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王霸之辯
關燈
小
中
大
第023章 王霸之辯
第二日, 卯時,稷下學宮正門前方的木鐸聲“咚咚”響起,大門開啟, 表示學宮新的一天再次歡迎四方賢士進入。
木鐸聲過後,大批人魚貫而入,人們迅速填滿了各個學館, 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學宮裏漸漸熱鬧起來。
今日的“王霸之辯”還是在游就館舉行,館中設有主位, 一般是閑置的,今日卻收拾打掃* 的很幹凈,還換了新坐墊, 看來是有貴人要來聽會。
除了主位以外,館中其他座位都沒什麽高低之分, 幾百人同時坐在一起,毗鄰而坐,中間設置一方高臺,是給今日欲發表高見的學者坐的。離高臺最近的地方, 會留出兩個座位, 王宮裏會派人過來,專門記錄下每場辯論的內容。
酈壬臣混在人群中,隨便找個角落的位置坐下,此時中間的那方高臺上已經坐了一個人,酈壬臣不認得,看來是從別國來的。
那人的表情有些緊張, 一副坐立難耐的樣子,叫人覺得奇怪。
又過了一會兒, 館中差不多都坐滿了,有一人出現在門口,此人身量中等,腰如鐵桶,上下一般粗細,皮膚棕黑,滿臉絡腮胡子,一身姜黃色的士子服,看起來快洗到發白的樣子,腰佩一柄手掌寬的厚厚的長劍。他大步流星的走進來,也坐在了高臺上原先那個人的對面。
這人一坐下,酈壬臣就明白了原先那人為何會緊張難安了,因為來的人是稷下學宮中出了名的“鐵士子”——孟悝。
今日的兩位主辯者都到場了,齊王也隨即出現了,這可是以前沒有的大新聞,人們一同端端行禮,等他進來作好。
老齊王的身邊還跟著很受寵愛的翁主姜於和小孫子姜勉。老齊王的癰疾看來很嚴重,自己無法行走,只能半躺在王塌上,由六名宦侍擡進來,放於主位上。
眾人行禮過後,老齊王便擺擺手,叫辯論開始。齊國的禮法教條不那麽嚴格,尤其是在稷下學宮這種學術氛圍濃厚的地方,不必每次開會都要國君先“講兩句”。
眾人重新面朝中心的兩位辯者坐著,為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先由那第一個到場的辯者發言:
只見他作了一揖,高聲道:“在下魯國少正連,國為姓,阜氏人也,字季友。初來貴地,望諸賢賜教。”
少正連,“少正”是官名,代表他在魯國現任或曾任過少正大夫一職。“連”是他的名,國為姓,便是姓“魯”的意思。阜氏人,表示他是出生在阜城的魯姓,“季友”是他的表字,從這表字可以推測,這人應當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因為“季”為老末,前面不知道排了多少個哥哥姐姐,但一定不少於三個,因為:伯/孟、仲、叔……季。
如此一來,這人的名字便有許多種稱呼方法了,可以直白的叫他“魯連”,但一般不會有人這麽叫,顯得不大尊敬。通常不熟悉的人會稱他做“少正連”、 “魯季連”、“阜季氏”、“阜叔友”……如果日後他的官階和學術地位更上一層樓,那還可以敬稱他為“魯季子”、“阜季子”等等。
在這個時代,一個士人往往有很多種稱謂,並且隨著地位的提高,稱謂也會衍生的越來越多。
在天下諸國中,尤其以魯國人的稱謂名堂最多,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因為那是一個將繁文縟節看作生命的國度。你永遠數不清一個魯國貴族能有多少種稱謂,甚至他們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合需要用到不同的稱謂。
眼下,這位來自魯國阜城的少正連大夫已經用精短的語言介紹了自己龐雜的姓名體系,接下來該“鐵士子”孟悝了:
孟悝用和少正連同樣的姿勢回禮道:“在下申國孟悝,字左陶,望少正大夫賜教!”
字左陶……唔……看來並不是什麽高貴的出身,少正連眼中閃過一絲輕視的神色。
通常來講,出身卿大夫之家的孩子不會以“左”為名字,因為“左”帶有閭左的含義。
這一點少正連倒是沒有猜錯,孟悝幼時曾在申國以編草鞋為業,屬於實實在在的“甕牖繩樞之子”的行列,後棄工從學,千裏迢迢來到齊國淄城求學。
好在他本人性情堅忍、求學若渴,受到了學宮祭酒酈老夫子的賞識,便允許他留在稷下學宮求學。齊國鹽鐵業發達,孟悝便在淄城中以打鐵為業,自給自足。
眾人見孟悝行禮作揖,仔細看會發現他的小拇指竟斷了一截。有傳說是他讀書過於勤勉,常常廢寢忘食,白日聞雞起舞,夜間懸梁刺股,多年下來,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打鐵置業又是重體力活計,於是某一日,他困倦神迷之際,在鐵鋪中一不小心,一錘砸下去,竟不小心生生砸斷了半根手指。
因著他是打鐵為生,更因著他這份硬鐵一般的狠勁,學宮的人便給他起個“鐵士子”的綽號,他自己也爽然接受,漸漸就傳開了。
魯國少正連對上申國鐵士孟悝,究竟會撞出什麽樣的機辯來,眾人都翹首以盼。
只見兩人分別自報家門後,再雙雙向對方拜下去,對拜一禮後,少正連率先道: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而諸侯賓服。故霸者有國以千裏,王者有國以萬裏。普天之下,非王道而不能行也。”【改編自《孟子》】
不出眾人意外,少正連果然站在了“王道”這一邊。
“謬矣!”孟悝毫不留情的予以反擊:
“霸者有時,以備待時,以時興事,今天下戰國眾,強弱分,先舉可以霸,胡為不為哉?”【改編自《管子》】
孟悝堅定的選擇了“霸道”之策。在他看來,弱肉強食的時代,唯有先行武力征服才有效果。
少正連辯道:“當今之時,齊有地千裏;雞鳴狗吠相聞,達乎四境,此千乘之國,行仁政,民悅之,故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望王上孰慮之!”
這話是對齊王說的,少正連認為齊國物產富饒,土地廣袤,此時若施行王道,則百姓康樂,四周鄰國順服。
主位上的齊王微微一笑,問道:“王道如何行之?”
少正連也笑了,既然齊王都對他的回答感興趣了,那麽他今日這場辯論也就成功了一半了,他說:
“王道者有三,一曰去奢,二曰省費,三曰寬刑減罰。”
齊王聽了,沒有表示讚同,亦沒有表示反對,而是將目光移向孟悝,問道:“孟生以為呢?”
孟悝不讚同道:“聖王為政百年,始祛驕奢之風。當今之世,未有聖王,敢問少正大夫,以君之方略,王道何時可興?”
少正連道:“若明君施政,教化萬民,上下同心,四方響應,大治則不難,在下認為,何須百年,十年成功尤嫌太晚!”
此話一說,滿座嘩然,這少正連說話也太滿了吧,天下紛爭已有數百載,誰敢說只用十年便能大治呢?
孟悝譏笑道:“君知政事,卻不知人。若十年能成,何故天下紛紛?”
少正連道:“只因天下九國,未有君王能篤行王道,一以貫之。”
孟悝大笑,質問道:“那麽君可知為何未有君王一以貫之?”
“這……”少正連嗆聲。
孟悝不待他答,斷然語曰:“數百年來,人心日漸詭詐,君言去奢省費,談何容易?寬刑減罰更乃無稽之談!此乃欲教化而不能,又豈是能教化而不欲?唯有專以嚴刑峻法,霸道興則國興!”
一語既出,滿座寂然。
孟悝也向齊王言道:“王上,少正大夫一介文弱之士,不識時務,若信其論,恐敗亂國家!”
齊王還是沒有表示讚同,亦沒有表示反對,似乎這些話他已聽過千萬遍,他看向少正連,還是問道:“少正大夫以為如何呢?”
少正連急道:“孟生所言非也。明君所好者,唯賢王之道,如鳥有翼,如魚在水,失之則死!如孟生所言,久居安樂者,易驕逸,驕逸者才難教化,但……方今九國動蕩,黔首久經動亂之苦,渴盼康樂,厭惡離亂,譬如饑者不擇食,渴者不擇飲,小臣認為此時教化萬民,正當其時矣!”
他話音剛落,孟悝立馬起來反駁。
……
二人辯的難舍難分,誰都無法完全擊敗對方,齊王也始終不為所動。
這時,坐在下面的士子中有人聽的按耐不住了,直接站起來,插空道:“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何不王霸並用乎?!”
眾人悚然一驚,紛紛轉頭,要看看這位語出高論的人是誰。在期會辯論中,這種插空的情況是常有之事,並不屬於觸犯規定。
那士子在眾人聚焦的目光中走到中央,繼續道:“道王者之法,與王者之人為之,則亦王;道霸者之法,與霸者之人為之,則亦霸。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霸,古今一也。二者並之,天下可安!”【改編自《荀子》】
齊王打量這位新人一眼,是一位聲音清亮的女子,齊王問道:“夫子何人?”
那女子昂然道:“在下漢國王瑩,字米晶。”
“好。”齊王擡擡手,表現出一位好客國君的風度,“為王大夫設坐!”
侍從很快在高臺上又擺放了一張坐墊,王瑩入座,加入辯論,於是三人便依次侃侃而談,掀起了新一輪的激辯。
陪在齊王身邊的姜於聽的直犯困,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就聽見自家父王寵溺的聲音悄悄傳過來:“若是累了,便回去歇著吧。”
姜於擡頭,看了父王一眼,又環顧一圈,見到酈壬臣還端坐在角落裏,她便沖父王搖搖頭,挽住老父親的一只胳膊,嘻嘻笑道:“兒臣才不要回去呢,要陪著父王。”
“哎,你這丫頭。”老齊王無奈笑道:“平日裏你對這些政事學問一點都不感興趣,今日是怎麽了?也罷,你就多陪陪老父吧。”
這場辯論從清晨辯到晌午,眼看今天的期會即將結束,再沒有什麽新鮮的內容了,酈壬臣便從後排悄悄起身,默默溜了出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二日, 卯時,稷下學宮正門前方的木鐸聲“咚咚”響起,大門開啟, 表示學宮新的一天再次歡迎四方賢士進入。
木鐸聲過後,大批人魚貫而入,人們迅速填滿了各個學館, 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學宮裏漸漸熱鬧起來。
今日的“王霸之辯”還是在游就館舉行,館中設有主位, 一般是閑置的,今日卻收拾打掃* 的很幹凈,還換了新坐墊, 看來是有貴人要來聽會。
除了主位以外,館中其他座位都沒什麽高低之分, 幾百人同時坐在一起,毗鄰而坐,中間設置一方高臺,是給今日欲發表高見的學者坐的。離高臺最近的地方, 會留出兩個座位, 王宮裏會派人過來,專門記錄下每場辯論的內容。
酈壬臣混在人群中,隨便找個角落的位置坐下,此時中間的那方高臺上已經坐了一個人,酈壬臣不認得,看來是從別國來的。
那人的表情有些緊張, 一副坐立難耐的樣子,叫人覺得奇怪。
又過了一會兒, 館中差不多都坐滿了,有一人出現在門口,此人身量中等,腰如鐵桶,上下一般粗細,皮膚棕黑,滿臉絡腮胡子,一身姜黃色的士子服,看起來快洗到發白的樣子,腰佩一柄手掌寬的厚厚的長劍。他大步流星的走進來,也坐在了高臺上原先那個人的對面。
這人一坐下,酈壬臣就明白了原先那人為何會緊張難安了,因為來的人是稷下學宮中出了名的“鐵士子”——孟悝。
今日的兩位主辯者都到場了,齊王也隨即出現了,這可是以前沒有的大新聞,人們一同端端行禮,等他進來作好。
老齊王的身邊還跟著很受寵愛的翁主姜於和小孫子姜勉。老齊王的癰疾看來很嚴重,自己無法行走,只能半躺在王塌上,由六名宦侍擡進來,放於主位上。
眾人行禮過後,老齊王便擺擺手,叫辯論開始。齊國的禮法教條不那麽嚴格,尤其是在稷下學宮這種學術氛圍濃厚的地方,不必每次開會都要國君先“講兩句”。
眾人重新面朝中心的兩位辯者坐著,為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先由那第一個到場的辯者發言:
只見他作了一揖,高聲道:“在下魯國少正連,國為姓,阜氏人也,字季友。初來貴地,望諸賢賜教。”
少正連,“少正”是官名,代表他在魯國現任或曾任過少正大夫一職。“連”是他的名,國為姓,便是姓“魯”的意思。阜氏人,表示他是出生在阜城的魯姓,“季友”是他的表字,從這表字可以推測,這人應當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因為“季”為老末,前面不知道排了多少個哥哥姐姐,但一定不少於三個,因為:伯/孟、仲、叔……季。
如此一來,這人的名字便有許多種稱呼方法了,可以直白的叫他“魯連”,但一般不會有人這麽叫,顯得不大尊敬。通常不熟悉的人會稱他做“少正連”、 “魯季連”、“阜季氏”、“阜叔友”……如果日後他的官階和學術地位更上一層樓,那還可以敬稱他為“魯季子”、“阜季子”等等。
在這個時代,一個士人往往有很多種稱謂,並且隨著地位的提高,稱謂也會衍生的越來越多。
在天下諸國中,尤其以魯國人的稱謂名堂最多,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因為那是一個將繁文縟節看作生命的國度。你永遠數不清一個魯國貴族能有多少種稱謂,甚至他們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合需要用到不同的稱謂。
眼下,這位來自魯國阜城的少正連大夫已經用精短的語言介紹了自己龐雜的姓名體系,接下來該“鐵士子”孟悝了:
孟悝用和少正連同樣的姿勢回禮道:“在下申國孟悝,字左陶,望少正大夫賜教!”
字左陶……唔……看來並不是什麽高貴的出身,少正連眼中閃過一絲輕視的神色。
通常來講,出身卿大夫之家的孩子不會以“左”為名字,因為“左”帶有閭左的含義。
這一點少正連倒是沒有猜錯,孟悝幼時曾在申國以編草鞋為業,屬於實實在在的“甕牖繩樞之子”的行列,後棄工從學,千裏迢迢來到齊國淄城求學。
好在他本人性情堅忍、求學若渴,受到了學宮祭酒酈老夫子的賞識,便允許他留在稷下學宮求學。齊國鹽鐵業發達,孟悝便在淄城中以打鐵為業,自給自足。
眾人見孟悝行禮作揖,仔細看會發現他的小拇指竟斷了一截。有傳說是他讀書過於勤勉,常常廢寢忘食,白日聞雞起舞,夜間懸梁刺股,多年下來,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打鐵置業又是重體力活計,於是某一日,他困倦神迷之際,在鐵鋪中一不小心,一錘砸下去,竟不小心生生砸斷了半根手指。
因著他是打鐵為生,更因著他這份硬鐵一般的狠勁,學宮的人便給他起個“鐵士子”的綽號,他自己也爽然接受,漸漸就傳開了。
魯國少正連對上申國鐵士孟悝,究竟會撞出什麽樣的機辯來,眾人都翹首以盼。
只見兩人分別自報家門後,再雙雙向對方拜下去,對拜一禮後,少正連率先道: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而諸侯賓服。故霸者有國以千裏,王者有國以萬裏。普天之下,非王道而不能行也。”【改編自《孟子》】
不出眾人意外,少正連果然站在了“王道”這一邊。
“謬矣!”孟悝毫不留情的予以反擊:
“霸者有時,以備待時,以時興事,今天下戰國眾,強弱分,先舉可以霸,胡為不為哉?”【改編自《管子》】
孟悝堅定的選擇了“霸道”之策。在他看來,弱肉強食的時代,唯有先行武力征服才有效果。
少正連辯道:“當今之時,齊有地千裏;雞鳴狗吠相聞,達乎四境,此千乘之國,行仁政,民悅之,故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望王上孰慮之!”
這話是對齊王說的,少正連認為齊國物產富饒,土地廣袤,此時若施行王道,則百姓康樂,四周鄰國順服。
主位上的齊王微微一笑,問道:“王道如何行之?”
少正連也笑了,既然齊王都對他的回答感興趣了,那麽他今日這場辯論也就成功了一半了,他說:
“王道者有三,一曰去奢,二曰省費,三曰寬刑減罰。”
齊王聽了,沒有表示讚同,亦沒有表示反對,而是將目光移向孟悝,問道:“孟生以為呢?”
孟悝不讚同道:“聖王為政百年,始祛驕奢之風。當今之世,未有聖王,敢問少正大夫,以君之方略,王道何時可興?”
少正連道:“若明君施政,教化萬民,上下同心,四方響應,大治則不難,在下認為,何須百年,十年成功尤嫌太晚!”
此話一說,滿座嘩然,這少正連說話也太滿了吧,天下紛爭已有數百載,誰敢說只用十年便能大治呢?
孟悝譏笑道:“君知政事,卻不知人。若十年能成,何故天下紛紛?”
少正連道:“只因天下九國,未有君王能篤行王道,一以貫之。”
孟悝大笑,質問道:“那麽君可知為何未有君王一以貫之?”
“這……”少正連嗆聲。
孟悝不待他答,斷然語曰:“數百年來,人心日漸詭詐,君言去奢省費,談何容易?寬刑減罰更乃無稽之談!此乃欲教化而不能,又豈是能教化而不欲?唯有專以嚴刑峻法,霸道興則國興!”
一語既出,滿座寂然。
孟悝也向齊王言道:“王上,少正大夫一介文弱之士,不識時務,若信其論,恐敗亂國家!”
齊王還是沒有表示讚同,亦沒有表示反對,似乎這些話他已聽過千萬遍,他看向少正連,還是問道:“少正大夫以為如何呢?”
少正連急道:“孟生所言非也。明君所好者,唯賢王之道,如鳥有翼,如魚在水,失之則死!如孟生所言,久居安樂者,易驕逸,驕逸者才難教化,但……方今九國動蕩,黔首久經動亂之苦,渴盼康樂,厭惡離亂,譬如饑者不擇食,渴者不擇飲,小臣認為此時教化萬民,正當其時矣!”
他話音剛落,孟悝立馬起來反駁。
……
二人辯的難舍難分,誰都無法完全擊敗對方,齊王也始終不為所動。
這時,坐在下面的士子中有人聽的按耐不住了,直接站起來,插空道:“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何不王霸並用乎?!”
眾人悚然一驚,紛紛轉頭,要看看這位語出高論的人是誰。在期會辯論中,這種插空的情況是常有之事,並不屬於觸犯規定。
那士子在眾人聚焦的目光中走到中央,繼續道:“道王者之法,與王者之人為之,則亦王;道霸者之法,與霸者之人為之,則亦霸。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霸,古今一也。二者並之,天下可安!”【改編自《荀子》】
齊王打量這位新人一眼,是一位聲音清亮的女子,齊王問道:“夫子何人?”
那女子昂然道:“在下漢國王瑩,字米晶。”
“好。”齊王擡擡手,表現出一位好客國君的風度,“為王大夫設坐!”
侍從很快在高臺上又擺放了一張坐墊,王瑩入座,加入辯論,於是三人便依次侃侃而談,掀起了新一輪的激辯。
陪在齊王身邊的姜於聽的直犯困,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就聽見自家父王寵溺的聲音悄悄傳過來:“若是累了,便回去歇著吧。”
姜於擡頭,看了父王一眼,又環顧一圈,見到酈壬臣還端坐在角落裏,她便沖父王搖搖頭,挽住老父親的一只胳膊,嘻嘻笑道:“兒臣才不要回去呢,要陪著父王。”
“哎,你這丫頭。”老齊王無奈笑道:“平日裏你對這些政事學問一點都不感興趣,今日是怎麽了?也罷,你就多陪陪老父吧。”
這場辯論從清晨辯到晌午,眼看今天的期會即將結束,再沒有什麽新鮮的內容了,酈壬臣便從後排悄悄起身,默默溜了出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