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棄局
關燈
小
中
大
第653章 棄局
(4, 0);
七月十六日,長安。
商挺攤開公文又看了一遍。
改京兆府宣撫司為「陜西四川行中書省」,升遷廉希憲為行中書省右丞相、商挺為僉行省事。
這是好事,是恩賞廉希憲、商挺平定關隴的大功。
商挺五十一歲僉行省事,已可算名臣;廉希憲卻才二十九歲,雖說是行省丞相,但大蒙古國之行省比尋常國家尚大,可稱結結實實的拜相。
可見平定關隴功勞之大。
但商挺的臉色卻更為憂慮了。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章節,請訪問.
他已經把汪良臣兵敗、隴西失守的消息傳往開平。那麼,在這些壞消息到達開平之前,陛下已發出了加賞的詔諭。
這非常快,畢竟路途遙遠,甚至陛下如今並不在開平,已往北迎戰阿裏不哥。
結果,大勝恩賞才下,隴西轉眼間被李瑕占據(5,0);
商挺很擔憂會影響到東路的戰事……
「李瑕。」
喃喃著這名字,商挺又拿出一封信看起來,雖然這些日子以來他已看過很多遍了。
信是張文謙寫的。
蒙哥死的消息傳來後,張文謙最早到河南等地調查是否有人與李瑕勾結。
也正是他查清了當年李瑕北上的真相。
——李璮的謀士王文統,趁金蓮川幕府謀劃秘事之機,利用楊果試探宋廷反應。
張柔與李瑕之瓜葛也正是張文謙發現,遂有了姚樞招降一事。
沒想到,李瑕去了趟臨安,再回漢中,其勢竟是不減反增,今已攻下隴西。
商挺此時才回過神來,驚訝地發現南面竟出了這樣一個人物。
金蓮川幕府諸人,若及早意識到,本該有機會扼殺李瑕……
郝經,弟子被殺,詩作還被以血字題在墻上,他本該去細查。但張家遮遮掩掩,沒及時告訴他實情。(5,0);
趙璧,經略開封,四年前便該發覺不妥。但沒辦法,四年前李瑕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豎子。
張文謙,查清李瑕在河南的作為,本該更重視。但當時,張文謙已算很重視李瑕了,先後傳書提醒姚樞、廉希憲、商挺。
姚樞,公務繁忙,僅布置了一手便不再關註。但也能說足夠重視了,獻策請張柔嫁女李瑕,親筆去信招降,還預料到李瑕若不降,猶可借趙宋之手殺之。
廉希憲,忙於平定關隴之亂,沒註意到李瑕設計了汪良臣。但甫一得到消息,便對李瑕驚為天人,打起全部心力應對,最後還親赴鳳翔府。
便是他商挺,一得到提醒,立刻便下令「軍中嚴符信,以防奸詐」,防止李瑕遣細作北上……
回想起來,金蓮川幕府沒有一個人在李瑕之事上有過疏漏。
且自蒙哥汗身死以來,操持家國大事的謀臣們對那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都有所警惕。
差就差在,諸人也都是忙裏偷閑時各自謀劃一招,卻沒有一個人在全力對付李瑕。(5,0);
只希望這次,廉希憲能穩住關隴局勢……
「商公,廉相回來了。」
商挺擡頭看去,竟見廉希憲風塵仆仆趕來。
「善甫回來了?」商挺笑道:「對了,該稱廉相了,不到三十即拜相,快看這封公函……」
廉希憲大步跨進公房,並未看那公文,徑直附耳在商挺耳邊說了一句。
「劉元禮奇襲漢中,全軍盡歿了。」
商挺臉色一沈,猶自鎮定,止住廉希憲的話語,先揮退了下人。
「雖未想到李瑕能留下劉元禮這五千人,但局面……」
「局面大壞矣。」
廉希憲雖不至於驚慌失措,語速卻快,道:「劉黑馬敗了。」
「敗了?敗給誰?涼州與西域諸王支持阿裏不哥了?!」
「是李瑕,他兵出渭河了。」
商挺訝然,問道:「何時之事?」(5,0);
「十二日。」
「廉相……未與我說笑?」
「我亦盼還能與商公說笑,局勢遠比商公所想嚴峻,嚴峻太多了。」
「鳳翔府還在?」
廉希憲此時才接過商挺手中的公文掃了一眼,對自己任行省右丞相一事榮辱不驚,皺眉道:「鳳翔府還在。」
「那是?」
廉希憲似有些不願猜忌世侯,卻不敢再耽誤,終於道:「與商公說說我的猜測吧,劉黑馬恐怕是……欲降李瑕。」
商挺楞住。
他向後退了兩步,仔細盯著廉希憲的臉。
「善甫,你素來穩當,該知此等大事,不可胡言。」
「劉黑馬自保之輩,不肯力戰,我親眼所見。」
商挺呆滯了一下,喃喃道:「局勢……至此地步了?」
「唯盼著劉黑馬能不叛,但他連……」(5,0);
商挺恍忽過後,一個激靈,已清醒過來。
他太清楚統領西京、河東、陜西諸軍的七萬戶都元帥一旦降敵的後果!
這還是大蒙古國從未有過之事。
「速向河南、山西、隴北調兵支援……」
商挺大步便要往外走。
「商公!」
廉希憲一把拉住他,道:「北面如此大戰,豈還有兵可調?!若劉黑馬真降了,京兆府守不住,關中守不住。」
「那還能如何?守不住也得守。」
廉希憲嘆息一聲,道:「我們該盡快攜兵馬、官吏、文士、錢糧撤出京兆府。」
商挺轉頭看向廉希憲,目光中卻泛起了一絲懷疑。
兩人關系親近,商挺又是副職,平素從不已這樣的眼光看廉希憲。
但哪怕是驚慌之中,但商挺猶保存著清楚的意識。
畢竟事關重大,他不得不防,萬一叛投之人是廉希憲、想要詐出關中兵馬又如何?(5,0);
「請商公信我。」
廉希憲鄭重施禮,又招過汪直臣與麾下幾名士卒,細說了些戰場詳情。
末了,商挺又問道:「不再試著守一守關中?」
「先做撤離準備吧。」廉希憲道:「劉黑馬若降,不必守。」
商挺道:「不久前,才支運了一批錢糧北上。眼下陛下正舉大軍平叛,不可失關隴財賦重地啊。」
「正是如此,才不必與李瑕動兵。否則到頭來既守不住,反使關中戰禍連綿,長遠而言,更為不利。」廉希憲摸著唇上漂亮的胡子,緩緩又道:「先退吧,不利之時退一步,方能保全往後奪回關中的實力。」
「已有奪回關中之法?」
廉希憲苦笑,點了點頭。
「也好……」
論謀略,商挺或不輸於廉希憲,只是不如廉希憲熟悉戰況,此時仔細問過,也便答應了。
兩人共事多年,互相信任,竟是連放棄關中這等大事也只花了不到一刻便定下來。(5,0);
……
這日的長安,首先是京兆學府的名儒與學子被平平穩穩地護送上馬車,東渡黃河,暫避往山西平陽府。
廉希憲就任時,第一樁事便是請許衡提舉京兆府學。
準備撤退關中時,第一樁也是遷府學。
如他常說的,「教育人才,為根本計」、「今國家崛起於朔漠,若不禮敬士人,則儒術由此衰熄矣」。
這份心思,宋人大概不能理解。
唯有這些北方的讀書人,能感受到文脈已稀弱,以及對「國家崛起於朔漠」的憂慮。
~~
七月二十一日,探馬傳回消息,宋軍已進駐鳳翔府。
「劉黑馬果然是降了。」
「讓人感慨啊。」商挺嘆惜一聲,「回想起當年阿藍答兒鉤考,將你我下獄,卻優握劉黑馬……他本該更忠忱才是。」
「世侯。」
廉希憲只喃喃了兩個字,不覆多言。(5,0);
他們站在城東城樓上,向城外看去,只見汪直臣已領著駐軍集結。
「請商公帶兵駐守潼關,須將劉黑馬麾下兵馬與河南駐軍調換,切記切記。」
「廉相呢?」
「我將其餘兵力派往山西、隴北。」廉希憲道:「關中四塞之地。只要關隘還在我們手上,李瑕便是拿到了關中,也等於沒拿到。」
他眉宇間壓著深深的思慮之色……
若說天下如棋,這一局,李瑕準備半年,先想好每一步如何走,趁廉希憲不備,先發制人,步步逼進。
廉希憲知道自己敗了,贏不了了。
於是他主動退出關中,相當於先行放棄這一局必敗的棋。
之後,趁著李瑕還在收尾,他已開始謀劃下一局該如何走。
這便代表著「事機」又變了。
「那下一局,該是我贏。」廉希憲自語了一聲,目光再次昂揚振奮起來。(5,0);
在他腦海中,新的棋盤上,他已當先落下一子。
~~
郿縣。
「拿下郿城太輕易了。」李瑕策馬而行,擡頭看城門上那個「郿」字,搖了搖頭。
「我們的李大帥擔心什麼?」
劉元振近日稱呼李瑕,每以「我們李大帥」相呼,語氣中帶著些許戲謔。
他縱馬而行,又悠悠問道:「擔心我等設計要害李大帥不成。」
李瑕覺得劉元振就像是個女人,降就降了,卻故作矜持,非要表現出一幅超然物外,滿不在乎的樣子。
反而是劉黑馬、劉元禮沈穩得多,老老實實地當著士卒拜了李瑕,該如何就如何,因為沒有心結。
此時李瑕卻懶得就此多說什麼,澹澹道:「不是。我在想,為何廉希憲不做防備?」
劉元振微微沈吟,道:「許是將兵力收縮回京兆府了?」
「待派往長安的探馬回來便知。」(5,0);
兩人並轡而行,劉元振再一想,又笑道:「也許廉公見我們的李大帥是人中龍鳳,也有歸附之意呢?」
李瑕搖了搖頭,坦然馳入郿縣,身後僅帶百餘親衛。
因劉元振已說過控制了城池,李瑕信得過他。
「不會,他追隨忽必烈十年,若這般便歸降我,意志未免太不堅定了。」
劉元振微微尷尬。
下一刻,李瑕已徑直道:「我不是說你,我是在想,廉希憲是否有可能放棄關中?」
「關中豈能這般唾手可得?誰能輕易放棄關中……」
劉元振搖了搖頭,又準備侃侃而談,分析局勢。
李瑕擡手打斷他,沈吟道:「若廉希憲探到劉家已棄暗投明,推算出他無力守住關中,那……主動撤離,反而可趁劉公派遣的各路信使未到之際,帶走劉家兵馬。」
劉元振聽到這裏,臉色已是一變。
他之前,從未想過這種可能。(5,0);
下意識裏就認為廉希憲該守關中。
為何?
這是理所當然的反應。
廉希憲不是怯懦之人,既受任宣撫陜西,便有守土之責,怎可能輕易退走?
然而,當劉元振仔細一想,竟發現,於廉希憲而言,撤出關中確實才是最好的辦法。
劉黑馬已在昨日散出信使,聯絡各州縣的舊部,準備助李瑕一舉拿下關中。
七萬戶都元帥鎮陜西近二十年,這份威望,廉希憲擋不了。
若是廉希憲把這些兵力帶到河南整編……
「這……我的兵力……」
劉元振喃喃了一聲,再次搖頭道:「不太可能。」
「為何不可能?」
「這種決定,沒人敢做。廉希憲若如此,須對局勢有極清晰的判斷,須冷靜到能拋除各種雜念。而擅自放棄關中,他還得有這膽量。」
劉元振已不再稱「廉公」了,因這次廉希憲要損害的是他的利益。(5,0);
他語氣也愈發篤定,最後道:「他不會的。」
「我本也以為他不會。」李瑕道:「但,你告訴我的,蒙哥身死消息傳來,他敢不等忽必烈諭召到,擅自作主斬殺軍中親近阿裏不哥的蒙將,把軍符給汪良臣,此人極冷靜、有膽魄、能洞察。」
劉元振張了張嘴,臉色愈發難看。
李瑕又道:「若非我更早把蒙哥死的消息傳到六盤山,廉希憲還敢殺阿藍答兒、劉太平,不是嗎?」
「我劉家的兵力……」
「放心,他帶不走太多,最多只能帶走長安附近的駐軍,必不敢去商州,太快了。」
李瑕之所以沒事先想過廉希憲會撤離關中,也正是因為太快了。
七月十五日夜裏,他與劉黑馬會面;十六日,雙方正式談妥;十七日,宋軍開始入駐鳳翔;二十日起征關中;二十二日攻下郿城……
這已是快到極致。
廉希憲若還能在他大軍到之間撤走,那其人之冷靜,其膽魄與洞察力,就實在太了得了。(5,0);
他忽然發現自己比李瑕、廉希憲的差距有多大。
以往還自詡俊彥,可今日聽三言片語、觀李瑕與廉希憲算計,竟已完全超脫了他這個層面。
「一個二十三歲既宣撫京兆,一個十九歲即閫帥川蜀……資才天授……何其不公……不公……」
------題外話------
昨天有一位盟主,感謝。本該今天加更,但卡文卡得厲害,移到明天加更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4, 0);
七月十六日,長安。
商挺攤開公文又看了一遍。
改京兆府宣撫司為「陜西四川行中書省」,升遷廉希憲為行中書省右丞相、商挺為僉行省事。
這是好事,是恩賞廉希憲、商挺平定關隴的大功。
商挺五十一歲僉行省事,已可算名臣;廉希憲卻才二十九歲,雖說是行省丞相,但大蒙古國之行省比尋常國家尚大,可稱結結實實的拜相。
可見平定關隴功勞之大。
但商挺的臉色卻更為憂慮了。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章節,請訪問.
他已經把汪良臣兵敗、隴西失守的消息傳往開平。那麼,在這些壞消息到達開平之前,陛下已發出了加賞的詔諭。
這非常快,畢竟路途遙遠,甚至陛下如今並不在開平,已往北迎戰阿裏不哥。
結果,大勝恩賞才下,隴西轉眼間被李瑕占據(5,0);
商挺很擔憂會影響到東路的戰事……
「李瑕。」
喃喃著這名字,商挺又拿出一封信看起來,雖然這些日子以來他已看過很多遍了。
信是張文謙寫的。
蒙哥死的消息傳來後,張文謙最早到河南等地調查是否有人與李瑕勾結。
也正是他查清了當年李瑕北上的真相。
——李璮的謀士王文統,趁金蓮川幕府謀劃秘事之機,利用楊果試探宋廷反應。
張柔與李瑕之瓜葛也正是張文謙發現,遂有了姚樞招降一事。
沒想到,李瑕去了趟臨安,再回漢中,其勢竟是不減反增,今已攻下隴西。
商挺此時才回過神來,驚訝地發現南面竟出了這樣一個人物。
金蓮川幕府諸人,若及早意識到,本該有機會扼殺李瑕……
郝經,弟子被殺,詩作還被以血字題在墻上,他本該去細查。但張家遮遮掩掩,沒及時告訴他實情。(5,0);
趙璧,經略開封,四年前便該發覺不妥。但沒辦法,四年前李瑕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豎子。
張文謙,查清李瑕在河南的作為,本該更重視。但當時,張文謙已算很重視李瑕了,先後傳書提醒姚樞、廉希憲、商挺。
姚樞,公務繁忙,僅布置了一手便不再關註。但也能說足夠重視了,獻策請張柔嫁女李瑕,親筆去信招降,還預料到李瑕若不降,猶可借趙宋之手殺之。
廉希憲,忙於平定關隴之亂,沒註意到李瑕設計了汪良臣。但甫一得到消息,便對李瑕驚為天人,打起全部心力應對,最後還親赴鳳翔府。
便是他商挺,一得到提醒,立刻便下令「軍中嚴符信,以防奸詐」,防止李瑕遣細作北上……
回想起來,金蓮川幕府沒有一個人在李瑕之事上有過疏漏。
且自蒙哥汗身死以來,操持家國大事的謀臣們對那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都有所警惕。
差就差在,諸人也都是忙裏偷閑時各自謀劃一招,卻沒有一個人在全力對付李瑕。(5,0);
只希望這次,廉希憲能穩住關隴局勢……
「商公,廉相回來了。」
商挺擡頭看去,竟見廉希憲風塵仆仆趕來。
「善甫回來了?」商挺笑道:「對了,該稱廉相了,不到三十即拜相,快看這封公函……」
廉希憲大步跨進公房,並未看那公文,徑直附耳在商挺耳邊說了一句。
「劉元禮奇襲漢中,全軍盡歿了。」
商挺臉色一沈,猶自鎮定,止住廉希憲的話語,先揮退了下人。
「雖未想到李瑕能留下劉元禮這五千人,但局面……」
「局面大壞矣。」
廉希憲雖不至於驚慌失措,語速卻快,道:「劉黑馬敗了。」
「敗了?敗給誰?涼州與西域諸王支持阿裏不哥了?!」
「是李瑕,他兵出渭河了。」
商挺訝然,問道:「何時之事?」(5,0);
「十二日。」
「廉相……未與我說笑?」
「我亦盼還能與商公說笑,局勢遠比商公所想嚴峻,嚴峻太多了。」
「鳳翔府還在?」
廉希憲此時才接過商挺手中的公文掃了一眼,對自己任行省右丞相一事榮辱不驚,皺眉道:「鳳翔府還在。」
「那是?」
廉希憲似有些不願猜忌世侯,卻不敢再耽誤,終於道:「與商公說說我的猜測吧,劉黑馬恐怕是……欲降李瑕。」
商挺楞住。
他向後退了兩步,仔細盯著廉希憲的臉。
「善甫,你素來穩當,該知此等大事,不可胡言。」
「劉黑馬自保之輩,不肯力戰,我親眼所見。」
商挺呆滯了一下,喃喃道:「局勢……至此地步了?」
「唯盼著劉黑馬能不叛,但他連……」(5,0);
商挺恍忽過後,一個激靈,已清醒過來。
他太清楚統領西京、河東、陜西諸軍的七萬戶都元帥一旦降敵的後果!
這還是大蒙古國從未有過之事。
「速向河南、山西、隴北調兵支援……」
商挺大步便要往外走。
「商公!」
廉希憲一把拉住他,道:「北面如此大戰,豈還有兵可調?!若劉黑馬真降了,京兆府守不住,關中守不住。」
「那還能如何?守不住也得守。」
廉希憲嘆息一聲,道:「我們該盡快攜兵馬、官吏、文士、錢糧撤出京兆府。」
商挺轉頭看向廉希憲,目光中卻泛起了一絲懷疑。
兩人關系親近,商挺又是副職,平素從不已這樣的眼光看廉希憲。
但哪怕是驚慌之中,但商挺猶保存著清楚的意識。
畢竟事關重大,他不得不防,萬一叛投之人是廉希憲、想要詐出關中兵馬又如何?(5,0);
「請商公信我。」
廉希憲鄭重施禮,又招過汪直臣與麾下幾名士卒,細說了些戰場詳情。
末了,商挺又問道:「不再試著守一守關中?」
「先做撤離準備吧。」廉希憲道:「劉黑馬若降,不必守。」
商挺道:「不久前,才支運了一批錢糧北上。眼下陛下正舉大軍平叛,不可失關隴財賦重地啊。」
「正是如此,才不必與李瑕動兵。否則到頭來既守不住,反使關中戰禍連綿,長遠而言,更為不利。」廉希憲摸著唇上漂亮的胡子,緩緩又道:「先退吧,不利之時退一步,方能保全往後奪回關中的實力。」
「已有奪回關中之法?」
廉希憲苦笑,點了點頭。
「也好……」
論謀略,商挺或不輸於廉希憲,只是不如廉希憲熟悉戰況,此時仔細問過,也便答應了。
兩人共事多年,互相信任,竟是連放棄關中這等大事也只花了不到一刻便定下來。(5,0);
……
這日的長安,首先是京兆學府的名儒與學子被平平穩穩地護送上馬車,東渡黃河,暫避往山西平陽府。
廉希憲就任時,第一樁事便是請許衡提舉京兆府學。
準備撤退關中時,第一樁也是遷府學。
如他常說的,「教育人才,為根本計」、「今國家崛起於朔漠,若不禮敬士人,則儒術由此衰熄矣」。
這份心思,宋人大概不能理解。
唯有這些北方的讀書人,能感受到文脈已稀弱,以及對「國家崛起於朔漠」的憂慮。
~~
七月二十一日,探馬傳回消息,宋軍已進駐鳳翔府。
「劉黑馬果然是降了。」
「讓人感慨啊。」商挺嘆惜一聲,「回想起當年阿藍答兒鉤考,將你我下獄,卻優握劉黑馬……他本該更忠忱才是。」
「世侯。」
廉希憲只喃喃了兩個字,不覆多言。(5,0);
他們站在城東城樓上,向城外看去,只見汪直臣已領著駐軍集結。
「請商公帶兵駐守潼關,須將劉黑馬麾下兵馬與河南駐軍調換,切記切記。」
「廉相呢?」
「我將其餘兵力派往山西、隴北。」廉希憲道:「關中四塞之地。只要關隘還在我們手上,李瑕便是拿到了關中,也等於沒拿到。」
他眉宇間壓著深深的思慮之色……
若說天下如棋,這一局,李瑕準備半年,先想好每一步如何走,趁廉希憲不備,先發制人,步步逼進。
廉希憲知道自己敗了,贏不了了。
於是他主動退出關中,相當於先行放棄這一局必敗的棋。
之後,趁著李瑕還在收尾,他已開始謀劃下一局該如何走。
這便代表著「事機」又變了。
「那下一局,該是我贏。」廉希憲自語了一聲,目光再次昂揚振奮起來。(5,0);
在他腦海中,新的棋盤上,他已當先落下一子。
~~
郿縣。
「拿下郿城太輕易了。」李瑕策馬而行,擡頭看城門上那個「郿」字,搖了搖頭。
「我們的李大帥擔心什麼?」
劉元振近日稱呼李瑕,每以「我們李大帥」相呼,語氣中帶著些許戲謔。
他縱馬而行,又悠悠問道:「擔心我等設計要害李大帥不成。」
李瑕覺得劉元振就像是個女人,降就降了,卻故作矜持,非要表現出一幅超然物外,滿不在乎的樣子。
反而是劉黑馬、劉元禮沈穩得多,老老實實地當著士卒拜了李瑕,該如何就如何,因為沒有心結。
此時李瑕卻懶得就此多說什麼,澹澹道:「不是。我在想,為何廉希憲不做防備?」
劉元振微微沈吟,道:「許是將兵力收縮回京兆府了?」
「待派往長安的探馬回來便知。」(5,0);
兩人並轡而行,劉元振再一想,又笑道:「也許廉公見我們的李大帥是人中龍鳳,也有歸附之意呢?」
李瑕搖了搖頭,坦然馳入郿縣,身後僅帶百餘親衛。
因劉元振已說過控制了城池,李瑕信得過他。
「不會,他追隨忽必烈十年,若這般便歸降我,意志未免太不堅定了。」
劉元振微微尷尬。
下一刻,李瑕已徑直道:「我不是說你,我是在想,廉希憲是否有可能放棄關中?」
「關中豈能這般唾手可得?誰能輕易放棄關中……」
劉元振搖了搖頭,又準備侃侃而談,分析局勢。
李瑕擡手打斷他,沈吟道:「若廉希憲探到劉家已棄暗投明,推算出他無力守住關中,那……主動撤離,反而可趁劉公派遣的各路信使未到之際,帶走劉家兵馬。」
劉元振聽到這裏,臉色已是一變。
他之前,從未想過這種可能。(5,0);
下意識裏就認為廉希憲該守關中。
為何?
這是理所當然的反應。
廉希憲不是怯懦之人,既受任宣撫陜西,便有守土之責,怎可能輕易退走?
然而,當劉元振仔細一想,竟發現,於廉希憲而言,撤出關中確實才是最好的辦法。
劉黑馬已在昨日散出信使,聯絡各州縣的舊部,準備助李瑕一舉拿下關中。
七萬戶都元帥鎮陜西近二十年,這份威望,廉希憲擋不了。
若是廉希憲把這些兵力帶到河南整編……
「這……我的兵力……」
劉元振喃喃了一聲,再次搖頭道:「不太可能。」
「為何不可能?」
「這種決定,沒人敢做。廉希憲若如此,須對局勢有極清晰的判斷,須冷靜到能拋除各種雜念。而擅自放棄關中,他還得有這膽量。」
劉元振已不再稱「廉公」了,因這次廉希憲要損害的是他的利益。(5,0);
他語氣也愈發篤定,最後道:「他不會的。」
「我本也以為他不會。」李瑕道:「但,你告訴我的,蒙哥身死消息傳來,他敢不等忽必烈諭召到,擅自作主斬殺軍中親近阿裏不哥的蒙將,把軍符給汪良臣,此人極冷靜、有膽魄、能洞察。」
劉元振張了張嘴,臉色愈發難看。
李瑕又道:「若非我更早把蒙哥死的消息傳到六盤山,廉希憲還敢殺阿藍答兒、劉太平,不是嗎?」
「我劉家的兵力……」
「放心,他帶不走太多,最多只能帶走長安附近的駐軍,必不敢去商州,太快了。」
李瑕之所以沒事先想過廉希憲會撤離關中,也正是因為太快了。
七月十五日夜裏,他與劉黑馬會面;十六日,雙方正式談妥;十七日,宋軍開始入駐鳳翔;二十日起征關中;二十二日攻下郿城……
這已是快到極致。
廉希憲若還能在他大軍到之間撤走,那其人之冷靜,其膽魄與洞察力,就實在太了得了。(5,0);
他忽然發現自己比李瑕、廉希憲的差距有多大。
以往還自詡俊彥,可今日聽三言片語、觀李瑕與廉希憲算計,竟已完全超脫了他這個層面。
「一個二十三歲既宣撫京兆,一個十九歲即閫帥川蜀……資才天授……何其不公……不公……」
------題外話------
昨天有一位盟主,感謝。本該今天加更,但卡文卡得厲害,移到明天加更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