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35章 第 235 章

關燈
第235章 第 235 章

姜遺光問:“你能告訴我什麽?”

淩燭笑道:“看你想知道什麽, 我可以確定,我能告訴你的,定和我們有關。”

“海津鎮派去了一批人,這些地方或許也會派去一批人, 到時, 可能你也會在裏面。”

他說著話, 慢慢從袖子裏取出一張折疊的紙,在桌面鋪開。

上面寫了三個地點。

兩廣、北疆。

姜遺光擡眼看他,淩燭從他的眼睛裏看到了一些疑惑。

“不知你坐船上京來, 有沒有看見路上的流民,兩廣地今年大旱,滴雨未落,聽聞那兒熱得可怕,河道幹旱, 已經有些百姓開始吃觀音土了。”

“至於北疆……今年北邊蠻族有異動,屢屢侵犯我大梁邊境……”

陛下任太子時就能披甲上陣,打退外敵。明眼人都知,大梁的幾個皇帝和前朝都不一樣, 臥榻之側, 絕不容他人酣睡。

“大旱,戰爭……”姜遺光註視著他, “天災人禍,百姓必定死傷無數,到時, 又有冤魂。”

至於邊疆戰事, 更不必提。

如果說那些因旱災而死的小老百姓們這輩子大多都渾渾噩噩的,沒讀過書, 不明事理,地主欺壓還有三分怒氣,這天災只會讓他們麻木地怨在自己身上,他們更寧願怪自己命不好。

邊疆那些兵將們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殺過人,也見過人被殺,若死在沙場,怨煞之氣只會更重。

淩燭點頭:“的確如此。”

他心裏還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陛下登基以來,數十年風調雨順,偶有某地幹旱、洪澇、或是地龍翻身等災禍,也不過小事,把城門一關,等事情過去了,派人去賑災,再調幾筆銀子過去就好。

人再怎麽遭難都是不會死完的,那些平民百姓就像地裏的野草,割了一批,馬上又能重新長一批。像那些災地,死了一批人也無妨,只要還剩下人,他們就會不停地生孩子、養大,再耕地,沒聽過誰會生出什麽怨氣——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不是嗎?

老百姓無非爭口氣,沒到萬不得已活不下去的地步,他們怎樣都能活,但這回……兩廣地的幹旱近衛被特地提出來,近衛還告訴他,恐怕那些會不會是因為死傷太多了?

又或者……那裏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兩廣離京城實在太遠了,近衛們能透露給他消息,也無非提前告訴淩燭,是讓他二選一。

“我不知你在路上渡過了多少,想來也不過一二重,離第十回還遠得很。雖然你剛到京城,不過也可能會派你去……”淩燭說道,“我先與你透個底。”

他雖是猜測,口吻卻篤定。

入鏡人,無一不是用命去博一個前程,他們平日受的優待,正是要在這些時候討回來。

姜遺光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他問:“你已經選定了兩廣地麽?”

方才淩燭說的消息都和兩廣地大旱有關,包括現兩廣總督、地方官上報死傷多少人、河道又枯竭了多長等等。

淩燭道:“並不,我選了北疆。兩廣地是我告訴你的,你才去過夷州,途經閩省,閩地離兩廣近些,想來你也能更適應。”

他見姜遺光似乎還要問,連忙笑道:“我選北疆自有我的原因,小兄弟,就別再多問了。”說著,他順手給姜遺光倒了一杯茶,推過去,再次笑道,“還請小兄弟與我說說海津鎮一事,如果有不方便說的,透露幾句也可,好讓我放心。”

姜遺光沒說自己選擇什麽,也沒反對,聽得他後面的問話,擡起眼,細細端詳對方。

他似乎知道姜遺光能識人心,面上和心裏一樣真誠,無比真切地看著姜遺光。

半晌,姜遺光說:“海津鎮上發生的事,和倭國人有關,具體是什麽,我不確定能不能說。”

一句話叫淩燭陷入了沈思,手指頭在桌面上無意識地輕敲起來。

倭國人……

海津鎮……港口……

“難道是倭國人偷偷來大梁,散布了某種詛咒?”

姜遺光微一點頭。

後面的猜測,淩燭就沒有再說了,他沖姜遺光一拱手,鄭重道:“多謝小兄弟。”

……

二人分散後,淩燭帶了下人牽馬回家。

他心裏還在想事。

倭國人往大梁洩露了什麽詛咒?竟需要這麽多人前去?據他了解道的就少說有二十人,這麽看來,這詛咒流傳極廣,幾乎和疫病一樣,輕易就能讓人沾上。不過也不應當要那麽多人才是。

一般而言,詛咒比單純的厲鬼要好對付些。後者經常藏身在尋常人難以找到的地方,還會四處流竄;而前者,詛咒通常附身在活人身上,只要將鏡子對準那個人,就能破了他身上的詛咒,再或者找到詛咒的源頭,詛咒源頭是不會跑的,尋到以後破解即可。

即便是整整一個村,或一個縣中了詛咒,也不是沒有辦法,山海鏡放在高塔上,前面放幾面更大的琉璃鏡或銅鏡,大片大片照過去,同樣也有功效。

調動這麽多人,只能說明,中咒人的數量,已經多到了他難以想象的地步。

再或者……這種詛咒,即便是入鏡人也難以抗衡,所以才需要多派人手,相互照鏡。

這麽看來,那詛咒來得氣勢洶洶,在大梁都能讓這麽多人中招,那麽……在倭國呢?

倭國人可沒有山海鏡,現在的倭國,會變成了什麽樣?

淩燭走著走著,忽然被自己的猜測一驚,連忙壓下這個膽大包天的念頭,轉而想到,倭國的情況一定也很嚴重,也不知他們從什麽時候起開始派人出海的,又到底派了多少人。

要是有幾個漏網之魚,從海邊逃到了中原……

淩燭實在不敢想這個可怕後果。

和淩燭分別後,姜遺光身後跟著個近衛,往黎恪家中去了。

姜遺光也在想淩燭告訴他的事。

以往風調雨順、太平安穩,為何今年突然爆發出幹旱?北方又生戰事?

姜遺光讀過不少書,他明白,似這類天災後,少不得再生人禍。例如幹旱,死了太多百姓,他們的屍骨堆積在一起,容易生出疫病。而地裏的莊稼也會因為缺水和沒有農民耕種減產,糧食一少,那地方就要亂。

自古以來,江山動蕩不安,源頭不為其他,從來都是因為農民們吃不飽飯。

淩燭告訴他這件事,只是因為有可能要去兩廣幹旱地收怨氣麽?

他總覺得對方在隱喻什麽,只是不好說。

姜遺光平日就話少,那近衛也不是健談之人,一路到了黎恪家中,在門口還看不出什麽來,姜遺光跳下馬車,拎著路上買的幾樣點心、茶葉當做上門禮,上前去敲門。

開門的是位眉目不起眼的下人,面色憂愁,見有客上門也只是勉強笑了笑,迎著他進去,小聲道:“……老爺等您很久了。”

姜遺光對他微一點頭,跟在他身後往前走,穿過正廳,向後院去。

他聽見了老人費勁的咳嗽聲,濃重苦澀的藥味兒升起,熏得門簾也是掀起一股苦味的風。

“老爺就在裏面,您請進吧。”

進了一重院,又有第二重門,在第二重門前下人就告退了,姜遺光獨自上前,聽見裏面傳來些微的人聲,擡手敲門。

這回,倒是黎恪本人給他開門了。

分別不過幾日,門後那張臉就已憔悴了一大圈,眼裏滿是血絲,下巴上冒出胡茬,身上穿著的衣裳也皺皺巴巴,亂成一團。

可那雙滲滿血絲的眼睛很冷靜,一點都不像個瘋子,反而像是被逼上絕路的兇獸。

“黎兄?”姜遺光出聲問。

“善多,你來了。”黎恪似乎在暗室待了太久,驟然見光不大適應,微微瞇了瞇眼睛才看清眼前人是他,努力露出個笑,可怎麽看都只是勉強把嘴巴往上彎了彎。

他轉身讓開位置,“進來吧,外面說不清楚。”

他身後屋內,沒有點燈,看樣子窗戶也被厚重窗簾遮了光,幽閉陰森。

姜遺光卻沒察覺出什麽危險,停頓一會兒,還是踏進去。他正要關門,黎恪已經先他一步,將房門關上。

“你該知道,我有一妻,名蕙娘,蕙娘與我有一子,名喬兒。你也清楚,他們都碰見了詭異,喬兒沒了,蕙娘也……”

“我原以為,是我帶著鏡子離他們太近,鏡子聚陰帶煞,才引來了災禍。我想,如果我離蕙娘遠些,說不定她的病能好。家中有近衛看護,所以我才敢離開京城……”

“但現在……”

屋中漆黑如夜,黎恪卻順順當當在前面走,沒碰上一樣事物,就好像,他已經把這條路走了無數遍似的。他的聲音在黑暗中,平靜又冷漠。

姜遺光向四周看去。

他看見屋裏陳設有些不大一樣,在四周角落,各設了一座神龕。只是神龕前沒有點香,僅僅放了供果和帶血的某些東西,瓜果清香和血腥味在悶熱的屋裏勾纏在一塊兒,分外明顯。

黎恪在供奉什麽?

但現在黎恪並不需要人回答,他只是想找個人說話,便沒開口,任由對方繼續說。

可黎恪又不說話了,他引著姜遺光再度來到一扇門前,推開那扇門。

“我的夫人……蕙娘,她就在屋裏。”黎恪甚至笑出了聲,“近衛們把她看護得好好的。”

這間屋裏卻又點了幾盞燈,微微搖曳的火光,照出房間裏那個女子……

那個頭頂在大花瓶上方,臉上帶著溫婉笑意的女子。

“她還活著。”黎恪冷漠道,“我不知她是如何做到的,但她還活著……”

“還有……她將喬兒也一並帶了回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