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七章 沖鋒陷陣簡單 勸降安撫不易

關燈
劉秀讓大家先打掃一下戰場,然後招人去給劉演報告戰況,等待劉演來安頓城中之事。

張杳就配合劉秀安頓一下南門的降兵,找些人收繳兵器,準備安撫附近沒有逃離的百姓。

不多時劉演進了南門,來到劉秀面前,看著已經忙碌著的士兵,戰場已經打掃了一些,防衛人員也都到位,無不井井有條地進行著各種事項,心裏很是高興。

可是現在的狀況只是舂陵軍占領了南門附近的地方,其他守城的官兵還不知道武雲已死,而且即使知道了,能不能也投降還是個不定的狀況,所以城中之人都時刻關註著周圍的動靜,生怕被反撲。

劉秀見到劉演,就把自己的想法對他說了一下:“現在我軍人手還是占有略勢,不能強攻其他兵營,如若能逐一說服他們是最好,一方面能夠補充兵力,一方面避免死傷自家兄弟,這樣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劉演聽了劉秀的一席話,感覺很有道理,於是說:“那就勞煩三弟去做這件事,我在這邊穩住局面。”

“好的,我軍之中很難找出能夠前去說降之人,且危險較大,不如在戰俘中找些能夠有說服力的人去招降其他的官兵。”

在一旁的張杳接著說:“兵可以招降,百姓也得去安撫,劉三將軍若是去找人招降,劉大將軍就要親自去安撫百姓了,等到城中完全安排妥善之後才能做別的事情。”

劉演覺得張杳說的也在理,就留下李軼等人在收拾戰場的事宜,自己和劉秀分頭去辦自己的事情。

張杳跟著劉秀去找勸降的人,劉秀看張杳剛才的表現很不錯,就很加讚賞地說:“沒想到師弟果然智勇過人,若非師弟殺死武雲,我軍還不能這麽容易進駐新野。”

張杳一看劉秀的面容以及聽他說話的語氣,明顯比之前更加親近。可是畢竟約定的是大軍佯攻東門,張杳混進城去做內應。事實卻是舂陵軍攻打南門,而且還沒等張杳的信,就占領南門了,導致計劃的錯亂,張杳心裏還是很不滿的,於是說:“劉將軍,在下有一言不明,不知可講否?”

“師弟有如此大功,但說無妨?”

“昨晚商議要舂陵軍去佯攻東門來爭取讓我等混進新野城,而後動手,不論是否得手都會發出信息,可是今日為何沒有攻打東門而是進攻南門,還沒有等我們的消息?”

“本來是要去攻打東門的,可是東門守城人多,舂陵軍人少,怕會有過大損失,就臨時更改去攻打官兵較少的南門。南門攻占之後可作為我軍的一個突破口繼續沖進城內,反若放棄南門,那麽以後攻城將受到巨大的阻力,之所以要拼命守住得來不易的南門通道就是為了讓我們的人能夠殺進城中。”

“可是統帥臨戰改變作戰方案而無法下達所有人員,如何協同作戰,不日將會再此吃虧。”張杳有些激動地說。

“這點我也想過,可是主帥的話,我們還是要執行的,不然亂子會更大。”

張杳一想也是,在抉擇問題上,每個軍人都要服從統帥的部署,即使軍命不對,也要去執行,不然會出更大的問題,於是心裏也平衡了一些,只是內心對劉演的看法發生了改變:這個人過於隨心所欲,帶兵打仗不按照原有計劃執行,而臨陣更改,不顧自家先鋒存活,以後打下江山若是坐上了皇帝寶座,還不知會是何等模樣,也許很有可能世人的疾苦會甚於王莽的統治。

劉秀繼續說:“我也知道這樣會害死一些人,可是這樣能保證大軍的生存,正所謂棄卒保車,我們只能記住因為這些丟掉性命的士兵。百姓也會記住他們的。”

張杳還沒等開口說死人的事,劉秀倒先說了,直接說得張杳不知道怎麽開口了,雖然牛暉和樊統是武雲的屬下,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是舂陵軍,沒有投靠舂陵軍的意思,但畢竟也是因為舂陵軍而死,怎麽也得讓劉秀知道。所以張杳又說:“城中的內應已經死了,牛暉和樊統二人本是城中守門士卒,卻皆死於武雲刀下,現在我把武雲殺了,也算給他們報仇了。希望劉將軍能給他們的家人安頓一下。”

“這二人能被師弟策反,奮勇殺敵都是好樣的,雖然我沒見過這兩個人,但是我相信師弟的眼光,不會看錯人的,師弟放心,我會安排好他們的善後工作的。”劉秀凝重地說。

“既然劉將軍都說了,那我就不再多說了,我就隨你去找人勸降吧。”

“好,有你的幫助,我想此事定會事半功倍。”劉秀流出一絲喜色。

於是幾人來到戰俘集中的地方,劉秀看了一遭,高聲道:“如今王莽無道,朝野動蕩,天下大亂,我等並非草莽之人,我乃高祖九世孫劉秀劉文叔,漢朝已故十餘年,本已無心恢覆漢室,可是百姓雕零,無不生活與水火之中,敢問在此的每個兵勇,哪個父母兄弟姐妹不是布衣百姓,自己的親人遭受著壓迫,你們還能替欺壓自己親人的人去欺壓他人?難道不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來解除家人遭受的痛苦,恢覆漢室河山,跟著舂陵軍建立功業,不日便成開國之臣,如此何樂而不為?”

眾人有些蠢蠢欲動,可是並不知舂陵軍的底細,一般的降兵都會在軍隊裏受到歧視,所以雖然這些人都有動心,但卻無人敢先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劉秀等了一下,看還是沒有什麽突破,就繼續說到:“我相信你們也都是善良之人,以前在武雲手下做事,也都是看他的臉色,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這樣難免會做一些不對的事情,不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今天我不知你們是想繼續以前那種為百姓所不齒的事情,還是改過自新投入到我們的戰鬥中去,推翻新莽政權。而且我可以說到做到,舂陵軍不會歧視任何一個人,只要不去做對不起大家的事,我舂陵軍裏都會把你當做兄弟的。不願加入舂陵軍的,可發放安家費,可回鄉種田,勿要再去投靠新軍。”

這下眾人騷動的更厲害了,過了少許時間,突然有一人大喊:“我願加入舂陵軍。”

接連不斷的呼喊聲響了起來,轉瞬之間將近一千人全部都加入了舂陵軍的行列。劉秀並沒有表現的特別高興,而是比較平靜地對大家又說:“難能汝等相信我劉秀,重擔在肩,在場的眾人就是恢覆漢室的中流之士!”

“恢覆漢室。”剛剛投降的士兵無不歡呼雀躍。反而沒有人接受安家費,一方面不敢接,怕是陷阱;一方面拿了安家費也回不去,家裏根本就沒有田地可種。

張杳看劉秀用這簡單的幾句話就把眾人的心攏了過來,心中也暗自佩服,越發覺得這個師兄才德兼備,更適合去做皇帝,這樣的天下就會真正的清平了。

劉秀此次的任務並非招降這些人,畢竟這些人在看到武雲死的時候已經不會再堅定地跟著死人了,而且王莽更不會和他們有什麽關系,這些人都是投降和逃跑二者選一的,現在真正地招降了只是能更多地擴大自己的隊伍,但是如何去勸降城中其他守軍才是關鍵。然後劉秀又問到:“在場者可否有在營中威望高者?”

劉秀沒有問哪位是官,畢竟當官的就要和武雲關系較近,可能就會有為虎作倀的行為,這樣站出來就會怕自己要那這樣的人開刀,所以劉秀沒提到官階的問題,只是問誰的威信高。

“韋玨。”……“韋玨。”……“龐莊。”……“石鐸。”……

聲音太多、太雜,其中能分辨出來的就這幾個,於是劉秀就請這幾位到前面和自己見個面,也是想通過他們來勸降城中其他的官兵。

韋玨、龐莊、石鐸三人出列,來到劉秀面前自報家門。韋玨是個鐵黑漢子,七尺個頭,眼珠向外突出,臉上沒有多餘肥肉,很是精壯,看樣子就是一個能帶兵打仗的人;龐莊有些偏瘦,個子也不高,六尺多一些,看起來就不是那種能夠沖鋒陷陣的人,比較書生一些,應該是個“秀才兵”,此人眼中透神,神情自若,在軍營之中這樣瘦小的人經常會受到其他人欺負的,可是此人卻還頗有威信,這一定是腦袋瓜很好使的人;石鐸年紀約有三十四五歲,這樣的兵,應該就不是兵了,歲數這麽大,混的再不好也得混個小頭目了,不過能在軍營待到這麽大年紀,那也是一戰一戰積累出來的經驗,很有用的一個人。

劉秀見到三人,帶著張杳領他們到一旁去說自己想招降其他城中守兵的事宜,三人一聽很快就明白劉秀的意思,都很樂意為劉秀充當這樣的說客,剛加入舂陵軍正好拿這些功績來報答劉秀的不殺、收留之恩。三人很快都答應了去另外三個城門的任務。

“此事宜早不宜遲,還望各位能夠盡心,也把我的心意帶給守城之人,勸告他們不要再助紂為虐,加入我舂陵軍。”劉秀在三人臨行前囑咐。

“多謝劉將軍厚愛,我等定要勸降各方面守軍以報答劉將軍知遇之恩。”三人各自領命之後出行去做自己的招降任務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