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集:邂逅謀聖
關燈
小
中
大
書接前文。
所謂的好景不長,那就是陳勝兵敗被殺的消息傳了出來,張楚政權宣告滅亡。雖然張楚政權滅亡了,但是它的影響力沒有滅亡,這一桿正義大旗被其他人繼續舉著,反抗暴秦。
劉邦看到外面的大局勢是這樣的,也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豐邑,打算先靜觀其變,看看大局勢會往哪裏走再說。劉邦在出來攻城略地之前,他也沒忘留一個人給自己看家,自己出去浪不能把家浪沒了。但這個人留了跟沒留一樣,甚至於給劉邦帶來了大麻煩。這個人叫雍齒,他背叛了劉邦,帶著豐邑的軍隊和老百姓投降了魏國。
這個雍齒為什麽要背叛劉邦呢?原因很簡單,要說雍齒的內心是很不服氣的,原來他也和劉邦一樣,都是江湖中人,而且論江湖中的身份排行,雍齒還在劉邦之上。可起義之後,劉邦竟然當了主公,自己成了他手下的小弟。江湖中人性格都是很耿直的,而且誰都不服,老子天下第一,因而這豐邑,給劉邦守的豐邑,雍齒心不甘情不願。恰好此時,魏國覆國的隊伍來到了豐邑,看到雍齒的軍事力量在守城,於是對雍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什麽魏國正在覆國,豐邑本來是魏國的領土,我們要回自己的領土是天經地義的。再說了,其他的城市都願意和平歸順,你若也和平歸順,那你還保留你的軍事實力,守著這座城,並且我們會認為你是我們的大將,高官厚祿,要不要?但是我們也把話說清楚,如果你不和平歸順,堅決抵抗,那我們也會攻城,城破之後,我們就屠城。雍齒也是迫於魏國勢力的強大,加上自己本來就不服劉邦,因而果斷地投降了。在這裏我們多說一句,雍齒投降魏國有一部分是出自自己的私心,但是豐邑的是老百姓心向著劉邦的,這下跟著雍齒“被背叛”了劉邦,這就帶來了大麻煩,這個麻煩是什麽,我們後文書講。
劉邦站在豐邑城下,望著城上囂張的旗子,那當然不是紅旗。至於為什麽劉邦的隊伍要打紅旗,原因是因為劉邦的政治包裝把自己包裝成了赤帝之子,那和赤色肯定就有了不解之緣,故而旗子要用紅色的。傳說紅旗代表火,而大秦的黑旗代表水,火克水,意味著劉邦推翻暴秦能成功,能給予人希望和信心。當然,這樣說也只是精神上的鼓舞罷了。更囂張的是這雍齒,當劉邦咬牙切齒地問雍齒何故背叛自己時,雍齒卻不以為然道:“劉老四,你有什麽本事,就你當主公?!我不服!有能耐你來打我啊!”劉邦氣得肺都快炸了,下令攻城。然而雍齒這邊守城,這攻城戰不好打。再加上雍齒有魏國軍隊的支持,以逸待勞,劉邦這邊自然是鎩羽而歸。這把劉邦氣得不行,病了好一陣。若是換成別人,這一病可能就一口氣過去了,但劉邦沒有,劉邦意志很堅定,病養好後,劉邦明白了——自己單打獨鬥不行,要拉盟友。雍齒可以依靠魏國的力量,劉邦也找到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力量——楚王景駒。
這個楚王景駒是被張楚政權內部大將秦嘉立起來的一個楚王,陳勝的死訊傳來後,這些各自為戰的將領們只能自己謀劃自己的出路。前有趙平聯手項梁,現在,秦嘉立了個楚王景駒,景駒的大旗就豎起來了,也吸引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劉邦,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物在景駒這裏與劉邦邂逅了,並且成為了劉邦這一生最重要的人之一,對劉邦的事業影響極其深遠,這個人就是張良。
卻說張良研究透了《太公兵法》後,常常給別人講述這其中暗含的奧妙。但其他人聽了之後就和沒聽一樣,不知所雲。但當張良給劉邦講述這其中的道理時,劉邦卻聽得很認真,並且能馬上悟出其中的道理,並且加以實施。張良看出來了,別看劉邦大字不識得幾個,但悟性很高,還是一個行動主義者,這使得張良對劉邦的評價很高:“沛公,天授也。”這就是劉邦,一個帶著濃郁的江湖氣息,地痞之氣,但膽略和悟性都超過常人的劉邦,用他個人獨有的魅力,征服了很多人才,使很多人才都心甘情願地為他鞍前馬後,沖鋒陷陣。這裏,劉邦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張良,往後劉邦還會征服其他的人才。
但在這裏,我們需要留下一個問號,那就是張良真的是實心實意地輔佐劉邦,做劉邦的鷹犬嗎?似乎並不是。張良願意輔佐劉邦,是因為劉邦的個人魅力,讓張良的才學得以展示,給張良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張良也知道自己不是幹一把手的料,因而自己若是帶著人鬧事好像不現實,他需要一個介質,一個平臺,來發揮自己的價值。此外,張良是韓國貴族,世世代代受到韓王的恩典,張良的骨子裏是要覆興韓國的,其他的什麽,那都不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麽張良雖然深谙兵法,但劉邦卻不敢把全軍大權交給張良的原因。劉邦寧可軍中無大將,也不能讓兵權落入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手裏。可以說,在劉邦奮鬥的過程中,軍權還是牢牢的把握在了自己手裏,這都是後文書我們還要詳細講的故事。
劉邦投奔景駒,還是念念不忘打下豐邑的事。本以為向景駒借兵會成功,但是景駒哪有功夫理會劉邦呢?此時此刻,章邯正春風得意呢,諸侯國無不成為了他的手下敗將。很快,秦軍的軍鋒就指向了景駒。景駒嚇得魂飛出去好久都沒回來,趕緊組織力量進行反抗。但景駒就算集結了他所有的力量,還是抵擋不住秦軍的攻勢。劉邦也感到了生存的壓力,難道就交代在這了?可就在此時,另一股勢力崛起了,就是英布和呂臣,他們向著秦軍發起了強勢的進攻,這使得秦軍不得不先把景駒放下,去收拾英布和呂臣。這樣一來,景駒可以松口氣了,劉邦也暫時沒有了生存的壓力。這一仗打得劉邦心灰意冷,既是看到強大的秦軍還是那麽強大,自己的力量無法與之抗衡,也找不到抗衡的辦法,也是因為景駒拒絕給自己提供幫助而灰心喪氣。當然,我們知道,劉邦是個從不求人的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靠求著別人過日子的人將來當不了皇帝,劉邦為此帶著自己手下的人拼了命地打碭縣。這是劉邦為了開拓自己的根據地。自己原來的根據地豐邑已經丟失了,那自己若是找不到一個新的根據地,結局自然不會很好。劉邦的心氣也確實讓他成功了,這一場病讓劉邦重新認識了很多,也磨礪了劉邦的意志,讓他學會了如何學會微笑面對人生挫折。
碭縣很快就打了下來,劉邦在這裏很快就拉起了九千人的隊伍。這裏就體現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劉邦在沛縣時,全縣的人支持他,那也才拉起了三千人的隊伍來,可是在碭縣,又占據了整個碭郡後,劉邦的勢力可以翻倍增長呢?原因有四,而且這也是劉邦開拓根據地選擇了碭縣這個地方的原因。第一:劉邦龐大的朋友圈作用和劉邦的吸收資源的能力。第二:碭縣及碭郡的影響力。第三:劉邦的妻子呂雉一家也是這裏的人。第四:劉邦曾經所隱居的邙碭山,就在碭郡的北部。這四條原因都很重要,劉邦帶著新組織起來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豐邑殺來。(未完待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所謂的好景不長,那就是陳勝兵敗被殺的消息傳了出來,張楚政權宣告滅亡。雖然張楚政權滅亡了,但是它的影響力沒有滅亡,這一桿正義大旗被其他人繼續舉著,反抗暴秦。
劉邦看到外面的大局勢是這樣的,也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豐邑,打算先靜觀其變,看看大局勢會往哪裏走再說。劉邦在出來攻城略地之前,他也沒忘留一個人給自己看家,自己出去浪不能把家浪沒了。但這個人留了跟沒留一樣,甚至於給劉邦帶來了大麻煩。這個人叫雍齒,他背叛了劉邦,帶著豐邑的軍隊和老百姓投降了魏國。
這個雍齒為什麽要背叛劉邦呢?原因很簡單,要說雍齒的內心是很不服氣的,原來他也和劉邦一樣,都是江湖中人,而且論江湖中的身份排行,雍齒還在劉邦之上。可起義之後,劉邦竟然當了主公,自己成了他手下的小弟。江湖中人性格都是很耿直的,而且誰都不服,老子天下第一,因而這豐邑,給劉邦守的豐邑,雍齒心不甘情不願。恰好此時,魏國覆國的隊伍來到了豐邑,看到雍齒的軍事力量在守城,於是對雍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什麽魏國正在覆國,豐邑本來是魏國的領土,我們要回自己的領土是天經地義的。再說了,其他的城市都願意和平歸順,你若也和平歸順,那你還保留你的軍事實力,守著這座城,並且我們會認為你是我們的大將,高官厚祿,要不要?但是我們也把話說清楚,如果你不和平歸順,堅決抵抗,那我們也會攻城,城破之後,我們就屠城。雍齒也是迫於魏國勢力的強大,加上自己本來就不服劉邦,因而果斷地投降了。在這裏我們多說一句,雍齒投降魏國有一部分是出自自己的私心,但是豐邑的是老百姓心向著劉邦的,這下跟著雍齒“被背叛”了劉邦,這就帶來了大麻煩,這個麻煩是什麽,我們後文書講。
劉邦站在豐邑城下,望著城上囂張的旗子,那當然不是紅旗。至於為什麽劉邦的隊伍要打紅旗,原因是因為劉邦的政治包裝把自己包裝成了赤帝之子,那和赤色肯定就有了不解之緣,故而旗子要用紅色的。傳說紅旗代表火,而大秦的黑旗代表水,火克水,意味著劉邦推翻暴秦能成功,能給予人希望和信心。當然,這樣說也只是精神上的鼓舞罷了。更囂張的是這雍齒,當劉邦咬牙切齒地問雍齒何故背叛自己時,雍齒卻不以為然道:“劉老四,你有什麽本事,就你當主公?!我不服!有能耐你來打我啊!”劉邦氣得肺都快炸了,下令攻城。然而雍齒這邊守城,這攻城戰不好打。再加上雍齒有魏國軍隊的支持,以逸待勞,劉邦這邊自然是鎩羽而歸。這把劉邦氣得不行,病了好一陣。若是換成別人,這一病可能就一口氣過去了,但劉邦沒有,劉邦意志很堅定,病養好後,劉邦明白了——自己單打獨鬥不行,要拉盟友。雍齒可以依靠魏國的力量,劉邦也找到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力量——楚王景駒。
這個楚王景駒是被張楚政權內部大將秦嘉立起來的一個楚王,陳勝的死訊傳來後,這些各自為戰的將領們只能自己謀劃自己的出路。前有趙平聯手項梁,現在,秦嘉立了個楚王景駒,景駒的大旗就豎起來了,也吸引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劉邦,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物在景駒這裏與劉邦邂逅了,並且成為了劉邦這一生最重要的人之一,對劉邦的事業影響極其深遠,這個人就是張良。
卻說張良研究透了《太公兵法》後,常常給別人講述這其中暗含的奧妙。但其他人聽了之後就和沒聽一樣,不知所雲。但當張良給劉邦講述這其中的道理時,劉邦卻聽得很認真,並且能馬上悟出其中的道理,並且加以實施。張良看出來了,別看劉邦大字不識得幾個,但悟性很高,還是一個行動主義者,這使得張良對劉邦的評價很高:“沛公,天授也。”這就是劉邦,一個帶著濃郁的江湖氣息,地痞之氣,但膽略和悟性都超過常人的劉邦,用他個人獨有的魅力,征服了很多人才,使很多人才都心甘情願地為他鞍前馬後,沖鋒陷陣。這裏,劉邦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張良,往後劉邦還會征服其他的人才。
但在這裏,我們需要留下一個問號,那就是張良真的是實心實意地輔佐劉邦,做劉邦的鷹犬嗎?似乎並不是。張良願意輔佐劉邦,是因為劉邦的個人魅力,讓張良的才學得以展示,給張良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張良也知道自己不是幹一把手的料,因而自己若是帶著人鬧事好像不現實,他需要一個介質,一個平臺,來發揮自己的價值。此外,張良是韓國貴族,世世代代受到韓王的恩典,張良的骨子裏是要覆興韓國的,其他的什麽,那都不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麽張良雖然深谙兵法,但劉邦卻不敢把全軍大權交給張良的原因。劉邦寧可軍中無大將,也不能讓兵權落入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手裏。可以說,在劉邦奮鬥的過程中,軍權還是牢牢的把握在了自己手裏,這都是後文書我們還要詳細講的故事。
劉邦投奔景駒,還是念念不忘打下豐邑的事。本以為向景駒借兵會成功,但是景駒哪有功夫理會劉邦呢?此時此刻,章邯正春風得意呢,諸侯國無不成為了他的手下敗將。很快,秦軍的軍鋒就指向了景駒。景駒嚇得魂飛出去好久都沒回來,趕緊組織力量進行反抗。但景駒就算集結了他所有的力量,還是抵擋不住秦軍的攻勢。劉邦也感到了生存的壓力,難道就交代在這了?可就在此時,另一股勢力崛起了,就是英布和呂臣,他們向著秦軍發起了強勢的進攻,這使得秦軍不得不先把景駒放下,去收拾英布和呂臣。這樣一來,景駒可以松口氣了,劉邦也暫時沒有了生存的壓力。這一仗打得劉邦心灰意冷,既是看到強大的秦軍還是那麽強大,自己的力量無法與之抗衡,也找不到抗衡的辦法,也是因為景駒拒絕給自己提供幫助而灰心喪氣。當然,我們知道,劉邦是個從不求人的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靠求著別人過日子的人將來當不了皇帝,劉邦為此帶著自己手下的人拼了命地打碭縣。這是劉邦為了開拓自己的根據地。自己原來的根據地豐邑已經丟失了,那自己若是找不到一個新的根據地,結局自然不會很好。劉邦的心氣也確實讓他成功了,這一場病讓劉邦重新認識了很多,也磨礪了劉邦的意志,讓他學會了如何學會微笑面對人生挫折。
碭縣很快就打了下來,劉邦在這裏很快就拉起了九千人的隊伍。這裏就體現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劉邦在沛縣時,全縣的人支持他,那也才拉起了三千人的隊伍來,可是在碭縣,又占據了整個碭郡後,劉邦的勢力可以翻倍增長呢?原因有四,而且這也是劉邦開拓根據地選擇了碭縣這個地方的原因。第一:劉邦龐大的朋友圈作用和劉邦的吸收資源的能力。第二:碭縣及碭郡的影響力。第三:劉邦的妻子呂雉一家也是這裏的人。第四:劉邦曾經所隱居的邙碭山,就在碭郡的北部。這四條原因都很重要,劉邦帶著新組織起來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豐邑殺來。(未完待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