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未來更美好(大結局)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2章 未來更美好(大結局)
下山之後,阮晴然還看見肖美芳坐在阮父的墳前說著什麽,她心裏有些奇怪,畢竟肖美芳之前從來沒有在清明節給阮父上過墳。
她直覺應該是出了什麽事,阮二嬸給她解了惑:“你媽去年年底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她夫家的兒子嫌她晦氣,把她從醫院裏接出來扔回了娘家,她後面嫁的那個男人對她不聞不問,她也是命大,後來竟生生挺過來了。”
“那次之後,她就和那男人離了婚,一個人搬回你家的小院子住,逢人便說,兒子也靠不住,還是親生的好。”
阮晴然想起去年年底肖美芳給她打過一個電話,說自己病了,因為肖美芳一向能裝,阮晴然以為她是來訛錢的,本來不想搭理她,還是溫文山勸她,萬一肖美芳是真的病呢?
她當時權衡了一番,想著不管肖美芳做妖的能力有多強,終究是她的母親,她不能不管,最終給肖美芳打了一筆錢。
事後她也沒跟肖美芳聯系過,沒料到肖美芳這一次竟真的病了,後面還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
如果肖美芳繼續作妖,阮晴然是能狠下心來不理她的,但是現在肖美芳這樣,她卻不能不管,她帶著溫文山回了自家的老宅。
老宅是一棟不大的兩層樓老房子,非常典型的九十年代的風格,紅磚外墻,二樓的陽臺砌了個幾何菱形圖案,北面的墻上長滿了青苔。
屋裏的布置和阮晴然記憶中的相差很多,桌椅的樣式又舊又過時,卻打掃得很幹凈,竈屋的中間一個煤球爐,上面放著一個水壺,裏面溫著水。
阮晴然楞楞地在屋子站了一會,然後帶著溫文山在屋子裏轉了一圈,告訴他哪間是她的房間,她曾經在裏面做過什麽事。
他們正在閑聊,肖美芳回來了,母女倆的關系這些年鬧得有些僵,也沒話可說,肖美芳幹脆就進竈屋燒地鍋做飯,阮晴然過去幫著燒火。
肖美芳看了看阮晴然,她的心情十分覆雜,她知道這些年她做得有些過了,但是作為母親,她也拉不下臉來向阮晴然道歉。
她索性認真炒菜,把她舍不得吃的臘肉、臘魚全拿了出來,再炒了幾個阮晴然愛吃的菜。
飯菜做好後,肖美芳也沒有很熱情地招呼他們吃飯,只說:“我離婚了,以後都住在這裏,這幾年手邊也沒攢什麽錢,你一年給我兩千塊錢零花錢。”
阮晴然知道肖美芳的風格,開口只要兩千,也不算過分,便點頭答應:“好。”
肖美芳又說:“我前段時間看魯省新聞了,在新聞裏看見你了,你做得很好,村裏很多人都誇你有出息。”
阮晴然淡聲說:“還行,我答應過爸,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我是農民的女兒,能力有限,只能盡自己的努力為農民做一點事。”
肖美芳看了她一眼後說:“我以前總想著進城不用幹農活,現在城裏人卻一得空就往農村跑,我瞧著農村也挺好的,你那個種菜的技術跟我說說,我也種點菜賣,這樣以後也不用找你要錢花了。”
阮晴然知道肖美芳以前一說種地這事臉就得黑,這一次主動提起實在是太難得了。
她笑著說:“我的那套種菜的技術,不太適合你們,但是我有另外一套種菜的技術,我下午要去找村長爺爺,讓他挑個頭,把村裏荒著的地用農機耕出來,然後再用大數據幫你們分析一下適合種什麽,你們按我說的去種,應該不會虧本。”
她也想過在村裏建個高科技種菜產業園,但是因為投入太大,且她家鄉所在的這座城市,運輸不方便,並不適合做產業園。
但是就算做不了產業園,也同樣可以用大數據來種菜,只是分析數據的方式和做產業園的方式有些不同。
這邊因為氣候以及老百姓的偏好問題,他們不是太能接受大棚蔬菜,種菜都是按季節來種,這樣一來,開春種了什麽菜,哪些菜種得少,反而能更加直觀地反映出來。
這兩年阮晴然成長得很快,她農學知識原本有些薄弱,這幾年跟著研究所的眾人學習,如今已經是農學的專家了,對於各種蔬菜生長和防治蟲害方面,她已經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她願意成為村民們種菜的技術指導。
肖美芳聽她這麽說,下意識地懟了她一句:“研究生畢業去種菜,瞧把你能耐的。”
她說完又覺得自己的話有些不合適,便又說:“不過要是能讓我種菜賺到錢,也算你有本事。”
阮晴然笑了笑,懶得跟她多說,吃完飯就和溫文山一起去找村長,村長聽她說明來意後眼睛都亮了,當即一口答應下來。
現在國家對於基本良田有著非常嚴格的保護措施,那些糧田不能種菜,但是他們村裏糧田少,荒坡上的土地多,最適合種菜。
前段時間國家撥錢給村裏買了兩臺翻地機,兩臺收割機,雖然還不能完全滿足村民的需要,卻也能節省不少人力。
這些農機優先給沒有壯勞力的家庭使用,現在又有阮晴然給的種菜方案,有她做技術支持,留守在村裏的人,也能賺到可觀的收入。
村長感慨地說:“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越來越重視農業的發展,我們以後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阮晴然和溫文山幫村長把村裏現在的地做了規劃,由他去動員村民把荒掉的地重新種起來,有了農機的幫忙,種地變得輕松不少。
等兩人做好規劃後,他們的假期也結束了,他們走的時候,不少村民給他們塞家裏的土特產,兩人要趕火車,沒法全收,只象征性地收了一部分,就算如此,兩人的包裹都被塞得滿滿的,上高鐵的時候差點超重。
這一趟回家阮晴然收獲良多,她和肖美芳的關系緩和了不少,母女倆雖然還是不太親近,卻至少不會見面就掐。
她之前答應過阮父,要為村裏做點事,她也做到了。
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太可能幫到所有的農民,但是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她能做到的所有的事情,讓農民能更輕松地種地,把菜賤傷農這事在她去的地方降到最低。
她相信,隨著大數據種植的廣泛推廣,菜賤傷農這件事情一定會成為過去式。
阮晴然和溫文山回到產業園的時候,恰好有一批蔬果成熟,菜商過來收菜,產業園裏忙得熱火朝天。
她看見筐裏放著剛摘下來的黃瓜、番茄、木耳菜,嘴角微微上揚。
村民看見她,高興地跟她打招呼:“小阮、溫工,你們回來了啊!今年這菜長勢極好,價錢也賣得好,大豐收了!”
有熱情的嬸子還給洗了黃瓜遞給她和溫文山,他們笑著接了過去。
阮晴然笑著說:“以前看聽到‘稻花香裏說豐年’這句話就覺得格外親切,我一直覺得這句詩裏寄予了詩人最單純最誠摯的願望。”
“現在產業園裏的情景就更加直白一些了,菜種好,就能得到實實在在的收入,都不用去期盼,也知道今年會有很好的收成,‘蔬果香裏是豐年’啊!”
溫文山的眼裏滿是溫柔:“蔬果香裏是豐年,全憑熱忱一片。產業園能有今天的規模和成就,憑的是大家辛苦的付出,往後農民在自己的家鄉就能有和外面打工一樣的收入,也就不用再背井離鄉進城打工。”
“我們的蔬菜種得好了,往後還能往外出口,到時候農民的收入會更加可觀。”
阮晴然知道這幾年國家已經有蔬菜出口的先例了,他們的產業園做好之後,也可以往這方面發展。
正在此時她的手機響了起來,是所長打過來的,她接通之後聽見所長說:“小阮,我們的產業園做得很不錯,鄰市聽說了我們的事情後,也想建一座大數據種植產業園,想讓我們提供技術指導,你有興趣嗎?”
阮晴然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有!”
她建產業園的目的原本就是想讓更多人受惠,如今大家接受大數據產業園的這種種植模式,她當然願意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技術。
她堅信,往後農民種地隨著農機的普及化會越來越輕松,不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
她也堅信,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完全應用到農業之後,農民的地會越種越好,菜賤傷農會成為歷史!
農業的未來可期!
(全文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下山之後,阮晴然還看見肖美芳坐在阮父的墳前說著什麽,她心裏有些奇怪,畢竟肖美芳之前從來沒有在清明節給阮父上過墳。
她直覺應該是出了什麽事,阮二嬸給她解了惑:“你媽去年年底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她夫家的兒子嫌她晦氣,把她從醫院裏接出來扔回了娘家,她後面嫁的那個男人對她不聞不問,她也是命大,後來竟生生挺過來了。”
“那次之後,她就和那男人離了婚,一個人搬回你家的小院子住,逢人便說,兒子也靠不住,還是親生的好。”
阮晴然想起去年年底肖美芳給她打過一個電話,說自己病了,因為肖美芳一向能裝,阮晴然以為她是來訛錢的,本來不想搭理她,還是溫文山勸她,萬一肖美芳是真的病呢?
她當時權衡了一番,想著不管肖美芳做妖的能力有多強,終究是她的母親,她不能不管,最終給肖美芳打了一筆錢。
事後她也沒跟肖美芳聯系過,沒料到肖美芳這一次竟真的病了,後面還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
如果肖美芳繼續作妖,阮晴然是能狠下心來不理她的,但是現在肖美芳這樣,她卻不能不管,她帶著溫文山回了自家的老宅。
老宅是一棟不大的兩層樓老房子,非常典型的九十年代的風格,紅磚外墻,二樓的陽臺砌了個幾何菱形圖案,北面的墻上長滿了青苔。
屋裏的布置和阮晴然記憶中的相差很多,桌椅的樣式又舊又過時,卻打掃得很幹凈,竈屋的中間一個煤球爐,上面放著一個水壺,裏面溫著水。
阮晴然楞楞地在屋子站了一會,然後帶著溫文山在屋子裏轉了一圈,告訴他哪間是她的房間,她曾經在裏面做過什麽事。
他們正在閑聊,肖美芳回來了,母女倆的關系這些年鬧得有些僵,也沒話可說,肖美芳幹脆就進竈屋燒地鍋做飯,阮晴然過去幫著燒火。
肖美芳看了看阮晴然,她的心情十分覆雜,她知道這些年她做得有些過了,但是作為母親,她也拉不下臉來向阮晴然道歉。
她索性認真炒菜,把她舍不得吃的臘肉、臘魚全拿了出來,再炒了幾個阮晴然愛吃的菜。
飯菜做好後,肖美芳也沒有很熱情地招呼他們吃飯,只說:“我離婚了,以後都住在這裏,這幾年手邊也沒攢什麽錢,你一年給我兩千塊錢零花錢。”
阮晴然知道肖美芳的風格,開口只要兩千,也不算過分,便點頭答應:“好。”
肖美芳又說:“我前段時間看魯省新聞了,在新聞裏看見你了,你做得很好,村裏很多人都誇你有出息。”
阮晴然淡聲說:“還行,我答應過爸,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我是農民的女兒,能力有限,只能盡自己的努力為農民做一點事。”
肖美芳看了她一眼後說:“我以前總想著進城不用幹農活,現在城裏人卻一得空就往農村跑,我瞧著農村也挺好的,你那個種菜的技術跟我說說,我也種點菜賣,這樣以後也不用找你要錢花了。”
阮晴然知道肖美芳以前一說種地這事臉就得黑,這一次主動提起實在是太難得了。
她笑著說:“我的那套種菜的技術,不太適合你們,但是我有另外一套種菜的技術,我下午要去找村長爺爺,讓他挑個頭,把村裏荒著的地用農機耕出來,然後再用大數據幫你們分析一下適合種什麽,你們按我說的去種,應該不會虧本。”
她也想過在村裏建個高科技種菜產業園,但是因為投入太大,且她家鄉所在的這座城市,運輸不方便,並不適合做產業園。
但是就算做不了產業園,也同樣可以用大數據來種菜,只是分析數據的方式和做產業園的方式有些不同。
這邊因為氣候以及老百姓的偏好問題,他們不是太能接受大棚蔬菜,種菜都是按季節來種,這樣一來,開春種了什麽菜,哪些菜種得少,反而能更加直觀地反映出來。
這兩年阮晴然成長得很快,她農學知識原本有些薄弱,這幾年跟著研究所的眾人學習,如今已經是農學的專家了,對於各種蔬菜生長和防治蟲害方面,她已經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她願意成為村民們種菜的技術指導。
肖美芳聽她這麽說,下意識地懟了她一句:“研究生畢業去種菜,瞧把你能耐的。”
她說完又覺得自己的話有些不合適,便又說:“不過要是能讓我種菜賺到錢,也算你有本事。”
阮晴然笑了笑,懶得跟她多說,吃完飯就和溫文山一起去找村長,村長聽她說明來意後眼睛都亮了,當即一口答應下來。
現在國家對於基本良田有著非常嚴格的保護措施,那些糧田不能種菜,但是他們村裏糧田少,荒坡上的土地多,最適合種菜。
前段時間國家撥錢給村裏買了兩臺翻地機,兩臺收割機,雖然還不能完全滿足村民的需要,卻也能節省不少人力。
這些農機優先給沒有壯勞力的家庭使用,現在又有阮晴然給的種菜方案,有她做技術支持,留守在村裏的人,也能賺到可觀的收入。
村長感慨地說:“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越來越重視農業的發展,我們以後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阮晴然和溫文山幫村長把村裏現在的地做了規劃,由他去動員村民把荒掉的地重新種起來,有了農機的幫忙,種地變得輕松不少。
等兩人做好規劃後,他們的假期也結束了,他們走的時候,不少村民給他們塞家裏的土特產,兩人要趕火車,沒法全收,只象征性地收了一部分,就算如此,兩人的包裹都被塞得滿滿的,上高鐵的時候差點超重。
這一趟回家阮晴然收獲良多,她和肖美芳的關系緩和了不少,母女倆雖然還是不太親近,卻至少不會見面就掐。
她之前答應過阮父,要為村裏做點事,她也做到了。
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太可能幫到所有的農民,但是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她能做到的所有的事情,讓農民能更輕松地種地,把菜賤傷農這事在她去的地方降到最低。
她相信,隨著大數據種植的廣泛推廣,菜賤傷農這件事情一定會成為過去式。
阮晴然和溫文山回到產業園的時候,恰好有一批蔬果成熟,菜商過來收菜,產業園裏忙得熱火朝天。
她看見筐裏放著剛摘下來的黃瓜、番茄、木耳菜,嘴角微微上揚。
村民看見她,高興地跟她打招呼:“小阮、溫工,你們回來了啊!今年這菜長勢極好,價錢也賣得好,大豐收了!”
有熱情的嬸子還給洗了黃瓜遞給她和溫文山,他們笑著接了過去。
阮晴然笑著說:“以前看聽到‘稻花香裏說豐年’這句話就覺得格外親切,我一直覺得這句詩裏寄予了詩人最單純最誠摯的願望。”
“現在產業園裏的情景就更加直白一些了,菜種好,就能得到實實在在的收入,都不用去期盼,也知道今年會有很好的收成,‘蔬果香裏是豐年’啊!”
溫文山的眼裏滿是溫柔:“蔬果香裏是豐年,全憑熱忱一片。產業園能有今天的規模和成就,憑的是大家辛苦的付出,往後農民在自己的家鄉就能有和外面打工一樣的收入,也就不用再背井離鄉進城打工。”
“我們的蔬菜種得好了,往後還能往外出口,到時候農民的收入會更加可觀。”
阮晴然知道這幾年國家已經有蔬菜出口的先例了,他們的產業園做好之後,也可以往這方面發展。
正在此時她的手機響了起來,是所長打過來的,她接通之後聽見所長說:“小阮,我們的產業園做得很不錯,鄰市聽說了我們的事情後,也想建一座大數據種植產業園,想讓我們提供技術指導,你有興趣嗎?”
阮晴然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有!”
她建產業園的目的原本就是想讓更多人受惠,如今大家接受大數據產業園的這種種植模式,她當然願意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技術。
她堅信,往後農民種地隨著農機的普及化會越來越輕松,不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
她也堅信,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完全應用到農業之後,農民的地會越種越好,菜賤傷農會成為歷史!
農業的未來可期!
(全文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