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56章 第 156 章

關燈
第156章 第 156 章

“盡管原因紛繁覆雜, 然而歸根結底,乃是西涼之地著實太過貧瘠,生存資源極度匱乏。

所以此地叛亂反覆不斷,即便是賢明之臣在此治理, 仍可能遭遇羌人的頻繁反抗。

究其根本, 不過是民眾吃不飽飯罷了。

故而, 教化之事此時並非緊迫之事。唯有讓此地之人先行吃飽穿暖,其他事宜方可談及。”

羌人和匈奴人還有點區別, 匈奴人能夠團結在一起, 構成一個龐大的聯盟, 羌人卻是能分散成諸多不同的部落, 完全不能整合在一起。

不僅如此,在羌人的眼裏面, 忠誠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他們有時候會跟著強大的羌王征戰漢軍,有時候又會投降於漢軍討伐羌人部落,並不覺得這是在攻打自己的族人。

簡而言之,誰出手大方就跟誰混, 哪怕是攻打自己部落的兄弟姐妹。

畢竟在他們的觀念裏面, 反覆叛亂這種事情不過是家常便飯,誰強大就跟誰。

所以馬騰和韓遂能夠在涼州這邊穩做一個軍閥頭子,這跟他們對下面的人大方是脫不了關系的。

而董卓當年也是用這種方法籠絡了大批的羌人加入西涼軍。

那時候他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有羌人上門來直接殺頭牲畜來招待客人,這就讓羌人覺得豪爽夠義氣了。

這樣的性格,自然會讓人覺得有些難以治理。

然而究其根本原因, 不過是太窮太苦了,所以賤命一條, 誰給口飯吃就跟誰混。

“那麽大王接下來打算如何治理?”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時制宜、入鄉隨俗、順勢而為。

奉孝,其實羌人已然漢化過半, 他們早就在學習漢人種植糧食,只不過涼州這片土地太過貧瘠罷了。

倘若日後年年家中有餘糧,他們自然會珍惜自己這條小命,不會因某個羌王鼓動造反,便有一堆人紛紛響應。

人的本性便是如此,若造反帶來的後果是破壞安逸的生活,沒人願意這般行事。

所以,過一陣子該讓商隊過來了,讓這邊的人把錢幣兌換成大昭通寶,讓他們開始習慣用錢幣買賣。”

統一錢幣這事兒,這是每次控制一個地方之後都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過隨著地盤擴大,再加上之前又有小錢的濫發,所以從關中之地開始,兌換換錢幣的政策出現了變化。

普通人的存款不會超過一萬錢,所以這些都可以兌換。

超過一萬錢以上的商戶士族豪強,那就不是按照幣值來兌換了,而是按照銅含量來兌換,然後給他們換成金餅。

楊秋現在還真的不缺金子,銅礦,金礦,銀礦都很多,這幾年開采出來的金銀礦物也非常多。

但是通行的錢幣主要是以銅為主,所以楊秋缺的是銅。

她寧願給那群富裕的人兌換金子,把那些含銅的錢幣收回來融化重新鑄造,也不要給這群人兌換上萬的錢幣。

畢竟這群人最後很有可能帶到自己墓地裏面陪葬,這不是讓市面上流通的銅更少了嗎?

所以關中之地的豪強和士族在這個政策上接受得很快,畢竟兌換成金餅也不虧。

這也是關中暫時沒什麽亂子的原因。

所有政權想要安穩過渡,主要是保證下面大部分人的利益沒有受損。

高層殺幾個其實影響不大,但是中下層地主是這個世界上的主要人群。

承認了他們的財富擁有權,這才不會激起大面積的怨氣。

當然,未來改變賦稅政策的時候恐怕會出點亂子。

不過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看到時候誰的手段更強。

“據我所知,羌人這邊還習慣於以物換物,大王讓他們習慣於用錢幣,這個舉動是讓他們增加昭國的認同感嗎?”

當然會有這個作用,統一貨幣帶來的影響是會很大的,尤其是對偏遠之地的人而言。

而讓一個以物易物的群體習慣於用貨幣,這幾乎能改變他們的政治結構。

因為羌人還習慣於部落團結在一起,就連財富都是共享的,這樣部落的羌王會剝削一大部分財產,但另一部分相當於公有。

這是因為他們抵抗風險的能力太低,只有互幫互助才能生存。

當個人的私人財產開始增多之後,是人都會生出私心,因為私人財產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會帶來血淋淋變革的事情。

只要富裕了,沒人願意再被上面的部落管理者剝削壓迫。

只有經濟才能改變這邊的部落結構。

“奉孝,待涼州之事解決,你去與田孟舉談一談錢幣之事,他如今專註於昭國每年的財政狀況。

當年管子的理財之策、食貨之政,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效用。我推測,再過幾年,便可以對關東之地施用類似之策了。”

此時的關東之地是什麽情況呢,曹操正帶著自己的軍隊在兗州攻城掠地,因為有胡軫的投靠,所以曹操現在手握一支強大的騎兵。

騎兵對步兵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再加上劉岱打仗的能力實在比不上曹操,所以劉岱這一方可謂是節節敗退。

兗州的士族看劉岱打仗能力不行,都已經開始悄悄投曹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陳宮這個兗州名士的投靠,直接拉攏了大半士族背叛劉岱。

畢竟在這亂世之中,大家看的都是實力,誰打仗能力強,誰就能保護他們的財產,眼下曹操就是最好人選。

之前和劉岱眉來眼去,那是以為此人能夠像光武帝那樣橫掃天下,博一個從龍之功。

如今看來,希望已經不大了,自然只能趕緊另投他人。

而豫州這一邊,對方也在征戰。

袁術這邊整合了自己的力量北上進攻,想要攻打豫州。

豫州天子劉寵親自指揮作戰,雙方各自試探了幾次,然後出動了一次大規模的作戰。

在這一次征戰當中,豫州這邊小勝一場。

劉備帶領著一千多個士兵在最後時刻擊潰了對方的陣型,所以劉備,關羽,張飛立即得到了劉寵這位天子的重用。

至於北方的冀州,那自然還在跟昭國這邊對戰。

所以整個中原地區都陷入了戰亂之中,有點能力的人不是往南逃就是往昭國逃。

眼下大家都覺得中原這個地方太危險了。

因此荊州得了一個便宜,畢竟中原之地的人往南逃確實更加方便。

劉表確實沒有能力北上擴張,不過他倒是有能力把荊州治理好,至少荊州的百姓不像中原地區那樣流離失所。

不過,劉表其實也是有煩惱的。

當初南下逃亡的李傕郭汜最後選擇了往南走,所以最後這些西涼軍就進入到了荊州北邊的南陽。

眼下這兩人正在和袁術還有劉表周旋,就看誰願意接納他們這群西涼軍。

當然若是不接納,人家就帶兵打過來,目前還在談判中。

所以秋收這個季節,所有諸侯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備戰。

此時,已經和昭國這邊對峙了一個月的袁紹,剛剛得到了關中那邊傳過來的消息。

昭王突襲涼州,韓遂被殺,馬騰投降,眼下昭國的大軍已經一大半都開到了涼州。

想必下一個月再傳消息之時,應該就是昭國已經徹底控制涼州之時。

“難怪過去這一個月,昭國軍隊並未全力迎敵,每次僅派出小部分軍力與吾等作戰。

原是掩人耳目,意取涼州。吾等倒是免費為其演了一場戲!”

袁紹的聲音明顯染上了怒氣,因為很明顯,昭國根本就沒有把他們冀州當成對手,反而集中兵力在對付涼州。

換句話說,他袁紹根本就沒有被昭國放在眼裏。

作為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如今又是一方大諸侯,這樣的輕視自然是讓人無法忍受的。

“主公,昭國之人自視頗高,輕視吾等冀州兵卒。如今,恰是進攻之良機!

戰場之上,最忌輕敵,昭國如今顯然犯了此大忌。

我冀州兵強馬壯,只需依計劃行事,昭國必定會中計。”

說話的人是麯義。

過去這一個月,雙方有來有往的試探了幾次,都沒有動用全力作戰。

這拖拖拉拉的作戰方式讓麯義很不爽快,他早就想和昭國的軍隊進行一場正面的對決了。

除此之外,也是為了趕緊在袁紹這裏立下軍功。

畢竟麯義是從韓馥那裏投降過來的,若不趁此機會做出點成績,以後很難受到重用。

“主公,不可行之。過去一月,雖與昭國作戰之際,我軍未吃敗仗,然亦未獲大勝。

昭國派來的軍隊,兵甲鋒利,兵卒卻略顯生澀,更似新兵。然則昭國精銳之軍眾多,過去一月派出新兵作戰,顯然是刻意拖延時間。

若此時我等全力進攻,對方必定轉變作戰方式,全力應對。昭國現今實力強大,不可硬敵!”

說話的人是田豐,之前他是支持和昭國正式打上一場的,只有在戰場上才能見真章,

更何況他們之前想要利用昭國多年強大沒吃敗仗的經歷,誘使對方進入陷阱。

然而過去這一月的經歷,即使昭國的新兵輸了幾次,但並不是什麽嚴重的敗仗,反而讓田豐察覺對方在歷練新兵。

這樣的昭國怎麽可能會按照他們的計劃中計?

若是大面積作戰,他們冀州軍可能會大敗一場,所以田豐直接對麯義的作戰策略進行了反對。

“還未上戰場,豈可先言敗?田元皓,你若是懼怕昭國,不若現在就趕回你的老家去做個鄉野之人?何必在此處耽誤主公大計!”

這次開口的人是逢紀,一開口就滿是進攻之意。

這兩人,田豐是冀州人,逢紀是南陽人,一個屬於冀州派系,一個屬於袁紹的元從派,從一開始就兩邊派系不和,時時刻刻都有所針對。

這當然是因為冀州和南陽的人利益不相合,畢竟大家老家不一樣,想要的東西自然也不一樣。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看袁紹的眼色。

若是袁紹的元從派和冀州派親密無間,那袁紹還當什麽老大,直接就被架空得了。

袁紹想要玩平衡,下面的人自然也要選擇派系站好。

所以這種針對直接體現在了軍政還有內政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田豐和逢紀發話之後,其他人也紛紛跟著吵了起來,一群人直接吵得不可開交,甚至直接吵出了火氣,開始在言語當中攻擊人。

“夠了!吵架能吵出什麽結果來?眼下最大的問題是,若要作戰,如何方能保證此次作戰損失最小。

至於必勝這種想法,我想大家都不曾有。若是不作戰,那麽又該以何種方法與昭國和談,從而獲得最大利益。

這才是你們該討論的問題,都給我回去好好思索,明天再來此處。”

這番話一說出來,眾人就明白袁紹的想法了。

很顯然,袁紹也沒想好接下來是撤退還是繼續作戰。

那麽接下來兩邊的意見就很重要了,直接決定袁紹最後會聽從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