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開棺驗屍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二章 開棺驗屍
次日卯時,宋慈一行在縣衙的膳館裏用了早飯,便備齊驗屍所須之物,點齊人馬,往沈家村去了。
到了村子後,先打聽到沈忠家的所在,找到了沈忠的母親。
沈家的房子是在燒毀以後,在原址上新建的,房子不大,只夠沈母一個人住的。
沈母見提刑大人來了,便邀他進屋敘話,宋慈也不客套,坐定之後,便向她表達了想要重新檢驗沈忠屍體的想法。
沈母一時不解,問宋慈道:“宋大人這是何意?沈忠的死不是由田大人審結了嗎?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雖說屍體燒得面目全非,衣服也燒沒了,但沈忠身上的玉墜子,分明是往昔張凝眉送給他的定情信物,老身都看過的,不會有差。
而且死亡原因田大人也調查清楚了,懷疑是沈忠酒醉之時,不慎撥落油燈,燒著了自身,並最終引發的大火。這一點也符合沈忠生前的狀態啊,沈忠當時因為與張凝眉的婚事,受到挫折,所以日日煩惱,不惜自毀身子,天天買醉,他就是這樣的狀態啊,不慎撥落油燈,也是完全可以想見的,為什麽突然要開棺驗屍,驚擾他死後的安寧呢?”
宋慈委婉說道:“宋某乃一路之提刑,巡查各州縣刑獄,本是分內之事,如今巡查到歸善縣,得知了沈忠受火而死一事,也得知了田知縣是平生第一次勘驗火事,經驗不足,容易出錯,按照提刑司的慣例,最好再覆檢一次。”
宋慈之所以要將開棺驗屍的請求,說得這樣拐彎抹角,而不直接向沈母說出,自己對於沈忠假死的懷疑,是因為宋慈本身就認為,沈母可能知道沈忠沒死,而且母子二人還有秘密聯系。
如果是這樣,那麽當宋慈說出他對沈忠假死的懷疑之後,沈母一定會將這情況透露給沈忠知曉,如此,沈忠一定會隱藏起來,躲避宋慈的追查,這樣的話,沈忠就很難被捉到了。
所以宋慈將開棺驗屍的目的,往“職責所在”這方面靠,且隨後又補充道:“其實這麽多天過去了,沈忠的屍體恐怕早已腐化,變成一堆白骨了,所以我們提刑司也是例行公事,隨意看一眼,也就拉倒了。”
宋慈的話,不斷打消著沈母的顧慮,終於,沈母同意了開棺驗屍的請求,並親自帶著宋慈,前往沈忠的墓地。
而宋慈也早就想好了,哪怕到時檢驗之後,果真發現墓中屍骨並非沈忠本人,他也要當著沈母之面,說田知縣當初的檢驗是正確的,這屍骨確實是沈忠本人,從而穩住沈母之心。
如此,就算母子之間有聯系,沈母將開棺驗屍之事,暗地裏向沈忠說了,沈忠也不會害怕自己的暴露。相反的,由於宋慈覆檢之後,也得出了與田知縣一樣的結論,認為棺材裏的屍骨,是沈忠本人無疑,那麽,真正的沈忠便會打消顧慮,更加肆無忌憚地活動起來,這樣一來,沈忠本人就會更容易露出馬腳,從而被宋慈所擒獲。
所以,宋慈打算兵分兩路,一路由他本人為主,大張旗鼓地對屍骨進行覆檢,吸引旁人的目光。
另一路由蕭景一人擔當,主要目的,就是趁宋慈覆檢之際,偷偷地記錄下屍骨,特別是頭顱骨的特征,並且根據這頭顱骨,畫出骨主生前的相貌來。這便是宋慈所傳授的“依骨畫容術”了。
它跟宋慈的另一項“覆容”絕技,即“依骨塑容術”,差別不大。只不過前者是畫,後者是泥塑。前者簡單快捷,而逼真程度略遜,後者工序覆雜,而逼真程度更高。
然而此番“覆容”,是要躲過眾人視線,暗中進行,那麽泥塑顯然是不可行了,可行的,大概唯有這依骨畫容之術了。
主意打定,宋慈一行便加快步伐,登上建滿各式墳墓的一座矮山,來到了沈忠的墓前。
按照既定流程,提刑司在將墳墓中的棺槨移出,並打開棺材蓋板以後,並不急著去動棺中的屍骨,而是先在棺材周邊,燃起藥草,以驅邪辟穢。
待藥草的煙霧散盡,空氣中的屍毒被驅散,化解之後,宋慈才命手下擡出了屍骨,將其放在一張幹凈的草席之上了。
這時,宋慈與周轅二人,則分別口含一粒“蘇合香丸”,以辟屍氣,接著,便一齊來到了屍骨邊,蹲下來,煞有介事地檢驗著。
蕭景早已退到了人後,時不時地又走近屍骨,盯著頭顱骨,看上一會兒,然後又退下去,趁人不註意,就拿出畫稿,迅速按照記憶中的頭顱骨特征,在紙上重塑死者的容貌。
良久,蕭景若無其事地再次走近屍骨,沖宋慈道:“大人檢驗得如何了?”
就這一句,便是暗示,表面上看,是關心檢驗的進展,實際是告訴宋慈,他已完成了任務。
宋慈自然也是心領神會,回了一句“差不多了”,就命人收起屍骨,停止了檢驗。
沈母見宋慈他們完成了覆檢,便走過來請教,想知道宋慈對於屍骨的檢驗結果。
宋慈鄭重道:“死者確實是受火而死,而且宋某仔細測量了屍骨的大小,長短,其數據與田大人所測的,完全一致,根據這屍骨的數值,推測死者生前的身量,也與沈忠相當。所以宋某認為,田大人的檢驗是準確無誤的,骨主確實是沈忠,而沈忠也確實是受火而死。看來是宋某小看田大人了。”
沈母道:“宋大人還有別的什麽事嗎?”
宋慈道:“沒有別的事了,宋某這就回去了。查過了歸善縣的刑獄,再往河源縣去看看,也就回韶州提刑司衙門了。”
這樣有說沒說的,便從山上下來了,打發了沈母之後,便往歸善縣衙而去。
半路上,蕭景正式向宋慈詢問起覆檢的結果,宋慈道:“從死者舌骨的斷裂特征來看,死者生前是被人勒死的。勒死之後,兇手又放了一把火,造成了死者是受火而死的假象。”
田知縣在一旁聽到宋慈這樣的回答之後,忙向宋慈道歉:
“宋大人,請您見諒,下官經驗不足,手段粗疏,加上當時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皮肉焦黑,因此下官未能通過死者頸部的皮膚,看出被勒的痕跡,望您恕罪。
不過下官特意檢查了死者的口鼻,發現裏面是有煙灰殘留的,這不是生前被燒死的一大鐵證嗎?從這一點上來看,死者應該是受火而死才對啊。”
宋慈道:“一般情況下,一個大活人,突然遇到大火,肯定左沖右突,拼死掙紮,在這過程中,呼吸會變得又急又深,這樣,火場的煙灰,也便隨著呼吸,被人吸入口鼻中去了。
而如果死者是被人以其他方法殺死,再拋入火場中的,那麽死屍的呼吸是早已停止了的,如此,即便火場煙灰再多,也吸不進口鼻裏面去。
所以,通過觀察死者口鼻中有無煙灰,以判斷死者是不是真的是受火而死,是一個便捷而大致準確的方法。但也只能說是大致準確,如果兇手動了手腳,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比如某些狡猾的兇手,先以其他方法殺害死者,再以竹管,將事先準備好的煙灰,吹入死者的口鼻之中,然後再將死t者拋入火場之內,那麽,負責屍檢的官員就有可能會被他欺騙了。田大人這次,可能就是碰到了這種情況。”
田知縣道:“難道說,下官從死者口鼻中看到的那些煙灰,是兇手事先用竹管之類,吹進去的?”
宋慈道:“大抵如此。”
田知縣抱拳道:“多謝宋大人指教。原來刑獄之事,有這多奧妙,看來下官還須多加學習,多加歷練啊。”
宋慈道:“斷獄問案,不比科考容易啊,宋某二十年來,盡傾心血於此,才算略有心得,漸入佳境的。”
田知縣道:“宋大人在歸善縣停留期間,望能指點下官一二,以開下官聾聵。”
宋慈道:“要說斷獄問案的功夫,從何而來,其實也無非是來自學習與實踐。田大人若有心於此,不妨先去買幾本書來看,比如《內恕錄》、《折獄龜鑒》、《棠陰比事》等等,去粗取精,悉心琢磨,再結合自己所碰到的案子,去用,去驗,去反思,慢慢地,也就登堂入室了。”
田知縣再度拱手,謝過宋慈。宋慈則又談起他之前所破的幾個大案,將破案的思路,過程,經驗,都一一跟田知縣說了。
這樣邊說邊行,正好於午飯前回到了歸善縣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次日卯時,宋慈一行在縣衙的膳館裏用了早飯,便備齊驗屍所須之物,點齊人馬,往沈家村去了。
到了村子後,先打聽到沈忠家的所在,找到了沈忠的母親。
沈家的房子是在燒毀以後,在原址上新建的,房子不大,只夠沈母一個人住的。
沈母見提刑大人來了,便邀他進屋敘話,宋慈也不客套,坐定之後,便向她表達了想要重新檢驗沈忠屍體的想法。
沈母一時不解,問宋慈道:“宋大人這是何意?沈忠的死不是由田大人審結了嗎?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雖說屍體燒得面目全非,衣服也燒沒了,但沈忠身上的玉墜子,分明是往昔張凝眉送給他的定情信物,老身都看過的,不會有差。
而且死亡原因田大人也調查清楚了,懷疑是沈忠酒醉之時,不慎撥落油燈,燒著了自身,並最終引發的大火。這一點也符合沈忠生前的狀態啊,沈忠當時因為與張凝眉的婚事,受到挫折,所以日日煩惱,不惜自毀身子,天天買醉,他就是這樣的狀態啊,不慎撥落油燈,也是完全可以想見的,為什麽突然要開棺驗屍,驚擾他死後的安寧呢?”
宋慈委婉說道:“宋某乃一路之提刑,巡查各州縣刑獄,本是分內之事,如今巡查到歸善縣,得知了沈忠受火而死一事,也得知了田知縣是平生第一次勘驗火事,經驗不足,容易出錯,按照提刑司的慣例,最好再覆檢一次。”
宋慈之所以要將開棺驗屍的請求,說得這樣拐彎抹角,而不直接向沈母說出,自己對於沈忠假死的懷疑,是因為宋慈本身就認為,沈母可能知道沈忠沒死,而且母子二人還有秘密聯系。
如果是這樣,那麽當宋慈說出他對沈忠假死的懷疑之後,沈母一定會將這情況透露給沈忠知曉,如此,沈忠一定會隱藏起來,躲避宋慈的追查,這樣的話,沈忠就很難被捉到了。
所以宋慈將開棺驗屍的目的,往“職責所在”這方面靠,且隨後又補充道:“其實這麽多天過去了,沈忠的屍體恐怕早已腐化,變成一堆白骨了,所以我們提刑司也是例行公事,隨意看一眼,也就拉倒了。”
宋慈的話,不斷打消著沈母的顧慮,終於,沈母同意了開棺驗屍的請求,並親自帶著宋慈,前往沈忠的墓地。
而宋慈也早就想好了,哪怕到時檢驗之後,果真發現墓中屍骨並非沈忠本人,他也要當著沈母之面,說田知縣當初的檢驗是正確的,這屍骨確實是沈忠本人,從而穩住沈母之心。
如此,就算母子之間有聯系,沈母將開棺驗屍之事,暗地裏向沈忠說了,沈忠也不會害怕自己的暴露。相反的,由於宋慈覆檢之後,也得出了與田知縣一樣的結論,認為棺材裏的屍骨,是沈忠本人無疑,那麽,真正的沈忠便會打消顧慮,更加肆無忌憚地活動起來,這樣一來,沈忠本人就會更容易露出馬腳,從而被宋慈所擒獲。
所以,宋慈打算兵分兩路,一路由他本人為主,大張旗鼓地對屍骨進行覆檢,吸引旁人的目光。
另一路由蕭景一人擔當,主要目的,就是趁宋慈覆檢之際,偷偷地記錄下屍骨,特別是頭顱骨的特征,並且根據這頭顱骨,畫出骨主生前的相貌來。這便是宋慈所傳授的“依骨畫容術”了。
它跟宋慈的另一項“覆容”絕技,即“依骨塑容術”,差別不大。只不過前者是畫,後者是泥塑。前者簡單快捷,而逼真程度略遜,後者工序覆雜,而逼真程度更高。
然而此番“覆容”,是要躲過眾人視線,暗中進行,那麽泥塑顯然是不可行了,可行的,大概唯有這依骨畫容之術了。
主意打定,宋慈一行便加快步伐,登上建滿各式墳墓的一座矮山,來到了沈忠的墓前。
按照既定流程,提刑司在將墳墓中的棺槨移出,並打開棺材蓋板以後,並不急著去動棺中的屍骨,而是先在棺材周邊,燃起藥草,以驅邪辟穢。
待藥草的煙霧散盡,空氣中的屍毒被驅散,化解之後,宋慈才命手下擡出了屍骨,將其放在一張幹凈的草席之上了。
這時,宋慈與周轅二人,則分別口含一粒“蘇合香丸”,以辟屍氣,接著,便一齊來到了屍骨邊,蹲下來,煞有介事地檢驗著。
蕭景早已退到了人後,時不時地又走近屍骨,盯著頭顱骨,看上一會兒,然後又退下去,趁人不註意,就拿出畫稿,迅速按照記憶中的頭顱骨特征,在紙上重塑死者的容貌。
良久,蕭景若無其事地再次走近屍骨,沖宋慈道:“大人檢驗得如何了?”
就這一句,便是暗示,表面上看,是關心檢驗的進展,實際是告訴宋慈,他已完成了任務。
宋慈自然也是心領神會,回了一句“差不多了”,就命人收起屍骨,停止了檢驗。
沈母見宋慈他們完成了覆檢,便走過來請教,想知道宋慈對於屍骨的檢驗結果。
宋慈鄭重道:“死者確實是受火而死,而且宋某仔細測量了屍骨的大小,長短,其數據與田大人所測的,完全一致,根據這屍骨的數值,推測死者生前的身量,也與沈忠相當。所以宋某認為,田大人的檢驗是準確無誤的,骨主確實是沈忠,而沈忠也確實是受火而死。看來是宋某小看田大人了。”
沈母道:“宋大人還有別的什麽事嗎?”
宋慈道:“沒有別的事了,宋某這就回去了。查過了歸善縣的刑獄,再往河源縣去看看,也就回韶州提刑司衙門了。”
這樣有說沒說的,便從山上下來了,打發了沈母之後,便往歸善縣衙而去。
半路上,蕭景正式向宋慈詢問起覆檢的結果,宋慈道:“從死者舌骨的斷裂特征來看,死者生前是被人勒死的。勒死之後,兇手又放了一把火,造成了死者是受火而死的假象。”
田知縣在一旁聽到宋慈這樣的回答之後,忙向宋慈道歉:
“宋大人,請您見諒,下官經驗不足,手段粗疏,加上當時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皮肉焦黑,因此下官未能通過死者頸部的皮膚,看出被勒的痕跡,望您恕罪。
不過下官特意檢查了死者的口鼻,發現裏面是有煙灰殘留的,這不是生前被燒死的一大鐵證嗎?從這一點上來看,死者應該是受火而死才對啊。”
宋慈道:“一般情況下,一個大活人,突然遇到大火,肯定左沖右突,拼死掙紮,在這過程中,呼吸會變得又急又深,這樣,火場的煙灰,也便隨著呼吸,被人吸入口鼻中去了。
而如果死者是被人以其他方法殺死,再拋入火場中的,那麽死屍的呼吸是早已停止了的,如此,即便火場煙灰再多,也吸不進口鼻裏面去。
所以,通過觀察死者口鼻中有無煙灰,以判斷死者是不是真的是受火而死,是一個便捷而大致準確的方法。但也只能說是大致準確,如果兇手動了手腳,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比如某些狡猾的兇手,先以其他方法殺害死者,再以竹管,將事先準備好的煙灰,吹入死者的口鼻之中,然後再將死t者拋入火場之內,那麽,負責屍檢的官員就有可能會被他欺騙了。田大人這次,可能就是碰到了這種情況。”
田知縣道:“難道說,下官從死者口鼻中看到的那些煙灰,是兇手事先用竹管之類,吹進去的?”
宋慈道:“大抵如此。”
田知縣抱拳道:“多謝宋大人指教。原來刑獄之事,有這多奧妙,看來下官還須多加學習,多加歷練啊。”
宋慈道:“斷獄問案,不比科考容易啊,宋某二十年來,盡傾心血於此,才算略有心得,漸入佳境的。”
田知縣道:“宋大人在歸善縣停留期間,望能指點下官一二,以開下官聾聵。”
宋慈道:“要說斷獄問案的功夫,從何而來,其實也無非是來自學習與實踐。田大人若有心於此,不妨先去買幾本書來看,比如《內恕錄》、《折獄龜鑒》、《棠陰比事》等等,去粗取精,悉心琢磨,再結合自己所碰到的案子,去用,去驗,去反思,慢慢地,也就登堂入室了。”
田知縣再度拱手,謝過宋慈。宋慈則又談起他之前所破的幾個大案,將破案的思路,過程,經驗,都一一跟田知縣說了。
這樣邊說邊行,正好於午飯前回到了歸善縣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