏離,然而在提及先帝時,太後臉上卻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抹暖色。
舒窈站在一排隊伍的末尾,眉目不動地聽著劉太後與殿中其他人的談話。她已猜到今日覲見,她們應該只會面對太後一人。官家這時應還在崇政殿中,聽宰輔們議政。
他不出現,她們要面對的人卻也一樣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子。心細如發又記憶絕佳。身為太後,日理萬機的檔口她竟然還能清楚地記得殿內所有人的名字,籍貫,出生年月,府中人口。以及她以前是否曾經在她們的幼兒時期見過面。
這樣的閑談話題一打開,再想收住就由不得她們這些被宣召的小姑娘。
劉娥掌控著局面,將話題從作詩游園到繡活女紅,一點一點轉移到她希望談到的範圍中。
“你們這些丫頭,平日閑暇可與你們母親一道入宮看看哀家這個孤老婆子。”她像是閑聊一般,蜻蜓點水地提點道,“官家剛剛登基,朝局正是用人之機。你們的父兄亦是國之棟梁。明年大比,博上一搏,也好得個為國為君盡忠盡孝的機會。”
她在暗示著一朝天子一朝臣。
難不成,被先帝壓制著的世家大族即將被她重用?
這話說完,廳中便驟然一靜。片刻後,一群女孩兒又似得有所悟般,對上首的她應聲謝答。
舒窈不動聲色跟著這群小娘子們一起行禮,答話。
整個過程她毫不出挑。劉娥也似忘記她與她熟稔非常一樣,對她絲毫沒有另眼相待。毫無二致的問話中,任誰也無法看出太後與郭家之間到底有過什麽波瀾。
直到劉太後那句關於大比之年的提點聲落地,舒窈才像抓住什麽一樣,在腦中形成一個恍惚的謎底。
似乎是為了要驗證她的謎底,談話至中途,尚禮女官姚映忽然自殿外匆匆趕來,在劉太後身邊彎腰附耳,小聲說了些什麽。
眼角餘光中,舒窈看到劉太後在聽罷耳語後臉上浮現出一道意味不明的笑意,幽幽遠遠,一閃即逝。
重新恢覆平靜的太後依舊端坐在鳳座之上,只是周身氣度卻驟然淩厲起來。
她還是那副散發素衣的清淡模樣,然而站在殿中的舒窈卻覺得,此時此刻的她,就像蓄勢待發的母豹,危險難測又美麗誘人。人們根本無法預料,下一刻這樣的她是要與你相依相偎,耳鬢廝磨,還是要一躍而起,毫不猶豫咬斷你的喉嚨。
“阿映,今日就到這裏。”劉娥直起身,離開座位轉向珠簾之後,清冽冽似涼泉的聲音自珠簾後傳出,“你派人送這些小娘子們出宮吧。”
姚映領命應是,向著舒窈他們等人做了個手勢,一人在前,引領她們步往殿門。
出壽安宮時,舒窈趁人不曾註意,擡起頭往四下張望了一番——在壽安宮側門處,參知政事王曾正手拿玉圭,朝服冠帶的侯立在旁。恭敬耐心地等待著劉太後的召見。
王曾素來圓融,他在朝中長袖善舞,明明在丁謂手下做事,卻仍舊能得太後青眼,得丁相信任。而且此人克己守禮,輕易不會私下謁見聖駕,求見太後。此番靜待,卻是為何?
舒窈瞇了瞇眼睛,略頓住腳,側身望向王曾。
陽光照耀下,王副相的朝袍朱紅鮮亮,烏紗鐺翅燦燦映輝。他正微低著頭,手中玉圭遮擋住了他大半面容,舒窈絲毫看不清他此刻神色,只憑猜臆妄揣:他不是為明年大比而來,便是為他上峰丁謂而來。
然而不管為何,或許都意味著:用不著等到明年春闈。禮部的天,就要變了。
此事不出意料,在王曾入宮見駕後的第三天,大朝會日,禦史臺十餘名禦史大夫們覆議上奏,彈劾丁謂瞞天過海,私改先帝山陵。致使永定陵工期延誤,地宮西南水沙俱滲。
此奏一表,太後與官家皆是勃然大怒。山陵使丁謂更是當庭愕然,措手不及。
身為權相,一向巧言善辯的丁謂此次竟也只有楞怔恍茫,伏惟在地的份兒。他對禦史臺彈劾自己的疏奏毫不扛辯,只是聲明清者自清,懇請太後與官家徹查此事。
彼時太後身在珠簾之後,聽到丁謂要求,目光灼然地環視下滿朝文武。
似乎所有人都恭恭敬敬站著,屏息凝神,靜靜等待著他們母子最後的決議。
劉娥鳳眼微微瞇起,銳利視線最終定格在前排首位定王趙元儼的身上。
身為太宗第八子,他是目下趙家宗室裏最有威望之人。論親,趙元儼是先帝的親弟弟;論貴,他是大宋禦封的親王;論尊,他身負太尉、尚書令、中書令兼開封府尹諸多要職。由他出面徹查,朝中無人質疑。
似乎是與太後想法不謀而合,她尚未示意,前座的趙禎已經率先開口。
“八王叔。”
“臣在。”趙元儼手持玉圭,舉步出列,聲音低沈醇悅,聽在耳中讓人不自覺便已安心。
“山陵使之事,悉數交予八王叔。務必嚴查徹辦,不得有誤。”
“臣恭領聖意。”
定王欠身領命,說完這話,他便泰然地回到列席。從頭到尾,趙元儼不曾看珠簾後一眼,也不曾看丁謂一眼。
而朝會之後,當所有人都在揣測丁謂與定王在私下會如何博弈時,定王卻已然以迅雷之勢親赴山陵,所帶衛隊以疾風之姿掌控了山陵上下。監督造陵的工部侍郎被他鎖拿下獄,其餘負責人等皆被嚴加看管,不得自由。
闔朝上下皆震懾於定王的雷厲風行,一個個在心中暗忖,此次丁謂必然再劫難逃。
然而三日後,當定王趙元儼將所得調查如實上報時,結果卻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身為山陵使,丁謂竟然確實不知地宮地基被往西南移動之事。此乃先帝侍從雷允恭因見地基頑石難墾,自作主張,謊報上意。丁謂身為山陵使,主管先帝陵寢督造,失察之罪,確是難辭其咎。
由矯擬聖意到負究失察,丁謂的罪名從開始的開刀問斬一下子變成了罷相貶官。
太後對此似乎頗為不滿。在將雷允恭處死以後,壽安宮一紙詔書將丁謂罷相削爵,直貶謫至瓊州荒蠻之地。
丁謂曾經在朝的諸多黨羽,亦被太後連根拔起,一個個或罷免,或貶謫,被剔除出汴京朝堂。
風雨動蕩的大宋朝廷迎來了一次大換血。
誰也不曾想到,前一陣子還被人們思索會不會成為當朝國丈的丁相,在下一時刻就會被太後打落塵埃,左遷到了嶺南之南的瓊州治所。更讓人意外的,還有在此次查案中立下汗馬之功的定王趙元儼。這位素來以恭嚴謹肅為天下稱的王爺在丁謂黨羽被大清洗之際,竟然自請病休,閉門謝客。
太後對此頗為關切,屢派禦醫去定王府中探看,直到定王感恩戴德,親自上書,稱他自己確有陽狂之癥,再上朝議政恐怕胡言亂語,沖撞聖駕,太後才算頗為遺憾地放棄。賞賜定王諸多珍寶後,再不提起讓定王覆朝理政之事。
朝廷內決外斷,至此之後悉歸太後。這位曾經出於巴蜀之地的貧家女,此時已翻手為雲覆手雨。珠簾之後,玉座之前,朝廷內外再無人敢撼動她一分一毫。
作者有話要說: 好歹收了我唄。舒寐專欄:
不許說我言而無信。我其實是相當受信用的,你看,丁相下臺三鞠躬了吧。瓊州就是今天的海南島。比寇準的廣東還遠還偏。
某種程度上,劉後還是相當能耐的一個人。丁謂一案,她獲利多大啊:可能禍禍兒子學壞的雷允恭被哢嚓,丁相被貶謫,趙家宗室裏最有話語權的親王被迫閉門不朝。
這女人簡直賺大發了。
PS:丁相倒了,母子間最大的共同敵人消失了。接下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壽安宮的接見如一場例行的召見。
寬敞明亮的正殿中,舒窈和其他幾個世族閨秀們一道侍立在旁,靜靜地等候著太後娘娘的發問。
劉太後似乎並不著急聊天,也不著急處理政務,她好似有大把的閑暇時光與她們這群小丫頭一起消遣。甚至她們被宣召進來時,劉太後都還尚未梳妝。那素衣散發的清瘦形容,讓她們這群小女孩兒瞬間覺得親近許多。
她站在那裏,眉目平靜,好像根本不似高高在上的太後娘娘,而是像自家府宅中朝夕相對的伯母嬸娘。
這個手拿銀質雕花小剪刀,正彎下腰精心侍弄著眼前一盆白色山茶的婦人,看上去氣韻內斂,平淡無奇,根本沒有傳聞中所言的那般威懾與可怖。
“你們中有誰知道這是什麽花的?”劉太後微微側首,指指花盆,將目光一一掃過殿中諸人。
殿內幾個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竟似約好了一般,齊聲回答:“臣女愚鈍,但請太後娘娘示下。”
劉太後擺了擺手,聲帶笑意:“哪裏就有那麽許多的規矩?官家宣召你們來是他的一片孝心。讓你們來是陪哀家說說話,解解悶,你們且不要拘束。在家中如何,在這裏也如何。”
殿中仍舊是一派不約而同的答應聲。這些脆生生,水靈靈的婉轉女兒音,就像事前商量好一般整齊劃一,進退有度,倒是著實讓劉太後微微錯愕了下——與前日召見的朝臣之女不同。這些小娘子生在世家,長在門閥,自幼見慣了權謀傾軋,她們根本不會輕易地放開心防,與她分說。
太後笑了笑,放下手中剪刀,回身坐到鳳座前,素衣的廣袖半遮半掩覆上鳳座的扶手,她一手撐額,一手指點著其中一個小姑娘。
“哀家若沒記錯,你閨名應是叫王嬛吧?”
被點名的小女孩應聲出列,對著上首的劉娥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回太後娘娘的話,臣女閨名確是王嬛。”
劉娥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溫柔笑意:“你比官家年長一歲吧?哀家記得十幾年前哀家曾見過你。那會兒你還小,剛剛學會走路。先帝壽辰時,王老夫人領著你入宮拜壽。先帝醉眼朦朧,見了你這娃娃,直說你是天上王母派來給他賀喜的仙童兒。”
她的聲音依舊帶著素日裏人們聽慣了的清冽疏離,然而在提及先帝時,太後臉上卻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抹暖色。
舒窈站在一排隊伍的末尾,眉目不動地聽著劉太後與殿中其他人的談話。她已猜到今日覲見,她們應該只會面對太後一人。官家這時應還在崇政殿中,聽宰輔們議政。
他不出現,她們要面對的人卻也一樣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子。心細如發又記憶絕佳。身為太後,日理萬機的檔口她竟然還能清楚地記得殿內所有人的名字,籍貫,出生年月,府中人口。以及她以前是否曾經在她們的幼兒時期見過面。
這樣的閑談話題一打開,再想收住就由不得她們這些被宣召的小姑娘。
劉娥掌控著局面,將話題從作詩游園到繡活女紅,一點一點轉移到她希望談到的範圍中。
“你們這些丫頭,平日閑暇可與你們母親一道入宮看看哀家這個孤老婆子。”她像是閑聊一般,蜻蜓點水地提點道,“官家剛剛登基,朝局正是用人之機。你們的父兄亦是國之棟梁。明年大比,博上一搏,也好得個為國為君盡忠盡孝的機會。”
她在暗示著一朝天子一朝臣。
難不成,被先帝壓制著的世家大族即將被她重用?
這話說完,廳中便驟然一靜。片刻後,一群女孩兒又似得有所悟般,對上首的她應聲謝答。
舒窈不動聲色跟著這群小娘子們一起行禮,答話。
整個過程她毫不出挑。劉娥也似忘記她與她熟稔非常一樣,對她絲毫沒有另眼相待。毫無二致的問話中,任誰也無法看出太後與郭家之間到底有過什麽波瀾。
直到劉太後那句關於大比之年的提點聲落地,舒窈才像抓住什麽一樣,在腦中形成一個恍惚的謎底。
似乎是為了要驗證她的謎底,談話至中途,尚禮女官姚映忽然自殿外匆匆趕來,在劉太後身邊彎腰附耳,小聲說了些什麽。
眼角餘光中,舒窈看到劉太後在聽罷耳語後臉上浮現出一道意味不明的笑意,幽幽遠遠,一閃即逝。
重新恢覆平靜的太後依舊端坐在鳳座之上,只是周身氣度卻驟然淩厲起來。
她還是那副散發素衣的清淡模樣,然而站在殿中的舒窈卻覺得,此時此刻的她,就像蓄勢待發的母豹,危險難測又美麗誘人。人們根本無法預料,下一刻這樣的她是要與你相依相偎,耳鬢廝磨,還是要一躍而起,毫不猶豫咬斷你的喉嚨。
“阿映,今日就到這裏。”劉娥直起身,離開座位轉向珠簾之後,清冽冽似涼泉的聲音自珠簾後傳出,“你派人送這些小娘子們出宮吧。”
姚映領命應是,向著舒窈他們等人做了個手勢,一人在前,引領她們步往殿門。
出壽安宮時,舒窈趁人不曾註意,擡起頭往四下張望了一番——在壽安宮側門處,參知政事王曾正手拿玉圭,朝服冠帶的侯立在旁。恭敬耐心地等待著劉太後的召見。
王曾素來圓融,他在朝中長袖善舞,明明在丁謂手下做事,卻仍舊能得太後青眼,得丁相信任。而且此人克己守禮,輕易不會私下謁見聖駕,求見太後。此番靜待,卻是為何?
舒窈瞇了瞇眼睛,略頓住腳,側身望向王曾。
陽光照耀下,王副相的朝袍朱紅鮮亮,烏紗鐺翅燦燦映輝。他正微低著頭,手中玉圭遮擋住了他大半面容,舒窈絲毫看不清他此刻神色,只憑猜臆妄揣:他不是為明年大比而來,便是為他上峰丁謂而來。
然而不管為何,或許都意味著:用不著等到明年春闈。禮部的天,就要變了。
此事不出意料,在王曾入宮見駕後的第三天,大朝會日,禦史臺十餘名禦史大夫們覆議上奏,彈劾丁謂瞞天過海,私改先帝山陵。致使永定陵工期延誤,地宮西南水沙俱滲。
此奏一表,太後與官家皆是勃然大怒。山陵使丁謂更是當庭愕然,措手不及。
身為權相,一向巧言善辯的丁謂此次竟也只有楞怔恍茫,伏惟在地的份兒。他對禦史臺彈劾自己的疏奏毫不扛辯,只是聲明清者自清,懇請太後與官家徹查此事。
彼時太後身在珠簾之後,聽到丁謂要求,目光灼然地環視下滿朝文武。
似乎所有人都恭恭敬敬站著,屏息凝神,靜靜等待著他們母子最後的決議。
劉娥鳳眼微微瞇起,銳利視線最終定格在前排首位定王趙元儼的身上。
身為太宗第八子,他是目下趙家宗室裏最有威望之人。論親,趙元儼是先帝的親弟弟;論貴,他是大宋禦封的親王;論尊,他身負太尉、尚書令、中書令兼開封府尹諸多要職。由他出面徹查,朝中無人質疑。
似乎是與太後想法不謀而合,她尚未示意,前座的趙禎已經率先開口。
“八王叔。”
“臣在。”趙元儼手持玉圭,舉步出列,聲音低沈醇悅,聽在耳中讓人不自覺便已安心。
“山陵使之事,悉數交予八王叔。務必嚴查徹辦,不得有誤。”
“臣恭領聖意。”
定王欠身領命,說完這話,他便泰然地回到列席。從頭到尾,趙元儼不曾看珠簾後一眼,也不曾看丁謂一眼。
而朝會之後,當所有人都在揣測丁謂與定王在私下會如何博弈時,定王卻已然以迅雷之勢親赴山陵,所帶衛隊以疾風之姿掌控了山陵上下。監督造陵的工部侍郎被他鎖拿下獄,其餘負責人等皆被嚴加看管,不得自由。
闔朝上下皆震懾於定王的雷厲風行,一個個在心中暗忖,此次丁謂必然再劫難逃。
然而三日後,當定王趙元儼將所得調查如實上報時,結果卻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身為山陵使,丁謂竟然確實不知地宮地基被往西南移動之事。此乃先帝侍從雷允恭因見地基頑石難墾,自作主張,謊報上意。丁謂身為山陵使,主管先帝陵寢督造,失察之罪,確是難辭其咎。
由矯擬聖意到負究失察,丁謂的罪名從開始的開刀問斬一下子變成了罷相貶官。
太後對此似乎頗為不滿。在將雷允恭處死以後,壽安宮一紙詔書將丁謂罷相削爵,直貶謫至瓊州荒蠻之地。
丁謂曾經在朝的諸多黨羽,亦被太後連根拔起,一個個或罷免,或貶謫,被剔除出汴京朝堂。
風雨動蕩的大宋朝廷迎來了一次大換血。
誰也不曾想到,前一陣子還被人們思索會不會成為當朝國丈的丁相,在下一時刻就會被太後打落塵埃,左遷到了嶺南之南的瓊州治所。更讓人意外的,還有在此次查案中立下汗馬之功的定王趙元儼。這位素來以恭嚴謹肅為天下稱的王爺在丁謂黨羽被大清洗之際,竟然自請病休,閉門謝客。
太後對此頗為關切,屢派禦醫去定王府中探看,直到定王感恩戴德,親自上書,稱他自己確有陽狂之癥,再上朝議政恐怕胡言亂語,沖撞聖駕,太後才算頗為遺憾地放棄。賞賜定王諸多珍寶後,再不提起讓定王覆朝理政之事。
朝廷內決外斷,至此之後悉歸太後。這位曾經出於巴蜀之地的貧家女,此時已翻手為雲覆手雨。珠簾之後,玉座之前,朝廷內外再無人敢撼動她一分一毫。
作者有話要說: 好歹收了我唄。舒寐專欄:
不許說我言而無信。我其實是相當受信用的,你看,丁相下臺三鞠躬了吧。瓊州就是今天的海南島。比寇準的廣東還遠還偏。
某種程度上,劉後還是相當能耐的一個人。丁謂一案,她獲利多大啊:可能禍禍兒子學壞的雷允恭被哢嚓,丁相被貶謫,趙家宗室裏最有話語權的親王被迫閉門不朝。
這女人簡直賺大發了。
PS:丁相倒了,母子間最大的共同敵人消失了。接下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