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67章 第 567 章

關燈
第567章 第 567 章

眼見姜遺光準備跟著於家人走一趟, 聞人敏知機地笑道:“你且隨他們去吧,我好不容易才出來,可不想再被拘著。”

說罷,她很是和善地問一個因婆婆被擠傷跑不掉湊近的婦人:“你們這兒附近可有什麽廟?我得拜拜去去晦氣, 之後再找間店住著。大姐要是能領路, 必有重謝。”

那婦人哪有不應的, 婆婆年紀大了跑不動,被人一撞一擠,可不就只剩倒地的份兒?開方抓藥且不知要花多少錢, 媳婦正哭的不知如何是好呢,眼見的有撈油水的機會,怎會不願?當下連連點頭說好。

於家的管事陰陰瞥一眼,對著幾個外鄉人時又換上讓人十分不舒服的笑,“幾位, 請吧——”

傻子都看得出來於家不像這管事說的那麽好,等他們一多半兒人確定去於家後,這位管事就忍不住擺姿態了。

幾個入鏡人沒和他計較,隨便吹捧幾句就讓他把於家的事交代了七七八八。

原來, 於家本家並不在本地, 是從南方搬過來的。於家在南方就是當地赫赫有名的望族,祖上出過好幾個大官。一個進士便能叫鄉裏出錢建個牌坊, 於家所在的那個鄉,文曲星牌坊滿當當排了一條街。

不過後面於家應該為著什麽事沒落了下去。

光看這管事口口聲聲都是一百多年前、於家祖上等詞就知道。真個兒發達的人家,誰整日把祖先的光鮮掛嘴邊?卻不是越落魄, 才越惦念著祖上那點榮耀, 時時刻刻念叨著,就指著這點東西來裝點門面唬人了。

於家落魄還是興旺和他們沒關系, 那些自吹的話都被他們輕飄飄放過了,倒是有兩點,叫他們很在意。

第一,據說於家過去數十年頻頻有人失蹤。

從這管事和鎮上其他人能看出於家人作風,無非驕橫二字。驕橫也有驕橫的資本,於家世代都能出個人才。近幾年卻不知怎的,每一輩都有人消失,消失的還幾乎都是那一輩最有出息的人物。再這麽下去,於家不出這代就該衰落了。

簡直就像……被什麽詛咒了一般。

再有就是於家人非常崇敬的一位高人了。

這高人姓甚名誰一概不知,但憑這管事眼高於頂的樣兒,對那高人卻十分崇敬,又敬又怕的樣兒。

他們略一打探,就聽得那高人指點於家來北地尋求一片生機。所以本在南方的於家才舍了太平富貴,舉家搬遷至此。

這就更是一樁怪事了。

尋常哪有因為一點事就叫一大家子人搬走的?不說富貴人家,就是普通老百姓,不是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也絕不可能背井離鄉。

聽管事意思,他們這一支還不是分支,是於家本家,倒是分支留下了南方。

於家舍下放在南方的幾百年傳下來的祖業,所圖只會更大。所謂高人究竟是誰?對於家人說了什麽?為何會叫於家人這麽信他的話?

那廂,聞人敏跟著婦人走了。

眼看他們確實不是妖邪鬼怪,出手大方,舉止不凡,漸漸的也有跑掉的人回來看熱鬧。大庭廣眾下,不便說話,婦人就央一位大嬸給叫了騾車把婆婆送回去,再請個大夫,又叫兩架車送他們。一路上婦人掀開簾子指著,哪裏有市集哪裏有酒館哪裏有打鐵的賣油的等等,途中買些吃食成衣。

煤山鎮因著有這座礦山在還算繁華,上頭又沒人剝削,家家戶戶總有幾個餘錢,即便到了冬日也是熱鬧的。

看他們都不缺錢的樣子,就送去了鎮上最好的洛水樓,定好明天去烏坊。

哪知這些人在洛水樓根本顧不上休息,讓人送吃送喝在房裏略坐一會兒後他們便借口要睡覺,不叫小二打擾。

他們這一路大搖大擺沒遮掩過行蹤,就等著別人找上門來。

商量後,景嘉玉留在房間裏應付可能會來的人。呂雪衣跟聞人敏則改頭換面從窗戶跳下去離開了。

按那婦人所說,他們本地人是不拜佛的,要燒香祈福求財求子等等,都只去鎮中偏南的一座烏坊。

當他們問起烏坊是個什麽地兒,那婦人就褪去了懦弱之色,十分驕傲地道,烏坊是他們本地人供奉煤婆婆的地方。

不稱廟,不是觀,不建金身,不塑像,沒有其他花裏胡哨的名頭,就叫烏坊。

烏坊裏頭供著的也不是旁的,就是他們本地庇佑著煤山的煤婆婆。

煤婆婆是個怎樣的人呢?

她年幼時被一對老夫婦從煤山中帶出,家世姓名一概不知,因是從煤礦洞裏找到的孩子,被兩夫婦起了小名,就叫阿煤。

小孩子臉上白凈,偏生臉側有一塊小指甲蓋大的黑斑,越長大這塊斑就越大,到最後甚至遮住了大半張臉,反把原來白凈的部位遮了去,常被人挖苦取笑,還有不懂事的小孩編了歌謠傳唱。

“阿煤黑,烏鴉黑,烏鴉阿煤一般黑。天黑黑,地黑黑,烏鴉阿煤融一堆。”故意在阿煤出門時唱,唱了幾句便嘻嘻笑了一哄而散。

換尋常姑娘臊都要臊死了,再不肯踏出家門。但阿煤生性善良溫柔,從不計較,和平常一樣出門幹活做事。

後來,煤山鎮爆發了一場百年不遇的災禍,死傷無數。危急之中,阿煤不計前嫌,拼死救下許多人命,甚至為此失去了自己的一雙兒女,這讓以前嘲笑過她的人十分羞愧——因那雙兒女也是她撿來的,當時也被人笑過她嫁不出去才撿了人回來養。

從那以後,再沒人敢拿這件事戳她心窩子,誰家小孩要是不懂事說了個什麽,都是要被家裏好好教訓一頓的,不教好,街坊鄰居唾沫星子都能把那家人淹了。

阿煤並不以此自得,她從前什麽樣,之後還是什麽樣。

埋葬了兒女,埋葬了養父母後,她就在煤礦邊住了下來,整日不是給挖煤的工人做飯洗衣,就是帶留在上頭的人如何看天象辨路。若有人在礦山中迷失,也是她下井將人領回來。

她生在煤礦,長在煤礦,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脈絡,都好像在她眼睛裏。

她做的好事越來越多,她臉上的黑斑也越來越大,最後蓋住整張臉,蓋住全身,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塊烏黑的煤。

人們卻不再害怕她,而是把她當成煤山的山靈,尊稱她一聲煤婆婆,將她當做一位可敬的長輩、母親,就像這座哺育了數代人的煤山一樣。

盡管失去了兒女,可煤婆婆仍舊寬容慈悲,對待任何人都像自己親生孩子一樣慈和寬容。

直到她後來去世,骨骸也埋在了煤山中。從生到死,煤婆婆都沒有離開過這座山。生時救助所有人,死後也庇佑著這座山。

她雖寬和,但若有人膽敢冒犯,煤婆婆也絕不會輕饒。

至於什麽事能冒犯這麽一位好脾氣的煤婆婆……

他們很快就要做一件冒犯的事兒了。

冬日不許進山,不許采礦。可他們哪還能等到開春?能不能活到那時候都說不準。

聞人敏與呂雪衣略略摸清了當地人的衣著打扮和口音,換上衣服改過容貌後,瞧著就是對恩愛的年輕夫妻了。鎮上人多,總不是人人都互相認識的,他們一路問路打聽,到得鎮口後掏出記錄的冊子,上面已經畫了一條線,正是當初於家所派之人把他們帶回去的那條路線。

於家找的人不少,那群人回來後總有湊在路邊看熱鬧的,就算是在家做飯的婦人沒親眼見著,聽其他人說也聽了個囫圇。聞人敏跟呂雪衣兩人更是打聽了個八/九不離十。

那群人確實是拖了九個大冰塊回來,千真萬確從雪山上下來,再進了鎮子口拖到於家的,一路的人都看見了。

他們還想找著跟去上山的人問問,但今天這場混亂叫圍觀的老百姓都跑散了,他們也不知哪些人跟著上了山,想起先前和姜遺光交談的有個叫王進的人,便打聽了他的住處,趁天黑前問問清楚,好明日再做打算。

景嘉玉留在客棧內,果然沒多久店小二就來敲門,說有人拜見。要是普通人小二直接就打發了,偏偏來的都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家,雖不比於家,卻也不是他一個店小二能攔住的。

景嘉玉仿著聞人敏的聲音,困頓又不耐煩地叫道:“誰啊?”

門外小二語氣更低幾分,隔著門報名號也不大好,那些人可在樓下等著呢,只說有幾位人家聽說他們住在本店,特地來拜見。他等了好一會兒,聽見裏邊傳來細細說話聲,仿佛一個人在勸另一個人,過了一會兒,另一個女子懨懨懶懶的聲音:“……知道了。”

景嘉玉把梳好的頭發弄弄亂,趿著鞋披上撲了香粉的鬥篷到外間門口,用力拉開門,露出一張帶著困意的微怒的臉:“說吧,是什麽樣的大人物來了?”

胭脂甜香氣撲面而來,小二頭都不敢擡,恭恭敬敬地把來人身份說了,都是本地比較有名望的人家,有些使了下人來,有些是叫了親戚上門,都很想叫他們來家中做客說說話。

……

姜遺光一行人則進了於家。

方才還十分自得的管事賠笑站在庭前,由別人帶進去,沒多久就把於家給打探了個七七八八。

於家本家搬到此地的到共四房,頂頭的老太太在趕路途中去世了,老太爺身體還算康健。下面的四房中老大是這輩領頭的,也是於家族長,大夫人負責掌家。老二早早過世,二夫人整日吃齋念佛不管事。底下兩個弟弟對大哥還算信服。

大老爺不輕易見人,是以他們一群人到於家後,是於家三老爺出來的,還領著於家長房的兩位少爺。下人領著他們來時,口中稱恪大爺與茗二少爺。

失蹤的那位大名於修瑾,排行第三,於家下人們都叫一聲三少爺。

有件事叫幾人感覺奇怪,於家對外堪比聲名狼藉,那些百姓們無一不視於家為洪水猛獸。可看於家人自己,他們倒是十分相親相愛的樣子,兩個哥哥對弟弟竟是難得的真心疼愛,這位排行第三的老爺對他大哥也十分恭敬,這份恭敬亦沒有半分虛假。

真令人捉摸不透啊……盧湘心想。

因為他們都是在雪山被發現的,幾位於家人都想知道他們在山裏有沒有見過於修瑾的蹤跡。

他們當然沒見過,連個人影都沒見著,卻也要編點東西出來,說自己在山中隱約見過人影等等。

姜遺光總覺得有什麽地方說不上來的不對勁:他們自己在雪中行走時,走了很久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影,向山下看也沒有發現人煙。可按照這些人的說法,礦山離煤山鎮並不遠,隔得這樣近,他們怎麽會一點動靜都沒聽見?

簡直像他們所在的雪山和這些人所去的雪山,不是同一座似的,莫非是被隔絕開了?

盧湘也察覺了其中異樣,她想的卻不同:難不成,他們不巧走在礦山另一面,才沒見到人?

進來前盧湘就略略估計了一下於家宅邸大小,估摸著自己支開別人一時間也找不出什麽,還憑白落了口舌,略等一會兒後便對著離自己最近的元霈柳撒嬌,道他們男人談話自己好沒趣,能不能出去轉轉。

元霈柳不過驚詫一瞬就回過神,假裝安撫,讓她略忍忍。

盧湘鼓了腮嘆口氣,一臉沒精打采。

二人原本都坐在一邊,只豎著耳朵聽,全靠上首姜遺光跟範辛慈兩人說話。這麽一來,就算動靜並不大,也叫身邊的奴婢和一旁的管事註意到了。

大公子聽端茶的婢子悄聲耳語,不由得一笑:“是在下考慮不周了。”說完就叫婢女帶她在自家修的園子裏轉轉,想想叫客人自己走不太好,又使人請妹妹來作陪。

盧湘做了個松口氣的模樣,也不很搭理那婢女,自顧自賞起於家院子,時不時露出個笑又收回去,看著就像起了興頭卻沒人能說話似的。

婢女心中一動,又見不遠處小廝使眼色,點頭又叫個人來替自己。她過去如此這般一說,又聽見是大少爺的吩咐,忙去請了小姐過來。

盧湘聽見動靜也假做不知,待聽見釵環聲響方才回過頭,卻見綻放了紅梅的雪白照壁後緩緩走來一個如玉蘭花一般的嫻靜少女,對她好奇又羞怯地一笑。

盧湘頓了頓,有些不自在地對她回以一笑。

夜裏幾人自是在於家歇下,以前他們還能整日整夜地忙活不睡,現在不行了,再怎麽強撐還是一個哈欠接一個哈欠打,便幹脆定了守夜順序。

姜遺光自願排在最後一個,其他人實在困的不行,便不客套了,道聲告罪後各自坐下瞇了過去。

姜遺光也困,卻睡不著,半靠著合上眼睛,耳朵停不下來,一直聽著外面簌簌的風聲。

估摸有兩個時辰了,他將其他人叫醒。

泠泠月光照得半室光明,不必點燈也亮堂,盧湘就著月光一數,幾人都還活著,問過姜遺光後,便開始輪著說起了自己的猜測。

於家十分古怪,對外兇惡,對內卻好的很。

一家人會這麽矛盾嗎?

人總是矛盾的,有些人對外人都很好,予取予求,對自家人卻苛刻得好似仇人。也有些對外人兇惡,殺人如麻,卻十分疼愛自己的親友。這種人並不少見,但也沒聽說過一家子都是這樣的。

領他們去的管事不是於家本來的管事,而是他們到本地以後再雇來的,家中許多管事奴仆都是在煤山鎮雇來的,和於家原來的下人差別甚大。

乍一看,倒像特地挑了些兇惡不講理的人雇了來,這又是為什麽?是特地要傳出兇惡的名聲嗎?

於家人奇怪,煤山鎮也奇怪。

他們白日打聽得煤山鎮坐擁一座礦山,居然沒有世家大族想過占有,本地也無望族瓜分。問起緣故,於家人說不清楚,倒是於家那幾個買來的本地的奴仆嘿嘿笑著幸災樂禍地說了緣故,他們才知道,以前膽敢獨占煤山的人下場都很慘。

問起怎麽個慘法,又有哪些人家遭了罪,想著之後好去打探,可他們只一味說這麽做會遭報應,到底什麽報應誰有報應卻一個都說不上來。

這就很不合常理了。

利字後頭一把刀,為了錢豁出去連命都不要的人多了是。一座煤礦在這兒,沒個真憑實據,怎麽能嚇退利欲熏心之輩?

盧湘也說了她的事兒。

她在花園裏見到了於家二房獨生女。

叫她意料之中又意想不到,對方是個十分溫柔善良的女孩,怕她從外地來不好意思,便總是主動遞話頭來。盧湘不必使太多計策,就知道了不少事兒。

從這位婉貞小姐的談吐和前面幾人與於家人的交談來看,於家家教甚至稱得上很不錯,幾位小輩也不是讀仁義書讀傻了只知書中道理的書呆子,他們都是經得事兒能撐起一個家的。

一家子“好人”,為什麽非得欺壓良民搶占民地?就是為了這一塊煤礦的出息?

姜遺光也在聽,雖說才守夜完該輪著他了,但他睡不著,閉著眼睛不睜開權當休息,聞言眼睛也沒睜,輕聲道:“或許,有什麽讓他們不得不打破原則的事。”

一句話叫其他人陷入深思。

是什麽事,才會叫他們連堅持多年的禮義廉恥都顧不上了?

商議半天沒個結果,幾人也算休息了會兒,覷著天將將亮,外頭已有下人輕輕走動的聲音了,幾人各自悄悄回房假裝沒出去過——於家空屋多,自然沒有叫客人擠一間屋的道理。

其他人走了,姜遺光仍是睡不著。

自進了這地方以後,他就沒有一刻不在想著如何出去,而他也知道,其他人還好,他自己必是最難離開的那個。

明天,明天應該做什麽呢?

上一回黃河水患,他全靠在鏡中逃難才躲過一劫,這次呢?也會是躲天災嗎?

會不會是雪災?

他還記得大雪如瀑從天落下之時,一切發生得太快,不給他任何逃離機會。他先感覺冷,後面就漸漸失去了知覺。

再醒過來,就到了菜市口。

這中間會不會有什麽關聯?

姜遺光想了很多,想著想著,腦袋一點點往下頓,最後不知不覺趴在了桌上。

朦朧間,一聲雞鳴,天亮了。

姜遺光猛地清醒過來。

他剛才居然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這本來沒什麽,但他面前紅木圓桌上,倒扣的茶碗下,多了一張紙,就離他趴睡的腦袋前不過一尺。

這麽近居然沒有發現,是誰放的?姜遺光心想,要是那人有一絲一毫歹意,能直接割了他喉嚨。

他沒有馬上去看紙上寫了什麽,而是先起身在房裏四處翻找起來。

盡管他很明白,既然直接擺在他面前,其他地方定是沒有了,而那不知名的人昨晚既沒有直接殺了他,紙上也不會有害他的東西了,但在鏡中再小心也不為過。

查了一圈後,他才打開那張紙。

紙上畫了一個他看不太明白的圖案,看起來……像是幾條路線?又很像淩亂的線胡亂扭在一起,而在線中又有好幾處寫了一行小字——四十年。

四十年。

這是何意?莫不是四十年前發生了什麽?有必要寫好幾次麽?

那人既要提醒他,為何不說清楚些?

姜遺光想不明白,驗過上面沒有其他東西後,就把紙丟進火盆裏,看著它燒成灰,再也看不出痕跡。

再等一會兒,其他人也醒了,在鏡中哪裏敢睡太死,夢裏都是雪山、煤礦的事兒,捱著時間到了,趕緊起來同其他人匯合。

住在洛水樓的三人昨晚也差不多,一大早使了人送信來。

姜遺光等人拆過信後,就對於家人問起了烏坊一事。

於家大少爺笑道:“我也聽說過些,倒是沒去過。”聽說他們決定去烏坊後,他不知想了什麽,提議一道同行。

幾人當然不會有意見,於家派馬車將洛水樓幾人接來後,一行人便出發了。

在到烏坊前,他們再沒想過烏坊會是這樣的。

烏坊很大很大,格外矚目,遠遠看去,好似徽州房屋的白墻黑檐圍成個大圈,占地極廣,墻刷得白,檐用的烏瓦,黑白分明得好似水墨畫。偏偏墻砌得高,怎麽探頭也看不到裏面。大冬天的,外面也排了許多人等著進去。

走近後,更覺圍墻高大,莊嚴肅穆,來往人流不息,卻無多少嘈雜,唯有腳步聲。

是因為烏坊禁止說笑?也稱不上,來來去去的人雖不說話,面上都帶著笑。在姜遺光看來,更像是心情愉悅之時的自發的靜默。

他們排在隊伍後,於大少爺竟也沒有叫下人驅趕人群,而是跟著一起等,很快就輪到了他們。

開在圍墻上一人高的深木色大門,跨過青石鋪就的高高門檻走進來,面前卻不是想象中的照壁或廣場小院。姜遺光註意到面前是一圈長圍墻,兩道圍墻中間一丈寬有餘,足夠四五人並排行走。

聽到墻裏面也有人行走的聲音,細聽下,當是和他們並排一樣繞圈行走。

莫非圍墻裏面還有一圈圍墻?

從未見過這樣一圈包著一圈的房屋,即便曾見過南方的土樓也不是這樣的,偏偏這些圍墻的樣式又和徽州那邊的風格類似,最裏面又是什麽?

其他人幾人卻沒空關註什麽圍墻不圍墻,剛踏進來,就為著撲面而來極為鮮艷的巨大掛畫驚呆了。

一幅又一幅,從頂遮到底,將墻面遮得嚴嚴實實,嚴絲合縫地一圈從頭拼接到尾。畫法和當下時興的淡彩截然不同,鮮艷清透,那些個山水綠樹紅花好像活了過來鮮明地擺在眼前,放眼望去,竟有滿目綿延不絕之感。

行走在其中意味更不相同,分明是走入圍墻內,可只看這滿目紅雲綠松,烏山白雪,哪裏像走進了圍墻?倒比墻外更開闊不少。

盧湘幾人踏進去不過一眼就驚住了,還是後面的人嚷嚷著要進去,他們才往裏走半圈,不占著門口叫人進不來。

驚嘆過後,幾人回過神來,畫再美再驚艷有個甚用?他們又不是來賞景的。

其他人還在欣賞感嘆,範辛慈早就追到姜遺光身後問東問西噓寒問暖了,哪怕姜遺光壓根不理他也不在乎。

見幾人跟來,姜遺光對最近的聞人敏點點頭,後者低聲道:“這上面畫的應當都是那位煤婆婆的故事。”

一幅幅畫之間看起來並無因果關聯,畫上都畫著人,有一個的,也有許多人的。畫上總有個臉長黑斑的女人,或在林間采果,或在人群中安撫他人。

於家大少爺不說話了,不知在想什麽。聞人敏特地用對方聽不到的聲音悄悄和姜遺光簡單說了下自己聽來的煤婆婆的故事。

姜遺光同樣悄聲地問:“天災?你可知是什麽樣的天災?煤婆婆一個人又是怎麽救出那麽多人的?”

聞人敏搖頭。她自然也是起疑的,可那人沒說,她們私下問過,還是沒得到答案。

跟本地人知道的強占煤山會遭到報應這件事一樣,成了當地人心中共識,再具體些的卻問不出來。

聞人敏心中一動——莫非這些只是他們記憶中存在,但不是真實發生過的?

“興許也是假的?就像《源河記》一樣。”

“是假的吧,他們的記憶都是假的。”

呂雪衣和範辛慈幾乎同時開口。

《源河記》也是入鏡人中相當有名的一本書了。跟姜遺光以前為了維持生計寫話本一樣,入鏡人中不乏有以前靠寫書過活的,《源河記》便是一個入鏡人何生從前寫過的話本。他本不在意,結果後來不知怎麽的,他入了一場死劫,死劫中的世界竟然就是他寫的《源河記》。

何生起先竊喜,向其他入鏡人說及後,那些人自然以他馬首是瞻。結果這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

因為——他寫了這本書,卻不可能預設好書中一切。

書裏所有人的因果,一片地域過往和將來發生的事,乃至一只貓兒一條狗的去向……這些不是他在動筆時會考慮的。而這些缺失的東西,都被死劫以另一種詭異的方式填補了空白,塑造出完全符合《源河記》原著的恐怖篇章。

聞人敏懷疑,煤山鎮的往事就與《源河記》一樣,是未被著者填補的“空白”。

烏坊圍墻內很安靜,怕被人聽了去,聞人敏跟姜遺光貼了肩走,幾乎就湊在耳朵邊上吐氣,面上言笑晏晏做給外人看的,說話和風月半點不沾邊。範辛慈卻對聞人敏怒目而視,不等她說完就把她用力擠開。

於家大少爺起先還有點好奇他們說了什麽,見著這一幕忙撇開頭裝作無事。

聞人敏嘴上不說,心裏給範辛慈狠狠記了一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