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故人
關燈
小
中
大
第32章 故人
崇德二十一年的中秋宮宴照例在皇宮外宮舉行。
蓬萊殿作為外宮五大殿之一, 歷來是舉行宮宴、典禮的場所,今年也不例外。
從三個月前端午宮宴時起, 六局的女官宮人便來往不絕,日夜灑掃不休,還要不斷調整席位,更換陳設,連殿內作為背景的屏風,都要改換成最合時令的花色。
好在七夕宮宴雖沒能舉行, 卻已經籌備好了一切,包括席位。
中秋與七夕相隔極近,宮宴的席位只需細微調整即可,為六局的女官節省下些許時間。
和過往三年不同, 赴宴者三三兩兩踏進殿門時,一眼便能看見大殿高處九重之側, 多出的一張席位。
新近獲得赴宴資格的年輕人有些不解, 心想宮中沒有皇後與太子, 還有誰有資格高居禦座之側。
地位較高、年紀較長, 經年累月參加宮宴的人們, 眼底卻立刻浮現出了然之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 殿內賓客越來越多。
席位漸漸坐滿, 最後只剩下極前方、屏風後的一些空位。
出乎意料的是, 沒過多久, 禁足多日的秦王與秦王妃相攜而來,一同落座。
齊王兄妹來得較晚,齊王端坐入宗親的席位上, 永和公主的駙馬則從父母席間戰戰兢兢起身,猶豫著不知該進該退。
殿內不少人默契地移開眼。
果然, 永和公主低斥一聲:“還不過來?”
駙馬連忙低頭辭別父母,陪著笑臉迎到公主席前,半側著身在公主身畔落座,低眉順眼端坐著。
在大殿之內,眾目睽睽之間被妻子呼來喝去,自然是一件極為難堪的事,但殿中人對此都視若無睹,就連遭受難堪的駙馬及其駙馬,也沒有露出任何異色。
永和公主與駙馬感情不睦,呼喝駙馬如同奴仆,甚至動輒惡言相加、動手毆打,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按理說來,本朝禮法束縛雖不森嚴,但妻子毆打丈夫,威迫公婆長輩,還是大大超出了人們的心理界限。
若換做尋常高門女眷如此行事,早已被紛紛上書再三彈劾,最後多半會被下旨懲處,甚至牽連娘家,最後被淒慘休棄。
但永和公主至今,也不過每年受幾次不痛不癢的彈劾,且每次遭到彈劾之後,都要將駙馬叫過來痛罵出氣,卻仍然好端端做著公主。
禮法之中,孝為根本。
孝敬長輩、聽從父命本就是顛撲不破的規則。
對於女子而言,或許在從父之外,還要加上一條從夫。
皇帝富有四海,統禦九州,是為君父。
所謂君父,本就是天下萬邦萬民的父親。
自古以來,文人臣僚又常在詩文中以美人自喻,作閨怨詩諷勸君王。
所謂“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何所依。”
從這個方面來說,將皇帝喻為百官的丈夫,似乎亦無不可,只是有些奇怪。
因而當皇帝鐵了心要袒護自己的女兒時,按照從父從夫的道理,百官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作不見。
橫豎這是公主家事,並未涉及朝臣不可侵犯的底線,沒有必要拼著惹怒帝王的風險一力進諫,頂多稍稍委屈永和公主的駙馬一家。
就像如今,永樂公主越過後宮諸位母妃與年長兄姐,堂而皇之高居禦座之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席位時,朝中重臣也只是淡然地看了一眼,旋即平平淡淡移開了目光。
多年來皇帝對永樂公主的優容與寵愛,他們早就習慣了。
還是那句話,此乃天子家事。
在諸臣工的利益被觸動之前,這些小小的越距與不妥,一應可以視而不見。
景漣托腮閑坐在禦座之側。
宮宴上的飲食以精美為要,口味反倒是其次。因此這些呈到景漣面前的菜肴,固然極為精致,卻令景漣提不起半點興趣。
皇帝瞥來一眼,神情隱帶欣賞。
他用一種平淡的、欣悅的眼神,不動聲色註視著席側毫無所覺的女兒。
像看一株絕世的名花、一件稀世的珍寶、一件精心打造的完美作品。
唯獨不像是看待一個人。
在皇帝心裏,景漣也的確是他親手打造出來的,一件令他滿意的作品。
皇帝有些遺憾的是,景漣的容貌和她的母親並不很相似。
最令他愉快的是,景漣的性情和她的母親全然不似。
景漣並沒有察覺到皇帝的視線。
她的目光越過屏風,居高臨下投向殿中舞樂。
鼓樂之聲漸急。
禦座下首,太子妃起身敬酒。
皇帝一向看重太子妃,見太子妃一反平日端莊沈穩,眼角眉梢皆帶笑意,飲了半杯禦酒,道:“朕聽聞信國公夫人今日入宮赴宴了?”
太子妃垂首應是,下首侍從已經悄無聲息地向外臣及命婦席位走去。
皇帝隨意一瞥,只見席中信國公夫人站起,遙遙行禮,便道:“你們母女許久不見,李進,在太子妃席側為信國公夫人加一張席。”
這是極大的恩賜與體面,太子妃再度謝恩。
一旁侍立的懷賢心悅誠服,連忙小跑著去扶裴夫人離席謝恩。
席位很快加好,正觀賞舞樂的景漣也稍稍轉了轉頭。
裴夫人和她想象中哀愁的婦人並不相似,盡管神情靜默如水,卻不顯哀怨郁色。
想來也是,裴夫人到底做了幾十年名門宗婦,怎麽會犯這等低級的錯誤。倘若宮宴時板著一張臉,簡直是心懷怨氣、不敬天子的現成把柄。
她正饒有興致悄悄打量裴夫人,試圖從這張隱帶歲月痕跡,卻依舊美麗端莊的面孔上找出太子妃的影子,卻聽見皇帝帶笑喚道:“永樂?永樂?”
景漣連忙轉頭,略帶羞澀地起身道:“父皇,兒臣從未見過信國公夫人,想不到夫人風姿出眾,竟看的呆了。”
皇帝虛虛點她,笑道:“你倒是嘴甜,專會討人歡心。”
又道:“這是太子妃的母親,也是你的長輩,是該見禮。”
太子妃與裴夫人一同起身,連道不敢。
景漣眨了眨眼。
同樣的話她不知聽過多少,無非是皇帝傳遞自身態度、擡舉朝臣的手段。
她站起身來,已經露出了親近不失分寸的笑意,當真朝裴夫人行了個禮,道:“我常見太子妃嘉言懿行,不勝欽慕,卻不能學得其中三分,直到今日見了夫人,才明白緣由。”
太子妃對面,賢妃的臉色不甚好看。
皇帝毫無來由地擡舉太子妃之母,歸根結底是為了擡舉東宮。
東宮勢力越盛,她的兒子自然越吃虧,她能從太子妃手中拿回宮權的機會便越小。
想到這裏,賢妃不由得又在心底切齒痛罵先皇後與明德太子母子。
那二人已經入土,卻還死死壓在她兒子的頭上,礙她兒子的前路,實在是可恨至極,連帶著永樂公主也顯得更為礙眼。
但賢妃也曾得寵數年,自然不會輕易違逆皇帝心意。
她今夜本來準備好了一番說辭,先陳述太子妃兼顧內外太過辛苦、以至於拉了永樂公主前來協理宮務的現狀,而後婉轉懇請皇帝,後妃打理宮務更為名正言順,自己亦可為君上分憂,妥善安排內外。
此刻,賢妃銜恨垂眼,強壓惱恨,默默將這些話咽了回去。
何昭媛垂著眼,神情恭謹帶笑,全然看不出不久之前她還在苦苦懇求皇帝,好不容易才在中秋宮宴時將秦王放了出來。
她的神情平靜,那是真正的平靜,不帶半分虛假。
——皇帝最善制衡,輕易不會打破東宮諸王彼此制衡的局面,此刻忽然要擡舉太子妃,首當其沖壓制的不會是禁足數日的秦王,也不是蠢得和他母親一樣不足為患的楚王。
而是齊王。
不費一兵一卒,便能看太子妃壓制齊王。東宮勢力坐大後,皇帝必然要打壓東宮,屆時秦王禁足後勢力削弱,皇帝自然會再度扶持秦王制衡東宮。
裴夫人連道永樂公主謬讚。
借此機會,她擡起眼,認真端詳景漣的面容,細細尋覓故人的影子。
當年陳侯與言毓之名聲雖大,後宅女眷卻極少能細細端詳外男面孔,大多只是驚鴻一瞥為風姿所懾,反倒是外朝臣工與陳侯夫婦更熟識些。
但永樂公主畢竟是天子愛女,即使成婚後也不會在外男面前頻頻露臉。多年來裴夫人未曾回京,信國公無法近距離見到公主,二人按理說與陳侯夫婦相識多年,畫像都快翻爛了,卻從未能發覺永樂公主身上的問題。
裴夫人忽然心中一慟。
她面前不遠處,景漣正揚起臉,側首看向禦座之上的君主,唇角帶笑。
那是濡慕的、敬愛的,是女兒無限依戀父親的神情。
這個側臉的輪廓漸漸從永樂公主身上剝離開來,與她記憶中的某個畫面重疊。
陳侯府那間書房裏,微服出宮的穆宗皇帝坐在書桌後,年輕的寧時衡立在書房正中,正意氣風發地闡述著自己的為政理念。
日光毫不吝惜地落入書房窗中,她的側臉線條優美流暢,幾乎要融入天光裏,化作一抹最為奪目的光采。
那帶笑的側臉輪廓,與此刻一般無二。
卻也截然不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崇德二十一年的中秋宮宴照例在皇宮外宮舉行。
蓬萊殿作為外宮五大殿之一, 歷來是舉行宮宴、典禮的場所,今年也不例外。
從三個月前端午宮宴時起, 六局的女官宮人便來往不絕,日夜灑掃不休,還要不斷調整席位,更換陳設,連殿內作為背景的屏風,都要改換成最合時令的花色。
好在七夕宮宴雖沒能舉行, 卻已經籌備好了一切,包括席位。
中秋與七夕相隔極近,宮宴的席位只需細微調整即可,為六局的女官節省下些許時間。
和過往三年不同, 赴宴者三三兩兩踏進殿門時,一眼便能看見大殿高處九重之側, 多出的一張席位。
新近獲得赴宴資格的年輕人有些不解, 心想宮中沒有皇後與太子, 還有誰有資格高居禦座之側。
地位較高、年紀較長, 經年累月參加宮宴的人們, 眼底卻立刻浮現出了然之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 殿內賓客越來越多。
席位漸漸坐滿, 最後只剩下極前方、屏風後的一些空位。
出乎意料的是, 沒過多久, 禁足多日的秦王與秦王妃相攜而來,一同落座。
齊王兄妹來得較晚,齊王端坐入宗親的席位上, 永和公主的駙馬則從父母席間戰戰兢兢起身,猶豫著不知該進該退。
殿內不少人默契地移開眼。
果然, 永和公主低斥一聲:“還不過來?”
駙馬連忙低頭辭別父母,陪著笑臉迎到公主席前,半側著身在公主身畔落座,低眉順眼端坐著。
在大殿之內,眾目睽睽之間被妻子呼來喝去,自然是一件極為難堪的事,但殿中人對此都視若無睹,就連遭受難堪的駙馬及其駙馬,也沒有露出任何異色。
永和公主與駙馬感情不睦,呼喝駙馬如同奴仆,甚至動輒惡言相加、動手毆打,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按理說來,本朝禮法束縛雖不森嚴,但妻子毆打丈夫,威迫公婆長輩,還是大大超出了人們的心理界限。
若換做尋常高門女眷如此行事,早已被紛紛上書再三彈劾,最後多半會被下旨懲處,甚至牽連娘家,最後被淒慘休棄。
但永和公主至今,也不過每年受幾次不痛不癢的彈劾,且每次遭到彈劾之後,都要將駙馬叫過來痛罵出氣,卻仍然好端端做著公主。
禮法之中,孝為根本。
孝敬長輩、聽從父命本就是顛撲不破的規則。
對於女子而言,或許在從父之外,還要加上一條從夫。
皇帝富有四海,統禦九州,是為君父。
所謂君父,本就是天下萬邦萬民的父親。
自古以來,文人臣僚又常在詩文中以美人自喻,作閨怨詩諷勸君王。
所謂“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何所依。”
從這個方面來說,將皇帝喻為百官的丈夫,似乎亦無不可,只是有些奇怪。
因而當皇帝鐵了心要袒護自己的女兒時,按照從父從夫的道理,百官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作不見。
橫豎這是公主家事,並未涉及朝臣不可侵犯的底線,沒有必要拼著惹怒帝王的風險一力進諫,頂多稍稍委屈永和公主的駙馬一家。
就像如今,永樂公主越過後宮諸位母妃與年長兄姐,堂而皇之高居禦座之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席位時,朝中重臣也只是淡然地看了一眼,旋即平平淡淡移開了目光。
多年來皇帝對永樂公主的優容與寵愛,他們早就習慣了。
還是那句話,此乃天子家事。
在諸臣工的利益被觸動之前,這些小小的越距與不妥,一應可以視而不見。
景漣托腮閑坐在禦座之側。
宮宴上的飲食以精美為要,口味反倒是其次。因此這些呈到景漣面前的菜肴,固然極為精致,卻令景漣提不起半點興趣。
皇帝瞥來一眼,神情隱帶欣賞。
他用一種平淡的、欣悅的眼神,不動聲色註視著席側毫無所覺的女兒。
像看一株絕世的名花、一件稀世的珍寶、一件精心打造的完美作品。
唯獨不像是看待一個人。
在皇帝心裏,景漣也的確是他親手打造出來的,一件令他滿意的作品。
皇帝有些遺憾的是,景漣的容貌和她的母親並不很相似。
最令他愉快的是,景漣的性情和她的母親全然不似。
景漣並沒有察覺到皇帝的視線。
她的目光越過屏風,居高臨下投向殿中舞樂。
鼓樂之聲漸急。
禦座下首,太子妃起身敬酒。
皇帝一向看重太子妃,見太子妃一反平日端莊沈穩,眼角眉梢皆帶笑意,飲了半杯禦酒,道:“朕聽聞信國公夫人今日入宮赴宴了?”
太子妃垂首應是,下首侍從已經悄無聲息地向外臣及命婦席位走去。
皇帝隨意一瞥,只見席中信國公夫人站起,遙遙行禮,便道:“你們母女許久不見,李進,在太子妃席側為信國公夫人加一張席。”
這是極大的恩賜與體面,太子妃再度謝恩。
一旁侍立的懷賢心悅誠服,連忙小跑著去扶裴夫人離席謝恩。
席位很快加好,正觀賞舞樂的景漣也稍稍轉了轉頭。
裴夫人和她想象中哀愁的婦人並不相似,盡管神情靜默如水,卻不顯哀怨郁色。
想來也是,裴夫人到底做了幾十年名門宗婦,怎麽會犯這等低級的錯誤。倘若宮宴時板著一張臉,簡直是心懷怨氣、不敬天子的現成把柄。
她正饒有興致悄悄打量裴夫人,試圖從這張隱帶歲月痕跡,卻依舊美麗端莊的面孔上找出太子妃的影子,卻聽見皇帝帶笑喚道:“永樂?永樂?”
景漣連忙轉頭,略帶羞澀地起身道:“父皇,兒臣從未見過信國公夫人,想不到夫人風姿出眾,竟看的呆了。”
皇帝虛虛點她,笑道:“你倒是嘴甜,專會討人歡心。”
又道:“這是太子妃的母親,也是你的長輩,是該見禮。”
太子妃與裴夫人一同起身,連道不敢。
景漣眨了眨眼。
同樣的話她不知聽過多少,無非是皇帝傳遞自身態度、擡舉朝臣的手段。
她站起身來,已經露出了親近不失分寸的笑意,當真朝裴夫人行了個禮,道:“我常見太子妃嘉言懿行,不勝欽慕,卻不能學得其中三分,直到今日見了夫人,才明白緣由。”
太子妃對面,賢妃的臉色不甚好看。
皇帝毫無來由地擡舉太子妃之母,歸根結底是為了擡舉東宮。
東宮勢力越盛,她的兒子自然越吃虧,她能從太子妃手中拿回宮權的機會便越小。
想到這裏,賢妃不由得又在心底切齒痛罵先皇後與明德太子母子。
那二人已經入土,卻還死死壓在她兒子的頭上,礙她兒子的前路,實在是可恨至極,連帶著永樂公主也顯得更為礙眼。
但賢妃也曾得寵數年,自然不會輕易違逆皇帝心意。
她今夜本來準備好了一番說辭,先陳述太子妃兼顧內外太過辛苦、以至於拉了永樂公主前來協理宮務的現狀,而後婉轉懇請皇帝,後妃打理宮務更為名正言順,自己亦可為君上分憂,妥善安排內外。
此刻,賢妃銜恨垂眼,強壓惱恨,默默將這些話咽了回去。
何昭媛垂著眼,神情恭謹帶笑,全然看不出不久之前她還在苦苦懇求皇帝,好不容易才在中秋宮宴時將秦王放了出來。
她的神情平靜,那是真正的平靜,不帶半分虛假。
——皇帝最善制衡,輕易不會打破東宮諸王彼此制衡的局面,此刻忽然要擡舉太子妃,首當其沖壓制的不會是禁足數日的秦王,也不是蠢得和他母親一樣不足為患的楚王。
而是齊王。
不費一兵一卒,便能看太子妃壓制齊王。東宮勢力坐大後,皇帝必然要打壓東宮,屆時秦王禁足後勢力削弱,皇帝自然會再度扶持秦王制衡東宮。
裴夫人連道永樂公主謬讚。
借此機會,她擡起眼,認真端詳景漣的面容,細細尋覓故人的影子。
當年陳侯與言毓之名聲雖大,後宅女眷卻極少能細細端詳外男面孔,大多只是驚鴻一瞥為風姿所懾,反倒是外朝臣工與陳侯夫婦更熟識些。
但永樂公主畢竟是天子愛女,即使成婚後也不會在外男面前頻頻露臉。多年來裴夫人未曾回京,信國公無法近距離見到公主,二人按理說與陳侯夫婦相識多年,畫像都快翻爛了,卻從未能發覺永樂公主身上的問題。
裴夫人忽然心中一慟。
她面前不遠處,景漣正揚起臉,側首看向禦座之上的君主,唇角帶笑。
那是濡慕的、敬愛的,是女兒無限依戀父親的神情。
這個側臉的輪廓漸漸從永樂公主身上剝離開來,與她記憶中的某個畫面重疊。
陳侯府那間書房裏,微服出宮的穆宗皇帝坐在書桌後,年輕的寧時衡立在書房正中,正意氣風發地闡述著自己的為政理念。
日光毫不吝惜地落入書房窗中,她的側臉線條優美流暢,幾乎要融入天光裏,化作一抹最為奪目的光采。
那帶笑的側臉輪廓,與此刻一般無二。
卻也截然不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