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刺客
關燈
小
中
大
第091章 刺客
高傒最近漸感疲憊, 倒不是漢王那邊又出了什麽事情,而是家宅不寧。
自從上回父子倆大吵一架,他便明白, 兒子也有了自己的羽翼,不是那麽容易掌控的了。如果換做別人,他會毫不猶豫的拔掉這個不聽話的下屬, 可是對高封卻不能,這是繼承他一切的人。
不過眼下,他還沒有閑心去想怎麽教育兒子, 天下五國都已經接下了齊王於的盟會邀請,漢國也不好不表態了,他當然不希望這些外事幹擾到他在內事方面的控制權, 但逆天下大勢而為也不是他的作風。
接下國書的第二日,齊國的國禮便送到了, 劉樞準備在朔日大朝會上隆重收下這份禮物,以顯示漢國對齊國的重視。
五月初一,朔,數百卿大夫早在寅時末便入宮等候, 卯時, 魚貫入蘄年殿,叩拜,奏事,漢王聽政。在這種場合,官員奏事之時不用口語,而是大聲朗讀奏章。
奏事畢, 便是朝賀階段。這一階段並非每次大朝會都有,只有遇到特殊節日, 如正旦、冬至、君王誕辰或者接待外國使團等等,才要多出這一環節。
齊國使者被一傳一傳的宣上殿來,漢王親自接受了齊使的參拜和朝賀。
齊使步入蘄年殿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怎麽泱泱齊國派來送國禮的只有四個人?
劉樞也覺怪異,但並未多言,只是道:“漢齊交好,此次七國盟會,寡人必親往。”
“謝王上!”為首的那名使官上前道:“寡君特備三樣國禮,以贈王上。”隨後讓開一步,只見他後面三人每人捧一木匣。
“何禮?”劉樞問。
使官拍拍手,三人依次打開匣子。第一個匣子打開來,是一枚精致小巧的白色方鼎。
“這是……白玉鼎?”劉樞問。
那使臣笑道:“此乃精鹽寶鼎。”
“鹽鼎?”劉樞奇道。
眾所周知,齊國是產鹽大國,別國的食鹽都是棕色的粗鹽,唯有齊國產的海鹽雪白瑩亮,細如粉末,如雪花一般純凈,不含雜質,向來是流通各國的奢侈之物。
使臣朝上一拜,道:“此鼎乃我國特產精鹽所制,鼎上刻有銘文,寓意漢齊兩國友誼長存,祝願王上社稷如寶鼎般昌盛永固!”
“善。”劉樞頷首,賞賜了那捧匣子的從官,眼睛移到下一個匣子上去。
第二個匣子被打開,但見一個黃金盤子裏呈著一顆雞蛋大小的黃珠子。
“此乃東海海明珠。”使臣說道。
劉樞笑道:“古書雲,明珠生於東海,晶瑩剔透,色如月華,怎麽你這珠子卻是黃色的?”
使臣不慌不忙道:“請允許臣等親手拿與王上,一看便知。”
此話一出,原本安靜整飭的朝堂出現一陣不安的騷動……王上的身側,哪是他人能夠輕易近得的啊。
劉樞想了一下,兩國邦交,太計較小節有損和氣,便道:“上前來。”
於是那第二個捧匣子的齊國從官便托著匣子一步一步走上丹漆彩繪的臺階,一直走到君王案前,停下,聞喜上前取出匣中的珠子,獻給劉樞。
劉樞拿在手裏一看便明白了,這海明珠的確晶瑩剔透,透著微微白芒,之所以方才看起來是黃色的,那是因為它放在黃金托盤上的緣故,黃金的色澤折射到明珠上,才使它看起來也是黃色的。
“果然是天下至寶。”劉樞讚道,把玩幾下,滑膩冰涼,她又將海明珠放回去,照例賞賜了這個捧匣子的從官。
接著便是第三個匣子了,那匣子甫一開啟,便洩出一抹五彩光華來,等完全打開時,只見內裏流光溢彩,絢麗奪目,引得殿上群臣紛紛好奇,究竟是何寶物。
酈壬臣混在群臣中,位次居中,能從側面瞧見一眼匣子的邊緣,她心下默默揣測,明若流霞,光耀百步,難道是齊國的……
還不待她想完,那使臣便朗聲道出答案:“此乃流霞緞!”
“流霞緞?”劉樞好奇的俯身去瞧,“什麽樣的綢緞,竟會發光?”
那使臣介紹道:“流霞緞為我國國寶,織造難度極高,每年也只產得十餘匹,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流霞,因而得名。一寸錦,十斤金,就算是我國王室也不舍得隨意使用。今獻與王上,祈望漢齊兩國邦交之誼如錦似玉,前程光耀!”
“好。”劉樞喝了一聲彩,“備下這三份禮物,齊王費心了。”
那匣子很深,又很長,錦緞只在底層鋪了薄薄幾匹,就算從上方俯視下去,也很難望見流霞緞的全貌。在場諸卿更無一人見過這等國寶,全都好奇的朝匣子邊上瞟。
劉樞便道:“也呈上來,取出看看吧。”
“諾。”使臣應道,那捧匣子的第三名從官便也一步一步走上殿前,邁上臺階,挨到案前,聞喜走過來,從裏面抽出一片錦緞,錦緞是卷成一匹一匹的樣子的,一時也無法裁斷,他便只能這麽雙手扯住,露出一截,給劉樞看。
流霞緞被展開的那一刻,只見五彩之光更盛,熠熠生輝,在燭光和日光的雙重照耀下,錦緞上仿佛有絲絲縷縷明媚的光澤如流雲般緩緩流淌,美不勝收。
“奇哉!”劉樞讚嘆道,她抖了抖層層疊疊的袖子,騰出一雙手,伸手摸了摸這錦緞,圖案精美,觸感絲滑,真不愧是國寶。
齊國送來的三件禮物,劉樞都連誇帶捧,並非她沈迷珍寶,而是從外交上來說,這樣的態度無疑給足了齊國面子,有利於不久後的盟會順利舉行。
誇讚完以後,她又道:“轉過身去,叫眾愛卿都看看。”
眾臣聽到此言,也都滿心期待的等著,但那捧匣子的從官似乎沒聽見王命一般,沒有立即轉身。
就在這一霎那間,那從官忽然一動,誰也沒有看清他的手是怎麽伸進匣內,又拿出了什麽,下一瞬,一聲尖銳的裂帛聲響起,匕首穿破了張開的錦緞,直直朝劉樞刺過去!
同時,匣子也被那人掀翻,一時間漫天華彩,叫誰也看不清王座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劉樞只覺得眼前一花,炫目的流霞緞在面前一閃,在一片五彩斑斕的海洋裏分不清東西南北,冰冷的利刃已經逼至她胸膛,她一個激靈,朝後猛地一躲,“刺啦”一聲,匕首已劃破了她寬大的袖子。
那人似乎很驚訝她竟然能躲過那致命的一擊,匕首微頓,劉樞使出全力再要朝後躲一步,那匕首卻不給她蓄力的機會,追命似的一下快過一下,向她刺來。
匕首寒光森森,定是淬了見血封喉之毒。劉樞根本無暇喘息,眼看下一擊就要刺穿她的喉嚨,情急之中,她擡腳蹬翻了禦案,“哐當”一聲,那人只好側身躲過。
劉樞也立即趁著這個空隙朝後滾了一圈,和對方拉開距離。
一切都只發生在一瞬之間,直到這時,漫天的流霞緞才飄落到地上,殿中的人群才恍然意識到——
“有刺客!”
和匣子一起被掀翻在地的聞喜大聲叫著。
剛才那一瞬,他被刺客撞倒,骨頭都快被撞散架了,年邁的身體一時半會兒爬不起來,只能伏地大呼。
話音一落,殿中一片慌張,任何端莊持重的士大夫這時候也端莊不起來了,場面一派淩亂。
刺客可不管臺下發生了什麽,他剛躲開劉樞踢過來的幾案,便又飛速沖了上去,劉樞也就剛剛滾開一步而已,甚至來不及爬起來,便又要躲避雨點般的襲擊。
大朝會的時候,她的王劍是擺在禦案劍架上的,而非佩在身上,現在的她手無寸鐵,而且被武藝高強的刺客迫的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憑借本能躲開那些致命的襲擊。
殿中有人慌裏慌張喊:“快……快抓刺客!”
又有人叫:“快……快救王上!”
然而喊叫半天,也無人敢上殿一步。
開玩笑,這個時候,誰也不想去做那刺客刀下的死鬼啊,更何況,大漢鐵律,不被宣召而近君王十步以內者,殺無赦!
左右都討不得半點好處。於是眾臣只有焦急的抻著脖子叫喚,朝上觀鬥。
劉樞這時哪還有精力分神張嘴下令,她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又是幾下致命的猛刺,她堪堪避開那毒蛇般匕首的同時,憋足一口氣,瞅準時機,抓起身下淩亂不堪的錦緞朝刺客扔過去。
刺客被晃的眼前一花,攻勢稍頓,劉樞得空,一躍而起!
多虧她常年鍛煉身體,勤於弓馬,兼之思維靈敏,才叫她這拼死一躍能夠跳開數步,終於和刺客拉開一尺間距。不然的話,她恐怕早就死在那匕首之下了!
刺客卻還不放棄,揉身而上,連環猛刺,劉樞根本來不及開口說話,靈機一動,閃到王座旁的大柱之後,刺客的匕首來不及收力,一下子紮到大柱上,“篤”的一聲,他飛速拔出來,又朝劉樞刺去。
大柱有十人合抱那麽粗,足以躲下一個人,於是,刺客朝左刺,劉樞便朝右躲,朝右刺,她便朝左躲,刺客連刺數下,總是刺不到她,兩人之間隔著大柱,看不清全身,刺客一怒之下,奮起猛追,劉樞只好落荒而奔。
於是,她兩人一個追,一個跑,繞著王座左轉幾圈,右轉幾圈,劉樞每一步都仿佛踩在生死線上,踏錯一步,都有可能被刺客紮個透心涼。
臺下的眾臣看著幹著急,尤其是那群儒生,只一個勁的喊:“王上……王上……”
只有奉車都尉大著膽子摸到階下,哆哆嗦嗦拾起已經掉在地上的龍淵劍,朝臺上拋去:“王上,接劍!”
他這麽一喊,其他人也紛紛跟著喊起來:“王上,接劍!王上,接劍!”
劉樞聽到殿下的響動,也想伸手接劍,奈何那劍只拋在王座邊緣,離她還有一段距離,她根本夠不著!
刺客也當然不會給她這個機會,匕首寒光一閃,死命狂刺,一副誓要釘死她的架勢。
數十個回合之後,劉樞逐漸體力不支,眼看就要轉花眼了,神經高度緊張難免出錯,一步不慎,又是“刺啦”一聲刺耳的聲響,王袍的一角又被劃破。
好險!再差一分便要劃破她的皮肉了!見血封喉之刃,觸皮即死!
底下眾臣也倒吸一口涼氣,齊聲驚呼。已經有幾個大臣慢慢聚攏到了臺階邊緣,神色焦急的快冒火,嘴唇哆哆嗦嗦的叫著“王上”。
就在這時,一道影子忽然從人堆裏沖了上來,沖開擋在前面的人群,電光火石之間誰也沒看清這人是誰,只見這人速度極快,一步,兩步,三步上殿,飄上王座,身影飛快朝刺客逼近。
剎那間,只見銀光一閃,長劍出鞘,隨後“哧”的一下,便是刀劍入肉的聲音!
當此情景,誰也沒想到王座高臺上會鬥膽沖上去這麽一個人,刺客更是沒想到。於是,當刺客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腹部的時候,那裏已然被一柄利劍從後背貫穿!
他拿匕首的手一抖,僵住,欲要掙紮,而下一瞬,又是一聲刀劍入肉聲響起。
“哧!”
一柄三尺漢劍又從刺客前方將其捅穿,這一劍,刺中的是他的胸膛,大量的血花從心脈噴濺出來,他臉色一白,順著滴血的劍鋒擡頭看去——握劍之人是劉樞。
沒錯,就在剛剛他被背刺的一瞬,劉樞已經撿起了自己的王劍,給了他致命的一擊。
刺客知道任務失敗,慘然一笑,鮮血又從他口中流出,匕首脫落,掉在地上,叮鈴脆響。
殿中一瞬間鴉雀無聲,靜的像時間凝固了一樣,這使劉樞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而寒冷,仿佛來自地獄的質問:
“你是何人所派?為何刺殺寡人!”
刺客又是一聲哼笑,未作回答,而是道:“想不到你這樣的糊塗君王,也能有以死效忠的臣子,真想看看從後面刺我一劍的人是誰……”
“住口!”
他沒有說完,劉樞便狠狠拔出了劍,目中驟然湧起猩紅,仿佛被他的話刺痛了內心深處。
她剛拔出劍,又狠狠刺進去,刺客慘叫一聲,劉樞聽而不聞,又拔出劍,又刺……如是者三,越發狠厲,瘋了一般,刺客渾身被她捅的鮮血淋漓。
哪怕是方才命懸一線,也不見她如此暴戾,煞氣逼人。
最後,隨著漢王最後一下拔出劍,刺客解脫般的倒在血泊中,劉樞的眼前就現出了一張和她一樣濺血的臉。
是酈壬臣。
是酈壬臣從後面刺了那刺客一劍,也是她不顧生命危險救了自己。
“王上。”酈壬臣默默出聲,高高的王臺上,她看見劉樞握劍的手在微微的顫抖。
原來,漢王樞也會害怕的……這是酈壬臣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與她相比,劉樞的眼中的情緒卻要覆雜的多,她凝視著酈壬臣,許久不言,那眼神似乎在說——幸虧是你,但又好像在說——為什麽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偏偏是你!
漢王的目光充滿覆雜的痛苦。
良久後,劉樞轉過身來,面向群臣,龍淵劍的劍尖上還滴著血,她的臉上也濺著點點殷紅,甚至王袍上全是噴灑的鮮血,使她看起來就像從地獄裏站起來的嗜血修羅。
君王的威壓席卷全殿,群臣一聲不吭,就連相國高傒也被她可怕的表情震住了。
漢王開口:“查清楚,究竟是何人假扮齊使刺殺寡人!”
她掃了一眼那剩下送國禮的三人,均已倒在殿下,毒發身亡。既然選擇刺殺一國之君,他們四個就沒想著能活著回去。
至於幕後指使,顯然不會是齊國,眼下盟會在即,齊王討好七國還求之不得呢,怎麽可能派人刺殺與自己無冤無仇的漢王?定是有人從中掉包,假裝齊使。
見臺下眾人木若呆雞,劉樞冷笑,說道:“怎麽?寡人死裏逃生,僥幸活著,爾等是不是很失望呀?”
群臣馬上撲通撲通都跪下了,磕頭如搗蒜,“臣等怎敢!王上洪福齊天,吉人自有天相!”
呵……好一個洪福齊天。
滿朝文武,滿嘴忠心之言,可情急之下,卻個個惜命,竟無一人敢冒險上前解救君王於水火之中。
這便是她的好臣工!
這便是她治下的國!
那刺客臨終的遺言,宛如一記利刃,狠狠刺中了劉樞的心窩,狠狠的撕掉了她表象的驕傲,狠狠道破了大漢國的遮羞布!
這樣羞辱,更甚於毒劍剜心。
她望著俯首帖耳的群臣——她的敵人們——卻無計可施。
“刺客四人,車裂!”她下達了第一道王命。
王命一下,無人敢反抗,立馬有侍衛上前來拖走了那四具屍體。人死還要遭受車裂之刑,足以見君王的憤怒。
劉樞又道:“宗正少府何在?”
眾臣中踉蹌著站起一位大夫,硬著頭皮道:“臣……臣在。”
劉樞不帶一絲表情道:“汝乃宗正之首,不識刺客身份而貿然援引其入殿。下廷尉議處!”
宗正少府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跪地求饒,在漢國,“下廷尉議處”往往意味著很嚴重的責罰,輕則降官鞭笞,重則死刑。
他的求饒沒有任何用處,引來刺客非小事,按照《漢制》,這等危及國君性命的大事是誰求饒也沒用的。
侍衛很快也把他拖下去了。
“典客大夫何在?”劉樞沈沈道。
典客也知道禍到臨頭了,咬牙站起來。
劉樞道:“兩國邦交,以爾為門戶,汝卻不辨身份,邀狼入室。下廷尉議處!”
典客大夫連掙紮都沒來得及,便被侍衛拖下去了。
劉樞掃視群臣,又道:“王宮尉衛令何在?”
尉衛令在殿外跪下,“臣在。”
他的罪行,自然不用劉樞多言了,朔望朝會,尉衛負責在殿外搜身查驗,檢視群臣,不得帶尺寸之兵上殿,而今日刺客竟藏匕首於匣中進殿,這是何等的疏漏!
“下廷尉議處!”
劉樞一串命令下去,連著三個‘下廷尉’,弄得人人自危。
而後,她轉頭看向了酈壬臣。
目光相遇,互相對望,似乎都藏著千言萬語,她唯一想護住的人,如今卻也沒辦法了嗎?
有沒有辦法呢?
片刻,劉樞開口了,語氣依然冷漠如冰:
“侍中大夫酈壬臣,不召而近寡人十步之內,依制,下……昭獄!”
昭獄?!
群臣皆驚,那是歷代漢王的私獄,也是傳說中有去無回的地方,更是漢境之內用刑最重的地方。往往只有謀反級別的大案才會將犯人下昭獄。
臺下的高傒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漢王此人果然刻毒殘暴,對舍命解救自己的人,下手也毫不留情。
酈壬臣很快被拖下去了,劉樞看也沒看她一眼,默默攥緊了手中的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高傒最近漸感疲憊, 倒不是漢王那邊又出了什麽事情,而是家宅不寧。
自從上回父子倆大吵一架,他便明白, 兒子也有了自己的羽翼,不是那麽容易掌控的了。如果換做別人,他會毫不猶豫的拔掉這個不聽話的下屬, 可是對高封卻不能,這是繼承他一切的人。
不過眼下,他還沒有閑心去想怎麽教育兒子, 天下五國都已經接下了齊王於的盟會邀請,漢國也不好不表態了,他當然不希望這些外事幹擾到他在內事方面的控制權, 但逆天下大勢而為也不是他的作風。
接下國書的第二日,齊國的國禮便送到了, 劉樞準備在朔日大朝會上隆重收下這份禮物,以顯示漢國對齊國的重視。
五月初一,朔,數百卿大夫早在寅時末便入宮等候, 卯時, 魚貫入蘄年殿,叩拜,奏事,漢王聽政。在這種場合,官員奏事之時不用口語,而是大聲朗讀奏章。
奏事畢, 便是朝賀階段。這一階段並非每次大朝會都有,只有遇到特殊節日, 如正旦、冬至、君王誕辰或者接待外國使團等等,才要多出這一環節。
齊國使者被一傳一傳的宣上殿來,漢王親自接受了齊使的參拜和朝賀。
齊使步入蘄年殿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怎麽泱泱齊國派來送國禮的只有四個人?
劉樞也覺怪異,但並未多言,只是道:“漢齊交好,此次七國盟會,寡人必親往。”
“謝王上!”為首的那名使官上前道:“寡君特備三樣國禮,以贈王上。”隨後讓開一步,只見他後面三人每人捧一木匣。
“何禮?”劉樞問。
使官拍拍手,三人依次打開匣子。第一個匣子打開來,是一枚精致小巧的白色方鼎。
“這是……白玉鼎?”劉樞問。
那使臣笑道:“此乃精鹽寶鼎。”
“鹽鼎?”劉樞奇道。
眾所周知,齊國是產鹽大國,別國的食鹽都是棕色的粗鹽,唯有齊國產的海鹽雪白瑩亮,細如粉末,如雪花一般純凈,不含雜質,向來是流通各國的奢侈之物。
使臣朝上一拜,道:“此鼎乃我國特產精鹽所制,鼎上刻有銘文,寓意漢齊兩國友誼長存,祝願王上社稷如寶鼎般昌盛永固!”
“善。”劉樞頷首,賞賜了那捧匣子的從官,眼睛移到下一個匣子上去。
第二個匣子被打開,但見一個黃金盤子裏呈著一顆雞蛋大小的黃珠子。
“此乃東海海明珠。”使臣說道。
劉樞笑道:“古書雲,明珠生於東海,晶瑩剔透,色如月華,怎麽你這珠子卻是黃色的?”
使臣不慌不忙道:“請允許臣等親手拿與王上,一看便知。”
此話一出,原本安靜整飭的朝堂出現一陣不安的騷動……王上的身側,哪是他人能夠輕易近得的啊。
劉樞想了一下,兩國邦交,太計較小節有損和氣,便道:“上前來。”
於是那第二個捧匣子的齊國從官便托著匣子一步一步走上丹漆彩繪的臺階,一直走到君王案前,停下,聞喜上前取出匣中的珠子,獻給劉樞。
劉樞拿在手裏一看便明白了,這海明珠的確晶瑩剔透,透著微微白芒,之所以方才看起來是黃色的,那是因為它放在黃金托盤上的緣故,黃金的色澤折射到明珠上,才使它看起來也是黃色的。
“果然是天下至寶。”劉樞讚道,把玩幾下,滑膩冰涼,她又將海明珠放回去,照例賞賜了這個捧匣子的從官。
接著便是第三個匣子了,那匣子甫一開啟,便洩出一抹五彩光華來,等完全打開時,只見內裏流光溢彩,絢麗奪目,引得殿上群臣紛紛好奇,究竟是何寶物。
酈壬臣混在群臣中,位次居中,能從側面瞧見一眼匣子的邊緣,她心下默默揣測,明若流霞,光耀百步,難道是齊國的……
還不待她想完,那使臣便朗聲道出答案:“此乃流霞緞!”
“流霞緞?”劉樞好奇的俯身去瞧,“什麽樣的綢緞,竟會發光?”
那使臣介紹道:“流霞緞為我國國寶,織造難度極高,每年也只產得十餘匹,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流霞,因而得名。一寸錦,十斤金,就算是我國王室也不舍得隨意使用。今獻與王上,祈望漢齊兩國邦交之誼如錦似玉,前程光耀!”
“好。”劉樞喝了一聲彩,“備下這三份禮物,齊王費心了。”
那匣子很深,又很長,錦緞只在底層鋪了薄薄幾匹,就算從上方俯視下去,也很難望見流霞緞的全貌。在場諸卿更無一人見過這等國寶,全都好奇的朝匣子邊上瞟。
劉樞便道:“也呈上來,取出看看吧。”
“諾。”使臣應道,那捧匣子的第三名從官便也一步一步走上殿前,邁上臺階,挨到案前,聞喜走過來,從裏面抽出一片錦緞,錦緞是卷成一匹一匹的樣子的,一時也無法裁斷,他便只能這麽雙手扯住,露出一截,給劉樞看。
流霞緞被展開的那一刻,只見五彩之光更盛,熠熠生輝,在燭光和日光的雙重照耀下,錦緞上仿佛有絲絲縷縷明媚的光澤如流雲般緩緩流淌,美不勝收。
“奇哉!”劉樞讚嘆道,她抖了抖層層疊疊的袖子,騰出一雙手,伸手摸了摸這錦緞,圖案精美,觸感絲滑,真不愧是國寶。
齊國送來的三件禮物,劉樞都連誇帶捧,並非她沈迷珍寶,而是從外交上來說,這樣的態度無疑給足了齊國面子,有利於不久後的盟會順利舉行。
誇讚完以後,她又道:“轉過身去,叫眾愛卿都看看。”
眾臣聽到此言,也都滿心期待的等著,但那捧匣子的從官似乎沒聽見王命一般,沒有立即轉身。
就在這一霎那間,那從官忽然一動,誰也沒有看清他的手是怎麽伸進匣內,又拿出了什麽,下一瞬,一聲尖銳的裂帛聲響起,匕首穿破了張開的錦緞,直直朝劉樞刺過去!
同時,匣子也被那人掀翻,一時間漫天華彩,叫誰也看不清王座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劉樞只覺得眼前一花,炫目的流霞緞在面前一閃,在一片五彩斑斕的海洋裏分不清東西南北,冰冷的利刃已經逼至她胸膛,她一個激靈,朝後猛地一躲,“刺啦”一聲,匕首已劃破了她寬大的袖子。
那人似乎很驚訝她竟然能躲過那致命的一擊,匕首微頓,劉樞使出全力再要朝後躲一步,那匕首卻不給她蓄力的機會,追命似的一下快過一下,向她刺來。
匕首寒光森森,定是淬了見血封喉之毒。劉樞根本無暇喘息,眼看下一擊就要刺穿她的喉嚨,情急之中,她擡腳蹬翻了禦案,“哐當”一聲,那人只好側身躲過。
劉樞也立即趁著這個空隙朝後滾了一圈,和對方拉開距離。
一切都只發生在一瞬之間,直到這時,漫天的流霞緞才飄落到地上,殿中的人群才恍然意識到——
“有刺客!”
和匣子一起被掀翻在地的聞喜大聲叫著。
剛才那一瞬,他被刺客撞倒,骨頭都快被撞散架了,年邁的身體一時半會兒爬不起來,只能伏地大呼。
話音一落,殿中一片慌張,任何端莊持重的士大夫這時候也端莊不起來了,場面一派淩亂。
刺客可不管臺下發生了什麽,他剛躲開劉樞踢過來的幾案,便又飛速沖了上去,劉樞也就剛剛滾開一步而已,甚至來不及爬起來,便又要躲避雨點般的襲擊。
大朝會的時候,她的王劍是擺在禦案劍架上的,而非佩在身上,現在的她手無寸鐵,而且被武藝高強的刺客迫的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憑借本能躲開那些致命的襲擊。
殿中有人慌裏慌張喊:“快……快抓刺客!”
又有人叫:“快……快救王上!”
然而喊叫半天,也無人敢上殿一步。
開玩笑,這個時候,誰也不想去做那刺客刀下的死鬼啊,更何況,大漢鐵律,不被宣召而近君王十步以內者,殺無赦!
左右都討不得半點好處。於是眾臣只有焦急的抻著脖子叫喚,朝上觀鬥。
劉樞這時哪還有精力分神張嘴下令,她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又是幾下致命的猛刺,她堪堪避開那毒蛇般匕首的同時,憋足一口氣,瞅準時機,抓起身下淩亂不堪的錦緞朝刺客扔過去。
刺客被晃的眼前一花,攻勢稍頓,劉樞得空,一躍而起!
多虧她常年鍛煉身體,勤於弓馬,兼之思維靈敏,才叫她這拼死一躍能夠跳開數步,終於和刺客拉開一尺間距。不然的話,她恐怕早就死在那匕首之下了!
刺客卻還不放棄,揉身而上,連環猛刺,劉樞根本來不及開口說話,靈機一動,閃到王座旁的大柱之後,刺客的匕首來不及收力,一下子紮到大柱上,“篤”的一聲,他飛速拔出來,又朝劉樞刺去。
大柱有十人合抱那麽粗,足以躲下一個人,於是,刺客朝左刺,劉樞便朝右躲,朝右刺,她便朝左躲,刺客連刺數下,總是刺不到她,兩人之間隔著大柱,看不清全身,刺客一怒之下,奮起猛追,劉樞只好落荒而奔。
於是,她兩人一個追,一個跑,繞著王座左轉幾圈,右轉幾圈,劉樞每一步都仿佛踩在生死線上,踏錯一步,都有可能被刺客紮個透心涼。
臺下的眾臣看著幹著急,尤其是那群儒生,只一個勁的喊:“王上……王上……”
只有奉車都尉大著膽子摸到階下,哆哆嗦嗦拾起已經掉在地上的龍淵劍,朝臺上拋去:“王上,接劍!”
他這麽一喊,其他人也紛紛跟著喊起來:“王上,接劍!王上,接劍!”
劉樞聽到殿下的響動,也想伸手接劍,奈何那劍只拋在王座邊緣,離她還有一段距離,她根本夠不著!
刺客也當然不會給她這個機會,匕首寒光一閃,死命狂刺,一副誓要釘死她的架勢。
數十個回合之後,劉樞逐漸體力不支,眼看就要轉花眼了,神經高度緊張難免出錯,一步不慎,又是“刺啦”一聲刺耳的聲響,王袍的一角又被劃破。
好險!再差一分便要劃破她的皮肉了!見血封喉之刃,觸皮即死!
底下眾臣也倒吸一口涼氣,齊聲驚呼。已經有幾個大臣慢慢聚攏到了臺階邊緣,神色焦急的快冒火,嘴唇哆哆嗦嗦的叫著“王上”。
就在這時,一道影子忽然從人堆裏沖了上來,沖開擋在前面的人群,電光火石之間誰也沒看清這人是誰,只見這人速度極快,一步,兩步,三步上殿,飄上王座,身影飛快朝刺客逼近。
剎那間,只見銀光一閃,長劍出鞘,隨後“哧”的一下,便是刀劍入肉的聲音!
當此情景,誰也沒想到王座高臺上會鬥膽沖上去這麽一個人,刺客更是沒想到。於是,當刺客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腹部的時候,那裏已然被一柄利劍從後背貫穿!
他拿匕首的手一抖,僵住,欲要掙紮,而下一瞬,又是一聲刀劍入肉聲響起。
“哧!”
一柄三尺漢劍又從刺客前方將其捅穿,這一劍,刺中的是他的胸膛,大量的血花從心脈噴濺出來,他臉色一白,順著滴血的劍鋒擡頭看去——握劍之人是劉樞。
沒錯,就在剛剛他被背刺的一瞬,劉樞已經撿起了自己的王劍,給了他致命的一擊。
刺客知道任務失敗,慘然一笑,鮮血又從他口中流出,匕首脫落,掉在地上,叮鈴脆響。
殿中一瞬間鴉雀無聲,靜的像時間凝固了一樣,這使劉樞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而寒冷,仿佛來自地獄的質問:
“你是何人所派?為何刺殺寡人!”
刺客又是一聲哼笑,未作回答,而是道:“想不到你這樣的糊塗君王,也能有以死效忠的臣子,真想看看從後面刺我一劍的人是誰……”
“住口!”
他沒有說完,劉樞便狠狠拔出了劍,目中驟然湧起猩紅,仿佛被他的話刺痛了內心深處。
她剛拔出劍,又狠狠刺進去,刺客慘叫一聲,劉樞聽而不聞,又拔出劍,又刺……如是者三,越發狠厲,瘋了一般,刺客渾身被她捅的鮮血淋漓。
哪怕是方才命懸一線,也不見她如此暴戾,煞氣逼人。
最後,隨著漢王最後一下拔出劍,刺客解脫般的倒在血泊中,劉樞的眼前就現出了一張和她一樣濺血的臉。
是酈壬臣。
是酈壬臣從後面刺了那刺客一劍,也是她不顧生命危險救了自己。
“王上。”酈壬臣默默出聲,高高的王臺上,她看見劉樞握劍的手在微微的顫抖。
原來,漢王樞也會害怕的……這是酈壬臣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與她相比,劉樞的眼中的情緒卻要覆雜的多,她凝視著酈壬臣,許久不言,那眼神似乎在說——幸虧是你,但又好像在說——為什麽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偏偏是你!
漢王的目光充滿覆雜的痛苦。
良久後,劉樞轉過身來,面向群臣,龍淵劍的劍尖上還滴著血,她的臉上也濺著點點殷紅,甚至王袍上全是噴灑的鮮血,使她看起來就像從地獄裏站起來的嗜血修羅。
君王的威壓席卷全殿,群臣一聲不吭,就連相國高傒也被她可怕的表情震住了。
漢王開口:“查清楚,究竟是何人假扮齊使刺殺寡人!”
她掃了一眼那剩下送國禮的三人,均已倒在殿下,毒發身亡。既然選擇刺殺一國之君,他們四個就沒想著能活著回去。
至於幕後指使,顯然不會是齊國,眼下盟會在即,齊王討好七國還求之不得呢,怎麽可能派人刺殺與自己無冤無仇的漢王?定是有人從中掉包,假裝齊使。
見臺下眾人木若呆雞,劉樞冷笑,說道:“怎麽?寡人死裏逃生,僥幸活著,爾等是不是很失望呀?”
群臣馬上撲通撲通都跪下了,磕頭如搗蒜,“臣等怎敢!王上洪福齊天,吉人自有天相!”
呵……好一個洪福齊天。
滿朝文武,滿嘴忠心之言,可情急之下,卻個個惜命,竟無一人敢冒險上前解救君王於水火之中。
這便是她的好臣工!
這便是她治下的國!
那刺客臨終的遺言,宛如一記利刃,狠狠刺中了劉樞的心窩,狠狠的撕掉了她表象的驕傲,狠狠道破了大漢國的遮羞布!
這樣羞辱,更甚於毒劍剜心。
她望著俯首帖耳的群臣——她的敵人們——卻無計可施。
“刺客四人,車裂!”她下達了第一道王命。
王命一下,無人敢反抗,立馬有侍衛上前來拖走了那四具屍體。人死還要遭受車裂之刑,足以見君王的憤怒。
劉樞又道:“宗正少府何在?”
眾臣中踉蹌著站起一位大夫,硬著頭皮道:“臣……臣在。”
劉樞不帶一絲表情道:“汝乃宗正之首,不識刺客身份而貿然援引其入殿。下廷尉議處!”
宗正少府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跪地求饒,在漢國,“下廷尉議處”往往意味著很嚴重的責罰,輕則降官鞭笞,重則死刑。
他的求饒沒有任何用處,引來刺客非小事,按照《漢制》,這等危及國君性命的大事是誰求饒也沒用的。
侍衛很快也把他拖下去了。
“典客大夫何在?”劉樞沈沈道。
典客也知道禍到臨頭了,咬牙站起來。
劉樞道:“兩國邦交,以爾為門戶,汝卻不辨身份,邀狼入室。下廷尉議處!”
典客大夫連掙紮都沒來得及,便被侍衛拖下去了。
劉樞掃視群臣,又道:“王宮尉衛令何在?”
尉衛令在殿外跪下,“臣在。”
他的罪行,自然不用劉樞多言了,朔望朝會,尉衛負責在殿外搜身查驗,檢視群臣,不得帶尺寸之兵上殿,而今日刺客竟藏匕首於匣中進殿,這是何等的疏漏!
“下廷尉議處!”
劉樞一串命令下去,連著三個‘下廷尉’,弄得人人自危。
而後,她轉頭看向了酈壬臣。
目光相遇,互相對望,似乎都藏著千言萬語,她唯一想護住的人,如今卻也沒辦法了嗎?
有沒有辦法呢?
片刻,劉樞開口了,語氣依然冷漠如冰:
“侍中大夫酈壬臣,不召而近寡人十步之內,依制,下……昭獄!”
昭獄?!
群臣皆驚,那是歷代漢王的私獄,也是傳說中有去無回的地方,更是漢境之內用刑最重的地方。往往只有謀反級別的大案才會將犯人下昭獄。
臺下的高傒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漢王此人果然刻毒殘暴,對舍命解救自己的人,下手也毫不留情。
酈壬臣很快被拖下去了,劉樞看也沒看她一眼,默默攥緊了手中的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