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鹽引賣不出去了
關燈
小
中
大
第34章 鹽引賣不出去了
七皇子已娶正妃,大家本還覺得他會趁此機會在吏部撬墻腳,結果卻不盡人意。
吏部之中對七皇子更多的是視而不見,為恐避之不及,正妃的娘家柳氏更是半點面子不給,公開場合說放棄了嫡次女,自家配不上與七皇子結親。
因著年歲小,並不懂六部諸事,也沒個願意帶他學習的人,七皇子的幕僚之中大多未踏進吏部做高官,能給他的建議很少,事沒辦法,小辮子一抓一大把,讓人看了不少笑話。
禦史參了他幾本後,竟有些局促不安,不知下一步該怎麽融入其中,只能看著自個慢慢被邊緣化,被清流人家瞧不起。
外頭過得不舒坦,王府中自然不會給王妃好臉色,王妃雖說還是住在正院,卻是被關著,輕易不得進出,整個府邸依舊由賈元春掌管,這偌大的體面,讓她能將吏部侍郎的嫡次女視若無物。
而元春之所以能如此做,除了柳氏的不配合外,究其原因,也因為柳妃的嫡姐只配給太子做側室。
嫡長女身份歷來比嫡次女要高那麽一丁點,讓柳二娘給七皇子做正妃,可不是明擺著七皇子不如太子身份尊貴?
七皇子不說什麽,提高了賈元春的待遇,讓柳二娘跟側妃一個等級,就剛剛好。
至於清流人家,吏部之中,指摘他作為的不少,七皇子挨了陛下兩聲訓斥,依舊我行我素,根據林澤的提點,儼然一副我瞧不上清流的樣子,只看重勳貴。
自然而然,勳貴對七皇子的做法很滿意,榮國府更加滿意,出門行走張嘴就是元春,大年初一的命格,實在是有福氣的。
跟著甄家回血的勳貴一改搖擺之姿,直接倒戈,近期入宮與陛下敘舊的人越來越多,陛下有意臣子配合,可不就一副勳貴依舊得臉的模樣?
朝堂之上,勳貴不多,但清流人家著實惹不起他們,裏頭滾刀肉多的喲,一個賈赦就夠大家喝上一壺的,武臣裏頭有多少領人家情的,面子情絕對會給。
眼瞧著勳貴們一個個倒戈,就算形同雞肋,太子一樣如鯁在喉,氣得七竅生煙,默不作聲準備給他來個刻骨銘心的痛,訓斥已經不夠讓他長記性。
可一時半會的,也不太好下手,只能先按下,等待時機。
勳貴不上朝抓到了把柄陛下也不會懲處,只會罰幾個錢了事,誰家缺這點銀子?回頭指不定怎麽咒罵他這個太子呢。
有了宮權的甄妃也不再是之前的模樣,半點不好招惹,她又有寵,兒子也得用,甄家越來越勢大,遲早有一日能跟太子掰腕子,底氣足得敢在皇後面前陰陽怪氣,嘲諷她人老珠黃不得寵,連兒子都護不住。
皇後被她氣得狠了,索性罷了每日的請安,換成三日一次。
陛下疼愛甄妃,就差住在甄妃宮裏了,旁的人似乎都不得他喜歡,皇後想著過陣子還得再選幾個年輕漂亮的進來,跟甄妃爭一爭才好。
江南,甄家的事依舊有條不紊得做著,京城中打擊不斷,在江南就沒那麽多問題,一直都安安穩穩得進行,多方勢力默契得保持著冷靜和嘴嚴的狀態,不想讓京中人發現。
慢慢的,江南的變化看似無,實則悄無聲息變化極大。一年下來,又到年底核算之時,林如海突然發現,鹽引竟然賣不出去了,猶如晴天霹靂一般。
下意識的,林如海核算去年的戶籍、鹽引和私鹽流通情況,怎麽算怎麽都不對勁,他發放的鹽引還遠遠沒到飽和的狀態,怎麽就沒人搶鹽引了?甚至是毫無預兆之下,給他來個當頭一棒。
林澤在他身邊學習之時,並未多幹什麽,只是偶爾查看公文、查看他私鹽嚴打之事,林鐵那孩子多的時候踢館練武,少的時候約三五好友吃吃喝喝,林立幾本就跟賬簿睡著,很少回府,也很少溜達。
三人幾本動靜不大,林如海知道他們要動鹽政,只是想不明白,為何會這麽快出現效果。
這段時間林如海一直在嚴打私鹽,抓住不少私鹽鹽莊,基本查抄發賣,沒有像往常那般被提前透露風聲,抓住的人家抵抗力度比以前薄弱很多,基本一逮一個準,私鹽杜絕的情況還不錯。
林如海舒心了快一年,自覺今年鹽引販賣情況一定比往年更好,鹽商紮堆上門他還需要考慮分配問題,如今也甭考慮了,鹽政衙門裏頭空空蕩蕩,捕快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怎麽可能呢?百姓買不著私鹽,官鹽又沒人賣,鹽能從哪裏買呢?林如海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脫掉一身官服,走上揚州的街道。
繁華街道之上,人來人往,各家店鋪生意不錯,大小鹽鋪反倒一改往日繁華,裏頭半個人沒有,價格又不算高,甚至比往常還低一些,扣掉鹽引的稅錢,頂多賺一點點。
可百姓依舊不買,偶爾只有各大官府來采買的,才能購買大量食鹽,價格還不高,粗粗估算,連店鋪的租子都賺不回來。
這完全不對呀,鹽商有錢,不可能輕易被壓垮,更不會像現在這樣,基本都要關門。
林如海攔下個鹽鋪夥計,詢問道,“你們這兒的食鹽怎麽無人來買?以前沒出現過吧。”
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事,鹽鋪夥計聳聳肩。
“是啊,以前哪有這種事,聽說是南邊運來一堆海貨,又便宜,說是賣完就走,三個月來一趟,不少人家直接買了十幾斤,省著點吃,能吃到明年去。”
夥計也很是無奈,“如今鹽莊的鹽不好制,那群鹽工不知道怎的,開始鬧騰得厲害,情願出去打漁,也不願意去鹽場幹活,聯合起來要提高鹽工的待遇,必須要一日提供一頓飽飯,一周見一次葷腥,否則不給上工。如今僵持不下,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
“可不僅僅是這樣。”另一個夥計也扒上來,“現在來買鹽的,除了官府的人外,只剩下走南闖北的人了,而且只有大宗的買賣才能成功。我聽說馬幫每次都買很多海貨,車馬大多數都用來運送自己的東西,但凡是要雇車裝鹽的,他們都加價,弄到鹽價高了沒什麽賺頭,現在兩處賺著錢呢。”
店裏夥計都知道日子不好過,而且每三個月又來一批海貨,誰受得了?
漕運和馬幫趁機賺錢,搞得鹽商無錢可賺,百姓靠海貨裏的鹹味過活,真是外行搞死一片人,林如海也真沒想到。
這比甄家棘手得多,海貨不歸他管,但又可以做鹽的替代品,這事不能不上報,遲了只怕要出事。
可腦子突然想起林澤來,林如海如當頭棒喝,眼前一片片發黑。
豎子!膽子未免太大!
事到如今才發現,是不是太遲了些?林澤已經提前得了消息,到如今程度,再想遏制,恐生民變。
不讓賣鹹魚?憑什麽?你想禁的話勢必要禁得太多,雜貨鋪裏一大堆,索性直接不許坊市得了。尤其得了便宜的人數目眾多,大多都是底層的鹽工和漁夫,林如海心裏還是讚同他們沾點好處的。
就算現在報上去,消息真的能達天聽嗎?
青幫、馬幫在京中人手比甄家多多了,人家都已經下場,賺得盆滿缽滿,林家的消息飛不出去,縣衙必定被盯死,還有個林澤在他書房裏看著。
說起來,林如海不是很配合他們的行動嗎?掃蕩的私鹽鹽商不在少數。林如海算是被迫參與進來,只不過自己沒獲利,讓兒子林澤獲利良多而已。
他們父子兩的事撇得清嗎?自然不可能的。
甄家也很乖覺,差不到把柄。看上去並未插手其中,前前後後都是旁人在動,他們只生產食鹽,囤著沒賣,什麽事都沒做,鹽政跟他們有什麽關系?
說出去陛下是不肯信的,只會以為林如海推卸責任。
幹活的要提高待遇,一頓飽飯、一周一見葷腥,又不是什麽無理的要求,甄家第一個做到了,牽連著鹽工想要同等待遇而已,說起來也是慈善之家,哪能因為這個獲罪?
他們家也從未被抓到過販賣私鹽,甚至還主動舉報,簡直大大的良民。
揚州甄家,儼然已經是良善之家,旁的鹽商大肆購買鹹魚,企圖讓人買不著,他們不買,自家食鹽賣不出去,就加高了價,做出高端的雪花鹽,一看就不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不也賣得挺好?
鹽引甄家有,稅照樣交,林如海真切地感覺到,林澤的手段恐怖如斯。
他真的很喜歡用陽謀,將陰謀光明正大擺出來,好似根本不在意旁人會不會看穿,就算看穿了,又能怎麽樣呢?
跟著受益的人太多,不用林澤出手,誰搞破壞,自有人幫忙處理。
這股力量,陛下都未必敢正面碰撞。
這才一年而已!他甚至都沒離開過院子大門,安安分分守孝一年,沒跟甄家有過交集,偏偏事情比想象中做得還要深入,還要令人難以置信。
林如海咋舌的同時,又在考慮今年的鹽引問題,沒有人買的話,鹽稅怎麽辦?這事必須跟林澤說道說道,看他有個什麽章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七皇子已娶正妃,大家本還覺得他會趁此機會在吏部撬墻腳,結果卻不盡人意。
吏部之中對七皇子更多的是視而不見,為恐避之不及,正妃的娘家柳氏更是半點面子不給,公開場合說放棄了嫡次女,自家配不上與七皇子結親。
因著年歲小,並不懂六部諸事,也沒個願意帶他學習的人,七皇子的幕僚之中大多未踏進吏部做高官,能給他的建議很少,事沒辦法,小辮子一抓一大把,讓人看了不少笑話。
禦史參了他幾本後,竟有些局促不安,不知下一步該怎麽融入其中,只能看著自個慢慢被邊緣化,被清流人家瞧不起。
外頭過得不舒坦,王府中自然不會給王妃好臉色,王妃雖說還是住在正院,卻是被關著,輕易不得進出,整個府邸依舊由賈元春掌管,這偌大的體面,讓她能將吏部侍郎的嫡次女視若無物。
而元春之所以能如此做,除了柳氏的不配合外,究其原因,也因為柳妃的嫡姐只配給太子做側室。
嫡長女身份歷來比嫡次女要高那麽一丁點,讓柳二娘給七皇子做正妃,可不是明擺著七皇子不如太子身份尊貴?
七皇子不說什麽,提高了賈元春的待遇,讓柳二娘跟側妃一個等級,就剛剛好。
至於清流人家,吏部之中,指摘他作為的不少,七皇子挨了陛下兩聲訓斥,依舊我行我素,根據林澤的提點,儼然一副我瞧不上清流的樣子,只看重勳貴。
自然而然,勳貴對七皇子的做法很滿意,榮國府更加滿意,出門行走張嘴就是元春,大年初一的命格,實在是有福氣的。
跟著甄家回血的勳貴一改搖擺之姿,直接倒戈,近期入宮與陛下敘舊的人越來越多,陛下有意臣子配合,可不就一副勳貴依舊得臉的模樣?
朝堂之上,勳貴不多,但清流人家著實惹不起他們,裏頭滾刀肉多的喲,一個賈赦就夠大家喝上一壺的,武臣裏頭有多少領人家情的,面子情絕對會給。
眼瞧著勳貴們一個個倒戈,就算形同雞肋,太子一樣如鯁在喉,氣得七竅生煙,默不作聲準備給他來個刻骨銘心的痛,訓斥已經不夠讓他長記性。
可一時半會的,也不太好下手,只能先按下,等待時機。
勳貴不上朝抓到了把柄陛下也不會懲處,只會罰幾個錢了事,誰家缺這點銀子?回頭指不定怎麽咒罵他這個太子呢。
有了宮權的甄妃也不再是之前的模樣,半點不好招惹,她又有寵,兒子也得用,甄家越來越勢大,遲早有一日能跟太子掰腕子,底氣足得敢在皇後面前陰陽怪氣,嘲諷她人老珠黃不得寵,連兒子都護不住。
皇後被她氣得狠了,索性罷了每日的請安,換成三日一次。
陛下疼愛甄妃,就差住在甄妃宮裏了,旁的人似乎都不得他喜歡,皇後想著過陣子還得再選幾個年輕漂亮的進來,跟甄妃爭一爭才好。
江南,甄家的事依舊有條不紊得做著,京城中打擊不斷,在江南就沒那麽多問題,一直都安安穩穩得進行,多方勢力默契得保持著冷靜和嘴嚴的狀態,不想讓京中人發現。
慢慢的,江南的變化看似無,實則悄無聲息變化極大。一年下來,又到年底核算之時,林如海突然發現,鹽引竟然賣不出去了,猶如晴天霹靂一般。
下意識的,林如海核算去年的戶籍、鹽引和私鹽流通情況,怎麽算怎麽都不對勁,他發放的鹽引還遠遠沒到飽和的狀態,怎麽就沒人搶鹽引了?甚至是毫無預兆之下,給他來個當頭一棒。
林澤在他身邊學習之時,並未多幹什麽,只是偶爾查看公文、查看他私鹽嚴打之事,林鐵那孩子多的時候踢館練武,少的時候約三五好友吃吃喝喝,林立幾本就跟賬簿睡著,很少回府,也很少溜達。
三人幾本動靜不大,林如海知道他們要動鹽政,只是想不明白,為何會這麽快出現效果。
這段時間林如海一直在嚴打私鹽,抓住不少私鹽鹽莊,基本查抄發賣,沒有像往常那般被提前透露風聲,抓住的人家抵抗力度比以前薄弱很多,基本一逮一個準,私鹽杜絕的情況還不錯。
林如海舒心了快一年,自覺今年鹽引販賣情況一定比往年更好,鹽商紮堆上門他還需要考慮分配問題,如今也甭考慮了,鹽政衙門裏頭空空蕩蕩,捕快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怎麽可能呢?百姓買不著私鹽,官鹽又沒人賣,鹽能從哪裏買呢?林如海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脫掉一身官服,走上揚州的街道。
繁華街道之上,人來人往,各家店鋪生意不錯,大小鹽鋪反倒一改往日繁華,裏頭半個人沒有,價格又不算高,甚至比往常還低一些,扣掉鹽引的稅錢,頂多賺一點點。
可百姓依舊不買,偶爾只有各大官府來采買的,才能購買大量食鹽,價格還不高,粗粗估算,連店鋪的租子都賺不回來。
這完全不對呀,鹽商有錢,不可能輕易被壓垮,更不會像現在這樣,基本都要關門。
林如海攔下個鹽鋪夥計,詢問道,“你們這兒的食鹽怎麽無人來買?以前沒出現過吧。”
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事,鹽鋪夥計聳聳肩。
“是啊,以前哪有這種事,聽說是南邊運來一堆海貨,又便宜,說是賣完就走,三個月來一趟,不少人家直接買了十幾斤,省著點吃,能吃到明年去。”
夥計也很是無奈,“如今鹽莊的鹽不好制,那群鹽工不知道怎的,開始鬧騰得厲害,情願出去打漁,也不願意去鹽場幹活,聯合起來要提高鹽工的待遇,必須要一日提供一頓飽飯,一周見一次葷腥,否則不給上工。如今僵持不下,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
“可不僅僅是這樣。”另一個夥計也扒上來,“現在來買鹽的,除了官府的人外,只剩下走南闖北的人了,而且只有大宗的買賣才能成功。我聽說馬幫每次都買很多海貨,車馬大多數都用來運送自己的東西,但凡是要雇車裝鹽的,他們都加價,弄到鹽價高了沒什麽賺頭,現在兩處賺著錢呢。”
店裏夥計都知道日子不好過,而且每三個月又來一批海貨,誰受得了?
漕運和馬幫趁機賺錢,搞得鹽商無錢可賺,百姓靠海貨裏的鹹味過活,真是外行搞死一片人,林如海也真沒想到。
這比甄家棘手得多,海貨不歸他管,但又可以做鹽的替代品,這事不能不上報,遲了只怕要出事。
可腦子突然想起林澤來,林如海如當頭棒喝,眼前一片片發黑。
豎子!膽子未免太大!
事到如今才發現,是不是太遲了些?林澤已經提前得了消息,到如今程度,再想遏制,恐生民變。
不讓賣鹹魚?憑什麽?你想禁的話勢必要禁得太多,雜貨鋪裏一大堆,索性直接不許坊市得了。尤其得了便宜的人數目眾多,大多都是底層的鹽工和漁夫,林如海心裏還是讚同他們沾點好處的。
就算現在報上去,消息真的能達天聽嗎?
青幫、馬幫在京中人手比甄家多多了,人家都已經下場,賺得盆滿缽滿,林家的消息飛不出去,縣衙必定被盯死,還有個林澤在他書房裏看著。
說起來,林如海不是很配合他們的行動嗎?掃蕩的私鹽鹽商不在少數。林如海算是被迫參與進來,只不過自己沒獲利,讓兒子林澤獲利良多而已。
他們父子兩的事撇得清嗎?自然不可能的。
甄家也很乖覺,差不到把柄。看上去並未插手其中,前前後後都是旁人在動,他們只生產食鹽,囤著沒賣,什麽事都沒做,鹽政跟他們有什麽關系?
說出去陛下是不肯信的,只會以為林如海推卸責任。
幹活的要提高待遇,一頓飽飯、一周一見葷腥,又不是什麽無理的要求,甄家第一個做到了,牽連著鹽工想要同等待遇而已,說起來也是慈善之家,哪能因為這個獲罪?
他們家也從未被抓到過販賣私鹽,甚至還主動舉報,簡直大大的良民。
揚州甄家,儼然已經是良善之家,旁的鹽商大肆購買鹹魚,企圖讓人買不著,他們不買,自家食鹽賣不出去,就加高了價,做出高端的雪花鹽,一看就不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不也賣得挺好?
鹽引甄家有,稅照樣交,林如海真切地感覺到,林澤的手段恐怖如斯。
他真的很喜歡用陽謀,將陰謀光明正大擺出來,好似根本不在意旁人會不會看穿,就算看穿了,又能怎麽樣呢?
跟著受益的人太多,不用林澤出手,誰搞破壞,自有人幫忙處理。
這股力量,陛下都未必敢正面碰撞。
這才一年而已!他甚至都沒離開過院子大門,安安分分守孝一年,沒跟甄家有過交集,偏偏事情比想象中做得還要深入,還要令人難以置信。
林如海咋舌的同時,又在考慮今年的鹽引問題,沒有人買的話,鹽稅怎麽辦?這事必須跟林澤說道說道,看他有個什麽章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