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暫退邯鄲招兵 王郎稱帝危急
關燈
小
中
大
張杳看出劉林的想法,也知劉秀推托之故,便面見劉秀商議日後安排。
“師兄既已看出這劉林並非真想歸順,而是想借此機會自己獨吞河北,可與朝廷分庭抗禮。不知師兄下一步如何打算?”
“你也看出端倪,如若我等在此,劉林發兵在天下人看來也會是我所發令,赤眉軍定會把矛頭指向我漢軍,如若轉攻雒陽、長安,兩城兇多吉少。即便我漢軍得勝,也將實力大減。劉林便也可達到坐山觀虎之目的。你我寄居於此,早晚被劉林除掉。”
“師兄之意,我們要近早離開邯鄲?”
“對,明日便走。”
“好,我去跟各兄弟說一下,也好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好。”
張杳分別又與其他人說了一下劉秀的想法,讓大家心中有數。次日清晨,劉秀便帶著手下眾人告別劉林。劉林好言相勸卻也攔不住劉秀等人執意要走,最後還是礙於不想過早撕破臉而放劉秀等人出城。
出城後,幾人也不知到底應該前往何處,就緩步往北去。這時邯鄲方向奔來三匹駿馬,劉秀等人吃驚,皆以為劉林又派人前來。幾人尋思要不就加快馬步不讓這三人追上,要不就回身應付一下再走。後來劉秀認為畢竟來人不多,可以當面看看來人意向,然後再做定鐸。於是眾人勒住馬匹,待來人近前。
很快三人三馬追上了劉秀一行人,這時張杳看出來人並非劉林手下,而是鄧禹和另外兩個生人,便告知劉秀。
劉秀大喜,仔細瞧去,果然是鄧禹不假,然後大聲招呼:“師兄別來無恙。”
“可算追上你們了。”鄧禹等人催馬快行,來到眾人跟前,“前日聽說師弟已至河北,我便渡河而來,又聞汝等已入邯鄲,便又跟隨而來,不想看見各位出城。”
“師兄此來助我,高興至極。這二位不知如何稱呼?”
“族弟鄧弘,南陽杜茂。”鄧禹分別指了指身邊二人。
“見過劉將軍。”二人同聲。
“二位免禮,師兄帶來二位,真乃雪中送炭,各位日後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劉秀回答,然後又向鄧禹等人介紹馮異、銚期等人。
各位將領相互認識後,劉秀便尋求鄧禹意見。
“為何不留於邯鄲?”
劉秀又把事情說了一下。
“原來如此,不如我等繼續北上,如能發展勢力,也可對劉林形成南北圍攻之勢,從而逼迫劉林獻城。”
“師兄之言甚妙,我等可一路北上去薊縣,此處居於河北之腹,便於行事。”
眾人覺得暫無他法,先到中山屬地的薊縣觀看形勢。
劉秀等人進入中山地界後,便派出各位將領出去招兵,但苦於無糧無餉,諸位將領也沒招得多少人馬,一月有餘也只有不到千人。在河北之地,大大小小的郡守少說擁兵數千,多則數十萬,更有銅馬、青犢、赤眉別部等眾多義軍分據河北諸地。形勢很是不容樂觀。
就在眾人對平定河北感到頭疼之時,邯鄲的劉林又找到以蔔相為生得王郎假冒成帝之子劉子輿建立“漢”政權,劉林自命為丞相,趙國豪族李育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由於世人不知劉子輿是否存活,王郎詐稱先前避難於蜀地,後輾轉至河北,編造成套的經歷,讓世人以為其果真是劉子輿,逐漸有人來投。
王郎又派兵占領冀州、幽州大部。宣城的翟義一直以來都在對抗王莽,在河北之地名聲響亮,王莽死後也是獨據一方看到王郎騎兵,不知真假便投於帳下,更使得河北百姓擁戴王郎,聲望陡升。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歸附王郎。於是王郎下詔:“天下有得劉秀首級獻於朕者,賞邑十萬戶。”
“劉將軍,大事不好。”馮異來報。
“何事?”
“王郎已派出使者前往幽州各郡,如今王郎之勢已把我圍在當中,且詔令天下欲取將軍性命!”
“啊?竟有此事,各家勢力又怎樣?”
“王郎舉事以來,不少豪傑都占據郡縣。大郡多已投靠王郎,只有少數郡縣未動聲色。”
“召集大家議事。”劉秀很是犯愁。
馮異很快把大家召集一起。
“王郎欲殺我等,以我軍現在實力,完全沒有抵抗之力,如今河北諸郡未服,只有撤回河南暫避鋒芒,待日後卷土重來。”
“可回河南又入劉玄之手,好不容易跑了出來,再回去,豈不又難得自由?”張杳說。
“河北之勢完全不在我軍掌控之中,先保住性命要緊,既然能出來一次,日後定會再有機會脫離劉玄。”鄧禹說。
眾人又議論一番,最終還是感覺先回去比較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於是劉秀召集大家啟程回雒陽。眾人南下路過信都。遙看一行人馬來迎,不知是敵是友。劉秀讓人戒備。
待對方來到近前,眾人感覺並沒有敵意,來人很恭敬地來迎接劉秀等人,此時各位將領都有些放心下來。
張杳帶了小隊人馬上前阻攔。
“請問是漢大司馬劉秀將軍隊伍?”來人問到。
“正是,敢問閣下又是何人?”張杳說。
“在下信都太守任光,敢問足下尊姓大名。”
“在下張杳。不知任太守來此何意?”
“聽聞王郎、劉林冒名劉子輿稱帝,此王郎一介算命先生,定是劉林叛漢之舉。我信都及和成太守邳彤皆食漢祿,不得與賊為伍,故在此恭迎劉將軍。與將軍共謀除此反賊。”
“任太守請稍等,待我說與劉將軍。”
張杳回到大隊之中跟劉秀說了情況。劉秀甚喜,要親自來見任光。馮異、鄧禹跟隨而來,留著其他人壓住大隊。
幾人來到近前,劉秀說:“任太守大義,我定會回稟陛下,有功者則大賞。”
任光接道:“將軍不必如此,我等也擇明主而棲,盼身後青史留名。”
“將軍如此信得過我劉秀,還需將軍相助。”
“將軍可直言。”
“如今王郎欲擒殺我等而後快。將軍可敵王郎乎?”
“信都雖小,兵精糧足,且有和成互成犄角,攻雖不足,守備完全無憂。”
“邳太守可否同來?”
“邳彤見過將軍。”旁邊一人見禮。
“汝等二人,皆人傑也,我先替眾位將軍謝過二位收留。”
“劉將軍人中之龍,我等也識時務,日後跟隨將軍。將軍又何須多禮。今日信都、和成便是將軍屬地。”
“如此甚好,先從地主之意,我等再做安排。”
“還請諸位將軍入城。”任光說。
鄧禹和馮異也能看出此二人很真誠,是要投靠劉秀的,故此沒做阻攔,跟著劉秀帶著大隊人馬隨任光等人進了信都城。
眾人進城後,便整頓軍馬,想著能不能反撲王郎,眾人商討後認為兵力還不足,不宜輕舉妄動,需再多招些人馬。
幾日過後,有人來報,說城外有人前來求見。
劉秀召見。
來人向劉秀等人見禮,說:“久聞劉將軍盛名,今日劉植、劉喜、劉歆前來,不知將軍可願收留。”
劉秀聽聞過此人,也知是漢室宗親,便十分高興:“將軍此來,我劉秀更是求之不得,望諸位能共扶漢室。”
劉植等人帶來了近萬人馬,給漢軍補充了更多的兵員。隨劉秀來的眾人在難以招兵之際得此兵馬,也都歡欣鼓舞。
就在眾人備戰這一段時日,又接連有杜茂、耿純、祭遵、蓋延、王霸、臧宮、馬成等人相繼而來。在這春暖花開之際,劉秀手下兵將都有了十足發展,很快眾將都有了進軍邯鄲之意。
這日,劉秀、鄧禹、張杳、任光又在商討,又有人來報,說有人求見。
劉秀又召見來人,此人年紀輕輕,一表人才,一張娃娃臉,面龐清秀,眼光炯炯有神,身形輕盈,很是精幹。一眼就感覺此人不是等閑之輩,很是喜歡。
“耿弇見過將軍。”
“汝乃何人?”
“吾乃上谷太守耿況之子,早聞將軍來至河北,未能早來相見,還請恕罪。”
“此罪何有?今日相見便最好不過。不知耿太守派汝來此作何?”
“家父並未派我前來,而是我前去長安面見天子,得聞將軍在此,便來求見。”
此時劉玄已進駐長安,以長安為都,雒陽作為東都留朱鮪鎮守。
“小將軍又為何孤身一人前來?”
“此去長安,知大勢不在長安,王郎又是冒名頂替,騙騙無知者可,卻騙不過明眼人。縱觀天下,唯有將軍有力挽狂瀾之能,此來便是要助將軍掃蕩天下,屠滅王郎。”
“小將軍竟有如此之志。”劉秀覺得這小孩雖然說得對,但是這麽年輕一孩子,口氣有點大。
“將軍有所不知,漁陽太守彭寵乃將軍同鄉,與家父多有交情,有您下令,二郡有萬騎之眾,攻破邯鄲不在話下。”
劉秀等人略微思索,感覺不無道理。
張杳說:“小將軍此意耿太守、彭太守二人可知?”
“只是鄙人之意,未曾對家父講起。”
眾人又是搖搖頭,皆認為此人過於誇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師兄既已看出這劉林並非真想歸順,而是想借此機會自己獨吞河北,可與朝廷分庭抗禮。不知師兄下一步如何打算?”
“你也看出端倪,如若我等在此,劉林發兵在天下人看來也會是我所發令,赤眉軍定會把矛頭指向我漢軍,如若轉攻雒陽、長安,兩城兇多吉少。即便我漢軍得勝,也將實力大減。劉林便也可達到坐山觀虎之目的。你我寄居於此,早晚被劉林除掉。”
“師兄之意,我們要近早離開邯鄲?”
“對,明日便走。”
“好,我去跟各兄弟說一下,也好早做準備,以防萬一。”
“好。”
張杳分別又與其他人說了一下劉秀的想法,讓大家心中有數。次日清晨,劉秀便帶著手下眾人告別劉林。劉林好言相勸卻也攔不住劉秀等人執意要走,最後還是礙於不想過早撕破臉而放劉秀等人出城。
出城後,幾人也不知到底應該前往何處,就緩步往北去。這時邯鄲方向奔來三匹駿馬,劉秀等人吃驚,皆以為劉林又派人前來。幾人尋思要不就加快馬步不讓這三人追上,要不就回身應付一下再走。後來劉秀認為畢竟來人不多,可以當面看看來人意向,然後再做定鐸。於是眾人勒住馬匹,待來人近前。
很快三人三馬追上了劉秀一行人,這時張杳看出來人並非劉林手下,而是鄧禹和另外兩個生人,便告知劉秀。
劉秀大喜,仔細瞧去,果然是鄧禹不假,然後大聲招呼:“師兄別來無恙。”
“可算追上你們了。”鄧禹等人催馬快行,來到眾人跟前,“前日聽說師弟已至河北,我便渡河而來,又聞汝等已入邯鄲,便又跟隨而來,不想看見各位出城。”
“師兄此來助我,高興至極。這二位不知如何稱呼?”
“族弟鄧弘,南陽杜茂。”鄧禹分別指了指身邊二人。
“見過劉將軍。”二人同聲。
“二位免禮,師兄帶來二位,真乃雪中送炭,各位日後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劉秀回答,然後又向鄧禹等人介紹馮異、銚期等人。
各位將領相互認識後,劉秀便尋求鄧禹意見。
“為何不留於邯鄲?”
劉秀又把事情說了一下。
“原來如此,不如我等繼續北上,如能發展勢力,也可對劉林形成南北圍攻之勢,從而逼迫劉林獻城。”
“師兄之言甚妙,我等可一路北上去薊縣,此處居於河北之腹,便於行事。”
眾人覺得暫無他法,先到中山屬地的薊縣觀看形勢。
劉秀等人進入中山地界後,便派出各位將領出去招兵,但苦於無糧無餉,諸位將領也沒招得多少人馬,一月有餘也只有不到千人。在河北之地,大大小小的郡守少說擁兵數千,多則數十萬,更有銅馬、青犢、赤眉別部等眾多義軍分據河北諸地。形勢很是不容樂觀。
就在眾人對平定河北感到頭疼之時,邯鄲的劉林又找到以蔔相為生得王郎假冒成帝之子劉子輿建立“漢”政權,劉林自命為丞相,趙國豪族李育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由於世人不知劉子輿是否存活,王郎詐稱先前避難於蜀地,後輾轉至河北,編造成套的經歷,讓世人以為其果真是劉子輿,逐漸有人來投。
王郎又派兵占領冀州、幽州大部。宣城的翟義一直以來都在對抗王莽,在河北之地名聲響亮,王莽死後也是獨據一方看到王郎騎兵,不知真假便投於帳下,更使得河北百姓擁戴王郎,聲望陡升。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歸附王郎。於是王郎下詔:“天下有得劉秀首級獻於朕者,賞邑十萬戶。”
“劉將軍,大事不好。”馮異來報。
“何事?”
“王郎已派出使者前往幽州各郡,如今王郎之勢已把我圍在當中,且詔令天下欲取將軍性命!”
“啊?竟有此事,各家勢力又怎樣?”
“王郎舉事以來,不少豪傑都占據郡縣。大郡多已投靠王郎,只有少數郡縣未動聲色。”
“召集大家議事。”劉秀很是犯愁。
馮異很快把大家召集一起。
“王郎欲殺我等,以我軍現在實力,完全沒有抵抗之力,如今河北諸郡未服,只有撤回河南暫避鋒芒,待日後卷土重來。”
“可回河南又入劉玄之手,好不容易跑了出來,再回去,豈不又難得自由?”張杳說。
“河北之勢完全不在我軍掌控之中,先保住性命要緊,既然能出來一次,日後定會再有機會脫離劉玄。”鄧禹說。
眾人又議論一番,最終還是感覺先回去比較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於是劉秀召集大家啟程回雒陽。眾人南下路過信都。遙看一行人馬來迎,不知是敵是友。劉秀讓人戒備。
待對方來到近前,眾人感覺並沒有敵意,來人很恭敬地來迎接劉秀等人,此時各位將領都有些放心下來。
張杳帶了小隊人馬上前阻攔。
“請問是漢大司馬劉秀將軍隊伍?”來人問到。
“正是,敢問閣下又是何人?”張杳說。
“在下信都太守任光,敢問足下尊姓大名。”
“在下張杳。不知任太守來此何意?”
“聽聞王郎、劉林冒名劉子輿稱帝,此王郎一介算命先生,定是劉林叛漢之舉。我信都及和成太守邳彤皆食漢祿,不得與賊為伍,故在此恭迎劉將軍。與將軍共謀除此反賊。”
“任太守請稍等,待我說與劉將軍。”
張杳回到大隊之中跟劉秀說了情況。劉秀甚喜,要親自來見任光。馮異、鄧禹跟隨而來,留著其他人壓住大隊。
幾人來到近前,劉秀說:“任太守大義,我定會回稟陛下,有功者則大賞。”
任光接道:“將軍不必如此,我等也擇明主而棲,盼身後青史留名。”
“將軍如此信得過我劉秀,還需將軍相助。”
“將軍可直言。”
“如今王郎欲擒殺我等而後快。將軍可敵王郎乎?”
“信都雖小,兵精糧足,且有和成互成犄角,攻雖不足,守備完全無憂。”
“邳太守可否同來?”
“邳彤見過將軍。”旁邊一人見禮。
“汝等二人,皆人傑也,我先替眾位將軍謝過二位收留。”
“劉將軍人中之龍,我等也識時務,日後跟隨將軍。將軍又何須多禮。今日信都、和成便是將軍屬地。”
“如此甚好,先從地主之意,我等再做安排。”
“還請諸位將軍入城。”任光說。
鄧禹和馮異也能看出此二人很真誠,是要投靠劉秀的,故此沒做阻攔,跟著劉秀帶著大隊人馬隨任光等人進了信都城。
眾人進城後,便整頓軍馬,想著能不能反撲王郎,眾人商討後認為兵力還不足,不宜輕舉妄動,需再多招些人馬。
幾日過後,有人來報,說城外有人前來求見。
劉秀召見。
來人向劉秀等人見禮,說:“久聞劉將軍盛名,今日劉植、劉喜、劉歆前來,不知將軍可願收留。”
劉秀聽聞過此人,也知是漢室宗親,便十分高興:“將軍此來,我劉秀更是求之不得,望諸位能共扶漢室。”
劉植等人帶來了近萬人馬,給漢軍補充了更多的兵員。隨劉秀來的眾人在難以招兵之際得此兵馬,也都歡欣鼓舞。
就在眾人備戰這一段時日,又接連有杜茂、耿純、祭遵、蓋延、王霸、臧宮、馬成等人相繼而來。在這春暖花開之際,劉秀手下兵將都有了十足發展,很快眾將都有了進軍邯鄲之意。
這日,劉秀、鄧禹、張杳、任光又在商討,又有人來報,說有人求見。
劉秀又召見來人,此人年紀輕輕,一表人才,一張娃娃臉,面龐清秀,眼光炯炯有神,身形輕盈,很是精幹。一眼就感覺此人不是等閑之輩,很是喜歡。
“耿弇見過將軍。”
“汝乃何人?”
“吾乃上谷太守耿況之子,早聞將軍來至河北,未能早來相見,還請恕罪。”
“此罪何有?今日相見便最好不過。不知耿太守派汝來此作何?”
“家父並未派我前來,而是我前去長安面見天子,得聞將軍在此,便來求見。”
此時劉玄已進駐長安,以長安為都,雒陽作為東都留朱鮪鎮守。
“小將軍又為何孤身一人前來?”
“此去長安,知大勢不在長安,王郎又是冒名頂替,騙騙無知者可,卻騙不過明眼人。縱觀天下,唯有將軍有力挽狂瀾之能,此來便是要助將軍掃蕩天下,屠滅王郎。”
“小將軍竟有如此之志。”劉秀覺得這小孩雖然說得對,但是這麽年輕一孩子,口氣有點大。
“將軍有所不知,漁陽太守彭寵乃將軍同鄉,與家父多有交情,有您下令,二郡有萬騎之眾,攻破邯鄲不在話下。”
劉秀等人略微思索,感覺不無道理。
張杳說:“小將軍此意耿太守、彭太守二人可知?”
“只是鄙人之意,未曾對家父講起。”
眾人又是搖搖頭,皆認為此人過於誇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