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85集:大漢丞相

關燈
書接前文。

第四個入選第一功臣候選人行列的是蕭何。原因如下:

第一,劉邦和蕭何的關系不一般,劉邦還在江湖浪蕩的時候,蕭何就對劉邦十分照顧,兩個人關系特別好。後來劉邦參加工作,蕭何對劉邦就更照顧了。我們講過劉邦是怎麽成家的,他當時敢在呂公家門口喊“泗水亭長劉季賀錢一萬”,除了因為劉邦習慣於吃白飯,欠賬外,他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撒一個彌天大謊,就是因為他看到主持接待的人是蕭何,他認為蕭何不會戳穿自己的謊言。的確,蕭何沒有戳穿劉邦的謊言,還在為劉邦盡可能的打圓場。呂公也是看中了劉邦這樣敢想敢做,自視為主的灑脫和他身上透出來的政客氣息,這才把呂雉嫁給了劉邦。

蕭何與劉邦的關系也是三條:老鄉、老同事、老戰友。不過蕭何和劉邦的關系更近,我們說曹參也滿足這三條關系,但是那是在劉邦參加工作後和曹參做了同事,兩個人逐漸熟絡起來,蕭何是劉邦在還沒參加工作前就已經認識了,而且關系很好。

其二,蕭何在劉邦手下獲得了絕對的重用。在這一點上,我們前文書詳細地講過蕭何的功勞,蕭何的功勞證明了他在劉邦手下得到了重用,也正是因為得到了重用,蕭何才會為劉邦立下了那麽大的功勞。劉邦重用蕭何還體現在一個方面,那就是在劉邦出去和項羽打仗時,劉邦讓蕭何全權管理漢中巴蜀和關中地區,這一大片廣袤的土地,而且作為劉邦的後花園,劉邦對抗項羽的最後一道防線,劉邦很放心地托付給了蕭何,包括他那留在關中跟著蕭何學怎麽治理國家的嫡長子劉盈。我們常說,把後背交給別人,那是要交給非常信任的人的。

劉邦信任蕭何,重用蕭何,說明劉邦對蕭何的感情是一份倚重。有人說過,劉邦正是因為有了蕭何,所以才能屢敗屢戰,而項羽沒有蕭何,所以經不起一敗,最終丟掉了江山。

我們分析完了四位第一功臣候選人能夠入選了原因,那麽劉邦到底會選誰作為大漢的開國第一功臣呢?其實主要是看兩方面,一方面是大臣們怎麽看,另一方面是看劉邦怎麽想。我們要明白一點,劉邦要搞一個功臣大排名,他的目的肯定不是按照功勞大小排出一個成績單來,每個人的功勞都很大,盡管每個人的爵位不同,每個人的工資不同,但是在大漢王朝建國的過程中,少了誰都不行。劉邦是一個明君,他自然會明白,真要按照功勞派出一個名次來,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是破壞集團向心凝聚力的。所以,劉邦選第一功臣是另有目的的,至於目的是什麽,我們來看看劉邦想要選誰做第一功臣。

劉邦想把這個第一功臣給蕭何,因為蕭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深谙君王之畔的生存法則,第一條就是少說話多做事。劉邦在前線打仗,跟著他的將領們節節高升,蕭何一直在後方默默地給劉邦運輸著物資,保證劉邦的戰鬥能量是滿格的。可是劉邦不但沒有給蕭何什麽封賞,也沒有什麽表揚,反而還多次寫信去慰問蕭何,透出了滿滿的不信任。這場信任危機蕭何處理得非常好,當蕭何把自己的兒子、孫子還有侄子等到了參軍年齡的孩子們都送到劉邦帳下時,史書記載“漢王大悅”,劉邦非常高興。蕭何的確是受了委屈,但是蕭何什麽都沒說,反而更加認真地工作,抱著一種“主公不獎賞我是因為我工作還不夠認真出色”的心態,事實上,蕭何才是那個工作最認真、最出色的,劉邦都看在眼裏,他必須把這個第一功臣給蕭何。

那我們再來看看大臣們什麽意見。大臣們的意見很統一,很明確,曹參應該是第一功臣。原因是四個字:勞苦功高。曹參也有兩個特點,一是很認真,二是愛學習。曹參的認真體現在他在劉邦還是沛公的時候,在滅秦階段,曹參是劉邦軍的主輸出,攻城略地曹參都是打頭陣的那個,總是第一個登上城頭,把紅色的旗幟插在城頭上。滅秦亡楚上百場戰役下來,曹參身上一共負傷七十多處,都是為了劉邦的江山而留下了印記。而且曹參的軍功在列侯們的心目中是最高的,這是共識,相比較之下,蕭何作為一個文官,在功臣們眼裏,沒出什麽力的功勞那叫什麽?

既然劉邦決定了要把第一功臣給蕭何,那只要一句話或者一紙詔書不就可以了嗎?劉邦現在可是皇帝啊,他說什麽就是什麽啊。

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剛剛就在蕭何封侯的時候,劉邦就已經單獨站出來給蕭何說話了,群臣反應很激烈,如果這次劉邦還單獨為蕭何站出來說話,那就有些不對了。這次群臣和劉邦再次產生了巨大分歧,互不相讓,原因為何呢?

首先我們前面說過,蕭何是受了委屈的,劉邦當然知道蕭何工作得多麽認真和出色,不管別人怎麽看,劉邦認準了蕭何不能不做第一功臣。

再者,蕭何的功勞雖然不是戰功,但是每一條功勞都是為劉邦的權利大廈打下的地基。蓋樓如果地基打不好,上層建築自然是建不起來的。

還有,劉邦和蕭何的關系很近,他們有私交,這份私交勝於劉邦與其他任何功臣的關系。劉邦雖然對張良很尊重也敬重,但是張良只是偶然遇到了劉邦,然後覺得劉邦很好,就投奔了劉邦。後來還有一段時間張良回到了韓國輔佐韓王成,韓王成自殺後,張良也是心如死灰,這才決心投奔了劉邦。曹參和劉邦的關系也不錯,但是比起蕭何來差一點。

那麽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劉邦選第一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劉邦要的不是一份成績單,他想要的是一個丞相,一個能指引漢帝國走向光明未來的丞相。劉邦面臨的時代已經從戰亂轉移到了和平,他現在需要的不再是戰場上持槍躍馬的大將,而是一個能夠治國安邦制定法律的丞相。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最需要的就是一套完整且有效的制度和法律體系。漢帝國是在秦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秦國的優秀制度被沿襲了下來,軍功爵思想就是很好的證明。除此之外,法律體系是跟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的,在沿襲秦朝法律體系的過程中,漢朝的法律也是在秦朝法律上進行了改革。我們前文書多次提到蕭何根據秦法制定出來的漢朝法律《九章律》,這是保證漢朝江山永固的條件之一。

在劉邦所有的功臣中,的確不乏戰功卓著,英勇無畏的人,但是誰能保證漢帝國江山永固呢?都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只有蕭何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就是那個能守住劉邦萬世基業的人,漢中巴蜀和關中地區的欣欣向榮,劉邦前線作戰的持續物資供應都是很好的證明。

就在劉邦沈默不語,大臣們和皇帝對峙的時候,一個叫鄂千秋的人站了出來,說道:“曹參的軍功確實最高,但那也只是一旦之功;而蕭何能夠保證糧草、兵源供應,這是戰爭的基礎,這是萬世之功。我們怎麽能讓一旦之功淩駕於萬世之功之上呢?所以應該蕭何第一,曹參第二。”劉邦沒等其他大臣說話,直接同意,不光蕭何做了大漢開國第一功臣,而且蕭何的父母、兄弟都被封了列侯,還得了三條特權:攜劍上殿;帶履上殿;入朝不趨。額外增加兩千戶食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