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軍
關燈
小
中
大
波蘭國內的武裝力量在面對率軍而來的彼得,幾近於零點,彼得幾乎沒有受到什麽抵抗,就一路順利地向著華沙前進。
現在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無疑是非常弱的,如果彼得願意的話,他甚至可以將之肢解,直接解散波蘭立陶宛王國。只不過他卻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壓力,中歐.西歐的德意志諸多邦國不會願意,奧地利也同樣不會願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恐怕不會願意,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現在進行的可是法荷戰爭,假使彼得作出瓜分波蘭的舉動,只可能會把那些原本中立的勢力徹底推向法國陣營,堂堂的東歐大國都被俄國瓜分,這無疑讓人們重新審視俄國,按照傳統的習慣,勢必要打壓俄國,而且彼得的盟友也不會同意彼得這麽做。
只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在歐洲的環境中確實是如此。比如說一戰以後,對於戰敗國德國的處置,法國希望將它削弱,這樣在歐洲本土.法國就一家獨大了,但是英國卻是希望保留德國一部分力量,用德國牽制法國。
這就是政治,縱然英國與德國打生打死,全國大量的男子戰死在歐洲戰場上,但是卻依舊不得不幫助德國,這是人類的情感所無法左右的。
就像現在的彼得一樣,雖然彼得在戰場上打敗了,彼得當然可以享受戰利品,但是卻無法對波蘭提出過分的要求,因為局勢不允許他那樣做,俄國還沒有強大到讓他可以無視盟友意見的地步。
在華沙,那些波蘭立陶宛王國各地趕來的貴族,攜帶者自己領地上的軍事力量,在加上各地愛國民眾的捐助,華沙城內的微薄的國家財政,勉勉強強湊了二三萬人,現在正在吵個不停。
因為華沙城內的貴族會議罷免了揚·索別斯基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國王頭銜,再加上那些貴族各執一詞,遲遲無法選出新的國王,導致的就是現在的波蘭立陶宛王國暫時沒有國王。一個國家沒有國王就像是一家公司沒有法人代表一樣,也就是彼得想要同波蘭和談簽訂條約,但是波蘭現在已經沒有人有這個權利可以在條約上簽字。
彼得現在已經沒有空陪著波蘭人空耗,他不可能等華沙的貴族們選出新國王,再與新國王談判,沒有辦法的彼得只能夠率軍向華沙前進,他要督促華沙的貴族們加快速度。
頗為可笑的是,前國王揚·索別斯基聽到彼得向著華沙進軍的消息,第一時間不是號召波蘭人民抵抗,反而匆忙地逃到了克拉科夫。什切青戰役,他葬送了波蘭立陶宛王國幾乎全部的軍事力量的精華,無論是貴族教士還是平民,都不會歡迎他的。
彼得問道:“卡爾十一世還留在呂貝克嗎?”
一旁的科斯恩特說道:“卡爾陛下原本似乎想要加價碼,要求得到荷蘭更多的報酬。不過在聽到陛下在什切青的勝利以後,就已經準備起來.重新出發了。”
哦,彼得心理讚許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怪不得卡爾想要離開救援荷蘭,甚至願意把國內已經捉襟見肘的兵力再抽調一部分,打得就是奇貨可居的主意。如果彼得被波蘭人牽制在什切青,而只有卡爾的軍隊短時間能夠支援荷蘭,那麽他自然可以擡高身價,要求荷蘭給予更多的報酬。
只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彼得順利地把波蘭軍隊擊敗,這使得他已經沒有擡高價碼的說辭,畢竟他可是在什切青被波蘭人弄得灰頭土臉。而現在,彼得擊敗波蘭以後,自然是繼續進軍,他也就沒有理由再呆在呂貝克了。
戰局最緊要的時候才臨時擡高自己的價碼,難聽一些簡直就是雇傭軍的做派,彼得雖然很是讚許卡爾十一世的小聰明,但是對於他的手段卻是頗為不屑。這種傷害自己的“顏面”的事情,彼得是很不屑做的,要讓荷蘭人主動加錢,就應該陽謀,而不是靠雇傭軍無賴一樣的手段。
事實上,卡爾十一世在戰場上的勝利已經比較突出了,至少他順利地擊敗丹麥,成功地獲得了丹麥在德意志的領地——漢堡和石勒蘇益格。只不過與彼得的成績相比,他的成績只能是勉強及格罷了。現在還出現要求荷蘭增加籌碼的行為,戰後恐怕會聞名歐洲,讓人詬病,損害名譽,反而得不償失。
彼得率軍向華沙前進,打得就是和平的名義,是去督促華沙貴族們盡快選舉出波蘭立陶宛國王,然後與聯軍簽訂條約,為的就是盡快穩定波蘭的局面.讓和平的曙光重新照耀波蘭大地。說的好聽,其實就是一場瓜分戰利品的盛宴。
勃蘭登堡選帝侯雖然在戰前是波蘭一方的,但是在戰爭期間已經投向聯軍一方,加上他在後方統籌糧草把守大後方,以及彼得已經同他秘密結盟,最後在彼得的支持下得到領軍隨行的權利。
而瑞典國王得知彼得的勝利以後,也連忙授權小本尼迪特作為此次的全權代表,率領瑞典軍隊同行。
還有就是梅克倫堡侯爵,雖然對戰爭的貢獻不大,但好歹也是很早就加入的盟友,也得到權利領軍同行。
最後就是荷蘭外交部長科斯恩特,作為荷蘭一方的代表,同行。
以上就是此次前往華沙的各國代表,同時也是戰勝國的代表。
現在的波蘭幾乎所有的貴族都趕往華沙,其實這也是逃難的意思,波蘭立陶宛王國全國的精華已經損失殆盡,還留下的一點兒殘餘也都在聯軍的戰俘營裏,波蘭貴族們憑借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抵擋聯軍。
彼得率軍而來,所遇到的城市盡皆投降,聯軍在當地獲得大量的戰利品,也有一些城市並不打開城門,但是裏面的市民代表與聯軍協商,資助聯軍大量的金錢物資,彼得想要早早的前往華沙,因此只要不是戰略要地,收下金錢物質以後就放過了。
終於趕到華沙,彼得原本以為波蘭大部分貴族都趕往華沙,再加上大肆的擴大軍隊,擁有二三萬軍隊,總是一股不弱的力量。然而,與彼得料想的華沙戒備森嚴,誓死抵抗的氣氛不同,彼得反而在華沙城享受到了歡迎式。
聯軍順利地開進了這座東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堂堂東歐大國波蘭立陶宛王國的首都,並沒有遭遇一彈一槍的抵抗,反而享受到了熱情的波蘭貴族們舉行的歡迎式。
彼得在軍隊的層層包圍中,勉強可以透過一絲縫隙,看到外面的情景,華沙的市民滿臉的不情願,許多年輕人的面目也是憤怒異常,但是卻依舊不得不把鮮花和歡呼撒到聯軍的頭上,不得不歡迎這些敵國的軍隊。
彼得淡淡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華沙的貴族們積極組建新的軍隊,並不是用來保衛華沙的,而是保衛他們自己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現在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無疑是非常弱的,如果彼得願意的話,他甚至可以將之肢解,直接解散波蘭立陶宛王國。只不過他卻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壓力,中歐.西歐的德意志諸多邦國不會願意,奧地利也同樣不會願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恐怕不會願意,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現在進行的可是法荷戰爭,假使彼得作出瓜分波蘭的舉動,只可能會把那些原本中立的勢力徹底推向法國陣營,堂堂的東歐大國都被俄國瓜分,這無疑讓人們重新審視俄國,按照傳統的習慣,勢必要打壓俄國,而且彼得的盟友也不會同意彼得這麽做。
只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在歐洲的環境中確實是如此。比如說一戰以後,對於戰敗國德國的處置,法國希望將它削弱,這樣在歐洲本土.法國就一家獨大了,但是英國卻是希望保留德國一部分力量,用德國牽制法國。
這就是政治,縱然英國與德國打生打死,全國大量的男子戰死在歐洲戰場上,但是卻依舊不得不幫助德國,這是人類的情感所無法左右的。
就像現在的彼得一樣,雖然彼得在戰場上打敗了,彼得當然可以享受戰利品,但是卻無法對波蘭提出過分的要求,因為局勢不允許他那樣做,俄國還沒有強大到讓他可以無視盟友意見的地步。
在華沙,那些波蘭立陶宛王國各地趕來的貴族,攜帶者自己領地上的軍事力量,在加上各地愛國民眾的捐助,華沙城內的微薄的國家財政,勉勉強強湊了二三萬人,現在正在吵個不停。
因為華沙城內的貴族會議罷免了揚·索別斯基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國王頭銜,再加上那些貴族各執一詞,遲遲無法選出新的國王,導致的就是現在的波蘭立陶宛王國暫時沒有國王。一個國家沒有國王就像是一家公司沒有法人代表一樣,也就是彼得想要同波蘭和談簽訂條約,但是波蘭現在已經沒有人有這個權利可以在條約上簽字。
彼得現在已經沒有空陪著波蘭人空耗,他不可能等華沙的貴族們選出新國王,再與新國王談判,沒有辦法的彼得只能夠率軍向華沙前進,他要督促華沙的貴族們加快速度。
頗為可笑的是,前國王揚·索別斯基聽到彼得向著華沙進軍的消息,第一時間不是號召波蘭人民抵抗,反而匆忙地逃到了克拉科夫。什切青戰役,他葬送了波蘭立陶宛王國幾乎全部的軍事力量的精華,無論是貴族教士還是平民,都不會歡迎他的。
彼得問道:“卡爾十一世還留在呂貝克嗎?”
一旁的科斯恩特說道:“卡爾陛下原本似乎想要加價碼,要求得到荷蘭更多的報酬。不過在聽到陛下在什切青的勝利以後,就已經準備起來.重新出發了。”
哦,彼得心理讚許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怪不得卡爾想要離開救援荷蘭,甚至願意把國內已經捉襟見肘的兵力再抽調一部分,打得就是奇貨可居的主意。如果彼得被波蘭人牽制在什切青,而只有卡爾的軍隊短時間能夠支援荷蘭,那麽他自然可以擡高身價,要求荷蘭給予更多的報酬。
只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彼得順利地把波蘭軍隊擊敗,這使得他已經沒有擡高價碼的說辭,畢竟他可是在什切青被波蘭人弄得灰頭土臉。而現在,彼得擊敗波蘭以後,自然是繼續進軍,他也就沒有理由再呆在呂貝克了。
戰局最緊要的時候才臨時擡高自己的價碼,難聽一些簡直就是雇傭軍的做派,彼得雖然很是讚許卡爾十一世的小聰明,但是對於他的手段卻是頗為不屑。這種傷害自己的“顏面”的事情,彼得是很不屑做的,要讓荷蘭人主動加錢,就應該陽謀,而不是靠雇傭軍無賴一樣的手段。
事實上,卡爾十一世在戰場上的勝利已經比較突出了,至少他順利地擊敗丹麥,成功地獲得了丹麥在德意志的領地——漢堡和石勒蘇益格。只不過與彼得的成績相比,他的成績只能是勉強及格罷了。現在還出現要求荷蘭增加籌碼的行為,戰後恐怕會聞名歐洲,讓人詬病,損害名譽,反而得不償失。
彼得率軍向華沙前進,打得就是和平的名義,是去督促華沙貴族們盡快選舉出波蘭立陶宛國王,然後與聯軍簽訂條約,為的就是盡快穩定波蘭的局面.讓和平的曙光重新照耀波蘭大地。說的好聽,其實就是一場瓜分戰利品的盛宴。
勃蘭登堡選帝侯雖然在戰前是波蘭一方的,但是在戰爭期間已經投向聯軍一方,加上他在後方統籌糧草把守大後方,以及彼得已經同他秘密結盟,最後在彼得的支持下得到領軍隨行的權利。
而瑞典國王得知彼得的勝利以後,也連忙授權小本尼迪特作為此次的全權代表,率領瑞典軍隊同行。
還有就是梅克倫堡侯爵,雖然對戰爭的貢獻不大,但好歹也是很早就加入的盟友,也得到權利領軍同行。
最後就是荷蘭外交部長科斯恩特,作為荷蘭一方的代表,同行。
以上就是此次前往華沙的各國代表,同時也是戰勝國的代表。
現在的波蘭幾乎所有的貴族都趕往華沙,其實這也是逃難的意思,波蘭立陶宛王國全國的精華已經損失殆盡,還留下的一點兒殘餘也都在聯軍的戰俘營裏,波蘭貴族們憑借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抵擋聯軍。
彼得率軍而來,所遇到的城市盡皆投降,聯軍在當地獲得大量的戰利品,也有一些城市並不打開城門,但是裏面的市民代表與聯軍協商,資助聯軍大量的金錢物資,彼得想要早早的前往華沙,因此只要不是戰略要地,收下金錢物質以後就放過了。
終於趕到華沙,彼得原本以為波蘭大部分貴族都趕往華沙,再加上大肆的擴大軍隊,擁有二三萬軍隊,總是一股不弱的力量。然而,與彼得料想的華沙戒備森嚴,誓死抵抗的氣氛不同,彼得反而在華沙城享受到了歡迎式。
聯軍順利地開進了這座東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堂堂東歐大國波蘭立陶宛王國的首都,並沒有遭遇一彈一槍的抵抗,反而享受到了熱情的波蘭貴族們舉行的歡迎式。
彼得在軍隊的層層包圍中,勉強可以透過一絲縫隙,看到外面的情景,華沙的市民滿臉的不情願,許多年輕人的面目也是憤怒異常,但是卻依舊不得不把鮮花和歡呼撒到聯軍的頭上,不得不歡迎這些敵國的軍隊。
彼得淡淡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華沙的貴族們積極組建新的軍隊,並不是用來保衛華沙的,而是保衛他們自己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