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32 章
寧氏說要做生意,也沒有拖延,隔日便行動起來了。
如今新房還沒完工,他們依舊住在老屋裏,臥房裏擺了她的妝臺,蕭淮奕的書案便被挪到了外間。
寧氏從他的書案上撿了個成新的賬本,開始記下需要準備的事項。
做早食的原料都是現成的,紫花草、雞蛋和面粉先不必考慮。
只是要搭配一樣喝的,原先想的是宛州人都愛喝的稀豆粉,但這個需要新鮮嫩綠的黃豆磨出豆漿熬煮出來,這時節並沒有綠黃豆。
寧氏想到老街上的早鋪裏冬季都換成了蜀黍粥,自己得換另一樣,需要簡單又獨特,才能吸引人來光顧。
豆腐腦倒是不錯,搭配些湯料,也算有滋味。
只是做法講究,工序也太覆雜了些個,熬制起來頗為耗時。
王丫頭雖然能幹,但也不能指著她一個人熬。
她叫來王丫頭一商量,幹脆將做豆腐腦的工序減省一些,黃豆磨出來汁後,加水煮沸即可。
給食客盛上一大碗,少賣些錢也使得,難得的是省事。
現下還需要準備一個小攤,包括烙餅的竈臺,煮黃豆汁的鍋碗、燒炭的爐子以及各樣雜物。
寧氏雖在老街上常見這些東西,要細算置辦的價格卻是一頭霧水。
蕭淮奕瞧她苦惱的樣子,拿過賬本一瞧,不由得做出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喲,我們奶奶這是要另置家業了?”
寧氏原本沒好氣,但轉念間臉上便掛滿笑容。
她拉著蕭淮奕坐下,親自給他捏肩揉背,小意殷勤地在他耳邊道:“人家瞧你整日這般辛苦,總想著替你出一份力,可這賬我實在算不明白,不如你替我瞧瞧。”
蕭淮奕:......
寧氏趁機將想把王丫頭要到自己身邊的想法說了,蕭淮奕哪裏能不應下。
平日裏都是他哄著這個小媳婦兒,如今難得見她這般姿態,拒絕的話是怎麽也說不出口。
一時上了頭,恨不得將心肝都掏給她才罷。
弄明白寧氏想做個早食鋪子,蕭淮奕沒有反對,更沒有嫌棄她弄這些小事,反而挺支持:
“太太曾經也是靠著做小吃起家的,你這主意倒是不錯。”
盡管莊子上缺人手,他還是跟寧氏說再多挑兩個人也使得。
寧氏聽了這話,想到自己沒準還能像蕭三娘那般做大做強,興頭更足了。
至於添加人手,寧氏想了想,還是搖頭:“人就先不添了,萬一早食攤子沒做下來,我反倒要多養兩個人......我那點子月例可撐不住。”
蕭淮奕大手一揮:“你只管放心做去,便是賠了,為夫給你兜著就是。”
寧氏就知道他是個經不得誇的,她才說了那幾句軟話,蕭淮奕便這般大方起來,與平日非得裝小氣慪她的樣子截然不同。
平素總愛說她幼稚,他比她大上這許多歲,也未見得有多麽成熟穩重嘛。
蕭淮奕對準備一個小攤子要花多少銀錢自然也是兩眼一抹黑:“要什麽東西只管叫他們弄去,回來報賬再細算就是,何苦在這裏想,實際置辦下來,終究是對不上的。”
寧氏卻不讚成他的話,蕭三娘他們想要做一門生意,不也要事先預估一下行情麽?
她的事情雖小,但須得勿以事小而不為,才是長久之道。
對於王丫頭身契歸屬的問題,莊戶們看法不一。
她父母是不大同意的,做生意哪就那麽容易掙到錢,回頭賠了,東家娘子頂多是少買一副頭面首飾,可她們閨女沒了分糧食的資格,來年可就沒飯吃了。
但家裏這一兩年都是王丫頭做主,她稍微一堅持,父母也不得不聽她的。
其餘莊戶有羨慕眼紅王丫頭境遇的,也有認為她一個丫頭片子幹活出力不多但分糧倒算一個人頭,本就不公平,如今分了出去正好。
於是晚些時候,定子帶著他的小兒子,劉嬸子帶著自家小閨女,來求蔔莊頭了。
“蔔叔,這倆孩子年紀小,在莊子裏也幹不了什麽活,不如叫他們跟著小丫去,打打下手也好。”定子堆了笑臉,態度十分好,平日裏對王丫頭的成見也沒了,還叫起了小丫來。
六嬸子將自己的小閨女推上前來:“是啊蔔叔,您老幫我們同東家娘子說說,收下我們蘭蘭,給丫頭做個伴,學學手藝也是好的。”
蔔莊頭敲了敲煙桿,咳嗽一聲:“你們這是聽見東家娘子要給王丫頭在城裏租院子,想著有多大的好處可圖,這才來找我說項吧?”
定子和劉嬸子滿臉尷尬,但也不知道怎麽否認,只剩下幹笑:“瞧您老這話說的。”
蔔莊頭不再為難他們,誰能沒點私心呢?這年頭為自己謀劃謀劃不丟人。
“不過這事啊,找我還真沒用,你們直接去同王丫頭說,她要是能答應,這事就成了大半了。”
定子他們只好又找到王丫頭,瞧她正在家中借著陽光照雞蛋,便先問道:“丫頭,你家雞又要抱窩了?”
可真是高產啊,恨得他們抓心撓肝的了。
王丫頭將帶花的雞蛋單獨放在一個小簸箕裏,手上繼續挑揀:“叔,嬸,先坐吧。我看完這幾個給您倒水。前日子剛有一窩小雞出來,這陣子先不急呢,我先挑著。”
莊戶人家也不講究那麽多禮節,自己找地方坐了,直白地同王丫頭提明來意。
王丫頭瞧了一眼老老實實站著的兩個小孩,小柱和蘭蘭,八九歲的年紀,倒確實是能幫上一點忙,但總歸還是有些小了。
她有點為難,要是有同她差不多年紀的兄弟姊妹一起倒是極好,只是這年紀的姑娘們多半是要說人家的了,自然要多待在家裏;小子們已經是大半個勞動力,也要為莊子出力,更不會同她去城中做生意。
"叔,嬸,您們不知道,我這三天兩頭就要回家來一趟,離得遠怕他們倆沒力氣跑。"
劉嬸子連連保證:“這點子路要什麽力氣,他們幾個天天上山趕牛趕羊,走點路沒問題。”
生怕王丫頭又拒絕,她們又把王丫頭的娘給扶了出來曬太陽,期待她能幫著說話。
“他倆跟著你,你只管使喚,要是不聽話,你便直接打也使得。”定子早就知道王丫頭是個精明能折騰事的,只要能把自家的小柱子塞給她,絕對不會吃虧。
說了半晌,王丫頭的娘心下一合計,多了兩個人也有好處,萬一事情鬧不成,莊子裏總不至於不管這三個孩子。
便也叫王丫頭帶著了。
王丫頭還是那副勉為其難的神情:“那行,那就讓他倆跟我去玩幾天,要是覺得累再回來。”
劉嬸子和定子趕緊積極表態,並當面教訓自家的孩子一定要聽小丫姐的話不許偷懶雲雲。
說幹就幹,照好了雞蛋,王丫頭就帶了兩個孩子去隔壁村子裏找王木匠做她想要的小攤子。
寧氏出資,她出點子。
時下的小攤子就是一個架子加一堆板子,早上出攤將板子搭起來就成了,收攤時又將板子拆掉。
她的想法是直接將板子釘死,架子的四角安上輪子,這樣就不需費時間拆裝板子,收工時整個將攤子推回家,也不用擔心丟東西。
因此輪子上方還得搭一塊板子,夠放兩只爐子,其餘位置可以擺放多餘的食材,這樣小車一動,全部家當都帶走。
此外她還定做了兩張稍小的桌子和五六條長凳,全加起來總共花費二兩多銀子。
普通的木材王木匠家裏是常備的,打起來倒也快,只是缺四個輪子,商議好五六日後來取貨。
王丫頭又帶著兩個孩子到農戶家裏收了半袋子黃豆,說沈不沈,但倆孩子背著終究是吃力,王丫頭只好自己扛著了。
那邊寧氏已經叫人給她買到了一方小石磨,專門用來磨黃豆。
莊戶們平日裏要磨糧食,都得到鄰村的碾米堂排隊,各家輪著推那大磨盤。
王丫頭晚上到寧氏家中看見小石磨時,忍不住自己上手推了一把,雖然有點沈,但比起她們掰著都紋絲不動的大磨盤來說,這個小巧的磨簡直美到了她心裏。
她把要帶上小柱和蘭蘭的想法和寧氏說了,寧氏沈思了一會。
想到近日城中乞討的人少了,每日還有專門的官差挎著刀在鬧市裏巡邏,孩子們在城裏只要不亂跑,沒什麽大隱患。
但是她還是有些不放心:“那我托人找找,租的院子最好有熟人照應著,才能放心。”
三日後,順子那邊有了消息,他老娘幫著問了幾家熟知的街坊,有意將閑置的屋子租出去。
城內做小買賣的人多,有一部分也是鎮上或者附近村莊裏來的,城裏的人家便會租鋪子或者院子給這些人。
寧氏特地帶了王丫頭回去,在家中住了一晚,第二日便她出去看屋子。
五姑娘如今能走能動,慣是個愛攪和的,見娘親出門豈有不跟著的道理。
於是寧氏只好將房裏的丫環也帶上,兩個人可以輪流背著五姑娘,也不至於太累。
順子老娘帶他們一家一家地看。
頭一家在河岸邊,是一對老夫婦家的廂房,他們家有兩處房子,子女都住在老街上的房子裏看生意,他們老兩口住這也不占多少地方,留下幾間空著的廂房。
第二家是同別人合租,那小院裏一共五間房,一家子占去三間,還剩下兩間小的不好租,因此一直閑置著。
又逛了一家,在巷子深處,路也比較難走,王丫頭和寧氏都不太中意。
“小丫,這三處地方都有我們家的熟人,你們選哪處住都合適。”寧氏征求王丫頭的意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寧氏說要做生意,也沒有拖延,隔日便行動起來了。
如今新房還沒完工,他們依舊住在老屋裏,臥房裏擺了她的妝臺,蕭淮奕的書案便被挪到了外間。
寧氏從他的書案上撿了個成新的賬本,開始記下需要準備的事項。
做早食的原料都是現成的,紫花草、雞蛋和面粉先不必考慮。
只是要搭配一樣喝的,原先想的是宛州人都愛喝的稀豆粉,但這個需要新鮮嫩綠的黃豆磨出豆漿熬煮出來,這時節並沒有綠黃豆。
寧氏想到老街上的早鋪裏冬季都換成了蜀黍粥,自己得換另一樣,需要簡單又獨特,才能吸引人來光顧。
豆腐腦倒是不錯,搭配些湯料,也算有滋味。
只是做法講究,工序也太覆雜了些個,熬制起來頗為耗時。
王丫頭雖然能幹,但也不能指著她一個人熬。
她叫來王丫頭一商量,幹脆將做豆腐腦的工序減省一些,黃豆磨出來汁後,加水煮沸即可。
給食客盛上一大碗,少賣些錢也使得,難得的是省事。
現下還需要準備一個小攤,包括烙餅的竈臺,煮黃豆汁的鍋碗、燒炭的爐子以及各樣雜物。
寧氏雖在老街上常見這些東西,要細算置辦的價格卻是一頭霧水。
蕭淮奕瞧她苦惱的樣子,拿過賬本一瞧,不由得做出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喲,我們奶奶這是要另置家業了?”
寧氏原本沒好氣,但轉念間臉上便掛滿笑容。
她拉著蕭淮奕坐下,親自給他捏肩揉背,小意殷勤地在他耳邊道:“人家瞧你整日這般辛苦,總想著替你出一份力,可這賬我實在算不明白,不如你替我瞧瞧。”
蕭淮奕:......
寧氏趁機將想把王丫頭要到自己身邊的想法說了,蕭淮奕哪裏能不應下。
平日裏都是他哄著這個小媳婦兒,如今難得見她這般姿態,拒絕的話是怎麽也說不出口。
一時上了頭,恨不得將心肝都掏給她才罷。
弄明白寧氏想做個早食鋪子,蕭淮奕沒有反對,更沒有嫌棄她弄這些小事,反而挺支持:
“太太曾經也是靠著做小吃起家的,你這主意倒是不錯。”
盡管莊子上缺人手,他還是跟寧氏說再多挑兩個人也使得。
寧氏聽了這話,想到自己沒準還能像蕭三娘那般做大做強,興頭更足了。
至於添加人手,寧氏想了想,還是搖頭:“人就先不添了,萬一早食攤子沒做下來,我反倒要多養兩個人......我那點子月例可撐不住。”
蕭淮奕大手一揮:“你只管放心做去,便是賠了,為夫給你兜著就是。”
寧氏就知道他是個經不得誇的,她才說了那幾句軟話,蕭淮奕便這般大方起來,與平日非得裝小氣慪她的樣子截然不同。
平素總愛說她幼稚,他比她大上這許多歲,也未見得有多麽成熟穩重嘛。
蕭淮奕對準備一個小攤子要花多少銀錢自然也是兩眼一抹黑:“要什麽東西只管叫他們弄去,回來報賬再細算就是,何苦在這裏想,實際置辦下來,終究是對不上的。”
寧氏卻不讚成他的話,蕭三娘他們想要做一門生意,不也要事先預估一下行情麽?
她的事情雖小,但須得勿以事小而不為,才是長久之道。
對於王丫頭身契歸屬的問題,莊戶們看法不一。
她父母是不大同意的,做生意哪就那麽容易掙到錢,回頭賠了,東家娘子頂多是少買一副頭面首飾,可她們閨女沒了分糧食的資格,來年可就沒飯吃了。
但家裏這一兩年都是王丫頭做主,她稍微一堅持,父母也不得不聽她的。
其餘莊戶有羨慕眼紅王丫頭境遇的,也有認為她一個丫頭片子幹活出力不多但分糧倒算一個人頭,本就不公平,如今分了出去正好。
於是晚些時候,定子帶著他的小兒子,劉嬸子帶著自家小閨女,來求蔔莊頭了。
“蔔叔,這倆孩子年紀小,在莊子裏也幹不了什麽活,不如叫他們跟著小丫去,打打下手也好。”定子堆了笑臉,態度十分好,平日裏對王丫頭的成見也沒了,還叫起了小丫來。
六嬸子將自己的小閨女推上前來:“是啊蔔叔,您老幫我們同東家娘子說說,收下我們蘭蘭,給丫頭做個伴,學學手藝也是好的。”
蔔莊頭敲了敲煙桿,咳嗽一聲:“你們這是聽見東家娘子要給王丫頭在城裏租院子,想著有多大的好處可圖,這才來找我說項吧?”
定子和劉嬸子滿臉尷尬,但也不知道怎麽否認,只剩下幹笑:“瞧您老這話說的。”
蔔莊頭不再為難他們,誰能沒點私心呢?這年頭為自己謀劃謀劃不丟人。
“不過這事啊,找我還真沒用,你們直接去同王丫頭說,她要是能答應,這事就成了大半了。”
定子他們只好又找到王丫頭,瞧她正在家中借著陽光照雞蛋,便先問道:“丫頭,你家雞又要抱窩了?”
可真是高產啊,恨得他們抓心撓肝的了。
王丫頭將帶花的雞蛋單獨放在一個小簸箕裏,手上繼續挑揀:“叔,嬸,先坐吧。我看完這幾個給您倒水。前日子剛有一窩小雞出來,這陣子先不急呢,我先挑著。”
莊戶人家也不講究那麽多禮節,自己找地方坐了,直白地同王丫頭提明來意。
王丫頭瞧了一眼老老實實站著的兩個小孩,小柱和蘭蘭,八九歲的年紀,倒確實是能幫上一點忙,但總歸還是有些小了。
她有點為難,要是有同她差不多年紀的兄弟姊妹一起倒是極好,只是這年紀的姑娘們多半是要說人家的了,自然要多待在家裏;小子們已經是大半個勞動力,也要為莊子出力,更不會同她去城中做生意。
"叔,嬸,您們不知道,我這三天兩頭就要回家來一趟,離得遠怕他們倆沒力氣跑。"
劉嬸子連連保證:“這點子路要什麽力氣,他們幾個天天上山趕牛趕羊,走點路沒問題。”
生怕王丫頭又拒絕,她們又把王丫頭的娘給扶了出來曬太陽,期待她能幫著說話。
“他倆跟著你,你只管使喚,要是不聽話,你便直接打也使得。”定子早就知道王丫頭是個精明能折騰事的,只要能把自家的小柱子塞給她,絕對不會吃虧。
說了半晌,王丫頭的娘心下一合計,多了兩個人也有好處,萬一事情鬧不成,莊子裏總不至於不管這三個孩子。
便也叫王丫頭帶著了。
王丫頭還是那副勉為其難的神情:“那行,那就讓他倆跟我去玩幾天,要是覺得累再回來。”
劉嬸子和定子趕緊積極表態,並當面教訓自家的孩子一定要聽小丫姐的話不許偷懶雲雲。
說幹就幹,照好了雞蛋,王丫頭就帶了兩個孩子去隔壁村子裏找王木匠做她想要的小攤子。
寧氏出資,她出點子。
時下的小攤子就是一個架子加一堆板子,早上出攤將板子搭起來就成了,收攤時又將板子拆掉。
她的想法是直接將板子釘死,架子的四角安上輪子,這樣就不需費時間拆裝板子,收工時整個將攤子推回家,也不用擔心丟東西。
因此輪子上方還得搭一塊板子,夠放兩只爐子,其餘位置可以擺放多餘的食材,這樣小車一動,全部家當都帶走。
此外她還定做了兩張稍小的桌子和五六條長凳,全加起來總共花費二兩多銀子。
普通的木材王木匠家裏是常備的,打起來倒也快,只是缺四個輪子,商議好五六日後來取貨。
王丫頭又帶著兩個孩子到農戶家裏收了半袋子黃豆,說沈不沈,但倆孩子背著終究是吃力,王丫頭只好自己扛著了。
那邊寧氏已經叫人給她買到了一方小石磨,專門用來磨黃豆。
莊戶們平日裏要磨糧食,都得到鄰村的碾米堂排隊,各家輪著推那大磨盤。
王丫頭晚上到寧氏家中看見小石磨時,忍不住自己上手推了一把,雖然有點沈,但比起她們掰著都紋絲不動的大磨盤來說,這個小巧的磨簡直美到了她心裏。
她把要帶上小柱和蘭蘭的想法和寧氏說了,寧氏沈思了一會。
想到近日城中乞討的人少了,每日還有專門的官差挎著刀在鬧市裏巡邏,孩子們在城裏只要不亂跑,沒什麽大隱患。
但是她還是有些不放心:“那我托人找找,租的院子最好有熟人照應著,才能放心。”
三日後,順子那邊有了消息,他老娘幫著問了幾家熟知的街坊,有意將閑置的屋子租出去。
城內做小買賣的人多,有一部分也是鎮上或者附近村莊裏來的,城裏的人家便會租鋪子或者院子給這些人。
寧氏特地帶了王丫頭回去,在家中住了一晚,第二日便她出去看屋子。
五姑娘如今能走能動,慣是個愛攪和的,見娘親出門豈有不跟著的道理。
於是寧氏只好將房裏的丫環也帶上,兩個人可以輪流背著五姑娘,也不至於太累。
順子老娘帶他們一家一家地看。
頭一家在河岸邊,是一對老夫婦家的廂房,他們家有兩處房子,子女都住在老街上的房子裏看生意,他們老兩口住這也不占多少地方,留下幾間空著的廂房。
第二家是同別人合租,那小院裏一共五間房,一家子占去三間,還剩下兩間小的不好租,因此一直閑置著。
又逛了一家,在巷子深處,路也比較難走,王丫頭和寧氏都不太中意。
“小丫,這三處地方都有我們家的熟人,你們選哪處住都合適。”寧氏征求王丫頭的意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