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3 章節

關燈
。公爵。建都淳於(今安丘東北)。春秋初年為杞吞並,成為杞都。

4.萊國---亦作郲、?。封子爵。殷商時即已存國。今龍口市東南有萊子城,即古萊國。一說在今昌邑縣東南。萊與齊比鄰,常有矛盾和沖突。萊共公時(公元前567年),被齊靈公攻滅。

5.鄣國---紀附庸國。或說為紀邑。今東平縣東60裏舊有鄣城集。齊桓公22年(公元前664年),鄣被迫降於齊國。

6.向國---今莒縣南70裏舊有向城,即此。公元前721年為莒國所滅。

7.巽(亦作其)國---存在於殷商至春秋時代。地在今沂水縣東70裏。傳世器有巽公作叔姜匜等。

8.逢國---商代諸侯。周滅商,地入齊國。

四、風姓國。風姓相傳為太?之後。太?相傳是東夷首領,其活動中心本在陳(今河南淮陽縣),後向北發展,逐漸控制了濟水流域。有宿國、任國、須句國、顓臾國。

1.宿國---封男爵。地在今東平縣東南20裏。公元前684年,宋國派兵遷其民而取其地。後入齊為邑。

2.任國---在今濟寧市。戰國時仍存。或說任即夏代的仍。

3.須句國---亦作須朐。封子爵。在今東平縣西北,或說東南。魯僖宗21年(公元前639年)為邾所滅,次年魯以須句乃婚姻之國伐邾,送須句君回國覆位,後又滅於邾。魯文公7年(前620年),魯再伐邾,取須句,二國終為魯地。

4.顓臾國---魯之附庸國。今費縣西南80裏舊有顓臾城。地在魯國封疆內,其君為魯國社稷之臣,曾受魯命主蒙山之祭祀。

五、己姓國。己姓相傳是東夷族首領少?的後代,被華夏族視為蠻夷(或東夷)。有莒國、郯(tan)國。

1.莒(或說曹姓)國---子爵,開國君主為茲輿期。舊都介根(亦作計斤,在今膠州市西南),春秋初年遷於莒(今莒縣)。有今安丘、諸城、沂水、莒縣、日照等市縣地。其君無謚,多以地名為生號。春秋時,屢遭齊國攻伐。公元前431年為楚所滅。

2.郯(或說嬴姓)國---子爵,在今郯城縣北。史不傳其世系名號。其君曾朝魯。戰國初年(公元前414年)為越所滅。或疑後又覆國。

六、曹姓國。曹姓本自顓頊,相傳其玄孫陸終生六子,第五子名安,為曹姓始祖。有邾國、小邾國。

1.邾國---亦稱邾婁、鄒。子爵。開國君主是挾。據有今費、 鄒、滕、金鄉等縣和濟寧市區。建都於邾(今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把都城遷往繹(今鄒縣東南紀王城)。 邾雖被華夏諸侯視為蠻夷小國,但其國力之強和文化之盛,在山東地區僅次於齊、魯兩國,曾多次參與列國會盟和戰爭,出兵侵伐鄰近國家。戰國時為楚所滅。

2.小邾國---亦稱小邾婁、郳。子爵。本出於邾。周宣王時,邾君夷父顏(挾的五世孫)封子友(亦作肥)於郳(或作倪、兒,今滕縣東南),為附庸國。友的後代曾跟從齊桓公尊扶王室,周天子命之為小邾子。與魯國關系密切。戰國時為楚國所滅。

七、妘姓國。妘姓相傳為帝高辛氏火正祝融的後代。有偪陽國、鄅國、夷國、寒國。

1.偪陽國---亦作傅陽。子爵。在今棗莊市南。與邾、小邾相鄰。故城遺址周圍九裏,基身宏闊。魯襄公10年(公元前563年)被晉悼公會合宋、魯等國攻滅,土地並入宋國,其族嗣遠徙晉國霍人邑(今山西繁峙縣東郊)。

2.鄅國---子爵。在今臨沂市北。魯昭公18年(公元前524年)邾人襲入鄅,鄅國君民被掠往邾。次年,宋以婚姻之國伐邾,使邾盡歸鄅俘,鄅覆存。後土地入於魯。

3.夷(後或稱子)國---伯爵。在今即墨市西60裏壯武故城。古彜器有夷伯簋。

4.寒國---夏代部落國家。在今濰坊市寒亭區。寒浞即出於此。

八、媯姓國。媯姓相傳為虞舜之後。有遂國、齊國。

1.遂國---亦作隧國,地在今費城市南。公元前681年為齊所滅。

2.齊國---即戰國時田氏齊國。公元前386年齊國大臣田和被周王室列為諸侯,徹底取代了姜姓政權,但仍以「齊」為國號,都臨淄。齊為戰國七雄之一,曾敗魏滅宋,長期與秦東西對峙,多次左右戰國局勢。齊緡王17年(公元前284年),燕、秦、晉聯合攻齊,燕將樂毅率先破臨淄,從此以後國勢漸衰。齊王建45年(前221年),終被秦始皇所滅。

九、姚姓國。姚姓亦傳為虞舜之後裔。緡國---即有婚。夏代部落國家。在今金鄉縣東北25公裏處,舊名婚城阜。《左傳·昭公四年》:「夏桀為仍之會,有婚之。」又《昭公十一年》:「桀克有婚,以亡其國。」

十、姒姓國。姒姓傳為夏虞之後。有杞國、?國、斟灌國、斟尋國。

1.杞國---伯爵。商湯時就已受封立國。周武王克商後,尋夏禹後裔,封東樓公於杞,是為重封,故亦稱夏。初都雍丘(今河南杞縣)。後受淮夷威脅,西周末期開始北遷,或以為今新泰市曾為杞都所在。杞成公(公元前654-637年在位)得齊桓公之助,遷都緣陵(今昌樂縣東南)。杞文公(前549-536年在位)時又遷於淳於。杞簡公元年(前445年)為楚惠王所滅。傳世器有杞伯鼎、杞伯豆等。

2.?(亦作繒、曾)國---子爵。故城在今棗莊市東,蒼山縣稍北。曾一度為魯國附庸。魯襄公6年(公元前567年),被莒滅掉, 昭公4年(前538年)魯取其地。後又屬齊國。

3.斟灌國---夏代部落國家。在今壽光縣東北。夏帝相曾居此。後為寒浞之子澆攻滅。

4.斟尋國---夏代部落國家。在今濰坊市東南。夏太康曾居此。後亦被寒澆攻滅。

十一、子姓國。子姓相傳為商祖契之後。譚國---亦作鄣。子爵。今章丘縣西舊有譚城,抗戰前曾發掘出遺址。地當齊國東西通道,公元前684年被齊國借故滅掉。

十二、偃姓國。偃姓相傳為臯陶之後。有鬲國---夏代部落國家,在今德州市北。太康失國,夏貴族大臣靡逃奔至此,收集殘餘勢力,援助少康恢覆夏朝統治。

十三、嬴姓國。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後裔。奄國---亦作蓋。在今曲阜舊城東,伯益曾居於此。後成為殷商盟國。周成王時隨商紂王之子武庚叛亂,反抗周朝,後為周公所滅,其地入魯國。

十四、漆姓國。漆姓相傳為防風氏之後。鄋瞞國---長荻的一支。西周至春秋時代活動於今濟南市以北的山東境內,大約處在部落向國家的過渡階段。

十五、東夷國。東夷是遠古時代就活動於山東地區的古老民族, 後漸於華夏族融合。有介國、根牟國。

1.介國---或說在今膠州市西南。其君葛盧曾朝見魯僖公,並率師遠襲宋邑。

2.根牟國---魯附庸國,其地在今沂水縣南。魯宣公9年(公元前600年),被魯國攻取。

十六、未詳祖姓的國家。

1.郭國---伯爵,地在今聊城市東北。存在於西周至春秋初期。 約在齊桓公以前滅亡。有器物傳世。

2.於餘丘國---或作餘丘。在今臨沂市境,一說在章丘縣。魯莊公二年(公元前692年)曾遭魯國攻伐。

3.牟國---封子爵。其故城在今萊蕪市東二十裏處。魯之附庸國,與魯通婚。其君曾朝見魯桓公。

4.?國---魯附庸國。在今郯城縣東北30餘裏。魯成公6年(公元前585年)為魯所滅。

5.莘國---亦作有莘。夏、商時期的部落國家,在今曹縣北。與商湯通婚。伊尹即出於此。

6.蒲姑國---亦作亳姑、薄姑。在今濱州市博興縣東南。周成王即位時,因參與武庚和東夷叛亂,被周公滅掉,地入齊地。

──摘自老窯《山東境內的古國》

002 筆記與西沙考古名單

在鬼船上發現的筆記有待繼續研究,三叔有做筆記的習慣,而且做事情也很認真,但是筆記的內容看到後來,我發現嚴謹得過分,這些筆記很可能是三叔在文錦的監督下記下的。[npfans註:臺版同處內容為「文錦顯然有做筆記的習慣,在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