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厄運再一次降臨

關燈
厄運再一次降臨

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讀本》編成了,由北方出版社正式出版,教育印刷廠承印,發到市屬幼兒園、中小學做為精神文明教育的輔助讀本。精美的16開本5大冊,內容豐富,插圖精美,知識系統,言簡意明,受到教育界一致好評。臨近地市不少學校見到後也紛紛來信購買。毋庸置疑,這是賈茂的精心之作,是他一年多心血的結晶。書印出來之後,他送給大作家白禮一套,給遠在深圳的小官僚石慶寶也寄去一套。白禮接過書,翻了幾頁,連稱“好!好!”回去是否認真看過,不得而知。石慶寶接到書後不幾天就有了反饋,他在電話裏問賈茂:

“書是你編的嗎?”

賈茂十分肯定地答道:“是啊,怎麽不是?”

石慶寶問道:“怎麽找不到你的名字?”

賈茂答道:“在編委裏。”

過了一小會,石慶寶又說話了:“啊啊,找到了,你是30幾個編委之一,名字還比較靠後。我以為你不是主編,起碼是個副主編。”

賈茂道:“主編是主持編輯工作的教育局局長,兩個副主編一個是教師進修學院負責教研的副院長,一個是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的教育印刷廠經理。我只是幹活的。”

石慶寶道:“明白,明白。現在實際幹活的都是雷鋒,做好事,不留名。”

賈茂想,不管他的名字在哪,畢竟書實際是他主編的,是他退休後做的一件有意義的事。《讀本》編完之後,教育局又交給他個任務,讓他把內部發行的《M市教育發展簡史》修改增訂。需要補充近幾年的一些內容,修改一些與現代形勢不相符的觀點。厚厚的兩大冊,重新順一邊,又增加一些新的內容,也是個不小的工程。賈茂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三年之後,賈茂才正真退休了,不過仍然兼任市大的課程。市大現任校長是從省城調來的,上任的時候,正好東北三省高教交流考察團到市大考察,教務處安排聽賈茂一節現代漢語課。考察團的團長是吉師大一名副校長,中文教授出身,聽了賈茂課之後,反饋會上說:“沒想到你們一個地方大學,還有像教《現代漢語》那樣高水平的老師。你們的教學質量還真的不錯。”市大校長會後馬上了解,知道是教師進修學院退休的教授賈茂,就正式聘任賈茂為終身客座教授。跟他說:“只要你身體允許,能教多久就教多久。”賈茂欣然接受。課程早已輕車熟路,沒有任何負擔,只當是去散散心、飯後活動活動了。

賈茂家裏也沒有什麽煩心事。住房再次進行了更新。原來的小平房賣了兩次沒有賣出去,誰知因禍得福,該片住宅區被定為棚戶區,兩趟小平房自然在拆遷之列。賈茂添加了11萬元到回遷房擴大面積中,於是得到了一戶90平米兩室一廳的的新房。賈茂有了自己的專職書房,有了一面墻的大書櫃。大秋結婚時做的大寫字臺改造成電腦桌,桌上除了電腦之外,新添置了打印機、掃描儀,現代化辦公設備一應俱全。大秋再也不用站在人家窗後遠遠地看小黑白電視,也不用在自家的小屋中坐在床上看20寸或29寸的小彩色電視,可以在20米的客廳裏,舒舒服服地坐在長沙發上觀看賞心悅目大屏幕的液晶電視了。

兒子賈業已經研究生畢業,被招聘到北京一家國營企業,並在北京落了戶。不久經人介紹,有了女朋友,結了婚。賈茂和大秋傾其所有,幫助兒子在北京買了房。夫妻倆每年去一次北京看望兒子,重游幾處古都的名勝古跡。

但在崗和退休畢竟不同,從上班時的忙忙碌碌到一下子清閑下來,總還有點不適應。石慶寶和白禮都是比他早退休的,賈茂曾問過兩個老朋友,退休生活都是怎麽過的。石慶寶的回答是:

“他姥姥的,看孩子。”

賈茂笑道:“看孩子就是看孩子,怎麽還他姥姥的,和古月芳老師還打架呀?”

石慶寶答道:“都老天巴地的了,打什麽架?你知道看孩子這活可不容易,得兩個人看,因此離不開他姥姥。”

賈茂問道:“外孫挺大了吧?”

石慶寶道:“可以滿地跑了。等你有了孫子就知道了,看孩子累是累,但樂在其中。孩子就是上天賜給你的寶貝,給你老年生活增加了許多樂趣。”

問白禮,他的回答是:“寫呀,作家能離開寫作嗎?”

賈茂笑道:“還寫啊,寫完了再燒掉嗎?”

白禮答道:“燒什麽?寫點實用的。到了群眾藝術館後,對群眾藝術創作發生了興趣。這幾年寫了不少東西,正在收集整理結集準備出版。”

賈茂問道:“有人給你出版嗎?”

白禮道:“過去求爺爺告奶奶找人出版,人家還不理你。現在曲藝出版社主動要給我出版。此外沒事還寫點小散文、小故事什麽的,往網上傳傳,自娛自樂唄。”

賈茂好奇地問道:“你不是不會打字、不會上網嗎?”

白禮道:“不會不好學嗎,有句話不是活到老學到老嘛。”

賈茂追問道:“跟誰學的?是不是你的女領導張大麗?”

白禮賣個關子:“屬於個人隱私,這就不能告訴你了。”

小官僚有外孫可看,大作家有文章可寫,賈茂的孫子還沒影呢,寫文章又不是他的所好。盡管市大還有幾節課,每周也就去兩次。大秋早就退休了,家務一手承擔。賈茂一時清閑得每天都不知道幹什麽好。

於是他開始養花。

從家裏順著河堤往南走不遠有個早市,道路兩邊攤床毗連,蔬菜瓜果,日用商品,琳瑯滿目,每天早晨黑壓壓滿街筒子人,十分熱鬧。賈茂和大秋每天早飯前都去逛一趟。早市專有一段小街是花市。盛開的三角梅一樹繁花,似霞似火;一盆挨一盆擺放著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君子蘭在秀美的劍葉中間挺著橘紅色的花球,端莊秀逸;梔子花一樹雪白,淡香清雅;還有張著碧綠大葉的龜背竹,奇形怪狀的仙人掌類植物,都在吸引著行人駐足觀賞。每天沐浴著清涼的晨風,和老伴徜徉在道旁擺滿了紅花綠草的花市,也是一種享受。

賈茂開始養花還是小打小鬧,花個3元5元,買一兩盆小花,拿回家中,擺在窗臺上,自我欣賞。後來胃口越來越大,10元20元,甚至30元50元,上百元的名品蘭花也敢購買。先是擺滿了南陽臺,接著擺滿了南北兩個窗臺,再後來無處可放,臥室墻邊也是花。最多時90幾米的居室竟然容納下50幾盆花,家裏幾乎成了植物園。

賈茂養花入門很快,他按照網絡提供的各種花的養殖方法精心澆水施肥,小花很快長成大花,枝繁葉茂,花團錦簇。每天開門,鄰居們路過門口,總要駐足一會,看幾眼屋裏的花,情不自禁地讚嘆幾句。院裏有些老太太還特意讓大秋領著到家裏來看花,並剪下幾個小枝拿回去扡插。

他又愛上了養魚。

在超市有一家賣金魚的,每天早晨推著小車,從上面卸下一個個塑料箱,裏面分門別類是各色小金魚。有鮮紅的錦鯉,雪白、金黃或純黑的草金,頂著兩只大眼睛的龍睛,頭部臃腫的獅子頭……五顏六色,形態各異,在塑料箱的清水中,擺動著漂亮的尾巴,暢快地游來游去。有一天大秋被深深地吸引,蹲下來,目不轉睛地欣賞著這些小魚。

賣魚的是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個不高,面容和善。見大秋蹲在那裏看魚,就問道:

“想買幾條嗎?”

大秋道:“家裏沒有魚缸。”

賣魚的指了指旁邊的推車道:“我這裏有,大的小的都有。”

賈茂見大秋有要養魚的意思,就征求賣魚的意見,什麽樣的魚好養,怎樣養。賣魚的告訴他,沒養過魚的新手,開始可以試著來,浴缸不要太大,魚也不要太名貴。於是賈茂買了一個圓形小魚缸,撈了兩寸多長的一紅一白兩條草金拿回家中。回到家沒顧得吃飯,就把魚缸添上水,小魚放進水中立刻搖頭擺尾游了起來,十分可愛。賈茂覺得魚和花不同,花是不動的,魚是會動的,有了兩條小魚游來游去屋裏立刻增加了生氣,仿佛屋裏多了個人似的。

和養花一樣,賈茂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先是把小圓魚缸換成了30厘米長的小方缸,後是在賣魚的那定做了一個100厘米長、30厘米寬,40厘米高的大浴缸,擺放在門口的鞋櫃上,像一個水晶屏風隔斷了房門和客廳。潛水泵、過濾棉、紫外線燈、LED照明燈……養魚的設備不斷添置,一應俱全。

魚可不像花那麽好養。花雖然養不好也死,但畢竟是個別的,有時花一二百元買了幾條名品金魚,不到一個星期就全軍覆沒。賈茂逐漸摸索,曾成功地養活一缸14條金魚,其中不乏名品,有獅子頭、鎏金、蘭壽、龍睛……每天他都不止一次在魚缸前駐足欣賞。可惜的是那年春節去北京兒子家過年,委托對門鄰居老太太澆花餵魚,一個月後回來的時候,14條魚都已經成了凍品。魚得了白點病,先後死去。老太太沒舍得扔,都放在賈茂家的冰箱裏凍上了。賈茂有了教訓,此後不再養這些名貴的金魚。養兩條大一點的錦鯉,在魚缸裏活蹦亂跳,也很有生氣。不在家的時候,就送給賣魚的,回來重買,反正不貴,10元錢就能買很大一條。

就這樣,賈茂退休後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規律:早晨和大秋一起去逛早市,回來吃早飯;飯後澆澆花、餵餵魚;下午看看電視玩玩電腦;晚飯後和大秋出去散散步,回來看看新聞聯播……也算生活得優哉游哉,輕松又充實。

有些成語如樂極生悲、興盡悲來等確實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賈茂也就逍遙自在了五六年,一件意外的發生,他的好日子宣告結束,厄運再一次降臨。

事情發生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最後一個春節前夕。快過年了,國人歷來講究幹幹凈凈過大年,大秋更不例外,每年春節前都要動手把屋子從棚頂到地面,包括桌椅箱櫃,裏裏外外清掃擦拭一遍。這些活,賈茂只能打下手,涮涮抹布,倒倒臟水,需要搬動的家具幫著搬一搬。

廚房爐臺下面是一排櫃,主要裝常用的碗筷鍋盆;上面也是一排櫃,稱為吊櫃,主要裝不常用的廚房用品。大秋清理完下面就著手擦洗上面,需要站到爐臺上去擦。賈茂要上去,大秋不讓,說他個矮,不方便,又有恐高癥。她踏著凳子上了爐臺,開始一件一件清理、擦拭,賈茂在下面給她遞抹布,並負責保護她。這時放在書房電腦桌子上的手機鈴響了,賈茂趕緊去接,一看是廣告,就馬上回來。沒想到就在賈茂離開廚房的功夫,大秋擦完了吊櫃自己從爐臺上下來,不小心腳踏空了,只聽噗通一聲摔倒在廚房的瓷磚地上。賈茂嚇得驚叫了一聲,趕緊去扶。大秋個高體壯,賈茂費了好大勁才把她拉起來,雖然一瘸一拐,還能走,也沒喊哪疼,看來沒有骨折,就把她扶到客廳的沙發上坐下休息,自己去廚房清理善後。他在廚房把東西歸攏歸攏,把地重新擦一遍,把盆裏的臟水倒掉,盆刷幹凈。回到客廳的時候,卻發現大秋臉色發青,頭上沁出豆大的汗珠,一種不詳之感立刻爬上心頭,立刻打了120急救電話。

不到10分鐘,救護車來了,上來兩個男的。大秋開始還能走,可走到門口,就腿發軟,走不了了。來救護的一個男醫生趕緊下去從救護車上把擔架拿了上來,把她擡下樓,擡上了救護車。

到醫院後,立馬做各種檢查。先是測血壓,做心電,然後做腦CT。做完腦CT,檢查的醫生只是簡單說了句:“出血”,幾個醫生護士把大秋擡上移動擔架床,馬上推到了腦神經科,開始搶救。不一會大秋的身上就插滿了管線,鼻子裏插上了氧氣管,身上連接上心電血壓監護器,旁邊的點滴架掛上了好幾個吊瓶,兩個護士忙著在她腳上找血管,紮針。

賈茂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陣勢,一時有點傻了,呆呆地看著幾十分鐘前還健健康康在家裏忙這忙那的妻子,現在一動不動地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雙目緊閉,生命處在不可知之數。這時一個高個的中年護士進來,大概是護士長吧,問道:

“你是病人家屬嗎?”

賈茂機械地點了點頭。護士長把一個單子交給他,是住院通知單。說道:

“把病人交給醫生護士就行了,你在這裏看著也沒用。趕快去把住院手續辦了。”

如何辦理住院手續,賈茂真是一竅不通。岳父母先後病重住院的時候都是小女兒小夏夫妻兩個跑前跑後。岳父岳母早已去了另一個世界,賈茂在M市所能依靠的只有大秋的妹妹小夏。他馬上給她打電話,讓她多帶點錢來。不到半個小時,小夏就匆匆趕來,辦理住院手續之類的事就都交給她了。賈茂突然想起大秋得的是重病,必須給在北京的兒子打個電話,讓他盡快趕回來。

正趕上有趟青島轉北京的飛機,兒子賈業晚間8點就到了。兒子一進病房,見他媽這樣,連說了兩個“怎麽能這樣!”“怎麽能這樣!”雖然兒子並沒有譴責他的意思,賈茂還是感到很內疚,趕緊說道:

“都怪我,本來應該是我上去擦的,你媽非要上去。也怪那個該死的廣告電話,早不來、晚不來,偏那個時候來。”

其實醫生後來告訴他,摔一下不過是誘因,主要是顱內血管有病變或者高血壓。大秋血壓一直高,早就開始吃降壓藥了,但控制的不好。這幾天她就說有點頭疼,賈茂沒有在意。如果早點去醫院檢查檢查,也許不會出現這樣嚴重的後果。

晚間值班的醫生就是大秋的主治醫生。是個男的,姓王,40幾歲,胸簽上標的是副主任醫師。9點鐘來病房看了看,翻了翻大秋的眼皮。見病房裏多了一個年輕人,知道是病人的兒子,剛從北京回來的,就把賈業叫到醫生辦公室。留下小夏照顧病人,賈茂也跟了過去。

醫生告訴賈業,她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底部或腦表面的病變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癥,又稱為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常見疾病。病因比較覆雜,常見的原因是顱內動脈瘤,當然也有不明原因的出血,現在還不好確定。從預後來看,一個是怕再出血,24小時內再出血危險性最大。再一個怕出現腦積水,急性腦積水常於一周內發生,輕者嗜睡,重者出現精神異常,病人頭暈,煩躁,甚至想撞墻。最後王醫生強調:

“作為家屬,一是做好護理,24小時不要離開人,發現異常隨時叫醫生,這就不用說了。二是要做好心理準備。”

醫生的一句“做好心理準備”,像一塊巨大的石頭立刻壓在了賈茂的心頭,使他幾乎喘不過氣來,欲哭無淚,這時候才感覺到大秋在心中地位是誰也無法代替的。他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大秋,他要和大秋相依為命,白頭偕老。他要大秋活著走出這家醫院,哪怕是癱瘓,是植物人,餘下的歲月也要和她廝守。

回到病房,他讓小夏回去,家裏還有個讀中學的孩子。小夏走了之後,病房裏只剩下賈茂和賈業父子兩個人。病房還有一張空床,賈業見他爸年紀大,也累了多半天了,讓他躺下休息,最好睡一會。但賈茂哪裏有心思睡覺,躺了一會就坐了起來,眼巴巴地盯著心電血壓監護儀上面的圖像,心電峰值的升降和血壓數字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他的心。

賈業也一宿沒合眼,老老實實坐在他媽媽病床前,看著吊瓶上藥液點滴的進度,總是第一時間去找護士換藥。

第二天早晨,賈茂發現大秋睜開了眼睛。他立刻指了指她身邊的兒子說道:

“你看誰回來了?”

大秋眼睛盡力睜了一會,嘴角動了動,沒有說話,重新閉上了眼睛。賈茂心裏是一陣酸痛。

小夏送來了早飯,兩碗大米粥,幾個包子。賈業昨天回來一直沒吃飯,可能是餓了,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個包子。可賈茂只喝了兩口粥,包子一點也吃不下。

醫生又來病房,翻看翻大秋的眼皮,什麽也沒說就走了。醫生越是什麽也不說,越是讓賈茂心裏不安。

三天危險期過去了,沒有再出血。這三天裏賈茂父子倆都是守護在病床前,眼睛緊緊盯著心電血壓監護儀,片刻不敢合眼。

七天過去了,大秋已經能夠說幾句話。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你們倆是不是都怕……怕我走了?”

賈茂含淚道:“能不怕嗎?有你在才是個完整的家。”

大秋斷斷續續地道:“我……我不能走,我舍不得你,也……也舍不得我兒子。”

賈茂從大秋住院一直忍著眼淚,一聽這活,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他也終於明白了平時不太善於表達情感的妻子,是那麽深深地愛著自己。

賈業急忙給他爸爸擦幹眼淚,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哭了。安慰她媽媽也是安慰他爸爸道:

“醫生說了,沒事的,過幾天就能出院了。”

大秋在逐漸恢覆中。小夏的愛人原來是這個醫院的醫生,雖然現在應聘去了上海,但小夏還有幾個認識人。她找熟人來讓護士長給安排一個獨立的病房,三張床,一張是病人,另外兩張是供賈茂和賈業休息。爺倆每天晚間換班休息,總有一個人守護著病人並監視著血壓心率的變化。大概是第9天的夜裏,賈茂發現大秋的血壓一直緩慢地往下降,高壓從140降到110,後來竟然降到70。他有點害怕了,馬上叫起來兒子賈業。兒子趕快去找值班醫生。這晚值班的是位年輕的男醫生,看樣子是剛出校門沒多久,也翻了翻病人的眼皮,然後就回辦公室給科主任打電話,回來說“沒事”,然後讓護士在點滴液裏加了點升壓藥。血壓逐漸升上來了,一直到亮天都很平穩,賈茂這才松了口氣。

值得慶幸的是大秋入院之後,病情一直比較穩定,既沒有再出血,也沒有出現腦積水。但事情總不能那麽一帆風順,在恢覆的過程中也是一潑三折,有時有驚無險,有時有險無驚。

當大秋知覺不斷變得敏感之後,就說腿疼。開始還不怎麽厲害,還能忍受得住,後來疼得越來越厲害,忍受不了,就不斷折騰,踢腿,翻滾,不斷吵嚷:

“兒子,疼死媽媽了!”

“兒子,媽媽實在受不了了!”

腦出血病人需要安靜,恢覆期不能亂動。兒子很害怕,守在她身邊,安慰她,勸她,但她疼得受不了,控制不住自己,還是折騰。有時兒子只好用力按著她的腿不讓她動。賈茂知道,大秋有腰間盤突出癥,以前就犯過,但那時她沒別的毛病,能自己控制住自己,在平板床上躺幾天就好了。現在是禍不單行,多年沒犯的腰腿疼病又找上門來了。

跟醫生講明了情況。原來醫生怕腦出血病人長久安靜臥床生褥瘡,給她鋪的是水墊。只好趕緊撤下來,換成普通床墊。並給開個強力止痛藥單,讓賈茂去附近藥店去買。賈茂跑了幾家藥店,才買到。吃藥緩解,加上水床墊撤掉了,躺在在平板床上腰椎逐漸覆位,過了一段時間也就逐漸好轉了。

腿不疼了,大秋安靜了幾天。她以為住幾天就能病愈出院,時間一長,就有點不耐煩,整天向賈茂吵著“我要回家!”有時自己掙紮著下地要回家。嚇得賈業趕緊扶住他,連哄帶勸,把她扶回到病床上。見此情景,賈茂心裏又是一陣酸痛。家就是大秋的一切,家是她生活的全部,相夫教子、持家過日子是她全部樂趣所在。可現在,被殘酷的疾病按倒在病床上,無法再為家做任何事情,心裏怎能不焦急!

大秋恢覆得不錯。做了一次核磁,出血點基本吸收了,化驗各項指標基本達到出院的水平。醫生建議做一個腦血管造影,因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常見的原因是顱動脈瘤破裂。如果是顱動脈瘤的話,這次痊愈之後,接著就得做切除手術,不然的話,還有覆發的危險。醫生告訴賈茂父子,腦血管造影是個很覆雜的手術,要進行股動脈穿刺,同期置入血管鞘,打入造影劑,完成腦血管造影。腦血管造影結束以後拔除血管鞘,還要在局部傷口處進行壓迫止血,然後進行加壓包紮。醫生最後強調:

“手術是存在風險的。做還是不做,你們家屬商量決定。”

賈茂自然拿不定主意。兒子賈業在百度搜索了一番,告訴醫生說做。他和爸爸說道:

“弄明白病因還是必要的。如果是顱動脈瘤,下一步趕緊手術,如果不是,也解除了咱們的後顧之憂。”

手術排在三天後的上午。檢查科派兩個男醫生推著擔架移動床來接,幫助賈業把大秋推到了檢查科。沒想到檢查科的主任是賈茂在臨湖教過的一個學生,醫大畢業分到M市立醫院,目前是造影手術方面小有成就的專家。知道是給師娘做手術,先是安慰了賈茂幾句,然後一路綠燈很快就進了手術室,並安排賈茂父子倆到醫生辦公室休息等待。

不用說,整個手術期間,賈茂都處在焦急之中,每分每秒都是難耐的煎熬。一個小時後,主任先出來了,告訴賈茂,手術很順利,沒發現瘤,就是有一段血管比較狹窄,存在梗塞的風險。現在醫生正在加壓止血,一會就推出來了。

賈茂長長舒了一口氣,總算又過了一道關卡。可是新的情況又出現了,做完腦血管造影大秋回到病房,一直沒有精神,問話也不吱聲,總是似睡非睡的樣子。開始以為是剛剛手術完,得恢覆幾個小時。可一天過去了,還是似睡非睡的樣子。賈茂剛剛安定下來的心又懸了起來。

賈業找來了主治的王醫生,科主任也一起來到病房。王醫生看看情況,疑惑地問科主任道:

“是不是有點堵了?”

賈茂明白堵了是什麽意思。檢查科主任曾說大秋有一段血管狹窄,而腦出血點滴凝血藥容易造成堵塞。可別是舊病未愈又來新病,那可是太不幸了。

科主任是個女的,一個胖老太太,比主治醫生似大幾歲。她拿小錘在大秋腳心劃兩下,又動了動她的胳膊和腿,搖了搖頭,對王醫生道:

“不太像,再觀察觀察吧。”

三天之後,大秋逐漸精神起來,開始跟她兒子說話了,也能坐起來吃東西了。五天之後,已經恢覆到做造影手術前的情況。又做了一次核磁檢查,沒有發現新的問題,總算可以辦出院手續了。

就這樣,又多住了一個星期的院,前後一共28天,大秋終於出院了。醫生告訴賈茂,整體恢覆還算不錯,但平衡系統可能受到破壞,回去加強鍛煉,以後也許能恢覆正常,也許留下點後遺癥。賈茂還是很高興,畢竟沒有了生命之虞。

還是醫院救護車把大秋送回去的。到了家,大秋非常高興,第一句話就是:“終於回家了!”就在沙發上支撐著站了起來,想去拿拖布擦地,但力不從心,走了兩步就要跌倒。賈業趕緊扶住她,把她按到沙發上,勸說道:

“媽,好好養病,等病好了再幹。”

賈業急忙拿起拖布開始擦地。知道他媽媽愛幹凈,一個來月家裏沒人,家具箱櫃都落上一層灰,拖完地後又拿起抹布把有灰的地方都簡單地擦了一遍。大秋看著兒子幹活,兩行熱淚已經掛在了腮邊。如果她好好的,這些家務活能舍得讓寶貝兒子幹嗎?

賈茂見電子秤在沙發底下,就拽了出來,站上去稱了稱。原來150多斤的體重,只剩下不到130斤。妻子住了28天院,他經過了28天的煎熬,體重一下子掉了20多斤。苦笑著跟兒子說道:

“你老讓我減肥,總是減不下來,這回不用減了。”

賈茂問兒子今天幾號了,兒子告訴他這天是2月28日,陰歷正月15元宵節。在醫院的28天,整天在擔心和壓抑中煎熬著,根本就沒有年節的概念,除夕是哪天過的、怎麽過的都不知道。賈茂一聽這天是元宵節,想出去買點好吃的,慶祝慶祝。但兒子制止了他,說什麽年節的,累了這麽多天了,先好好休息休息吧。晚間下了點面條簡單吃了頓飯,但三口人吃得都有滋有味,總算吃到自己家的飯了。

這天晚間,賈茂把家裏所有屋裏的燈都打開,讓它們亮了一宿。一是表示這天是元宵燈節,二是讓多日壓抑的心也亮堂亮堂。

第二天,大秋就攆兒子回北京去,說不能長期不上班,一天好幾百的工資呢。再說也總不能留媳婦一個人在家,媳婦在家肯定也很著急。但賈業說,他請了一個月的假,還有兩天呢。媳婦那也沒什麽,她天天和媳婦通話,媳婦還想來看看你呢。說得大秋很是高興。

賈業又陪了媽媽兩天。臨走前,去華安路市婦聯辦的勞動服務學校聘請了一個保姆,有保姆和他爸爸一起照顧他媽,這樣他回北京也就放心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