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5章

關燈
第55章

寒來暑往,時間一晃而過,夏天的氣息再次慢慢在衛輝府蔓延,空中的氣息夾雜著草木的清新味拂面而來,吹佛過一片片尚未成熟碧綠色的麥浪,吹拂過一排排站的和小士兵一般筆直的木棉,一直吹到衛河上飄蕩著的船只上去。

衛河一向繁忙,但是像如今這般的繁忙實在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徐光啟從一艘小船的船倉裏鉆了出來,負手而立站在船頭,看著四周無數只大大小小的船只在自己身邊航過。徐光啟有些疑惑,為何衛河上會有如此多的船只,腦海中還在狐疑,扭過頭舉目往前看去,便看到了衛輝的新碼頭。

那是怎樣一種震撼!

徐光啟簡直有些瞠目結舌。

離靠岸還有數百米,徐光啟僅憑目力就看到一條蜿蜒的曲線繞堤而建,長約數百丈!幾條數十丈長的堤咀從岸邊延伸出來,如同數條筆直的巨龍一般臥在衛河之上,水浪拍打在其上仿佛都能聽到巨龍的低吟聲,如此蔚為壯觀,讓人只是看一眼都覺得不虛此行!

徐光啟十八歲的時候曾跟父親來過一次衛輝,可是那時候的衛輝碼頭和現在的新碼頭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他完全沒有想到如今的衛輝碼頭居然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這個時代,一切都發展緩慢,哪裏有一個地方會在短短幾年間就讓人感到如此陌生,感覺完全不敢相信的?

上次聽到衛輝的消息,還是去歲聽聞聖上將潞王就藩之所選在了衛輝,據聞衛輝百姓苦不堪言,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濫用民力來修建潞王府。為此二十來歲還血氣方剛的徐光啟和昔日同窗一起議論了此事,對衛輝當地的官員十分氣憤,認為就是有了這些人當道,大明國力才日漸衰微!貪官汙吏,諂媚逢迎者橫行,如何能治理好一方民生?

當時只可恨自己依舊只是一介秀才,多年不得寸進,若是自己當官,定不會如此行事!

可是誰能想到不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為何衛輝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別人不知道修建這樣一座碼頭代表了什麽,可是擅長算術的徐光啟,只需稍稍看幾眼就知道這裏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大,難以想象!

難道是衛輝官員為了好大喜功,為了討好當今聖上和潞王,又搞出來的新手段?

年輕的徐光啟略略沈了下臉,帶著一種震撼又沈重的心情,隨著船只靠了岸。

徐光啟的船只算是小船只,所以被引到了一處輕量載重船只的停泊點,徐光啟從船艙裏出來的時候,環顧了一下四周,便發現修建這個碼頭的人十分有條理和規劃,將不同載重量的船只都分不同的區域停泊,甚至客船和商船也分了開來,雖然來往船只十分之多,但是竟然也能做的盡然有序,這就實屬不易了!

看到這裏,徐光啟一顆擔憂的心稍微放松了點,然後便有一個力夫模樣的人笑呵呵直接走了上來詢問:“敢問公子,是否有貨物需要卸?我們一個人卸一個時辰二十文錢,是這邊碼頭的行情價,童叟無欺。”

徐光啟此次過來是幫家裏人來進貨的,所以並沒有貨物需要卸下,只是搖了搖頭,那力夫也不勉強,直接略過他去詢問下一個人,很快就找到了活計,還又喊了兩人一起來幫忙,手腳很是麻利迅速。

“若是能讓多一些的人找到活去做,有錢賺,修建這個碼頭,倒也算是功德一件了。”徐光啟背了一個簡便的包袱,口中喃喃道。

等到出了碼頭,徐光啟感覺自己的眼睛有點不夠用了,一向被人誇讚聰明的腦瓜子也不轉動了,目光直瞪瞪地看著眼前的一切,竟然有一種自己從一個世界走到另外一個世界的荒誕感!

目之所及,人流如織、比肩接踵,有客商、有旅人、有叫賣做生意的人,還有一個個小童手裏拿著厚厚一疊的紙張在賣。

再將視線拉遠,就看到一排排風格統一的建築物在自己眼前呈現,具都是白墻綠瓦,飛檐翹頂,只是建築的形狀不一,但是他知道,風格是有意識統一的,錯落地分布在靠近碼頭的各個地方,正對著碼頭的那棟建築物外面白墻上,還用紅色醒目的大字寫下“衛輝歡迎您”標語。

“衛輝歡迎您”,這五個字樸實無華,但是對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的外鄉人來講,瞬間就有了一種親切感。

碩大的牌匾立在邊上,酒旗迎風招展,他能很清楚的看到那邊是“萬松客棧”,客棧對面是“衛輝美食街”,許多從碼頭上下來的人都直奔那兩處投宿吃飯,熱鬧的不亦樂乎!

來往之人雖然行色匆匆,但是很多人都面帶笑容,徐光啟還聽到不時從他身邊經過人的對話。

“今日三弟你可有口福了,一會兒去“衛輝美食街”,裏面好幾個店家是衛輝的老字號,專門開到碼頭這邊,讓我們外地人直接一個地方吃遍整個衛輝!對了,裏面有一家“慧心茶館”,泡茶師傅的手藝一流,說書先生講的也好,等吃完了飯,我再帶你去喝一杯,見識見識。”

“你放心,來衛輝很方便的,你看到那邊的“萬松客棧”不?我早就在那邊包下了一個長期的房間,到時候吃飯就去對面,走不了幾步路,夫人只管跟著我便是。”

“一會兒你也是去“袁氏印刷坊”取貨嗎?我和兄臺一起過去吧,我也有貨要取,正好順路,我讓車夫載你一程。”

……

無數聲音入耳,講述著他們即將在衛輝開啟的旅程,每個人的語氣中都洋溢著壓抑不住的興奮,徐光啟站在原地半天沒動彈,直到有一個小報童跑到了徐光啟面前詢問他:“先生,是否來一份“衛輝時報”?只要十文錢一份,衛輝大小事情都能知道!”

徐光啟被叫回了神,見小童遞過來的報紙挺厚實,而價格只要十文錢,徐光啟連忙從荷包裏掏出十文錢買了一份報紙,等他展開一看,第一個標題他就看入了神《論養桑蠶的幾點註意事項》。

徐光啟幹脆找了個臺階,獨自坐了下來,仔仔細細看完了這份“衛輝時報”。

這個“衛輝時報”確實如同那個小報童講的,衛輝大小事情無所不包,就連時政要事、農學醫術、逸聞軼事、法律法規等內容都有,十文錢買到三張正反兩面印刷的報紙,這個價格對應著麽多內容,徐光啟在感嘆之餘都在想,這發行“衛輝時報”的東家,能掙錢嗎?

直到腹內感覺到饑腸轆轆,徐光啟才連忙站起身來,跑到那個“衛輝美食街”那邊,一走進裏面,他才知道為什麽要叫“衛輝美食街”。

這是一個巨大的建築物,裏面確實就像一個街道一般,容納了好多不同的做吃食的店家,有高檔的酒樓茶肆,也有中低端的小鋪子,幾張桌子幾條凳子支起了一個小攤子,但是人流量多,各家都是生意火爆,有販夫走卒在小鋪子前面吃東西,也有一看打扮就是富貴之人往大酒樓用飯,大家各吃各的,互補幹擾,仿佛已經成了常態。

徐光啟不是那等鋪張浪費之人,隨便找了一家有空位的面攤,要了一碗撈面,上面撒上茄汁肉沫的澆頭,面香四溢,面條吃著十分有嚼勁,配著面湯和澆頭,徐光啟一口氣吃個精光,不一會兒腦門上都發汗了。

徐光啟用帕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走到攤主面前付錢。

“小兄弟,十五文錢!”掌勺的大娘樂呵呵的,等著徐光啟從荷包裏掏錢的功夫,還嘮起了嗑:“小兄弟是第一次來衛輝府吧?聽口音是蘇州府的?”

大娘每日見那麽多天南地北的客人,現在也能憑著口音知道一點對方是哪裏人了。

徐光啟笑了笑道:“我是松江府的。”說著將十五文錢遞了過去,不得不說,這家面攤價格實惠,用料也好,完全沒有宰外地人的意思,徐光啟走南闖北這麽多年,這裏算是公道的。

大娘一聽對方是松江來的,頓時來了精神:“松江好啊!松江布在咱們這兒可出名了!小兄弟你看,我身上這一身就是你們的松江布做的,我說不要不要,老婆子一大把年紀了,穿什麽新衣服,但是架不住兒子孝順,這一年又賺了點銀子,不年不節的非要給我買一身新衣!不過啊,也多虧了咱們衛輝府的秦大人,如果沒有秦大人,去年咱家遭了災,都不知道這日子怎麽過呢!誰曾想,才一年功夫不到,現在都有錢支攤子,有閑錢買新衣了!哦彌陀佛,真的是多虧了秦大人啊!”

說完攤主大娘不忘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顯然虔誠極了,是真心這麽認為的。

大娘自然是有顯擺新衣服的意味,徐光啟看到大娘身上一身藏藍色的松江棉布做成的單衣,布料綿密緊實,做的人也用心,針腳細密,穿在大娘身上很是精神,徐光啟順著話題就誇讚了幾聲,又聽徐光啟問起衛輝府的秦大人,讓大娘忍不住將人拉到了一處空坐旁,仔仔細細說了起來。

徐光啟過來的時候其實已經過了飯點,等他吃完後來這裏吃飯的人雖然還有,但是沒有剛剛那麽忙了。此時沒有新客人過來,大娘談興上來了,難得一個年輕後生願意聽她說話,而且說話斯文又尊重的,此時的人又大多淳樸,大娘差點將家底都告訴了出去。

“去歲夏天,咱們這裏跟捅了龍王廟似的,見天地下大雨,一下就下了一個月,咱們家辛辛苦苦一年伺候下來的莊稼全泡在水裏了!我家裏五口人,剛剛給兒子娶了媳婦,生了個寶貝大孫子,結果就出了這天災!眼看著家裏的米都見底了,外面下雨屋裏漏雨的,屋子也沒法住!我兒子聽說實在沒有活絡的可以跑到新鄉縣去投奔秦大人,當時秦大人還是新鄉縣的縣令,我一個老婆子知道什麽?但是為了活命,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收拾收拾包袱逃過去了!”

大娘至今回想起那時候的經歷,都唏噓不已,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哪裏舍得拋家舍業地跑到別的縣去?當時小孫兒才三歲,一路上下著大雨,吃著用家裏最後一點糧食做成的幹糧,好不容易逃到了新鄉縣,這心裏也沒底啊!誰知道那新鄉縣的知縣老爺到底收不收他們?到時候這日子還能不能過下去?這人對未知的前路總是充滿的無數的恐懼。

“好在我們一家一過去,秦大人就派人接收了我們,給我們飯吃、給我們地方住!好吃好喝地養了我們好多時日,聽說都是秦大人自己掏的腰包呢!後來等雨停了,秦大人又組織我們一起掏淤泥、開荒田、建房屋,我是打心眼裏的高興啊!誰能想到逃過去的災民還能過上好日子的?”

說到動情的地方,大娘還抹了一把眼淚,真情流露:“後來也不知道怎麽的,就聽說是秦大人建議要修這個碼頭,一修這個碼頭,好家夥,大家都有活幹了!我兒子我家那口子都跑到這裏來幹活,一個人一天就能拿三十文錢!我和我兒媳婦就支了個小攤子在附近,專門給那些幹活的人煮面吃,賺點辛苦錢。後來又開始建這些客棧啊美食街什麽的,忙忙碌碌一整年,我們家都攢下來點銀子,幹脆租下了美食街的一個鋪位,有個遮風擋雨的去處,雖然大娘我這個位置一般,但是這裏人多啊,而且大娘的手藝還不錯吧?有好些老主顧勒!一個月,就能賺這個數!”

大娘比了個三,偷偷湊到徐光啟耳邊道:“三十兩啊!大娘我以前從來沒見過這麽多的銀子!你說要不是秦大人我這輩子能過上這種好日子嗎?以前我連做夢都不敢想啊!”

徐光啟聽完也是忍不住地點頭,看來這位秦大人確實是做了不少實事,才能讓老百姓如此念他的好!

閑話敘完,徐光啟要告辭離開,大娘也要收拾碗筷回去歇一會兒,等到晚上飯點再來擺攤,正要走的時候,徐光啟又多問了一嘴:“大娘,一會兒小生要去東山那邊,我怎麽走?”

好幾年前雖然來過一次,但是現在衛輝變化如此之大,徐光啟也不確定了。

大娘一聽“東山”,再聯想到對方是松江府的,就知道怎麽回事了,連忙道:“你是要去東山那邊談收棉花的事吧?現在別去東山了,東山那邊的棉花現在全都會送到“吳氏紡織坊”加工去籽了,如果你要收棉花,就直接去“吳氏紡織坊”好了,就在碼頭附近向西十五裏,你叫個牛車過去,十文錢,便宜的很,隨到隨走。”

徐光啟之前從沒聽過“吳氏紡織坊”,他這次過來就是受父親所托,一個是和衛輝這邊種棉花的地主談一下收購價格和交期的事情,還有一個就是再采買一些衛輝當地的特產,拿到松江府去賣。

如今他們家裏經營著一個小小的店鋪,他娘也是當地手巧的紡織娘子,去年又雇了幾個人,買了幾架織機,準備自己弄個小紡織作坊。

家中生意繁忙,父親抽不開身,所以才托徐光啟跑這一趟。可誰知道等進了衛輝,目不暇接的事情一樁接一樁,現在就連原本的目的地都改了,徐光啟如今是真的對整個衛輝府都充滿了好奇。

按照大娘的提示坐上了牛車,專程往“吳氏紡織坊”跑了一趟。

等到了“吳氏紡織坊”,徐光啟再次被刷新了認知,“吳氏紡織坊”建地極大,占地十幾畝,風格是統一的衛輝碼頭建築風格,門前人來人往,光接待的夥計就有十幾人,好些人都是來買布匹和訂購材料的,徐光啟被引進去後,直接立在去籽的一個機器前不動了。

去籽機徐光啟自然見過,他自己還用過,可是眼前這臺去籽機,是全新的!

說是全新,不是說它的工藝有多麽覆雜,而是它的動力系統!居然不再是人力手搖,而是利用水流不斷沖刷帶來了動力,傳送給了履帶,然後再帶動齒輪,就將整個機器給運轉起來了!只需要一個工人不停地將棉花放入送料口,經過去籽口擠壓去籽,留下了雪白的棉花,剩下了一顆顆棉花籽,雪白的棉花堆積到出料口,再由人裝進麻袋放入倉庫,看著就省時省力不少!

一想到松江還有很多人家在用手工剝籽,徐光啟就汗顏不已——衛輝本就是棉花產區,又有這樣的神器,若是再造出更為便捷的織布機,以後松江布還有地位可言嗎?想必到時候衛輝布才是又好又便宜吧!

徐光啟著了魔一般不停地繞著這個機器打轉,將它裏面的每一個細節都揣摩了一遍,甚至還想上手操作,被引路的夥計連忙阻止了下來:“客觀,要談今年的棉花采購價格,掌櫃的就在裏面,還請跟小的進來。”

一連催促了好幾聲,徐光啟才如夢初醒,幾乎是同手同腳地跟著夥計進了裏面去談價格,談需要的數量,又簽下了契書支付了定金,出門的時候又依依不舍地看了那臺機器好半晌才走了出去。

徐光啟當夜辦完了事情,就住在“萬松客棧”,定了一個“黃字號”的房間,房間雖然狹小了一些,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同時打掃的非常幹凈整潔,照理累了一整天了,徐光啟應該倒頭就睡。

可是,他翻來覆去睡不著。

明日他要啟程回松江,但是現在,他不想回去了。

今日的一切所見所聞都如一個巨大的謎團一樣進入到他的心中,如果他不能將這個謎團解開,就這樣回去的話,他感覺他會抱憾終身!

梆子已經敲過了三更,最後徐光啟還是翻身而起,點燃了油燈,寫下一封家書後,辭去了自己在松江教書的職務,言明自己要在衛輝游學一段時間,采買的東西具已辦妥,請隨行老仆帶回。等寫完信後,徐光啟這才長松了一口氣。

鳳凰非梧桐不棲,而只有栽滿梧桐的地方,才會吸引鳳凰飛過去。

秦修文做夢也想不到,像徐光啟這樣的頂尖科技人才會就這樣不聲不響地留在了衛輝府,等待著他去發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