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 188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88章 第 188 章
卻原來, 這小二和原來的那位小二是同村人。他們的村子被姜遺光攪了個天翻地覆,怎麽能不恨?自然要找機會報覆。
九公子那日帶人出來接走姜遺光,一群人在森林裏看見了,攔不住, 立刻派人去打聽——即便他們這地方外來人多, 這樣一批出彩的人也足夠引人註意, 他們很快就打聽到了這一批人的消息。
聽說他們從京城來。
聽說是什麽皇親國戚,有權有勢,把他們的身份吹得神乎其神, 差點說成什麽大官微服私行。
他們原先也有些發怵,後來問過了丁阿婆,丁阿婆說這些人沒什麽可怕,派了人在客棧裏守著,隨時準備找機會將他們帶走。
只是, 自從姜遺光逃回去那天後,這群人忽然就消失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裏。
客棧中,混進來當新小二的村民和那群守衛打好了關系, 有時悄悄問起, 那群守衛不是一臉諱莫如深,就是說他們也不知道人去了哪裏。
後來這店小二使了個套, 讓其中一個守衛自以為承了他的人情,再花些銀兩,總算從那守衛中得知了九公子的命令。
原來, 九公子早就吩咐過, 他好像知道自己會消失一段時間。
小二對這消息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把事情傳回去後, 丁阿婆卻明白這是怎麽回事,立刻下了指令,讓他們要把九公子等人的鏡子也帶回來。
當然,那個姓姜的小子更要帶回來,絕不能把他放走。
好不容易,等這群人忽然又出現了,小二欣喜萬分。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上午才把消息通過馬車夫傳回去,下午,姓姜的那小子又不見了。
誰也不知道姜遺光去了哪裏。
這群村民在找他,黎恪等人也在找他。
一直渾渾噩噩的蘭姑,知道他們要找失蹤的姜遺光後,忽然一激靈,眼神漸漸清明。
她抓著黎三娘,急促地說道:“我知道他要去哪裏,我和他在鏡子裏說過……”
“他要去找衛家……”
黎恪知道這衛家,其他兩人卻不大清楚。黎三娘不由得疑惑,問:“什麽衛家?衛家又在什麽地方?”
黎恪心急得很,他擔憂姜遺光仗著自己身手做出什麽事來——善多時常拿自己的命去賭,可他又不是天下無敵了,要是真出事那可怎麽辦?
他對黎三娘等人還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怨,可他也知道,他們已經做得不能夠更好了,沒有誰生來就該為其他人甘願赴死,他自己也做不到。
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正因如此,他才更難過。
恨不得,怨不得,親近不得,遠離不得。
比起來,更該被恨的是他自己。
黎恪穩穩心神,對二人三兩句話把事情解釋了,他見蘭姑似乎知道些隱情,問:“你知道衛家?”
蘭姑點點頭,露出一抹苦笑:“實不相瞞,我祖籍在越省,和閩省相鄰。小時候隨家裏去閩省做生意,隱約聽過衛家之名……”
“這些年我去了京城,和家中再沒有過聯系,不過,家中老人應該還有幾個記得那個衛家……”蘭姑道,“這回我來閩省,也是抱了能回家探親的念頭。”
她報出個和閩相鄰的越省的小城,據她說,那小城離此地似乎不太遠。提起幼年之事,蘭姑本就溫婉的眉眼也帶了些輕愁。
這麽多年過去,她也不知能不能找到。
“我原本就打算出了鏡後帶善多家中找一找……他卻一個人離開了。”
九公子道:“我們去也是一樣的。”
“他獨自一人查這事,恐怕有危險,說不定又會卷入到某些怪事中。”
幾人正壓低了聲音聊天,見店小二上茶來,立刻轉移了話題,說些不相關的事兒,言笑晏晏,看不出一點不和。
那店小二低垂著眼睛,視線在房間裏一溜打轉,很快又收回來,裝出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模樣多看了幾眼。
直到走出房門外,小二的心還在砰砰跳。
剛才那幾人當中,為首的名叫九公子的人多看了他兩眼。
九公子好像發現了什麽,這讓他感到一陣陣心慌。
在他看來,那個名叫九公子的人和身上帶刀的女人最是危險,反而另外一對年輕男女文弱,看著好下手些。
丁阿婆已經給他下了命令,讓他不論如何都要帶一面鏡子回來。
小二漸漸起了心思,只是那些守衛看得嚴,帶刀女人和九公子又武藝高強,自己有點動靜就會被發現,這讓他感覺有點難辦,只能詳細謀劃。
……
被他們尋找著的姜遺光改頭換面去了別處。
他知道,這群人一定會找自己。
於是,他故技重施,又扮成了一位貧家少女。
找他的人根本不會往這方面想。對外,一個年輕女子也容易被人輕視,不受註意。
換上粗棉布的上衫下裙,領子拉高,遮住凸起的喉結,耳朵上自己用針紮了兩個耳洞,不流血後用茶葉梗堵上,兩手指甲塗了淺色的蔻丹,眉毛削細不少……
一點點輕微的改動,他就完全變了個樣子。
他對樣貌美醜沒什麽感覺,卻也從別人的目光和評價中知道——自己的樣子在其他人眼裏,約摸是好看的。
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獨自出行,實在惹人註意,也會招麻煩。他買了些姜黃粉,日日抹在臉上,抹得一張白凈的臉瘦黃幹巴,再縮著肩膀低頭走在路上,任何人同他說話,都只壓低聲音細聲細氣回應。
這樣看來,就是個家貧又貌若無鹽的少女。
他用這副模樣在外光明正大行走,甚至經過客棧外,無人發覺他就是被九公子等人找瘋了的姜遺光。
姜遺光想得很簡單,如果丁阿婆沒說謊,她聽過衛家和骨瓷一事,說明衛家在當地必定有痕跡,當地官府卷宗或地方志裏興許會有記載。
只是,一縣一城的地方志,尋常人根本無法查看。他花了一兩天在外摸清當地官府布局後,夜裏偷偷翻.墻去衙門裏翻卷宗。
放卷宗的書庫同樣修成土樓形,內外圓環套一圈,只有一個老吏看管。
那老吏年紀大了,平日懶得打掃,這時節地面潮得很,一進去就彌漫著一股黴味兒,混著灰塵撲面而來,還有不少細小蚊蟲飛舞。
地面濕潮的塵土覆了薄薄一層,姜遺光腳下踩著個大約一尺高的高蹺,高蹺底又包了棉布墊子,悄無聲息潛進去,在地面留下一個個銅錢大小的高蹺印。
他是偷溜進來的,沒有人給他指路,他根本不知道本地卷宗都是怎麽個擺放法,只能自己憑感覺摸索去找。
先大略翻了翻,從五十年前的卷宗找起,專找大案。他發覺一應卷宗全是關於倭寇流竄作案、海匪的,又或是生意上的大案子。
這地方幾乎人人做生意,家家做買賣,世上牽扯到錢就沒有幹凈的事兒,案子也頗多,千奇百怪什麽都有。人之惡在數行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姜遺光看了很多,一開始還認真看,後來只專挑著“衛”字眼去找,嘩啦啦一本翻完,看見沒有,又去翻下一本。
花整整一夜時間找遍了前五十年到前六十年地方志加案件卷宗,依舊找不著。
姜遺光往下翻,決定從四十年前開始找起。
這些卷宗上都標著聖德紀年,那是先帝在位時的年號。
當朝皇帝在位三十年,許多人已忘了先帝的雷霆手段,甚至不知先帝年號謚號,聖德通寶也俱被官府回收後,陸陸續續重鑄新錢。
官府上時不時要查徵宣卷宗,卻不會查先帝的,久而久之,聖德帝年間的卷宗基本濕潮破舊不能看,不僅經不起大動作翻閱,還生了不少蛀蟲,這也給姜遺光帶來不少麻煩。
正小心地翻著,姜遺光發現了一些端倪。
原來,本地原名荃州,地域遼闊,中心一片廣闊湖泊,名曰灼月湖,後來先帝覺得荃州實在太大,擔憂無法管轄,將老荃州拆分一分為二,以中心湖泊為界,左邊為新荃州右邊為星州,分別派知州管轄。
拆分時間久了,許多人就忘了新荃州和老荃州之分,只知道荃州與星州,兩州相鄰,風俗人情亦相似。
灼月湖……他們來時的船好像經過。
姜遺光若有所思。
他這幾日都泡在縣衙的藏書閣中,不眠不休翻看,只可惜,當他把幾層書架全部翻完後,也沒有找到關於衛家關於骨瓷的一點蹤跡。
同姓的衛家倒是找到不少,只是卻沒有找到衛善元這個人。
不過……閩省相較起其他地方又更註重同姓宗族勢力,同姓即是同根。所以,他看見的衛家或許也和當初的那個衛家有關系。
按著這個思路,他又找出些東西來。
此刻,他打開的卷宗上,清清楚楚的記載著一樁大慘案。
聖德二十五年,也就是四十七年前,當地爆發了從未有過的巨大颶風之災,颶風後,又是暴雨數日,洪水泛濫。
當地百姓流離失所,顛沛流離,盡管洪水退去很快,可依舊死傷無數,三步一屍,五步一墳。
剩下活著的人,地被淹了,房子塌了,又有不少人因為吃在洪水中泡過的食物而生了疫病。
當地官府好不容易等來賑災糧,衛家卻在此時聯合其他世家大肆囤地,以三兩一畝的賤價收良田,又把無處可去的流民買為家奴。
作為家奴,自然是管飯的,一天一頓,吃不飽也餓不死。在官府看來,屯地是大罪,但放在當時百姓眼裏,衛家既買了他們的地,又讓他們能吃上飯。可比只會叫他們等賑災糧、還讓他們用做工換糧食的官府強多了。
當時本地知州忙著賑災之餘還要和衛家鬥法,衛家家大業大,趁著災難很是發了一筆財,風光一時,又憑借龐大宗族勢力狠壓官府一頭,連當時的知府都被他們控制住,奏折都難以送出這荃州地帶。
到後來,衛家很快就遭到了清算。
抄家、砍頭、流放……女子充官伎男子發配邊疆,偌大衛家在幾行字間灰飛煙滅。之後的卷宗,再見不到衛家之事。
只是也沒提衛家和瓷有什麽關系。
聖德二十五年……姜遺光按著這時間去找地方志,翻到了些蹤跡。
“……荃州出名瓷,聞名一時……”
“以衛家,趙家,薛家為最。衛家以牛、羊骨粉入釉,所制骨瓷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
竟然真是這個衛家……
只可惜,衛家只在地方志上占了短短不到一頁篇幅,往前往後翻,都沒了衛家事跡。
他記下了衛家祖籍所在,在如今星州內。
月光如洗。
姜遺光躲在藏書樓裏,悄悄將書籍放回原地,又悄悄離開,像一抹無聲的影子。
看守書閣的老吏睡得正香,不知道有個小賊偷潛進來,翻了好幾天的卷宗。
客棧內,黎恪喝過安神湯後,睡得格外熟。
小二沒有在深夜動手。他知道,這時肯定有人在守夜。所以,在天才蒙蒙亮時,他已經在廚房裏燒了熱水,帶上幹凈布巾上樓去。
那群守夜的果然沒起疑心,他輕悄悄推門進房間後,托盤上加了蒙汗藥的布巾悄悄罩在床上那白面書生的臉上,不一會兒,他便睡得更熟。
小二大膽起來,從他枕頭下翻出一面照不出人影的銅鏡後,塞進懷裏,若無其事地從房間裏出來,往樓下去。
而後,他就光明正大拎著菜籃從客棧大門走了。
只要他回到村裏,丁阿婆自然會保佑他。這幾個外鄉人算什麽?
那廂,姜遺光偽裝成的少女在碼頭登上了船。
他不知官府什麽時候會發現藏書閣被人闖入一事,也決心盡早離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卻原來, 這小二和原來的那位小二是同村人。他們的村子被姜遺光攪了個天翻地覆,怎麽能不恨?自然要找機會報覆。
九公子那日帶人出來接走姜遺光,一群人在森林裏看見了,攔不住, 立刻派人去打聽——即便他們這地方外來人多, 這樣一批出彩的人也足夠引人註意, 他們很快就打聽到了這一批人的消息。
聽說他們從京城來。
聽說是什麽皇親國戚,有權有勢,把他們的身份吹得神乎其神, 差點說成什麽大官微服私行。
他們原先也有些發怵,後來問過了丁阿婆,丁阿婆說這些人沒什麽可怕,派了人在客棧裏守著,隨時準備找機會將他們帶走。
只是, 自從姜遺光逃回去那天後,這群人忽然就消失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裏。
客棧中,混進來當新小二的村民和那群守衛打好了關系, 有時悄悄問起, 那群守衛不是一臉諱莫如深,就是說他們也不知道人去了哪裏。
後來這店小二使了個套, 讓其中一個守衛自以為承了他的人情,再花些銀兩,總算從那守衛中得知了九公子的命令。
原來, 九公子早就吩咐過, 他好像知道自己會消失一段時間。
小二對這消息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把事情傳回去後, 丁阿婆卻明白這是怎麽回事,立刻下了指令,讓他們要把九公子等人的鏡子也帶回來。
當然,那個姓姜的小子更要帶回來,絕不能把他放走。
好不容易,等這群人忽然又出現了,小二欣喜萬分。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上午才把消息通過馬車夫傳回去,下午,姓姜的那小子又不見了。
誰也不知道姜遺光去了哪裏。
這群村民在找他,黎恪等人也在找他。
一直渾渾噩噩的蘭姑,知道他們要找失蹤的姜遺光後,忽然一激靈,眼神漸漸清明。
她抓著黎三娘,急促地說道:“我知道他要去哪裏,我和他在鏡子裏說過……”
“他要去找衛家……”
黎恪知道這衛家,其他兩人卻不大清楚。黎三娘不由得疑惑,問:“什麽衛家?衛家又在什麽地方?”
黎恪心急得很,他擔憂姜遺光仗著自己身手做出什麽事來——善多時常拿自己的命去賭,可他又不是天下無敵了,要是真出事那可怎麽辦?
他對黎三娘等人還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怨,可他也知道,他們已經做得不能夠更好了,沒有誰生來就該為其他人甘願赴死,他自己也做不到。
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正因如此,他才更難過。
恨不得,怨不得,親近不得,遠離不得。
比起來,更該被恨的是他自己。
黎恪穩穩心神,對二人三兩句話把事情解釋了,他見蘭姑似乎知道些隱情,問:“你知道衛家?”
蘭姑點點頭,露出一抹苦笑:“實不相瞞,我祖籍在越省,和閩省相鄰。小時候隨家裏去閩省做生意,隱約聽過衛家之名……”
“這些年我去了京城,和家中再沒有過聯系,不過,家中老人應該還有幾個記得那個衛家……”蘭姑道,“這回我來閩省,也是抱了能回家探親的念頭。”
她報出個和閩相鄰的越省的小城,據她說,那小城離此地似乎不太遠。提起幼年之事,蘭姑本就溫婉的眉眼也帶了些輕愁。
這麽多年過去,她也不知能不能找到。
“我原本就打算出了鏡後帶善多家中找一找……他卻一個人離開了。”
九公子道:“我們去也是一樣的。”
“他獨自一人查這事,恐怕有危險,說不定又會卷入到某些怪事中。”
幾人正壓低了聲音聊天,見店小二上茶來,立刻轉移了話題,說些不相關的事兒,言笑晏晏,看不出一點不和。
那店小二低垂著眼睛,視線在房間裏一溜打轉,很快又收回來,裝出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模樣多看了幾眼。
直到走出房門外,小二的心還在砰砰跳。
剛才那幾人當中,為首的名叫九公子的人多看了他兩眼。
九公子好像發現了什麽,這讓他感到一陣陣心慌。
在他看來,那個名叫九公子的人和身上帶刀的女人最是危險,反而另外一對年輕男女文弱,看著好下手些。
丁阿婆已經給他下了命令,讓他不論如何都要帶一面鏡子回來。
小二漸漸起了心思,只是那些守衛看得嚴,帶刀女人和九公子又武藝高強,自己有點動靜就會被發現,這讓他感覺有點難辦,只能詳細謀劃。
……
被他們尋找著的姜遺光改頭換面去了別處。
他知道,這群人一定會找自己。
於是,他故技重施,又扮成了一位貧家少女。
找他的人根本不會往這方面想。對外,一個年輕女子也容易被人輕視,不受註意。
換上粗棉布的上衫下裙,領子拉高,遮住凸起的喉結,耳朵上自己用針紮了兩個耳洞,不流血後用茶葉梗堵上,兩手指甲塗了淺色的蔻丹,眉毛削細不少……
一點點輕微的改動,他就完全變了個樣子。
他對樣貌美醜沒什麽感覺,卻也從別人的目光和評價中知道——自己的樣子在其他人眼裏,約摸是好看的。
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獨自出行,實在惹人註意,也會招麻煩。他買了些姜黃粉,日日抹在臉上,抹得一張白凈的臉瘦黃幹巴,再縮著肩膀低頭走在路上,任何人同他說話,都只壓低聲音細聲細氣回應。
這樣看來,就是個家貧又貌若無鹽的少女。
他用這副模樣在外光明正大行走,甚至經過客棧外,無人發覺他就是被九公子等人找瘋了的姜遺光。
姜遺光想得很簡單,如果丁阿婆沒說謊,她聽過衛家和骨瓷一事,說明衛家在當地必定有痕跡,當地官府卷宗或地方志裏興許會有記載。
只是,一縣一城的地方志,尋常人根本無法查看。他花了一兩天在外摸清當地官府布局後,夜裏偷偷翻.墻去衙門裏翻卷宗。
放卷宗的書庫同樣修成土樓形,內外圓環套一圈,只有一個老吏看管。
那老吏年紀大了,平日懶得打掃,這時節地面潮得很,一進去就彌漫著一股黴味兒,混著灰塵撲面而來,還有不少細小蚊蟲飛舞。
地面濕潮的塵土覆了薄薄一層,姜遺光腳下踩著個大約一尺高的高蹺,高蹺底又包了棉布墊子,悄無聲息潛進去,在地面留下一個個銅錢大小的高蹺印。
他是偷溜進來的,沒有人給他指路,他根本不知道本地卷宗都是怎麽個擺放法,只能自己憑感覺摸索去找。
先大略翻了翻,從五十年前的卷宗找起,專找大案。他發覺一應卷宗全是關於倭寇流竄作案、海匪的,又或是生意上的大案子。
這地方幾乎人人做生意,家家做買賣,世上牽扯到錢就沒有幹凈的事兒,案子也頗多,千奇百怪什麽都有。人之惡在數行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姜遺光看了很多,一開始還認真看,後來只專挑著“衛”字眼去找,嘩啦啦一本翻完,看見沒有,又去翻下一本。
花整整一夜時間找遍了前五十年到前六十年地方志加案件卷宗,依舊找不著。
姜遺光往下翻,決定從四十年前開始找起。
這些卷宗上都標著聖德紀年,那是先帝在位時的年號。
當朝皇帝在位三十年,許多人已忘了先帝的雷霆手段,甚至不知先帝年號謚號,聖德通寶也俱被官府回收後,陸陸續續重鑄新錢。
官府上時不時要查徵宣卷宗,卻不會查先帝的,久而久之,聖德帝年間的卷宗基本濕潮破舊不能看,不僅經不起大動作翻閱,還生了不少蛀蟲,這也給姜遺光帶來不少麻煩。
正小心地翻著,姜遺光發現了一些端倪。
原來,本地原名荃州,地域遼闊,中心一片廣闊湖泊,名曰灼月湖,後來先帝覺得荃州實在太大,擔憂無法管轄,將老荃州拆分一分為二,以中心湖泊為界,左邊為新荃州右邊為星州,分別派知州管轄。
拆分時間久了,許多人就忘了新荃州和老荃州之分,只知道荃州與星州,兩州相鄰,風俗人情亦相似。
灼月湖……他們來時的船好像經過。
姜遺光若有所思。
他這幾日都泡在縣衙的藏書閣中,不眠不休翻看,只可惜,當他把幾層書架全部翻完後,也沒有找到關於衛家關於骨瓷的一點蹤跡。
同姓的衛家倒是找到不少,只是卻沒有找到衛善元這個人。
不過……閩省相較起其他地方又更註重同姓宗族勢力,同姓即是同根。所以,他看見的衛家或許也和當初的那個衛家有關系。
按著這個思路,他又找出些東西來。
此刻,他打開的卷宗上,清清楚楚的記載著一樁大慘案。
聖德二十五年,也就是四十七年前,當地爆發了從未有過的巨大颶風之災,颶風後,又是暴雨數日,洪水泛濫。
當地百姓流離失所,顛沛流離,盡管洪水退去很快,可依舊死傷無數,三步一屍,五步一墳。
剩下活著的人,地被淹了,房子塌了,又有不少人因為吃在洪水中泡過的食物而生了疫病。
當地官府好不容易等來賑災糧,衛家卻在此時聯合其他世家大肆囤地,以三兩一畝的賤價收良田,又把無處可去的流民買為家奴。
作為家奴,自然是管飯的,一天一頓,吃不飽也餓不死。在官府看來,屯地是大罪,但放在當時百姓眼裏,衛家既買了他們的地,又讓他們能吃上飯。可比只會叫他們等賑災糧、還讓他們用做工換糧食的官府強多了。
當時本地知州忙著賑災之餘還要和衛家鬥法,衛家家大業大,趁著災難很是發了一筆財,風光一時,又憑借龐大宗族勢力狠壓官府一頭,連當時的知府都被他們控制住,奏折都難以送出這荃州地帶。
到後來,衛家很快就遭到了清算。
抄家、砍頭、流放……女子充官伎男子發配邊疆,偌大衛家在幾行字間灰飛煙滅。之後的卷宗,再見不到衛家之事。
只是也沒提衛家和瓷有什麽關系。
聖德二十五年……姜遺光按著這時間去找地方志,翻到了些蹤跡。
“……荃州出名瓷,聞名一時……”
“以衛家,趙家,薛家為最。衛家以牛、羊骨粉入釉,所制骨瓷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
竟然真是這個衛家……
只可惜,衛家只在地方志上占了短短不到一頁篇幅,往前往後翻,都沒了衛家事跡。
他記下了衛家祖籍所在,在如今星州內。
月光如洗。
姜遺光躲在藏書樓裏,悄悄將書籍放回原地,又悄悄離開,像一抹無聲的影子。
看守書閣的老吏睡得正香,不知道有個小賊偷潛進來,翻了好幾天的卷宗。
客棧內,黎恪喝過安神湯後,睡得格外熟。
小二沒有在深夜動手。他知道,這時肯定有人在守夜。所以,在天才蒙蒙亮時,他已經在廚房裏燒了熱水,帶上幹凈布巾上樓去。
那群守夜的果然沒起疑心,他輕悄悄推門進房間後,托盤上加了蒙汗藥的布巾悄悄罩在床上那白面書生的臉上,不一會兒,他便睡得更熟。
小二大膽起來,從他枕頭下翻出一面照不出人影的銅鏡後,塞進懷裏,若無其事地從房間裏出來,往樓下去。
而後,他就光明正大拎著菜籃從客棧大門走了。
只要他回到村裏,丁阿婆自然會保佑他。這幾個外鄉人算什麽?
那廂,姜遺光偽裝成的少女在碼頭登上了船。
他不知官府什麽時候會發現藏書閣被人闖入一事,也決心盡早離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