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相見

關燈
相見

“戚姑娘可曾來過硫鳩?”閔煜問道。

“伐襄的時候來過,怎麽了?”

“……”襄世子不說話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回憶靖國往昔還能帶上自己的慘痛過去。

同行的華氏族長打從鼻間擠出聲冷哼,嘟嘟囔囔似是罵了一句。

戚言卻笑:“這座城曾是伐襄的前線,如今卻要用來與襄國議和了。”

誰不說句世事難料?

為了便於各國攜帶護軍,兼之盟會前後祭祀,諸侯所選盟會之地,大多是罕有人至的曠野,於其上搭建高臺。

可靖王偏偏選了一座城池。

而今,時令已至隆冬,城外更是荒草枯木,一派蕭索肅殺之意。

襄國的隊列蜿蜒進入。

仿佛被這龐然巨物吞咽了下去。

來迎接的靖臣領著他們,一直到了城中修建的一處宮殿。

“硫鳩城外多曠野,這是靖國歷代國君外出游獵或演兵時的行宮。”

戚言生來體寒畏冷,狐裘大麾尤嫌不夠,懷中還抱了暖爐。

襄世子端詳著面前華美高闊的宮殿,若有所思:“靖……不愧強國。”

實在奢靡。

有靖國宮人行至兩人面前,垂首道:“襄世子,我王久候,請上大殿。”

殿前的階梯也修建得極為寬闊。

世子煜攜襄臣與護衛,隨宮人指引,拾級而上,一步步登高,腳下的紅毯厚重綿密。

眾人同行,卻悄然無聲。

閔煜心道,這樣的布置其實很適合暗殺,聽聞靖王猜忌多疑,為何喜愛這等布局?

偌大宮殿,卻一派死寂,仿佛有許多人無聲地活,又悄然地死。

走過同樣寬闊的月臺,進了大殿,便見到高坐其上的靖王。

其左右宮人侍立,儀仗浩蕩,盡顯大國氣象,君主威嚴。

所行更近,所見愈明。

人皆道靖國主君殘暴乖戾,陰晴不定,眾人口中如惡鬼般的暴君,卻生得一副俊美無暇的好樣貌。

只見靛青君袍,玉帶束腰,那雙鳳眸微微上挑,眼含笑意似有若無,神光鋒銳更是威嚴沈沈。

“襄世子,別來無恙。”

靖王雖與來人寒暄,卻並未起身,口稱襄世子,目光卻落在另一人身上。

他的聲音沈若晚鐘,低低地撞入聽者耳內。

靖王此話說得極為有趣,他之於世子煜,別來無恙之別,究竟說的是赤水一戰的交鋒,還是宮中行刺的那一面相見?

又或者,只有“襄世子”三個字是對他所說,餘下“別來無恙”,問候的卻是另外一人?

閔煜順著靖王的目光,看向跟在身後半步的戚言。

女謀士反睨他一眼,似是在說:看我做甚?

閔煜便笑,回過頭去與靖王回道:“承蒙靖君關照,諸事順意,遇難成祥。”

話也說得巧妙,暗裏透著股諷勁。

戚言便立於側旁無聲而笑。

靖王看著眼前一幕,兩人一來二往,好似眉目傳情,只覺得礙眼極了。

才不過多久未見……

他心底冷笑。

“襄世子,何不就坐?”他似是隨口一言,話裏聽不出喜怒。

既然兩國會盟皆已到齊,自然應當入席了。

可大殿之上,兩國席位卻並非齊平。

靖王高居上首,襄君的案席卻設於階下。

既是和談,本該兩國座席不分高低,靖王卻儼然一副宗主地位,好似襄君不過覲見的臣屬。

閔煜看了眼自己的席位,神色故作詫異,而又很快變得了然,袖手好似委婉道:

“常聞大靖富強,卻不曾聽聞靖國缺木料,乏巧工,這會盟之地……高臺未建便也罷了,大殿之內竟也湊不出一對同樣式的案幾,靖王有難言之隱,何不將會盟之地定於襄國?”

“我襄地雖亂局初定,百廢待興,可靖王若來,襄國上下也必會做好待客之道。”

好一副貼心模樣。

不消國君示意,靖王身邊的近臣接過話頭,拱手道:“聽聞襄國國君新喪,世子尚不曾繼位,恐不宜與我王平坐。”

禮數似足,話裏含義卻不見謙和。

這話半是挑明,卻也說得討巧。

若論身份,世子的確不及國君,可兩國和談,國君世子都象征本國,此處論高低,便是讓襄國也矮了靖國一重。

閔煜聽了這話,倒也不惱,而是嘆道:“煜代公父謝過靖王惦念。”

“遙想公父臨終時仍念念不忘襄國中興,願戰亂平息,若知今日盟會,在天有靈也定會垂眷。”

“煜懇請靖王與我下高殿,同為公父祭酒一杯,既托哀思至黃泉,亦作靖襄兩國消兵和解之用意。”

古人道,人之身死,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靖王坐得再高,又怎及得上襄王在天之靈所居之高?

靖王神色淡然道:“襄世子好辯才。”

閔煜只謙遜笑道:“聖公以禮治天下,靖襄雖遠天子王畿,然則禮法不可廢也。”

戚言仍在他身側,落後半步的位置,聽著他如是說道,不由得彎起唇角,用只兩人聽見的聲音點他一句:“行了。”

莫要得寸進尺。

襄世子便側首看她,笑著眨了下眼。

再看靖王,卻已是拂袖踏階而去,徒留一個背影。

靖王兩肩寬闊,哪怕負氣離開,看著也甚是威武。

“世子請吧。”別看了。

“戚姑娘請。”襄世子在寒風中謙讓,面上的笑容和善到仿佛單純無害。

於是,靖襄會盟,便以祭奠襄國先公為始。

襄世子請史官記:靖襄硫鳩之會,靖王為襄公獻酒祭奠。

祭祀禮畢,宮人於臺下設案,兩方案幾總算持平。

和談之事並無太多利益掰扯,襄國早已失地盡覆,一刀一劍奪回的國土,再談割讓也是空言。

只是最終將要敲定盟約時,靖王忽然道:

“兩國戰火在前,如今和談,為表誠意,襄國與靖不若換質,以示盟約穩固,兩國永結同好。”

靖王此言一出,周遭靜了一息。

按說以中州諸國而言,兩國往來,不論結盟談和,換質都是常有之事,算不得出格要求。

只是——

“靖王說笑了,”卻是戚言代世子道,“靖王無兄弟,襄君無子嗣,兩方公室皆唯國首耳,何來換質一說?”

兩國的公室死得都只剩一人,好巧不巧,無論哪國的血脈,還都是靖王奕所殺。

靖國倒是還有位長公子,此刻卻下落不明。

眼下換質,的確找不出合宜的人選。

——總不能將國君都換了去。

靖王卻笑,眸光沈沈,落在她的身上,仿若實質一般:“公室無人,謀臣也可。我見戚姑娘深得世子信重,不若由姑娘代襄室為質?”

襄國一方一陣騷動,反觀靖國隨行公卿侍從,皆是眼觀鼻,鼻觀心,似半分反應也無。

戚言:“自古只聽聞公子為質,從無謀臣為質的道理。”

靖王略一沈吟:“戚姑娘所言有理,那便不換質——”

“而改為聯姻,何如?”

襄國一方的竊竊私語一時凝滯。

靖王渾然不覺自己口出什麽驚天之言,自顧自道:“我見戚姑娘智謀過人,樣貌姝麗,甚心喜也,還請襄君割愛,將她嫁與靖國為後,永結同好。”

靖王話音落,襄世子擡眸,面沈似水,竟是難得動了怒意。

他欲發難駁斥,戚言卻按下他的手腕,笑說:“靖王提議不無道理。”

襄世子一下看向她,神情滿是不可思議,震驚不解。

靖王面上笑意舒展,似是對她的順從滿意至極。

戚言繼續道:

“不過民女本是靖人,輾轉來襄卻是客居,按靖王所言,更該是我這靖人,聯姻於襄。”

此言既出,石破天驚。

襄世子眼中驚異半分未少,像是從未想過戚言竟會如此答覆。

靖王嘴邊的笑緩緩收斂,眸色更沈。

周遭一時靜謐無聲。

襄國一方是手足無措,靖國一方更是將頭埋下,大氣也不敢多喘,生怕有什麽禍事找上自己。

凝滯良久,靖王起身,緩步向戚言走去。

已到近前,仍未止步,一直行至案前,他慢慢地俯下身。

一片陰影當頭罩下。

襄世子擡手,擋在兩人之間。

寬大的衣袖,自兩肩以下,幾乎將戚言遮了個嚴實。

“靖王,自重。”他道。

靖王奕並不理會,只盯著戚言,笑不達眼底,聲音低低沈沈:“原來阿言還記得自己是靖人。”

“寡人還當,阿言是忘了本。”

戚言按住襄世子攔在她面前的手臂,示意他放下。

而後回看靖王,笑著說:“天子治下,莫非王土,中州列國,同根同源。靖王襄君皆是王臣,我輔佐他也是為天子效力,何來忘本一說?”

靖王看著她,忽然也笑,他低聲說:“阿言不愧與我相伴多年,深知我意,就連怎麽氣我,都精通無比。”

戚言想說彼此,可想想又覺得這話未免取悅了他,於是只隨意道了句:“靖王謬讚。”

這句話好似激怒了他,眾目睽睽之下,靖王霍然擡手,捏住戚言的下巴,強令她與自己對視。

就在此刻,只聽錚然一聲,一片雪色亮銀閃過,白刃已然抵在靖王項前。

靖國護衛為眼前變故所震,晚了片息,方才出劍。

襄世子身後的襄國衛兵同樣拔劍,以示震懾。

兩方人馬彼此對峙,一時靜止下來。

靖王奕按上自己腰間,那裏的佩劍只餘下了劍鞘。

取他禮劍的襄世子仍是一副謙遜笑容,眼中卻連半點笑意也無。

他緩聲道:“靖強而襄弱,此為國力高低,然,你我國首卻不過血肉之軀,手起劍落,血濺方寸,死生之間與庶民同耳。”

靖王聞此,後退半步,松開了手,道:“襄世子,言重了。你我身份貴重,何需談生論死。”

襄世子笑意未變,手腕一翻,劍已歸鞘。

“靖王佩劍,甚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