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5章
高昌王城城破之時,城內已是彈盡糧絕,餓殍遍野。
數月來,北匈大軍進犯,殘酷的戰爭將這西域佛國所有的生機奪去,只剩下茍延殘喘的風還在嗚咽。
透天的殺氣卷上血跡幹涸的城墻,時不時傳來唿哨聲,在風中顯得猶為尖銳淒厲,摧肝斷腸。
夜幕低垂,籠罩在死氣沈沈的城樓上空,掩去城中惶惶不安的零星燈火。
洛襄立在城樓上,遙望北匈大軍的擺陣。
北匈若得高昌,必要屠城。由是,他與梁軍立下秘密的盟約,親自打開城門,於千軍萬馬之前,受降於梁軍。
國主昭月不甘國破,親率最後一支精兵偷襲梁軍陣營,萬箭穿心而亡,死前罵他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背棄了昭明之托,放棄了高昌萬民。
昭明於他,有知遇之恩。高昌信眾,曾供養於他。
他甘願背負所有罵名,不論毀譽,只問初心。
那個名喚鄒雲的梁軍主帥少年將軍敬他風骨,知他才能,與他惺惺相惜,將他帶去了敦煌。
在那裏,第一回 看到了他的阿弟,那個跟他手持同一塊玉玨的大梁帝王。
他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只是當年廢後在冷宮裏的棄子。
那皇帝與他立在敦煌城最高的闕樓上,指著面前的萬裏山河,風煙滾滾,鄭重地對他道:
“願拜為國師,為朕經略西域。”
游歷西域多年,眼見佛道救不了眾生,唯有轉投王道。率土之濱,做王的臣子,保護他的眾生。
洛襄一撩僧袍,屈膝半跪,額首叩地。
從此,世間少了一位誦經念偈的佛子,多了一位生殺予奪的國師。
***
大梁的都城在渭水之畔的長安。
灞橋長柳,明燈萬千。
偌大的長安裏,無人知他真名洛襄,只道他法號空劫。那個時常在皇帝身邊出現,如鬼魅一般的剪影。
既入了長安皇城,成為帝王的左膀右臂,便不可避免地要聽到有關她的只言片語。
最早的傳聞裏,足不出皇城的宮人們將她描繪成青面獠牙,膀大腰圓的異族女子,一如流傳的畫本裏,那些來自西域的怪物。
直到皇帝敕令內侍省新辟一處宮所,墻面鋪設金漆,藻井鏤雕白玉,鸞鳳飛舞,彩雲銜珠,極盡奢靡,命名為“明霞宮”。
日曜之所,霞光為明。
這個名字便註定了,明霞宮是皇帝的金絲籠,她是皇帝的金絲雀。
聽聞,她搬入新宮的那一日,侍從和宮人沿著宮墻跪了一裏的路。足以與皇後相比的雍容儀仗之下,迎來了明霞宮的主人。
初春的暖陽裏,皇帝牽著她的手,親自領著她步入這座富麗華美的宮殿。
闔宮上下,在她金絲搖曳的裙裾中,第一次看到那張姝麗無雙的臉。
六宮粉黛無顏色。一眾宮女跪伏在地,不由將額頭抵地,壓得更低。
明霞宮裏,她的笑聲,隔著厚重的綿延宮墻,在皇城上空悠悠回蕩。
那時,皇帝對她的寵愛,人盡皆知,什麽好東西都會往她的明霞宮裏送。西域諸國獻上的貢品,都是她最先挑的。
江南和蜀地最為名貴的大紅織金錦緞,成了勾勒她身段的曼妙舞裙。吳地東海的珍珠,化作她鴉雲發髻上的灼灼露珠。
她是宮裏最風頭無量的姝妃,君王萬千寵愛在一身。
在她還沒見過他的時候,他已在宮中遙遙見過她幾回。
猶記得,那是一個日暮。他受召入宮,在勤政殿的回廊下等候入殿。
他靜立在簌簌的春雪之下,小黃門為他打著一頂傘避雪。
遠隔一片結冰如鏡的湖面,他第一次見到了她。
夕陽落照如煙似霧,灑曳在她翩躚的裙擺上,如同勾了一圈金邊,浮光湧動,水波粼粼。
明艷的少女在冰天雪地裏,纖細的腳尖踩著湖邊結霜的闌幹上,雙臂華袖如蝶鼓翅,且行且舞。
鞋頭鑲嵌的一顆明珠搖搖欲墜,命懸一線。
一群宮人在底下伸手扶她,膽戰心驚,而她渾然不覺,樂在其中。
他靜靜看了一刻,玉白的僧袍與紛紛落下的白雪融為一體。在她不經意地望過來的時候,他轉身離去。
是夜。他做了一個有關紅塵的夢。
夢裏,在烏茲王庭的那一夜,是他和她洞房花燭,結為夫妻。
從此,兩人只是一對人世間平凡的夫妻。在田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昏黃的油燈下,她依偎他身旁,為他細細密密縫一件衣袍。
他將她護在羽翼下,她為他生兒育女。一雙兒女,兒子像她,女兒像他,一道在無垠的草原上策馬歡笑。直到最後,一雙人白發蒼蒼,再許一個來生。
夢裏,他好似就這樣和她走完了一生。
只是清醒之後,仍是面對浩大的高墻,華麗的宮闕,無邊的寂寥。
他依舊是皇帝麾下的聖僧,她依舊是皇帝寵愛的妃子。
***
不出幾日,皇帝私下裏召見他,面上的神色既是愁苦又是說不出的悅然。
皇帝性子陰郁,喜怒不形於色,慣於冷血殺伐,兒女情長從不入他的眼。而此時,他卻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最心愛的姝妃想要學漢文,說是想要為夫君吟詩作賦。
皇帝欣然應允之後,滿朝大儒卻支支吾吾,無人應聲。無人願意教一個異族妖妃,敗壞師門風骨。
空曠的勤政殿,皇帝特地將他召來,詢問:
“國師精通西域各國語言,又識漢文,不如你來為朕分憂?”
鬼使神差一般,他應了下來,沒有拒絕。
這是他和她,時隔多年正式的相見。是重逢,亦是初見。
轉身的一剎那,他看到她小步提裙入內。
她的眉眼比從前更為濃艷,披散的青絲高高梳成發髻,金翠珠釵來回搖晃,纖薄衣衫隨風揚起。
四目相對,他從她的眼中看到了懼意。
他早已不是從前那個清俊無瑕的佛子。從高昌開始,他的面上就覆了一大塊黑疤。況且,他和皇帝過於相似的容貌,天長日久必會惹人非議。
他命人架起一扇絹絲屏風,與她相對而坐,開始授課。
從前他被困在烏茲王庭之時,洛須靡以議佛為名,將她強塞入佛殿,與他共處。那時,他曾對她講授了了不少經文。她為了接近她,討他歡心,也有模有樣地背誦過幾篇。
今次,一開始以佛經為例,教她習字之時,他有意無意也用到那些經文。
他忍不住試探她,哪怕她想起一字一句。
可她只是趴在案上,咬著狼毫筆頭發楞,秀氣的眉皺著,渾然不知,一臉為難。
她不記得他。她只是把他當作其中一個裙下之臣。
隔著屏風,他獨立良久,手裏的經卷一寸一寸攥緊,壓出一道道猙獰的皺紋。
他閉了閉眼,告訴自己,他不該有怨懟。
她從來沒有強迫於他。是他甘願入她的彀。哪怕不會有回應。
他不該再為之耽溺,任由無望的欲念滋長。
第一堂課後,她以為他是故意為難她,也想捉弄他。她送他拜師的束脩,是他從不飲的酒。出家人當守五戒,不得飲酒。她想讓他難堪,給他一個下馬威。
彼時,她不過是一得寵的妃嬪,他卻是皇帝所倚仗重用的權臣。
看慣人情的宮人嚇得大氣不敢出,他卻只笑了笑。
她還是她,和從前一般的頑劣。
他只是想起在烏茲王庭的時候,她偏要他在她光裸的背上寫經書。頤指氣使的模樣,一點不曾改變。
可惜,這樣烈火一般絢爛燃著的人兒,註定在這百世冷寂的宮裏,燒不長久。
命運的註腳,早已在此刻埋下了伏筆。
***
皇帝即位之初,皇權不穩,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後來的一日,他方領兵屠了一族叛臣,滿身是血地出現在勤政殿,正好看到她正陪著皇帝沏茶。
沒有見過這般血腥的少女一見到他時驚慌失措,嚇得面色發白,連連避退。連第二日上他的課,都遲了一刻有餘。
那一瞬,他突然覺得,她認不得他也挺好。
面部全非之人,憑何要讓人記得。
此後,他收了全部的綺思,埋首於軍政要務,一顆心如銅墻鐵壁,再難攻破。
直到京城開始內亂,藩王爭相入京,想要探一探新帝的虛實。
皇帝面色一日比一日陰沈,問他,該怎麽辦。
他眼眸低垂,只淡淡道了一句:
“陛下,不該冷落皇後。”
昔年為了奪位,尚是四皇子的皇帝娶了隴西貴女,獲得了這一支最為強勁的兵權。可他獨寵姝妃,隴西世家已有不滿,不再鼎力支持。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自認為是毫無偏私。
年輕的帝王在勤政殿枯坐一夜。
翌日,皇帝終是踏入了皇後的宮門。自那一日起,往日疏離的帝後常攜手同游,恩愛異常。
從前燈火輝煌的明霞宮,夜裏宮燭都不見一盞。人們好像把那個趾高氣揚的姝妃娘娘忘了,無人再提起她的妝容舞姿,脾性樂趣。往日逢迎她的人,都要暗自罵一句妖女、禍水。
誰又不知道呢,帝王的寵愛,本就不過雲煙一場,一陣風就吹散了。
為了固權,皇帝聽從他的建議,拉攏皇後背後數代掌管大梁兵權的外戚,開始冷落那個從前萬千寵愛的她。
可他又忽然後悔了。
那一日,毫無預兆地,她在屏風後面突然吐出一口血,昏了過去,下腹血跡斑斑。
他抱起她,穿越重重宮墻,去往太醫所的時候,太醫已是受人之命,唯唯不對,不肯救治。
她纖瘦的手抓緊了他的襟口,平日裏的飛揚跋扈全然不見,芙蓉嬌靨,此刻淚如雨下。
她在求他,說她不想死。
那一刻,他才意識到他荒謬的私心。
她在宮中背後沒有母族,更無權勢,只不過依附皇權的花,沒了雨露,就會枯萎,化為一抔無人問津的塵土。
如果他不保全這個岌岌可危的皇帝,如果皇帝沒有予她寵愛,她的下場只會更加淒慘。
他作繭自縛,分明毫無選擇。
……
絕子湯後,她開始賭氣與皇帝冷戰。
向來倨傲的皇帝登基以來,坐慣高位,有的是人奉承,不曾受氣,自然拂袖離去,數月不曾踏足她的明霞宮。
皇帝這一回是鐵了心,只是私下裏曾與他抱怨。
“是朕昔日寵她太過,竟讓她如此不知分寸,膽敢忤逆朕。”素來沈穩的皇帝眉頭緊皺,坐立不定,面有惱意,低聲道:“她這個脾氣,朕慣出來的,朕到要看看,她能倔到什麽時候。”
何曾見過揮斥方遒,統領千軍的皇帝這般小家子氣的時候。
他默默聽著,心硬如鐵,始終不發一言。
入秋了,他依舊入明霞宮授課。只覺,宮裏的炭火一日不一如一日,連宮燈都黯淡了許多。打開一看,不是她用慣的簇新的鮫油香燭,而是昨夜的殘燭。
他講完一段,卻見她一直盯著絹絲屏風一側鑲繡的蓮華出神。
她纖手托著腮,雪白的面靨映在那虛幻的蓮瓣中,像是覆了一陣蒼茫的霧氣,隨時都會裊裊散去。
沒緣由地,她忽然開口,問他道:
“佛家斷絕七情六欲,我沒有親緣情緣,是不是也適合修行?”
他擡眸看她一眼。
屏風那頭的她眉眼低垂,無不悵惘地幽幽道:
“我的父王不在了,我母親只想把我送入宮。我沒有一個朋友,連夫君也要與人共享,什麽都要靠爭奪。”
他沒有作聲,翻書的手微微一頓。
自她入宮,有關她的傳聞謠言甚囂塵上。他這時候才發現,他和她竟是一樣的。
在這世間,她和他一樣,被父母所拋棄,無親緣無情緣,孤苦無依,孑然一身。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卻經歷著同樣的煎熬。
她倏地起身,長長的衣擺垂下來,在殿內游蕩。
“我在這宮裏,人人都要害我。只要一著不慎,就會粉身碎骨。”她行至一只架上的瓷瓶前,撫摸著脆弱的瓶身,輕輕一笑,道:
“法師,我好像只是一個物件。”
原來她都知道。
可她仍要和皇帝鬧脾氣。
在他沈默間,她已徑自掠過屏風,來到他身前,俏麗的眼眸望著他,含著淚,卻在笑:
“法師,你說,我是不是很可憐啊?”
她的聲音細細的,沒有往日的蠻橫刁鉆,卻像是一根柔弱的絲線,輕易地牽動人心。
他沒有回望她,穩定心神,心裏嘆一聲。
只道是,她素來慣於蠱惑人心,這不過是她又要攻破他的心墻,故意的示弱。他在烏茲王庭一敗塗地過一次,不該再一回栽在她手裏。
可她分明可以對皇帝示弱一絲一毫,就能挽回聖寵,為何非要對他說這些呢?
他沒有回應,她已飄飄然離去,好似全然不在乎地道:
“法師,我知道你也從來不喜歡我,和他們一樣認為我是禍水。我也不要你可憐我。”
她已坐回了屏風後面,攏了攏走動間偏下來的發髻,眉目恢覆如常,依舊是那個絕色的姝妃娘娘。
在她垂首寫經之時,他隔著屏風,朝上面那株絕美的蓮華伸出手去。
他確實不喜歡她。
他對她,是愛恨癡嗔,一應俱全。
……
之後便是皇帝秋狩。
見風使舵的侍官素來圓滑,不知收受了何人的指示,自然而然勾去了她的名字。最後遞到他手裏過目,他對著那份伴君游獵的名單,猶疑一夜,最終還是將她的名字重新寫上。
以皇帝之名,他命人將一匹寶馬和一套胡服送去明霞宮。
他要救她,只能幫她固寵。
秋狩那一日,晴空萬裏。她騎著大宛國進貢的汗血寶馬,穿著舊時在西域的緊袖胡袍,紅衣颯颯,精湛的騎射贏得滿堂男人女人的目光。
風情萬種,明艷不可方物。
當夜,皇帝入了她的帳子,一夜未出。
他遙遙望著那間帳子,皇帝的親侍守在帳外眉眼含笑,內裏燈火旖旎,不一會兒便被吹滅了,幽暗一片。
後來,他回到自己帳中,打開了她拜師時贈他的那一壇酒。
第一回 飲酒,無法適應烈酒燒喉的澀意,未來得及回味,只得全部吞咽入腹。
很快便陷入酒後的迷醉之中。恍惚間的綺夢裏,是烏茲王庭的那一夜。
她穿著烏茲王女的明麗胡裙,三千青絲迤邐在榻,時而喚他“襄哥哥”,時而喚他“佛子”,一遍一遍地問他,渡了眾生,為何不渡她?
可後來,她的樣貌又變了,換了一身端莊的大梁宮裝,青絲束作發髻。柔軟的衣袖拂過他的肩頭,頭頂的金步搖在顫動。胭紅的口脂散著香息,撲在他的耳邊,著了火一般,是她低吟,說她一直以來渴望的,都是他。
比酒氣更苦澀的,是無法了斷之情,無法割舍之欲。
……
不出一月,藩王李亙在京畿嘩變,他拼死圍剿,將京畿大營堆成屍山血海。至此,帝位威脅全部解除,皇帝順利成章地覆寵了她。
他身上的傷養好,已是半月有餘,照常入宮教授她漢文。
庭前,擺滿了西域進貢的若羌棗。
一個個都是最紅艷最大顆的,內侍省已經刻意挑過一遍了,皇帝只會把最好的往她宮裏送。
柔風和煦裏,她立在艷陽下,衣衫拂動,與送來的宮人言笑晏晏,一只素手拿起一顆棗子,抵在唇邊,剛想入口,就看到了他踏入殿中。
她似是沒想到他會來,一時無措,將手裏的棗子怯生生地獻了出來,放在他掌心,帶著幾分懼怕,幾分討好:
“法師,你嘗嘗,是我家鄉的棗子,很甜的。”
柔嫩的指尖輕輕拂過他的掌心,他面無表情地接過,手指蜷起,心緒再難收攏。
整堂課,他心不在焉,直盯盯地望著手裏的那顆蜜棗。
那顆棗似是還有她唇瓣殘留的餘溫,無時無刻不在燒灼他的手。
棗子在他寬大的掌心來回滾動,陷落,要在指縫間落下之時,又一次次被他撚起。
他最終含住被她唇角沾過的棗子,咬了一口,貪婪地將棗肉的蜜汁咽下喉中。
心滿意足。
課後,他正欲離去,一陣香息襲來,衣袖隔著屏風被一雙手微微扯動。力道很輕,帶著幾分躊躇,幾分忐忑,音色期期艾艾:
“法師,你是大梁國師,掌管萬千寺廟,你能不能幫我找一個人?”
他回眸望她。
今日,她的面目幹凈清朗,未有濃妝艷抹,唯有眼眸在燈火下瀲灩如春潮。
言語間,她的神情更是小心翼翼,像是懷揣著心頭不可示人的珍寶。語調輕淺,甚至透著一絲無法言喻的哀意:
“聽說……有一位西域的佛子來了長安,我想要見他一面。”
作者有話要說:
我特別喜歡前世cp
他喜歡她,她不知道。
她喜歡他,他也不知道。
人生若只如初見。縱使相逢應不識。
改名只是為了防盜文,我辛辛苦苦寫的東西,不想被白嫖黨劇情錯亂地盜走。正版讀者的每一條建議和想法我都會看,感謝大家願意買文支持,小小幾毛錢也是對我的尊重。
我跟你們一樣也喜歡之前的名字,完結會改回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高昌王城城破之時,城內已是彈盡糧絕,餓殍遍野。
數月來,北匈大軍進犯,殘酷的戰爭將這西域佛國所有的生機奪去,只剩下茍延殘喘的風還在嗚咽。
透天的殺氣卷上血跡幹涸的城墻,時不時傳來唿哨聲,在風中顯得猶為尖銳淒厲,摧肝斷腸。
夜幕低垂,籠罩在死氣沈沈的城樓上空,掩去城中惶惶不安的零星燈火。
洛襄立在城樓上,遙望北匈大軍的擺陣。
北匈若得高昌,必要屠城。由是,他與梁軍立下秘密的盟約,親自打開城門,於千軍萬馬之前,受降於梁軍。
國主昭月不甘國破,親率最後一支精兵偷襲梁軍陣營,萬箭穿心而亡,死前罵他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背棄了昭明之托,放棄了高昌萬民。
昭明於他,有知遇之恩。高昌信眾,曾供養於他。
他甘願背負所有罵名,不論毀譽,只問初心。
那個名喚鄒雲的梁軍主帥少年將軍敬他風骨,知他才能,與他惺惺相惜,將他帶去了敦煌。
在那裏,第一回 看到了他的阿弟,那個跟他手持同一塊玉玨的大梁帝王。
他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只是當年廢後在冷宮裏的棄子。
那皇帝與他立在敦煌城最高的闕樓上,指著面前的萬裏山河,風煙滾滾,鄭重地對他道:
“願拜為國師,為朕經略西域。”
游歷西域多年,眼見佛道救不了眾生,唯有轉投王道。率土之濱,做王的臣子,保護他的眾生。
洛襄一撩僧袍,屈膝半跪,額首叩地。
從此,世間少了一位誦經念偈的佛子,多了一位生殺予奪的國師。
***
大梁的都城在渭水之畔的長安。
灞橋長柳,明燈萬千。
偌大的長安裏,無人知他真名洛襄,只道他法號空劫。那個時常在皇帝身邊出現,如鬼魅一般的剪影。
既入了長安皇城,成為帝王的左膀右臂,便不可避免地要聽到有關她的只言片語。
最早的傳聞裏,足不出皇城的宮人們將她描繪成青面獠牙,膀大腰圓的異族女子,一如流傳的畫本裏,那些來自西域的怪物。
直到皇帝敕令內侍省新辟一處宮所,墻面鋪設金漆,藻井鏤雕白玉,鸞鳳飛舞,彩雲銜珠,極盡奢靡,命名為“明霞宮”。
日曜之所,霞光為明。
這個名字便註定了,明霞宮是皇帝的金絲籠,她是皇帝的金絲雀。
聽聞,她搬入新宮的那一日,侍從和宮人沿著宮墻跪了一裏的路。足以與皇後相比的雍容儀仗之下,迎來了明霞宮的主人。
初春的暖陽裏,皇帝牽著她的手,親自領著她步入這座富麗華美的宮殿。
闔宮上下,在她金絲搖曳的裙裾中,第一次看到那張姝麗無雙的臉。
六宮粉黛無顏色。一眾宮女跪伏在地,不由將額頭抵地,壓得更低。
明霞宮裏,她的笑聲,隔著厚重的綿延宮墻,在皇城上空悠悠回蕩。
那時,皇帝對她的寵愛,人盡皆知,什麽好東西都會往她的明霞宮裏送。西域諸國獻上的貢品,都是她最先挑的。
江南和蜀地最為名貴的大紅織金錦緞,成了勾勒她身段的曼妙舞裙。吳地東海的珍珠,化作她鴉雲發髻上的灼灼露珠。
她是宮裏最風頭無量的姝妃,君王萬千寵愛在一身。
在她還沒見過他的時候,他已在宮中遙遙見過她幾回。
猶記得,那是一個日暮。他受召入宮,在勤政殿的回廊下等候入殿。
他靜立在簌簌的春雪之下,小黃門為他打著一頂傘避雪。
遠隔一片結冰如鏡的湖面,他第一次見到了她。
夕陽落照如煙似霧,灑曳在她翩躚的裙擺上,如同勾了一圈金邊,浮光湧動,水波粼粼。
明艷的少女在冰天雪地裏,纖細的腳尖踩著湖邊結霜的闌幹上,雙臂華袖如蝶鼓翅,且行且舞。
鞋頭鑲嵌的一顆明珠搖搖欲墜,命懸一線。
一群宮人在底下伸手扶她,膽戰心驚,而她渾然不覺,樂在其中。
他靜靜看了一刻,玉白的僧袍與紛紛落下的白雪融為一體。在她不經意地望過來的時候,他轉身離去。
是夜。他做了一個有關紅塵的夢。
夢裏,在烏茲王庭的那一夜,是他和她洞房花燭,結為夫妻。
從此,兩人只是一對人世間平凡的夫妻。在田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昏黃的油燈下,她依偎他身旁,為他細細密密縫一件衣袍。
他將她護在羽翼下,她為他生兒育女。一雙兒女,兒子像她,女兒像他,一道在無垠的草原上策馬歡笑。直到最後,一雙人白發蒼蒼,再許一個來生。
夢裏,他好似就這樣和她走完了一生。
只是清醒之後,仍是面對浩大的高墻,華麗的宮闕,無邊的寂寥。
他依舊是皇帝麾下的聖僧,她依舊是皇帝寵愛的妃子。
***
不出幾日,皇帝私下裏召見他,面上的神色既是愁苦又是說不出的悅然。
皇帝性子陰郁,喜怒不形於色,慣於冷血殺伐,兒女情長從不入他的眼。而此時,他卻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最心愛的姝妃想要學漢文,說是想要為夫君吟詩作賦。
皇帝欣然應允之後,滿朝大儒卻支支吾吾,無人應聲。無人願意教一個異族妖妃,敗壞師門風骨。
空曠的勤政殿,皇帝特地將他召來,詢問:
“國師精通西域各國語言,又識漢文,不如你來為朕分憂?”
鬼使神差一般,他應了下來,沒有拒絕。
這是他和她,時隔多年正式的相見。是重逢,亦是初見。
轉身的一剎那,他看到她小步提裙入內。
她的眉眼比從前更為濃艷,披散的青絲高高梳成發髻,金翠珠釵來回搖晃,纖薄衣衫隨風揚起。
四目相對,他從她的眼中看到了懼意。
他早已不是從前那個清俊無瑕的佛子。從高昌開始,他的面上就覆了一大塊黑疤。況且,他和皇帝過於相似的容貌,天長日久必會惹人非議。
他命人架起一扇絹絲屏風,與她相對而坐,開始授課。
從前他被困在烏茲王庭之時,洛須靡以議佛為名,將她強塞入佛殿,與他共處。那時,他曾對她講授了了不少經文。她為了接近她,討他歡心,也有模有樣地背誦過幾篇。
今次,一開始以佛經為例,教她習字之時,他有意無意也用到那些經文。
他忍不住試探她,哪怕她想起一字一句。
可她只是趴在案上,咬著狼毫筆頭發楞,秀氣的眉皺著,渾然不知,一臉為難。
她不記得他。她只是把他當作其中一個裙下之臣。
隔著屏風,他獨立良久,手裏的經卷一寸一寸攥緊,壓出一道道猙獰的皺紋。
他閉了閉眼,告訴自己,他不該有怨懟。
她從來沒有強迫於他。是他甘願入她的彀。哪怕不會有回應。
他不該再為之耽溺,任由無望的欲念滋長。
第一堂課後,她以為他是故意為難她,也想捉弄他。她送他拜師的束脩,是他從不飲的酒。出家人當守五戒,不得飲酒。她想讓他難堪,給他一個下馬威。
彼時,她不過是一得寵的妃嬪,他卻是皇帝所倚仗重用的權臣。
看慣人情的宮人嚇得大氣不敢出,他卻只笑了笑。
她還是她,和從前一般的頑劣。
他只是想起在烏茲王庭的時候,她偏要他在她光裸的背上寫經書。頤指氣使的模樣,一點不曾改變。
可惜,這樣烈火一般絢爛燃著的人兒,註定在這百世冷寂的宮裏,燒不長久。
命運的註腳,早已在此刻埋下了伏筆。
***
皇帝即位之初,皇權不穩,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後來的一日,他方領兵屠了一族叛臣,滿身是血地出現在勤政殿,正好看到她正陪著皇帝沏茶。
沒有見過這般血腥的少女一見到他時驚慌失措,嚇得面色發白,連連避退。連第二日上他的課,都遲了一刻有餘。
那一瞬,他突然覺得,她認不得他也挺好。
面部全非之人,憑何要讓人記得。
此後,他收了全部的綺思,埋首於軍政要務,一顆心如銅墻鐵壁,再難攻破。
直到京城開始內亂,藩王爭相入京,想要探一探新帝的虛實。
皇帝面色一日比一日陰沈,問他,該怎麽辦。
他眼眸低垂,只淡淡道了一句:
“陛下,不該冷落皇後。”
昔年為了奪位,尚是四皇子的皇帝娶了隴西貴女,獲得了這一支最為強勁的兵權。可他獨寵姝妃,隴西世家已有不滿,不再鼎力支持。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自認為是毫無偏私。
年輕的帝王在勤政殿枯坐一夜。
翌日,皇帝終是踏入了皇後的宮門。自那一日起,往日疏離的帝後常攜手同游,恩愛異常。
從前燈火輝煌的明霞宮,夜裏宮燭都不見一盞。人們好像把那個趾高氣揚的姝妃娘娘忘了,無人再提起她的妝容舞姿,脾性樂趣。往日逢迎她的人,都要暗自罵一句妖女、禍水。
誰又不知道呢,帝王的寵愛,本就不過雲煙一場,一陣風就吹散了。
為了固權,皇帝聽從他的建議,拉攏皇後背後數代掌管大梁兵權的外戚,開始冷落那個從前萬千寵愛的她。
可他又忽然後悔了。
那一日,毫無預兆地,她在屏風後面突然吐出一口血,昏了過去,下腹血跡斑斑。
他抱起她,穿越重重宮墻,去往太醫所的時候,太醫已是受人之命,唯唯不對,不肯救治。
她纖瘦的手抓緊了他的襟口,平日裏的飛揚跋扈全然不見,芙蓉嬌靨,此刻淚如雨下。
她在求他,說她不想死。
那一刻,他才意識到他荒謬的私心。
她在宮中背後沒有母族,更無權勢,只不過依附皇權的花,沒了雨露,就會枯萎,化為一抔無人問津的塵土。
如果他不保全這個岌岌可危的皇帝,如果皇帝沒有予她寵愛,她的下場只會更加淒慘。
他作繭自縛,分明毫無選擇。
……
絕子湯後,她開始賭氣與皇帝冷戰。
向來倨傲的皇帝登基以來,坐慣高位,有的是人奉承,不曾受氣,自然拂袖離去,數月不曾踏足她的明霞宮。
皇帝這一回是鐵了心,只是私下裏曾與他抱怨。
“是朕昔日寵她太過,竟讓她如此不知分寸,膽敢忤逆朕。”素來沈穩的皇帝眉頭緊皺,坐立不定,面有惱意,低聲道:“她這個脾氣,朕慣出來的,朕到要看看,她能倔到什麽時候。”
何曾見過揮斥方遒,統領千軍的皇帝這般小家子氣的時候。
他默默聽著,心硬如鐵,始終不發一言。
入秋了,他依舊入明霞宮授課。只覺,宮裏的炭火一日不一如一日,連宮燈都黯淡了許多。打開一看,不是她用慣的簇新的鮫油香燭,而是昨夜的殘燭。
他講完一段,卻見她一直盯著絹絲屏風一側鑲繡的蓮華出神。
她纖手托著腮,雪白的面靨映在那虛幻的蓮瓣中,像是覆了一陣蒼茫的霧氣,隨時都會裊裊散去。
沒緣由地,她忽然開口,問他道:
“佛家斷絕七情六欲,我沒有親緣情緣,是不是也適合修行?”
他擡眸看她一眼。
屏風那頭的她眉眼低垂,無不悵惘地幽幽道:
“我的父王不在了,我母親只想把我送入宮。我沒有一個朋友,連夫君也要與人共享,什麽都要靠爭奪。”
他沒有作聲,翻書的手微微一頓。
自她入宮,有關她的傳聞謠言甚囂塵上。他這時候才發現,他和她竟是一樣的。
在這世間,她和他一樣,被父母所拋棄,無親緣無情緣,孤苦無依,孑然一身。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卻經歷著同樣的煎熬。
她倏地起身,長長的衣擺垂下來,在殿內游蕩。
“我在這宮裏,人人都要害我。只要一著不慎,就會粉身碎骨。”她行至一只架上的瓷瓶前,撫摸著脆弱的瓶身,輕輕一笑,道:
“法師,我好像只是一個物件。”
原來她都知道。
可她仍要和皇帝鬧脾氣。
在他沈默間,她已徑自掠過屏風,來到他身前,俏麗的眼眸望著他,含著淚,卻在笑:
“法師,你說,我是不是很可憐啊?”
她的聲音細細的,沒有往日的蠻橫刁鉆,卻像是一根柔弱的絲線,輕易地牽動人心。
他沒有回望她,穩定心神,心裏嘆一聲。
只道是,她素來慣於蠱惑人心,這不過是她又要攻破他的心墻,故意的示弱。他在烏茲王庭一敗塗地過一次,不該再一回栽在她手裏。
可她分明可以對皇帝示弱一絲一毫,就能挽回聖寵,為何非要對他說這些呢?
他沒有回應,她已飄飄然離去,好似全然不在乎地道:
“法師,我知道你也從來不喜歡我,和他們一樣認為我是禍水。我也不要你可憐我。”
她已坐回了屏風後面,攏了攏走動間偏下來的發髻,眉目恢覆如常,依舊是那個絕色的姝妃娘娘。
在她垂首寫經之時,他隔著屏風,朝上面那株絕美的蓮華伸出手去。
他確實不喜歡她。
他對她,是愛恨癡嗔,一應俱全。
……
之後便是皇帝秋狩。
見風使舵的侍官素來圓滑,不知收受了何人的指示,自然而然勾去了她的名字。最後遞到他手裏過目,他對著那份伴君游獵的名單,猶疑一夜,最終還是將她的名字重新寫上。
以皇帝之名,他命人將一匹寶馬和一套胡服送去明霞宮。
他要救她,只能幫她固寵。
秋狩那一日,晴空萬裏。她騎著大宛國進貢的汗血寶馬,穿著舊時在西域的緊袖胡袍,紅衣颯颯,精湛的騎射贏得滿堂男人女人的目光。
風情萬種,明艷不可方物。
當夜,皇帝入了她的帳子,一夜未出。
他遙遙望著那間帳子,皇帝的親侍守在帳外眉眼含笑,內裏燈火旖旎,不一會兒便被吹滅了,幽暗一片。
後來,他回到自己帳中,打開了她拜師時贈他的那一壇酒。
第一回 飲酒,無法適應烈酒燒喉的澀意,未來得及回味,只得全部吞咽入腹。
很快便陷入酒後的迷醉之中。恍惚間的綺夢裏,是烏茲王庭的那一夜。
她穿著烏茲王女的明麗胡裙,三千青絲迤邐在榻,時而喚他“襄哥哥”,時而喚他“佛子”,一遍一遍地問他,渡了眾生,為何不渡她?
可後來,她的樣貌又變了,換了一身端莊的大梁宮裝,青絲束作發髻。柔軟的衣袖拂過他的肩頭,頭頂的金步搖在顫動。胭紅的口脂散著香息,撲在他的耳邊,著了火一般,是她低吟,說她一直以來渴望的,都是他。
比酒氣更苦澀的,是無法了斷之情,無法割舍之欲。
……
不出一月,藩王李亙在京畿嘩變,他拼死圍剿,將京畿大營堆成屍山血海。至此,帝位威脅全部解除,皇帝順利成章地覆寵了她。
他身上的傷養好,已是半月有餘,照常入宮教授她漢文。
庭前,擺滿了西域進貢的若羌棗。
一個個都是最紅艷最大顆的,內侍省已經刻意挑過一遍了,皇帝只會把最好的往她宮裏送。
柔風和煦裏,她立在艷陽下,衣衫拂動,與送來的宮人言笑晏晏,一只素手拿起一顆棗子,抵在唇邊,剛想入口,就看到了他踏入殿中。
她似是沒想到他會來,一時無措,將手裏的棗子怯生生地獻了出來,放在他掌心,帶著幾分懼怕,幾分討好:
“法師,你嘗嘗,是我家鄉的棗子,很甜的。”
柔嫩的指尖輕輕拂過他的掌心,他面無表情地接過,手指蜷起,心緒再難收攏。
整堂課,他心不在焉,直盯盯地望著手裏的那顆蜜棗。
那顆棗似是還有她唇瓣殘留的餘溫,無時無刻不在燒灼他的手。
棗子在他寬大的掌心來回滾動,陷落,要在指縫間落下之時,又一次次被他撚起。
他最終含住被她唇角沾過的棗子,咬了一口,貪婪地將棗肉的蜜汁咽下喉中。
心滿意足。
課後,他正欲離去,一陣香息襲來,衣袖隔著屏風被一雙手微微扯動。力道很輕,帶著幾分躊躇,幾分忐忑,音色期期艾艾:
“法師,你是大梁國師,掌管萬千寺廟,你能不能幫我找一個人?”
他回眸望她。
今日,她的面目幹凈清朗,未有濃妝艷抹,唯有眼眸在燈火下瀲灩如春潮。
言語間,她的神情更是小心翼翼,像是懷揣著心頭不可示人的珍寶。語調輕淺,甚至透著一絲無法言喻的哀意:
“聽說……有一位西域的佛子來了長安,我想要見他一面。”
作者有話要說:
我特別喜歡前世cp
他喜歡她,她不知道。
她喜歡他,他也不知道。
人生若只如初見。縱使相逢應不識。
改名只是為了防盜文,我辛辛苦苦寫的東西,不想被白嫖黨劇情錯亂地盜走。正版讀者的每一條建議和想法我都會看,感謝大家願意買文支持,小小幾毛錢也是對我的尊重。
我跟你們一樣也喜歡之前的名字,完結會改回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