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
關燈
小
中
大
2(上)
是的,南山的真名叫劉奉山,她還有個姐姐,叫劉奉第。但這只是姐妹倆上學要用的漢名,村裏人還是叫她們“華妹”和“十一”,分別來源於她們的彜族名字“紮十月華”和“紮十一惹”。
南山一直覺得,“紮十一惹”比“劉奉山”好聽一百倍,卻一直沒有去改名字,至於為什麽,她自己也沒搞明白,就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結果拖到現在也沒有改得了。
如今,劉奉山卻不再厭惡這個名字了,或者說她不會再註意這個名字了。她不再需要這個大名,她有了別的名字,“南山”已經成為了她的社會代號。
“第十屆青橄欖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公布了 3 部獲獎作品,它們分別是《尋找金福真》(作者:南山)......”
這條短短的新聞被她截圖保存在相冊裏,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獎項獎金有 48 萬,她可太知足了,現在她兜裏 4800 塊都拿不出來。
要知道,寫作行業的收入是最畸形的金字塔,頂端作家每年拿的是千萬版稅,然而金字塔的底端,多得是日更 6000 字每個月拿 1200 塊平臺保底的網絡寫手,如果不小心沒有搞懂平臺規則,那一個月 600 也是有可能的。
南山還算這個金字塔裏不那麽慘的人了,畢竟是出過一本書,連帶著別的,多多少少能掙一點。其實她原來也攢到過 10 萬塊錢,但是這 10 萬塊錢到底上哪兒去了,怎麽就沒有了,連麥子都不知道,怎麽問她都不說。
倒是老老實實在招投標公司打工的麥子,還能時不時地能接濟一下她。
48 萬,48 萬啊,對南山來說,這筆錢來得太及時,太有必要了。在去北京的飛機上,她裝模作樣戴上眼罩,其實根本沒法入睡,她的心裏在想各種事情,甚至已經規劃好了怎麽花這筆錢:
首先,領獎回來第一件事情,約上麥子去她最喜歡的西班牙餐廳吃頓好的,吃,往撐了吃,想吃啥吃啥;
然後和麥子去買裙子,每人十條,不要的是孫子;
再之後,去麥子租住的小區隔壁,新開的二期,把首付付了。疫情影響加上政策調控,那個小區原來 1 萬 7,現在只要 1 萬 1 了,她盤算好了,現在買的話正是好時候。90 平兩室一廳,99 萬,首付款只要 20 萬,她去把首付給了,從此倆人就再也不用租房子了......
想到這裏,南山忍不住咧開嘴嘿嘿嘿笑起來,幸虧有口罩遮著,她尷尬地咳了一下,繼續假裝睡覺。
陳編輯說的好日子確實在後頭,一切都像一個美麗的夢境,南山去了北京,在一片掌聲中領了獎,拍了幾百張自拍給麥子發去。她見到了一大堆想都不敢想的大作家,還吃了涮羊肉,在故宮轉了又轉,還去鉆了墳包,啊不對,是去游覽了皇陵。
有太多人熱情地來加她的微信,他們親熱地摟著她的肩膀合照,叫她“小南”,誇她“整個人都很有靈氣,難怪能寫出來這樣好的作品”。
有那麽一瞬間,南山覺得自己像是融進了某個,從未想過的,只稀疏在意識裏出現過那麽一兩回的圈子。
她覺得自己像是變了,在那一刻,她脫離了自己的過去的一切,成為了另一個人。她身體從和陳姐一起坐上飛機飛往北京那天起,就飄飄忽忽,飄飄忽忽,飄飄忽忽,一直沒有落下來過。
更好的事情還在後面,公司給她配了一個版權代理,陳編輯又帶她去見了很多人,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她根本來不及記住那些人的名字。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竟然真的被安排接受了專訪,題目就叫“青橄欖最年輕女性得主南山——小人物的困局是全中國人的困局”。
南山根本沒想過“全中國人”這種概念,她無法理解為什麽一本書要和“全中國人”扯上關系,但是她不在乎。
她現在沒空在乎這些。
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受訪者坐在燈下是很熱的;她第一次知道,電視采訪和報紙區別大得多得多;她覺得提問的主持人長得真好看;她還看到現場有兩個工作人員在偷偷地用手機拍照,她一邊回答對面主持人的問題,一邊悄悄咪咪挺直了背部。
接受完訪問,南山又和一些不知道是什麽人的人吃了飯,又去參觀了那些名牌大學,還有學生來和她合照。
這可真是太夢幻了,她在北京的幾天,每一天都有人陪著,每一頓都吃得很美,北京的秋天真是漂亮,那些銀杏樹,把自己打扮得金燦燦的,可不就在等著南山來看它們嘛!
她又自拍了幾百張,給麥子信息轟炸。
這趟領獎之旅,她帶著足夠多的興奮勁兒和土氣,完全顧不上在乎別人的目光,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把麥子想做的事情也一股腦地做了一遍。
唯獨有一件事情她一直沒有做:既沒有沒通知家裏人,也沒有發朋友圈。
回昆明之前的那個晚上,陳編輯到酒店房間交代了她幾件事情,主要還是讓她回去以後別光顧著玩,要把下一本書的大綱、細綱趕緊拿出來。
臨走時,她對南山說:“一定要穩住,冷靜一點,穩住。以後能不能成,就得靠你自己了。”
第二天一大早,鬧鐘響起來,南山得趕飛機回昆明了。
她爬起來飛快地收拾好東西,急匆匆到酒店大堂,並沒有人在等她。手機裏一條信息也沒有,沒有人和她告別,那些新加上的人,只是各自發著一些私人的內容,沒有一個人和她說“下次再見”。
她打開對話框,問陳編輯,“您今天不來了嗎?”
“喲,今兒可太忙了,你自己叫個車去機場吧。”
她楞了一下,像是沒想到會這樣,笨拙地拖著行李去門口等車。
酒店大堂人來人往,機場卻沒有什麽人,南山自己拿著行李和核酸檢測報告,落寞地坐在候機廳窗邊的座位上。
她還以為,她以為......唉,現在看來,前幾天的生活真的好像一個夢。
原來不是領了獎,獎金就立刻打進卡裏的;原來得了獎也並沒有什麽了不起,世界上的獎項太多了,人們的眼睛根本關註不過來了;原來命運並沒有什麽“巨大的改變”,充其量就算,中了刮刮卡?中了 10 次再來一瓶?
我們當然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可南山不知道,突然的落寞讓她再度習慣性地審視起自己來。
“我說的話一定很傻,我做的事一定很好笑,那些北京人指不定怎麽笑我,他們一定會笑我的吧?我為什麽要表現得那麽土氣啊!那些真正的作家肯定不會承認我的,他們一定覺得我不該拿這個獎......我再也不想來北京了!”
就在這時候,一個電話打進來,南山擡起屏幕看了看,皺了一下眉頭,還是不情願地接了起來。
“姐”
“麥子說你得獎了?”
“嗯”
“怎麽不跟家裏說說?”
“不是什麽大獎......”
“我查過了,青橄欖挺大的獎啊,你啊,摸這麽多年可算摸出來一點名堂了,你也不和我們說。我剛才告訴爸媽,他們都高興壞了,說要在家裏請客。”
南山痛苦地揉了揉眉心,“請客就別了吧......”
“爸媽高興一下嘛......放心吧,不叫你出錢,你姐夫出,說是買個羊,買個豬,到時候把親戚都叫來,熱鬧熱鬧。”
“不是,我不是說錢......”
“好了好了不說了,你到昆明了聯系我,我這邊時間安排一下,定下來日子再告訴你,到時候去接你一起回劉家山。”
華姐還是一樣的愛做主,南山覺得有點累,把腦袋墊在椅子上,雙腿直直地打開,張得開開的,手癱在兩邊的座椅上,從空中往下看,就像一個泡了水的紙人。
她知道姐姐為什麽要安排這麽一出。
姐姐學校好,是重一本院校,大學一畢業就和姐夫結婚了,倆人在市中心住著大房子,孩子也聰明可愛,家裏的事情爸媽都會先問問她的意見。與其說是問她的意見,其實就是問姐夫的意見。
南山在這個家裏,就像不存在,只有過年的時候,親戚朋友會註意到她,然後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重覆那幾句話,“報社多好的工作呀,幹嘛要辭職呀?”“你的學歷不比你姐姐,大專生能就業就很不錯了”“什麽時候像你姐姐一樣,找個好老公,讓你爸媽抱外孫才行啊”“聽你媽說你是作家,怎麽還沒有買房子呀?”
這些話南山聽了一遍又一遍,爸媽和姐姐也聽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她媽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是在一邊陪笑,並不會說什麽別的。而姐姐每一次都會在廚房或者馬圈旁,又或者是進房間前,突然對她說:
“靠點譜吧,要是我一個人要負責爸媽的晚年,我會很苦的。”
所以,或許對於他們來說,這場客,是非請不可的吧。作為家裏“比較沒有用的那個女兒”,她並沒有肯定或者否定的權利。
麥子也打電話來了。
“你姐是不是給你打電話了?”
“嗯,說要回老家請客......你幹嘛非要告訴她呀?”
“我就知道她會這樣說。你可冤枉我了,是她自己不知道在哪兒看到的,說看到你領了一個什麽獎,問我是不是,我才說的......”
“那我和你說件事你別傷心啊”
“什麽事?”
“獎金還沒發到手呢”
“哎呀我以為你要說什麽呢,嚇我一跳。別著急嘛,總會發到手的。你幾點鐘落地?我坐地鐵來接你。”
“別了吧,難不成你要請假呀?我自己回來就行了,你下班來我家吧!花妹還好嗎?”
“好著呢好著呢,一天一根貓條伺候著,能不好嘛。”
“我登機啦,下班來我家哈!我給你帶了稻香村還有故宮文創周邊嘿嘿嘿!”
接完麥子的電話,南山的心情好多了,認識二十年了,好像只有麥子有這樣的魔力,能夠讓她瞬間開心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是的,南山的真名叫劉奉山,她還有個姐姐,叫劉奉第。但這只是姐妹倆上學要用的漢名,村裏人還是叫她們“華妹”和“十一”,分別來源於她們的彜族名字“紮十月華”和“紮十一惹”。
南山一直覺得,“紮十一惹”比“劉奉山”好聽一百倍,卻一直沒有去改名字,至於為什麽,她自己也沒搞明白,就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結果拖到現在也沒有改得了。
如今,劉奉山卻不再厭惡這個名字了,或者說她不會再註意這個名字了。她不再需要這個大名,她有了別的名字,“南山”已經成為了她的社會代號。
“第十屆青橄欖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公布了 3 部獲獎作品,它們分別是《尋找金福真》(作者:南山)......”
這條短短的新聞被她截圖保存在相冊裏,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獎項獎金有 48 萬,她可太知足了,現在她兜裏 4800 塊都拿不出來。
要知道,寫作行業的收入是最畸形的金字塔,頂端作家每年拿的是千萬版稅,然而金字塔的底端,多得是日更 6000 字每個月拿 1200 塊平臺保底的網絡寫手,如果不小心沒有搞懂平臺規則,那一個月 600 也是有可能的。
南山還算這個金字塔裏不那麽慘的人了,畢竟是出過一本書,連帶著別的,多多少少能掙一點。其實她原來也攢到過 10 萬塊錢,但是這 10 萬塊錢到底上哪兒去了,怎麽就沒有了,連麥子都不知道,怎麽問她都不說。
倒是老老實實在招投標公司打工的麥子,還能時不時地能接濟一下她。
48 萬,48 萬啊,對南山來說,這筆錢來得太及時,太有必要了。在去北京的飛機上,她裝模作樣戴上眼罩,其實根本沒法入睡,她的心裏在想各種事情,甚至已經規劃好了怎麽花這筆錢:
首先,領獎回來第一件事情,約上麥子去她最喜歡的西班牙餐廳吃頓好的,吃,往撐了吃,想吃啥吃啥;
然後和麥子去買裙子,每人十條,不要的是孫子;
再之後,去麥子租住的小區隔壁,新開的二期,把首付付了。疫情影響加上政策調控,那個小區原來 1 萬 7,現在只要 1 萬 1 了,她盤算好了,現在買的話正是好時候。90 平兩室一廳,99 萬,首付款只要 20 萬,她去把首付給了,從此倆人就再也不用租房子了......
想到這裏,南山忍不住咧開嘴嘿嘿嘿笑起來,幸虧有口罩遮著,她尷尬地咳了一下,繼續假裝睡覺。
陳編輯說的好日子確實在後頭,一切都像一個美麗的夢境,南山去了北京,在一片掌聲中領了獎,拍了幾百張自拍給麥子發去。她見到了一大堆想都不敢想的大作家,還吃了涮羊肉,在故宮轉了又轉,還去鉆了墳包,啊不對,是去游覽了皇陵。
有太多人熱情地來加她的微信,他們親熱地摟著她的肩膀合照,叫她“小南”,誇她“整個人都很有靈氣,難怪能寫出來這樣好的作品”。
有那麽一瞬間,南山覺得自己像是融進了某個,從未想過的,只稀疏在意識裏出現過那麽一兩回的圈子。
她覺得自己像是變了,在那一刻,她脫離了自己的過去的一切,成為了另一個人。她身體從和陳姐一起坐上飛機飛往北京那天起,就飄飄忽忽,飄飄忽忽,飄飄忽忽,一直沒有落下來過。
更好的事情還在後面,公司給她配了一個版權代理,陳編輯又帶她去見了很多人,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她根本來不及記住那些人的名字。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竟然真的被安排接受了專訪,題目就叫“青橄欖最年輕女性得主南山——小人物的困局是全中國人的困局”。
南山根本沒想過“全中國人”這種概念,她無法理解為什麽一本書要和“全中國人”扯上關系,但是她不在乎。
她現在沒空在乎這些。
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受訪者坐在燈下是很熱的;她第一次知道,電視采訪和報紙區別大得多得多;她覺得提問的主持人長得真好看;她還看到現場有兩個工作人員在偷偷地用手機拍照,她一邊回答對面主持人的問題,一邊悄悄咪咪挺直了背部。
接受完訪問,南山又和一些不知道是什麽人的人吃了飯,又去參觀了那些名牌大學,還有學生來和她合照。
這可真是太夢幻了,她在北京的幾天,每一天都有人陪著,每一頓都吃得很美,北京的秋天真是漂亮,那些銀杏樹,把自己打扮得金燦燦的,可不就在等著南山來看它們嘛!
她又自拍了幾百張,給麥子信息轟炸。
這趟領獎之旅,她帶著足夠多的興奮勁兒和土氣,完全顧不上在乎別人的目光,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把麥子想做的事情也一股腦地做了一遍。
唯獨有一件事情她一直沒有做:既沒有沒通知家裏人,也沒有發朋友圈。
回昆明之前的那個晚上,陳編輯到酒店房間交代了她幾件事情,主要還是讓她回去以後別光顧著玩,要把下一本書的大綱、細綱趕緊拿出來。
臨走時,她對南山說:“一定要穩住,冷靜一點,穩住。以後能不能成,就得靠你自己了。”
第二天一大早,鬧鐘響起來,南山得趕飛機回昆明了。
她爬起來飛快地收拾好東西,急匆匆到酒店大堂,並沒有人在等她。手機裏一條信息也沒有,沒有人和她告別,那些新加上的人,只是各自發著一些私人的內容,沒有一個人和她說“下次再見”。
她打開對話框,問陳編輯,“您今天不來了嗎?”
“喲,今兒可太忙了,你自己叫個車去機場吧。”
她楞了一下,像是沒想到會這樣,笨拙地拖著行李去門口等車。
酒店大堂人來人往,機場卻沒有什麽人,南山自己拿著行李和核酸檢測報告,落寞地坐在候機廳窗邊的座位上。
她還以為,她以為......唉,現在看來,前幾天的生活真的好像一個夢。
原來不是領了獎,獎金就立刻打進卡裏的;原來得了獎也並沒有什麽了不起,世界上的獎項太多了,人們的眼睛根本關註不過來了;原來命運並沒有什麽“巨大的改變”,充其量就算,中了刮刮卡?中了 10 次再來一瓶?
我們當然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可南山不知道,突然的落寞讓她再度習慣性地審視起自己來。
“我說的話一定很傻,我做的事一定很好笑,那些北京人指不定怎麽笑我,他們一定會笑我的吧?我為什麽要表現得那麽土氣啊!那些真正的作家肯定不會承認我的,他們一定覺得我不該拿這個獎......我再也不想來北京了!”
就在這時候,一個電話打進來,南山擡起屏幕看了看,皺了一下眉頭,還是不情願地接了起來。
“姐”
“麥子說你得獎了?”
“嗯”
“怎麽不跟家裏說說?”
“不是什麽大獎......”
“我查過了,青橄欖挺大的獎啊,你啊,摸這麽多年可算摸出來一點名堂了,你也不和我們說。我剛才告訴爸媽,他們都高興壞了,說要在家裏請客。”
南山痛苦地揉了揉眉心,“請客就別了吧......”
“爸媽高興一下嘛......放心吧,不叫你出錢,你姐夫出,說是買個羊,買個豬,到時候把親戚都叫來,熱鬧熱鬧。”
“不是,我不是說錢......”
“好了好了不說了,你到昆明了聯系我,我這邊時間安排一下,定下來日子再告訴你,到時候去接你一起回劉家山。”
華姐還是一樣的愛做主,南山覺得有點累,把腦袋墊在椅子上,雙腿直直地打開,張得開開的,手癱在兩邊的座椅上,從空中往下看,就像一個泡了水的紙人。
她知道姐姐為什麽要安排這麽一出。
姐姐學校好,是重一本院校,大學一畢業就和姐夫結婚了,倆人在市中心住著大房子,孩子也聰明可愛,家裏的事情爸媽都會先問問她的意見。與其說是問她的意見,其實就是問姐夫的意見。
南山在這個家裏,就像不存在,只有過年的時候,親戚朋友會註意到她,然後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重覆那幾句話,“報社多好的工作呀,幹嘛要辭職呀?”“你的學歷不比你姐姐,大專生能就業就很不錯了”“什麽時候像你姐姐一樣,找個好老公,讓你爸媽抱外孫才行啊”“聽你媽說你是作家,怎麽還沒有買房子呀?”
這些話南山聽了一遍又一遍,爸媽和姐姐也聽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她媽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是在一邊陪笑,並不會說什麽別的。而姐姐每一次都會在廚房或者馬圈旁,又或者是進房間前,突然對她說:
“靠點譜吧,要是我一個人要負責爸媽的晚年,我會很苦的。”
所以,或許對於他們來說,這場客,是非請不可的吧。作為家裏“比較沒有用的那個女兒”,她並沒有肯定或者否定的權利。
麥子也打電話來了。
“你姐是不是給你打電話了?”
“嗯,說要回老家請客......你幹嘛非要告訴她呀?”
“我就知道她會這樣說。你可冤枉我了,是她自己不知道在哪兒看到的,說看到你領了一個什麽獎,問我是不是,我才說的......”
“那我和你說件事你別傷心啊”
“什麽事?”
“獎金還沒發到手呢”
“哎呀我以為你要說什麽呢,嚇我一跳。別著急嘛,總會發到手的。你幾點鐘落地?我坐地鐵來接你。”
“別了吧,難不成你要請假呀?我自己回來就行了,你下班來我家吧!花妹還好嗎?”
“好著呢好著呢,一天一根貓條伺候著,能不好嘛。”
“我登機啦,下班來我家哈!我給你帶了稻香村還有故宮文創周邊嘿嘿嘿!”
接完麥子的電話,南山的心情好多了,認識二十年了,好像只有麥子有這樣的魔力,能夠讓她瞬間開心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