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奇怪的信?空空杯酒
關燈
小
中
大
長安南望,是著名的秦嶺。秦嶺又名終南山。
周武王滅商後,殷商的遺民伯夷、叔齊認為諸侯伐君是為不仁,是以不食周粟,隱居在秦嶺首陽山,以松針、山泉充饑。終南山就成了歷代隱士們的聖地。
大約600年後,周王室日漸衰微。老子出函谷關,在樓觀臺留下了兩卷《道》《德》經,後來人們根據老子的經書發展出道教一門,李唐王朝尊老子為祖,崇尚道教。終南山更成了道教的聖地。隱居修仙人的越來越多。
秦嶺很大,素有八百裏秦川之說。
輞川,只是這終南山千嶺萬壑中的一條小小溪谷,位於以玉聞名的藍田境內。
這裏有一處別業,本是武後當政時著名詩人宋之問所有。開元年間,轉為以少年詩才名震長安的王維所有。十數年經營,頗有諸多得意的地方,文杏館、看湖亭、竹裏館、辛夷塢等怡人小景,成了王維和朋友們煮茶論禪、彈琴長嘯的佳境。
安祿山十五萬大軍反唐,直破長安的時候。玄宗聞風西逃時只帶了皇子皇孫和一些文武重臣。以王維的品階,不在此列。因此,安祿山攻陷長安,王維毫無意外的成了叛軍的俘虜。並被擄至洛陽,供安祿山偽燕王朝裝點門面。
這件事,也成了王維人生的巨大轉折點。
畢竟在安祿山偽燕政權呆過一段時間。王維被唐軍救回後,便有人將這件事報告了肅宗,應該是那些平日裏嫉妒他詩才的人吧。王維被投入大獄。
幸運的是,他在安祿山偽燕時寫的一首思念李唐王朝的詩被秀才裴迪流傳出來,又有平反有功的弟弟王縉願意為兄長削籍贖罪,這才被赦免,給了個太子中允的閑職。
連番不幸的遭遇之後,王維愈加向佛,過起了半隱半仕的生活。這些也直接影響到他後期的詩畫,被人尊為詩佛。當然這是後話。
那浪蕩公子和仆從,便是奔向這王維的輞川別業而來。
一天前的夜裏,已經是夜禁時分,他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但整件事,思量起來卻非常的令人奇怪。
信,是由父親的近身侍衛送來親手交給自己的。父親有一支二十人組成的近衛隊,那二十名近衛跟隨父親的時間幾乎比自己的年齡還大。他記憶中,這些人從來沒有離開過父親身邊超過五十步。
當時自己正在書案前擺弄著一只木鳥。
前些日子在酒坊喝酒時,認識了一位正在禁宮修繕宮殿的木匠,這些匠人屬於九寺五監之一的將作監統管,是皇室禦用的工匠。兩人酒喝在一處,甚是投機。那匠人便以木鳥相贈。
匠人說,木鳥是自己做工乏味時以殿柱的邊角料做的,不成敬意。只是那木鳥內嵌機關,旋轉機括可以飛出千步開外,也是旁的工匠不能所及的。
公子試過,匠人所言不虛。因此,夜深了也把玩不倦。
那近衛直接翻窗進了自己的書房,想必不是走的正門,而是游墻進得府內。近衛將信交到自己手上,也不叮囑什麽,只是兩句寒暄後,迅即閃身退入夜色,遁形而去了。
信件是以父親常用的封函裝著的,不是竹管木盒,不是蠟丸藏書。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封信,竟讓那近衛弄得如此神秘。
公子心中奇怪,捏信在手,未曾急著打開。先是掂了掂分量,又彈弄了幾番。沒有什麽可疑的地方。
思量一通,即是父親差心腹送來,還是先看看信再說。公子當下取出一把象牙小匕,挑開封蠟,展信便看。
噫!一目了然,信的內容很簡單。
吾兒。著查訪高仙芝、邊令誠二人舊事。沒有落款。
此外,再無半點信息,也不說查什麽內容,也不說急不急,也不說查到何層境地。就這麽劈頭蓋臉的說查訪下這兩個人的舊事。
是啊,這二人一個死了多年。一個潼關陷落時,被叛軍擄走。有什麽事,肯定都是舊事。
就在他顧自端詳那信的內容時,卻忽得見了燈光映透的地方,一片紅漬。
翻過來,那顯然不是紅漬。豁然印著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帥印。如今這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當今天子的親兒子廣平王李俶。而且戰亂之際,這帥印之下的權力毫不遜色他那皇帝老子的玉璽。
這是哪一出?父親的信簡單平常,看不出有什麽大事發生。可這背後,卻又蓋著廣平王的帥印,明白告訴自己這是一件天大的差事。
順其自然吧。公子這樣想著,將信收好秘藏。
高仙芝、邊令誠都是比自己大過三十幾歲的人物,又逢遭戰亂,他們兩個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不過,他倒是已經想到了一個人,也許他知道,打定主意,便安心去睡了。
主仆二人不緊不慢,倒也在日落時分趕到了輞川所在。
沿著輞河走到一處水淺流緩的地方,那裏有一座漫水橋,頭大的卵石用鐵條箍住砌成三座橋墩,海碗粗細的榆木對半劈開鋪做橋面,河水緊貼著橋板流淌而去。
過橋不遠,一處山崗前的巨石上刻了“華子崗”三個字。繞過巨石,一條小路沿著溪流而上,直入深谷。二人落鞍,牽馬進了幽谷。
山谷裏,夕光斑駁,分外清幽。一縷涼風,吹得人心透徹。
最奇的一處,溪底是一塊極大的青石,淺溪緩緩,綿延一百二十餘步,全無半根雜草、石屑。青石冷然,令那淺淺的溪水,生起無限的清涼之意。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老居士的《山居秋暝》,大概就是在這裏得來的吧。這樣的地方,真是容易讓人生起出世的心意。
王維別業的入口,在一小塊較為開闊的空地上,那裏雜花野草生得非常茂密。小徑沒入其中,盡頭是一座簡單的木門。兩根圓木分開樹立作為門柱,丈二處又架設幾根橫木,人字形支了一座草亭。柴門,用去皮的荊條編制,年深日久,木色漸漸有了幾分枯意。
右邊的門柱上系了一個碗大的鐵鈴鐺,鈴錘下端系了一根細長的草繩。
門庭,十分的簡單樸素。
要說這王家本也是河東望族。只是王維生性淡泊,後來習畫學詩,沒有沾染門閥子弟慣有的奢靡游俠之氣。近禪之後,愈發的安素曠達。是以,這莊園經營許久,也只是更加幽樸歸真,不見半點的艷俗痕跡。
二人拉馬近前。那小仆見得公子眼色,去搖動細長的草繩。驚起一只灰色的松鼠,滑下木柱游入了草叢。鐵鈴聲,悠遠清揚,在山谷裏流轉回蕩了好一陣子。
應聲而來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童子,留著桃形劉海兒。童子一見來人,十分歡喜。因為,每當這位公子來的時候,就會有上好的酒食瓜果享用。這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童子接過公子手裏的韁繩,招呼著大家入內,和小仆一起把馬匹安頓好後,早已按耐不住,趕忙興沖沖取下公子帶來的包裹箱籠。
此時,已經能看到一處臨湖的屋舍,旁邊一塊巨石,刻有“鹿寨”二字。走到近前,能看到旁邊的一處小小渡頭。一葉扁舟系在湖岸。
“老居士就在竹裏館。我們直接過去就好。”童子一臉稚氣。
公子點頭上船。吩咐小仆幫童子一起撐船過去。
湖,不大。只是興之所至,沒有砌築環湖的路徑,任由野樹瘋長逼壓湖面。
竹裏館,是一座“榭”,竹木搭建,茅草棚頂,只有三面圍合,臨水一側探出湖去,裝了低矮的欄桿。又因館舍兩側種了許多的毛竹,因而取名竹裏館。
鈴聲響起的時候,王維正躺在臨湖而設的一張胡床上,身前是一張百年的古琴。他並沒有彈琴。入秋了,黃昏時,山中的涼氣來的更早一些,萬物清冷,他正獨自傷懷。
他受貶斥後,來的人就少了。來時搖鈴的要麽是朋友,要麽是來送菜送糧的山民。這麽晚了,應該是朋友。便囑咐童子去接引來。
已是晚飯的時候。
浪蕩公子推開門,大步進到館內。不和主人搭話,先囑咐了小仆和童子取過箱籠包裹,裏面有兩具精美的竹編食盒,裝著在西市小仙居買來的鹵牛肉、烤羊腿、釀駝峰、清蒸火腿,還有胡餅、饅頭;一具竹籠裏裝著馬**葡萄、哈密瓜等果物;三只皮囊裏裝著西域來的葡萄酒,戰亂年代,這些葡萄酒尤為的珍貴。
公子吩咐小仆和童子幫忙,把熟食熱好,瓜果洗好擺在盤裏,酒也給各自斟好,這才招呼王維過來坐下。
“郭兄弟,還是那麽豪爽!”王維任由他們操持著,看上去很享受的樣子。
原來這位浪蕩公子姓郭。
“哈哈哈哈,同豪爽人且豪爽!老哥請用!”。公子邊說,邊指了指桌上的酒食。
王維先是看了看那些葡萄和哈密瓜,微笑著說,“這些葡萄和哈密瓜不像是西域進貢的!”
“哈哈哈哈,自然不是。這些是我路過灞河苑的時候,讓七寶進去偷摘來的!如今叛亂的事早已傳遍番邦,去年那些番國就沒來朝貢,今年的也還沒到,怕是來不了。皇帝都吃不到西域進貢的葡萄呢。”
灞河苑在灞河東岸,是李唐皇家的田產。後來專門為皇家培植葡萄、哈密瓜、石榴等番邦的果物。雖說都是西域請來的農師,畢竟水土不同,結出的果物,大小色澤也差很多,口味也差一些。如今戰亂,那灞河苑的守衛都去了前線,只留了幾個老叟。因此被主仆二人鉆了空子。
“哈哈哈哈,這等事,也就你這個浪蕩公子做得。也虧你如此,才叫得浪蕩公子!”王維聽完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兩人都不是拘小節的人。王維雖是居士,對酒肉也能樂在其中。小仆和童子也在案前,邊吃邊為兩人斟酒。幾個人吃喝的很是快活。
幾回酒肉下肚,山中落起了雨。湖面上燈光照過的地方,可以看到輕輕的漣漪。
此間真是快活啊!姓郭的公子想著。長安城裏以前只是喧嘩,現在重建著,更多了許多的嘈雜。一座小小的山谷裏,竟成了世外桃源。
“咦?老哥有新畫作成?”這時,他忽然瞥見墻上一幅畫,便搖身起來,端著酒杯踱到畫前。
畫中大雪紛飛,一個人安臥於中堂。
畫的是《袁安臥雪圖》,袁安是東漢年間的名士,家境貧寒。隆冬時天降大雪,他只安臥家中。走訪的官吏問他如何不出去乞食。袁安說,如今天降大雪,大家都難有口飽飯吃,不想去給別人帶來麻煩。那官吏以其高潔,保舉孝廉。
袁安因此成了歷代士人心中安貧守節的榜樣。許多名家都有畫過《袁安臥雪圖》傳世。
王維也跟著舉杯站起來,斜眼笑看著郭姓的公子。
姓郭的公子沒看多久,便看出那畫中的驚奇之處。原來,那畫中竟還有兩株繁茂的芭蕉。芭蕉本是嶺南之物,於隆冬大雪中綠意蔥蘢,是人間沒有的。
公子不由心下一震,轉瞬又拍手驚呼,恍然有所醒悟,驚呼道:“妙絕。妙絕。這雪中芭蕉堪稱千古妙絕!”
“是啊,裴秀才早你幾日看到這幅畫,也叫它雪中芭蕉,倒是忘了那凍著的袁孝廉!”王維說笑起來。
後來,王維這幅《袁安臥雪圖》也真以《雪中芭蕉圖》為名流傳後世,袁安成了配角。
二人落回座中,酒已沒了。公子拿起空空的酒壺,斟在兩人空空的杯裏。二人舉杯痛飲。
王維心中大喜,知道他是真的懂了。臉上流露出難得的滿足。
2015年2月15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武王滅商後,殷商的遺民伯夷、叔齊認為諸侯伐君是為不仁,是以不食周粟,隱居在秦嶺首陽山,以松針、山泉充饑。終南山就成了歷代隱士們的聖地。
大約600年後,周王室日漸衰微。老子出函谷關,在樓觀臺留下了兩卷《道》《德》經,後來人們根據老子的經書發展出道教一門,李唐王朝尊老子為祖,崇尚道教。終南山更成了道教的聖地。隱居修仙人的越來越多。
秦嶺很大,素有八百裏秦川之說。
輞川,只是這終南山千嶺萬壑中的一條小小溪谷,位於以玉聞名的藍田境內。
這裏有一處別業,本是武後當政時著名詩人宋之問所有。開元年間,轉為以少年詩才名震長安的王維所有。十數年經營,頗有諸多得意的地方,文杏館、看湖亭、竹裏館、辛夷塢等怡人小景,成了王維和朋友們煮茶論禪、彈琴長嘯的佳境。
安祿山十五萬大軍反唐,直破長安的時候。玄宗聞風西逃時只帶了皇子皇孫和一些文武重臣。以王維的品階,不在此列。因此,安祿山攻陷長安,王維毫無意外的成了叛軍的俘虜。並被擄至洛陽,供安祿山偽燕王朝裝點門面。
這件事,也成了王維人生的巨大轉折點。
畢竟在安祿山偽燕政權呆過一段時間。王維被唐軍救回後,便有人將這件事報告了肅宗,應該是那些平日裏嫉妒他詩才的人吧。王維被投入大獄。
幸運的是,他在安祿山偽燕時寫的一首思念李唐王朝的詩被秀才裴迪流傳出來,又有平反有功的弟弟王縉願意為兄長削籍贖罪,這才被赦免,給了個太子中允的閑職。
連番不幸的遭遇之後,王維愈加向佛,過起了半隱半仕的生活。這些也直接影響到他後期的詩畫,被人尊為詩佛。當然這是後話。
那浪蕩公子和仆從,便是奔向這王維的輞川別業而來。
一天前的夜裏,已經是夜禁時分,他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但整件事,思量起來卻非常的令人奇怪。
信,是由父親的近身侍衛送來親手交給自己的。父親有一支二十人組成的近衛隊,那二十名近衛跟隨父親的時間幾乎比自己的年齡還大。他記憶中,這些人從來沒有離開過父親身邊超過五十步。
當時自己正在書案前擺弄著一只木鳥。
前些日子在酒坊喝酒時,認識了一位正在禁宮修繕宮殿的木匠,這些匠人屬於九寺五監之一的將作監統管,是皇室禦用的工匠。兩人酒喝在一處,甚是投機。那匠人便以木鳥相贈。
匠人說,木鳥是自己做工乏味時以殿柱的邊角料做的,不成敬意。只是那木鳥內嵌機關,旋轉機括可以飛出千步開外,也是旁的工匠不能所及的。
公子試過,匠人所言不虛。因此,夜深了也把玩不倦。
那近衛直接翻窗進了自己的書房,想必不是走的正門,而是游墻進得府內。近衛將信交到自己手上,也不叮囑什麽,只是兩句寒暄後,迅即閃身退入夜色,遁形而去了。
信件是以父親常用的封函裝著的,不是竹管木盒,不是蠟丸藏書。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封信,竟讓那近衛弄得如此神秘。
公子心中奇怪,捏信在手,未曾急著打開。先是掂了掂分量,又彈弄了幾番。沒有什麽可疑的地方。
思量一通,即是父親差心腹送來,還是先看看信再說。公子當下取出一把象牙小匕,挑開封蠟,展信便看。
噫!一目了然,信的內容很簡單。
吾兒。著查訪高仙芝、邊令誠二人舊事。沒有落款。
此外,再無半點信息,也不說查什麽內容,也不說急不急,也不說查到何層境地。就這麽劈頭蓋臉的說查訪下這兩個人的舊事。
是啊,這二人一個死了多年。一個潼關陷落時,被叛軍擄走。有什麽事,肯定都是舊事。
就在他顧自端詳那信的內容時,卻忽得見了燈光映透的地方,一片紅漬。
翻過來,那顯然不是紅漬。豁然印著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帥印。如今這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當今天子的親兒子廣平王李俶。而且戰亂之際,這帥印之下的權力毫不遜色他那皇帝老子的玉璽。
這是哪一出?父親的信簡單平常,看不出有什麽大事發生。可這背後,卻又蓋著廣平王的帥印,明白告訴自己這是一件天大的差事。
順其自然吧。公子這樣想著,將信收好秘藏。
高仙芝、邊令誠都是比自己大過三十幾歲的人物,又逢遭戰亂,他們兩個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不過,他倒是已經想到了一個人,也許他知道,打定主意,便安心去睡了。
主仆二人不緊不慢,倒也在日落時分趕到了輞川所在。
沿著輞河走到一處水淺流緩的地方,那裏有一座漫水橋,頭大的卵石用鐵條箍住砌成三座橋墩,海碗粗細的榆木對半劈開鋪做橋面,河水緊貼著橋板流淌而去。
過橋不遠,一處山崗前的巨石上刻了“華子崗”三個字。繞過巨石,一條小路沿著溪流而上,直入深谷。二人落鞍,牽馬進了幽谷。
山谷裏,夕光斑駁,分外清幽。一縷涼風,吹得人心透徹。
最奇的一處,溪底是一塊極大的青石,淺溪緩緩,綿延一百二十餘步,全無半根雜草、石屑。青石冷然,令那淺淺的溪水,生起無限的清涼之意。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老居士的《山居秋暝》,大概就是在這裏得來的吧。這樣的地方,真是容易讓人生起出世的心意。
王維別業的入口,在一小塊較為開闊的空地上,那裏雜花野草生得非常茂密。小徑沒入其中,盡頭是一座簡單的木門。兩根圓木分開樹立作為門柱,丈二處又架設幾根橫木,人字形支了一座草亭。柴門,用去皮的荊條編制,年深日久,木色漸漸有了幾分枯意。
右邊的門柱上系了一個碗大的鐵鈴鐺,鈴錘下端系了一根細長的草繩。
門庭,十分的簡單樸素。
要說這王家本也是河東望族。只是王維生性淡泊,後來習畫學詩,沒有沾染門閥子弟慣有的奢靡游俠之氣。近禪之後,愈發的安素曠達。是以,這莊園經營許久,也只是更加幽樸歸真,不見半點的艷俗痕跡。
二人拉馬近前。那小仆見得公子眼色,去搖動細長的草繩。驚起一只灰色的松鼠,滑下木柱游入了草叢。鐵鈴聲,悠遠清揚,在山谷裏流轉回蕩了好一陣子。
應聲而來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童子,留著桃形劉海兒。童子一見來人,十分歡喜。因為,每當這位公子來的時候,就會有上好的酒食瓜果享用。這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童子接過公子手裏的韁繩,招呼著大家入內,和小仆一起把馬匹安頓好後,早已按耐不住,趕忙興沖沖取下公子帶來的包裹箱籠。
此時,已經能看到一處臨湖的屋舍,旁邊一塊巨石,刻有“鹿寨”二字。走到近前,能看到旁邊的一處小小渡頭。一葉扁舟系在湖岸。
“老居士就在竹裏館。我們直接過去就好。”童子一臉稚氣。
公子點頭上船。吩咐小仆幫童子一起撐船過去。
湖,不大。只是興之所至,沒有砌築環湖的路徑,任由野樹瘋長逼壓湖面。
竹裏館,是一座“榭”,竹木搭建,茅草棚頂,只有三面圍合,臨水一側探出湖去,裝了低矮的欄桿。又因館舍兩側種了許多的毛竹,因而取名竹裏館。
鈴聲響起的時候,王維正躺在臨湖而設的一張胡床上,身前是一張百年的古琴。他並沒有彈琴。入秋了,黃昏時,山中的涼氣來的更早一些,萬物清冷,他正獨自傷懷。
他受貶斥後,來的人就少了。來時搖鈴的要麽是朋友,要麽是來送菜送糧的山民。這麽晚了,應該是朋友。便囑咐童子去接引來。
已是晚飯的時候。
浪蕩公子推開門,大步進到館內。不和主人搭話,先囑咐了小仆和童子取過箱籠包裹,裏面有兩具精美的竹編食盒,裝著在西市小仙居買來的鹵牛肉、烤羊腿、釀駝峰、清蒸火腿,還有胡餅、饅頭;一具竹籠裏裝著馬**葡萄、哈密瓜等果物;三只皮囊裏裝著西域來的葡萄酒,戰亂年代,這些葡萄酒尤為的珍貴。
公子吩咐小仆和童子幫忙,把熟食熱好,瓜果洗好擺在盤裏,酒也給各自斟好,這才招呼王維過來坐下。
“郭兄弟,還是那麽豪爽!”王維任由他們操持著,看上去很享受的樣子。
原來這位浪蕩公子姓郭。
“哈哈哈哈,同豪爽人且豪爽!老哥請用!”。公子邊說,邊指了指桌上的酒食。
王維先是看了看那些葡萄和哈密瓜,微笑著說,“這些葡萄和哈密瓜不像是西域進貢的!”
“哈哈哈哈,自然不是。這些是我路過灞河苑的時候,讓七寶進去偷摘來的!如今叛亂的事早已傳遍番邦,去年那些番國就沒來朝貢,今年的也還沒到,怕是來不了。皇帝都吃不到西域進貢的葡萄呢。”
灞河苑在灞河東岸,是李唐皇家的田產。後來專門為皇家培植葡萄、哈密瓜、石榴等番邦的果物。雖說都是西域請來的農師,畢竟水土不同,結出的果物,大小色澤也差很多,口味也差一些。如今戰亂,那灞河苑的守衛都去了前線,只留了幾個老叟。因此被主仆二人鉆了空子。
“哈哈哈哈,這等事,也就你這個浪蕩公子做得。也虧你如此,才叫得浪蕩公子!”王維聽完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兩人都不是拘小節的人。王維雖是居士,對酒肉也能樂在其中。小仆和童子也在案前,邊吃邊為兩人斟酒。幾個人吃喝的很是快活。
幾回酒肉下肚,山中落起了雨。湖面上燈光照過的地方,可以看到輕輕的漣漪。
此間真是快活啊!姓郭的公子想著。長安城裏以前只是喧嘩,現在重建著,更多了許多的嘈雜。一座小小的山谷裏,竟成了世外桃源。
“咦?老哥有新畫作成?”這時,他忽然瞥見墻上一幅畫,便搖身起來,端著酒杯踱到畫前。
畫中大雪紛飛,一個人安臥於中堂。
畫的是《袁安臥雪圖》,袁安是東漢年間的名士,家境貧寒。隆冬時天降大雪,他只安臥家中。走訪的官吏問他如何不出去乞食。袁安說,如今天降大雪,大家都難有口飽飯吃,不想去給別人帶來麻煩。那官吏以其高潔,保舉孝廉。
袁安因此成了歷代士人心中安貧守節的榜樣。許多名家都有畫過《袁安臥雪圖》傳世。
王維也跟著舉杯站起來,斜眼笑看著郭姓的公子。
姓郭的公子沒看多久,便看出那畫中的驚奇之處。原來,那畫中竟還有兩株繁茂的芭蕉。芭蕉本是嶺南之物,於隆冬大雪中綠意蔥蘢,是人間沒有的。
公子不由心下一震,轉瞬又拍手驚呼,恍然有所醒悟,驚呼道:“妙絕。妙絕。這雪中芭蕉堪稱千古妙絕!”
“是啊,裴秀才早你幾日看到這幅畫,也叫它雪中芭蕉,倒是忘了那凍著的袁孝廉!”王維說笑起來。
後來,王維這幅《袁安臥雪圖》也真以《雪中芭蕉圖》為名流傳後世,袁安成了配角。
二人落回座中,酒已沒了。公子拿起空空的酒壺,斟在兩人空空的杯裏。二人舉杯痛飲。
王維心中大喜,知道他是真的懂了。臉上流露出難得的滿足。
2015年2月15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