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弟弟顧徽年
關燈
小
中
大
第45章 弟弟顧徽年
下午,顧徽年細細與廬州幾位主事詳談,廬州城一應安排,主事們均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顧徽年頻頻點頭,很是滿意,直說挑不出錯。廬州官員不敢怠慢,小心答話,說賑災已得成效,不敢讓朝廷費心。
晚上餐食也頗為簡單,素粥小菜,只有一碗杏仁漿算是稀罕,是當地特產。顧徽年用過飯,與陳知州約下明日視察糧倉之事。
顧徽年同鳳明一道回了驛館,他知道鳳明乃是私訪,只喚他‘總督’。
“總督,他們這是騙賑銀?”顧徽年翻開《音律十談》,露出裏面夾著的銀票:“陳知州通曉詩詞,才華滿腹,為何要......”
顧徽年想不通,呆坐在燈下。
鳳明道:“有才華的人做事才不露把柄。”
顧徽年道:“廬州井然有序,那十萬兩賑銀去了何處?定是造了吞沒。無論這下面藏著什麽,我都要給他拽出來。”
鳳明坐在椅上,慢條斯理:“這下面是窩蛇,你敢伸手,就不怕被咬嗎?”
“他們不咬我,就去咬百姓,連東廠都敢算計,可見背後關系龐雜,十萬雪花紋銀,便叫他們鋌而走險。”顧徽年拍案而起:“罔顧法紀,可惡至極!”
鳳明正斂神沈思,顧徽年風風火火一拍桌,他略驚詫,不由得看向顧徽年。
持正剛直、奉公不阿,是清明忠臣的莠然品格。
橫沖直撞,九死未悔。當真稱得上一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朝堂人多心雜,各有各的算計,各有各的取舍,相較之下,更顯清正難得。
清官或許不會萬事順著鳳明,但凡利百姓、興天下之政,哪怕是奸臣為一己之私而提,清官也會認同、大力推行。
奸臣謀己,清官謀公。古往今來,清官總鬥不過奸臣,多源此之故。朝臣不畏生死,是大齊之幸。誰人聽之見之,不得擊節讚嘆這丹心一片。
但若這忠骨硬如勁松,正氣沖雲霄的二楞子是自己弟弟,那就另當別論了。
鳳明愁喜摻半,上下打量起顧徽年。
顧徽年和鳳明長得並不十分相像。
顧徽年雙目清澈,雋永秀雅如竹,宛若把君子二字刻在眉間心上。打眼一瞧,誰都知道這是位沒受過挫折、吃過暗虧的小公子。
可不是沒受過挫折,弱冠之年高中進士,縱未能奪魁也值得句奇才,金鑾殿上被鳳明認出,故而為官這些年,幾次叫人當槍使,鳳明都給壓了下來,
也不知哪個缺德的攛掇顧徽年上奏,彈劾鳳明與天子並座,弟弟傻氣沖天,鳳明將折子留中,轉日撤了椅子。
無心插柳,自此後坑顧徽年的人倒是少了不少。
中舉後未曾外放,而是留在京中,三年來雖官職未動,也是平平穩穩。今歲又逢春闈,借著這股東風,得以擢升至正五品,胸前的補子也從鷺鷥變為白鷴鳥。
這次巡視災情的差事,循舊例非三品大員不得任。
祖宗規矩,這種巡查必須得一文一武同行,之前的欽差死了一個,三品以上文臣久在朝中盤踞,隨便提出來哪一個,都和地方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廬州之事疑點重重,文臣集團那些老臣鳳明信不過,有心選個平民出身的新人來辦。
後來他動了親自前往的心思,索性點了顧徽年,給他提到四品鴻臚寺少卿,任欽差特使,持尚方寶劍,特許三品實權。
京中有句俗話,叫做身著紅衣才算官。
五品以下文臣,五之七品著青,七品以下著綠。顧徽年自此緋紅官袍加身,一步踏入權力中心。
這般為官之路,說聲平步青雲都不為過。
顧徽年見鳳明不做聲,只若有所思地盯著他,心中打起鼓來。權宦當政,在歷朝歷代都非善事。顧徽年自小讀史,相關案例警句手到擒來,論點論據寫成辭賦,那也是洋洋灑灑、一蹴而就。
可真和鳳明共事,顧徽年又忍不住欽佩起這位九千歲來。真正處在政治漩渦中後,他才認識到,大齊的朝政如譚水,表面風平浪靜,內裏急流湧動、暗生勾連。
沒有所謂的‘閹黨’、‘清流’之分。人人都既是閹黨、又都是清流,一體雙面,如何區分。
民間沸反盈天,抨擊朝政、蟬攻閹黨,無非是因為文人善作文章、善控輿情。
百姓仰慕讀書人、信服讀書人,於是在文人的引導之下,以為朝廷分作兩派,以為文人忍辱負重。
這番行徑令人作嘔,為他不齒。
此次鳳明隱藏身份前往廬州,未嘗沒有防範之意,朝中除了鳳明身邊二三親信,無人得知鳳明離京之事。
風聲越緊,事態越重,顧徽年豪言脫口而出,也不知鳳明會否覺得他沈不住氣。
只聽鳳明說:“僅憑陳知州一人,做不成如此詳密,你且與他周旋數日,別撕破了臉,待我去其他府州探查過後,再做打算。”
顧徽年心說果然,早聽聞同鳳明共事容易,鳳明自能包攬全局,其他人陪著,等事成一起分功勞。
文臣多誹謗鳳明,武將就多吹捧鳳明。
試問大齊哪個武將不想和鳳明一同征戰,鎮國公曾讚鳳明運籌帷幄,可擋萬人,一人一劍霜寒天下。
外人看來是攬權之舉,只有同僚才知這實乃擔責。
顧徽年十分慚愧:“下官無用,不能為總督分憂。”
鳳明掩唇清咳:“顧大人言重。你在此方行事萬望謹慎,聖上賜你尚方寶劍,先斬後奏,皇權特許。若真是瞧不順眼,就都斬了,再回淮安等侯,自有人收尾。”
顧徽年:“......”
都斬了,這等驚世奇言也能隨意說出,難怪大家如此懼怕鳳明,斬人如切萊,實在草菅人命,這點甚不可取。
不過聖人有言:金無足赤,人非完人。鳳明身居高位,權掌生殺予奪,若無雷霆手段,又怎去震滿朝的魑魅魍魎、狼官虎吏。
顧徽年拱手鄭重道:“大齊律令在上,蠹蟲毒瘤唯有依法度斬殺,才能叫他們心服口服。”
風明:“......”
景恒在屏風後面聽二人對話,險些忍不住笑出聲來。鳳明這弟弟年輕氣盛,讀書讀得冒傻氣。還心服口服,他保證貪官被殺時沒有一個心服口服的,不是詛咒就是後悔——大多後悔做得不夠幹凈,叫人捉到把柄。
鳳明擡擡手,示意顧徽年退下。
顧徽年走後,鳳明單手撐在桌上支著頭,長眸半睜半闔:“一個兩個都不叫人省心。”
景恒識趣得緊,不問那‘一個’是誰,自己領受了:
“浮皮潦草沒意思,捉蛇要往深處摸。”
白日裏,景恒也沒閑著,把知州府翻了個地掉,翻到許多書信,俱已密語寫就,景恒看不懂,未免打草驚蛇書信未動,仍放在原處,照著謄抄了幾份在紙上。
“樂譜?”鳳明接過來,掃了一眼:“楚樂侯善音律,與陳知州很是近親,這事跟他脫不了關系。”
“去江陵?”景恒問。
楚樂侯府建在江陵,這一手,可直接摸到老巢了。只是這江陵與廬州相隔千裏,楚樂侯怎會把手伸到廬州來,實在百思難解。
關於時疫之事,景恒十分上心,他與朱汝熙分頭暗訪廬州大小醫館,俱未聽到任何有關的言論。
難道時疫之言,是子虛烏有?
三日後,江城。
馬車上,景恒、鳳明、朱汝熙三人相對而坐。過了江城就是楚樂侯封地,三人商議在江城休整一日,打探些消息。
朱汝熙有個師叔就在江城,他拜別景、鳳二人,先行離去。
進城後,二人尋了處客棧落腳,店小二將浴桶、熱水分別送來:“客官可還有吩咐?”
鳳明問:“紅銷藕花樓在哪兒?”
小二一看這就是為有錢的主,客客氣氣給指了路。小二走後,景恒幫鳳明兌水:“藕花樓是什麽地方?”
“妓院。”鳳明用發簪將長發全都挽起:“有個探子在那兒。”
妓院匯集四方往來,消息靈通,的確是個打探的好去處。景恒沒多想,進了浴桶,與鳳明一起沐浴。
鳳明微微往後靠了些:“熱死了。”
景恒道:“新浴桶貴,咱倆湊合湊合用一個。”
在外面洗澡,鳳明從不脫裏衣,他靠在桶沿上,默許了。
因惦記著與鳳明一同洗澡,景恒沒多問幾句有關探子的情況,這就導致了景恒在見到這名探子時,出了好大洋相。
才下午,紅銷藕花樓生意淡淡,沒到最紅火的時候,臺上一位姑娘輕撫古琴。
藕花樓果然闊綽,廳中央蓮池中擺著一人多高的巨大冰塊兒,宛若座假山。鴇母站在冰山前,搖著簇花羅扇,將冰山的寒氣往身上扇。
風鈴清響,鴇母懶懶擡眼,心想是那位急色的,頂著大日頭就來了。
漫不經心一望之下,鴇母瞪大雙眼——
只見兩位年輕公子並肩踏入藕花樓。
乍一看,打眼的是高的那位。天爺呀,這得八尺了吧,一進門小山似的,將身後驕陽擋個嚴實,仿佛連著門汀都變得小了。
這位公子雖高,卻不武夫般健壯粗魯,蜂腰削背,劍眉星目,英俊逼人,走進些細看,眉眼是溫和的,毫無攻擊性,就這般尋常一望,如風如水,好似你很重要似的。
這種公子哥兒,最討女人喜歡,也不知特流光轉目間,要勾走多少姑娘的芳心。
鴇母慨嘆,又去看他身邊那位,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大吃一驚。
另一位公子恰恰相反,面色冷淡,宛若冰雪,美得令人不敢直視。
這是人間的顏色嗎?
十裏秦淮、秦樓楚館,鴇母去的多、見得也多。她敢斷言,天下間,無人能越過這番絕色。
唯有月光映重雪,華光轉千裏,才能與之媲美。
論美人,她這兒也有一位頭牌,她原以為那已然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才知何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呦,來貴客了。”頭牌倚在欄桿上:“二位風儀過人,樓上請吧,奴親自招待二位。”
這聲音又沈又柔,猛然一聽像是個男人。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觀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下午,顧徽年細細與廬州幾位主事詳談,廬州城一應安排,主事們均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顧徽年頻頻點頭,很是滿意,直說挑不出錯。廬州官員不敢怠慢,小心答話,說賑災已得成效,不敢讓朝廷費心。
晚上餐食也頗為簡單,素粥小菜,只有一碗杏仁漿算是稀罕,是當地特產。顧徽年用過飯,與陳知州約下明日視察糧倉之事。
顧徽年同鳳明一道回了驛館,他知道鳳明乃是私訪,只喚他‘總督’。
“總督,他們這是騙賑銀?”顧徽年翻開《音律十談》,露出裏面夾著的銀票:“陳知州通曉詩詞,才華滿腹,為何要......”
顧徽年想不通,呆坐在燈下。
鳳明道:“有才華的人做事才不露把柄。”
顧徽年道:“廬州井然有序,那十萬兩賑銀去了何處?定是造了吞沒。無論這下面藏著什麽,我都要給他拽出來。”
鳳明坐在椅上,慢條斯理:“這下面是窩蛇,你敢伸手,就不怕被咬嗎?”
“他們不咬我,就去咬百姓,連東廠都敢算計,可見背後關系龐雜,十萬雪花紋銀,便叫他們鋌而走險。”顧徽年拍案而起:“罔顧法紀,可惡至極!”
鳳明正斂神沈思,顧徽年風風火火一拍桌,他略驚詫,不由得看向顧徽年。
持正剛直、奉公不阿,是清明忠臣的莠然品格。
橫沖直撞,九死未悔。當真稱得上一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朝堂人多心雜,各有各的算計,各有各的取舍,相較之下,更顯清正難得。
清官或許不會萬事順著鳳明,但凡利百姓、興天下之政,哪怕是奸臣為一己之私而提,清官也會認同、大力推行。
奸臣謀己,清官謀公。古往今來,清官總鬥不過奸臣,多源此之故。朝臣不畏生死,是大齊之幸。誰人聽之見之,不得擊節讚嘆這丹心一片。
但若這忠骨硬如勁松,正氣沖雲霄的二楞子是自己弟弟,那就另當別論了。
鳳明愁喜摻半,上下打量起顧徽年。
顧徽年和鳳明長得並不十分相像。
顧徽年雙目清澈,雋永秀雅如竹,宛若把君子二字刻在眉間心上。打眼一瞧,誰都知道這是位沒受過挫折、吃過暗虧的小公子。
可不是沒受過挫折,弱冠之年高中進士,縱未能奪魁也值得句奇才,金鑾殿上被鳳明認出,故而為官這些年,幾次叫人當槍使,鳳明都給壓了下來,
也不知哪個缺德的攛掇顧徽年上奏,彈劾鳳明與天子並座,弟弟傻氣沖天,鳳明將折子留中,轉日撤了椅子。
無心插柳,自此後坑顧徽年的人倒是少了不少。
中舉後未曾外放,而是留在京中,三年來雖官職未動,也是平平穩穩。今歲又逢春闈,借著這股東風,得以擢升至正五品,胸前的補子也從鷺鷥變為白鷴鳥。
這次巡視災情的差事,循舊例非三品大員不得任。
祖宗規矩,這種巡查必須得一文一武同行,之前的欽差死了一個,三品以上文臣久在朝中盤踞,隨便提出來哪一個,都和地方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廬州之事疑點重重,文臣集團那些老臣鳳明信不過,有心選個平民出身的新人來辦。
後來他動了親自前往的心思,索性點了顧徽年,給他提到四品鴻臚寺少卿,任欽差特使,持尚方寶劍,特許三品實權。
京中有句俗話,叫做身著紅衣才算官。
五品以下文臣,五之七品著青,七品以下著綠。顧徽年自此緋紅官袍加身,一步踏入權力中心。
這般為官之路,說聲平步青雲都不為過。
顧徽年見鳳明不做聲,只若有所思地盯著他,心中打起鼓來。權宦當政,在歷朝歷代都非善事。顧徽年自小讀史,相關案例警句手到擒來,論點論據寫成辭賦,那也是洋洋灑灑、一蹴而就。
可真和鳳明共事,顧徽年又忍不住欽佩起這位九千歲來。真正處在政治漩渦中後,他才認識到,大齊的朝政如譚水,表面風平浪靜,內裏急流湧動、暗生勾連。
沒有所謂的‘閹黨’、‘清流’之分。人人都既是閹黨、又都是清流,一體雙面,如何區分。
民間沸反盈天,抨擊朝政、蟬攻閹黨,無非是因為文人善作文章、善控輿情。
百姓仰慕讀書人、信服讀書人,於是在文人的引導之下,以為朝廷分作兩派,以為文人忍辱負重。
這番行徑令人作嘔,為他不齒。
此次鳳明隱藏身份前往廬州,未嘗沒有防範之意,朝中除了鳳明身邊二三親信,無人得知鳳明離京之事。
風聲越緊,事態越重,顧徽年豪言脫口而出,也不知鳳明會否覺得他沈不住氣。
只聽鳳明說:“僅憑陳知州一人,做不成如此詳密,你且與他周旋數日,別撕破了臉,待我去其他府州探查過後,再做打算。”
顧徽年心說果然,早聽聞同鳳明共事容易,鳳明自能包攬全局,其他人陪著,等事成一起分功勞。
文臣多誹謗鳳明,武將就多吹捧鳳明。
試問大齊哪個武將不想和鳳明一同征戰,鎮國公曾讚鳳明運籌帷幄,可擋萬人,一人一劍霜寒天下。
外人看來是攬權之舉,只有同僚才知這實乃擔責。
顧徽年十分慚愧:“下官無用,不能為總督分憂。”
鳳明掩唇清咳:“顧大人言重。你在此方行事萬望謹慎,聖上賜你尚方寶劍,先斬後奏,皇權特許。若真是瞧不順眼,就都斬了,再回淮安等侯,自有人收尾。”
顧徽年:“......”
都斬了,這等驚世奇言也能隨意說出,難怪大家如此懼怕鳳明,斬人如切萊,實在草菅人命,這點甚不可取。
不過聖人有言:金無足赤,人非完人。鳳明身居高位,權掌生殺予奪,若無雷霆手段,又怎去震滿朝的魑魅魍魎、狼官虎吏。
顧徽年拱手鄭重道:“大齊律令在上,蠹蟲毒瘤唯有依法度斬殺,才能叫他們心服口服。”
風明:“......”
景恒在屏風後面聽二人對話,險些忍不住笑出聲來。鳳明這弟弟年輕氣盛,讀書讀得冒傻氣。還心服口服,他保證貪官被殺時沒有一個心服口服的,不是詛咒就是後悔——大多後悔做得不夠幹凈,叫人捉到把柄。
鳳明擡擡手,示意顧徽年退下。
顧徽年走後,鳳明單手撐在桌上支著頭,長眸半睜半闔:“一個兩個都不叫人省心。”
景恒識趣得緊,不問那‘一個’是誰,自己領受了:
“浮皮潦草沒意思,捉蛇要往深處摸。”
白日裏,景恒也沒閑著,把知州府翻了個地掉,翻到許多書信,俱已密語寫就,景恒看不懂,未免打草驚蛇書信未動,仍放在原處,照著謄抄了幾份在紙上。
“樂譜?”鳳明接過來,掃了一眼:“楚樂侯善音律,與陳知州很是近親,這事跟他脫不了關系。”
“去江陵?”景恒問。
楚樂侯府建在江陵,這一手,可直接摸到老巢了。只是這江陵與廬州相隔千裏,楚樂侯怎會把手伸到廬州來,實在百思難解。
關於時疫之事,景恒十分上心,他與朱汝熙分頭暗訪廬州大小醫館,俱未聽到任何有關的言論。
難道時疫之言,是子虛烏有?
三日後,江城。
馬車上,景恒、鳳明、朱汝熙三人相對而坐。過了江城就是楚樂侯封地,三人商議在江城休整一日,打探些消息。
朱汝熙有個師叔就在江城,他拜別景、鳳二人,先行離去。
進城後,二人尋了處客棧落腳,店小二將浴桶、熱水分別送來:“客官可還有吩咐?”
鳳明問:“紅銷藕花樓在哪兒?”
小二一看這就是為有錢的主,客客氣氣給指了路。小二走後,景恒幫鳳明兌水:“藕花樓是什麽地方?”
“妓院。”鳳明用發簪將長發全都挽起:“有個探子在那兒。”
妓院匯集四方往來,消息靈通,的確是個打探的好去處。景恒沒多想,進了浴桶,與鳳明一起沐浴。
鳳明微微往後靠了些:“熱死了。”
景恒道:“新浴桶貴,咱倆湊合湊合用一個。”
在外面洗澡,鳳明從不脫裏衣,他靠在桶沿上,默許了。
因惦記著與鳳明一同洗澡,景恒沒多問幾句有關探子的情況,這就導致了景恒在見到這名探子時,出了好大洋相。
才下午,紅銷藕花樓生意淡淡,沒到最紅火的時候,臺上一位姑娘輕撫古琴。
藕花樓果然闊綽,廳中央蓮池中擺著一人多高的巨大冰塊兒,宛若座假山。鴇母站在冰山前,搖著簇花羅扇,將冰山的寒氣往身上扇。
風鈴清響,鴇母懶懶擡眼,心想是那位急色的,頂著大日頭就來了。
漫不經心一望之下,鴇母瞪大雙眼——
只見兩位年輕公子並肩踏入藕花樓。
乍一看,打眼的是高的那位。天爺呀,這得八尺了吧,一進門小山似的,將身後驕陽擋個嚴實,仿佛連著門汀都變得小了。
這位公子雖高,卻不武夫般健壯粗魯,蜂腰削背,劍眉星目,英俊逼人,走進些細看,眉眼是溫和的,毫無攻擊性,就這般尋常一望,如風如水,好似你很重要似的。
這種公子哥兒,最討女人喜歡,也不知特流光轉目間,要勾走多少姑娘的芳心。
鴇母慨嘆,又去看他身邊那位,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大吃一驚。
另一位公子恰恰相反,面色冷淡,宛若冰雪,美得令人不敢直視。
這是人間的顏色嗎?
十裏秦淮、秦樓楚館,鴇母去的多、見得也多。她敢斷言,天下間,無人能越過這番絕色。
唯有月光映重雪,華光轉千裏,才能與之媲美。
論美人,她這兒也有一位頭牌,她原以為那已然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才知何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呦,來貴客了。”頭牌倚在欄桿上:“二位風儀過人,樓上請吧,奴親自招待二位。”
這聲音又沈又柔,猛然一聽像是個男人。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觀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