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第 61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61章 第 61 章
張角目光深沈的看著自己這個弟弟, 他當然明白對方的不甘心。
可是這世上的事情,從來就是這樣艱難重重,無法盡如人意。
如今能夠保存黃巾軍大部分力量,這已經是他費盡全力獲取的結果了。
不然若按照之前的計劃來, 繼續固守在冀州幾座城池, 不過是最後死傷殆盡而已, 於是張角對自己這個弟弟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三弟,你還記得我們最初的目的是什麽嗎?”
最初的目的, 那時候是什麽呢?
張寶也沒想到兄長會問這麽久遠的一個問題, 那好像是太久之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和兄長傳授道義, 治病救人, 然後發現這世上的病人根本治不完。
於是他們兄弟發現,問題的根源不是疑難雜癥, 而是在於所有人都不能吃口飽飯。
可為什麽吃不了一口飽飯呢?三兄弟漸漸發現是這些官吏有問題,是天子昏庸,是這世道昏暗。
所以他們三兄弟立下了一個決心,那就是推翻這個昏暗的世道。
於是努力了十餘年, 這才聚集了這麽多太平道信徒, 然後組織起了一股龐大的勢力,決定在這個甲子年造反,推翻這昏暗的朝廷。
可是現在兄長做的事情竟然是放棄。
“兄長,當然是推翻這個世道,這不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望嗎?我知道之前輸了敗仗, 兄長對黃巾軍接下來沒有信心。
我也知道當時兄長的決定是對的,放棄對抗, 這才能保住大部分人的命。
可是未來呢,難道我們就這樣茍延殘喘, 就這樣放棄推翻這個世道嗎?”
這件事情之前一直沒來得及和兩個弟弟細談,因為當時要忙著轉移黃巾軍,而當時漢軍又在後面追殺。
所以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一直在打仗,畢竟這樣大面積的人轉移,這一條路不可能平安順遂。
如今大部隊已經轉移到深山裏面,兄弟們這才可以坐下來細聊。
不能讓弟弟誤會自己的決定,於是張角看向了二隊張梁。
“二弟,你也是作如此之想嗎?”
張梁點頭。
“兄長,我明白你的眼光能看得更遠,做出這種決定,自然是因為這是當下最有利於我們的方案。
可是我們是活下來了,但未來怎麽辦?老弱婦孺可以轉移到楊家軍那裏,我也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安穩的日子可以過。
但我們這些黃巾軍呢,難道以後就躲在大山裏面,再也不敢和漢軍正面對抗?
那我們的願望豈不是再也沒辦法實現,留著這條命,到時候餘生有何意義?”
看來不把未來的計劃交代清楚,接下來豈不是要和兩個弟弟們離心了。
於是張角拍手讓弟弟們坐在旁邊,接著說出了他和楊秋當時商量的計劃。
“你們二位可知道子胥之謀?”
張寶和張梁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都回想起了這位春秋人物,但還是有點沒有理解張角的意思,於是張寶開口了。
“兄長,可否明說?”
“昔日,伍子胥獻策於吳王,言楚國執政者不和,可乘此機,分兵三路,以一路擾敵,敵必出應,我出則彼歸,彼出則我覆,如此則楚軍疲於道路,終至吳國之霸業成。此乃疲兵之策,亦游擊戰法。”
“漢高祖一統天下時,曾特設游擊將軍,行此游擊戰術。今我黃巾軍勢弱,若固守城池,與漢軍正面相抗,敗局則註定。
因此,退入大山,非為茍延殘喘,實乃換法而戰。此游擊戰法,更加具有主動性,戰場之局,將由我輩掌控。
敵進我則退,敵駐我則擾,敵疲我則打,敵退我則縮,使漢軍疲於奔命。
再令黨人與宦官之徒自相爭鬥,削其力,則漢軍之精銳,將為我等所耗!
“待黨人與宦官之徒鬥至兩敗俱傷,正是我黃巾軍乘虛而入之時,屆時吾等可率大軍前去決戰!”
當然,這屬於理想情況,並不是那時候帶著大軍出去,就能一決勝負。
戰爭的時機要憑借局勢來作決定的,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麽局面發生?
當初楊秋對張角勸說的時候,就說了未來是不斷變化的,不存在一場決戰就能定勝負的局面,
最好是步步蠶食漢軍的土地,然後一步步占領越來越多的地方,到時候讓漢朝再也沒有力量反抗,那時候才能一戰定天下。
不過眼下勸說兩個弟弟,倒也沒必要把未來說得那麽悲觀。
所以張角這一番話術一說出來,張寶和張梁瞬間對視了一眼,這倒是個好方法。
原以為兄長是沮喪退縮了,原來是另有戰術。
“兄長,是我目光短淺,原來兄長另有丘壑,這游擊戰聽著倒是頗有道理。
我等黃巾軍現在可以暗自積攢實力,然後不斷襲擾漢軍,時機成熟之時,那就是我等黃巾軍推翻這個朝廷的時候了!”
張寶這番話一說出來,張角瞬間欣慰地笑了。
其實他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身體正在逐漸衰敗。當初楊秋也對他明說過,他的壽命已經不長。
所以張角只希望能安排好黃巾軍的退路,哪怕他隱隱察覺到,楊家軍未來很有可能吞噬黃巾軍,不過張角現在已經不介意了。
是叫黃巾軍還是叫楊家軍?這並不重要。
關鍵是他帶領的這群人並沒有死在漢軍的刀鋒下,反而可以暗中積攢實力,完成他最初的夢想。
他想,楊家軍絕對能建立一個更好的世道,至少比他當初設想的未來要更好。
但兩個弟弟們暫時也許無法理解,不過等他們未來和楊家軍合作時日愈久,想必他們自然能發現,未來更光明的路到底是什麽!
不過接下來,張角決定和井陘關負責看守的人談判的計劃暫時被擱置了。
因為楊秋這邊突然傳信過來,讓他們留在原地駐守,而楊秋有另外的方法幫助他們通過井陘關。
此時此刻,楊秋帶領著自己的部分軍隊來到了陽曲縣。
之所以來這裏,那是因為最開始的計劃出現了問題!
原本計劃是黃巾軍是從井陘關通過,然後到達太原郡的陽曲縣這邊,之後再北上雁門郡。
當然,這個過程采取了利益交換的方式。
黃巾軍那邊給予錢財,然後負責看守關隘的人放人通過,畢竟之前已經和太原郡這群世家大族談好這筆交易了。
到時候人到了給錢就行。
當然光給錢,這群人也不會幹這麽冒險的事情,主要是楊家軍做出了南下的威脅。
若是不放人通過,楊秋就率領軍隊南下進攻,並且還用王澤和令狐邵的性命作威脅。
畢竟令狐家族和王氏家族在太原郡舉足輕重,而另外幾個其他家族都基本和這兩個家族都有姻親關系。
所以有些事情沒那麽難談,雖然令狐邵已經效忠楊秋了,但談判桌上又不用說實話,反正對方不知道真相。
所以最開始的計劃是這樣的,太原郡那邊的世家大族遭受了威脅,不得不同意了這一個計劃,然後楊秋讓黃巾軍路上給予錢財作為補充。
畢竟總不能讓人白幹,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帶著幾萬人經過,總得給一些好處。
當然,黃巾軍有幾萬人,若是這些世家大族不同意,到時候北邊有楊家軍攻擊,然後黃巾軍再從西面進攻,太原郡可沒有實力抵抗。
所以這是他們不得不同意的選擇,至少眼下這個方案還能讓他們獲得一些錢財。
但如今,這個方案之所以出現變動,並且讓楊秋帶著軍隊親自南下,這是因為他們想要換一個方法。
“你們的意思是,還是得讓楊家軍和陽曲這邊的漢軍打一場?”
郭缊點頭,他是陽曲郭氏出身,和王氏一直有聯姻,並且王澤現在的妻子就是陽曲郭氏出身。
所以負責這件事情談判的人就變成了郭缊,畢竟黃巾軍要通過陽曲縣,然後再北上雁門郡。
所以郭氏這邊必然要插手解決這件事情。
“為何?”
按對方的意思,那肯定不是真的打一場,而是要做戲打一場,幹嘛要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楊秋可是想要低調做完這件事情的,於是郭缊無奈地開口了。
“陽曲縣令溫崇本是我郭氏內親,所以之前由他主持陽曲縣之事,自然可以放黃巾軍通過。
但溫崇前兩日忽染重病,不幸辭世,現正密不發喪,以防新縣令驟至,屆時事態恐難料理!”
這倒是讓楊秋意外了,她當然不希望這個計劃出事兒,於是她納悶地問了起來。
“這和楊家軍南下有什麽關系,你們的計劃是?”
郭缊沈默了一下,然後說出了太原郡幾個世家大族做出來的決定,溫崇既然已經死了,那就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本身黃巾軍這麽多人通過,原本就有可能被人發現異常,雖然他們暫時能把消息壓出來,但何不如換一個計劃呢?
那就是變成楊家軍攻打陽曲縣,身為縣令的溫崇帶著兵卒英勇抵抗,將楊家軍阻於門外,然而深受重傷的溫崇卻在不久之後犧牲了。
於是楊家軍這才率軍先攻破陽曲縣,接著和突然攻打過來的黃巾軍會合。
太原郡這才意外被敵人攻破。
故事合情合理,還有大漢忠臣溫崇英勇就義犧牲,這……這簡直是算計到了骨子裏吧。
“我是沒意見,不過你們僅僅只是為了避免新的縣令到來,只是這樣?”
郭缊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咳咳……為國捐軀,天子必厚待忠臣家眷,屆時溫崇之子仕途定將更加順暢。”
楊秋意味深長的看著眼前這個人,好家夥,忠臣之後啊!
天子不對忠臣之後優待,以後誰還願意為他賣命辦事兒,真是死了都要演。
“溫崇臨死之前答應了這事兒,溫家沒有問題?”
“將軍放心,臨死之前溫崇已經寫了一封信,到時候會快馬加鞭上書到天子那裏。”
很好,不過是大漢又添一位鐵骨錚錚的忠臣而已,楊秋又沒什麽損失。
演戲這事又不是第一次了,北邊和公綦稠那還在演戲呢,演多了也就熟練了。
如此,大家互相成就各自的美事兒,這何嘗不是一種雙贏呢?
反正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可,按你們的計劃來!”
於是,幾天之後,楊秋帶領著楊家軍南下進攻,然後在陽曲縣這邊遭遇到了阻礙,被迫停留了幾天。
過幾天之後,陽曲縣令溫崇因為在戰場上受了重傷,所以英勇犧牲。
接著,楊家軍趁著這個時候率軍攻破了陽曲縣城。
再之後,眾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冀州消失的黃巾軍竟然已經越過太行山,來到了太原郡,然後和楊家軍會合,然後幾萬的黃巾軍北上到了雁門郡!
馬上,這一個炸裂的消息傳到了洛陽。
劉宏這邊不只是知道了黃巾軍的去向,還得到了大漢忠臣溫崇臨死之前寫下的絕筆信。
“臣溫崇,身受漢祿,楊家軍南下之際,本應奮身報效朝廷,殺敵禦侮。然臣不幸於戰場身受重傷,性命垂危,特此向皇上請罪。
未能剿滅楊家軍,實乃臣一生之最大遺憾……臨終之際,臣懇請陛下寬宥臣之屬下,彼等已竭盡全力,奈何賊人狡猾異常。
望陛下速派援兵,解救陽曲縣之危,務使此輩賊人斃命於漢軍刀鋒之下,如此,臣雖死亦無憾矣。”
這一通感人肺腑的遺言讓劉宏看了都覺得痛心,又有一個忠臣死了。
這天下的忠臣一個個都死在戰場上,留下來的都是一群不忠不孝之徒。
但,眼下最棘手的事情是,這楊家軍和冀州黃巾軍怎麽合流了?
據說連張角三兄弟都逃竄到了雁門郡,怎麽,這是反賊要聯合嗎!
那董卓幹什麽吃的?去了冀州這麽久,不僅沒有剿滅一個黃巾軍,還讓黃巾軍突然逃竄到了並州!
但劉宏也知道,這是只是董卓運氣差,於是他立即令董卓為並州刺史,讓其率軍前往並州,然後前去平叛。
當然,董卓收到這番旨意已經是七天之後了。
於是他只能整頓大軍,打算帶著軍隊前往並州。
然而上萬人的漢軍剛剛往並州的路上行進不到十天,突然,冀州那邊又派人過來瘋狂求救,說黃巾軍殺到冀州來了。
艹,董卓的心中此刻有無數的汙言穢語想要罵出來!
這黃巾軍到底在哪裏?有沒有搞錯?不是說在並州嗎?
怎麽又襲擊到冀州來了?現在到底聽誰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張角目光深沈的看著自己這個弟弟, 他當然明白對方的不甘心。
可是這世上的事情,從來就是這樣艱難重重,無法盡如人意。
如今能夠保存黃巾軍大部分力量,這已經是他費盡全力獲取的結果了。
不然若按照之前的計劃來, 繼續固守在冀州幾座城池, 不過是最後死傷殆盡而已, 於是張角對自己這個弟弟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三弟,你還記得我們最初的目的是什麽嗎?”
最初的目的, 那時候是什麽呢?
張寶也沒想到兄長會問這麽久遠的一個問題, 那好像是太久之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和兄長傳授道義, 治病救人, 然後發現這世上的病人根本治不完。
於是他們兄弟發現,問題的根源不是疑難雜癥, 而是在於所有人都不能吃口飽飯。
可為什麽吃不了一口飽飯呢?三兄弟漸漸發現是這些官吏有問題,是天子昏庸,是這世道昏暗。
所以他們三兄弟立下了一個決心,那就是推翻這個昏暗的世道。
於是努力了十餘年, 這才聚集了這麽多太平道信徒, 然後組織起了一股龐大的勢力,決定在這個甲子年造反,推翻這昏暗的朝廷。
可是現在兄長做的事情竟然是放棄。
“兄長,當然是推翻這個世道,這不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望嗎?我知道之前輸了敗仗, 兄長對黃巾軍接下來沒有信心。
我也知道當時兄長的決定是對的,放棄對抗, 這才能保住大部分人的命。
可是未來呢,難道我們就這樣茍延殘喘, 就這樣放棄推翻這個世道嗎?”
這件事情之前一直沒來得及和兩個弟弟細談,因為當時要忙著轉移黃巾軍,而當時漢軍又在後面追殺。
所以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一直在打仗,畢竟這樣大面積的人轉移,這一條路不可能平安順遂。
如今大部隊已經轉移到深山裏面,兄弟們這才可以坐下來細聊。
不能讓弟弟誤會自己的決定,於是張角看向了二隊張梁。
“二弟,你也是作如此之想嗎?”
張梁點頭。
“兄長,我明白你的眼光能看得更遠,做出這種決定,自然是因為這是當下最有利於我們的方案。
可是我們是活下來了,但未來怎麽辦?老弱婦孺可以轉移到楊家軍那裏,我也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安穩的日子可以過。
但我們這些黃巾軍呢,難道以後就躲在大山裏面,再也不敢和漢軍正面對抗?
那我們的願望豈不是再也沒辦法實現,留著這條命,到時候餘生有何意義?”
看來不把未來的計劃交代清楚,接下來豈不是要和兩個弟弟們離心了。
於是張角拍手讓弟弟們坐在旁邊,接著說出了他和楊秋當時商量的計劃。
“你們二位可知道子胥之謀?”
張寶和張梁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都回想起了這位春秋人物,但還是有點沒有理解張角的意思,於是張寶開口了。
“兄長,可否明說?”
“昔日,伍子胥獻策於吳王,言楚國執政者不和,可乘此機,分兵三路,以一路擾敵,敵必出應,我出則彼歸,彼出則我覆,如此則楚軍疲於道路,終至吳國之霸業成。此乃疲兵之策,亦游擊戰法。”
“漢高祖一統天下時,曾特設游擊將軍,行此游擊戰術。今我黃巾軍勢弱,若固守城池,與漢軍正面相抗,敗局則註定。
因此,退入大山,非為茍延殘喘,實乃換法而戰。此游擊戰法,更加具有主動性,戰場之局,將由我輩掌控。
敵進我則退,敵駐我則擾,敵疲我則打,敵退我則縮,使漢軍疲於奔命。
再令黨人與宦官之徒自相爭鬥,削其力,則漢軍之精銳,將為我等所耗!
“待黨人與宦官之徒鬥至兩敗俱傷,正是我黃巾軍乘虛而入之時,屆時吾等可率大軍前去決戰!”
當然,這屬於理想情況,並不是那時候帶著大軍出去,就能一決勝負。
戰爭的時機要憑借局勢來作決定的,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麽局面發生?
當初楊秋對張角勸說的時候,就說了未來是不斷變化的,不存在一場決戰就能定勝負的局面,
最好是步步蠶食漢軍的土地,然後一步步占領越來越多的地方,到時候讓漢朝再也沒有力量反抗,那時候才能一戰定天下。
不過眼下勸說兩個弟弟,倒也沒必要把未來說得那麽悲觀。
所以張角這一番話術一說出來,張寶和張梁瞬間對視了一眼,這倒是個好方法。
原以為兄長是沮喪退縮了,原來是另有戰術。
“兄長,是我目光短淺,原來兄長另有丘壑,這游擊戰聽著倒是頗有道理。
我等黃巾軍現在可以暗自積攢實力,然後不斷襲擾漢軍,時機成熟之時,那就是我等黃巾軍推翻這個朝廷的時候了!”
張寶這番話一說出來,張角瞬間欣慰地笑了。
其實他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身體正在逐漸衰敗。當初楊秋也對他明說過,他的壽命已經不長。
所以張角只希望能安排好黃巾軍的退路,哪怕他隱隱察覺到,楊家軍未來很有可能吞噬黃巾軍,不過張角現在已經不介意了。
是叫黃巾軍還是叫楊家軍?這並不重要。
關鍵是他帶領的這群人並沒有死在漢軍的刀鋒下,反而可以暗中積攢實力,完成他最初的夢想。
他想,楊家軍絕對能建立一個更好的世道,至少比他當初設想的未來要更好。
但兩個弟弟們暫時也許無法理解,不過等他們未來和楊家軍合作時日愈久,想必他們自然能發現,未來更光明的路到底是什麽!
不過接下來,張角決定和井陘關負責看守的人談判的計劃暫時被擱置了。
因為楊秋這邊突然傳信過來,讓他們留在原地駐守,而楊秋有另外的方法幫助他們通過井陘關。
此時此刻,楊秋帶領著自己的部分軍隊來到了陽曲縣。
之所以來這裏,那是因為最開始的計劃出現了問題!
原本計劃是黃巾軍是從井陘關通過,然後到達太原郡的陽曲縣這邊,之後再北上雁門郡。
當然,這個過程采取了利益交換的方式。
黃巾軍那邊給予錢財,然後負責看守關隘的人放人通過,畢竟之前已經和太原郡這群世家大族談好這筆交易了。
到時候人到了給錢就行。
當然光給錢,這群人也不會幹這麽冒險的事情,主要是楊家軍做出了南下的威脅。
若是不放人通過,楊秋就率領軍隊南下進攻,並且還用王澤和令狐邵的性命作威脅。
畢竟令狐家族和王氏家族在太原郡舉足輕重,而另外幾個其他家族都基本和這兩個家族都有姻親關系。
所以有些事情沒那麽難談,雖然令狐邵已經效忠楊秋了,但談判桌上又不用說實話,反正對方不知道真相。
所以最開始的計劃是這樣的,太原郡那邊的世家大族遭受了威脅,不得不同意了這一個計劃,然後楊秋讓黃巾軍路上給予錢財作為補充。
畢竟總不能讓人白幹,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帶著幾萬人經過,總得給一些好處。
當然,黃巾軍有幾萬人,若是這些世家大族不同意,到時候北邊有楊家軍攻擊,然後黃巾軍再從西面進攻,太原郡可沒有實力抵抗。
所以這是他們不得不同意的選擇,至少眼下這個方案還能讓他們獲得一些錢財。
但如今,這個方案之所以出現變動,並且讓楊秋帶著軍隊親自南下,這是因為他們想要換一個方法。
“你們的意思是,還是得讓楊家軍和陽曲這邊的漢軍打一場?”
郭缊點頭,他是陽曲郭氏出身,和王氏一直有聯姻,並且王澤現在的妻子就是陽曲郭氏出身。
所以負責這件事情談判的人就變成了郭缊,畢竟黃巾軍要通過陽曲縣,然後再北上雁門郡。
所以郭氏這邊必然要插手解決這件事情。
“為何?”
按對方的意思,那肯定不是真的打一場,而是要做戲打一場,幹嘛要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楊秋可是想要低調做完這件事情的,於是郭缊無奈地開口了。
“陽曲縣令溫崇本是我郭氏內親,所以之前由他主持陽曲縣之事,自然可以放黃巾軍通過。
但溫崇前兩日忽染重病,不幸辭世,現正密不發喪,以防新縣令驟至,屆時事態恐難料理!”
這倒是讓楊秋意外了,她當然不希望這個計劃出事兒,於是她納悶地問了起來。
“這和楊家軍南下有什麽關系,你們的計劃是?”
郭缊沈默了一下,然後說出了太原郡幾個世家大族做出來的決定,溫崇既然已經死了,那就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本身黃巾軍這麽多人通過,原本就有可能被人發現異常,雖然他們暫時能把消息壓出來,但何不如換一個計劃呢?
那就是變成楊家軍攻打陽曲縣,身為縣令的溫崇帶著兵卒英勇抵抗,將楊家軍阻於門外,然而深受重傷的溫崇卻在不久之後犧牲了。
於是楊家軍這才率軍先攻破陽曲縣,接著和突然攻打過來的黃巾軍會合。
太原郡這才意外被敵人攻破。
故事合情合理,還有大漢忠臣溫崇英勇就義犧牲,這……這簡直是算計到了骨子裏吧。
“我是沒意見,不過你們僅僅只是為了避免新的縣令到來,只是這樣?”
郭缊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咳咳……為國捐軀,天子必厚待忠臣家眷,屆時溫崇之子仕途定將更加順暢。”
楊秋意味深長的看著眼前這個人,好家夥,忠臣之後啊!
天子不對忠臣之後優待,以後誰還願意為他賣命辦事兒,真是死了都要演。
“溫崇臨死之前答應了這事兒,溫家沒有問題?”
“將軍放心,臨死之前溫崇已經寫了一封信,到時候會快馬加鞭上書到天子那裏。”
很好,不過是大漢又添一位鐵骨錚錚的忠臣而已,楊秋又沒什麽損失。
演戲這事又不是第一次了,北邊和公綦稠那還在演戲呢,演多了也就熟練了。
如此,大家互相成就各自的美事兒,這何嘗不是一種雙贏呢?
反正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可,按你們的計劃來!”
於是,幾天之後,楊秋帶領著楊家軍南下進攻,然後在陽曲縣這邊遭遇到了阻礙,被迫停留了幾天。
過幾天之後,陽曲縣令溫崇因為在戰場上受了重傷,所以英勇犧牲。
接著,楊家軍趁著這個時候率軍攻破了陽曲縣城。
再之後,眾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冀州消失的黃巾軍竟然已經越過太行山,來到了太原郡,然後和楊家軍會合,然後幾萬的黃巾軍北上到了雁門郡!
馬上,這一個炸裂的消息傳到了洛陽。
劉宏這邊不只是知道了黃巾軍的去向,還得到了大漢忠臣溫崇臨死之前寫下的絕筆信。
“臣溫崇,身受漢祿,楊家軍南下之際,本應奮身報效朝廷,殺敵禦侮。然臣不幸於戰場身受重傷,性命垂危,特此向皇上請罪。
未能剿滅楊家軍,實乃臣一生之最大遺憾……臨終之際,臣懇請陛下寬宥臣之屬下,彼等已竭盡全力,奈何賊人狡猾異常。
望陛下速派援兵,解救陽曲縣之危,務使此輩賊人斃命於漢軍刀鋒之下,如此,臣雖死亦無憾矣。”
這一通感人肺腑的遺言讓劉宏看了都覺得痛心,又有一個忠臣死了。
這天下的忠臣一個個都死在戰場上,留下來的都是一群不忠不孝之徒。
但,眼下最棘手的事情是,這楊家軍和冀州黃巾軍怎麽合流了?
據說連張角三兄弟都逃竄到了雁門郡,怎麽,這是反賊要聯合嗎!
那董卓幹什麽吃的?去了冀州這麽久,不僅沒有剿滅一個黃巾軍,還讓黃巾軍突然逃竄到了並州!
但劉宏也知道,這是只是董卓運氣差,於是他立即令董卓為並州刺史,讓其率軍前往並州,然後前去平叛。
當然,董卓收到這番旨意已經是七天之後了。
於是他只能整頓大軍,打算帶著軍隊前往並州。
然而上萬人的漢軍剛剛往並州的路上行進不到十天,突然,冀州那邊又派人過來瘋狂求救,說黃巾軍殺到冀州來了。
艹,董卓的心中此刻有無數的汙言穢語想要罵出來!
這黃巾軍到底在哪裏?有沒有搞錯?不是說在並州嗎?
怎麽又襲擊到冀州來了?現在到底聽誰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