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霧中的海岸(1)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章 霧中的海岸(1)
袁午回過神,已經走到小區門口了。保安趴在靠近窗口的桌子上打瞌睡,後背均勻地起伏著。
大門邊立著一根漆成白色的鐵柱,袁午知道那上面按了一個攝像頭。他不敢仰頭看,現在接近午夜,這個動作被拍下來多少會讓人覺得可疑吧。
“青嵐園”三個漆成墨綠色的大字深深地刻在門後的石碑上。路燈很亮,石碑表面被照得顆粒分明,宛如濕透的沙子。
為了擺脫過去,父親帶他來到這裏重新生活。這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裏,有誰會知道一個足不出戶的老人的存在呢?
小紅算一個。但對她而言,父親只是袁午口中的一個稱呼。這個“稱呼”今天回老家去了。
初來這裏時,為了租房子不得不找中介,但那不過是一錘子買賣,那個油頭粉面的中介拿了提成就再沒出現過。
真正與父親打過交道的人,只有女房東。她今天剛來抄過水電表,距離下一次還有足足一個月,處理的時間足夠了。不過,她與父親的交流不知深入到什麽程度,父親居然會對她抱有期望。如果她知道變賣房產的事,回老家的說辭在她這裏就很勉強了。
不會的,父親連這點城府也沒有的話,又怎麽擺脫過去呢?父親真正掛念的人是若玫,女房東只是他喝醉之後的情感投射而已。
剩下的,就只有老家那邊的關系了。
父親排行最小,兩個姐姐都已因病去世,只剩一個哥哥。
大伯那一家子,眼裏只有錢,因為奶奶那份將資產均分給兄弟兩的遺囑,常年與父親關系不和。寄宿在大伯家的那段時間,袁午一直很納悶為何不曾遭受白眼,原來父親為了躲避追債,將剩餘的資產都轉移給了大伯。有這一層因素在,大伯絕不會主動聯系父親。
至於母親娘家那邊的關系,早已隨著母親的離世中斷多年了。
父親沒有什麽朋友,年輕的時候也一樣,家裏的大小事務都由母親做主。父親的人生,原本就只是一盞微光。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產生一切重來的念頭。
袁午走到住宅樓下,發現只有自己家窗戶亮著。濃霧之下,一片孤零零的方塊在高處泛出邊界面糊的白光。剛才離開的時候沒有關燈吧。
走上三樓,取出鑰匙插入鎖眼,手腕劇烈地顫抖,門鎖像被驅動齒輪一般哢哢作響。
袁午沒有換拖鞋,柔軟的牛筋底踩在地磚上悄無聲息。為什麽要這麽小心翼翼?明明沒有什麽需要擔心驚動的事物啊。
父親背對袁午,依舊坐在餐桌的主位上。原本放在下腹的雙手垂到了兩邊,夾在大腿外側和藤椅扶手之間。椅背的頂部是一個中段凹陷的竹枕,使頭部穩當地處於直立狀態。透過藤條的間隙可以看到脖子,好像鍍上了一層淡紫色的薄蠟。
袁午走近藤椅,蹲下身,把手伸進靠背和座面之間的空隙,撩開父親的外套下擺,在腰部位置順著皮帶摸索。父親身上不僅沒有一絲餘溫,甚至還在向外輻射寒氣。
指尖傳來金屬的觸感,袁午壓下環扣,取出一串鑰匙,然後走進臥室,用其中最小的一把成功打開了那個鎖住的床頭櫃抽屜。裏面整齊地疊放著各種證件,證件下壓著一個印有人參圖案的寬扁鐵盒。
果然,那張銀行卡躺在鐵盒中。父親會在每月十號前後將這張卡交到袁午手中。
“把錢都領出來,別剩。”
他總會這麽交代一句,這是父親對他的防備,只要每次餘額清零,袁午就沒法渾水摸魚。
父親十六歲參加工作,工齡長達四十多年。這張卡上每個月都會自動生成四千五百元的退休金,往後還會增加。現在一旦叫救護車,就什麽都沒了。
屍體不能留在家裏,鄰居會聞到氣味。
帶出去也不行,到處都有監控,就算是在大霧天的晚上,背著一個人形大小的包裹也很顯眼。
不過,這只是對於完整的屍體而言。
屍體——可以不完整嗎?一陣顫栗從心口傳來。
那時候,袁午身披喪服,托著遺照邁進火葬場大門,親戚們擡著母親的棺木跟在後面。管理員拿出一張價目表,指著第一個選項問袁午,選哪種爐子。
“有什麽區別?”若玫問身旁負責操辦喪禮的老婆子。
“平板爐便宜,不過呀——”老婆子壓低音聲,“燒得粉碎,骨灰是扒拉出來的,會和人家的混在一起。另外那個爐子高檔一點,燒完還是一副完整的骨架,你們可以進去看,自己動手把骨頭敲碎了裝骨灰盒裏。不過價格麽稍微高一點。”
若玫覺得不可思議,誰會選這麽嚇人的方式。
“哎呀,有什麽嚇人的,人死了什麽都不是。”老婆子嘿嘿地笑了起來。
屍體是物體,不是父親。如何對待物體,和如何對待父親無關,切成碎塊與化成灰燼沒有本質區別。
屍塊要丟棄在哪兒呢?埋起來?上哪兒去找適合的地方?挖掘土坑需要時間,挖得不夠深容易暴露——一場大雨,或是好奇的野狗。這不穩妥。
沈入河底吧。找些碎石,和屍塊一起封在保鮮膜內,經過河邊時隨手一扔即可。最好不要找市裏的人工河,走遠一些,到鄉下去。
袁午想到自己那個已然無法對焦,但外殼仍保有八成新的單反相機。帶著相機去鄉下采風,旁人看來只是在小河邊取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可是,沈入河底的保鮮膜時間一長會失去吸附力,然後慢慢散開,脫離了碎石的屍塊會浮起來的吧?
不,不會的。人能浮在水上是因為胸腔內存在空氣。人體的密度略小於水這個說法,是考慮了所有構成後的平均密度。一條單獨的手臂是浮不起來的。
他站起身,一邊揉捏著鼻尖,一邊在父親的臥室裏來回踱步。
真的要這麽做嗎?
袁午不斷地喃喃自語,他分不清“自語”是確切的說話聲還是內心的獨白。一直握在手裏的銀行卡變得又涼又滑,手心裏滿是冷汗。
他把卡收入錢包,剛要蓋好鐵盒,卻瞥見盒底躺著一個黃色的信封。
信封裏有一張對折的彩色打印紙,袁午拿起來,從夾縫裏掉落一張扁長的小紙條。紙條上是一個表格,上面一行寫著五個科目名稱: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下面一行是對應各科的分數。
這是袁午的高考成績單,總分高達六百九十五分。彩色打印紙是當時排名全國第五的Z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擡頭寫著“袁午同學,Z大學歡迎你”的字樣。
如果只用成績作為衡量標準,袁午的學生生涯完全可以用璀璨來形容。不止如此,這陣耀眼的光芒一直波及到袁午的工作和婚姻,直到母親去世,便瞬間熄滅。
“填報Z大的信息技術專業吧,你覺得呢?”
高考成績出來後,母親替袁午選擇方向,她認為那是當時的熱門專業。
袁午點頭說好。選什麽專業都無所謂,信息技術大概就是成天和電腦打交道吧。“你覺得呢”這四個字,袁午會像平常那樣自動過濾。
“那麽……剩餘的志願,就勾選服從院校分配吧。”母親拿著筆,在志願單的某一欄內打上勾。
服從院校分配的意思是,不再選擇Z大以外的高校,如果自己的成績沒有達到信息技術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則由Z校任意分配其他專業。除非連分數最低的專業都不夠格,否則這個方案一定能讓袁午成為Z大的學生。
“好啊。”正在看電視的袁午對著突起的玻璃屏幕回答。
母親的選擇一如既往地穩妥,沒有意外發生。
開學第一天,母親拜托熟人開車將一家三口送到學校。在寢室安頓好行李之後,父親先行離開,母親留下來等待其他三位室友全部到齊,將買來的水果和零食分給他們,聊了一個多小時後才離去。
第二天去教學樓的路上,袁午詫異地看到母親的身影。母親面朝人流相反的方向,宛如佇立在流沙中的石柱。
“你沒回去嗎?”
“看看你有沒有按時起床?”母親面帶微笑。
她在學校對面的招待所住了三個星期。這期間,除了幫助袁午規範大學生活作息之外,還通過袁午對其他三位室友的描述,加上當時的第一印象,分析出三人的性格特征,告誡袁午應該親近誰,疏遠誰,和誰應該聊何種話題,和誰絕不能觸及何種底線,諸如此類。並由此及彼,傳授袁午分析班上其他同學性格的方法。
“大學生活和中學不一樣,不是拿個好成績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嗯。”
“一半學業,一半社會生活,大學就是一個小世界。要在世界上轉得開,一定要學會和人打交道,什麽時候都是一樣,這個社會說到底,任何規則都是人說了算。”
“這樣啊……”袁午不知該說什麽。
“你的學習不會有什麽問題,這點媽媽有自信。但你也別理解成可以對此不當回事,專業能力是敲門磚,沒有這個,你連與人平等交流的機會都沒有。”
這番說辭讓袁午困惑。母親似乎將他分別對待成兩個人,分界線就在進入大學的這一刻。在這之前,同學的概念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之後則被賦予了更為覆雜的含義。
這些含義袁午終究沒有弄明白,現在也是一樣。他有時候會想,他大概是錯過了能明白的年齡。
抽屜裏再沒有別的東西,父親的存物和他的生命之旅一樣簡單。
袁午走進衛生間,拉開淋浴房的玻璃移門,低頭凝視著裏面的空間。
抱起僵硬的屍身,放平在淋浴房的地磚上——多半已經放不平了,用剪刀剪開衣服,面對全身藍紫色的皮膚,第一刀應該從哪兒切下去呢?
想象嘎然而止,袁午覺得自己下不了手。他跪坐下來,十指深深插入發際。
不行,果然還是不行。報警吧,然後通知大伯,他願意怎麽處理,願意花多少錢辦喪事隨他說了算。自己只要在遺像旁靜坐兩天,待火化之後,捧著骨灰盒放入安息堂就沒事了。
沒事了?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過呢?
袁午跪在地上無聲地嚎叫起來,腰腹間的肌肉極力收縮,額頭抵住了面前的墻壁。
墻壁上的瓷磚光滑透亮,成了一面陰暗的鏡子。袁午呆呆望著其中反射的景象:一個面如死灰的人,像是被縛住了手腳,正試圖以頭部破墻而出。
漸漸地,他被“鏡子”裏的影像震住了。他忽然想到什麽,像只受驚的瘋狗倒退著爬了一段距離。
沒錯,這是後來裝修時才加砌的墻體,目的是為了包住兩根位於墻角的下水管。但是,只是為了包住下水管是不需要這麽寬的,砌到現在的距離完全是為了跟齊淋浴房的寬度。
袁午從書房搬來一把椅子,站上去頂開角落的鋁扣板,將頭探入吊頂上部的空間。不出所料,這堵墻的高度只到吊頂為止,上方裸露出兩根白色的圓管。
燈光從方形的缺口投射上來,袁午看得清清楚楚,圓管緊貼著墻角,這堵墻至少還有五十公分的多餘寬度。他縮回腦袋彎下腰,張開手指丈量墻體的厚度,超過了二十公分。這裏面隱藏著一個半個書櫃大小的空間!足夠了!
袁午欣喜若狂,從椅子上跳下來,豎起食指在下巴前不停地上下晃動。
太好了,這太好了!我們就靜靜地躲在這裏,誰也發現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袁午回過神,已經走到小區門口了。保安趴在靠近窗口的桌子上打瞌睡,後背均勻地起伏著。
大門邊立著一根漆成白色的鐵柱,袁午知道那上面按了一個攝像頭。他不敢仰頭看,現在接近午夜,這個動作被拍下來多少會讓人覺得可疑吧。
“青嵐園”三個漆成墨綠色的大字深深地刻在門後的石碑上。路燈很亮,石碑表面被照得顆粒分明,宛如濕透的沙子。
為了擺脫過去,父親帶他來到這裏重新生活。這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裏,有誰會知道一個足不出戶的老人的存在呢?
小紅算一個。但對她而言,父親只是袁午口中的一個稱呼。這個“稱呼”今天回老家去了。
初來這裏時,為了租房子不得不找中介,但那不過是一錘子買賣,那個油頭粉面的中介拿了提成就再沒出現過。
真正與父親打過交道的人,只有女房東。她今天剛來抄過水電表,距離下一次還有足足一個月,處理的時間足夠了。不過,她與父親的交流不知深入到什麽程度,父親居然會對她抱有期望。如果她知道變賣房產的事,回老家的說辭在她這裏就很勉強了。
不會的,父親連這點城府也沒有的話,又怎麽擺脫過去呢?父親真正掛念的人是若玫,女房東只是他喝醉之後的情感投射而已。
剩下的,就只有老家那邊的關系了。
父親排行最小,兩個姐姐都已因病去世,只剩一個哥哥。
大伯那一家子,眼裏只有錢,因為奶奶那份將資產均分給兄弟兩的遺囑,常年與父親關系不和。寄宿在大伯家的那段時間,袁午一直很納悶為何不曾遭受白眼,原來父親為了躲避追債,將剩餘的資產都轉移給了大伯。有這一層因素在,大伯絕不會主動聯系父親。
至於母親娘家那邊的關系,早已隨著母親的離世中斷多年了。
父親沒有什麽朋友,年輕的時候也一樣,家裏的大小事務都由母親做主。父親的人生,原本就只是一盞微光。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產生一切重來的念頭。
袁午走到住宅樓下,發現只有自己家窗戶亮著。濃霧之下,一片孤零零的方塊在高處泛出邊界面糊的白光。剛才離開的時候沒有關燈吧。
走上三樓,取出鑰匙插入鎖眼,手腕劇烈地顫抖,門鎖像被驅動齒輪一般哢哢作響。
袁午沒有換拖鞋,柔軟的牛筋底踩在地磚上悄無聲息。為什麽要這麽小心翼翼?明明沒有什麽需要擔心驚動的事物啊。
父親背對袁午,依舊坐在餐桌的主位上。原本放在下腹的雙手垂到了兩邊,夾在大腿外側和藤椅扶手之間。椅背的頂部是一個中段凹陷的竹枕,使頭部穩當地處於直立狀態。透過藤條的間隙可以看到脖子,好像鍍上了一層淡紫色的薄蠟。
袁午走近藤椅,蹲下身,把手伸進靠背和座面之間的空隙,撩開父親的外套下擺,在腰部位置順著皮帶摸索。父親身上不僅沒有一絲餘溫,甚至還在向外輻射寒氣。
指尖傳來金屬的觸感,袁午壓下環扣,取出一串鑰匙,然後走進臥室,用其中最小的一把成功打開了那個鎖住的床頭櫃抽屜。裏面整齊地疊放著各種證件,證件下壓著一個印有人參圖案的寬扁鐵盒。
果然,那張銀行卡躺在鐵盒中。父親會在每月十號前後將這張卡交到袁午手中。
“把錢都領出來,別剩。”
他總會這麽交代一句,這是父親對他的防備,只要每次餘額清零,袁午就沒法渾水摸魚。
父親十六歲參加工作,工齡長達四十多年。這張卡上每個月都會自動生成四千五百元的退休金,往後還會增加。現在一旦叫救護車,就什麽都沒了。
屍體不能留在家裏,鄰居會聞到氣味。
帶出去也不行,到處都有監控,就算是在大霧天的晚上,背著一個人形大小的包裹也很顯眼。
不過,這只是對於完整的屍體而言。
屍體——可以不完整嗎?一陣顫栗從心口傳來。
那時候,袁午身披喪服,托著遺照邁進火葬場大門,親戚們擡著母親的棺木跟在後面。管理員拿出一張價目表,指著第一個選項問袁午,選哪種爐子。
“有什麽區別?”若玫問身旁負責操辦喪禮的老婆子。
“平板爐便宜,不過呀——”老婆子壓低音聲,“燒得粉碎,骨灰是扒拉出來的,會和人家的混在一起。另外那個爐子高檔一點,燒完還是一副完整的骨架,你們可以進去看,自己動手把骨頭敲碎了裝骨灰盒裏。不過價格麽稍微高一點。”
若玫覺得不可思議,誰會選這麽嚇人的方式。
“哎呀,有什麽嚇人的,人死了什麽都不是。”老婆子嘿嘿地笑了起來。
屍體是物體,不是父親。如何對待物體,和如何對待父親無關,切成碎塊與化成灰燼沒有本質區別。
屍塊要丟棄在哪兒呢?埋起來?上哪兒去找適合的地方?挖掘土坑需要時間,挖得不夠深容易暴露——一場大雨,或是好奇的野狗。這不穩妥。
沈入河底吧。找些碎石,和屍塊一起封在保鮮膜內,經過河邊時隨手一扔即可。最好不要找市裏的人工河,走遠一些,到鄉下去。
袁午想到自己那個已然無法對焦,但外殼仍保有八成新的單反相機。帶著相機去鄉下采風,旁人看來只是在小河邊取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可是,沈入河底的保鮮膜時間一長會失去吸附力,然後慢慢散開,脫離了碎石的屍塊會浮起來的吧?
不,不會的。人能浮在水上是因為胸腔內存在空氣。人體的密度略小於水這個說法,是考慮了所有構成後的平均密度。一條單獨的手臂是浮不起來的。
他站起身,一邊揉捏著鼻尖,一邊在父親的臥室裏來回踱步。
真的要這麽做嗎?
袁午不斷地喃喃自語,他分不清“自語”是確切的說話聲還是內心的獨白。一直握在手裏的銀行卡變得又涼又滑,手心裏滿是冷汗。
他把卡收入錢包,剛要蓋好鐵盒,卻瞥見盒底躺著一個黃色的信封。
信封裏有一張對折的彩色打印紙,袁午拿起來,從夾縫裏掉落一張扁長的小紙條。紙條上是一個表格,上面一行寫著五個科目名稱: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下面一行是對應各科的分數。
這是袁午的高考成績單,總分高達六百九十五分。彩色打印紙是當時排名全國第五的Z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擡頭寫著“袁午同學,Z大學歡迎你”的字樣。
如果只用成績作為衡量標準,袁午的學生生涯完全可以用璀璨來形容。不止如此,這陣耀眼的光芒一直波及到袁午的工作和婚姻,直到母親去世,便瞬間熄滅。
“填報Z大的信息技術專業吧,你覺得呢?”
高考成績出來後,母親替袁午選擇方向,她認為那是當時的熱門專業。
袁午點頭說好。選什麽專業都無所謂,信息技術大概就是成天和電腦打交道吧。“你覺得呢”這四個字,袁午會像平常那樣自動過濾。
“那麽……剩餘的志願,就勾選服從院校分配吧。”母親拿著筆,在志願單的某一欄內打上勾。
服從院校分配的意思是,不再選擇Z大以外的高校,如果自己的成績沒有達到信息技術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則由Z校任意分配其他專業。除非連分數最低的專業都不夠格,否則這個方案一定能讓袁午成為Z大的學生。
“好啊。”正在看電視的袁午對著突起的玻璃屏幕回答。
母親的選擇一如既往地穩妥,沒有意外發生。
開學第一天,母親拜托熟人開車將一家三口送到學校。在寢室安頓好行李之後,父親先行離開,母親留下來等待其他三位室友全部到齊,將買來的水果和零食分給他們,聊了一個多小時後才離去。
第二天去教學樓的路上,袁午詫異地看到母親的身影。母親面朝人流相反的方向,宛如佇立在流沙中的石柱。
“你沒回去嗎?”
“看看你有沒有按時起床?”母親面帶微笑。
她在學校對面的招待所住了三個星期。這期間,除了幫助袁午規範大學生活作息之外,還通過袁午對其他三位室友的描述,加上當時的第一印象,分析出三人的性格特征,告誡袁午應該親近誰,疏遠誰,和誰應該聊何種話題,和誰絕不能觸及何種底線,諸如此類。並由此及彼,傳授袁午分析班上其他同學性格的方法。
“大學生活和中學不一樣,不是拿個好成績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嗯。”
“一半學業,一半社會生活,大學就是一個小世界。要在世界上轉得開,一定要學會和人打交道,什麽時候都是一樣,這個社會說到底,任何規則都是人說了算。”
“這樣啊……”袁午不知該說什麽。
“你的學習不會有什麽問題,這點媽媽有自信。但你也別理解成可以對此不當回事,專業能力是敲門磚,沒有這個,你連與人平等交流的機會都沒有。”
這番說辭讓袁午困惑。母親似乎將他分別對待成兩個人,分界線就在進入大學的這一刻。在這之前,同學的概念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之後則被賦予了更為覆雜的含義。
這些含義袁午終究沒有弄明白,現在也是一樣。他有時候會想,他大概是錯過了能明白的年齡。
抽屜裏再沒有別的東西,父親的存物和他的生命之旅一樣簡單。
袁午走進衛生間,拉開淋浴房的玻璃移門,低頭凝視著裏面的空間。
抱起僵硬的屍身,放平在淋浴房的地磚上——多半已經放不平了,用剪刀剪開衣服,面對全身藍紫色的皮膚,第一刀應該從哪兒切下去呢?
想象嘎然而止,袁午覺得自己下不了手。他跪坐下來,十指深深插入發際。
不行,果然還是不行。報警吧,然後通知大伯,他願意怎麽處理,願意花多少錢辦喪事隨他說了算。自己只要在遺像旁靜坐兩天,待火化之後,捧著骨灰盒放入安息堂就沒事了。
沒事了?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過呢?
袁午跪在地上無聲地嚎叫起來,腰腹間的肌肉極力收縮,額頭抵住了面前的墻壁。
墻壁上的瓷磚光滑透亮,成了一面陰暗的鏡子。袁午呆呆望著其中反射的景象:一個面如死灰的人,像是被縛住了手腳,正試圖以頭部破墻而出。
漸漸地,他被“鏡子”裏的影像震住了。他忽然想到什麽,像只受驚的瘋狗倒退著爬了一段距離。
沒錯,這是後來裝修時才加砌的墻體,目的是為了包住兩根位於墻角的下水管。但是,只是為了包住下水管是不需要這麽寬的,砌到現在的距離完全是為了跟齊淋浴房的寬度。
袁午從書房搬來一把椅子,站上去頂開角落的鋁扣板,將頭探入吊頂上部的空間。不出所料,這堵墻的高度只到吊頂為止,上方裸露出兩根白色的圓管。
燈光從方形的缺口投射上來,袁午看得清清楚楚,圓管緊貼著墻角,這堵墻至少還有五十公分的多餘寬度。他縮回腦袋彎下腰,張開手指丈量墻體的厚度,超過了二十公分。這裏面隱藏著一個半個書櫃大小的空間!足夠了!
袁午欣喜若狂,從椅子上跳下來,豎起食指在下巴前不停地上下晃動。
太好了,這太好了!我們就靜靜地躲在這裏,誰也發現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