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第 596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596章 第 596 章
鏡中數十年一晃而過, 鏡中人開始衰老。
有人不堪忍受,有人逐漸麻木。也有人默默等待,只為最後一瞬的轉機。
鏡外僅僅過去三個月而已。
這三個月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好捱。
雪化後,積在雪下的各種人畜屍體都露出來了, 大太陽一照開始腐爛, 疫病叢生。被這兩場大災一鬧, 今年收成更不可能好。
趙瑛心想,好像……這段時間她居然沒聽到什麽風聲?
按理說該有一場亂的,每有天災必然伴隨人禍, 各地不是鬧起義就是邪門教派。況且此次雪災和疫病,都至少覆蓋了幾十座城,涉及百姓數萬萬眾,不是簡簡單單辦幾次慶功宴就能壓下去的。
但叫她奇怪的是,竟然真就這麽平平淡淡地壓下來了。疫病還沒過去呢, 每天陛下還要垂問疫區災情,結果大家似乎都並不奇怪,也並沒有引起什麽亂子,好像這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平靜水面下, 總有些叫人心驚不敢探究的深漪。京城再熱鬧, 叫趙瑛看來總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相比起這些事,趙瑛更在乎一個結果——姜遺光到底怎麽了。
已經三個月了。
雖說鏡內鏡外時間流逝快慢並不相同, 不過大家都默認,鏡外人等待越久,鏡中時間只會更久。每次想到這兒趙瑛都不免咋舌, 他到底待了多久啊?
他還活著嗎?
姜遺光的鏡子在一入鏡後就被收走了, 任憑趙瑛怎麽打聽也不知去向。後面還是托了明孤雁才知道,鏡子居然在陛下那裏。
這豈不是意味著……就算姜遺光真出了事, 只要陛下想瞞住,他們就別想知道?
心裏再急,面上也不能叫人看出來。陛下的意圖很好猜,估計就是怕萬一姜遺光沒了,其他人失去希望嘛。
趙瑛只能默默祈禱,姜遺光這小子命大,別死了。
結果沒多久她就打聽到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陛下將前去鹹陽。
趙瑛幾乎是馬上就想到了朝廷暗中在驪山設立的驪山司。姜遺光曾告訴她,驪山司直屬於天子,朝中各事一律不沾,獨立於六部之外,只管潛心研究秦皇陵和驪山古跡的奧秘。
她還記得,驪山那塊兒後面不知怎麽到了姜遺光手裏,變成他管著的了。但是姜遺光也提過,他發現手下不少人並不真的聽命於他,而是聽從另一人,驪山司中另有勢力。
姜遺光幾次試探,那人都不現蹤跡。趙瑛非常懷疑,驪山幕後可能也是那位據說活了很久的人。
“真的假的?陛下去那裏做什麽?”趙瑛更想知道是不是幕後之人又做了什麽,才讓陛下做此行徑。
明孤雁:“真的。不知道。”
在姜遺光入鏡後不到半月,她也入了一回,不出三天便出來了。趙瑛特地去看過她卷宗,不免對其生出深深敬佩之感。
先前明孤雁一直跟著姜遺光,後面又跟在陛下身邊待了幾日,結果從鏡子裏出來後,她哪裏都不去了,就在近衛分配的莊子裏,還主動透過話來表示親近。
趙瑛接了她的枝,日日拜訪,對方也不嫌煩,有問必答,不過一旦問到涉及幕後之人的問題,她就一句話也不說,默默擦劍。
陛下的消息也是她告訴趙瑛的,現在還沒有頒旨,只是在準備,朝中沒幾個人知道,幾個靈敏的老臣察覺出來也不敢說。
趙瑛不知道明孤雁到底在想什麽。她不早就是那位的人了嗎?為什麽還要接近自己透露那麽多事,莫非是受了那人示意?
想不通她就不想了,趙瑛自認本事不大,能活一日算一日。不管陛下也好、明孤雁也好,還是那個幕後神秘人,他們要做什麽,都不是她一個小女子能隨意摻和的。
“你要跟著去驪山嗎?”她問明孤雁。
明孤雁點頭:“要。”
趙瑛:“你去做什麽?”
明孤雁又不說話了。
趙瑛:“陛下何時動身?”
明孤雁:“約莫一個月後,在冬日前入山。”
趙瑛:“她走了,朝中事務怎麽辦?要是她在驪山中遇到危險怎麽辦?”
明孤雁:“陛下將立太女。”皇太女是她從宗親中親自選出來的,和皇太女一起冊力的還有同樣挑選好的攝政王,聖旨已經擬好,就等著昭告天下。
趙瑛這回真吃了一驚。
陛下到底要做什麽?已經到了托付後事的地步嗎?
轉念一想,當真好手段,立皇太女又立攝政王。
據說那位皇太女不過十歲出頭,攝政王則是陛下的另一位姐妹。即便她不在朝堂,一人年幼但名正言順,另一人年長卻師出無名,二人勢均力敵,加上還有一位廢太子、如今的誠親王坐鎮,三方人相互制衡,她的皇位才能坐得穩當。
就算她回不去了,有誠親王在,攝政王也不可能一家獨大。等太女長大,她自然能收回權柄。如果太女不爭氣,那攝政王或誠親王便是下一任天子了。
這麽一看,陛下肯定不是特地找死。她應該有些勝算才是。
趙瑛琢磨著,陛下既去往驪山,一定是為了九鼎一事。據說九鼎內刻符文暗藏玄機,聚齊九鼎,可以打開秦皇陵,窺得長生不老的奧秘。
她也隱約聽說過,九鼎聚齊了。雖然不知道怎麽聚齊的,誰帶回來的。但若是真湊齊了……
——陛下她……真想要打開秦皇陵啊?
從明孤雁的莊子裏出來後,趙瑛還有點不可思議。回到自己住處後,明孤雁又送來一份更不可思議的調令。
陛下將會下密旨,命她隨大軍同去驪山。
趙瑛不想去,她已經怕了,幕後那人完全不是他們能抗衡的,她感覺就算把陛下和先皇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敵得過。但陛下近日動作頻頻,分明是不願再維持表象,要與那人一較高下。
她可不想找死!
可她又無比清晰地回想起明孤雁說的每一句話。
恐怕明孤雁不只是為了告訴她這件事吧?更是變相威脅她,那人已經盯上她了,她必須一道去。
該死的!她居然現在才想明白!怪道明孤雁這廝如此乖巧,問什麽答什麽呢。
她沒有什麽可利用的價值,這些人都把她逼往驪山,是為了引出姜遺光?
趙瑛不斷轉動腕上串珠,數了幾千個數,才漸漸冷靜下來。
明孤雁只是來提醒她一句,叫她有個準備。
等了不到半旬,陛下就立了皇太女,動作非常快,連吉時都沒算,禮服、金印、宮殿通通沒有,頒下聖旨後就把人接到了宮裏,住在誠親王當年曾是太子時的宮殿。
攝政王也立了,不知道她從哪個犄角旮瘩翻出來個遠親,年輕得很,二十來歲。同樣有相同的血脈,相似的背景,陛下上朝時當著群臣的面說太女過於年幼,所以在她離京的這段日子,由攝政王監國。
陛下之所以離京,是為了去驪山避暑,同時為先帝祈福。
且不說這都快入秋了,還有沒有避暑的必要,驪山這個地方大家都聽過,都知道那是一片不平地,從未建過行宮,也從沒有皇帝去那裏避暑的。
傻子才信陛下真是去避暑呢。
親臨險地,陛下要做什麽?
滿朝文武一時間都說不出話來,陛下用一種“不過一兩個月朕就回來”的口吻,他們許多人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麽,想勸也沒辦法勸,只好看著陛下左牽攝政王,右牽皇太女,來到龍椅下方,一左一右各一座位,引他們坐下。
女帝笑容和煦:“朕離京這段時日,你二人當如輔車相依,不可誤了大事。”
皇太女與攝政王忙起身道遵命。眾臣更是齊齊拜下,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些瞥皇太女,有些瞥攝政王,還有些偷偷瞄跪在最前面的誠親王,後者恭恭敬敬,看不出一絲異樣。
確如明孤雁所說,趕在中秋前,陛下已點齊軍隊,浩浩蕩蕩向驪山進發。
軍隊是一支整軍,從上到下騎馬的傳信的打探的都齊全了,據說有足足萬人。隨行的還有數十入鏡人和兩位元帥,十幾位將軍。
趙瑛還聽明孤雁說,陛下把近衛也帶走了一小半,尤其是最擅暗道的九臯衛和專養武功高手的寅客衛,大半都調到了身邊。
人越多,行進速度就越慢。即便陛下特地不在任一城池中停留,當地官出來拜見後第二日就走。整支大軍也快不到哪兒去。
趙瑛每天就跟在禦駕前後跑,轟轟隆隆馬蹄聲聽慣了,到夜裏慢慢靜下還有些不習慣,夢裏仿佛還在行軍似的。
載入鏡人的馬車就在禦駕周圍,從高處俯瞰簡直像把禦駕包圍了起來,且規格都不低,只比郡王差點兒,車裏躺十來個人都沒問題。
入鏡人們起初都坐在馬車裏,圍桌一塊兒吃吃喝喝聊天,趙瑛借此認識了不少入鏡人,但坐久了以後大家都煩了,厚簾子放下車裏悶得很,打開又進沙。後來同馬車的人大多都下來騎馬,她也日日下來,吹著風還好些。
叫她想不通的是,明明幕後之人的眼線遍布各部,就她所知,他們將去的驪山司,管著入鏡人的近衛、乃至入鏡人中都有那位的人。
陛下居然全然放心把人都在身邊?就連明孤雁她都放心?她還經常看到明孤雁被叫去車上說話。
不過每回車上伺候的人都會被叫下來,無人知曉兩人說了什麽。
其他人對明孤雁越來越客氣,連帶對她也更客氣。誰叫明孤雁任何人都不搭理,只和她說話呢。
深秋之際,大軍終於到了鹹陽城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鏡中數十年一晃而過, 鏡中人開始衰老。
有人不堪忍受,有人逐漸麻木。也有人默默等待,只為最後一瞬的轉機。
鏡外僅僅過去三個月而已。
這三個月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好捱。
雪化後,積在雪下的各種人畜屍體都露出來了, 大太陽一照開始腐爛, 疫病叢生。被這兩場大災一鬧, 今年收成更不可能好。
趙瑛心想,好像……這段時間她居然沒聽到什麽風聲?
按理說該有一場亂的,每有天災必然伴隨人禍, 各地不是鬧起義就是邪門教派。況且此次雪災和疫病,都至少覆蓋了幾十座城,涉及百姓數萬萬眾,不是簡簡單單辦幾次慶功宴就能壓下去的。
但叫她奇怪的是,竟然真就這麽平平淡淡地壓下來了。疫病還沒過去呢, 每天陛下還要垂問疫區災情,結果大家似乎都並不奇怪,也並沒有引起什麽亂子,好像這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平靜水面下, 總有些叫人心驚不敢探究的深漪。京城再熱鬧, 叫趙瑛看來總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相比起這些事,趙瑛更在乎一個結果——姜遺光到底怎麽了。
已經三個月了。
雖說鏡內鏡外時間流逝快慢並不相同, 不過大家都默認,鏡外人等待越久,鏡中時間只會更久。每次想到這兒趙瑛都不免咋舌, 他到底待了多久啊?
他還活著嗎?
姜遺光的鏡子在一入鏡後就被收走了, 任憑趙瑛怎麽打聽也不知去向。後面還是托了明孤雁才知道,鏡子居然在陛下那裏。
這豈不是意味著……就算姜遺光真出了事, 只要陛下想瞞住,他們就別想知道?
心裏再急,面上也不能叫人看出來。陛下的意圖很好猜,估計就是怕萬一姜遺光沒了,其他人失去希望嘛。
趙瑛只能默默祈禱,姜遺光這小子命大,別死了。
結果沒多久她就打聽到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陛下將前去鹹陽。
趙瑛幾乎是馬上就想到了朝廷暗中在驪山設立的驪山司。姜遺光曾告訴她,驪山司直屬於天子,朝中各事一律不沾,獨立於六部之外,只管潛心研究秦皇陵和驪山古跡的奧秘。
她還記得,驪山那塊兒後面不知怎麽到了姜遺光手裏,變成他管著的了。但是姜遺光也提過,他發現手下不少人並不真的聽命於他,而是聽從另一人,驪山司中另有勢力。
姜遺光幾次試探,那人都不現蹤跡。趙瑛非常懷疑,驪山幕後可能也是那位據說活了很久的人。
“真的假的?陛下去那裏做什麽?”趙瑛更想知道是不是幕後之人又做了什麽,才讓陛下做此行徑。
明孤雁:“真的。不知道。”
在姜遺光入鏡後不到半月,她也入了一回,不出三天便出來了。趙瑛特地去看過她卷宗,不免對其生出深深敬佩之感。
先前明孤雁一直跟著姜遺光,後面又跟在陛下身邊待了幾日,結果從鏡子裏出來後,她哪裏都不去了,就在近衛分配的莊子裏,還主動透過話來表示親近。
趙瑛接了她的枝,日日拜訪,對方也不嫌煩,有問必答,不過一旦問到涉及幕後之人的問題,她就一句話也不說,默默擦劍。
陛下的消息也是她告訴趙瑛的,現在還沒有頒旨,只是在準備,朝中沒幾個人知道,幾個靈敏的老臣察覺出來也不敢說。
趙瑛不知道明孤雁到底在想什麽。她不早就是那位的人了嗎?為什麽還要接近自己透露那麽多事,莫非是受了那人示意?
想不通她就不想了,趙瑛自認本事不大,能活一日算一日。不管陛下也好、明孤雁也好,還是那個幕後神秘人,他們要做什麽,都不是她一個小女子能隨意摻和的。
“你要跟著去驪山嗎?”她問明孤雁。
明孤雁點頭:“要。”
趙瑛:“你去做什麽?”
明孤雁又不說話了。
趙瑛:“陛下何時動身?”
明孤雁:“約莫一個月後,在冬日前入山。”
趙瑛:“她走了,朝中事務怎麽辦?要是她在驪山中遇到危險怎麽辦?”
明孤雁:“陛下將立太女。”皇太女是她從宗親中親自選出來的,和皇太女一起冊力的還有同樣挑選好的攝政王,聖旨已經擬好,就等著昭告天下。
趙瑛這回真吃了一驚。
陛下到底要做什麽?已經到了托付後事的地步嗎?
轉念一想,當真好手段,立皇太女又立攝政王。
據說那位皇太女不過十歲出頭,攝政王則是陛下的另一位姐妹。即便她不在朝堂,一人年幼但名正言順,另一人年長卻師出無名,二人勢均力敵,加上還有一位廢太子、如今的誠親王坐鎮,三方人相互制衡,她的皇位才能坐得穩當。
就算她回不去了,有誠親王在,攝政王也不可能一家獨大。等太女長大,她自然能收回權柄。如果太女不爭氣,那攝政王或誠親王便是下一任天子了。
這麽一看,陛下肯定不是特地找死。她應該有些勝算才是。
趙瑛琢磨著,陛下既去往驪山,一定是為了九鼎一事。據說九鼎內刻符文暗藏玄機,聚齊九鼎,可以打開秦皇陵,窺得長生不老的奧秘。
她也隱約聽說過,九鼎聚齊了。雖然不知道怎麽聚齊的,誰帶回來的。但若是真湊齊了……
——陛下她……真想要打開秦皇陵啊?
從明孤雁的莊子裏出來後,趙瑛還有點不可思議。回到自己住處後,明孤雁又送來一份更不可思議的調令。
陛下將會下密旨,命她隨大軍同去驪山。
趙瑛不想去,她已經怕了,幕後那人完全不是他們能抗衡的,她感覺就算把陛下和先皇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敵得過。但陛下近日動作頻頻,分明是不願再維持表象,要與那人一較高下。
她可不想找死!
可她又無比清晰地回想起明孤雁說的每一句話。
恐怕明孤雁不只是為了告訴她這件事吧?更是變相威脅她,那人已經盯上她了,她必須一道去。
該死的!她居然現在才想明白!怪道明孤雁這廝如此乖巧,問什麽答什麽呢。
她沒有什麽可利用的價值,這些人都把她逼往驪山,是為了引出姜遺光?
趙瑛不斷轉動腕上串珠,數了幾千個數,才漸漸冷靜下來。
明孤雁只是來提醒她一句,叫她有個準備。
等了不到半旬,陛下就立了皇太女,動作非常快,連吉時都沒算,禮服、金印、宮殿通通沒有,頒下聖旨後就把人接到了宮裏,住在誠親王當年曾是太子時的宮殿。
攝政王也立了,不知道她從哪個犄角旮瘩翻出來個遠親,年輕得很,二十來歲。同樣有相同的血脈,相似的背景,陛下上朝時當著群臣的面說太女過於年幼,所以在她離京的這段日子,由攝政王監國。
陛下之所以離京,是為了去驪山避暑,同時為先帝祈福。
且不說這都快入秋了,還有沒有避暑的必要,驪山這個地方大家都聽過,都知道那是一片不平地,從未建過行宮,也從沒有皇帝去那裏避暑的。
傻子才信陛下真是去避暑呢。
親臨險地,陛下要做什麽?
滿朝文武一時間都說不出話來,陛下用一種“不過一兩個月朕就回來”的口吻,他們許多人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麽,想勸也沒辦法勸,只好看著陛下左牽攝政王,右牽皇太女,來到龍椅下方,一左一右各一座位,引他們坐下。
女帝笑容和煦:“朕離京這段時日,你二人當如輔車相依,不可誤了大事。”
皇太女與攝政王忙起身道遵命。眾臣更是齊齊拜下,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些瞥皇太女,有些瞥攝政王,還有些偷偷瞄跪在最前面的誠親王,後者恭恭敬敬,看不出一絲異樣。
確如明孤雁所說,趕在中秋前,陛下已點齊軍隊,浩浩蕩蕩向驪山進發。
軍隊是一支整軍,從上到下騎馬的傳信的打探的都齊全了,據說有足足萬人。隨行的還有數十入鏡人和兩位元帥,十幾位將軍。
趙瑛還聽明孤雁說,陛下把近衛也帶走了一小半,尤其是最擅暗道的九臯衛和專養武功高手的寅客衛,大半都調到了身邊。
人越多,行進速度就越慢。即便陛下特地不在任一城池中停留,當地官出來拜見後第二日就走。整支大軍也快不到哪兒去。
趙瑛每天就跟在禦駕前後跑,轟轟隆隆馬蹄聲聽慣了,到夜裏慢慢靜下還有些不習慣,夢裏仿佛還在行軍似的。
載入鏡人的馬車就在禦駕周圍,從高處俯瞰簡直像把禦駕包圍了起來,且規格都不低,只比郡王差點兒,車裏躺十來個人都沒問題。
入鏡人們起初都坐在馬車裏,圍桌一塊兒吃吃喝喝聊天,趙瑛借此認識了不少入鏡人,但坐久了以後大家都煩了,厚簾子放下車裏悶得很,打開又進沙。後來同馬車的人大多都下來騎馬,她也日日下來,吹著風還好些。
叫她想不通的是,明明幕後之人的眼線遍布各部,就她所知,他們將去的驪山司,管著入鏡人的近衛、乃至入鏡人中都有那位的人。
陛下居然全然放心把人都在身邊?就連明孤雁她都放心?她還經常看到明孤雁被叫去車上說話。
不過每回車上伺候的人都會被叫下來,無人知曉兩人說了什麽。
其他人對明孤雁越來越客氣,連帶對她也更客氣。誰叫明孤雁任何人都不搭理,只和她說話呢。
深秋之際,大軍終於到了鹹陽城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